道岔曲线分析

合集下载

铁道铁路职业考试ZYJ7道岔各类现象的曲线分析论文

铁道铁路职业考试ZYJ7道岔各类现象的曲线分析论文

ZYJ7道岔各类现象的曲线分析
一﹑ZYJ7道岔正常工作曲线:
ZYJ7道岔正常曲线有如下特点:动作时间为7s;在道岔到位后,有一相电直接变为零(道岔到位后,接点切断其中一相电),有两相电流减小,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再变为0,这是因为1DQJ具有缓放作用,在主副机都到位后,室内380V三相电源中的另外两相电(定位为X1﹑X2线,反位为X1﹑X3线)经过转换后的接点和整流堆(二极管和电阻),构成回路.如图一:
图一
二﹑ZYJ7道岔卡缺口或接点反弹的图形:
这种故障曲线的特点是:动作时间正常,主副机都到位;三相电源同时变为0,这是因为虽然1DQJ具有缓放功能,但由于卡缺口或接点反弹,转换后,接点不能接通其中两相回路,所以同时落下, 曲线没有小台阶,但向反方向操纵曲线图形正常见图二及图三:
图二道岔定位到反位卡缺口
图三道岔反位到定位卡缺口
三、ZYJ7道岔整流堆开路(电阻、二极管)
这种故障曲线的特点是:动作时间正常,主副机都到位;三相电源同时变为0,这是因为虽然1DQJ具有缓放功能,但由于整流堆开路不能接通其中两相回路,所以同时落下,但与卡缺口不同的是再向反方向操纵图形相同见图四。

下图中两幅图右图为定位到反位,左图为反位到定位(可以通过时间判断),但图中错误显示为定位到反位,这是因为当道岔失去表示后微机系统错误默认所致。

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分析课件

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分析课件

2、异常曲线
案例4:道岔转换时电流曲线呈锯齿状波动
特 点 动作电流呈锯 齿状,不平滑
产生原因: (1)电机碳刷与转换器面不 是圆心弧面接触,只有部分 接触,电机在转动过程中, 换向器产生环火。 (2)电机换向器有断格或电 机换向器面清扫不良。 (3)滑床板清扫不良。 (4)转辙机摩擦带磨损
1、正常曲线 多动道岔
点3:道岔动 作起始点( 2DQJ转级)
点4:动作曲 线记录结束点 (1DQJ落下

点1:动作曲 线记录开始点 (1DQJ吸起

T2-T4: 道岔解锁
T4-T7: 道岔转换
T7-T9: 道岔锁闭

(1)T2-T1=1DQJ吸起时间+2DQJ转极时间≤0.3s (2)T3-T2≤0.05s ZD6电机上电时间 (3)T4-T1≤0.6s 其中T3~T4段为道岔解锁,密贴尖轨开始 动作时间。 (4)T7-T4=道岔尖轨移动时间,时间的长短视转换阻力而 变,一般取T4~T7间的平均电流作为道岔动作电流。

双动、三动及四动道 岔,其动作过程是串连的, 第一动转换完毕,其自动 开闭器接点自动切断其动 作电流,同时接通第二的 动作电流,以此类推,因 此其动作电流曲线是单动 的组合
ZD6电流曲线
虚线圆圈内波形出现下台 阶的形状,为双机不完全 同步造成,平时调看应与 参考曲线对比此段波形时 间的长短,差别大的就要 及时分析和处理了
3)锁闭电流超标曲线
特 点 道岔锁闭电流增大
产生原因: 道岔调整过紧,齿条块缺 油等多种原因。 处理方法: 密贴调整,注油等。
3-10
2、异常曲线
5)道岔夹异物或故障电流过小曲线
产生原因
道岔夹异物或故障电流小

道岔曲线分析

道岔曲线分析
❖ 电机断断格或启动接点不良,电缆或线头 开焊将产生上述曲线
i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9 10 t 3图-1(7i)
五、提速S700K故障曲线
• 1、故障电流曲线 • 这种曲线可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道岔未锁闭,即道岔夹异物或道岔过紧,二是锁口不标准,检查
方式看锁块是否出来,锁块出来了就是锁口不标准,调整锁口。(如图3-19) • 2、无表示的道岔曲线 • 此种曲线可以分析道岔是那一台无表示问题,一般提速道岔只有总表示而无分台表示,一般发生无
定范围内,直流电动转辙机具有电
机的转速与转矩能随负荷的大小自
行调整的“软特性”。
从图3-1中T1时段看出、电机
刚启动时。有一个很大的启动电流,
是因为电机刚启动时,电机转子及
线圈呈阻抗,再加电缆电阻符合欧
姆定律:I=V/R,电流很大,道岔
开始解锁,此时电机呈感抗,动作
锁闭齿轮圆弧转动32.9度之后,带
部下滑,回到零。如果尾部略
有上翘回零,就是道岔曲线不
正常,分析见后面。
T4时段一般是0.4秒左右,
这一时段是1DQJ缓放产生,如
果无T4也是不正常曲线,
T1
T2
T3 T4
3-1
2、双动及多动道岔动作电流曲线
双动、三动及四动道岔,其动作过程是串连的,第一动转换完毕,其自
动开闭器接点自动切断其动作电流,同时接通第二的动作电流,以此类推,
1、单动道岔故障曲线
动作电流过小如图3-6,当道岔转换过程中,突然自己停转,控 制台无表示,实际道岔在四开状态,此现象有两种原因,一是动 作电流过小,小于0.7A时, 是电机特性不良,二是 1DQJ继电器1-2线圈工 作不良,继电器保持不 住。这个曲线的特点是 缺少缓吸线,而且动 作时间不够。

直流转辙机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分析

直流转辙机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分析

直流转辙机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分析信号集中监测系统记录的道岔动作电流曲线能反映道岔在转换过程中道岔控制电路工作状态、转辙机运用状态,通过对道岔动作曲线的分析,能了解道岔转换时的运用质量,还能在故障时进行辅助判断,指导现场有针对性地进行故障处理。

一、道岔动作曲线介绍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纵坐标为电流值,横坐标为动作时间;不同类型道岔的电流值不尽相同,动作时间也不完全相同。

道岔动作电流曲线蕴涵的基本要素:道岔转换过程各时段动作电流大小、转换时间和受力特性延伸。

道岔动作电流曲线是反映道岔运用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真实记录道岔整个动作过程。

1DQJ是掌握道岔是否动作的重要开关量。

1DQJ吸起时,监测开始对道岔动作电流曲线记录,1DQJ落下后,监测系统结束对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的记录。

二、直流转辙机正常道岔动作过程道岔的正常动作过程可分为:解锁一转换-锁闭。

由于直流电动转辙机为串激电机,特点是电流越大,转矩越大,转速变慢;反之,电流越小,转矩就小,而转速加快。

在一定范围内,直流电动转辙机具有电机的转速与转矩,能够随负荷的大小自动进行调整的“软特性”。

由于直流转辙机的工作拉力F与动作电流近似地成正比例关系,因而,通过直流转辙机动作电流曲线可以间接地看到该转辙机转换过程的拉力(阻力)变化趋势。

ZD6系列电机中:A型动作时间≤3.8秒,D型动作时间≤5.5秒,E 、J 型动作时间≤9秒;ZD6各型转辙机的工作电流均不应大于2A ;ZD6-A/D/F/G 型转辙机单机使用时,摩擦电流为2.3-2.9A ,ZD6-E 型和ZD6-J 型转辙机双机配套使用时,单机摩擦电流为2.0-2.5A ;正反向摩擦电流相差应小于0.3A 。

熟悉《维规》中的标准,掌握道岔工作电流大小及道岔转换时间,能及时发现道岔运用过程中特性超标现象。

我们可以把上图的道岔电流动作曲线分为四个时段来分析。

第一时段就是道岔解锁的过程。

可看出,电机刚启动时,有一个很大的启动电流,同时产生较大的转矩,这时道岔进入解锁状态,动作齿轮锁闭圆弧在动作齿条削尖齿内滑动,当动作齿轮带动齿条块动作时,与动作齿条相连的动作杆在杆件内有5mm 以上空动距离,这时电机的负载很小,电流迅速回落,道岔进入转换过程.第二时段为道岔的转换过程。

道岔曲线分析

道岔曲线分析

2、燃齿曲线
(1)3-8当启动时,就不能解锁,也就是启动时就空 转。处理方法:一是振动动作杆,二是松开密贴杆螺丝, 再扳动。三是摘下动作杆,再扳动试验,同时削尖齿注 油。(电流不小于故障电流)
3-8
2、燃齿曲线
(2)当道岔转动时,能正常转换,但锁闭时,锁闭 电流增加,曲线如图3-10,也就是转辙机锁闭时,在锁 闭齿轮与齿条块削尖齿圆弧转动32.9度时,动作电流增 加,曲线上翘,处理方法:注油(齿条块的毡垫上也得 注油,毡垫不能过低,转动时能贴到锁闭齿轮圆弧)。
T1
T2
T3
T4
3-1
如果锁闭最大电流大于动作电流0.3安, 最大电流大于动作电流0.3安, 说明锁闭电流超标。(如图3 说明锁闭电流超标。(如图3-2)
如果锁闭最大电流大于动作电流 0.3安,说明锁闭电流超标。(如 0.3安,说明锁闭电流超标。(如 图3-2)
3-2 锁闭电流超标
一、正常的单动道岔电流曲线及道 岔电流曲线
1、正常曲线 2、分路不良曲线 3、异常曲线
1、正常曲线 、
4-1正常曲线
2、分路不良曲线 、
4-2分路不良
3、异常曲线(1) 、
1)图4-3曲线一般为导线接触不良所致,在列车过后电压恢复不到原来值,有时 在低值时列车过后能恢复到原来数值
3、异常曲线(2)
2)图4-4曲线为绝缘不良或导线严重接触不良,分析时要查看相邻各 区段曲线有无变化,如有变化说明本区段与相邻区段绝缘不良。如果 相邻区段无变化,重点查看本区段绝缘
图3-18是A转B不转曲线或是B转A不转曲 线。 电机断断格或启动接点不良,电缆或线头 开焊将产生上述曲线
t
五、提速S700K故障曲线
• • • • 1、故障电流曲线 这种曲线可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道岔未锁闭,即道岔夹异物或道岔过紧,二是锁口不标准,检查 方式看锁块是否出来,锁块出来了就是锁口不标准,调整锁口。(如图3-19) 2、无表示的道岔曲线 此种曲线可以分析道岔是那一台无表示问题,一般提速道岔只有总表示而无分台表示,一般发生无 表示故障,又扳动几次又回来表示,就分不清是那一台问题,查一下曲线,看曲线与图1相似的就 是这台有故障

道岔、轨道电路故障曲线分析

道岔、轨道电路故障曲线分析

道岔、轨道电路故障曲线分析一、道岔ZYJ7提速道岔曲线1、正常的提速道岔曲线(图1):图1 2、异常的提速道岔曲线2.1道岔无表示曲线:(图2)图2这种曲线基本上是由于道岔自动开闭器动接点没有完全打过去、检查柱没有落到表示杆缺口内或者表示电路断线造成。

2.2道岔枕木不平、轨枕不正、滑床板不良或启动电路接点不良等情况造成的异常曲线(图2、图3、图4):图3图4图52.2道岔卡阻曲线:道岔卡阻时,道岔动作电流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它的曲线也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平时道岔转换时间和发生卡阻时电流变化所对应的转换时间长短,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出道岔卡阻的位置。

图6卡阻曲线是道岔外锁闭铁还未完全解锁,即锁钩还没有落下去的曲线。

图6发生这种故障原因很多,有可能是道岔尖轨处轨距发生改变使锁钩与基本轨过紧;或是道岔锁钩处生锈造成锁钩落不下去不解锁;或是锁钩底部与动作杆之间夹异物造成锁钩落不下去不解锁等等。

图7图7是道岔转换到中途卡阻曲线。

道岔中途受阻基本是由于道岔滑床板严重缺油、有油泥或煤渣、沙子等杂物所致。

图8曲线是道岔转换已基本到位、即将锁闭时的卡阻曲线。

图8这种道岔故障大部分是由于尖轨与基本轨间夾异物、轨距变化或道岔本身调整不当所致。

2.4图9是电源断相、启动电路接点接触不良或者是由于DBQ不良造成的道岔曲线:图9二、轨道电路1、站内正常轨道电路电压曲线正常的站内轨道电路电压曲线光滑平直,轨道电压标准,电压上下波动幅度较小,有车占用时曲线分路残压在标准范围内(图1):图102、站内异常轨道电路电压曲线2.1分路不良曲线(图2、图3、图4、图5)当轨道区段有车占用时,轨道电压出现不同幅度的不正常的波动,有时会突破分路上限。

多见于雨后或长期不走车的轨道电路区段。

图11图12图13图142.3站内轨道电路设备不良电压曲线站内轨道电路设备不良,一般多见于轨道电路扼流变压器不良、分割绝缘不良、道岔安装装置绝缘不良、轨道电路限流电阻簧片接触不良、轨端接续线、跳线塞钉或连接螺丝接触不良等,这些都会造成轨道电路电压出现不同幅度下降和曲线波动(图6、图7)图15图162.4电气化接触网停电作业时,往钢轨上挂临时地线造成轨道电路电压时高时低、曲线异常波动(图8):图172.5接收器不良曲线接收器不良轨道电路曲线有时可能没有变化,但有时也能够导致轨道电压较大幅度的升高或下降(图9):图182.6一送双受轨道电路区段受端电阻短路造成的故障曲线当DG轨道受端电阻短路时,造成本区段轨道电压升高。

液压道岔常见故障微机曲线分析

液压道岔常见故障微机曲线分析

液压道岔曲线分析一、典型曲线如下图所示,该图即为液压道岔的典型曲线。

1、当定位到反位转动结束时B相曲线先归零,A相和C相呈阶梯状下降,当反位到定位时,C相曲线先归零,A相和B相曲线呈阶梯状下降。

2、呈阶梯状下降的A相、B相或C相,实际电流相差并不大,而我们采集的是功率曲线,乘上电压和相位角之后使两者曲线有了一定的差距。

P=U*I*COSФ因此我们之前看到的三相液压曲线结束时的阶梯状,实际是室外道岔转动到位后,电流流过道岔表示二极管和电阻造成的。

3、道岔正常转动时每相曲线的功率平均值约180~220瓦,总功率P=3*(180~220)≈600瓦,我们所使用的交流电动机Y90S-6的额定功率为750W。

二、常见故障曲线分析1道岔转换受阻的典型曲线(包括试验溢流压力超过30S)分析:由于液压道岔断相保护器(DBQ)内部设置了电子开关,道岔转动时,该开关的导通时间设定为30秒(也可设定为13秒),因此当液压道岔转换受阻超过30秒时,断相保护器内部的延时电子开关自动关闭,断相保护器无输出(直流22~24V),断相保护继电器(BHJ)掉下,切断一启动的供电电路,造成道岔停转,上图显示的曲线正是道岔在转换受阻时大约经过30秒曲线电流为零,道岔停转。

液压道岔断相保护器内电子开关设置30秒延时关断主要是为了道岔在转换受阻时(或者人工试验溢流压力超过30秒时)用于保护交流电动机不致因长时间工作在超负荷情况下,造成电机过热甚至烧毁电机。

上图显示电机短时输出功率约P=3*300=900W结论:道岔在转动中受机械阻力无法继续转到位。

2、断相保护器(DBQ)故障曲线(内部电子开关瞬间导通后关断)分析:上图曲线反映的是由于断相保护器(DBQ)本身故障造成内部电子开关在瞬间工作大约0.5秒之后关断造成道岔不能动作,究其原因是早期的断相保护器(DBQ)内部的元件功率设计余量小(电阻),设计参数不合理造成,因此遇到道岔显示上述曲线且道岔未动作时必须要重点检查断相保护器,果断进行更换试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还可以通过观察法发现该断相保护器(DBQ)在操动道岔过程中输出电源指示灯亮一下既熄灭(发光二极管),这足以证明断相保护器自身故障。

道岔曲线分析(最新)

道岔曲线分析(最新)
❖ 电机断断格或启动接点不良,电缆或线头 开焊将产生上述曲线
部下滑,回到零。如果尾部略
有上翘回零,就是道岔曲线不
正常,分析见后面。
T4时段一般是0.4秒左右,
这一时段是1DQJ缓放产生,如
果无T4也是不正常曲线,
T1
T2
T3 T4
3-1
6
2、双动及多动道岔动作电流曲线
双动、三动及四动道岔,其动作过程是串连的,第一动转换完毕,其自
动开闭器接点自动切断其动作电流,同时接通第二的动作电流,以此类推,
产生原因是自动开闭器的几个轴动作不灵活产生(拐轴、自动开
闭速动爪轴、连接板轴),处理方法在各轴上注钟表油或变压器
油。
16
6 、外线混线曲线
图3-14是外电机混线 产生,曲线的高低与 电缆长短有关,应重 点检查外线及电机是 否电阻为零欧姆
3-14
17
7、电机断线曲线
只有缓放线,其它没有 显示,一般是电机电路 断线。(如图3-15)
因此其动作电流曲线是单动的组合
7 3-3 四动道岔
3、双机多动道岔曲线
双机多动道岔曲线是两个单动曲线的叠加、特点是由于B动阻力比 较小,转的快、就形成了下台阶曲线、这种曲线属于正常曲线,有时 双机锁闭电流稍大一些,也就是同时锁闭时,锁闭电流应该小于0.6A。 (如图3-4所示最后一动为双机牵引,形成下台阶曲线
启动电路断线
3-15
18
三、多动道岔故障曲线
以上介绍的现象, 多动道岔也经常发生, 就不一一介绍了, 从曲线上是多动组合图形。 现介绍道岔只转了一个, 从曲线上看就有一个曲线, 第二动未转,一般情况是 第一动的锁口不好,也就 常说的立表示或叫卡锁口。 也有可能是第二动电机断 线或转子断格,电缆断线 ,线头开焊,冬季接点接 触不良也时常发生。(如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岔曲线分析
一、正常的单动道岔电流曲线及多动道岔电流曲线
1、单动道岔动作电流曲线
T1时段看出电机刚启动时,有一个很大的启动电流。

T2时段为道岔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电机经过2级减速,带动道岔平稳转换,动作电流曲线平滑,如果动作电流小,表明道岔平稳转换阻力小,如果动作电流大,表明转换阻力大,如果动作曲线波动大,则表明道岔存在电气或机诫方面的问题。

T3就是常说的最大锁闭电流,由于道岔刚密贴,道岔密贴力产生,也就是阻力增大,动作电流有所升高,如果T3很小或等于动作电流,这个道岔锁闭力不足,需要对道岔进行4毫米标调。

如果锁闭最大电流大于动作电流0.3安,说明锁闭电流超标。

T4时段一般是0.4秒左右,这一时段是1DQJ缓放产生,如果无T4也是不正常曲线,
2、双动及多动道岔动作电流曲线
双动、三动及四动道岔,其动作过程是串连的,第一动转换完毕,其自动开闭器接点自动切断其动作电流,同时接通第二的动作电流,以此类推,因此其动作电流曲线是单动的组合
3、双机多动道岔曲线
双机多动道岔曲线是两个单动曲线的叠加、特点是由于B动阻力比较小,转的快、就形成了下台阶曲线、这种曲线属于正常曲线,有时双机锁闭电流稍大一些,也就是同时锁闭时,锁闭电流应该小于0.6A。

最后一动为双机牵引,形成下台阶曲线
4、提速道岔曲线
由3条曲线组成,绿色为A相,黑色为B相,红色为C相,也可以单相显示,分别显示一条黑线或红、绿线等。

电动液压转辙机
二、特殊故障曲线分析(单动道岔故障曲线)
1、动作电流过小曲线
当道岔转换过程中,突然自己停转,控制台无表示,实际道岔在四开状态,此现象有两种原因,一是动作电流过小,小于0.7A时,是电机特性不良,二是1DQJ
3-6动作电
继电器1-2线圈工作不良,继电器保持不住。

2、不能解锁曲线:
启动时就空转。

处理方法:一是振动动作杆,二是松开密贴杆螺丝,再扳动。

三是摘下动作杆,再扳动试验,同时削尖齿注油。

(电流不小于故障电流)
3、锁闭电流增加曲线:
当道岔转动时,能正常转换,转辙机锁闭时,在锁闭齿轮与齿条块削尖齿圆弧转动32.9度时,动作电流增加,曲线上翘,处理方法:注油(齿条块的毡垫上也得注油,毡垫不能过低,转动时能贴到锁闭齿轮圆弧)。

4、锯齿形动作电流曲线
动作电流曲线呈锯齿波,动作电流存在较大的波动,造成原因如下:
(1)电机碳刷与转换器面不是圆心弧面接触,只有部分接触,电机在转动过程中,换向器产生环火。

(2)电机换向器有断格或电机换向器面清扫不良。

(3)滑床板清扫不良
3-11
5、延时形动作电流曲线
道岔在转换过程中,动作电流曲线长时间在一个固定值范围内,道岔不能锁闭,转换过程超时,造成原因是摩擦连接器空转,是道岔夹异物或故障电流小。

3-12
6、自动开闭器动作不灵活曲线
启动接点断不开而形成的曲线,道岔机械锁闭了。

产生原因是自动开闭器的几个轴动作不灵活产生(拐轴、自动开闭速动爪轴、连接板轴),处理方法在各轴上注钟表油或变压器油。

3-1
7 、外线混线曲线
电机混线产生,曲线的高低与电缆长短有关,应重点检查外线及电机是否电阻为零欧姆
8、电机断线曲线
只有缓放线,其它没有显示,一般是电机电路断线。

启动电路断线
9、启动延时曲线
这种曲线特点是启动前有一段时间(大约是零点几秒)道岔动作电流为零。

产生原因可能是由于启动电路中的某一个继电器接点接触不良或继电器本身不良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