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生产工艺规程

合集下载

连翘深加工技术大全

连翘深加工技术大全

连翘深加工技术大全贯叶连翘提取物薄膜包衣微丸制剂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涉及一种贯叶连翘提取物薄膜包衣微丸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该制剂由含贯叶连翘提取物的微丸及其外层的薄膜包衣构成;其中微丸的成分配比按重量份数比为:空白丸芯180-240,提取物16-60,滑石粉6-10,微晶纤维素10-14,维生素C 0.4-0.8,PVP 3-28;薄膜包衣的组成成分及其配比按重量份数比为:IV号丙烯酸树脂7.2-22和/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3-2,二氧化钛3-5,硬脂酸镁1-3,以及吐温-80 3-5,PEG60001-3或甘油1.5-3.5。

本发明通过选择适合贯叶连翘提取物微丸成型的辅料及抗氧剂的种类及其用量,并筛选可低温操作的薄膜衣材料及包衣工艺,提高了制剂的抗热、抗光、抗氧性能。

所得的贯叶连翘提取物薄膜包衣微丸制剂的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克服现有贯叶连翘常用制剂的不稳定性问题。

一种贯叶连翘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贯叶连翘或其同属其它植物中制备含金丝桃素类、贯叶金丝桃素和黄酮类三大活性成分,且活性成分总含量≥50%的提取物的方法。

利用金丝桃素类、贯叶金丝桃素与黄酮类三个主要有效成分的极性差异,选择非极性溶剂从极性溶剂总提取液中进行两相萃取方法将其分离,再利用有效成分的酸碱性差异分别纯化,分别得到高含量金丝桃素类和黄酮类的提取物A和高含量贯叶金丝桃素的提取物B。

溶解法合并两种提取物即得到三大类活性成分总含量不低于50%的贯叶连翘提取物。

该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抑郁活性,可作为以贯叶连翘为药材生产的抗抑郁药物或功能食品的原料。

一种连翘酯甙提取工艺一种连翘酯甙提取工艺,采用连翘壳或连翘叶粉为原料,用乙醇和水作为溶剂和洗脱剂,大孔吸附树脂为分离材料,活性碳为脱色剂进行提取连翘酯甙,提取后的连翘酯甙含量大于40%。

本发明具有使用溶剂安全无毒,价格低廉可回收再用,对环境无污染,提取量大,可工业化生产,提取效率高的优点。

连翘生产工艺规程

连翘生产工艺规程

XXXXXXXX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规程1目的:建立连翘生产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2 范围:连翘生产过程。

3 职责:生产部、生产车间、质保部。

4 制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中国药典》2020年版。

5 产品概述5.1 产品基本信息5.1.1 产品名称:连翘5.1.2规格:统5.1.3性状:本品呈长卵形至卵形,稍扁,长1.5-2.5cm,直径0.5-1.3cm。

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和多数突起的小斑点,两面各有1条明显的纵沟。

顶端锐尖,基部有小果梗或已脱落。

青翘多不开裂,表面绿褐色,突起的灰白色小斑点较少;质硬;种子多数,黄绿色,细长,一侧有翅。

老翘自顶端开裂或裂成两辧,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内表面多为浅黄棕色,平滑,具一纵隔;质脆;种子棕色,多已脱落。

气微香,味苦。

5.1.4企业内部代码:5.1 5性味与归经:苦,微寒。

归肺、心、小肠经。

5.1.6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涩痛。

5.1.7 用法与用量:6~15g。

5.1.8 贮藏:置干燥处。

5.1.9 包装规格:3g/袋;5g/袋;10g/袋;60g/罐;80g/罐;100g/罐;0.5kg/袋;1kg/袋;10kg/袋;15kg/袋;18kg/袋;20kg/袋;25kg/袋;30kg/袋;50kg/袋5.1.10 贮存期限:36个月5.2 生产批量:5-10000kg5.3 辅料:无5.4 生产环境:一般生产区6 工艺流程图6.16.3.1.1饮片车间根据批准的批生产指令,按照“生产过程物料管理程序”,凭填写品名、编码、领料量、数量的指令单到原料库领取连翘原料。

6.3.1.2领料过程中必须核对原料品名、编码、件数、数量、合格标志等内容。

6.3.2净制:6.3.2.1取原料,置于不锈钢挑选台上,按照《净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手工挑选,除去杂质。

连翘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连翘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连翘(学名:Forsythia suspensa)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主要分布在中国和一些亚洲国家。

连翘的主要产地在中国,尤其是在中国北方地区比较常见。

以下是连翘的加工技术规程的一般概述:
1. 采收:连翘的采收通常在春季进行,以花苞齐头开放但未完全开放时为最佳时机。

连翘的主要药用部位是其枝叶和花朵。

2. 剪取:采收后,连翘的主枝应当剪成适当长度,以便加工和干燥。

通常会去掉不需要的部分,如老枝和杂质。

3. 晾晒:剪取后的连翘枝叶需要进行晾晒。

这一步骤通常在避光、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以避免太阳直射,同时确保草药干燥均匀。

4. 干燥:连翘的干燥过程很重要,可以采用日晒或人工干燥的方法。

干燥的目的是将植物的水分含量减少到合适的水平,以延长保存期限并确保其质量。

5. 包装:干燥后的连翘需要进行包装,通常使用纸袋或塑料袋密封包装,以防止湿气和污染。

6. 贮存:存储连翘时,应将其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阳光和高温,以确保质量不受影响。

请注意,具体的连翘加工技术规程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和加工厂的要求略有不同。

此外,为了确保连翘的质量和药效,最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加工。

如果您计划从事连翘的加工业务,建议咨询当地农业部门或草药专家以获取更详细和具体的技术规程。

连翘炮制的工艺过程

连翘炮制的工艺过程

连翘炮制的工艺过程
连翘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工艺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挑选:选择品质良好、鲜活无虫的连翘材料。

2. 清洗:用清水将连翘材料洗净,去除表面的杂质。

3. 曝晒:将清洗后的连翘材料晾晒,以去除多余水分。

4. 预处理:连翘材料可以经过点燃熏烟的方式进行预处理,也可以用沸水煮熟。

5. 蒸制:将预处理过的连翘材料放入蒸锅中进行蒸制,一般需要蒸制2到3次,每次蒸制时间间隔约为2到3天。

6. 晒干:将蒸制后的连翘材料取出,晾晒至完全干燥,以增加保存时间。

7. 包装:将干燥的连翘材料进行包装,一般采用密封包装,以保持其质量和药效。

需要注意的是,连翘的炮制工艺可以因地域和使用习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上述过程仅为一般参考。

连翘炮制方法及过程规范化研究

连翘炮制方法及过程规范化研究

连翘炮制方法及过程规范化研究【摘要】: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实,是一味常用中药。

秋季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除去杂质,蒸熟,晒干,习称“青翘”;果实熟透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习称“老翘”。

目前关于连翘炮制的方法并没有明确规定,而对于炮制品品质判断皆是根据连翘苷、连翘酯苷等几种成分的含量来判断炮制品的优劣,这并不完善,因此研究连翘的炮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将利用正交试验优化连翘的最佳炮制方法,建立连翘炮制工艺、生产过程标准,并对连翘的稳定性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研究,同时对21个不同产地、相同炮制方法的连翘进行初步质量评价及抗菌—谱效关系研究,从而为连翘用药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1.连翘炮制工艺研究:以连翘醇浸出物的量、连翘酯苷A、连翘苷含量和总酚含量、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连翘的炮制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不同炮制条件下连翘中化学成分含量及活性有明显不同,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确定青翘最佳水煮炮制条件为:加6倍量水,沸水煮8min。

2.连翘的加速稳定性试验:利用温度40±2℃,相对湿度75%为加速条件,以薄层鉴别、杂质、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及含量测定为指标,对连翘炮制样品进行稳定性试验,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连翘炮制品在加速条件下,6个月各项指标均稳定,无明显改变。

3.不同产地连翘化学成分含量比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对连翘炮制品进行了初步评价。

4.不同产地连翘抗菌—谱效关系研究:采用琼脂扩散法对不同产地连翘抗菌效果进行比较,并结合指纹图谱初步分析了连翘中化学成分与抗菌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咖啡酸、连翘酯苷A、连翘苷、连翘脂素与抗菌活性相关较密切。

【关键词】:连翘炮制稳定性抗菌【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R283【目录】:中文摘要12-13ABSTRACT13-15第一章绪论15-331.1连翘的考证151.2连翘的化学成分15-171.2.1苯乙醇及其苷类161.2.2木脂素及其苷类161.2.3萜类成分161.2.4黄酮类16-171.2.5微量元素171.2.6其他成分171.3连翘的药理作用17-201.3.1抗菌作用17-181.3.2抗氧化作用181.3.3抗炎作用181.3.4解热作用18-191.3.5抗病毒作用191.3.6抗内毒素作用191.3.7抑制弹性蛋白酶活力的作用191.3.8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的作用191.3.9调节心血管系统作用19-201.3.10抗肝损伤作用201.3.11镇吐作用201.3.12毒副作用201.4连翘的炮制研究20-241.4.1连翘炮制历史沿革20-211.4.2连翘炮制现代研究21-221.4.3连翘炮制品评价指标22-241.5选题目的和意义24-25参考文献25-33第二章连翘炮制工艺研究33-512.1仪器与材料33-342.2连翘炮制方法初步研究34-352.2.1炮制方法筛选342.2.2方法评价34-352.2.3实验结果352.3连翘炮制工艺研究35-482.3.1正交试验35-362.3.2外观性状362.3.3浸出物含量测定36-382.3.4指标成分含量测定38-422.3.5抗氧化试验42-432.3.6抗菌试验43-442.3.7总酚含量测定44-462.3.8综合加权评分法评价46-472.3.9验证试验47-482.4连翘炮制中试试验48-492.4.1连翘炮制中试方法482.4.2指标成分测定48-492.5连翘炮制过程规范化492.6小结与讨论49-50参考文献50-51第三章连翘的加速稳定性试验51-573.1实验材料及仪器51-523.2实验方法52-543.2.1实验样品523.2.2加速条件523.2.3检测指标及方法52-543.3实验结果54-563.4小结与讨论56参考文献56-57第四章不同产地连翘化学成分含量比较57-694.1实验材料及仪器574.2样品采集57-584.3性状58-594.4薄层鉴别594.5含量测定59-614.5.1一测多评方法原理594.5.2色谱条件59-604.5.3对照品溶液制备604.5.4供试品溶液制备604.5.5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考察604.5.6校正因子计算604.5.7测定方法604.5.8实验结果60-614.6指纹图谱61-664.6.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61-624.6.2供试品溶液制备624.6.3色谱条件624.6.4测定法624.6.5不同产地青翘指纹图谱62-664.7小结与讨论66-68参考文献68-69第五章不同产地连翘抗菌—谱效关系研究69-785.1实验材料及仪器695.2实验方法69-715.2.1样品采集69-705.2.2连翘提取物的制备70-715.2.3连翘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715.3实验结果71-765.3.1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71-725.3.2谱效关系分析72-765.4小结与讨论76-77参考文献77-78第六章总结与展望78-806.1总结78-796.2创新点796.3展望79-80个人简况80-81硕士期间发表论文81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81-82致谢82-84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连翘生产加工流程

连翘生产加工流程

连翘生产加工流程连翘,临床常用中药,以其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在医药领域备受青睐。

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对于其药效的发挥至关重要。

目前,连翘的加工方法主要有生晒、水煮和汽蒸三种。

探讨不同加工方法对连翘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连翘的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连翘不同加工方法1.生晒生晒是指采摘下来的青翘鲜果不经水煮或汽蒸,直接放在地上晒干。

生晒加工方法简单,但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由于青翘鲜果表面有一层蜡性物质,不经高温的水煮或汽蒸,是很难晒干的,农民一般都是晒到下午2-3点正热时把青翘堆起来盖上塑料薄膜让其起热发汗,从而使青翘鲜果表面的蜡性物质融化。

这样做由于温度低往往需要反复几次才能真正晒干。

其次,生晒货未经水煮杀酶保苷,连翘酯苷和连翘苷容易被酶分解,含量普遍较低。

最后,晾晒时又需完全摊开,与空气接触面积最大,粉尘污染最严重。

因此,生晒货市场价格比水煮货低2-3元,用量也在下降,近些年也是越来越少了。

2.水煮水煮是指把水烧开将青翘鲜果放进去煮至透心,捞出晒干即为水煮青翘。

水煮加工方法能够较好地保留连翘的有效成分,但加工过程较为繁琐,且难以大规模上量。

通过水煮处理,可以有效地杀酶保苷,使得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含量相对较高。

然而,由于加工成本较高,水煮货的市场价格也相对较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3.汽蒸汽蒸加工方法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有效地溶解青翘鲜果表面的蜡性物质,提高干燥效率。

质量最佳的是烘干至5-6成,再放在塑料布上晒干。

这种加工方法得到的连翘表皮青亮、芯黄味浓、含量高。

因此,汽蒸货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价格和需求。

不同加工方法对连翘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较大。

生晒货含量较低,水煮货能够较好地保留有效成分,但加工成本较高,而汽蒸货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高效地提取有效成分,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加工成本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连翘提取物生产工艺规程 (1)

连翘提取物生产工艺规程 (1)

目录1、产品简介2、处方和依据3、生产工艺流程图和生产环境洁净区域划分4、制备方法5、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及操作要点6、工艺卫生管理7、本产品工艺过程中所需的标准操作规程名称及要求8、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技术参数及贮存注意事项9、工艺用水的制备、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10、需要进行验证的关键工序及其工艺验证的具体要求11、原辅材料消耗定额、技术经济指标、产品收率以及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12、设备一览表、主要设备生产能力13、技术安全、工艺卫生及劳动保护14、劳动组织、岗位定员与产品周期15、综合利用与三废处理16、附页1、产品简介【中文名】连翘提取物【汉语拼音】Lianqiao Tiquwu【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粉末;气香,味苦。

【有效期】12个月。

【贮藏】密封,置通风干燥处。

2. 标准依据2.1 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275页。

2.2 原材料质量标准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117页“连翘”项下有关各项规定。

2.3 生产批量处方4、制备方法取连翘,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于60℃以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室温)的清膏,放冷,加入4倍量乙醇,搅匀,静置2小时,沉淀,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液喷雾干燥,即得。

5、生产操作过程、工艺技术条件及操作要点5.1 中药材的前处理5.1.1 生产指令由生产技术部下达批生产指令一式四份,质量管理部部长审核、签字,生产厂长批准后执行。

批生产指令生产技术部留存一份,其余三份分发至质量管理部一份,作为质量监控与检验依据;物料部一份,作为物料发放依据;生产车间一份,作为生产和物料领取依据。

5.1.2 称量配料生产车间核算员按照批生产指令,填写领料单,交仓库保管员备料,并同领料员、车间质检员一起到仓库,按“称量配料岗位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C/SOP/QC/001-01”进行称量配料、领料,并及时填写生产记录,产品与下一生产工序净制进行交接。

连翘炮制工艺验证方案

连翘炮制工艺验证方案

连翘炮制工艺验证方案振东中药材饮片有限公司文件编号:LT0401300第1 页共6 页饮片生产质量管理文件部门:生产部题目:连翘生产工艺规程第1 页共6 页起草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生效日期:颁发部门:分发部门:变更记载:修订号:修订日期:批准日期:变更原因及目的:1 目的为保证连翘炮制品生产工艺的可靠性,确定连翘从原药材.半成品.成品炮制的各工艺参数符合确定的质量标准中各检测项目,我们特制定《连翘工艺验证方案》,对连翘工艺各环节进行评价。

2 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生产批量定量的前提下(1500kg),饮用水系统.电力系统.设备验证合格后的中药饮片车间连翘的生产工艺验证,同时对相关设备的性能进行验证及评价。

3 职责车间工艺技术员: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及具体实施及判定炮制中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车间主任:负责验证工作的组织及协调。

QC 负责人:负责验证方案中检验方法的审核及检验操作的准确执行。

生产部负责人: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及监督实施。

设备部负责人:负责验证过程中设备性能的验证和评价。

质量部 QA 负责人: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及监督实施以及对炮制中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复核性判定。

总经理: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

4 内容4.1 概述:4.1.1 中药饮片车间竣工验收完成后,确认饮用水系统 . 电力系统符合设计要求;生产设备符合工艺要求,且建立完善文件系统包括质量标准,岗位操作规程,设备操作振东中药材饮片有限公司文件编号:LT0401300第2 页共6 页饮片生产质量管理文件规程。

岗位操作人员进行了相关的 GMP 培训;在进行了各设备安装确认 . 运行确认 .计量器具校验合格条件下,开始该项目的三批工艺验证,以确定连翘的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规范性 . 稳定性,保证在规定的条件下始终如一地生产出质量可靠的中药饮片,现制定了《连翘工艺验证方案》。

该生产工艺包括工艺条件.操作程序和设备使用三个方面,文件执行依据是《连翘炮制工艺规程》 .设备操作规程.维护保养 SOP.岗位操作 SOP.清洁 SOP.批生产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规程
1目的:建立连翘生产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2 范围:连翘生产过程。

3 职责:生产部、生产车间、质保部。

4 制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
《中国药典》2020年版。

5 产品概述
5.1 产品基本信息
5.1.1 产品名称:连翘
5.1.2规格:统
5.1.3性状:本品呈长卵形至卵形,稍扁,长1.5-2.5cm,直径0.5-1.3cm。

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和多数突起的小斑点,两面各有1条明显的纵沟。

顶端锐尖,基部有小果梗或已脱落。

青翘多不开裂,表面绿褐色,突起的灰白色小斑点较少;质硬;种子多数,黄绿色,细长,一侧有翅。

老翘自顶端开裂或裂成两辧,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内表面多为浅黄棕色,平滑,具一纵隔;质脆;种子棕色,多已脱落。

气微香,味苦。

5.1.4企业内部代码:
5.1 5性味与归经:苦,微寒。

归肺、心、小肠经。

5.1.6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涩痛。

5.1.7 用法与用量:6~15g。

5.1.8 贮藏:置干燥处。

5.1.9 包装规格:3g/袋;5g/袋;10g/袋;60g/罐;80g/罐;100g/罐;0.5kg/袋;1kg/袋;10kg/袋;15kg/袋;18kg/袋;20kg/袋;25kg/袋;30kg/袋;50kg/袋
5.1.10 贮存期限:36个月
5.2 生产批量:5-10000kg
5.3 辅料:无
5.4 生产环境:一般生产区
6 工艺流程图
6.1
6.3.1.1饮片车间根据批准的批生产指令,按照“生产过程物料管理程序”,凭填写品名、编码、领料量、数量的指令单到原料库领取连翘原料。

6.3.1.2领料过程中必须核对原料品名、编码、件数、数量、合格标志等内容。

6.3.2净制:
6.3.2.1取原料,置于不锈钢挑选台上,按照《净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手工挑选,除去杂质。

将净连翘置净料袋或周转箱。

6.3.2.2净制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将净连翘转至中转站,及时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6.3.2.2.1 填写请验单,通知质量检验人员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流入下道工序。

6.3.2.3质量要求
6.3.2.3.1生产操作过程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6.3.2.3.2 生产操作过程中,物料必须每件有正确的标识,设备必须有运行标志。

6.3.2.4净制标准
(1)取样方法:随机取样3次,每次500g ,检查杂质数量。

(2)净制标准:照《杂质检查法》(检验操作规程附录12)测定,杂质不得过3%。

6.3.2.5 净药材物料平衡限度 指标:95-100%。

计算公式如下:
++=
100%
净药材量杂物量取样量
净制物料平衡指标(%)投料量
6.3.2.6偏差处理:如有偏差,应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GLSC08-023)的要求,启动生产过程的偏差,直到得出无潜在风险为至。

如有质量风险,则进行纠正和预防,按质量事故处理。

6.3.3 包装: 6.3.3.1 内包装
6.3.3.1.1包装工序按照《饮片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根据批包装指令,填写领料单,填写品名、批号、领料量,注意核对合格标志。

6.3.3.1.2根据指令要求的规格,产量,计算所需包材的数量,标签的量,凭
批包装指令单领取包材及标签。

6.3.3.1.3标签(合格证)领取:持《批包装指令》、《物料状态卡》向车间QA申请标签《合格证》,并进行复核,无误的签字领用。

6.3.3.1.4分装过程中,要求称量准确,封口严密,标签注明品名、批号、产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执行标准、及合格标志。

6.3.3.1.5各种包装内包重量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内包装装量偏差允许值表
6.3.3.1.6装量误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内包装装量偏差允许值表
6.3.3.1.7填写请验单,通知质量部取样,待检验合格后换绿色标识。

6.3.3.2内包装标准:
(1)抽样方法:随机取样5袋。

复核重量、检查标签和封口质量。

(2)合格标准:标签位置端正一致,内容准确;装量误差符合要求,封口严密。

6.3.3.3物料平衡限度:
6.3.3.3.1内包装物料平衡
(1)标准:98-100%
(2) 计算公式如下:
++%=
100%
⨯合格品数量废弃物量取样量
内包装工序物料平衡()投料量(半成品)
6.3.3.3.2合格证和包装袋物料平衡 (1)标准:100% (2)计算公式如下:
++%=
100%
⨯使用量损坏量剩余量
包装(标签、包装材料)物料平衡()领用量
6.3.3.4偏差处理:如有偏差,应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GLSC08-023)的要求,启动生产过程的偏差,直到得出无潜在风险为至。

如有质量风险,则进行纠正和预防,按质量事故处理。

6.3.4外包装:
6.3.4.1按《批包装指令》单中规定的包装规格,进行领取外包材; 6.3.4.2检查核对:对指定批号的紫苏子饮片,逐件核对《物料状态卡》和数量应正确一致。

6.3.4.3标签合格证领取:持《批包装指令》、《物料状态卡》向车间QA 申请标签《合格证》,并进行复核,无误的签字领用。

6.3.4.4装箱或装袋:按指定数量,整齐码放在纸箱或编织袋内,保证内包装袋之间松紧适宜。

6.3.4.5封口:纸箱:胶带在纸箱开口处粘贴,要求平整牢固;编织袋用手提高速缝包机进行封口。

6.3.4.6挂签:在编织袋的右上角位置缝上或在纸箱的右侧空白位置贴上标签。

6.3.4.7交料:经QA 检查合格,将外包合格的饮片交仓库待验。

6.3.4.8清场:包装结束,及时清场并填写批生产记录。

6.3.5分装完毕之后,及时填写饮片包装生产记录, 入成品库待验,贴黄色 待验标识。

6.3.6外包装标准:
(1)抽样方法:随机取样3件。

复核数量、检查标签和封口质量。

(2)合格标准:标签位置端正一致,内容准确;装量误差符合要求,封口严密。

6.3.6.1合格证和包装袋物料平衡 (1)标准:100% (2)计算公式:
%
100⨯++=
领用量剩余量
损耗量使用量包装材料物料平衡限度
6.3.7总收率
(1)控制标准: ≥70% (2)计算公式如下:
%100%⨯=
投料数量
成品量
)饮片收率(
6.3.7 工艺环境卫生要求:
6.3.
7.1 设备、容器、器具,生产场所,进入生产区的人员、物料必须按程序净化。

(详见第11条工艺操作过程中支持文件)
6.3.
7.2 产品生产结束后按各岗位清场SOP 要求,严格清洁、清场,并由QA 监督检查合格后颁发清场合格证。

6.3.
7.3生产全过程,由QA 质量管理员监督。

7 原料、中间体、成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详见第11条工艺操作过程中支持文件。

8 物料平衡:各工序的物料平衡标准值一年修订一次,修订依据为该岗位
上一年生产物料平衡的平均值为下一年的标准值,除包装工序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