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爱迪生救妈妈》优秀教案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爱迪生救妈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爱迪生救妈妈》。
(2)了解爱迪生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尝试的精神。
(3)学会通过故事来启发思考和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3)通过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家的尊敬和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爱迪生救妈妈》的阅读与理解。
2. 爱迪生的生平介绍和成就展示。
3. 故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讨论。
4. 家庭作业的布置和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和理解课文《爱迪生救妈妈》。
(2)学生能够了解爱迪生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尝试的精神。
(3)学生能够通过故事来启发思考和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1)学生对课文中的细节和难点词汇的理解。
(2)学生对爱迪就的深度了解和分析。
(3)学生通过故事来启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爱迪生救妈妈》。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
3. 教学资源:爱迪生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4. 教学工具:思维导图模板、角色扮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播放爱迪生的介绍视频,引起学生对爱迪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爱迪生为什么能够成为伟大的发明家。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爱迪生救妈妈》。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3)各组汇报讨论结果,进行全班交流和讨论。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表演。
课文《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课文《爱迪生救妈妈》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课文《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背景和内容。
帮助学生掌握故事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引导学生理解爱迪生的聪明才智和对母亲的孝顺。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复述故事的大意。
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能够回答与故事相关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讨论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课文《爱迪生救妈妈》是关于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童年时的一则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八六五年,爱迪生的母亲生病需要医生救治,但当地医生无法及时赶到。
爱迪生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用镜子反射太阳光,成功帮助妈妈取出体内的结石,救了妈妈的命。
2.2 故事梗概爱迪生的母亲生病,需要医生进行手术取出体内的结石。
医生无法及时赶到,爱迪生决定自己想办法救妈妈。
爱迪生用镜子反射太阳光,照亮妈妈体内的结石,成功将其取出。
爱迪生的聪明才智和孝顺感动了所有人,成为了传奇故事。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爱迪生救妈妈》,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2 听力理解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取故事内容,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教师播放故事录音,学生跟读,模仿语音语调。
3.3 口语表达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故事中的人物,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提问教师针对故事内容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反馈。
4.2 听力测试教师播放故事录音,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评价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给予鼓励和建议。
4.3 口语表达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师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予肯定和指导。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范文

《爱迪生救妈妈》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爱迪生的聪明才智和对妈妈的关爱。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主题,并进行拓展思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爱迪生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尊老爱幼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爱迪生的聪明才智和对妈妈的关爱。
三、教学难点1.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尊老爱幼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资料:爱迪生的故事、关于家庭关爱的故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爱迪生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与爱迪生相关的知识。
(2)教师简要介绍爱迪生的背景,引出本课《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生字词,理解词义。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3)学生组内交流,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4. 讨论与思考(1)学生分组讨论:爱迪生为什么能够想出用镜子反光的方法救妈妈?(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3)学生谈感悟:从爱迪生的故事中,我们学会了什么?5. 拓展延伸(1)学生分享与家人关爱相关的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主题,并进行拓展思考。
6. 小结与作业(1)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关爱家人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家人关爱的短文。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学习生字词环节,学生能够积极互动,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创造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慧智慧,关心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
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爱迪生救妈妈》教案5篇,期望对大家能有所关心!《爱迪生救妈妈》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感悟,并留意积累词句。
3.从爱迪生想出的方法中领悟他的聪慧,爱动脑、多动手、擅长发觉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朗读中感悟,体会爱迪生的聪慧可爱。
教具预备1.老师:小黑板,生词卡片。
2.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爱迪生。
3.课前学生在家用镜子做聚光试验。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电灯是谁创造的吗?(板书:爱迪生)谁有方法记住“迪”这个生字。
2.谁愿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课前搜集的关于爱迪生的资料。
3.师总结:爱迪生是著名遐迩的美国电学家和创造家。
他的一生创造了很多东西,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登记过的创造就有1000多项,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过渡语:我们今日就来学习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救妈妈)4.齐读课题。
思索: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爱迪生为什么救妈妈?爱迪生是怎么救妈妈的?妈妈有没有得救?)过渡语:让我们以来学习一下这篇课文,然后解决这些问题吧!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读课文,听清老师要求:(1)字音要读准,不读破句子,不熟识的字,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
2.生自由读文,识记生字。
3.检查生字词语以及读书的状况:(1)字:小黑板出示带拼音小黑板。
(齐读,指名读)(2)词:出示词语卡片检查急性斥责委屈亮堂明晃晃阑尾炎茅塞顿开一溜烟似的○1同桌互读○2开火车检查○3老师点拨指导明晃晃亮堂一溜烟似的读音了解什么是阑尾炎,阑尾炎的危害)(3)句:○1小黑板出示: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
课文《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爱迪生救妈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爱迪生救妈妈》。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爱迪生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树立学生勇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爱迪生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质。
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
三、教学准备:1. 课文《爱迪生救妈妈》文本。
2. 相关资料图片。
3. 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科学的认识和了解。
(2)教师简要介绍爱迪生的背景和成就。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爱迪生救妈妈》。
(2)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爱迪生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质。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全班交流: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教师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爱迪生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质。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爱迪生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质。
(2)学生谈感受:分享学习课文后的心得体会。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爱迪生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质。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爱迪生的小故事。
2. 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对科学的认识和了解,谈谈自己的感受。
3. 家长签字确认:请家长监督并签字,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六、教学拓展:1. 爱迪生相关知识介绍:(1)教师向学生介绍爱迪生的生平事迹、发明创造等。
《爱迪生救妈妈》优质课教学设计(精选8篇)

《爱迪生救妈妈》优质课教学设计(精选8篇)《爱迪生救妈妈》优质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夸奖、斥责”这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找出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从而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能用上学过的词语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
3.从爱迪生想出的办法中领会他的聪明,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朗读中感悟,用上积累的词句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在词语教学中,紧紧结合《课程标准》中“阅读”的阶段目标——结合上下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
对有些词语采用读对话、看图,各种形式的说话练习的手段来理解。
]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爱迪生。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夸奖、斥责”这四个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课件)同学们,你们知道爱迪生吗?他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同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件演示)2、自读课文:读音字音画出生词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想一想它们的意思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3、生字辨析(课件出示)生字:yóu音序:y字义:动植物体内所含的脂肪物质。
油部首:氵组词:油画、汽油结构;左右造句:我喜欢画油画。
jiǎn音序:j字义:1、查2、注意约束检部首:木组词:检查、早检结构:左右造句:老师在检查我们的作业。
chá音序:c字义:翻着看。
查部首:木组词:检查、查字典结构:上下造句:老师正在检查作业。
tuán音序:t字义:圆形的。
团部首:口组词:团结、团体结构:全包围造句:团结起来就能打败敌人。
yán音序:y字义:热、炎症炎部首:火组词:阑尾炎结构:上下造句:我的耳朵发炎了。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爱迪生救妈妈》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爱迪生的生平事迹,掌握他在发明方面的主要贡献。
1.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爱迪生救妈妈》,使学生了解爱迪生小时候的聪明才智以及他对妈妈的关爱。
2.2 爱迪生的发明事迹介绍爱迪生的一些发明事迹,如电灯、电话等,让学生了解他在发明方面的卓越成就。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爱迪生吗?他有哪些发明成就?3.2 课文讲解让学生朗读课文,逐段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3 实例分享分享一些爱迪生的发明事迹,让学生了解他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杰出贡献。
3.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遇到类似妈妈生病的情况,你会如何解决问题?3.5 总结发言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爱迪生的看法,以及他们从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启示。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爱迪生发明事迹的掌握。
4.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爱迪生救妈妈》的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5.2 爱迪生发明事迹资料收集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爱迪生发明事迹的信息。
5.3 科技创新案例库整理一些科技创新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活动让学生观看关于爱迪生的纪录片,激发学生对爱迪生的兴趣。
6.2 课后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博物馆,让学生亲身感受科技的魅力。
第七章:教学策略7.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7.2 案例教学以爱迪生的发明事迹为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
7.3 实践教学让学生参与一些科技创新项目,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爱迪生救妈妈》的优秀教案设计

《爱迪生救妈妈》的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内容。
(2)了解爱迪生的聪明才智和他的贡献。
(3)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故事的主要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内容。
(2)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故事的主要情节。
(3)了解爱迪生的聪明才智和他的贡献。
2. 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中的一些科学原理。
(2)用流畅的语言表达故事的主要情节。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课文《爱迪生救妈妈》。
(2)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教学卡片或黑板。
2. 教学设备:(1)投影仪或白板。
(2)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对爱迪生的了解。
(2)简要介绍爱迪生的背景和贡献,激发学生对爱迪生的兴趣。
2. 朗读课文:(1)让学生朗读课文《爱迪生救妈妈》。
(2)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3. 理解课文:(1)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科学原理。
4. 表达与讨论:(1)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
(2)要求学生用流畅的语言表达故事的主要情节。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5.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引导学生反思爱迪生的聪明才智和他的贡献。
五、作业设计: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概述,包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自己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爱迪生救妈妈》优秀教案
【学习目标】
1 、会认“迪”等11个生字,会写“油”等9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的朗读课文,在朗读课文中感悟积累词句。
3 、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于发现的意识。
【课前准备】
1 、学生查阅介绍爱迪生生平事迹极其伟大发明的资料。
2 、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3 、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简介爱迪生,导入新课
1 、示爱迪生像,老师板书“爱迪生”三个字,指名认读,说说怎样记“迪”字。
2 、学生介绍课前了解的爱迪生生平及发明
3 、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了解他小时的故事吗?
4 、把课题补充完整,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 、自由读课文,划出带生字的词语和感兴趣的词语,多读几遍。
2 、同桌互读互查,纠正读音。
3 、老师初识字卡,学生找出带着各字的词和句读给大家听。
随机进
行音练习
4 、课件出示“开火车”或“夺红旗”游戏,分组竞赛认读词语、生字。
5 、交流识字方法。
三、演读课文,感悟内容
1 、小组内推荐读课文。
(整体感知全文内容,让学生听后说说故事大意)
2 、老师范读或不播放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悟课文。
3 、小组合作,分角色演读课文。
(当叙述语读到某个角色的活动时,该角色扮演者要做出相应的动作、表情。
老师巡视,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鼓励学生互相提意见,出主意)
4 、选一两个小组进行演读比赛。
台下的同学进行评议,要求说出演读好或不好的原因:
重点评议:
医生一一动作:“环顾四周”“迟疑”“还是摇头”“夸奖” 表情:“迟疑”“满意的笑容” ; 语言:“连连------ ”“今天多亏
了这小家伙,它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在演读中感悟医生开始时的束手无策,以及随后对小爱迪生相处的办法感到的满意和夸奖。
爸爸一一表情:“又急又气”、“恍然大悟”、语言:“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演读中感受爸爸的心情以及他对小爱迪生前后态度的变化。
爱迪生一一动作:“一溜烟似的奔出” “捧着”;表情:“委屈” 语言:“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
不信您瞧! ”在演读中感悟小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五、布置作业
1 、课外练读。
2 、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
1 、分角色朗读课文,欣赏,品味。
2 、出示“我知道”图标,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
二、巩固识字
1 、游戏“加一加”。
2 、游戏“对口令”。
3 、小组内比赛找本课的形声字,看谁找得快。
4 、生字扩展组次比赛。
三、指导写字
1 、出示“我会写”图标,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
2 、出示“我的发现”图标,说说发现了什么。
3 、学生临摹,老师巡视,注意纠正书写姿势。
四、积累运用
1 、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
2 、说说你想积累本课那些词语。
可以是带生字的,也可以是不带生字的,写在黑板上,然后读一读。
3 、让学生小组内将一件发生在课堂上或家里的小事,争取把课
文中学的词语用上几个。
五、拓展阅读
1 、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的故事印发给学生阅读。
2 、搜集爱迪生的名言,抄在积累本上。
【教学后记】本课教学抓住爸爸、医生、爱迪生这几个人物的言行,来感悟人物当时的内心世界以及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
通过朗读对话来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
学生多能准确的抓住一些重点的字词来体会理解,特别是体会出爱迪生的聪明机智、沉着冷静。
课后再让学生搜集有关爱迪生的故事,进一步了解爱迪生的优秀品质。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