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鼻咽癌放射性皮炎护理进展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防护及护理体会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防护及护理体会作者:李莉钱媛媛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29期【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治疗;放射性皮炎;护理中图分类号 R73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9-0083-02鼻咽癌是来自鼻咽部被覆上皮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其癌细胞95%为分化不良型,高发于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目前放射治疗仍然是鼻咽癌治疗的最主要手段。
而在鼻咽癌临床放射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伤肿瘤周边的正常组织及器官,由于皮肤或体表器官或组织的上皮细胞对放射性的敏感性较强,患者在接受放疗后会产生渐进性的变化,造成皮肤的损伤,这种损伤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中最常见的是放射性皮炎,它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病情严重者会出现不易愈合的溃疡性皮炎,此时,患者一般会放弃治疗,而影响到对肿瘤的治疗,因此,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避免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意义重大[1]。
放射性皮炎在临床上也有轻重之别,其病情程度主要与患者接受放疗的剂量和时间有关,剂量越大放疗时间越长病情就越严重。
孙永敏等[2]报道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为93.8%,91.1%出现于照射40 Gy以前。
2011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科共收治鼻咽癌放疗患者92例,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86例,其中Ⅰ度放射性皮炎53例,Ⅱ度放射性皮炎28例,Ⅲ度放射性皮炎5例,无Ⅳ级放射性皮炎出现。
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质控技术的不断提高,虽然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已有下降,但考虑到对肿瘤治疗预后的影响,其仍然是鼻咽癌治疗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的护理问题。
本文对目前笔者所在医院治疗不同程度放射性皮炎的方法及护理心得体会作简要概述,以期更好的为临床工作服务。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2011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科共收治鼻咽癌放疗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RTOG 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3]。
其中男57例,女35例,年龄31~76岁。
放射性皮炎护理

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护理鼻咽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头颈部肿瘤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临床上对鼻咽癌的治疗一般一放射治疗为主,放射性皮炎是常见的放疗反应之一。
严重的放射性皮炎的出现,将直接影响放疗效果,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经济负担以及医院的住院负荷。
我科采应综合护理模式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行了科学的护理,有效的降低了放射性批炎的发病程度。
现介绍如下:放射性皮炎分级标准:1度放射性皮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有烧灼感、刺痒、毛囊区扩张,照射区皮肤出现红斑,并有色素沉着;2度放射性皮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照射区皮肤充血、水肿、水疱、液体渗出,伴有轻度疼痛;3度放射性皮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形成溃疡,溃疡加深累及皮下及深层组织,疼痛明显。
综合护理模式:每天进行一次护理查房,检查放射区域,通过观察与询问,了解局部皮肤的完整性,观察有无破损、脱屑、水疱、溃疡;同时观察皮肤的颜色是否发红、变黑;询问患者皮肤有无异常感觉,有无痒、痛。
掌握具体的症状与体征,根据放射性皮炎分型标准作出适当的判断、评估。
分级护理的落实:总的护理原则是:维护放射野局部清洁、干燥、通风,防止继续损伤。
对每位进行放疗的患者均进行1级皮炎期前的皮肤保护宣教,让其了解、掌握原则,积极配合。
具体措施:(1)放射野局部皮肤尽量暴露,防止任何形式的搔抓与太阳照射。
(2)适宜的着装,避免紧身、化纤内衣几高领套衫,减少局部静电刺激与磨檫。
(3)不宜私自擦药及使用护肤化妆品,防止金属离子涂敷到皮肤上产生潜在的损伤因素。
(4)有刺痒时,要给患者作好宣传教育工作,防止起自购外用药使用外出是避免日光照射,紫外线能直接灼伤皮肤。
同时应避免局部过热,减少毛细血管充血、渗出,防止红、肿、痛、痒。
刺痒时给予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的中药“消风散”内服,配合皮炎平外敷。
(5)局部皮肤有破损时,用湿润烧伤膏外涂。
根据出现皮损的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估,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分级护理,能有效地降低起发病程度,把皮损控制在最低范围内,甚至减少其发生。
鼻咽癌放射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1早期并发症与护理
1.1放射性皮肤反应放射治疗为鼻咽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约有95%以上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如疼痛、红斑反应、干性脱皮等症状,甚至发生湿性脱皮、溃疡[3]。这是由于放射治疗会损伤皮肤的结构及各种细胞,导致细胞过度凋亡甚至坏死[4]。周彬等[5]报道133例鼻咽癌调强放疗后Ⅱ、Ⅲ级急性皮肤反应为47.2%。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进行皮肤护理指导和密切随访[6]。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急性放射反应评分标准,放射性皮肤损伤分4度。0度:无变化;Ⅰ度:滤疱、轻度红斑、干性脱皮、出汗减少;Ⅱ度:明显红斑、斑状湿性皮炎、中度水肿;Ⅲ度:融合性湿性皮炎、凹陷性水肿;Ⅳ度:坏死、溃疡、出血。从患者第一天放疗开始就应指导患者注意保持放疗部位皮肤清洁干燥,不穿硬领衣服,不做冷热敷,外出时避免阳光直晒,勿用碱性肥皂、浴液等擦洗。出现Ⅰ度皮炎避免搔抓,保持干燥,可用冰片滑石粉扑擦。Ⅱ度皮炎一般放疗量至40GY时出现,护理应采取暴露、风干等疗法。Diggelmann等[7]研究表明,新型软聚硅酮泡沫敷料能有效地减少放射性红斑的发生并减轻红斑的严重程度。每次照射前和临睡前30min将皮肤防护剂均匀地涂抹在照射野皮肤,范围超过1cm左右,厚约1mm,轻轻按摩,促进药物吸收[8],也有利于Ⅱ度皮炎愈合。Ⅲ度皮炎一般在放射剂量50GY以上出现,主要护理同Ⅱ度反应护理,也可用金因肽喷剂喷洒局部,帮助上皮生长,促进愈合,提醒放疗医师应暂停放疗。Ⅳ度应暂停放疗,局部伤口无菌换药每天或隔天1次,有溃疡可用氢化可的松软膏均匀涂抹[9],一般7~14d可完全愈合。
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治疗及护理进展

升级版 , 比 旧 版 更 详 尽 。 0级 : 无 变化 ; 工级 : 水泡、 轻 度红斑 、 脱毛、 干性 脱 皮 、 出汗减 少 ; Ⅱ级 : 明显 红 斑 、 斑 点样湿性脱 皮 、 中度 水 肿 ; H I 级: 皮 肤 皱 褶 以 外 部 位 的融合湿性 脱 皮 , 凹 陷性 水 肿 ; I V级 : 溃疡 、 出血 、 坏
・
2 4 ・
护 士进 修 杂 志 2 0 1 7年 1月 第 3 2卷 第 1期
・
综
述
・
鼻咽 癌 放 射 性 皮 炎 的 临 床治 疗及 护 理 进 展
丁 晔
( 上 海 伽 玛 医 院 放 射 外 科 四病 区 , 上海 2 0 0 2 3 5 ) 关键 词 鼻 咽 癌 ; 放 射性 皮 炎 ; 护 理
放射性 皮炎 的措施 , 笔者就鼻咽癌放 射性 皮炎 的临床
治疗 及护理现状做 一综述 , 现 报 告 如下 。
l 放 射 性 皮 炎 的 程 度 分 级 及 预 防
1 . 1 程 度 分 级
患者外 出时可 随身 携带 遮 阳伞 或穿 戴 有保 护 作 用 的
衣帽 , 尽量 避免强 光 直接 照 射局 部 放射 皮 肤 , 同 时 在 平 日可 遵 照 医 嘱 运 用 一 些 药 物 进 行 局 部 皮 肤 的
Ke y wo r d s Na s o pha r yn ge a l c a r c i nom a; Ra di a t i on de r ma t i t i s; Nu r s i n g
鼻咽癌放射治疗所致皮肤炎症的护理

2 放 射 反 应 的 临 床 表现 及 护 理
胞数减少到最低点 。如不加强放疗区皮肤 的护理 , 不仅给患者 增 加痛苦 , 长病情 , 延 甚至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中断放疗 。
21 I . 级放射反应 的症状及护理
患者颈部放射野皮肤 呈滤泡
由此可见 , 在临床护理 工作 中, 要求护士必 须具备高度 皮肤 炎 症 的护 理
黄 肖光
钦 州市第一人 民医院放 疗科 ( 广西
【 中图分类号】 436 R7. 【 文献标识码】 A
钦 州 55 0 ) 30 0
【 文章编号16 1 72 (083 — 08 0 1 — 8120 )0 07 — 1 7
【 摘要】 鼻咽癌放射治疗所致皮肤炎症是导致放疗中断乃至失败的常见原因之一。通过对 2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颈部皮肤进行 0
样 暗 红 色 红 斑 。此 期 皮 肤 干 燥 、 发 、 脱 干性 脱 皮 、 出汗 减 少 , 般 一 放疗量至 D 3G 时 出现。合理 的皮肤 护理 措施是 : 心观 察 , T0 y 细
中国医学创新
20 0 8年 1 第 5卷 0月
第3 O期
ME II EI N V TO E E R H D CN N O A I N R S A C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预防现状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预防现状放射性皮炎是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常见并发症,常常导致治疗过程中断,增加患者痛苦,影响治疗效果。
为了有效安全的解决这一不良反应,大量研究使用各种方法预防放射性皮炎,取得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标签:鼻咽癌;放射性皮炎;预防;现状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华南地区发病率最高,其发病率正逐步上升,由于其解剖和病理学特点,放射治疗一直是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方法[1]。
肿瘤的放射治疗是利用各种射线的照射来杀灭肿瘤的[2]。
放射线引起皮肤反应是肿瘤放疗的最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高,约87%放疗患者会出现红斑、色素沉着、瘙痒,疼痛,局部或全身感染,严重的放射性皮炎时需要中断治疗[3]。
有必要选择合适有效的预防方法,使放疗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现对预防放射性皮炎的方法综述如下。
1放射性皮炎概述放射性皮炎是指各种类型的射线,包括粒子、电子、中子、质子引起的皮炎,其损伤的程度取决于放射剂量,分割方法,照射种类,受照射面积、年龄、机体的整体状态,放射不良反应处理等多种因素影响。
发病机制放疗初期,受照射部位释放组织胺类物质,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一过性红斑、瘙痒,放疗后期,真皮层血管内,白、红细胞的渗出导致真正的红斑。
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基底层细胞被破坏,导致干性脱皮、湿性脱皮甚至溃疡坏死[4]。
放射性皮炎分级根据放射治疗肿瘤学组,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0级:无症状;Ⅰ级:滤泡样暗红色红斑,毛发脱落,干性脱皮,出汗减少;Ⅱ级:疼痛,鲜色红斑,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Ⅲ级:皮肤皱褶以外部位融合的湿性脱皮,凹陷性水肿;Ⅳ级:溃疡、出血、坏死。
2放射性皮炎预防2.1健康教育①建议穿柔软宽松、吸湿性强的纯棉内衣,要求衣领柔软或低领开衫,以减少刺激便于穿脱,②照射野皮肤可用温水软毛巾温和的清洗,禁用碱性的肥皂搓洗,不可涂酒精、碘酒药膏以及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局部禁贴胶布,禁用冰袋和暖具。
鼻咽癌放射性皮炎护理进展

作者单位:230001 安徽省立医院放疗科葛树敏:女,本科,护士鼻咽癌放射性皮炎护理进展葛树敏 唐世芳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3.10.072 鼻咽癌是我国及东南亚各国高发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正逐步上升,由于其解剖和病理学的特点,放射治疗仍是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方法。
放射线引起的皮肤反应是肿瘤放疗的最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高,约87%的放疗患者会出现红斑及其以上的放射性皮肤反应,严重的放射性皮炎可引起疼痛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形成瘢痕,影响治疗[1]。
现对治疗放射性皮炎的方法和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放射性皮炎概述1.1 放射性皮炎的定义 放射性皮炎是指各种类型射线,包括射线、粒子、电子、中子和质子引起的皮炎。
其损伤的程度取决于放射剂量、分割方法、照射种类、受照射面积、年龄、机体的整体状态、放射不良反应处理等多种因素影响[2]。
1.2 放射性皮炎的发病机制1.2.1 实验科学研究 电离辐射造成皮肤损伤时,皮肤核酸合成受阻,干细胞代谢周期延长,造成组织中核酸含量降低。
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照射剂量的增加,出现局部毛发脱落、发红、炎性渗出,甚至脱屑、溃疡,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假愈”现象,即创面浅表溃疡形成后,经1周左右逐渐愈合,创面颜色正常,但毛干未见再生,1~2周后,出现复发,且创面溃疡情况较重,常伴有感染的现象[3]。
1.2.2 细胞生物学研究 Goldberg 等[4]研究发现,射线产生的自由基和活性氧可损伤基底层细胞,阻止基底层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及表层迁移、角化,从而引发放射性皮肤损伤。
放疗初期,受照部位释放组织胺类物质,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一过性红斑、瘙痒;放疗后期,真皮层血管内红、白细胞的渗出导致真正红斑。
随着放射剂量的不断增加,基底层细胞被不断破坏,将导致干性脱皮、湿性脱皮,甚至溃疡坏死。
1.3 放射性皮炎的分度 根据NCI -CTC2.0标准[2]分为0度、Ⅰ度、Ⅱ度、Ⅲ度和Ⅳ度。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护理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护理要点。
方法:对30例鼻咽癌放射性皮炎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包括放射野皮肤的常规护理以及放射性皮炎的护理,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等。
结果:通过对放疗患者加强放射野皮肤的常规护理,提高心理照护和正确的饮食指导,并针对性的治疗放射性皮炎,使得18例鼻咽癌患者的1级放射性皮炎无继续发展,8例2级放射性皮炎水肿及渗出液明显缓解,4例放射性皮炎溃疡明显好转。
结论: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及早做好有针对性的皮肤护理,能够有效地减轻放射性皮炎及不适,使放射治疗顺利完成,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性皮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268-02鼻咽癌是我国及东南亚各国高发肿瘤之一,目前鼻咽癌的治疗以放射治疗为主[1],但鼻咽癌患者颈部皮肤放疗后会因为毛细血管扩张而出现红斑、色素沉着,小血管内微血栓形成,继而导致局部缺氧及继发性细胞损伤,死亡,出现脱皮,脱发,溃疡,出血,坏死,或因液体潴留而出现水肿等放射性皮炎的表现。
Goldberg MT等[2]研究也发现,射线产生的自由基和活性氧可损基底层细胞,阻止基底层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及表层迁移、角化,从而引发放射性皮肤损伤。
我科对30例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护理展开了如下举措:着重加强放射野皮肤的常规护理;有计划的治疗放射性皮炎;对放疗患者实施正确的指导;强化心理照护等,避免发生更严重的损伤和后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鼻咽癌患者30例。
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5~50岁,平均年龄为37.8岁。
全部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鼻咽低分化鳞癌,且放射治疗前均无皮肤疾病,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
实施化疗时对患者采用直线加速器照射,每次剂量 1.8~2Gy,每天一次进行放疗,5天/周,总剂量为60~70G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124·5~7L/rain吹拂创面,改善氧供、扩张毛细血管,达到清洁刨面、减少渗出、抑制细菌生长、加速愈合的目的;主要用于放疗Ⅱ,Ⅲ度急性放射性皮炎(湿性脱皮)。
但是局部吹氧后必须局部用药,避免或缓解创面干燥而导致的不适u2.2.3氦氖激光使用氦氖激光照射局部扩张毛细血管,提高代谢率,加快受损组织的愈合,主要适用无炎症的皮肤破损,可结合维生素B。
:联合使用¨引。
3放射性皮炎的护理3.1环境与温度提供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
室温保持在28—32cC为宜,相对湿度维持在50%一60%为宜¨…。
3.2心理护理肿瘤患者极易出现消极情绪,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皮肤会出现变黑、渗液,更加重其心理负担。
放疗前应与患者交谈评估焦虑程度,及时发现和疏导患者mJ。
根据患者的性格、文化素养、经济状况、心理状态等,个案讲解放疗知识及其重要性,取得家人和朋友的关心帮助,指导患者用高领衣服遮挡画线野等方法,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
3.3营养支持以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及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品为主,戒烟酒、忌辛辣食物,多饮水。
中医认为放疗后多为阴虚津枯之体,故应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忌食辛辣温热之品,以免伤阴助火使津液更为枯竭。
患者饮食方面宜适当增加一些滋阴润燥生津的食物,如各种水果汁,保证全面营养。
具体的病症选择中医辨证后诊治效果更为明显。
3.4病情观察了解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次数,观察皮肤颜色的改变及破损程度,如出现皮肤损害按照标准分度,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用药指导,用药后观察用药效果。
3.5皮肤护理3.5.1预防性护理放疗前应摘除假牙、耳环、项链等金属制品,以免增加射线的吸收,加重皮肤的损伤;应修剪患者指甲,以免睡眠时搔抓局部皮肤引起糜烂。
3.5.2一般皮肤护理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刺激,避免物理、化学性和机械性摩擦,避免过冷、过热和酸碱刺激,禁止直接用肥皂清洗照射区皮肤,可用温水毛巾轻轻沾洗。
内衣及用物要柔软、宽松、吸湿性好,注意领子不能太硬、太高,穿圆领或无领衣服为宜。
冬夏季应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避免阳光直接暴晒,冷风直吹。
不宜佩带项链,避免摩擦,保持皮肤完整性,保持照射野标记的清晰。
3.5.3干性脱皮的护理如果放射局部皮肤见界线分踞的红斑区,伴有暗紫色色素沉着,或伴有毛发脱落、刺痒灼痛,此时不要用手抓,以免引起皮肤脱屑甚至破皮导致皮肤感染,局部用消毒棉棒涂羊毛脂,也可涂用l%一2%薄荷淀粉、六神爽身粉,以减轻瘙痒的刺激。
3.5.4湿性脱皮的护理如果放射局部皮肤出现水泡、表皮破损、有严重烧灼感,应立即停止放疗,遵医嘱用药。
若经治疗溃疡已结痂,痂皮不能用手抠除,应让其自行脱落。
3.5.5早期湿敷研究表明馆¨湿性护理受照皮肤比传统的于性方法效果更佳。
3.6用药护理正确的分级判断后,按照患者现在的情况具体分析后用药:I度反应时可使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皮肤保护凝胶、湿敷的方法保护局部皮肤,预防皮损的发生;II度放射性皮炎要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破损,使用贝复剂、比亚芬等促进皮损的愈合;Ⅲ度反应宜采取暴露疗法,局部喷涂比亚芬、使用积雪草苷霜等,如并发感染,可加用抗生素,严重者应暂停放疗;lV度反应以上不应该在放射治疗中发生,如一旦发生应终止放疗,及时换药,减轻疼痛,控制感染。
整个治疗过程应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提高抵抗力,必要时全身用药抗感染。
用药后按时观察作用效果及副作用,及时调整用药。
3.7延续性护理患者出院后仍有很高的健康照护需求陋】。
正确指导他们劳逸结合、合理饮食,遵医嘱服药,按时到医院复查。
放疗区的皮肤易出现灼痛、搔痒等感觉,避免不良刺激及皮肤损伤,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最为重要。
内衣要干净柔软,以全棉类为宜,切忌用肥皂水擦洗、粗糙毛巾摩擦、用手抓挠和阳光直射。
适当的参与社会活动,寻求社会支持系统,保持心情愉快,提高生存质量。
4小结随着医疗护理的不断深入,放射性皮炎患者的治疗效果逐步提高,治愈时间明显缩短。
但目前都倾向于单一用药研究,忽略了人的整体性,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有必要从多角度多方面给予护理,如健康教育、个体护理、分期用药等,从而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放射性皮炎,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1]李风玉,王舒琦.放射性皮炎的防治[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1):47-49.[2]TrottiA.Toxicityinheadandneckcarlcer:8.reviewoftrendsandis-鲫髑[J].IntJRadlatOncolBiolphys,2000。
47(1):l一12.[3]陈强,程岩,任淑萍,等.放射性皮肤损伤病变规律初探.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12(5):676—677.[4]GoldbeIgMT,McGynnB.Oncology2弛3atedskin姗PPBryantBA,eds[M].Acuteandchronicwound8:Nursingmanagement.2nded,2000:367—386.[5]李亚莉.喜疗妥乳膏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8。
15(2):197—198.[6]李翠萍.贝复剂防治鼻咽癌放疗所致放射性皮炎的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6:57—58.[7]江月来,吴福才,张金莲.不同方法护理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比较[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5:87—89.[8]梁建博,龚海英,李叶琴.济安舒能治疗放射性湿性皮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现代I晦床护理,2010,9(1):28—29.万方数据万方数据鼻咽癌放射性皮炎护理进展作者:葛树敏, 唐世芳作者单位:230001,安徽省立医院放疗科刊名:护理实践与研究英文刊名:Nurs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年,卷(期):2013,10(10)1.李凤玉;王舒琦放射性皮炎的防治[期刊论文]-山西医药杂志 2012(01)2.Trotti A Toxicity in head and neck cancer:a review of trends and issues 2000(01)3.陈强;程岩;任淑萍放射性皮肤损伤病变规律初探[期刊论文]-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05)4.Goldberg MT;Mc Gynn B Oncology 2 related skin damage PPBryant BA,eds 20005.李亚莉喜疗妥乳膏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实用医技杂志 2008(02)6.李翠萍贝复剂防治鼻咽癌放疗所致放射性皮炎的观察 20077.江月来;吴福才;张金莲不同方法护理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比较[期刊论文]-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1(5)8.梁建博;龚海英;李叶琴济安舒能治疗放射性湿性皮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期刊论文]-现代临床护理 2010(01)9.李思欣;杨满红;罗文苑贯新克对鼻咽癌放疗术后皮肤损伤的疗效评价[期刊论文]-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01)10.刘艳;秦亚辉芦荟硅霜防治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护士进修杂志 2011(16)11.Jayathirha MG;Mishra SH Preliminary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ies of methanol extracts of Eclipta alba andCentella asiatica 2004(04)12.张涛;利天增;析少海积雪草苷对烧伤刨面愈合中细胞周期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01)13.瞿舒裴;左秋芳;李静积雪草苷霜治疗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效果[期刊论文]-护士进修杂志 2010(04)14.Szumacher E;Wighton A;Franssen E Phase 11 study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as of Biafine cream as a prophylactic agent for radiation induced acute skin toxicity to the breast in women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with concomitant CMF chemotherapy 2001(01)15.吴爱真;王丽华;辛培玲三乙醇胺乳膏防治鼻咽癌颈部急佳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期刊论文]-泰山医学院学报2007(05)16.张三典;高耀明;陆妙珍多爱肤治疗Ⅲ度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09)17.肖冬梅;陈荣氧气吹气法联合贝负剂治疗Ⅲ度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8(02)18.刘秀芳;罗国仪;孙振权He-Ne激光照射联合维斯克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0(01)19.曹伟新;李乐之烧伤病人的护理 200620.杨华清;陈奇鸿放射性皮炎对头颈肿瘤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23)21.Momm F;Weissenberger C;Bartelt S Moist skin care can diminish acute radiation-induced skin toxicity 2003(10)22.Chow SK;Wang FK;Chan TM Community nursing services for postdischarge chronically[外文期刊] 2008(7B)引用本文格式:葛树敏.唐世芳鼻咽癌放射性皮炎护理进展[期刊论文]-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