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磨床液压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普通平面磨床工作台换向控制回路的液压设计

普通平面磨床工作台换向控制回路的液压设计

普通平面磨床工作台换向控制回路的液压设计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后,液压传动技术随着计算机与电子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液压元件已经形成了系列,并在各种机械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平面磨床工作台在工作中由液压传动系统带动,进行往复水平运动,且要求往复运动的速度一致,同时要求在任意位置都能锁定且防止轴向窜动。

基于这些因素的考虑,设计了平面磨床工作台换向控制回路。

利用双作用双出杆液压缸来满足往复式运动,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来实现换向回路的控制。

关键词:普通平面磨床;往复式;控制回路;锁定一、普通平面磨床工作台换向控制回路原理图二、液压缸的选择普通平面磨床工作台在工作中,受力不是很大且受力相对均匀,但要求进给速度(v)平稳且无冲击,由此选用液压传动系统带动进行往复运动且工作台在工作行程中要求往复运动的速度一致,依据液压缸的结构与原理,选择采用双作用双出杆液压缸。

此时只要使液压油液进入驱动工作台往复运动的液压缸的不同工作腔,就能使液压缸带动工作台完成往复运动。

三、换向阀的选择普通平面磨床工作台在工作中要求往复运动,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这就要求必须使用换向阀。

但是换向阀的种类颇多,究竟要怎么选择?通过分析,平面磨床工作台的运动分为三种:(1)工作台向左运动;(2)工作台向右运动;(3)工作台在任意位置的停止与锁紧。

考虑这些因素,应该选择中位机能为O型的三位四通换向阀。

而电磁换向阀在如今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的组合机床液压系统中已被普遍使用,便捷而经济,代替了原来手动扳手式换向阀。

综上各种考虑,所以我最终选用了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来控制平面磨床工作台的换向。

四、控制回路的连接按照平面磨床工作台换向控制回路原理图,正确选用元器件及油管连接各油口。

为了充分利用油液,在油路中接了溢流阀,多余的油液再次返回油箱,进行循环利用。

连接完毕后,认真检查各油口的连接情况是否准确无误,符合标准后方可启动液压泵。

由于在磨削过程中,污染比较严重,细小屑粒极有可能附着床身进入油液,所以要加装防护层,防止油液污染,堵塞油液管道。

卧轴矩台平面磨床使用说明书

卧轴矩台平面磨床使用说明书

MY7140A 共34页 卧轴矩台平面磨床使用说明书第 1 页1、概括产品概略:本机床系采纳砂轮周边磨削工件平面的机床, 亦可使用砂轮的端面磨削工件垂直面。

按工件的不一样可将其吸牢在电磁吸盘上,或直接固定在工件台上,亦可用其余夹具夹持磨削。

本机床主要零件运动的特色以下。

工作台纵向运动为液压驱动。

磨头在拖板上的横向运动为液压驱动, 亦可手动,并有自动互锁装置。

拖板(连同磨头)在立柱上,上、下垂直运动拥有手动进给和灵巧(迅速起落)功能,并有互锁装置。

起落丝杆为滚珠丝杆,操控轻巧灵巧。

床身内部油池中的回油点与进油点的距离路线最长, 液压油循环流动, 有效的控制了油液升温,减小机床的热变形。

本机床精度稳固,刚性好,性能稳固靠谱,易于维修。

附带说明:1.2.1 本厂因产品规格、设计特征等均在不断的研究改良之中,若有改正,恕不另行通知,敬请用户鉴谅。

1.2.2 本厂厂址:昆明市嵩明县杨林工业区华狮路电话:(0871) 7976088、7976268传真:(0871)7976902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第 2 页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第 3 页2、主要技术参数部件工作台进给系统砂轮液压系统电动机功率机床外形重量加工范围内容公制英制工作台台面宽度400 mm工作台台面长度1000 mm工作台纵向行程1100 mm工作台 T 型槽数目 3工作台 T 型槽宽度尺寸18工作台纵向进给3~22 m/min主轴中心到台面距离最大850 mm最小155 mm横进给手轮每格进给量0.05 mm横进给手轮每转进给量 3 mm横进给速度~2 m/min横进给行程470 mm磨头每行程断续进给量(无级变速)5~25 mm磨头垂直进给手轮每格进给量0.005 mm磨头垂直进给手轮每转进给量0.5 mm磨头迅速垂直进给速度350 mm/min砂轮外形尺寸( D×d×W)400×203×50 mm砂轮转速1440 r/min工作压力1~ MPa油泵电机功率 3 KW润滑压力~ MPa电机总功率KW砂轮主轴电机KW油泵电机 3 KW磨头迅速起落电机KW冷却泵电机KW机床外形(长×宽×高)2280× 1410×2315机床净重3500 kg机床最大承载重量500 kg长1000mm宽400mm高(含磁力工作台)650mm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第 4 页MY7140A使用说明书卧轴矩台平面磨床转动轴承明细表(比较传动简图)精度序安装部位代号主要尺寸号等级1 垂直进给机构6206 G 30×62×162 垂直进给机构6205 G 25×52×153 垂直进给机构7207 G 35×72×4 垂直进给机构7207 G 35×72×5 立柱53209U G 45×73×246 横进给机构6205 G 25×52×157 横进给机构6205 G 25×52×158 磨头7210C/P4 C 50×90×20共34页第 5 页数目备注21222222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第 6 页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第 7 页4、机床构造床身及工作台机床床身为丁字形箱式构造,前床身经过 V-平导轨与工作台实现配合连结,经过液压油缸的推动实现工作台来去挪动。

数控机床的液压与气压系统

数控机床的液压与气压系统

2)
卡盘通过卡爪的抓紧和放松动作来实现对工件的夹紧与放 松。工作中要能判别其卡爪是否夹紧工件,如果没有夹紧工件, 则数控加工程序不能执行,并在执行时发出报警信号。卡盘夹 紧支路是图上最左侧一条支路。压力油经减压阀9稳定工作压 力后,通过电磁换向阀10和手动换向阀11的左位进入液压缸13。 当电磁换向阀左线圈L3-Y1得电时,电磁阀工作在左位,压力 油进入液压缸13的左腔,液压缸右腔中的油流回油箱,缸杆右 移,卡盘夹紧动作。夹紧力的大小通过减压阀来调整,值的大 小可在压力表中观察得到。夹紧与否由缸杆上的撞块触发左极 限开关L3-S1与压力继电器12(L3-B1)的信号组合判别。
由接近开关LS16检测其位置信号,并通过变送扩展板传 送到CNC的PMC,控制交换台回转180°运动开始动作,接近开 关LS18检测到回转到位的信号,并通过变送扩展板传送到CNC 的PMC,控制HF3的4YA得电,托升缸上腔通入高压气体,活塞 带动托叉连同工作台在重力和托升缸的共同作用下一起下降; 当达到上下运动的下终点位置时由接近开关LS17检测其位置 信号,并通过变送扩展板传送到CNC的PMC,双工作台交换过 程结束,机床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在该支路中采用DJ3、 DJ4单向节流阀调节交换台上升和下降的速度,以避免较大的 载荷冲击及对机械部件的损伤。
图10-1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10.2 液压和气压传动系统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1. 图10-2所示为TND360型数控车床液压系统原理。该机床 液压系统由液压站和五条液压支路组成。五条液压支路分别是 卡盘夹紧支路、尾架套筒移动支路、主轴变速支路和两条预留 支路。
图10-2 TND360型数控车床液压系统原理图
1)
松刀汽缸是完成刀具的拉紧和松开的执行机构。为保证 机床切削加工过程的稳定、安全、可靠,刀具拉紧拉力应大 于12kN,抓刀、松刀动作时间在2s以内。换刀时通过气压传 动系统对刀柄与主轴间的7∶24定位锥孔进行清理,使用高速 气流清除结合面上的杂物。为达到这些要求,尽可能地使其 结构紧凑、重量减轻,并且结构上要求工作缸直径不能大于 150mm,因此采用复合双作用汽缸(额定压力0.5MPa)可达到设 计要求。图10-5为H400型卧式加工中心主轴气压传动结构图。

磨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磨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一、M7130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1.设备概况介绍M7130平面磨床的主要结构机械加工中,当对零件表面的光洁度要求较高时,就需要用磨床进行加工,磨床是用砂轮的周边或端面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机械加工的一种精密机床。

本机床用于各种特殊要求型面的磨削加工,机床有三台电动机拖动,及磨头电动机拖动砂轮高速旋转,采用JW11—4(0.6kw),单向连续工作。

油泵电动机拖动油泵向液压系统供油,采用JO2—14—4(0.8kw) 单向连续工作。

加工时,工件置于电磁吸盘(36V/1.2A)上,加工完毕退磁取下工件。

M7130型平面磨床主要由床身、工作台、电磁吸盘、砂轮架、滑座、立柱等部分组成。

在床身上装有液压传动装置,以便工作台在床身导轨上通过压力油推动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实现水平方向进给运动。

工作台面上有T形槽,用以安装电磁吸盘或直接安装大型工件。

床身上固定有立柱,滑座安装在立柱的垂直导轨上,实现垂直方向进给。

在滑座的水平导轨上安装砂轮架,砂轮架由装入式电动机直接拖动,通过滑座内部的液压传动机构实现横向进给。

平面磨床砂轮的旋转运动为主运动,工作台完成一次往复运动时,砂轮架作一次间断性的横向进给,直至完成整个平面的磨削,然后砂轮架连同滑座沿垂直导轨作间断性的垂直进给,直至达到工件加工尺寸。

平面磨床的辅助运动,如砂轮架在滑座的水平导轨上作快速横向移动,滑座在立柱的垂直导轨上作快速垂直移动,以及工作台往复运动速度的调整等。

2.控制系统设计要求1)平面磨床是一种精密加工机床,为了保证其加工精度要求,机床运行时要求平稳。

工作台往复运动在换向时要求惯性要小,无冲击力,因此,工作台的往复运动采用液压传动。

由电动机拖动液压泵,供应压力油,通过液压传动装置实现工作台的纵向进给运动,并通过工作台上的撞块操纵床身上的液压换向阀(开关),改变压力油的流向,实现工作台的换向和自动往复运动。

2)为了简化磨床的机械传动机构,采用多电动机单独拖动。

毕业设计论文—M7130平面磨床电气控制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M7130平面磨床电气控制设计

目录第1章M7130平面磨床的原理结构 (1)1.1M7130平面磨床的主要结构 (1)1.2M7130平面磨床的原理 (2)1.3电力拖动特点及控制要求 (3)1.3.1电力拖动特点 (3)1.3.2控制要求 (4)1.4电源形式 (4)第2章电气设计 (5)2.1电气控制设计 (5)2.2主电路分析 (5)2.3控制电路分析 (5)2.3.1电动机的控制 (5)2.3.2电磁吸盘的控制 (6)2.3.3照明及指示灯的控制 (6)第3章电气元件的选择 (7)3.1电动机的选择 (7)3.1.1电动机容量的选择 (7)3.1.2电动机的转速和结构形式的选择 (8)3.2热继电器 (9)3.3交流接触器 (9)3.4熔断器 (10)3.5按钮 (11)3.6变压器 (11)3.7电气柜的设计 (13)3.8平面磨床一般故障处理方法 (14)3.9磨床的电气保养 (15)结束语 (17)参考文献 (18)第1章 M7130平面磨床的原理结构1.1 M7130平面磨床的主要结构M7130 是卧轴圆台平面磨床:适用于磨削圆形薄片工件,并可利用工作台倾斜磨出厚薄不等的环形工件。

卧轴矩台平面磨床,国家标为M71系列平面磨床,即带有卧式磨头主轴,矩形工作台的平面磨床。

主要功能是用砂轮的周边磨削工件的平面,也可以用砂轮的端面磨削工件的槽和凸缘的侧面,磨削精度和光洁度都较高。

适宜于磨削各种精密零件和工模具,可供机械加工车间、机修车间和工具车间作精密加工使用。

中国传统的卧轴矩台平面磨床是从原联引进并消化改进的M71系列,特点是磨床主轴侧挂,主轴采用轴瓦支承,适合粗加工重切削。

近年来欧美国家更流行是十字鞍座结构的卧轴矩台平面磨床,主轴采用精密精珠轴承支承,更适合于精密磨削。

M7130具有以下特点:(1)机床布局采用立柱右置,磨头、拖板与立柱的结构有新的突破,整机刚性更好。

(2)磨头采用国际通行的滚动轴承结构形式。

(3)机床的垂直、横向进给运动采用滚珠丝杠副,进给灵敏度高。

液压课程设计-平面磨床工作台往复运动液压系统

液压课程设计-平面磨床工作台往复运动液压系统

液压课程设计——平面磨床工作台往复运动液压系统学校:广西科技大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班级:学号:指导老师:目录引言 (3)设计内容及要求 (6)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7)液压系统油箱容量与结构设计与计算 (10)结束语 (17)参考文献 (18)引言磨床工作台的运动是一种连续往复直线运动,它对调速、运动平稳性、换向精度、换向频率都有较高的要求,因广泛采用液压传动。

磨床是一种精密加工机床,对液压系统有着较高的要求。

磨床中的平面磨床为精加工机床,磨削力及变化量不大,工作台往复速度较高,调速范围较广,要求换向灵敏迅速,冲击小换向精度要求不高。

液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应用学科,虽然历史较短,发展的速度却非常惊人。

液压设备能传递很大的力或力矩,单位功率重量较轻,结构尺寸小,在同等的功率下,起重量的尺寸仅为直流电机的10%~20%左右;反应速度快、准、稳;又能在大范围内方便的实现无级变速;易实现功率放大;易进行过载保护;能自动润滑,寿命长,制造成本较低。

因此,世界各国均已广泛的应用在锻压机械、工程机械、机床工业、汽车工业、冶金工业、农业机械、船舶交通、铁道车辆和飞机、坦克、导弹、火箭、雷达等国防工业中。

液压传动设备一般由四大元件组成,及动力元件——液压泵;执行元件——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液压阀;辅助元件——邮箱、蓄能器等。

液压阀的功用是控制液压传动系统的油流方向,压力和流量;实现执行元件的设计动作以及控制、实施整个液压系统及设备的全部工作功能。

(一)现今液压系统的优缺点液压传动的特点:液压传动技术与传统的机械传动相比,液压传动操作方便简单,调速范围广,很容易实现直线运动,具有自动过载保护功能。

液压传动容易实现自动化操作,采用电液联合控制后,可以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控制以及远程遥控。

液压传动系统可以灵活的布置各个元件,由于工作介质为矿物油,良好的润滑条件延长了元件的使用寿命。

由于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是流体矿物油,因而沿程、局部阻力损失和泄露较大,泄露的矿物油将直接对环境造成污染,有时候还容易引发各种安全事故。

平面磨床液压系统设计ppt课件

平面磨床液压系统设计ppt课件


控制阀的流量一般要选得比实际通过的流量大一些,必要时也允许有
20%以内的短时间过流量。

所选液压阀明细见表3-3
ppt精选版
6
3.3液压缸的选择
• 根据对系统中液压缸主要参数的计算,选 择海德科技液压公司 C SM 16 TF 63/361250 M I-H型伺服液压缸。
• C SM 型伺服液压缸为双作用单活塞杆式 液压缸。具有安装连接方式多样以及可带 缓冲装置等特点。用于精密机床等伺服系 统
力流量28.8(L/min) 转速1000-1500 (r/min) 驱动功率6.4(kW)叶片泵
ppt精选版
5
3.2液压阀的选择

阀的规格,根据系统的工作压力和实际通过该阀的最大流量,选择有定
型产品的阀件。溢流阀按液压泵最大流量选取;选择节流阀和调速阀时,要
考虑最小稳定流量应满足执行机构最低稳定速度的要求。
ppt精选版
10
4.2.3 冷却器的选择
• 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液压泵平均输入功率为 2058.3W ,平均输出的有效功率为1441W。 所以系统的平均发热功量为617.3W,根据 油箱散热面积计算出油箱的散热功率为
1050W
• 由于N散为1050W 大于系统发热量617.3W, 综上可得不用选择冷却器,采用自然风冷 即可满足要求。
ppt精选版
19
参考文献:
• [1] 雷天觉主编,新编液压工程手册,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0
• [2] 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 [3] 王春行主编,液压控制系统,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 [4] 孙文质编,液压控制系统,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5

M7120磨床线路毕业设计

M7120磨床线路毕业设计

M7120磨床线路毕业设计————————————————————————————————作者:————————————————————————————————日期:目录摘要绪论1.磨床的作用 (3)2. 课题意义 (4)第1章系统功能介绍1。

1 磨床结构图 (6)1。

2 磨床的组成及功能 (7)第2章磨床控制系统改造2。

1 磨床的原理图分析 (7)2。

2 磨床的主电路图 (9)2.3可编程控制器在磨床中的应作用 (10)2.4 磨床的I/O分配图 (11)2.5 磨床的外部接线图 (12)2.6 磨床的控制梯形图 (13)2。

7 磨床的指令语句表 (15)结束语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M7120型磨床控制系统PLC改造【摘要】由于工厂企业中很多磨床年代已久,其工作已远远达不到现在生产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对旧式的机床进行技术改造,以可编程控制器取代常规的继电器,以达到磨床的自动化控制。

本文介绍了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来对磨床控制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

改造后的磨床工作安全可靠,系统运行情况良好,磨削精度更高,实现了磨床启动、停止、故障停止、紧急停止的功能。

【关键词】可编程序控制器磨床改造绪论1。

磨床的作用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磨床能加工硬度较高的材料,如淬硬钢、硬质合金等,也能加工脆性材料,如玻璃、花岗石.磨床能作高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很小的磨削,也能进行高效率的磨削,如强力磨削等.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少数的是使用油石,砂带等其他磨具和游离磨料进行加工。

如超精加工机床、砂带磨床、研磨机和抛光机等。

2。

课题意义由于老式磨床的电气线路都是用继电器作为逻辑控制,其触点多相对的故障也多,给生产带来诸多不便。

例如:(1)电动机不能启动;(2)电磁吸盘YH没有吸力,等等。

而现在工业生产中,中、小批量零件的生产占产品数量的比例越来越高,零件的复杂性和精度要求迅速提高,以继电器线路的传统普通磨床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制造业的竞争已从早期降低劳动力成本、产品成本、提高企业整体效率和质量的竞争,发展到全面顾客要求、积极开发新产品的竞争,将面临知识,技术产品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批量越来越小,面对质量、性能的要求更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 2.回路里的空气应全部清除掉。回路里进入空气后,因 为气体的可压缩性,所以随着负荷的变动,油缸的运动也 要受到影响
A
14
6 系统工作原理方框图
A
15
MatlAB仿真结果:
A
16
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A
17
开环频域响应:
A
18
闭环的频域响应:
A
19
参考文献:
• [1] 雷天觉主编,新编液压工程手册,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0
的必要手段。
• 本系统中吸油过滤器ຫໍສະໝຸດ 用温州远东液压有限公司 生产的 YXV-100×40F型箱上吸油过滤器。
• 伺服阀前过滤器选用ZU-E 100X5 BS
• 回油过滤器选用黎明液压有限公司生产的YLH100×40S 型回油过滤器。
A
10
4.2.3 冷却器的选择
• 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液压泵平均输入功率为 2058.3W ,平均输出的有效功率为1441W。 所以系统的平均发热功量为617.3W,根据 油箱散热面积计算出油箱的散热功率为
Q溢流为溢流阀稳定工作的最小流量 • 考虑到系统存在泄漏,液压泵的额定流量Q >=1.15qvp1, • 所以,Qn=1.15 * 24.4=26.9 L/min • 故选用YB- D31.5型双作用定量叶片泵,其额定流量31.5 L/min,额定工作压
力为10MPa,转速为960r/min,重量为16/kg。 • 液压泵主要参数如下 额定压力10 (MPa) 零压流量31.5 ( L/min) 额定压
A
7
• 4.1 液压泵站油箱的设计 • 液压油箱的作用是贮存液压油、分离液压
油种的杂质和空气,还起到散热,为系统 提供元件的安装位置的作用。
• 设计本液压泵站泵站油箱尺寸为:
• 长:800mm;宽:700mm;高:600mm。
A
8
4.2 液压辅件的选择
• 4.2.1 蓄能器的选择
• 本系统中液压执行元件快速运动,由蓄能 器来补充供油,即蓄能器做辅助动力源
• • 式中—液压缸最大工作压力,为
P1=FW/A2=13551/21OO=6.453MPa; • —从液压泵出口到液压缸入口之间总管路损失,简单系统可取
0.5MPa。 • 一般,溢流阀的调整压力比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高0.5MPa,故泵的
最高工作压力PP = 6.453 + 0.5 +0.5= 7.453MPa • 此为系统稳态压力,系统实际工作时还存在动态超调压力,其值总是
• 选用四平液压件厂的NXQ1-L2.5/10-H型气 囊式蓄能器。 配用奉化液压件二厂的AQJL20H2型蓄能器控制阀组。
A
9
4.2.2 过滤器的选择

液压油中往往含有颗粒状杂质,会造成液压
元件相对运动表面的磨损、滑阀卡滞、节流孔口
堵塞,使系统工作可靠性大为降低。在系统中安
装一定精度的滤油器,是保证液压系统正常工作
1050W
• 由于N散为1050W 大于系统发热量617.3W, 综上可得不用选择冷却器,采用自然风冷 即可满足要求。
A
11
4.2.4液压辅件明细表
A
12
• 5.1液压元件的安装
• 1.安装前元件应进行质量检查,根据情况 进行拆洗并应进行测试,合格后安装;
• 2.安装前元件应将各种自动控制仪表(如 压力计、点接触压力计、压力继电器等) 进行校验。这对以后的调整极为重要,以 避免不准确而造成事故;
力流量28.8(L/min) 转速1000-1500 (r/min) 驱动功率6.4(kW)叶片泵
A
5
3.2液压阀的选择

阀的规格,根据系统的工作压力和实际通过该阀的最大流量,选择有定
型产品的阀件。溢流阀按液压泵最大流量选取;选择节流阀和调速阀时,要
考虑最小稳定流量应满足执行机构最低稳定速度的要求。
题目:平面磨床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谢朝阳 指导老师:刘劲军
A
1
设计技术参数
• 根据生产实际需要,设计平面磨床电液位 置伺服系统。采用伺服阀控油缸带动工作 台的位置随动系统。参数为:工作台质量 为m = 400kg,台长为120cm,最大移动时 间为10秒,最大加速度=0.8,切削反力 12000N,摩擦系数为0.05,要求位置误差 为0.04mm,位置分辨率为0.04mm,切削 误差为±0.1mm,设计电液随动系统。

控制阀的流量一般要选得比实际通过的流量大一些,必要时也允许有
20%以内的短时间过流量。

所选液压阀明细见表3-3
A
6
3.3液压缸的选择
• 根据对系统中液压缸主要参数的计算,选 择海德科技液压公司 C SM 16 TF 63/361250 M I-H型伺服液压缸。
• C SM 型伺服液压缸为双作用单活塞杆式 液压缸。具有安装连接方式多样以及可带 缓冲装置等特点。用于精密机床等伺服系 统
• 5.液压泵的入口、出口和旋转方向要在其 上标明,不得反接;
A
13
• 5.2.1 液压传动系统的使用
• 1.做到液压系统的合理使用,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 油箱的液压油应经常保持正常液面。配管和液压缸的容量 很大时,最初应放入足够数量的油液,在启动以后,由于 油液进入了管道和液压缸,液面会下降,甚至使过滤器漏 出液面,因此必须再一次补充油液。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发 生泄漏,应该在油箱上设置液位计,以便经常观察和补充 油液。
A
2
液压系统设计
• 液压系统原理图由拟定 好的控制回路及液压源 组合而成。
• 拟采用定量泵+蓄能 器+卸荷阀的压力供油 回路。卸荷阀的选用可 以在系统及蓄能器充油 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自 动实现液压泵的卸载, 从而减少溢流损失,延 长液压泵的寿命,并且 能够降低液压油温升。
A
3
• 3.1.1 确定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
超过稳态压力,所以选择泵的规格时,其公称压力比计算的最高稳态 压力值高出25%-60%,于是选择液压泵的公称压力Pn=1.30PP =1.3×7.453=9.55MPa • 所以,系统供油的叶片泵选择公称压力为10MPa
A
4
3.1.2 确定液压泵的流量
• 系统使用蓄能器作辅助动力源时
• • 式中 K—系统泄露系数,可取K=1.15; • —液压设备工作周期(s); • —每一个液压缸在工作周期中的总耗油量(); • z—液压缸个个数。 • 由上式可得叶片泵的流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