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几种分类

合集下载

抑郁症的分类隐性抑郁与显性抑郁有何区别

抑郁症的分类隐性抑郁与显性抑郁有何区别

抑郁症的分类隐性抑郁与显性抑郁有何区别抑郁症的分类:隐性抑郁与显性抑郁的区别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困扰。

然而,抑郁症并非只有一种表现形式,根据症状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隐性抑郁和显性抑郁。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类型的抑郁症在症状上的区别,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抑郁症。

一、隐性抑郁的特征隐性抑郁是指那些没有明显体现出典型抑郁症状的患者。

他们可能不会表现出常见的抑郁情绪,如悲伤、沮丧、无助等。

相反,他们可能表现出一些其他的症状,如焦虑、疲劳、易怒等。

这类患者常常显得精神紧张,难以放松。

与常见的显性抑郁相比,隐性抑郁在病情上更为复杂。

他们可能更容易出现自我批评、自卑感和内疚感等负面情绪,同时也更容易出现身体症状,如头痛、胃痛、肌肉酸痛等,并且这些症状常常没有明显的生理原因。

二、显性抑郁的特征显性抑郁是抑郁症的典型表现,具有明显的抑郁情绪。

患者可能表现出长时间的悲伤、失去兴趣、缺乏动力等常见的抑郁症状。

他们可能感到无望、自责、自我评价低下,并且可能有自杀的念头。

显性抑郁的症状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他们可能失去了对日常活动的兴趣,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学习和社交。

与隐性抑郁相比,显性抑郁的症状更容易被他人察觉到。

三、隐性抑郁与显性抑郁的区别隐性抑郁与显性抑郁之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

首先,隐性抑郁患者更容易表现出焦虑、自责和内疚等情绪,而显性抑郁患者更容易表现出悲伤、无助和绝望等情绪。

其次,在身体症状方面,隐性抑郁更容易导致头痛、胃痛和肌肉疼痛等症状,而显性抑郁则更常见于食欲改变、睡眠障碍等生理反应。

另外,隐性抑郁的患者通常更具有敏感性和固执性,容易过度反应并陷入恶性循环。

而显性抑郁的患者可能更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对未来的希望。

四、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对于隐性抑郁和显性抑郁的患者来说,寻求专业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药物治疗,都能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并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

抑郁症的分类与程度认识老年人抑郁症的特点与干预方法

抑郁症的分类与程度认识老年人抑郁症的特点与干预方法

抑郁症的分类与程度认识老年人抑郁症的特点与干预方法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状况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他们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的症状。

因此,了解抑郁症的分类与程度认识以及老年人抑郁症的特点与干预方法,对于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应对抑郁症至关重要。

一、抑郁症的分类与程度认识抑郁症是一种心情低落、思维迟缓、兴趣缺乏、精力不振、注意力困难和睡眠扰乱等心理症状的综合表现。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抑郁症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程度。

1. 轻度抑郁症:患者会感到心情低落,但不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2. 中度抑郁症:患者的心情低落严重,开始出现睡眠问题、食欲改变以及自我价值感下降等症状。

这种程度的抑郁症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3. 重度抑郁症:患者会感到无望、绝望和无助,丧失对生活兴趣,甚至有自杀的念头。

这种程度的抑郁症会极大地损害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社交功能。

二、老年人抑郁症的特点老年人抑郁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理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功能逐渐衰退,患有慢性疾病的比例也增加。

这些生理变化会对老年人的心情产生负面影响,易引发抑郁症。

2. 社会环境变化:老年人面临退休、子女离家、亲友离世等多种社会环境的变化,缺乏社交活动和孤独感加重了他们的抑郁症状。

3. 丧失感:老年人经历了多年的生活,亲人的失去、身体的衰退等会让他们感到丧失,产生自卑和无望等抑郁情绪。

三、老年人抑郁症的干预方法针对老年人抑郁症的特点,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干预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抑郁症。

1. 神经内调节药: 确定抑郁程度后,可以酌情使用抗抑郁药物。

药物治疗应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开具处方,并密切监测用药效果和副作用。

2. 心理治疗: 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和支持组织等形式,通过倾听、支持和引导,帮助老年人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增强积极情绪。

3. 日常生活关怀: 鼓励老年人参与适合他们的活动,如运动、手工艺、兴趣小组等。

抑郁症知识科普课件PPT

抑郁症知识科普课件PPT

有自杀危险 自杀行为 抑郁情绪 焦虑情绪
睡眠形态紊乱 饮食障碍 生活自理能力下 降和丧
护理措施
建立良好护患关 安全检查

病情观察
阻断负性心理 保证睡眠
环境
适当营养
抑郁症
抑郁症的分类 抑郁症的治疗 抑郁症的护理
治疗期间抑郁症再次发作:维持期治疗:2~3年; 治疗期间发作3次或疗效不彻底:维持期治疗:5年,或
以上。
第四部分:抑郁症的护理
osteoporosis
抑郁症的病程和预后:
抑郁症首次发作:
自然病程:6~13个月;2年<20%; 复发:第1年 1/3;5年 50%; 慢性:1/4,持续5年缓解15%; 慢性中10%终身不能完全缓解; 抑郁症的结局与没有出现药物治疗前相似,累积复发率
双相II型障碍:1次或多次抑郁发作;1次或多次 轻躁狂发作;无躁狂发作。
第三部分:抑郁症的治疗
osteoporosis
药物治疗:
一线抗抑郁药物:氟西汀; 帕罗西汀; 舍曲林;氟伏沙 明 ;西酞普兰
抑郁症的维持治疗
首次发作的抑郁症:急性期治疗:4~6周;巩固期治疗: 3~6个月;维持期治疗:6~9个月;
第四部分:抑郁症的护理
osteoporosis
交谈:
谈话中不应回避有关自杀的内容,不怕重复 公开坦率地交谈与分析不会促成自杀
谈话中常涉及的问题:
是否觉得活着没意思;是否有轻生或自杀的想法;是否已考虑具体措施;是否采取过行动 如果存在以上情况:进一步询问起因、时间,频率,当时的环境和体验,目前的态度
第四部分:抑郁症的护理
osteoporosis
观察:
自杀意念出现后可有各种反应和变化:

抑郁症的分类与程度初发期与复发期的症状和程度对比

抑郁症的分类与程度初发期与复发期的症状和程度对比

抑郁症的分类与程度初发期与复发期的症状和程度对比抑郁症的分类与程度:初发期与复发期的症状和程度对比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负担。

了解抑郁症的分类与程度对于提供有效的治疗与支持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抑郁症的分类以及初发期与复发期的症状和程度对比。

一、抑郁症的分类根据症状特征和临床表现,抑郁症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亚型:1. 重度抑郁障碍:患者表现出极度的悲伤、绝望和消极情绪,常伴有自杀念头和行为。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和与他人交流。

2. 障碍性情感障碍:患者情绪低落,但症状不如重度抑郁障碍严重。

他们通常会经历持续的、但没有严重自杀倾向的抑郁感。

3. 双相障碍:患者会交替出现抑郁与躁狂的情绪状态。

躁狂期时,他们会感到异常兴奋、冲动和多动。

4. 季节性情感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与特定的季节相关,如冬季抑郁。

5. 亚临床抑郁障碍:患者表现出一些抑郁症状,但症状不足以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

这种状况通常会进展为真正的抑郁障碍。

二、初发期与复发期的症状对比初发期抑郁症状表现出以下特点:1. 情绪低落:患者感到伤心、消沉和绝望,常常无法体验到任何快乐或满足感。

2. 失眠或嗜睡:初发期的患者常常会遭受睡眠问题的困扰,有些人会失眠,而其他人则会过度嗜睡。

3. 食欲改变:一些患者在初发期会丧失食欲,导致体重减轻,而其他人则会过度进食,导致体重增加。

4. 疲倦和缺乏活力:初发期抑郁症状会导致患者感到持续的疲劳和缺乏动力。

5. 体验性损害:患者对于平时兴趣爱好的兴趣明显减少,无法感受到快乐和满足感。

复发期抑郁症状相对更为严重,可能伴随以下特点:1. 自杀念头:与初发期相比,复发期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

2. 罪恶感:患者在复发期可能会出现强烈的罪恶感,甚至无端地感到自己是无用或没有价值的。

3. 心身症状:复发期的抑郁症状可能导致身体上的不适,如头痛、胃痛和肌肉酸痛等。

抑郁症的分类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的区别

抑郁症的分类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的区别

抑郁症的分类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的区别抑郁症的分类: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的区别抑郁症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理疾病,其特征为持续的低落情绪、丧失兴趣与快乐感、自我否定、缺乏精力以及社交退缩等。

根据临床症状和特征的不同,抑郁症可以被分为多个分类,其中最常见的是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类型的抑郁症及其区别。

一、单相抑郁症单相抑郁症又被称为非躁狂抑郁症,是指患者情绪低落、消极、沮丧,但没有躁狂发作的一种抑郁症类型。

单相抑郁症的主要特点包括情绪稳定且持续低落,持续时间至少两周以上,并伴有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症状。

身体上的症状包括食欲改变、睡眠障碍、疲劳乏力以及体重变化等。

心理上的症状则包括自卑、自责、失去兴趣与乐趣,甚至有自杀的倾向。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和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往。

二、双相抑郁症双相抑郁症,又称为躁郁症,是一种情绪波动较大的抑郁症状。

患者在不同的时间周期内会出现两种情绪极端:躁狂和抑郁。

躁狂期是指情绪极度高涨,充满自信、活力,甚至出现冲动行为的阶段。

抑郁期则是情绪低落、消极,患者常常无法从中走出。

双相抑郁症的周期长度因人而异,可能是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

在躁狂期,患者可能表现出极度的冲动、多动、话语增多和睡眠减少等特征。

而在抑郁期,则与单相抑郁症的症状类似,如情绪低落、自卑、失去兴趣等。

三、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的区别1.情绪波动程度单相抑郁症的患者情绪相对稳定,持续低落;而双相抑郁症的患者情绪在躁狂期和抑郁期之间波动剧烈。

2.病程特征单相抑郁症的患者持续时间较长,通常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久;而双相抑郁症的患者在躁狂期和抑郁期之间有间歇期,症状不持续。

3.身体和心理症状两种类型的抑郁症在身体和心理症状上有所不同,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点。

例如,食欲和睡眠障碍、疲劳等是两者都常见的症状;而躁狂期特有的多动、话语增多等则是双相抑郁症的特征。

总的来说,单相抑郁症和双相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两种常见分类。

抑郁症的分类与程度从轻度到重度的分级解读

抑郁症的分类与程度从轻度到重度的分级解读

抑郁症的分类与程度从轻度到重度的分级解读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评估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医学界对抑郁症进行了分类和程度分级。

本文将从轻度到重度介绍抑郁症的不同分类,以及每个分类的特征和治疗方式。

一、轻度抑郁症轻度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分类,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倦和厌食等症状。

患者通常仍能完成工作和日常生活,但感到心情沮丧和不快乐。

轻度抑郁症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为主。

二、中度抑郁症中度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分类,症状比轻度抑郁症更为突出和持久。

除了情绪低落和兴趣减退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自卑感、焦虑和睡眠障碍等症状。

中度抑郁症的治疗需要更加综合和系统的干预,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社会支持。

在药物治疗中,常用的抗抑郁药物类型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三、重度抑郁症重度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严重分类,患者的症状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功能和日常生活。

患者可能体验到极度的绝望和无助感,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

治疗重度抑郁症需要密切监测和全面干预。

除了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外,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和电抽搐治疗等更为侵入性的干预手段。

四、重度抑郁症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分类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和严重的病理性悲观等。

这种情况下,抑郁症的治疗需要更加专业和综合的团队协作。

药物治疗通常会结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物,以减轻精神病性症状和改善患者的心境。

总结起来,抑郁症的分类和程度分级有助于医学界更准确地评估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并进一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对于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社会支持等。

针对重度抑郁症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还需要更加专业和综合的治疗手段。

抑郁症应该怎么样分类-王淑敏讲解

抑郁症应该怎么样分类-王淑敏讲解

抑郁症应该怎么样分类-王淑敏讲解1、激越型抑郁症激越是一种坐立不安的情况,病人自己体验到神情紧张、无法松弛、焦虑不安,难以自制;该类型抑郁患者显得手足无措,坐立不安,轻者搓掌顿足,徘徊踱步,重者无法静坐,不停地走来走去,扯抓头发、皮肤、衣物或其他物品,阵阵诉苦或喊叫,片刻不得安宁;多伴有心悸、口干、手脚出汗、消化不良等躯体症状。

2、迟钝型抑郁症这类抑郁病人有明显的精神运动性迟钝表现,如:言语迟缓,思维迟钝,回答问题前有过多的踌躇和犹豫不决,说话声音低,语量显著减少或缄默,动作缓慢和减少,明显的疲乏无力和精力不足。

3、隐匿型抑郁症该类病人情绪低落不明显,但表现为兴致缺失、精力减退与能力减退;主要表现为躯体不适症状,如广泛的或指定部位的疼痛感,疑病症状及功能性身心紊乱,这些症状的出现常导致诊断的困难,因为可与真正的器质性病变并存,而其抑郁症状反而隐匿不露;本病约占全部抑郁症的1/10~1/5,女性约为男性的2倍多。

4、更年期抑郁症首次发病于更年期,男性为50~60岁,女性为45~55岁,以女性多见,一般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早期症状主要为神经衰弱症状,如头昏、头痛、乏力、失眠、烦躁等,而后出现各种躯体主诉,如: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口干、便秘、腹泻、腹胀、心慌、气急、血压改变等;典型病例则表现为明显抑郁,同时具有焦虑紧张等症状,病人用悲观消极德心情回忆往事,对比现在,忧郁将来;有些病人有疑病妄想,认为自己内脏已经腐乱,骨骼断裂,血液枯竭,生了绝症,无药可救;有些病人表现为虚无妄想,人格解体,认为周围一切都变得虚无飘渺,无法捉摸,自己也只剩下有形无实的一具躯壳。

专家根据根据以上的疾病分类,告诉我们应该注意预防抑郁症,爱惜自己,多运动、多放松,当自己心里有事情的时候,要找一些知心的朋友多聊聊天,经常到户外活动活动,释放压抑的心情。

抑郁症简介(包含最新研究结果)

抑郁症简介(包含最新研究结果)

3、行为主义观点 (1)消退 (2)回避型社会行为 (3)强化

4、认知理论的观点 (1)Beck的理论

消极的信心信念 (悲观的自我观、 世界观、未来观
负性生活 事件背后的 消极图式或信念
歪曲的认知
抑郁
(2)无助感和无望感的三种理论 习得性无助理论

不可控制的 讨厌的事件

七、病因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学因素 2、神经生理学的研究 睡眠周期的脑电波有异常;季节性特点。 3、生物化学的研究 患者的受体系统可能存在异常。 4、神经内分泌系统 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

(二) 社会心理学因素 1、心理动力学观点 (1)对丧失的反应:自我惩罚 (2)对丧失的补偿 2、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观点 存在主义:抑郁源于未能完整和真实地生活而 产生的一种非存在感。 抑郁者常常是高度的依赖者,完美主义者。
三、 抑郁症的种类(细分)

一、内源性抑郁症 即有懒、呆、变、忧、虑“五征” (大脑生物胺引对或绝对不足)。 二、反应性抑郁症 即由各种精神刺激,挫折打击所导 致的抑郁症。在生活中,突遇天灾人祸、失恋婚变、重病、 事业挫折等,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容易患反应性抑郁症。 三、隐匿性抑郁症 情绪低下和忧郁症状并不明显, 常常表现为各种躯体不适症状,如心悸、胸闷、中上腹不适、 气短、出汗、消瘦、失眠等。 四、以学习困难为特征的抑郁症 这类抑郁症,可导致 学生产生学习困难,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成绩全面下 降或突然下降,厌学、恐学、逃学或拒学。

八、抑郁症研究最新进展
抑郁症的多机制发病:药物辅助心理治疗 抑郁症或将成人类第二大疾患 抑郁症最新高发人群:“宅人” 电视看多了易得抑郁症 常吃番茄患抑郁症风险减半(2013年《食品 与健康》);女性适当吃红肉可防抑郁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郁症的几种分类
在使用某种药物后或在患器质性脑病、严重的躯体疾病以及除情感性精神病之外的精神病基础上发生的抑郁症叫继发性抑郁症。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医学受到重视,人们发现许多患有内科疾病的病人常诉有抑郁心境,其中内科门诊病人有抑郁征象者占12-36%,住院病人约三分之一有中等程度的抑郁症状,所以对继发性抑郁症要有足够的认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以减少病人的痛苦。

按照产生抑郁症状的原发病因,四种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抑郁表现,广州协佳医院精神科张可斌专家将继发性抑郁症如下分类:
躯体疾病性抑郁
为各种躯体疾病所伴发的精神障碍。

如内分泌系统疾病、癌症、内脏器官疾病,以及流感、艾滋病、肝炎等疾病伴发抑郁。

躯体病史和检查资料可以鉴别。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人可有继发性抑郁症,病人往往行动迟缓、语流不畅、精力不足较为突出,原发病的症状与体征较为突出。

癌症病人伴发抑郁是常见的,至少有25%的住院癌症病人有抑郁症状,癌症病人具有复杂的心理因素,癌症一经确诊,对个体而言是突然的应激和灾难和灾难性生活事件,对疾病的绝望、疼痛、因长期住院带来的经济问题和家庭矛盾,成为病人在患病后产生抑郁症状的重要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抑郁也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流感病人在发热期或恢复期,可出现抑郁症状,病人有头痛、失眠、头晕、疲乏、嗜睡,同时伴有抑郁寡言、情感反应迟钝及精神运动性迟滞。

药源性抑郁
多种抗精神病药均可引起,如利血平、氯丙嗪、氟哌啶醇、长效氟奋乃静等。

此外,甲基多巴、普萘洛尔、口服避孕药、激素、阿的平等也能引起药源性抑郁。

近年来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抑郁症状,有的是由于强效安定剂引起的,这种抑郁状态往往在患者的精神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时出现,而且还可以伴有帕金森氏综合征的出现,抑郁的特点为极度苦闷、易激惹、睡眠障碍、人格解体和现实解体,常同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尤其当静坐不能时,患者有焦虑恐惧感,情绪抑郁、激越、甚至出现自杀。

这些药源性抑郁有下列特点:发生抑郁前有明显的锥体外系反应,尤以静坐不能为多;病人常出现波动性的焦虑、烦燥、情绪不稳,随后出现消极抑郁,自伤或自杀;大多数患者诉有严重的内感性不适,这是一种难以描述的体内的一种不舒适的感觉;患者一般能说出他们内心体验;停药后随着躯体反应减轻,一周后抑郁症状也同时逐渐改善而消失。

减少或更换药物、增加抗胆碱能药物后,抑郁症状可以减轻。

脑器质性抑郁
脑动脉硬化、脑变性、脑肿瘤、癫痫等脑器质性疾病,均可伴发抑郁;但大多数不到严重抑郁的程度,多有焦虑、疑病和神经衰弱症状。

病史和检查中有脑器质性病变的表现。

脑动脉硬化的病人约有三分之一在不同阶段出现抑郁发作,本病初期患者的人格较为完整,智能损害不重,病情呈波动特点,随着病情的发展,在出现抑郁症状的患者中有5%-10%的患者呈现比较严重和持久的抑郁状态,并伴有意识混浊、情绪不稳,严重时可有出现自责、自罪的表现,部分患者有自杀行为。

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表现分为两类,一类是轻度抑郁,表现为悲伤、乏力、睡眠障碍、注意力下降、兴趣减退、思虑过度、情绪易激惹等;另一类是重度抑郁,除了上述轻度抑郁症状外,还有紧张焦虑、早醒、兴趣丧失、思维迟缓、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有濒死感及自杀意念,自杀企图是脑卒中后抑郁最危险的症状,可出现在脑卒中后的早期或恢复期,应引起高度注意。

癫痫性抑郁可以在癫痫发作的间隙期出现,称间发性抑郁,患者可以无任可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抑郁,陷入愁城,常常伴有苦闷性焦虑。

此时患者常有自杀和伤害他人的行为,持续数十小时病程外,还可见癫痫的其他表现。

在这种心境恶劣的情况下,如有发作性持续饮酒的,称之为间发性酒狂。

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病,发病前可先出现抑郁症状,也可以是同时出现,震颤麻痹所伴发的抑郁表现为苦闷、对前途悲观、易激惹及自杀观念,焦虑症的发生率也很高,但很少有内疚、自责、失败感及被惩罚感。

这类病人有较高的自杀意念,但实际自杀率很低。

本病的抑郁症可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但它可以加重震颤的发生,所以必须加用抗帕金森氏病药物治疗。

继发于精神病后的抑郁
精神分裂症可以继发抑郁症状,例如继发于幻觉、妄想等,但同时也可发现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状,病程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特点。

也有的精神分裂症在缓解期出现抑郁,其中不少是面临现实问题的心理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