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入学测试机考《大学语文(专升本)》模拟题及答案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4. 名句默写题 6. 阅读理解9. 词语解释11.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A.《论语》B.《楚辞》C.《诗经》D.《乐府诗集》正确答案:C2.庄子《秋水》的主旨是阐发( )A.以政为德的道理B.吸纳人才的主张C.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D.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正确答案:D3.《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人物是( )A.郑武公B.郑庄公C.共叔段D.姜氏正确答案:B4.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 )A.辛弃疾B.李清照C.柳永D.苏轼正确答案:B5.李白《行路难》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是( )A.玉盘珍羞直万钱B.拔剑四顾心茫然C.欲渡黄河冰塞川D.闲来垂钓碧溪上正确答案:C6.《爱尔克的灯光》中有一段文字是:“傍晚,我靠着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的指引,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
这条街,这个建筑物开始在我的眼前隐藏起来,像在躲避一个久别的旧友。
”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拟人C.夸张D.层递正确答案:B7.下列文章中,既是记人散文,又是文艺随笔的是( )A.《段太尉逸事状》B.《报刘一丈书》C.《文与可画??谷偃竹记》D.《马伶传》正确答案:C8.李广死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A.铺垫反衬B.对比反衬C.侧面烘托D.象征暗示正确答案:C9.《我与地坛》中写地坛“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让人联想到的深意是( )A.地坛的古老B.地坛的遭遇C.“我”的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D.“我”的持久不变的努力追求正确答案:C10.《两厢记.长亭送别》中“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A.融情人景B.移情于景C.以景托情D.情中设景正确答案:D11.在《宝玉挨打》中说“明日酿到他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不成”这句话的人物是( )A.王熙凤B.贾母C.贾政D.薛宝钗正确答案:C12.在《灯下漫笔》中,作者用钞票折价兑换银元的叙述是为了引出( ) A.袁世凯的倒台B.鲁迅经济的拮据C.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叙述D.银行即将倒台正确答案:C13.《拣麦穗》表现出作者的向往是( )A.丰收的年景B.美好的爱情C.人间纯真的感情D.一个美丽的梦正确答案:C14.下列作家中以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露批判社会现实的小说家是( ) A.高尔基B.莫泊桑C.契诃夫D.欧.亨利正确答案:C15.被列宁誉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是( )A.司马光B.柳宗元C.王安石D.司马迁正确答案:C16.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是( )A.王维、孟浩然、储光羲B.高适、岑参、王昌龄C.卢纶、李益D.刘长卿、韦应物正确答案:A17.下列作品属于乐府旧题的是( )A.《锦瑟》B.《短歌行》C.《兵车行》D.《饮酒》正确答案:B18.下列作品属于欧.亨利小说的是( )A.《羊脂球》B.《带阁楼的房子》C.《万卡》D.《麦琪的礼物》正确答案:D19.被称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诗歌是( )A.《蜀道难》B.《代答闺梦还》C.《长恨歌》D.《春江花月夜》正确答案:D20.“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模拟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模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翩跹(piān xiān)踌躇(chóu chú)峥嵘(zhēngróng)B. 徜徉(cháng yáng)蹉跎(cuō tuó)缱绻(qiǎnquǎn)C. 倜傥(tì tǎng)踯躅(zhí zhú)缱绻(qiǎn juǎn)D. 峥嵘(zhēng róng)徜徉(cháng yáng)踌躇(chóu c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很高尚。
B.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不得不取消。
C. 这种新药的疗效,经过临床试验证明是显著的。
D. 经过几天的紧张工作,他终于完成了任务。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 下列句子中,属于反问句的是:A. 难道你不知道吗?B. 你不知道吗?C. 你应该知道。
D. 你不知道?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谦虚又好学。
D. 他的成绩很好,他的品德也很高尚。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我们为什么学习?为了更好的未来。
B. 我们为什么学习?C. 为了更好的未来,我们学习。
D. 学习为了什么?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学问博大精深。
B. 他的成绩好得不得了。
C. 他的学问深不可测。
D. 他的成绩好到令人难以置信。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勤奋工作,勤奋生活。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2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2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5. 填空题 6. 阅读理解9. 词语解释11. 判断题12. 作文单项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是( )A.李斯B.孟子C.老子D.孔子正确答案:D解析: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在孔子之前,学校只招收贵族子弟。
孔子30岁左右时,开始创办私学,打破了以前社会“学在官府”的局面。
2.《赵威后问齐使》选自( )A.《孟子》B.《左传》C.《战国策》D.《国语》正确答案:C解析:《赵威后问齐使》选自《战国策·齐策》,通过赵威后与齐使之间的对话,委婉批评了齐国政治的失当,赞扬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思想。
3.下列典籍中,属于纪传体的是( )A.《论语》B.《国语》C.《左传》D.《史记》正确答案:D解析:《论语》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A.对比B.类比C.象征D.烘托正确答案:A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通过对后唐庄宗李存勖前期艰苦创业、统一中原,后期因骄纵享乐而导致身死国灭的对比,总结出王朝的兴亡取决于人事的观点。
5.《世说新语》的编者是临川王( )A.刘禹锡B.刘义庆C.王子猷D.戴安道正确答案:B解析:《世说新语》的编者是临川王刘义庆。
他爱好文学,广招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集《幽明录》等。
6.曹操《短歌行》(其一)的主旨是( )A.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C.感叹知音难觅,忧从中来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正确答案:D解析:在曹操的《短歌行》(其一)一诗中,诗人反复咏叹渴望招纳贤才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其建立功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7.下列诗作中,作者为张若虚的是( )A.《山居秋暝》B.《锦瑟》C.《代答闺梦还》D.《兵车行》正确答案:C解析:《山居秋暝》是王维的作品。
2011年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题及答案(3)

2011年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模拟题及答案大学语文(三)1、《史记》记叙的历史事实时间跨度是(A)A.自远古至西汉武帝B.自商朝至秦汉C.自西周至战国D.西汉一代2、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A )A.《论语》B.《史记》C.《孟子》D.《庄子》3、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用任的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来批驳冉有推卸责任的观点,这种论证方法是( B )A.归纳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4、梁启超的《论毅力》写于( B )A.戊戌变法之前B.戊戌变法之后C.五四运动之时D.五四运动之后5、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C )A.茅盾B.巴金C.鲁迅D.曹禺6、“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 C )A.排比B.夸张C.比喻D.引用7、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C )A.《国语》B.《战国策》C.《左传》D.《史记》8、《左传》的主要内容是记载( C )A.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B.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C.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历史事实D.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3000多年的历史9、在《李将军列传》中,先写匈奴“射雕者”“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再写李广还射匈奴“射雕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B )A.侧而烘托B.铺垫反托C.相互对比D.前后照应10、《张中丞传后叙》的作者是(B )A.司马迁B.柳宗元C.韩愈D.欧阳修11、《种树郭橐驼传》主要的创作意图是(D )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术B.揭露统治者的政令扰民C.传播郭橐驼的植树经验D.借“养树”之道喻“养民”之道12、《爱尔克的灯光》中“我心灵的灯”的象征意义是( D )A.封建家庭的礼教的没落和崩溃B.美化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13、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A )A.《诗经》B.《楚辞》C.《乐府诗集》D.《论语》14、元散曲除小令外,还包括(B )A.剧曲B.套数C.传奇D.杂剧15、现代文学史上,擅长描写北京底层平民生活,作品具有浓厚的京味的作家是(B )A.茅盾B.老舍C.曹禺D.刘心武16、下列《陌上桑》描写罗敷美貌的诗句中,表现方法与“脱帽著帩头”相同的是( D )A.采桑城南隅B.缃绮为下裙C.冉冉府中趋D.但坐观罗敷17、《再别康桥》中的“康桥”指(A )A.剑桥大学B.伦敦大学C.拜伦桥D.《新月》18、宋代作家中,号称诗、书、画三绝的是(B )A.欧阳修B.苏轼C.陆游D.辛弃疾19、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名历史著作是( D )A.《国语》B.《战国策》C.《左传》D.《史记》20、下列长篇小说属于茅盾的是( B )A.《猫城记》B.《虹》C.《家》D.《虾球传》21、贯穿苏轼《前赤壁赋》全文的线索是( C )A.主客问答B.箫声呜呜C.感情变化D.哲理意味22、成语“信誓旦旦”出自(A )A.《诗经》B.《论语》C.《左传》D.《史记》23、《风波》中描写“他心里但觉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这些方法,想些计划,但总是非常模糊,贯穿不得。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5. 填空题 6. 阅读理解9. 词语解释11. 判断题12. 作文单项选择题1.《寡人之于国也》出自( )A.《左传》B.《论语》C.《孟子》D.《韩非子》正确答案:C解析:《寡人之于国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2.律诗要求( )A.中间两联必须对仗B.开头一联必须对仗C.结尾一联必须对仗D.首尾两联必须对仗正确答案:A解析: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称排律或长律。
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
要求颔联和颈联的上下旬必须对仗,即第三、四句对仗,第五、六句对仗。
3.《谏逐客书》一文的文体是( )A.记叙文B.议论文C.抒情文D.哲理散文正确答案:B解析:《谏逐客书》一文,作者在开篇摆出自己的观点,之后从不同角度予以论证,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属于议论文。
4.__________与杜甫双峰雄峙,并称“李杜”。
( )A.李煜B.李商隐C.李贺D.李白正确答案:D解析:“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双峰雄峙,并称“李杜”,成为唐诗的文化象征。
5.《听听那冷雨》的作者是( )A.余秋雨B.巴金C.余光中D.张洁正确答案:C解析:《听听那冷雨》的作者是我国当代学者余光中。
6.《炉中煤》一诗中,作者借炉中煤来抒写自己的情怀,这种表现方法是( )A.侧面烘托B.对比反衬C.托物言志D.象征暗示正确答案:C解析: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作者借炉中煤来抒写自己的情怀属于托物言志。
7.《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 )A.《淮南子》B.《汉书》C.《搜神记》D.《世说新语》正确答案:D解析:《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世说新语.汰侈门》。
8.《红楼梦》是一部( )A.传奇小说B.纪实小说C.自传体小说D.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正确答案:D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
9.曹操诗歌的基本风格是( )A.朦胧迷茫B.苍凉悲壮C.潇洒飘逸D.自然冲淡正确答案:B解析:曹操的诗歌受乐府民歌影响很深,有的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有的抒写个人宏大的抱负,情感深沉,气魄雄伟,风格苍凉悲壮。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5. 填空题 6. 阅读理解9. 词语解释11. 判断题12. 作文单项选择题1.下列人物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A.孔子和荀子B.老子和孔子C.墨子和韩非子D.老子和庄子正确答案:A解析:孔子和荀子属于儒家学派,老子和庄子属于道家学派,墨子属于墨家学派,韩非子属于法家学派。
2.下列作家中,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论辩手法的是( ) A.荀子B.韩非子C.孟子D.庄子正确答案:C解析:《孟子》文章气势充沛,逻辑严密,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人彀”的论辩手法,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3.《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A.河伯B.北海若C.伯夷D.河伯和海正确答案:B解析:《秋水》中,海若是庄子思想观点的化身,河伯则代表了庄子所要批判的思想观点。
通过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来说理,阐明观点。
4.《谏逐客书》中的“客”指的是( )A.看客B.客商C.游客D.客卿正确答案:D解析:《谏逐客书》一文论证了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这里的“客”指的是客卿。
5.下列文章中,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的是( )A.《五代史伶官传序》B.《过秦论》C.《秋水》D.《郑伯克段于鄢》正确答案:A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这篇文章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6.《灯下漫笔》的文体是( )A.小说B.诗歌C.杂文D.通讯正确答案:C解析:《灯下漫笔》是一篇以抨击封建传统文化和国民奴化心态为主旨的著名杂文。
7.《咬文嚼字》一文的作者是( )A.闻一多B.朱光潜C.徐志摩D.蔡元培正确答案:B解析:《咬文嚼字》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的一篇文艺专论。
8.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作家是( )A.契诃夫B.莫泊桑C.高尔基D.培根正确答案:D解析: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作家是培根。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30.00)1.《李将军列传》选自( )(分数:1.50)A.《史记》√B.《汉书》C.《左传》D.《战国策》解析:《李将军列传》选自《史记》,记叙了西汉名将李广的战斗生涯,赞扬了他抗击匈奴的卓越功绩。
2.《谏逐客书》点明题旨的方法是( )(分数:1.50)A.开门见山,篇首点题√B.画龙点睛,篇末点题C.首尾叙议,中间点题D.隐含于叙事中解析:《谏逐客书》一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3.《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所指斥的是( )(分数:1.50)A.武姜B.郑庄公C.共叔段√D.公子吕解析:《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是郑庄公斥责共叔段的话。
4.在下列诗作中,以弃妇为抒情主人公的是( )(分数:1.50)A.《短歌行》(其一)B.《燕歌行》C.《氓》√D.《长恨歌》解析:《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
诗中的女主人公沉痛地诉说了她与氓从恋爱、结婚到受虐待、被遗弃的全过程,抒发了胸中郁积的怨愤。
5.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分数:1.50)A.传记B.奏章C.文论D.史论√解析: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论证严密的著名史论文,论述了国家的兴盛和衰亡取决于人事而非天命的道理。
6.中国诗歌史上,被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作品是( )(分数:1.50)A.《春江花月夜》√B.《出塞》C.《离骚》D.《孔雀东南飞》解析:《春江花月夜》是唐诗中的名篇,该诗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被誉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中赞誉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7.《段太尉逸事状》中段太尉以勇气制服的人是( )(分数:1.50)A.朱眦B.白孝德C.焦令谌D.郭晞√解析:段太尉以勇气制服的是郭子仪的三儿子郭晞。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述文)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述文)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6. 阅读理解9. 词语解释11.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本文姜氏的性格特征是A.阴险狠毒,工于心计B.老成持重,为国焦虑C.贪婪狂妄,愚昧无知D.褊狭昏聩,以私情干政(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2.《史记》是我围第一部( )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C.编年体通史D.国别断代史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3.韩愈在思想上主要推崇的是( )A.儒学B.佛学C.黄老之学D.墨学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4.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是( )A.欧阳修B.苏轼C.王安石D.柳宗元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5.《马伶传》所讽刺的真正对象是( )A.李伶B.严嵩C.顾秉谦D.杨继盛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6.《马伶传》的中心意旨是( )A.反映当时金陵梨园的激烈竞争B.讽刺当朝宰相顾秉谦C.叙述名演员马伶的一生经历D.赞扬马伶深入生活、精益求精的精神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7.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故都”是指今天的( )A.北京B.南京C.西安D.开封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8.《故都的秋》最主要的写作方法是( )A.浓墨重彩的描绘B.铺垫C.直抒胸臆D.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9.《爱尔克的灯光》中的“我的心灵的灯”所含象征意义是( ) A.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和崩溃B.美好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10.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中所引“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出自( ) A.札甫《望岳》B.王维《终南山》C.王吕龄《从军行》D.白居易《长恨歌》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11.《拣麦穗》表现出作者向往的是( )A.丰收的年景B.美好的爱情C.人间纯真的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交通大学入学测试机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题1、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的体裁是()(2)()A.散曲B.套数C.诸宫调D.杂剧标准答案:D2、下列传记作品中,带有寓言色彩的是()(2)()A.《张中丞传后叙》B.《种树郭橐鸵传》C.《马伶传》D.《李将军列传》标准答案:B3、七言绝句《从军行》的作者是()(2)()A.王维B.王昌龄C.王之涣D.王建标准答案:B4、《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作者是()(2)()A.曹操B.曹丕C.曹植D.陶潜标准答案:A5、下列句子中“以”字作介词用,可解释为“凭借”的是()(2)()A.皆以力战为名B.斧斤以时入山林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标准答案:A6、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2)()A.仕途失意B.伤春惜别C.羁旅行役之苦D.伤古叹今之悲标准答案:C7、《饮酒》(结庐在人境)的作者是()(2)()A.曹操B.李白C.王维D.陶渊明标准答案:D8、谥号“靖节先生”的诗人是()(2)()A.杜甫B.李白C.陶渊明D.曹操标准答案:C9、中国现代杂文的创始人是()(2)()A.鲁迅B.郭沫若C.梁启超D.朱光潜标准答案:A10、《炉中煤》作者是()(2)()A.郭沫若B.鲁迅C.冰心D.艾青标准答案:A11、《心灵的灰烬》的作者是()(2)()A.梁启超B.朱自清C.朱光潜D.傅雷标准答案:D12、由徐志摩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2)()A.新月社B.创造社C.语丝社D.文学研究会标准答案:A13、《灯下漫步》选自鲁迅的杂文集是()(2)()A.《朝花夕拾》B.《野草》C.《坟》D.《二心集》标准答案:C14、培根是16世纪()(2)()A.法国哲学家B.俄国文学家C.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D.德国政治理论家标准答案:C15、“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一语出自()(2)()A.培根B.莫泊桑C.欧.亨利D.契柯夫标准答案:A16、《选择与安排》选自朱光潜的文集()(2)()A.《悲剧心理学》B.《文艺心理学》C.《诗论》D.《谈文学》标准答案:D1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A.慰籍,蜂涌,家具店,独书己见B.修订,事绩,众生像,世外桃源C.黯淡,针砭,荧光屏,功亏一篑D.反馈,词藻,雄赳赳,再接再厉标准答案:C18、下列诗歌属于七言绝句的是()(2)()A.杜牧《泊秦淮》B.杜甫《蜀相》C.王维《山居秋暝》D.李白《行路难》标准答案:A19、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2)()A.《国语》B.《战国策》C.《左传》D.《史记》标准答案:C20、《诗经》的主体形式是()(2)()A.五言诗B.七言诗C.四言诗D.杂言诗标准答案:C21、《陌上桑》从体裁上看是()(2)()A.叙事诗B.抒情诗C.散文诗D.格律诗标准答案:A22、《氓》选自()(2)()A.《乐府诗集》B.《楚辞》C.《古诗十九首》D.《诗经》标准答案:D23、世称王右丞的唐代诗人是()(2)()A.王建B.王维C.王之涣D.王昌龄标准答案:B24、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2)()A.孙子B.孔子C.庄子D.孟子标准答案:B25、成语“分崩离析”出自()(2)()A.《谏逐客书》B.《寡人之于国也》C.《季氏将伐颛臾》D.《秋水》标准答案:C26、北宋豪放词的开创者是()(2)()A.辛弃疾B.李清照C.陆游D.苏轼标准答案:D27、《国殇》选自于()(2)()A.《九歌》B.《九章》C.《离骚》D.《天问》标准答案:A28、从体裁上看,《饮酒》(结庐在人境)是()(2)()A.五言古诗B.五言律诗C.五言绝句D.乐府诗标准答案:A29、婉约派词人柳永是()(2)()A.初唐人B.盛唐人C.北宋人D.南宋人标准答案:C3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2)()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标准答案:B31、主张“唯陈言之务去”的文学家是()(2)()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王安石标准答案:A32、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的作品是()(2)()A.《天净沙.秋思》B.《山坡羊.潼关怀古》C.《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D.《声声慢》(寻寻觅觅)标准答案:A33、《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大多是()(2)()A.正声雅乐B.贵族诗歌C.宗庙祭祀乐歌D.民间歌谣标准答案:D34、“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一语出自()(2)()A.《答李翊书》B.《答司马谏议书》C.《谏逐客书》D.《论气节》标准答案:B35、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的唐代诗人是()(2)()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标准答案:D36、我国古代第一个有伟大成就的爱国诗人是()(2)()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屈原标准答案:D37、鲁迅小说《风波》的线索是()(2)()A.张勋复辟B.辫子事件C.赵七爷的竹布长衫D.九斤老太唠叨标准答案:B38、《秋水》是一篇()(2)()A.记叙文B.说明文C.议论文D.应用文标准答案:C39、说明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是()(2)()A.朱光潜B.华罗庚C.钱钟书D.竺可桢标准答案:D40、下列各组词语中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A.恶wǜ,憎恶,可恶,深恶痛绝,好逸恶劳B.哄hòng,起哄,哄骗,一哄而散,哄堂大笑C.载zǎi,记载,登载,千载难逢,怨声载道D.强qiǎng,勉强,强迫,强弩之末,强词夺理标准答案:A4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A.积毁消骨,百无聊赖,敝帚自珍,风驰电掣B.豆蔻年华,感恩戴德,飞扬拔扈,惑人心C.功成名就,觥筹交错,独辟蹊径,旁征博引D.撼然不顾,放浪形骸,苦心孤诣,刚愎自用标准答案:C42、下列的作品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2)()A.《史记》B.《国语》C.《左传》D.《战国策》标准答案:C43、我国古代传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2)()A.李白B.杜甫C.王维D.岑参标准答案:B44、《山居秋暝》是()(2)()A.五言律诗B.五言绝句C.五言古诗D.乐府诗标准答案:A45、下列作品中属于乐府旧题的是()(2)()A.《虞美人》B.《八声甘州》C.《水调歌头》D.《从军行》标准答案:D46、《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的作者是()(2)()A.苏轼B.柳永C.陆游D.辛弃疾标准答案:D47、《谏逐客书》一文选自()(2)()A.《左传》B.《史记》C.《汉书》D.《孟子》标准答案:B48、下列诗歌中属于绝句的是()(2)()A.《饮酒》B.《行路难》C.《山区秋暝》D.《泊秦淮》标准答案:C49、唐代号称青莲居士的诗人是()(2)()A.杜甫B.王维C.李白D.王昌龄标准答案:C50、楚辞的开创者是()(2)()A.孔子B.孟子C.屈原D.宋玉标准答案:C51、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2)()A.《离骚》B.《天问》C.《九歌》D.《九章》标准答案:C52、《陌上桑》选自于()(2)()A.《诗经》B.《楚辞》C.《乐府诗集》D.《古诗十九首》标准答案:C5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2)()A.七言律诗B.七言绝句C.七言歌行D.七言排律标准答案:C54、《杜陵叟》是()(2)()A.律诗B.绝句C.新题乐府诗D.乐府旧题诗标准答案:C55、唐代诗人杜甫是()(2)()A.现实主义诗人B.浪漫主义诗人C.豪放派词人D.婉约派词人标准答案:A56、岑参是()(2)()A.山水田园派诗人B.边塞派诗人C.豪放派词人D.婉约派词人标准答案:B57、在《选择与安排》一文中引用的“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一语出自()(2)()A.《答李翊书》B.《答司马谏议书》C.《谏逐客书》D.《论气节》标准答案:D5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2)()A.田园诗B.爱情诗C.宴饮诗D.边塞诗标准答案:B59、唐代诗坛上的“小杜”指的是()(2)()A.杜审言B.杜甫C.杜牧D.杜荀鹤标准答案:C60、《北方》的作者是()(2)()A.冰心B.徐志摩C.郭沫若D.艾青标准答案:B61、用“茅盾”作笔名的作家是()(2)()A.周树人B.沈德鸿C.郭沫若D.谢婉莹标准答案:B62、茅盾《香市》一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2)()A.今昔对比B.托物言志C.借景抒情D.先抑后扬标准答案:D63、《北方》选自()(2)()A.诗集《北方》B.诗集《大堰河》C.诗集《宝石的红星》D.诗集《向太阳》标准答案:A6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A.悖谬,急于事功,焕然冰释,失之东隅,收之桑榆B.炫目,矫揉造作,愤世嫉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C.诀别,珠连璧合,直截了当,一言以蔽之D.起讫,风餐露宿,仓皇失措,万变不离其中标准答案:B6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随着个人崇拜的逐渐淡漠,那些曾经令人________的“圣地”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②要使社会上的正义感永不_______,就要在整个民族中大力弘扬正气,特别是广大为政者要带个好头。
③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________不是一个堂堂的高级干部应该干的,然而成克杰恰恰这样干了。
(2)()A.向往、泯灭、截然B.神往、磨灭、截然C.向往、磨灭、决然D.神往、泯灭、决然标准答案:D66、下列句子的正确排列顺序是①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②我把它们捧在手里③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④紧紧地贴近心窝⑤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⑥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2)()A.③⑥①④②⑤B.③①⑥②④⑤C.①②④⑤⑥③D.①⑥②⑤④③标准答案:B67、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A.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我赶紧上去扶住了他。
B.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送礼者与受贿者彼此心照不宣,导致权力腐败案件的不易觉察。
C.我们刚刚战胜了“非典”,而禽流感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2004年的春天从天而降。
D.在中超最后一个阶段的比赛中,实德队以0 : 1折戟沉沙,其表现差强人意,令人遗憾。
标准答案:B68、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2)()A.寒暄(没话找话说)心惊胆寒(形容紧张害怕)寒苦(天气极冷)问寒问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十分关心)B.陈诉(向别人诉说自己的痛苦或委屈)陈陈相因(在传统的基础上改进)陈迹(过去的事情)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使旧事物向新的方向发展)C.如期(按照期限)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宁)如其(如果)空空如也(空空的什么也没有)D.见怪(责备,怪罪)见仁见智(对不同的问题,见解却一致)见证(可以作为证据的)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标准答案:C69、下列句子中“于”字表示比较的是(2)()A.龟玉毁于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