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底光缆通信工程的设计

合集下载

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是指设计人员必须遵循的一系列规则和标准,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这个规范涵盖了从光缆安装到传输设备的设置和维护,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标准。

一、工程设计在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的工程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光缆敷设方向和深度在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的敷设过程中,需要考虑海底地形和水深条件,选择合适的敷设方向和深度。

同时,在互联网建设的国际标准协议中,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安装深度,以便保证光缆在过程中不会被外力所破坏。

2.光缆长度和分段在光缆数字传输系统的敷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光缆的长度,如果长度超过设定的极限,那么在光缆传输数据时必须要使用光放大器来保证信号质量。

此外,还需要将光缆分段,以及设置放大器的位置来维持信号的连续性。

3.敷设环境在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的工程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光缆所处的环境,包括海水环境、沉积物浓度、水文气象条件等。

这些条件会影响光缆的可靠性和传输信号的质量。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尽可能融入这些因素进行考虑。

4.物理结构在设计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时,还需要考虑物理结构,包括敷设方式、光缆的固定及连接点的结构设计。

物理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将直接影响光缆的传输质量,因此,需要足够的设计和考虑。

5.系统可靠性在进行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设计时,应该考虑加强系统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例如,在设备设计过程中,需要将多个光电器件设置在不同位置上,以保证在一定程度内可以保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即使系统出现失效和干扰的概率仍然很小。

二、组件选型在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光缆质量选择高质量的光缆非常重要,光缆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光缆的传输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在光缆的选购过程中,需要评估不同品牌和价位的光缆质量,选择合适的光缆产品。

2. 光接口器选择合适的光纤接口器,可以提升信号质量和系统效率。

海底光缆通信技术的研究

海底光缆通信技术的研究

海底光缆通信技术的研究随着人们对于互联网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海底光缆成为了现代通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海底光缆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程,不断地推动了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一、海底光缆通信技术简介海底光缆通信技术是一种在海底敷设光缆,利用光的传输来进行信息传递的通信技术。

可以说,海底光缆是连接全球各个角落的神经系统,是现代通信技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与电缆和卫星相比,海底光缆通信技术是一种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带宽宽广等优势鲜明的通信技术。

二、海底光缆的原理海底光缆的原理是利用光的传输来进行信息传递,从而实现无线联通的目的。

在光缆中,光信号是通过一种一路回旋的光导纤维传输的。

这些光导纤维由玻璃或塑料制成,具有非常高的折射率,允许光线在光导纤维中一直绕行回旋路线。

三、海底光缆的优势1. 速度快:利用传输速度快的光信号进行通信,可以实现极快的数据传输速度,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2. 抗干扰能力强:海洋环境复杂多变,但海底光缆通信技术具有非常强的抗干扰性能,可以有效减少外部的电磁干扰和水质影响。

3. 成本低:与天线、卫星等其他通信技术相比,海底光缆的成本相对较低,同时维护成本也较低,对于成本敏感的公司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4. 带宽宽广:海底光缆通信技术拥有更宽敞的带宽,可以容纳更多的数据量,可以满足更高的通信需求。

四、海底光缆通信技术的发展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海底光缆通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风风雨雨。

首先是通信技术的进步,高速链路的出现让海底光缆的传输速度更快,再加上海底光缆与光网络的联合以及海底光缆系统的升级改进等因素,海底光缆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与发展。

五、海底光缆通信技术的挑战海底光缆的敷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需要克服多个挑战。

海洋环境是非常复杂的,海水会影响光传输的速度和强度,另外还要面对天气的影响、海啸、海冰等突发事件,而在海底光缆被损坏时,修复难度也非常大,因而这些都是海底光缆通信技术所面对的挑战。

海底电缆的设计与布局优化

海底电缆的设计与布局优化

海底电缆的设计与布局优化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通信网络的规模和容量需求不断增长。

作为连接全球的重要纽带,海底电缆的设计与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海底电缆的设计原理,以及如何优化布局,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通信需求。

一、海底电缆设计原理海底电缆是一种长距离传输数据和电力的重要设施,通常由多个部分组成:金属导体、光纤或铜缆、保护层和外部包覆层。

其设计原理如下:1. 金属导体:主要用于电力传输,由铝或铜制成,承担电流负载,减少能量损耗。

2. 光纤或铜缆:用于传输数据信号。

光纤通常更常用,由光纤芯和涂层组成,能够承载高速数据传输,并且具有更低的信号衰减和干扰。

3. 保护层:通常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塑料材料构成,用于防止外部物理损伤和水分渗透。

4. 外部包覆层: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制成,用于提供额外的保护,抵御海洋环境中的冲击和腐蚀。

二、海底电缆布局优化为了满足全球通信网络的需求,海底电缆的布局需要优化。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布局方案:1. 直线布局:将海底电缆直线连接起点和终点,以最短距离传输信号。

这种布局适用于不需要经过多个节点的海底通信链路。

2. 环形布局:通过在海底形成一个或多个环形路径,连接多个节点,实现信号传输。

环形布局具有冗余路径,当某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其他路径实现通信,提高可靠性。

3. 网状布局:通过多条直线或环形连接线连接多个节点,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

网状布局允许多个节点之间的直接通信,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可靠性。

三、布局优化方法为了在设计海底电缆布局时达到最佳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海洋地质勘测:在确定布局前,进行海洋地质勘测,了解海底地貌、地壳构造和水文条件等信息。

这有助于避免电缆布置在潜在的地震断裂带、海底火山和海底山脉等危险区域。

2. 信号传输距离优化:根据通信需求和预算限制,优化电缆布局的传输距离。

传输距离过长可能导致信号衰减和传输延迟,而传输距离过短则会增加电缆的数量和成本。

海底光缆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海底光缆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海底光缆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无论是简单的通话,还是复杂的数据传输,都需要一种高速、高效、安全、稳定的通信方式。

而作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信息传输通道之一,海底光缆通讯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代通信的中心之一。

本篇文章将深入分析海底光缆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探讨它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海底光缆通讯系统的原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海底光缆通讯系统的原理。

它是一种基于光传输原理的远距离通讯技术,具有高速度、高带宽、低延迟等特点。

海底光缆通讯系统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海底传输系统、陆地传输系统和数据交换系统。

海底传输系统是由一条或多条高密度的光缆构成的。

这些光缆通常由聚乙烯或聚氨酯等各种材料组成,内部充满了光学纤维,传递着各种类型的信息。

为了确保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和可靠性,这些光缆需要进行防护,同时需要经过地形和深度的测量来确保光缆的安装。

陆地传输系统是光缆连接西陆地站点和海底光缆站点的传输系统。

一般采用光纤电缆,连接到地面通信基础设施,实现海底光缆与互联网的互联。

为了保证陆地传输系统的稳定性,需要采取各种方法来提高其防水性能和安全性。

数据交换系统是负责实现不同光缆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数据传输,一般由数百台计算机和交换机组成。

数据交换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时接收并处理传输的数据,在不同的光缆之间进行路由选择、数据填充和信息转发等操作,可以理解为整个光缆通讯系统的“大脑”。

二、海底光缆通讯系统的优缺点海底光缆通讯系统具有如下优缺点:优点:1、大容量:海底光缆通讯系统可以传输的数据容量相当大。

按照目前的技术,一条海底光缆通常可以传输几十到上百个波长,每个波长可以传输数十兆或数百兆的数据,整个光缆的总容量可以达到几个Tbps。

2、高速率:海底光缆通讯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通常很高,这是由于光缆的传输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光速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说海底光缆传输数据的速率可以达到几千公里每秒。

浅谈海底光缆通信工程的设计

浅谈海底光缆通信工程的设计
2. 工程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
海底光缆通信工程的规模容量、系统制式、设备选型、传输系统配置,终端局设备安装 等均与陆上光缆通信工程设汁基本上是相同的,这电不再叙述。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海地光缆 通信工程中路由方面的问题。
/list.php/0-0-1-1000000-%25B9%25FA%25B2%25FA%25CA%25D6%25BB%25FA.html
随着光通信技术和光缆技术的发展,海底光缆以其太容量、高可靠性、优异的传输质量 蛆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在通信领域,尤其是国际通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耍的作用。海底 光缆通信已经取代海底同轴电缆通信,成为当前越洋和内海海底通信线路的主流。我国有漫 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发展海底光缆通信十分重要。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是应用于特殊的物理环境中的光通信系统,与陆地光缆系统相比,相 应的系统设计更加复杂,面临的技术难题更多。它在海域路由设计、光缆结构要求和设备的 技术条件等方面都与陆地上的光纤通信系统不同,本文就此简要的探讨其在施工设计中的一 些不同之处。
2.会议论文 董秀春 注重细节,提高海底光缆工程建设质量 2006
本文针对海底光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教训,从海洋路由勘测、工程设计、施工以及海光缆的制造及运输等主要环节 ,论述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性.
3.期刊论文 徐伟弘.李新华.张旭苹.王顺.董玉明.梁浩.XU Wei-hong.LI Xin-hua.ZHANG Xu-ping.WANG Shun.
力、邮电、市政、军事及其他开发话动和规划。 (c)路由区海底障碍物:自然障碍物如海底岩礁;人为障碍物如沉船,海洋工程及其废
弃物等。 (d)其他必要资料。 (3)根据路由区自然环境特征及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情况,提出调查路由,并初拟铺设

海底光缆工程方案设计

海底光缆工程方案设计

海底光缆工程方案设计一、项目概况海底光缆工程是指将光缆敷设在海底,用于传输数据和通信。

海底光缆工程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连接世界各地的网络数据的重要通道。

在全球范围内,海底光缆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际、地区性和全球通信网络,并且随着信息传输速度和容量需求的增加,对海底光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就目前而言,国际上已经建成了大量的海底光缆网络,其中包括一些连接全球主要大陆的主要线路,如跨大西洋、跨太平洋等线路。

这些线路的建设既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也促进了全球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

海底光缆工程的方案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成本和工期。

本文将围绕海底光缆工程的方案设计展开论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二、海底光缆工程的主要内容1. 海底光缆的选择海底光缆是传输数据和通信的重要方式,其性能和品质直接影响到数据传输的速度和质量。

在设计海底光缆工程方案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光缆类型,包括单模光缆、多模光缆等不同类型的光缆。

此外,还需要考虑光缆的长度、带宽、保护等级等方面因素。

2. 海底光缆的敷设海底光缆的敷设是海底光缆工程的关键环节,其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光缆网络的正常运行。

海底光缆的敷设方式包括直敷、悬吊、埋地、水下固定等多种方式,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3. 海底光缆的维护海底光缆工程的维护是保障光缆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需要考虑海底光缆的定期巡检、维修、保养等工作。

4. 海底光缆的安全海底光缆工程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需要考虑光缆的防护和保护措施,以避免各种意外事件对光缆网络造成影响。

三、海底光缆工程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1. 根据需求设计海底光缆工程的方案设计应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包括网络规模、传输速度、安全等级等方面。

2. 充分考虑环境因素海底光缆工程的方案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海底的地形、水文、气候等环境因素,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海底电缆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海底电缆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海底电缆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依赖于通讯技术。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轻松地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人交流,这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海底电缆通讯系统。

一、海底电缆通讯系统的基本构成海底电缆通讯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海底电缆,用于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传输信号和信息。

2.陸地電纜,用于连接海底电缆和地面器材。

3.海底终端设备,包括光电转换器、光等离子体传感器和放大器等。

4.传输设备,用于将信号和信息从一个地区传输到另一个地区。

5.海底测量设备,用于对海底电缆进行长期监测和维护。

二、海底电缆通讯系统的设计海底电缆通讯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路线设计,需要考虑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地理和环境条件,确定合适的布线路径,同时还应考虑到不同国家/地区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电缆设计,电缆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海底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海洋生物对电缆的破坏等问题。

此外,还需要考虑电缆的规格和承受能力等因素,以确保电缆在长期使用中不出现故障。

3.设备设计,海底终端设备和传输设备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海底环境的复杂性和海底电缆通讯的特殊性质。

为了确保海底设备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这些设备需要精确设计和制造。

4.监测和维护系统的设计,监测系统需要能够准确地监测海底电缆的状态,并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故障,以便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三、海底电缆通讯系统的实现海底电缆通讯系统的实现需要严格的工程标准和监管机制。

一般情况下,政府根据公开招标,选择一家或多家资格良好的公司实施项目。

在实现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涉及数据传输、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成本,并保证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故障,并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四、海底电缆通讯系统的作用海底电缆通讯系统在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它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协作、信息交流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

此外,它还为医学、科学和技术等领域提供了卓越的发展机遇,并为大型企业提供高效的海外业务和合作平台。

浅谈海底光缆

浅谈海底光缆

浅谈海底光缆浅谈海底光缆光缆做为通信系统的载体,其应用的历史已经超过30年。

按照不同的应用环境光缆又分为很多种类,大多数通信设计者对陆地光缆的种类都很熟悉,但是海底光缆却了解较少,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底光缆的建设越来越多,因此通讯设计者有必要对海底光缆进行一定的了解,本文将简要的介绍海底光缆系统。

一、海底光缆的现状随着我国通信需求的高速增长,国际间早期的卫星通信早沦为海底光缆通信的配角,海底光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光缆传输系统商用成熟之后就蓬勃发展,现在我国大陆的国际电路,尤其是跨洋国际电路更是绝大多数容量都承载在TPE、APCN2等国际海缆系统上。

随着我国对海洋的开发,我国的国内海缆系统建设近年来也日渐增多,近十年来除了烟台-大连海缆、徐闻—海口海缆等较大的国内海缆外,我国至沿海岛屿的海缆建设也逐渐增多,大大的完善了我国通信网的结构。

二、海底光缆系统的技术特点海底光缆系统与陆地光缆系统相比既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独特之处。

?与陆缆相比,海底光缆内使用的光纤除了陆缆常采用的G.652和G.655外,还有海缆专用的G.654光纤,以上三种光纤的主要指标如下表:的是G.654光纤是纯硅光纤,一般1个跨段内不与其它光纤混用,这是因为G.654光纤与其它光纤的接头衰耗很大,但需要注意的是G.654光纤最好在水中存放,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衰耗会逐渐增大,这就是G.654光纤基本上只在海缆中得到应用的原因。

海底光缆可按照海底光缆传输系统是否有中继器分为有中继型海底光缆和无中继型海缆。

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中继型海缆内有海缆远供系统专用的铜导体,无中继型海底光缆则无需此铜导体。

中继型海缆系统光放之间的距离多按照事先测算的系统设计施工。

一般我国近海的岛屿与大陆的海缆多为无中继型海缆系统,而跨洋国际海缆则必须是中继型海缆系统。

大长度海缆系统采用统计值设计法,有别于陆缆系统和短距海缆系统的最坏值设计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长度较长 为了要提高海底光缆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在中继段光缆中无整体接头。即要求光缆制造 长度与中继段长度一致。这样海底光缆的制造长度要长达数十公里或更长。 (2)抗张力强 海底光缆在敷设打捞时都要受到张力。敷设时受到与光缆自重、敷设深度相关的张力; 打捞时受到的张力除与自重、深度有关外,还与敷设所在海区的海底底质情况相关。敷设在 浅海区域的海缆还耍考虑被锚、渔具等牵钩时受到的张力,此张力与渔具、铺等所在船只的 动力有关,一般来说需约能抗100kN的拉力。 (3)耐水压高 海底光缆敷设在海底,要受到与敷没深度相关的海水压力的作用。水深每增加十公尺就 要增加一个大气压的压力。越洋海底光缆最大的敷设深度考虑为8000m,这就耍受到800个 大气压的压力。这不仅要求光缆径向能承受这样大的压力,而且要求其纵向即沿着光缆的轴 向也要在这样的压力下具有一定的阻水能力,即具有纵向水密的能力。 (4)较好的抗弯曲,抗扭结 即要求海底光缆在敷设和打捞过程中不产生扭结现象,而且具有能够承受反复弯曲的能 力。 (5)耐磨性、耐腐蚀性好 敷设在浅海区的海底光缆为了要抵抗外来因素的侵袭和耐自燃磨损,光缆外面需加保护 层。一般常用钢丝铠装组成钢丝铠装层。浅海区海底常有淤泥,淤泥中有硫化氢等会腐蚀外 护层。另外,还有潮流引起钢丝电腐蚀。因此必须对钢丝要有足够的保护,使其具有良好的 抗腐蚀性能。 海底光缆可分为浅海型和深海型两大类。浅海与深海的界限一般为500--800m。深海处 可使用无铠装的深水光缆,可直接沉放在海底。浅海需考虑受渔业捕捞、船锚、波浪和海底 光缆对光缆的影响,使用单铠装或用轻型铠装光缆。在水深不足20m的情况,由于易受波浪、 船锚损伤,需采用加强型铠装海底光缆。
(2)登陆段应选择在地形平缓,无基岩出露、无砂跞分布、泥沙层厚度较大,人烟稀
首届全国海底光缆通信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少、无冲沟的开阔地上: (3)有进行登陆作业的场地,选择工程船只易靠近,陆上交通条件好,便于施工的地
点; (4)能建设登陆房屋场地,便于与陆上光缆连接并易于维护保养光缆设施的地段; (5)海岸附近潮流较弱,风浪较平稳,不受风化侵蚀的地段; (6)附近没有修建港湾、护岸等设施的地方; (7)没有胎泊抛锚的区域,无渔业捕捞作业等; (8)尽量避开现有及规划中的开发活动热点区、旅游区、养殖区、填海造地区等。
3. 海底光缆余量的选择
由于光缆的敷设长度大丁二经过测量的余长,并与测量精度、施工方法和浅海、深海的长 短有关。通常在埋设区段,光缆长度的余量是路由长度的3%,在非埋设区为5%。
4. 结束语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对人类的经济、军事和文化产生的影响 将越来越显著,海底光缆线路工程设计是海底通信系统基本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其通 信线路设计工作对保证通信畅通,提高通信质量,加快施工速度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海底 光缆线路工程中路由选择、登陆点确定以及线路的保护措施直接影响着海底光缆的工作质
2. 工程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
海底光缆通信工程的规模容量、系统制式、设备选型、传输系统配置,终端局设备安装 等均与陆上光缆通信工程设汁基本上是相同的,这电不再叙述。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海地光缆 通信工程中路由方面的问题。
/list.php/0-0-1-1000000-%25B9%25FA%25B2%25FA%25CA%25D6%25BB%25FA.html
2.4.海底光缆的路由的选定 海底光缆路由的选择,是决定通信系统故障率的主要因素,因此耍洋细勘查和分析。路 由选择可按以下条件选定:
(1)在浅海区应选择宜于埋设的海底,在深海处应选择无剧烈起伏的海底: (2)选择海流不急的海域;避开海底自然障碍物(基岩、砾石、沙波、沙脊、浅层气 区)和人工障碍物(沉船、废弃建筑物、抛弃贝壳堆等); (3)海底光缆的路由应尽量减少与其他海缆或管线的交越,若所选择的路由与其他海 缆路由平行时,两条平行海缆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海里; (4)要避开海底峡谷、海底陡的斜坡、海底火山群和海底岩石剧烈起伏地区: (5)路由选择避免光缆吊在陡崖下面以及避免海底光缆路由与河道入口相挤; (6)选择入海泥沙及有机质较少,海水和底质中硫化物含量较低,没有红树木、珊瑚 礁发育的海域,避开易使光缆遭受腐蚀的严重污染海域; (7)倾斜角度大于30度的陡峭斜坡上不宜敷设海缆;避开在海底地形急剧起伏的地区 铺设路由,宜选择水卜地形平坦的海域,尽量避开隆起的岛礁、礁盘、海底山及深槽、海沟: (8)选择无船舶抛锚点,捕捞活动不影响电缆及管道建设和维护的海域; (9)没有海洋开发利用活动及海洋开发利用规划,包括渔业、交通、矿产、电力、邮 电、市政、军事及其他开发话动和规划等。
浅谈海底光缆通信工程的设计
2.1.路由(包括登陆点)预选准备 (1)所有者必须经其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才可以进行路由(包括登陆点)预选。 (2)路由预选应掌握以下资料: (a)路由区自然环境及工程地质概况,包括海底地形、地貌、地质、海洋气象、海洋水
文、海底稳定性等。 (b)路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现有海洋开发利用活动及海洋开发利用规划,包括渔业、交通、矿产、电
(3)主海域勘察:包括测深、侧扫声呐和浅地层剖面探测、海底采样、底层水温、海 流资料等项目。
海底勘察的主要内容是:海底地形、海底地质、海底沉积物层、海底沉船、海底缆线、 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海水对光缆的腐蚀和潮流活动等等。
(4)海洋现场勘察结束后,勘察部门应向建设单位提供详细的调查报告。 2.3.确定海底光缆的登陆点 选择海缆的登陆点时,要对海岸的地理情况、船泊航运、渔业活动、陆地上通信干线的 连接处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应遵循以下原则: (1)登陆点最好是路由较短、没有岩礁和深陷;
随着光通信技术和光缆技术的发展,海底光缆以其太容量、高可靠性、优异的传输质量 蛆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在通信领域,尤其是国际通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耍的作用。海底 光缆通信已经取代海底同轴电缆通信,成为当前越洋和内海海底通信线路的主流。我国有漫 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发展海底光缆通信十分重要。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是应用于特殊的物理环境中的光通信系统,与陆地光缆系统相比,相 应的系统设计更加复杂,面临的技术难题更多。它在海域路由设计、光缆结构要求和设备的 技术条件等方面都与陆地上的光纤通信系统不同,本文就此简要的探讨其在施工设计中的一 些不同之处。
2.会议论文 董秀春 注重细节,提高海底光缆工程建设质量 2006
本文针对海底光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教训,从海洋路由勘测、工程设计、施工以及海光缆的制造及运输等主要环节 ,论述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性.
3.期刊论文 徐伟弘.李新华.张旭苹.王顺.董玉明.梁浩.XU Wei-hong.LI Xin-hua.ZHANG Xu-ping.WANG Shun.
166
浅谈海底光缆通信工程的设计 量、经济效益及使用寿命。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 赵梓森等编著.光纤通信工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1 【2】 海底电缆、管道路由调查.勘测简明规则.国家海洋局.1994,6. 【3】 胡先志,邹林森,刘有信等编著.光缆及工程应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1. 【4】 徐家声海缆路由勘察技术要求.海缆技术交流专辑,1999.2. 【5】 柳建明.谈谈海底光缆工程建设.福建邮电技术快讯。1996.6.
坐标系记录。包括天然的、文化的重要物体的位置及照片,在近岸图中标山。 (2)潮间带和近岸路由勘察:在20米水深之内的近岸浅水区域,用便携式回声探测仪,
用小船进行详查。以拟定的路由为中心,在500m范围内进'fin深。主测线应平行路由中心 线,间距100m,并在垂直方向上布设足够的横向测线。为确定海底表层沉积物性质,每隔 一定距离采用重力柱状取样器进行柱状采样,备作化验分析。我国海岛之间一般均属于浅水 区域。
0.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特点
按CCITt建议G·821、G·823和G·921的要求,海底光缆的传输指标主要有以下几 点:
(1)海底光缆传输的中继距离长,一般长60~70km。光系统的长度在5000~8000km。 (2)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均采取了备用系统,备用中继器或备用光器件LD。要求 系统的平均故障时间在Io年以上,其中对中继器要求平均故障时间为百年以上。 (3)系统均用高速率制式进行通信,一般用140Mbit/s、280Mbit/s、565Mbit/s、622Mbit/s。 (4)工作波长,近二年多数用1.3ktm,从93年开始向1.551sm转移。并使用1.55p.m处 的低衰耗(O.20~0.25dB/km)、低色散(把零色散的工作波长1,309m移到1.55“m),中继距 离>100km。 (5)对中继器要求耐水强度>/800x105(Pah要求中继箱的密封性好,即在25年内箱 体内湿度上升小,控制在20%RH之内;耐张力300x103N;供电由海底光缆中的铜包层(或 铜线对)与大地组成供电回路,电气耐压DC±12kV。 (6)系统都具有完整的主备用自动倒换,监控检测系统。 (7)要求光系统的寿命>25年,海底光缆寿命>30年。
量。选择一条高度可靠、安全和经济的光缆路由,通常要根据海洋勘察资料、海上船泊渔业 活动情况,敷设施工方法以及光缆的技术指标等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最终选定光缆在浅海深 海的路由,光缆的臀陆点和光缆的终端局。
海缆路由勘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登陆点勘察:一般采用差分GPS准确定出登陆点和海滩接口点的位置,并以大地
力、邮电、市政、军事及其他开发话动和规划。 (c)路由区海底障碍物:自然障碍物如海底岩礁;人为障碍物如沉船,海洋工程及其废
弃物等。 (d)其他必要资料。 (3)根据路由区自然环境特征及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情况,提出调查路由,并初拟铺设
方案,据此提出路由调查要求,编写技术规格书和路由调查方案。 22勘察设计 海洋路由勘察足海光缆线路工程的重耍环节,它直接影响到设计的准确性和施工的质
浅谈海底光缆通信工程的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