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狮子和鹿教案
狮子和鹿教案

狮子和鹿教案《狮子和鹿》教学设计篇一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初读课文,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共同确定探究的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协作,合作研究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打开思路,放开谈,说出自己的见解,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3、语言训练的设计既启发学生运用语言,又引导从另一角度看问题。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揭示课题。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要求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合作探究1、读这篇课文,你们想研究些什么呢?2、学生自由发言,说出想研究的问题。
3、梳理学生的问题,确定探究的主要目标。
4、分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个人自学之后,集体交流,一名学生负责填写表格。
研究的问题我们的看法“匀称”“别致”“犹豫”等词的意思。
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前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提示:找出重点词句读读议议。
你们从故事中领悟到什么道理?《陶罐和铁罐》与本篇课文有哪些相同的地方?5、讨论整理记录:或删或补充,组员之间达成共识。
6、全班交流。
7、指导全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
8、小结:今天我们不仅读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还懂得了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知道不要光图美丽的。
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很有启发。
三、语言实践学习语文,除了读,还可以想,请你把狮子的内心独白写出来。
1、一只鹿对着池水欣赏着自己的美丽,又抱怨起自己的腿来,一只狮子悄悄地走来,他想。
2、鹿撒开长腿就跑。
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狮子不得不佩服鹿,他想。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篇二教材分析: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奋力脱险的故事。
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的细长的腿。
当遇险时,鹿的四条有力的腿救了它,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差点让它丢了命。
《狮子和鹿》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狮子和鹿》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狮子和鹿》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涵咏语言,领会文本“对比”特色,悟得文本内涵。
二、教学重点:指导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三、教学难点: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通过文本解构、重组、整合,充分领略文本“对比”特色,在此基础上悟得文本内涵。
教学过程一、读文:1、检查预习读书情况。
2、男女生分读全文(1-4女生,5-7男生)。
二、涵咏:1、想到哪几对反义词?(如“漂亮”和“难看”;“送命”和“逃生”等。
)2、文章改成“鹿有一对美丽的角和四条难看的腿,漂亮的角让它险些送命,难看的腿却让它狮口逃生。
”你们还照样喜欢吗?3、文章怎样写鹿角的美和鹿腿的难看?(1)关注3个语气词“咦、啊、哎”背后的潜台词。
咦,这是我吗?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唉,这四条腿太纤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2)解构、重组、整合文本。
池水清请的,像一面镜子。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
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纤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
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
(鹿角还可以怎么比?课文为什么这么比?想象鹿还会怎样抱怨自己的腿?)4、思考鹿前后看法截然不同的原因。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
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从中蹦来蹦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
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
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狮子和鹿教案

狮子和鹿教案狮子和鹿教案(精选13篇)狮子和鹿教案篇1一、导入1、师:在茂密的丛林中生活着很多可爱的小动物,他们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它们身上的小故事,题目是《狮子和鹿》(课件)。
好学的你请伸出金手指和我一起写课题。
2、现在,大家可以小声地快速读读这个)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小故事呢?走进课文你就能知道,请打开书110页。
二、字词句故事,注意以下两点:A、遇到难读的字,动笔画一画,并多读几遍。
B、把句子读通顺。
考题一、检查:师:同学们刚刚读得很认真,现在我来考考大家。
考题一,你们能不能读准生字、词呢?:(课件)咦、匀称、珊瑚、泛起、撅起、配得上、抱怨、逼近、犹豫、撒开、甩了、扯开、挣脱、向前奔(生自由读、个别生带读、全班齐读)(读完后表扬)考题二:读句子(课件)A、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
B、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
C、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D、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读完后表扬,并奖励五角星)师:聪明的你们这么快就顺利地完成了我的考题,真棒!现在,我们把它们放进课文中,去读读看。
这一次,要有新的发现: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填空)(课件)丛林中,一只漂亮的鹿对着池水欣赏自己匀称的身段和精美别致的鹿角,抱怨四条太细的腿。
而当凶猛的狮子扑来时,却是鹿那四条难看的腿救了他的命。
三、入文。
1、师:同学们可真聪明。
是呀,森林里不仅有漂亮的小鹿,还有凶猛的狮子。
当凶猛的狮子扑来时,是什么救了小鹿?(难看的腿),得救后的小鹿叹了口气说了一句什么话?同学们找找看。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课件)(齐读)师:你能从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吗?(美丽—难看)(课件)师:同学们的眼睛可真亮,美丽和难看同时发生在小鹿身上,它有着美丽的?(角),有着难看的?(腿),角到底有多美丽?腿又有多难看呢?小鹿自己是怎样认为的?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吧。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4篇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好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脚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读懂课文,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读提示语。
2、在茂密的丛林中,住着许多动物,有狮子,有鹿。
3、看到这两种动物,联想到什么?狮子的凶猛,鹿的美丽,不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童话故事《狮子和鹿》却要告诉我们一个新的道理,是什么呢?下面就看谁的读书本领强,能够自己读懂课文,领悟这个道理了。
二、自学课文,体会内容:1、大声读课文,找出两个多音字。
2、四人小组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3、交流:一开始,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堪的腿,当狮子扑来时,鹿有力的长腿帮助他死里逃生,而美丽的角却险些丧了命。
三、了解课文内容:1、一开始,鹿觉得自己的角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欣赏、多么)2、填上合适的词语:()的身段()的角3、有感情的朗读。
读出鹿的得意洋洋。
4、鹿的腿呢?(难堪)从哪里看出来?(抱怨)5、抱怨是什么意思?(埋怨)埋怨不光有语言的埋怨,还有神态的抱怨。
找一找表示神态的词语。
6、读出抱怨的神态和语气。
7、后来呢?继续读课文。
8、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六,七段课文9、全班交流。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你是从哪里得出这个体会的?鼓励学生联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
四、延伸拓展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可以摘抄课文的好词佳句,可以有感情朗读课文。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课文重点句的自读自悟,体会并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质疑,解疑,明白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2023年精选狮子和鹿教案4篇

2023年精选狮子和鹿教案4篇狮子和鹿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好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脚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读懂课文,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读提示语。
2、在茂密的丛林中,住着许多动物,有狮子,有鹿。
3、看到这两种动物,联想到什么?狮子的凶猛,鹿的美丽,不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童话故事《狮子和鹿》却要告诉我们一个新的道理,是什么呢?下面就看谁的读书本领强,能够自己读懂课文,领悟这个道理了。
二、自学课文,体会内容:1、大声读课文,找出两个多音字。
2、四人小组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3、交流:一开始,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堪的腿,当狮子扑来时,鹿有力的长腿帮助他死里逃生,而美丽的角却险些丧了命。
三、了解课文内容:1、一开始,鹿觉得自己的角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欣赏、多么)2、填上合适的词语:()的身段()的角3、有感情的朗读。
读出鹿的得意洋洋。
4、鹿的腿呢?(难堪)从哪里看出来?(抱怨)5、抱怨是什么意思?(埋怨)埋怨不光有语言的埋怨,还有神态的抱怨。
找一找表示神态的词语。
6、读出抱怨的神态和语气。
7、后来呢?继续读课文。
8、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六,七段课文9、全班交流。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你是从哪里得出这个体会的?鼓励学生联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
四、延伸拓展.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可以摘抄课文的好词佳句,可以有感情朗读课文。
狮子和鹿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鹿角和鹿腿给鹿带来什么。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好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好处。
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理解美丽与实用的关系。
《狮子和鹿》教案

《狮子和鹿》教案•相关推荐《狮子和鹿》教案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狮子和鹿》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狮子和鹿》教案1学习目标: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三、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课前板书:28* 狮子和鹿)今天我们学习28课,读读课题。
瞧,课题上带有“*”,这样的课文我们以前也学过,大家回忆一下,学这种课文有什么要求?(生:这是略读课文,要求我们自己采用各种方法去学习,只需要读懂大致意思……)自己学习课文内容你会用哪些方法?(如:、词典、联系上下文等)现在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来学习这个故事,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你觉得什么地方有趣,还有什么地方有疑问,都请做上记号。
二、读课文,体会鹿的情感变化1、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你能用比较短的几句话说清楚吗?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然后再指名说,注意引导学生把内容说清楚完整,尽量用简短的话。
)2、这个故事非常有意思,文中的这只鹿先是十分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讨厌难看的腿,后来美丽的角使它差一点命丧虎口,难看的.腿却帮它虎口逃生,(师边板书:欣赏美丽的角险些丧命讨厌难看的腿虎口逃生)真是出人意料,我们把自己当作这只鹿,再来读读课文,体会体会鹿的感情。
3、鹿的感情有哪些变化?(师板书:愉快地欣赏——失望地抱怨——惊慌地逃命——叹气)4、和你的同桌配合起来读一读,还可以加上动作演一演,尽量把这只鹿自得地欣赏—抱怨—惊慌地逃命—叹气的样子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
(师巡视,指名上台演一演,同学评一评,师引导学生对照课文进行评价)让学生对略读课型的学习要求有所了解;对学习方法进行提示,读的时候要求学生边读边用铅笔勾画,旨在通过教给自学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狮子和鹿》教案(15篇)

《狮子和鹿》教案《狮子和鹿》教案(15篇)《狮子和鹿》教案1教学目标:1、能又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重点)3、体会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
(难点)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师:今天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狮子和鹿》,(师板书课题)谁来说说略读课文我们要怎么学?师:那么看到这样的题目你想提哪些问题?那就去读读课文,把你心中的“?”变成“。
”,甚至是“!”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思考:说说课文到底说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读后交流根据学生回答,理请文章脉络,相机板书3、这个故事你们有意思吗?你们喜欢吗?再去读读这个故事。
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鹿。
4、现在你又读懂了什么?5、那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三、自主研读1、[出示:鹿所说的三句话。
]读好鹿说的这三句话,用心去体会,能帮助我们更深的了解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自己先去练练。
2、指名读3、学习第三段评:鹿觉得自己的角仅仅这样美吗?小鹿小鹿,谁再来夸夸自己的角。
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提高朗读水平。
4、师:小鹿小鹿,刚才你在读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呀?是啊,美丽的小鹿正对着池水自我欣赏呢,多悠闲那。
5、第三段齐读6、引读第四段7、你读懂了什么?8、(引导:谁能给这句话换一种说法。
)9、师:你看,这只小鹿正在抱怨自己的腿呢,他都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呢。
10、齐读第四段小鹿的话。
11、可他后来却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12、这是因为——让我们去看看当时危险的情形,自己去读读5、6段。
四、学习第六段1、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话想说?2、学生反馈3、[出示:第六段123句。
]师:是啊,在她看来这么难看的腿在关键时刻却变成了怎样的腿?[预设:有力灵敏擅长跑步]4、师:是啊,当危险来临,狮子悄悄向他逼近时——(引读)5、引读到挂住了留白,让学生发散说:小鹿小鹿此时你又会想些什么呢?6、对啊,可是他原来却一直以为(指板书)角…… 腿……7、师引齐读第六段余下的部分。
部编版第7课《狮子和鹿》教学设计(精选5篇)

部编版第7课《狮子和鹿》教学设计(精选5篇)部编版第7课《狮子和鹿》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第7课《狮子和鹿》教学设计(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部编版第7课《狮子和鹿》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教学难点: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课前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课件:一只漂亮的鹿站在池塘边。
2、看,今天老师把谁请来了?你最喜欢小鹿的什么地方?学生交流。
3、可是小鹿却说,(出示句子)“唉,两只美丽的鹿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4、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学习28课:《狮子和鹿》二、初读全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要求读通,读顺。
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欣赏抱怨凶猛匀称珊瑚撅嘴逼近犹豫挣脱精美别致没精打采灰心丧气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正音3、从上面选几个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4、原来是这么回事,小鹿才会说,“唉,两只美丽的鹿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三、细读课文1、开始,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讲了这个意思?2、自由读课文2—4段,划出小鹿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说的话,细细读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3、交流,结合指导:1)出示:“啊!我的身子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①、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你还能把小鹿的角比作什么,请你学着小鹿用“多么┅┅多么┅┅”来说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狮子和鹿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匀称”等9个字,其中四个多音字“称禁撒挣”,会写“狮鹿”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
7 美丽的角
角:美丽险些丧命
腿:难看帮助死里逃生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中,本文首先“学习生字词,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通过课件展示比较难读的以及与课文理解有直接帮助的字词,在指读当中发现不正确的字词读音,随即把它们进行正音。
然后“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课文段落大意,从而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从而实现由初读到品读的过渡。
不足之处:放手给学生,必定造成学生思维的异常活跃,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序地教学,是今后应该注意到的。
【课时目标】
1.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脚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态度。
2.读懂课文,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板书设计】
7.狮子和鹿
鹿角鹿腿
美丽难看
差点送命逃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本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是对重点句段的品读,此次朗读的目标是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重点句段的品读,体会鹿的情感态度变化。
所以,第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是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鹿对角、腿态度改变的原因、懂得道理的重要手段。
2.完成第二个教学目标,除了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外,在主要内容的把握上,还通过主要内容填空、理清课文的条理,从而为品读课文奠定基础。
在理解鹿对角、腿态度变化的原因上,教师让学生自主发现、自己找出能够体现鹿对角、腿态度的重点句段,然后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从读中体会鹿的情感态度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至于道理的把握,在整篇课文完结的时候哦,教师编写了一个后续的环节:现在,它又一次来到小溪边,看见了自己的角和腿,它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呢?请你拿笔写下来。
这样就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文章寓意的把握,并训练了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要善于
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更喜欢上语文课。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美丽的角》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奋力脱险的故事。
鹿
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的细长的腿。
当遇险时,鹿的四条有
力的腿救了它,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差点让它丢了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
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
的短处而否定了它的长处。
不要光图美丽,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
【作者介绍】
伊索(约前620年-前560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他曾可能是埃塞俄比亚人,后做过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
伊索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他的极富哲理的寓言故事,他后来被德尔菲人杀害。
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是古希腊人尽皆知的了,当时的古希腊寓言都归在他的名下,他创作的寓言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
现存的《伊索寓言》原名《埃索波斯寓言故事集成》,是后人根据拜占廷僧侣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
以及人们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及古罗马寓言汇编而成的,却统归在伊索名下了。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
这些小故事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伊索寓言简介伊索寓言简介。
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
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得到过启发和乐趣。
许多故事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龟兔赛跑,牧童作剧,狼来了,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
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对后代影响很大。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与抒情诗主要反映贵族奴隶主的思想感情不同,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与生活教训的总结伊索寓言简介故事。
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寓言作者谴责当时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凌的人团结起来与恶人进行斗争。
例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劝告人们不要对敌人仁慈;《狗和公鸡与狐狸》告诉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战胜敌人;在《狮子与鹿》、《捕鸟人与冠雀》、《两个锅》等故事里,作者揭露出当政权掌握在贪婪残暴的统治者手中时,贫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其他资料】
关于取长补短的名言警句
1.爱是人们之间取长补短和承认对方的弱点。
2.英雄和浪子,取长补短。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4.人无完人,关键要会取长补短,善于使用装饰帽和修补漆。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课后作业
一、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匀(yún jūn) 皱(zòu zhòu) 撒(sāsă)
鹿(lù nù) 挣(zhènɡ zènɡ) 称(chèn chēnɡ)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的池水()的身段()的鹿角
()地喝水()地离开()的鹿腿
三、重点段落品析
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找出上文中一对反义词:
()——()
2.仿照例子写词语:
悄悄地:
蹦来跳去:
3.“两只美丽的角差点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小鹿领
悟到了什么道理?
四、你见过类似的事吗?能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参考答案
一、匀(yún) 皱(zhòu) 撒(sā) 鹿(lù) 挣(zhènɡ) 称(chēnɡ)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清清)的池水(匀称)的身段(精美别致)的鹿角
(痛痛快快)地喝水(没精打采)地离开(难看)的鹿腿
三、重点段落品析
1.美丽一难看
2.轻轻地缓缓地徐徐地
思来想去跑来跑去走来走去
3.小鹿终于明白了自己喜欢的美丽的角,也有短处,差点是自己送了命,自己讨厌的难看的腿,也有自己的长处,关键时刻救了自己一命。
四、生活中有些人爱美,不惜整容,结果手术失败,自己丧了命。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