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的繁殖技术
草莓繁殖方法 草莓的繁殖方式有哪几种

草莓繁殖方法草莓的繁殖方式有哪几种
草莓的常规繁殖方式可以用匍匐茎、根状茎和种子作为育苗材料。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草莓繁殖方法,看看有草莓的繁殖方式有哪几种。
一、草莓匍匐茎繁殖方法
是生产中最常用的繁殖方法。
其优点是:
匍匐茎属于营养器官,能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性,进入结果期早,秋季定植第二年就能结果并可获得丰产;秧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育好,能培育出符合生产需要的壮苗。
用匍匐茎繁殖草莓容易,繁殖系数高,每亩草莓一年就能生产15000-20000株甚至更多的秧苗,繁殖速度快。
二、草莓根状茎分株繁殖方法
一般选择3-4年生的作母株,将母株挖再后,剪除黑色的不定根
和哀老的根状茎及根状茎下部的枯干部分,选用带有新根的新茎或带有米黄色不定根的一年生根状茎,掰开后栽植。
在分株繁殖时,对只有叶片、没有须根的新茎可保留1-2个叶片,先在沙中扦插,并注意遮荫、及时喷水,待生根后再行定植。
分株繁殖出苗率较低,每棵1年生的母株可以分出8-14株营养苗,但能保持原品种的特点。
三、草莓种子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的实生后代,能基本保持母株的特性,同时根系比较发达,适应性较强,繁殖的数量多、速度快,方法简便;
但实生苗往往会发生较大的变异,其中优劣均有、混杂严重,导致整个群体的生产性能较差。
此外,实生苗结果较晚,一般需10-16个月才可开始结果。
在生产中多先用种子繁殖,待其结果后从中选择优株,然后将优株进行营养繁殖、扩大栽培。
讲解草莓种植专业

讲解草莓种植专业草莓是一种受欢迎的水果,具有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草莓的种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草莓种植专业是一门涉及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品种选择等知识的学科,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草莓种植专业。
一、草莓的生长环境和土壤要求草莓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5摄氏度。
对于草莓的土壤要求比较高,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
草莓对土壤pH值的要求在5.5-6.5之间。
二、草莓的繁殖方式草莓的繁殖方式有播种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
播种繁殖是指将草莓的种子播种到育苗盘或苗床中,进行苗期管理,待苗长到一定程度后移栽到田间。
分株繁殖是指将成年草莓植株的侧枝剪下,移栽到新的土壤中,经过适当的管理后形成新的植株。
三、草莓的品种选择草莓的品种众多,常见的有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
在品种选择上,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来确定。
同时还要考虑品种的抗病性和产量等因素。
四、草莓的栽培管理草莓的栽培管理包括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两个方面。
在田间管理方面,要注意草莓的浇水、施肥、杂草清除等工作。
草莓的浇水要适量,避免积水;施肥要均匀,可以使用有机肥和化肥结合的方法;杂草清除要及时,以免影响草莓的生长。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
五、草莓的采摘和储存草莓的采摘时间一般在果实变红后进行,要轻拿轻放,以免损伤果实。
采摘后的草莓要及时储存,可以将草莓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如果需要长时间储存,可以选择冷冻的方式。
六、草莓种植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对草莓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草莓可以用于鲜食、加工和出口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同时,草莓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种植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在增加。
总结一下,草莓种植专业涉及到草莓的生长环境和土壤要求、繁殖方式、品种选择、栽培管理、采摘和储存等知识。
通过专业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掌握种植草莓的技术和技巧,为农民增加收益,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草莓会自己繁殖吗

草莓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们通常不会通过自主繁殖来产生新的植株。
实际上,草莓通常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繁殖,比如分株繁殖、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
1. 分株繁殖: 在草莓植株成熟时,它们会产生新的侧根和侧芽。
这些侧芽可以被切下来,种植成独立的植株,从而实现繁殖。
这是一种常见的繁殖方法,因为它非常容易操作,而且能够保留母株的特性。
2. 种子繁殖: 草莓的种子可以用来繁殖新的植株,但相对来说这种方法并不常用。
种子繁殖的时间较长,需要耐心等待植物从种子发芽并生长到足够成熟的阶段。
此外,由于草莓是异交植株,种子的后代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特征。
3. 扦插繁殖: 这种方法是将草莓植株的茎、叶或芽剪下来,然后直接插入土壤中生根。
这样可以得到与母株相同的植株。
综上所述,草莓并不会通过自己繁殖来产生新的植株,而是通过人工方法如分株繁殖、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来繁殖新的草莓植株。
月月结果的草莓栽培技术

月月结果的草莓栽培技术草莓精品“赛娃”和“美德莱特”一年12个月都能结果,其繁苗和高产栽培技术如下:1.原种母本苗春繁栽培用苗。
在每年的3~4月份进行春栽繁苗,选用肥力水平高、灌排条件好的沙壤土,做成1米宽的小畦,稀植(每亩500~1000株),为防止病毒感染,采用网罩隔离,育苗中及时摘除花蕾,只繁苗不结果,经过5~6个月就可繁殖出批量原种苗供应较大面积引种示范和生产。
采用这一繁苗技术一般每株母本苗可自繁出50倍优质种苗,供当年较大面积生产。
2.塑料大棚促成栽培。
为充分发挥“赛娃”和“美德莱特”无休眠期、早熟的优良特征,最好兴建塑料大棚,利用大棚及辅助加温方法来生产草莓,在冬季或早春就能上市。
一般在9月份移栽后,11月就能开花,12月一翌年1月份就能结果上市。
只要塑料大棚内温度不低于10℃,从11月一翌年4月份可以连续结果,5月份气温升高,就可揭去棚膜,因气温高,可盖遮阳网或套种玉米等高秆作物,以利提高产量。
如是培育种苗,必须及时摘除花蕾,只繁苗不结果。
3.双行高垄栽培。
采用双行高垄栽培具有追肥方便,果实洁净,便于田间管理,果实产量高等优点。
具体要求:每垄50厘米宽,沟30厘米,垄上栽双行,行距25厘米,每亩密度8000~10000万,上等肥力土地可略稀些,中等肥力土地略密些。
4.其它技术措施。
草每是耐肥高产作物,为保证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所需养分,除选用肥水条件好的土地施足基肥外,要及时追肥。
5.为进一步提高产量、结大果,开花期如产生匍匐茎应及时摘除,减少养分消耗;如花果太多,应及时疏果除去小分枝果及弱小果,一般每株留果10~15个,以保证大果生长发育;在扣棚条件下应注意放蜂或人工辅助授粉。
草莓苗繁殖详细技术

草莓苗繁殖详细技术
草莓苗繁殖技术
一、繁殖地的选择
草莓的繁殖地应保证草莓的生长环境适宜,比如湿度、通风、土壤肥力等。
地面应该保持湿润,以免发生苗株萎蔫和弯曲。
二、种子播种
1、准备种子
草莓种子应选择优良的草莓品种,以保证苗种质量。
种子应先清洗,取出种子胚,以净本助繁。
可以采用150盐水浸泡、超声破碎或放入液氮室冷冻等处理方法。
2、苗圃种植
草莓苗圃应有一定的尺寸,具有足够空间,可以容纳足够的草莓苗株,保证每头植株的生长空间。
此外,苗圃还要有足够的排水系统,种植前应进行耕翻,使地表铺平整洁、排水良好。
3、种子播种
播种前应采用种子烘蒸等方法,轻蒸湿度控制在70%左右,以降低病菌滋生,轻蒸后的种子呈浅褐色,即可种植。
在播种时,应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圃中,种子播种深度不宜过深,以免影响苗株的生长。
三、灌溉
灌溉应根据草莓苗株的状态,及时施用水分,及时补充土壤的水分,保持土壤的湿润,使草莓生长正常。
四、除草
除草是苗种繁殖的重要步骤,主要负责清除苗圃内杂草对草莓生长的抑制作用。
可以采用化学除草剂或手工除草来完成,使苗圃清洁整洁,为草莓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五、病虫害防治
草莓繁殖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苗种的病虫害情况,种植草莓苗种时,可以采用除草剂等配合抗草甘膦等杀虫剂来防治病虫害,使草莓苗的生长顺利。
草莓快速繁殖新法介绍

草莓快速繁殖新法介绍contents •草莓快速繁殖技术概述•草莓快速繁殖新技术•草莓快速繁殖技术的应用•草莓快速繁殖技术的效益分析•草莓快速繁殖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议•草莓快速繁殖技术的前景展望目录草莓快速繁殖技术概述CATALOGUE01草莓是一种经济价值高的水果,具有易栽培、生长快、适应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水果市场和庭院绿化。
草莓快速繁殖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实现草莓快速繁殖的现代农业技术。
技术背景技术意义030201技术发展现状技术成熟草莓快速繁殖技术不仅应用于草莓生产,还应用于其他果树的快速繁殖和脱毒苗木的生产。
应用广泛未来发展草莓快速繁殖新技术CATALOGUE0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组织培养定义组织培养过程草莓组织培养的优点基因工程改良草莓品种草莓基因工程改良方向基因工程草莓的优缺点基因工程定义03高效再生体系的优点草莓高效再生体系建立01高效再生体系定义02草莓高效再生体系流程草莓快速繁殖技术的应用CATALOGUE03需求。
高草莓产量和品质。
生产的效益和品质。
脱毒草莓苗的快速繁殖,可实现草莓种植的良种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草莓生产的效益和品质。
草莓脱毒种苗的繁殖速度较快,可缩短草莓种植周期,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
通过茎尖培养和热处理等方法,去除草莓植株中的病毒,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草莓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保护草莓种质资源,可维护生物多样性,为草莓育种提供丰富的遗传资源。
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对草莓种质资源进行改良和创新,培育出抗病、抗虫、抗逆等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草莓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可实现草莓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草莓生产的效益和品质。
草莓快速繁殖技术的效益分析CATALOGUE04缩短繁殖周期增加繁殖系数提高草莓生产效率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增加草莓产量和质量采用组织培养等快速繁殖技术,可实现草莓种苗的工厂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和人力投入。
降低风险通过快速繁殖技术,可实现草莓种苗的周年生产,缓解季节性供需矛盾,降低市场风险。
草莓苗的繁殖技术有哪些?

草莓苗的繁殖技术有哪些?草莓在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繁殖过快,分株过多的现象,从而分取了草莓整株的营养,导致草莓植株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果农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呢,通常采用将草莓植株分化出来的小茎进行选择性的培育,保留长势较好,抵抗能力较强的草莓小茎,等它慢慢生根后再当作草莓种苗移栽。
今天,学农拟杆菌就来和大家介绍一下草莓苗的繁殖技术,并告知大家较为有效的培育措施,以提高草莓苗的快速繁殖。
草莓苗的繁殖方法的哪些呢?通常情况下果农们采用草莓的繁殖方法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1.草莓根茎繁殖,根茎繁殖是一般植物最常用的繁殖方法,有时也被称作是母株分株繁殖,这种繁殖方法一般不需要过多的人工干预,是草莓植株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周围生长环境的适宜,以及土壤中所含的有机物质充足,草莓植株的茎叶生长过快,而同时向外延伸的草莓茎叶又遇到适宜的土壤,于是草莓的茎叶便在与土壤接触的地方慢慢生出新根,待新根完全长出,便可将新分化出来的茎叶与草莓母株分开来,这便是草莓苗,在适宜的条件下,便可以将草莓苗移栽种植。
2.草莓种子繁殖,大家知道自然界许多的植物都是通过种子来繁殖的,同样,草莓也是可以用种子事繁殖的,只不过用种子繁殖的方法过于繁琐,所以很少有人会采用这个繁殖方法,草莓果实上那一粒粒的小黑点就是草莓的种子,通常选择品质比较高的草莓果实来培育新的草莓苗,这样生长出来的草莓植株的抵抗能力非常强。
一般先将选出的草莓果实进行处理,便草莓种子分离出来,再用水将草莓种子冲洗干净,以避免草莓种子腐烂,洗干净的草莓种子一定要放置于阴凉干燥处一段时间,等表面完全晾干扣,再储存起来,等到培育草莓苗的时期,再种植于适宜的环境中,定期洒水,等到草莓种子生根、发芽,待草莓长到一定时期,便可以进行移栽种植。
有关草莓苗的繁殖技术就为大家介绍这么多了,大家不论采取何种方法来繁殖草莓,都一定要选择草莓种苗中生长状态比较旺盛的草莓幼株去做草莓种苗,这样的草莓可以避免生病,长出来的草莓果实也更具有市场价值。
草莓的繁殖方法

草莓的繁殖方法草莓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水果,是夏季不可缺少的一种食品。
除了可以直接食用外,草莓还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甜点和饮品。
草莓的繁殖方法也是非常简单的,只需要一些耐心和细心就可以轻松地让草莓繁殖出更多的果实。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草莓的繁殖方法。
一、草莓的繁殖方式草莓的繁殖方式有两种: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是指通过分株或者扦插的方式繁殖草莓,这种方式繁殖出来的草莓和母株是完全一样的。
有性繁殖是指通过种子繁殖草莓,这种方式繁殖出来的草莓和母株是不一样的。
二、无性繁殖1. 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是指将母株分成若干个小苗,每个小苗都可以独立生长成为一个新的草莓植株。
分株繁殖的最佳时间是在草莓收获后的秋季或者春季。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准备好一个干净的花盆或者花坛,将土壤松软后,再将其用锄头或者铲子松散。
(2)将母株从土壤中取出来,用手轻轻拍打根部,使其松散。
(3)将母株分成若干个小苗,每个小苗至少要有一颗叶子和一根根茎。
(4)将小苗插入花盆或者花坛中,保证小苗的根部完全埋在土壤中,叶子露出土面即可。
(5)浇透水,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都要保持土壤湿润。
2. 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是指将草莓的茎或者叶子插入土壤中,让其生长出新的根茎和叶子,最后形成一个新的草莓植株。
扦插繁殖的最佳时间是在草莓收获后的秋季或者春季。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准备好一个干净的花盆或者花坛,将土壤松软后,再将其用锄头或者铲子松散。
(2)将草莓的茎或者叶子剪下来,留下一小段茎或者叶柄。
(3)将剪下来的茎或者叶子插入花盆或者花坛中,保证茎或者叶柄的一端完全埋在土壤中,另一端露出土面即可。
(4)浇透水,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都要保持土壤湿润。
三、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指通过种子繁殖草莓,这种方式繁殖出来的草莓和母株是不一样的。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准备好一个干净的花盆或者花坛,将土壤松软后,再将其用锄头或者铲子松散。
(2)将草莓的果实摘下来,将果实洗净后晾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草莓获得早熟、高产,首先必须有素质好的苗,俗话说“好苗七成收”。
草莓的产量是由每亩株数、每株果数和单果重量构成的。
花芽分化的好,而且发育充实,又能多结果,结大果。
而花芽分化和发育的好坏,又取决于秧苗是否健壮。
因此,培育壮苗就成为草莓丰产的首要关键,必须十分重视。
现将培育壮苗的有关问题分析如下:(一)草莓的繁殖特点草莓可以利用种子进行播种繁殖,但由于异花授粉的结果,实生苗之间会产生很大变异,很难保持原品种的优良性状,一般只用于育种工作中。
在生产中,主要利用母株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匍匐茎苗和新枝苗进行无性繁殖。
因此,要培育好壮苗,必须了解草莓的生长和分枝规律。
草莓的茎为短缩的地下茎。
当年生的茎叫新茎,是由幼苗生长点不断分化叶片,进行营养生长形成的。
新茎的加长生长很慢,每年只生长0.5-2cm。
但加粗生长却很快,所以形成短粗的地下茎。
在新茎的周围,紧密地轮生着长柄叶片,从地上看去,每株形成一个株丛。
叶片为三出复叶,即每片叶有三片小叶。
叶柄长10-15cm,上生茸毛,基部有一对托叶包在短缩茎上。
在每片叶地叶腋部位都生着腋芽(侧芽)。
腋芽具有早熟性,当年形成即可萌发,在高温长日照条件下,便形成大量匍匐茎。
匍匐茎是一种细而节间又长的地上茎,初生时向上生长,随后即向下弯曲,延地表像株丛少、日照良好的地方延伸。
在匍匐茎延伸至偶数节位时,该节位的生长点向上生长叶片并形成新茎,从新茎基部向下发生不定根,当根接触到潮湿的土壤时,便扎入土壤中,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匍匐茎苗,也叫子株。
每条匍匐茎可长出匍匐茎苗3-5个。
每个植株一年中发生匍匐茎的多少,与品种和外界条件有密切关系。
就品种来说,一般要求5℃以下低温期长的寒地品种的品种,如全明星、哈尼等,匍匐茎发生较少;要求低温期短的暖地品种,如宝交早生、丰香、女丰等,发生匍匐茎较多。
一般每株产生匍匐茎少的十几条,多的几十条,而繁殖出的匍匐茎为30-150株不等。
就栽培和外界条件来说,凡母株健壮,营养充足者发生匍匐茎多。
同时,母株在前期需满足低温要求量,然后再有10℃以上的温度和12-16小时的长日照条件。
因此,在露地栽培时,母株于秋季定植,经秋季低温后,在4月开始日照12小时以上,温度逐渐升高,便抽生匍匐茎,而以6-9月抽生最多。
而促成栽培下的植株,由于早期保温未受低温影响,春季以后发生匍匐茎很少,该植株用作繁苗的母株是不适宜的。
秋季掘取离母株较近的、生长健壮的匍匐茎苗,定植后的当年可形成大量花芽,第二年开花结果。
因此,培育大量匍匐茎苗,对加速草莓地繁殖和提高产量非常重要。
新茎上的腋芽,除形成匍匐茎外,靠茎顶部的腋芽萌发后,可形成新茎分枝。
其形态与新茎相同,茎短缩,上部轮生叶片,基部发生新的不定根。
新茎分枝抽生的多少,因品种和年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3-5个,多的可达20-30个。
分枝的顶芽及其附近腋芽,到秋季形成花芽,来年开花结果。
因此,掰取新茎分枝苗,也可用来繁殖。
新茎分枝苗与匍匐茎苗相比,虽然苗株较大,但根系不发达,植株生活力弱,结的果实较小,产量也较低,一般只在秧苗短缺时或有的品种匍匐茎少时应用。
(二)培育壮苗目前在草莓产区培育壮苗的工作尚未引起高度重视,育苗方法还很落后。
一般多是利用生产田采果后,不加任何处理,使其自然抽生匍匐茎,到秋季直接刨取匍匐茎苗定植。
由于母株是按生产田的要求栽植的,密度较大,同时,经过大量结果,母株已很虚弱,故抽生的匍匐茎少,长出的匍匐茎苗必然细弱,定植后产量不高,必须加以改进。
现介绍两种培育壮苗的方法。
1.生产田疏行育苗法这是根据上述育苗中存在的问题及现有条件提出的改良方法。
在生产田的母株采果后,立即疏行疏株。
一般每隔一行去掉一行,在所留行内,在每隔一株去掉1-2株,使行株间留出空地,为匍匐茎的抽生和幼苗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疏行疏株后,清除所留母株基部地老叶,并在行间铺施有机肥和少量化肥。
施肥后中耕松土,使肥土混合,然后浇一次透水。
当母株抽生大量匍匐茎后,将各条茎在空地上摆布均匀,并用土压在抽生匍匐茎苗的节位上,以利于幼苗扎根生长。
早期和中期抽生的匍匐茎,每条可留苗2-3个,过晚抽生的茎,不易培养成壮苗,应及早摘除。
育苗期间正是夏季,注意及时浇水,一般每七天浇水一次,既可及时补水,又可降低低温,有利于根系生长。
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沤根。
接近定植前要适当控水蹲苗,促进根系生长,有利于幼苗定植后的成活。
育苗期间为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可追施氮肥1-2次,用量不要过大,每亩10-15kg即可。
此外,赤霉素有促进匍匐茎的抽生和幼苗生长的作用,可及早在6月喷施1-2次,浓度为50-100ppm。
按上述方法,每亩生产田留用育苗的母株,可培育出3万-4万株合格的生产用苗。
2.母株稀栽去蕾育苗法此法是在生产田之外,建立专门用来培育壮苗的育苗圃,是当前最理想地育苗方法,应大力推广应用。
该法的育苗流程:草莓育苗流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建立专门育苗圃,把育苗和生产分开,母本株可集中力量培育壮苗。
母本在育苗圃中稀栽,可为匍匐茎抽生和幼苗生长提供优越的营养面积和空间条件。
同时母本株现蕾后,摘除全部花蕾,不使其结果,集中营养主供秧苗,繁出秧苗多而茁壮。
其具体方法是:(1)母本株的选择一个优良品种,经几年生产应用,往往表现长势减弱,株间大小不一,产量和品质降低等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品种退化,这种情况在草莓产区屡见不鲜。
退化的原因不外品种混杂、天然杂株的混入、突然变异和不良栽培条件等。
因此,在生产中要保持和提高品种的优良特性,必须注意育苗中母本株的选择。
母本株的选择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品种要纯正,即母株要符合原品种的优良特性,这可以从母株的株型、长势、分枝力、开花结果情况、果实特征、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来鉴定;其二是母本株要健壮、无病虫害,短缩茎粗毒在1cm以上,有4-5片叶,根系发达。
母本株可从育苗的假植圃中选取,也可由生产田结果时通过鉴定,做好标记的植株所繁苗圃中选取。
(2)母本圃是专门培育健壮的,育苗用的母本株的。
母本株要在8月定植于母本圃。
其整地、施肥作畦、栽植及栽植后管理,可参照生产田进行。
母本圃的栽植密度要比生产田小,行距40cm,株距30cm,每亩5000余株。
需要栽植多少母株,要看第二年生产田需要的秧苗数来决定。
一般第二年春育苗圃每亩栽植母株700株左右,至秋季可生产出秧苗4-5万株,供生产田5-6亩地的用苗。
(3)育苗圃育苗圃要选择地势较高,便于排水,土地平整、肥沃和浇水方便并离生产田较近的地块,早春土壤化冻后要及时整地,每亩施入优质圈肥2000-3000kg,过磷酸钙30-40kg。
深翻平整后做成2m宽的平畦。
从母本圃取来母本株,再经一次选择,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
定植时要稀栽,2m 宽的畦只在中间栽一行,株距50cm 。
这样不但母株有足够的营养面积,也为大量形成的匍匐茎苗,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
母株现蕾后,要及早分次去掉全部花蕾,不使其开花结果,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及早抽生大量匍匐茎。
育苗圃要加强管理。
天旱时每5-7天浇一次水,要浇小水,不可大水漫灌,浇后浅中耕。
一般可不再追肥,以防秧苗徒长。
如果底肥不足,可在小苗大量生长后,补施一次氮肥,注意用量不可过大,以免在高温条件烧根,每亩10-15kg即可。
为促进早抽生和多抽生匍匐茎,在母株摘除花蕾后可喷施赤霉素,浓度为50ppm,每株用量10ml。
由于母株稀栽后,空地面积较大,加之育苗期间正是高温季节,杂草大量繁生,严重影响幼苗生长,必须随时清除。
人工除草要及早在母株大量抽生匍匐茎之前彻底清除,否则,匍匐茎已经布满畦面,除草就无法进行了,只有用手拔草。
为节省劳力,可用化学药剂西玛津,每亩60-120kg,兑水60-100kg,在母株栽植成活后,全畦喷洒,尽量不喷到植株上,特别是不要喷到苗心上。
此外扑草净和氟洛灵也可应用。
大量匍匐茎发生后,将各条茎在母株两侧摆布均匀,并在生苗的节位上培土压蔓,以免各茎重叠、交叉。
影响幼苗均匀生长。
一般每个匍匐茎留苗2-3个摘心。
每个母株繁殖的苗数,因品种的抽生能力有所不同,一般30-50株,多的可达50-100株以上。
(4)假植圃假植育苗,就是把育苗圃中繁殖的幼苗,在假植生产田之前,现经过一段移栽培育时间。
这样做的好处是:幼苗集中管理方便,幼苗经选择大小均匀整齐,提高秧苗素质。
幼苗假植培育期间,北方地区在7月下旬,南方在8月下旬开始。
假植圃的整地施肥,可参照育苗圃,但作畦宽度以1.5m为宜。
从育苗圃选择已大量扎根,有3-4片叶的子株,在靠子株一侧带2cm蔓剪下,随即栽到假植畦中。
栽植的株行距为12cm×15cm。
栽时可从畦的一头开始,横向开沟,浇满沟水,将苗子按株距摆放沟内,水渗后培土,注意做到上不埋心,下不露根。
栽玩一沟再按行距栽下一沟。
一畦栽完后,再从畦面浇一次透水,3-4天内最好每天浇一次小水,苗成活后,见干浇水即可,保持土壤湿润。
幼苗成活后,于8月中旬追施一次肥料,每亩追尿素8-10kg。
幼苗假植时,正是夏季日照最强的季节,为防止太阳暴晒,幼苗栽完后可在畦面上搭起0.5-1m高的荫棚,缓苗后再及时撤除。
在生长期间,要及时摘除幼苗抽生的匍匐茎,擗掉苗基部的老叶,及时除草和防治病虫。
如此培育的幼苗可在9月上旬定植于生产田。
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获得高产、稳产,好效益的栽培技术要点 1、选好品种 丰香有耐热、耐寒高产、稳产、口感好的特性,还比较耐贮藏和运输。
因此,该品种应为百色种植的首选。
其它品种,不论是新的、旧的,一定经试种才能大面积种植。
值得注意的是,购苗时一定要把好质量关。
这个质量有两层意思。
一层是选取壮苗,即根茎粗壮,无病虫害,须根多,有4~6片叶,叶柄粗短,叶厚而大;另一层是要通过正规渠道购苗,订立购苗协议,以防假冒伪劣。
2、选地和整地 (1)选地: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质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中、晚稻田最适宜。
(2) 整地:两犁两耙后起畦,再放肥,也可直接起畦,并施基肥后将表土(20cm厚)打细碎。
具体要求: 施基肥—→农家肥750公斤(如腐熟的猪\牛\鸡粪\草木灰等),磷肥50公斤促长根,复合肥12.5公斤,一起与表土打碎混匀。
起畦—→每垄宽1米连沟,垄高25~30cm,沟宽25cm,畦面40~50cm,做成梯形。
(画一个简图) 3、种植 (1)时间:气温在30°C以下,地温17°左右可定植,广西大部分地方以10月为最佳时间。
也可参考以新年为采果期,倒推50天作为种植期,即10月上旬。
有遮阳网的农户,可在9月底遮阴种植,可提前收果上市,抢好价钱。
(2)种法:单畦双行,株行距25×25厘米,亩需6000株;20×20规格,亩用苗7000株。
种时注意:苗茎的弓背向畦沟,深不埋心,浅不露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