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唾液淀粉酶促反应的影响

合集下载

温度、pH、激活剂与抑制剂对酶促作用的影响

温度、pH、激活剂与抑制剂对酶促作用的影响

温度、pH、激活剂与抑制剂对酶促作用的影响【目的】通过本实验,观察影响酶促作用的一些因素。

【原理】唾液淀粉酶可催化淀粉逐步水解,生成分子大小不同的糊精及最后水解成麦芽糖。

淀粉及糊精遇碘各呈不同的颜色反应。

直链淀粉(即可溶性淀粉)遇碘呈蓝色,糊精按分子的大小遇碘可呈蓝色、紫色,睛褐色和红色。

最小的糊精和麦芽糖遇碘不显色。

根据颜色反应,可以了解淀粉被水解的程度。

由于在不同温度、不同酸碱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高低不同,所以淀粉被水解的程度也不一样。

另外,有些物质可作为激活剂,能提高酶活性,有些物质可作为抑制剂,能降低酶活性,也能影响淀粉被水解的程度。

因此、通过与碘产生的颜色反应判断淀粉被水解的程度,了解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促作用的影响。

【试剂】1、1%淀粉溶液配制取可溶性淀粉1克,加5毫升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蒸馏水80毫升,加热,使其溶解,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

2、稀释唾液制备将痰咳尽,用水漱口,再含蒸馏水30毫升,作咀嚼运动,2分钟后吐入烧杯中,再用滤纸过滤后待用。

3、不同PH缓冲液(1)PH6.8缓冲液用0.2M磷酸二氢钠溶液772毫升,0.1M柠檬酸溶液485亳升,混合即得。

(2)pH5.0缓冲液取0.2M磷酸氢二钠溶液515毫升,0.1M柠檬酸溶液485毫升,混合即成。

(3)pH8.0缓冲液取0.2M磷酸氢二钠溶液972毫升,0.1M柠檬酸溶液28毫升,混合即成。

4、0.9%NaCl溶液。

5、0.1%CuSO4溶液。

6、0.1%Na2SO4溶液。

【器材】10×100毫米试管、恒温水浴、沸水浴、水浴、蜡笔。

【操作】一、温度对酶促作用的影响1、取试管三支,用蜡笔编号,每管各加入pH6.8缓冲液20滴,1%淀粉10滴。

2、将第一管放入37℃恒温水浴,将第二管放入沸水浴,将第三管放入冰浴。

3、放置5分钟后,分别向各管加入稀唾液5滴,再放回原处。

4、10分钟后,分别向各管滴加碘液1滴,观察三管中颜色的区别,说明温度对酶促作用的影响。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温度,ph,激活剂及抑制剂,生化实验报告(共8篇)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温度,ph,激活剂及抑制剂,生化实验报告(共8篇)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温度,ph,激活剂及抑制剂,生化实验报告(共8篇)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生化实验实验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目的】观察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原理】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生成一系列水解产物,即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等。

淀粉及其水解产物遇碘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下,唾液淀粉酶活性不同,催化淀粉水解程度不一,生成的产物也就不同。

此外,激活剂、抑制剂也能影响淀粉酶活性,影响淀粉的水解。

因此可根据在不同反应条件下,溶液加碘呈现的不同颜色来判断淀粉的水解程度,从而验证了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淀粉I2 【操作】1.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取3支试管,编号,按下表操作:2. 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取3支试管,编号,按下表操作:3.激活剂与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取4支试管,编号,按下表操作:【结果及分析】观察各管颜色变化,说明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篇二:生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生化实验讲义思考题参考答案实验一淀粉的提取和水解1、实验材料的选择依据是什么?答:生化实验的材料选择原则是含量高、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从科研工作的角度选材,还应当注意具体的情况,如植物的季节性、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等,动物材料要注意其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遗传素质和生理状态等,微生物材料要注意菌种的代数和培养基成分的差异等。

2、材料的破碎方法有哪些?答:(1) 机械的方法:包括研磨法、组织捣碎法;(2) 物理法:包括冻融法、超声波处理法、压榨法、冷然交替法等;(3) 化学与生物化学方法:包括溶胀法、酶解法、有机溶剂处理法等。

实验二总糖与还原糖的测定1、碱性铜试剂法测定还原糖是直接滴定还是间接滴定?两种滴定方法各有何优缺点?答: 我们采用的是碱性铜试剂法中的间接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

间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缺点是在生成单质碘和转移反应产物的过程中容易引入误差;直接法的优点是反应原理直观易懂,缺点是操作较复杂,条件剧烈,不易控制。

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 对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1.掌握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影响 的基本原理; 2.熟悉唾液淀粉酶所催化的酶促反应过程;
[原理] 1. 温度:对酶的活性的影响为双效性,当酶促反应 的温度为最适温度时,最有利于酶促反应的进行。 温度过低,酶的活性减弱,温度太高,会使酶变性、 失活; 2.pH :酶活性最大时的环境 pH 为最适 pH 。 pH 不仅 会影响酶的活性,还会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从而 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过酸或过碱性的环境可使酶 变性、失活。

3、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C.激活剂、 抑制剂组 1%淀粉 试剂 (2滴) 唾液
C1管
1ml 1%NaCl 10d
C2管
1ml 1%CuSO4 10d
C3管
1ml
C4管
1ml
1%Na2SO4 蒸馏水 10d 10d
摇匀, 37℃保温,每隔30秒从1号管中吸取溶液1d加到白瓷 盘小池中(小池预先加好0.1%碘液) 。当碘液不变色时, 分别向4管中加入1%碘液2滴,观察颜色变化。
收集唾液 ( 自来水漱口、收集唾液约 2-3ml 于小烧杯 中,蒸馏水稀释10倍,备用) 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A.温度组 唾液 (2ml) 1%淀粉 (1ml) 1%碘液 A1管 冰水浴 5分钟 冰水浴 15分钟 2d A2管 37 ℃水 浴5分钟 37℃水浴 15分钟 2d A3管 沸水浴 5分钟 沸水浴 15分钟 2d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 B.PH值组 B1管 PH5.0 2ml 10d B2管 PH6.8 2ml 10d B3管 PH8.6 2ml 10d
磷酸盐缓冲液 (2ml) 1%淀粉 唾液
摇匀,立即置37℃保温,每隔30秒从2号管中吸取溶液1滴 加到白瓷盘小池中(小池预先加好0.1%碘液)。当碘液不 变色时,分别向3管中加入1%碘液2滴,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5 唾液淀粉酶性质的研究

实验5  唾液淀粉酶性质的研究

① 0.5%淀粉 (内含0.3%的NaCl) ② 碘化钾-碘溶液:称取2g碘化钾溶于5ml 蒸馏水中。再加1g碘。待碘完全溶解后, 加蒸馏水至100ml,混合均匀后贮于棕色 瓶内。 ③ 唾液淀粉酶溶液 先用蒸馏水漱口,然后用 洁净试管1支,取唾液(无泡沫)约2ml ,蒸馏水200倍稀释,备用。
3. 试剂和材料:
0.5 — — 1%硫酸铜溶液(mL) — 0.5 — 1%氯化钠溶液(mL) — — 0.5 1%硫酸钠溶液(mL) — — — 蒸馏水(mL) 37℃恒温水浴、保温10min 2~3 2~3 碘化钾-碘溶液(滴) 2~3 现象
解释结果,说明本实验第3管的意义
思考题:
(一)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呈现的颜色 解释现象
4.操作方法
取3支同样规格的试管,编号后按下表顺序加入各 试剂,然后混匀。
试管号 1 2 3
淀粉溶液(mL)
1.5
1.5
1.5
稀释唾液(mL) 煮沸过的稀释唾液 (mL)
1 -
1 -
- 1
(一)、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4. 操作:
取试管4支,标号。然后,把第一试管和第三 试管置于37℃的恒温水浴中,第二试管放 在冰中。10min后取出(将2号管内液体 分为两半),用碘化钾-碘溶液来检验1、 2、3号试管内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的程 度。记录并解释结果。 将2号试管剩下的一半溶液放入37℃的恒温水 浴中,继续保温10min,再用碘化钾-碘 溶液来检验,结果如何?
(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 原理:
过酸过碱都能使酶蛋白变性而使其丧失活性。 在不致使变性的pH值范围内,酶的活性会因 pH值不同而不同。由于酶是一种蛋白质,在 不同氢离子浓度下,其解离的情况不同,但 往往只有一种情况下才是该酶的最高活力, 此时pH值称为酶的最适pH值。倘若其作用 条件偏离最适pH值任何方面,都将引起酶活 性的降低,减慢酶促反应速度。

_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_实验的改进

_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_实验的改进

“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改进高 云 马 香 刘蕴 唐 亮 陈 理 李耀军(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的新高中教材《生物・第一册》(实验修订本・必修)里,编写了“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目的在于:1)初步学会探索影响酶活性条件的方法;2)探索淀粉酶在不同温度和pH下催化淀粉水解的情况。

通过该实验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其活性的发挥需要适宜的条件。

其基本流程略。

在经过近2年的试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从各地从事生物学教学的中学教师的反馈信息中了解到,“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遇到一些问题和令人遗憾之处:首先是材料 -淀粉酶购买困难,据了解甚至到有的省会城市化学试剂商店都买不到所需的淀粉酶,因此对该实验的普及推广十分不利;其次,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条件不易准确控制等原因,实验结果不理想,淀粉酶与在沸水和冰水中底物淀粉反应后,加入碘液后,出现与预期结果不符的多种颜色变化,令许多中学的师生感到困惑。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受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自然研究室同志的委托,对该实验方案进行分析、优化和改进,以解答广大中学师生的疑问,并供教材编写者修订新版高中教材时参考。

为此,我们分析了该实验的原理、方法与步骤以及实验结果,并进行了大量的独立实验,对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所出现的各种实验现象加以归纳总结与分析,发现导致多种颜色变化的原因主要如下:1)从实验原理分析,淀粉遇碘,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

淀粉酶水解淀粉是一个逐步进行的过程,淀粉水解不同阶段的中间产物遇碘有不同的颜色反应,最后才形成遇碘不显色的麦芽糖和葡萄糖,其颜色变化顺序依次为紫蓝色(淀粉)→紫色→红褐色→红棕色→无色(麦芽糖、葡萄糖)。

2)反应体系的局部温度变化: -淀粉酶的温度耐受范围较广,当酶∶底物以1∶2加入时,在100℃和0℃情况下,由于局部的降温或升温和酶的远远过量,酶的活性并未立即丧失或受到抑制,从而使得淀粉被部分降解为糊精,形成紫色、红褐色或红棕色、橙红色等中间产物与碘的显色反应。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doc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doc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篇一: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2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及酶的高效性;2.掌握酶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1.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其催化效率比一般催化剂高106~1013.在生物体内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分解成H2O和O2,铁粉地H2O2分解也有催化作用,但其效率远低于酶。

2.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也会增大。

当到了最大值后,此时温度为酶的最适温度,由于温度过高,酶开始失活,导致酶的效率降低,最后完全失活。

3.酶的活性受PH值的影响。

酶在一定范围的PH值下才有活性,高于或低于最适PH,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

4.酶活性常受到某些物质的影响。

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增加,称为激活剂,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低,称为抵制剂。

5.碘液指示淀粉水解程度的不同色变化:淀粉淀粉酶紫色糊精淀粉酶暗褐糊精淀粉酶红色糊精淀粉酶麦芽糖+少量葡萄糖加碘后:蓝色紫红色暗褐色红棕色黄色三、试剂与器材篇二: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研究摘要:讨论了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因素很多,必须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佳催化作用;淀粉酶具有高度专一性,其活性受温度、pH值、激活剂及抑制剂、酶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产生唾液淀粉酶的量不同,活性强弱也有差异。

关键词:淀粉酶;活性;温度;抑制剂;激活剂;专一性2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的因素(一)实验目的观察淀粉在水解过程中遇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观察温度、pH、激活剂与抑制剂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人唾液中淀粉酶为α-淀粉酶,在唾液腺细胞中合成。

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经过一系列被称为糊精的中间产物,最后生成麦芽糖和葡萄糖。

变化过程如下:淀粉→紫色糊精→红色糊精→麦芽糖、葡萄糖淀粉、紫色糊精、红色糊精遇碘后分别呈蓝色、紫色与红色、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不变色。

关于温度、pH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的实验方法改进

关于温度、pH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的实验方法改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6月第6卷第18期Improvement of experimental method about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pH on the speed of enzymatic reactionSUN Ke 1,LI Genliang 2,LI Chaogan 2,HU Hongliu 2,NONG Song 2*,HUANG Zansong 1,XU Lingyu 1,CHEN Ran3(1.Graduate School;2.Basic Medical School;3.Science Experiment Center,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Baise 533000,China)ABSTRACT:"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pH,activator and inhibitor on the speed of enzymatic reaction"is a routine experiment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properties of enzymes in biochemical experiments.In the long-term experiment teaching,authors found that the experiment had some shortcomings and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 experimental reagents,reaction conditions and experimental procedures,etc.,and achieved good experimental results.KEYWORDS:enzymatic reaction;α-amylase;improvement of experimental method;temperature;pH关于温度、pH 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的实验方法改进孙科1,李根亮2,李朝敢2,胡红柳2,农嵩2*,黄赞松1,许玲玉1,陈冉3(右江民族医学院:1.研究生学院;2.基础医学院;3.科学实验中心,广西百色,533000)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18005基金项目:右江民族医学院2017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J2017-25);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No.JGY2018126、JGY2020169)。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引言:唾液淀粉酶是一种消化酶,它在我们的口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观察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变化,以增进我们对唾液淀粉酶功能的理解。

实验方法:1. 实验前准备:a. 收集一些新鲜的人类唾液样本,并使用无菌容器储存。

b. 准备一些淀粉溶液,浓度为1%。

c. 准备一些碘液作为指示剂。

2. 实验步骤:a. 取一定量的唾液样本,加入到不同的试管中。

b.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相同的淀粉溶液。

c. 在不同的试管中设置不同的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等。

d.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一滴碘液。

3. 实验结果观察:a. 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b. 记录每个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时间。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a. 在较低温度下,唾液淀粉酶活性较低,颜色变化时间较长。

b.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唾液淀粉酶活性最高,颜色变化时间最短。

c. 在过高的温度下,唾液淀粉酶可能被破坏,导致活性下降。

2. 酸碱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a. 在中性条件下,唾液淀粉酶活性最高。

b. 在过酸或过碱的条件下,唾液淀粉酶活性明显下降。

3.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个体差异:a. 不同人的唾液淀粉酶活性可能存在差异。

b. 个体差异可能与遗传、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到温度和酸碱度等条件的影响。

适宜的温度和中性的环境有利于唾液淀粉酶的最佳活性。

这与我们的日常经验相符,因为我们通常在温暖的环境下进食,而我们的胃酸度也处于中性范围。

此外,个体差异也可能导致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差异。

不同人的唾液淀粉酶活性可能取决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以及其他个体差异。

这一发现对于了解人类消化系统的个体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本实验观察了唾液淀粉酶在不同条件下的活性变化。

温度和酸碱度是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重要因素。

适宜的温度和中性的环境有利于唾液淀粉酶的最佳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号(37 ℃):黄色 无淀粉 (底物) 水解速度快 酶活性高 2号(0 ℃ ):蓝色(加碘后) 大量淀粉 (底物) 水解速度慢 酶活性低 3号(100 ℃ ):蓝色(加碘后) 大量淀 粉(底物) 水解速度慢 酶活性低
• 结论:最适温度为37 ℃ (比较结果,酶活 性最高,即酶促反应速度最快为最佳条件)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促反应的影响
分组 条件: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T:37℃ T:0℃ T:100℃ 保温5分钟;再滴加稀碘液(黄色) 实验现象: 淡黄色 蓝色 蓝色 分析: ↓ 底物: 无淀粉 水解程度: 完全 酶活性: 高 ↓ 有淀粉 极少量 低 ↓ 有淀粉 极少量 低
பைடு நூலகம்
结论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