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预算与管理教学日历

工程预算与管理教学日历
工程预算与管理教学日历

2006~~~2007 学年第1 学期教学日历

教学日历

教学日历

教学日历

计量经济学教学日历.薛明皋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日历 一、课程名称 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 二、课程编码 三、学时与学分48/3 四、先修课程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基本经济理论 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微积分 五、课程教学目标 计量经济学是在对社会经济现象作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运用统计模型方法来定量描述具有随机性特征的经济变量关系的应用经济分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学会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实际经济问题进行实证分析。该课程在学生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是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等学科的关系。(2)熟练掌握单方程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的基本估计理论和检验方法,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3)熟练掌握EViews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使用该软件选择模型,进行经济预测、政策评价、实证研究等经济分析。(4)了解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熟悉构造理论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方法,以及计量经济模型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5)具备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基础和能力。 六、适用学科专业 管理学院各专业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引言(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计量经济学的三要素,研究对象,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 第二节、计量经济模型:模型,经济模型,计量经济模型及其特点。 第三节、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步骤:建立模型,估计参数,模型检验,模型应用。(散点图。先验信息。几种常见的数据类型。计量经济模型检验包括的几个方面。) 第1篇:单一方程回归模型(共9章)(24学时) 教学内容: 第1章:回归分析的性质 第2章:双变量回归分析:一些基本概念。 第3章:双变量回归模型:估计问题。 第4章:经典正态线性回归模型。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 1)需求函数 Q d f P 线性需求函数 Q d P 供给函数 Q s f P 线性供给函数 Q s P 弧弹性公式 e y / x y x y x x y 点弹性公式 e dy / dx dy x y x dx y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 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Q / Q (Q 2 Q 1)/Q (Q 2 Q 1) / Q 1 Q 2 e d 2 P / P (P 2 P 1)/P P 1 P 2 ( P 2 P 1) / 2 ( 3)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e dQ / dP dQ P d Q P dP Q ( 4)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以线性函数为例,如右图 dQ P GB CG GB CB FO e d Q CG OG OG AC AF dP ( 1)供给的价格弹性 点弹性: dQ dP dQ P e / s Q P dP Q 弧弹性: Q (Q 2 Q 1 Q 2 Q Q 1) / e s 2 P P (P 2 1 P 1)/ P P 2 ( 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2 dQ x dP y dQ x P y e xy e xy Q x / P y dP y Q x ( 3)需求的收入弹性 : Q M dQ dM dQ M e M M Q Q / M 第dM 三章Q 效用论 ( 1)边际效用的表达式 Q 2 Q 1 . P 1 P 2 P 2 P 1 Q 1 Q 2 1) Q x Q x P y P y 1

实训教学日历

实训教学日历 学院名称:计算机学院 专业班级:网络工程1班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实训日期:2015年7月6日-2015年7月18日

成都大学实训教学日历 时间 实训单位 实训内容 2015年 7月6日 上午 (由学生填写,企业盖章,字数不得少于20) 软件测试概述(一):1.软件测试的产生;2.软件测试基础理论;3.软件开发过程 7月6日 下午 软件测试概述(二):1.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的联系;2.软件测试过程;3.软件测试质量保证; 4.软件测试的职业 7月7日 上午 软件测试策略与过程(一):1.软件测试的复杂性分析;2.软件测试策略与方法;3.单元测试7月7日 下午

软件测试策略与过程(二):1.集成测试;2.确认测试;3.系统性测试 7月8日 上午 软件测试策略与过程(三):1.验收测试;2.软件测试不同分类之间的关系 7月8日 下午 黑盒测试及其用例的设计(一):1.黑盒测试法的概念;2.三角形问题与Nextate函数7月9日 上午 黑盒测试及其用例的设计(二):1.等价类划分方法;2.边界值分析法 7月9日 下午 黑盒测试及其用例的设计(三):1.因果图方法;2.决策表测试法 7月10日 上午 黑盒测试及其用例的设计(四):1.正交试验设计法;2.测试方法的选择 7月10日

下午 黑盒测试案例运用(实践):掌握使用边界值分析、等价类测试、基于决策表的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7月11日 上午 黑盒测试案例运用(实践):掌握使用边界值分析、等价类测试、基于决策表的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7月11日 下午 对近期授课内容答疑解惑、实践指导 7月12日 上午 白盒测试及其用例的设计(一):1.白盒测试方法;2.白盒测试的几个基本概念 7月12日 下午 白盒测试及其用例的设计(二):1.覆盖的测试;2.路径测试 7月13日 上午

本科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XX学院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XX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课程负责人: XX 制(修)订时间: XX 专业负责人审核: 专业建设委员会审核: XX年 X月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微观经济学执笔人: XX 适用学期:第三学期审核人: XX 学时: 48 制(修)订时间:XX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和经济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理论课。它以个量分 析法为基础,分析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阐述价格机制的形成以及如何引导 市场经济主体实现稀缺资源有效配置,并说明市场失灵时,政府的作用。微观经 济学内容,主要包括:供求原理和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 理论,厂商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政府 的作用。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旨在让经济与经济类的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 本概念和理论,认识这一学科的基本构架和分析逻辑,掌握实例分析、简单的数 学模型分析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经济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基本原 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比较简单和典型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初步了解 本学科最新发展,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基本的经济分析能力,为 学习其他专业课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逻辑性强,又与现实经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 因而,在教学中,首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抽 象的经济学理论,将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到对经济活动实践的探讨和认识之中,

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日历

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日历 一、课程名称企业战略治理(strategic Management) 二、课程编码 MC30020 三、学时与学分 40/2 四、课程教学目标 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长期生存和进展,在充分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全局性、长期性、全然性的谋划。在当今企业环境因素越来越复杂多变、竞争越来越猛烈的时代,企业战略及其治理越来越显示出企业战略治理是工商治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战略治理要紧研究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如何确定企业的竞争方向和竞争策略,并保证这些策略能够得到正确的执行,实现组织的目标。 本课程着重介绍以下内容:1)企业战略与战略治理;2)战略分析;3)战略选择及评判;4)战略实施和操纵。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把握企业战略治理的差不多知识、差不多原理; 2、熟悉差不多的企业战略分析、制定、实施等方法和工具; 3、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企业战略治理实际应用能力其在企业治理中的重要性。 五、适用学科专业:工商治理硕士(MBA) 六、课程日程安排(40学时,共10讲) 1.1.什么是治理 1.2.国内一些企业的战略及其变革分析 1.3.企业战略的构成与体系 1.4.战略治理的概念与任务 第二讲企业外部环境分析(4学时) 2.1.宏观环境分析 2.2.行业环境分析 2.3.竞争对手分析 案例分析讨论 第三讲企业能力分析(4学时) 3.1.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 3.2.企业经营资源分析 --经营能力分析 --技术资源分析 --销售资源分析 --财务资源分析

--职能战略的和谐分析 4.1.企业使命 4.2. 环境、战略、能力的匹配 4.3.战略目标 案例 第五讲公司战略选择(4学时)5.1.稳固进展战略与进展战略 5.2.公司进展战略的实施方式 5.3.防备战略 5.4.战略组合与战略选择实践 案例分析讨论 6.1公司国际化经营的缘故及特点 6.2国际化经营的环境因素分析 6.3公司一样国际竞争战略的选择 6.4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6.5国际战略联盟 第七讲经营单位竞争战略选择(6学时)7.1成本领先战略 7.2差异化战略 7.3集中化战略 7.4选择一样竞争战略的原则 7.5产业结构与竞争战略 案例分析讨论 第八讲战略评判方法及战略选择过程(6学时)8.1增长率――市场占有率矩阵法 8.2行业吸引力――竞争能力分析法 8.3生命周期法 8.4产品――市场演化矩阵法 8.5 PIMS分析 8.6 汤姆森和斯特克兰方法 8.7 战略选择过程 案例分析讨论 第九讲连续经营优势与竞争战略(6学时)9.1.竞争优势来源 9.2.竞争优势构建 9.3.三种差不多战略 案例分析讨论 第十讲联想进展战略(2学时)10.1.战略分析框架 10.2.联想战略回忆 10.3.外部环境分析 10.4.内部环境分析 10.5.战略转型

资源配备计划(2)

6、资源配备计划 第一节施工材料配置 1、各阶段施工半月前,现场材料组,尤其是采购人员积极协助甲方落实好厂家货源,采用“货比三家”一比质、比价、比服务的原则进行运作,特别是所用钢材、水泥一律采用大厂材料,确保工程质量。一旦出现短缺,应立即另找第二家或第三家,如还有困难时可与我公司物资供应分公司联系,启动多年来形成的多渠道物资供应网络。 2、砂、石、砖等地材受季节性变化经常影响正常施工,根据市场供需变化规律并客观的评估国家级、市区级重点工程分布情况,地材需要时间与数量,项目应在地材丰产期内根据施工需用数量,尽可能储备多一些,以便顺利渡过地材低产期。 3、现场材料、半成品的贮备量应比实际需用量多一些。 第二节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1、土石方机械 本工程土方采用小型开挖机,辅助人工开挖,配备小型挖掘机。石方采用人工爆破后用小型挖机人工配合清除。 2、运输机械 根据该工程工期紧,工程分布零散的特点,运输机械采用自卸汽车或自卸农用车运输。 3、砼施工机械 本工程混凝土全部采用现场搅拌。故每个施工现场设置一个拌合站,配备砼搅拌机和砂浆搅拌机,用于砌筑砂浆搅拌和混凝土搅拌。 4、其他机械根据现场灵活配备,见后附表: 第三节劳动力配备计划 为保证本工程的如期竣工,本标段内的劳动力计划如下: 1.工程分以下几个工种:水电工、砼工、钢筋工、泥水工、木工、石工、机械操作工等专业工种和普工。 水电工,负责给排水工程的管道安装、生活用水电、施工用水电等的施工。 砼工,负责砼工程的垫层铺垫夯实、砼浇筑找平、砼实验块制作等工作。架子工则负责脚手架及支架的搭设。 泥(抹灰)工:负责所有的砖墙的砌筑及抹灰。

会展管理 课程整体设计

《会展管理》课程整体设计方案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所属学院(部): 适用专业 总学分 总学时 编制人 审批人

《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性质 《会展管理》是以会展活动举办的基本过程为主线,全面地对会展管理不同阶段的理论和实践加以讨论,并按照会展活动进行的基本过程,将会展管理分为启动策划阶段的管理、执行阶段各功能要素的管理、展会活动结束后的评估。每个阶段在管理上分别有不同的论述侧重点。学生通过学习后不但可以对会展管理的理论有全面的认识,而且可以将其运用到会展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去,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会展管理》适合本科、高职高专院校及成人教育的会展课程教学用书,同时也可作为会展培训机构的培训教材,并对会展行业从业者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会展行业发展需要和完成会展管理实际工作任务即展会活动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为特点,并根据会展管理工作过程,我们将会展管理课程分为三个模块十一个任务进行教学,第一模块启动策划阶段的管理,下设任务一会展概述、任务二、会展的策划;第二模块执行阶段各功能要素的管理,下设任务一会展的营销管理、任务二会展物流管理、任务三会展场馆和设施的经营管理、任务四会展人力资源管理、任务五会展信息管理、任务六会展财务管

理、任务七会展风险管理、任务八会展的质量、环境与安全管理;模块三展会活动结束后的评估之任务展会评估进行教学。在教学中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和工学结合,为此我们将该会展管理课程定为44学时,分成理论教学36课时和实践教学4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以案例分析、对学生进行分组训练,包括案例解析、学生课堂陈述等教学方式,实施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 课程目标设计 1、教学目标 通过理论和实践环节,使学生通过学习后不但可以对会展管理的理论有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将其运用到会展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去。 2、知识目标 掌握会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会展一系列活动的策划、营销管理、物流管理、会展场馆和设施的经营管理、会展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等要领。 3、能力目标 通过对学生的实操能力培训,掌握会展活动的基本要领,并且能将其运用会展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去。 课程内容设计 《会展管理》课程教学中,始终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财务管理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注意融“教、学、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将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17224教学提纲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17224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1)需求函数 线性需求函数 供给函数 线性供给函数 弧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212112122 1 122 1121212.2 /)(2/ )(/)(/)(//e Q Q P P P P Q Q P P P P Q Q Q Q P P P Q Q Q P P Q Q d ++--=+-+-=--=??= (3)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Q P dP dQ P dP Q dQ d e ?-=-=/ (4)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以线性函数为例,如右图1) AF FO AC CB OG GB OG CG CG GB Q P dP dQ e d ===?=?- = (1)供给的价格弹性 点弹性: 弧弹性: P Q s γδ+-=()P f Q d =P Q d βα-=()P f Q =s y x x y x x y y e ???=??= /y x dx dy x dx y dy e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Q P dP dQ P dP Q dQ s e ?==//)(2/ )(2 11 22 112P P P P Q Q Q Q P P Q Q e s +-+-=??=

(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3)需求的收入弹性: 第三章 效用论 (1)边际效用的表达式 (2)消费者均衡条件 (3)消费者剩余 (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 (5)预算线( budget line ) (6)均衡的条件 第五章 成本论 x y y x y y x x Q P dP dQ P dP Q dQ xy e ?==/y y x x xy P P Q Q e ??= Q M dM dQ M dM Q dQ Q M M Q M e ?==???=/()dQ dTU Q Q TU MU Q =??=→?lim I X P X P X P n n =+++ 2211λ====n n p MU P MU P MU 22 11()0 00 0Q P dQ Q f CS Q -=? dx dy x y MRS x xy = ??-=→?0lim 2 121 22112P I X P P X X P X P I +- =+=2 112P P MRS =

梨树管理年历三篇

梨树管理年历三篇篇一:梨树管理年历 时间 作业项 目 主要工作内容 1-3月上旬冬季修 剪 幼龄树根据确定的树形,进行整形修剪。原则为轻剪长放,多 留枝,保持健壮的树势,早日成形,适期结果。盛果期树维持 中庸树势,枝组细致修剪,高产稳产,不要形成大小年。物资准 备 备足肥料、农药、维修机具。 刮树皮 每年或隔年在修剪之后,应给树干、主枝等骨干枝刮皮,以防 除活在树皮缝中越冬隐藏的红蜘蛛、食心虫类害虫卵。对患有 腐烂病的梨树应将病疤处的树皮刮净,并刮至木质部。刮下的 树皮应立即烧掉。 施基肥 提倡秋施基肥,但对上年未秋施基肥的树,应在此时期施完基 肥 土壤管 理 翻耕梨园、维护水系。 3/中下 追肥灌 水梨树全年的施肥量,可按历年平均产量计算,一般亩产50kg果实,施纯氮150-200g,

氮磷钾的比例可按1:0.4:1施用。上年秋或当年春追已施过基 肥的树,此时可追施全年追肥量(氮)的1/3,未施过基肥的可追 施全年追肥量的2/3。对未施基肥或施过基肥末混入磷肥的梨 树,此期将全年磷肥l次施入。 补栽缺株的梨园或缺乏授粉树的梨园,在此时栽树苗 高接换 优 对品质低劣的品种,可用枝接法高接优良品种或优良授粉品种 喷药3月下旬梨树芽膨大期可喷4-5度石硫合剂,或40%福美砷200倍防治越冬病虫害。 梨大食心虫危害严重的果园,在梨大食心虫转芽时(即危害1个芽后转到另1个芽上危害),喷1500倍50%1605+50%敌百虫,或1000倍50%辛硫磷乳剂,或40%水胺硫磷+害立平或0.3%优质洗衣粉,兼治梨实蜂、星毛虫、梨瘦华蛾等。 灌水防冻梨花期易发生霜冻的果园,可在临近开花期浇1次透水,减轻冻害。 4月疏花从花序伸出至开花末期进行。要视植株上花量的多少进行:对弱花序、弱枝组上的花序、延长果枝头上的花序、着生在枝杈间的花序、枝组基部的花序、大年时长果枝的枝顶和腋处着生的花序,全部疏除。疏花以后的留花间距,大型果如雪花梨、鸭梨可为15-20cm,小型果可小些。对上强下弱、外强内弱的树,上强枝上的花序应少疏或不疏,弱枝、下垂枝、角度小的枝,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生课程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财务管理课程代码:MB30010 主讲教师:陈君宁教师编号:0000281 电话: 电子邮件 一、课程概述 研究企业资金运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在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条 件下,企业融资和投资决策活动的基本方法及内容。? 二、教学目的 1、了解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把握财务管理与企业其它职能管理(生产、 营销、人力资源等)之间的关系; 2、全面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3、了解财务管理今后的发展趋势与新挑战; 4、学会运用财务管理的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文献阅读、课堂讲解、案例分析与讨论、个人与小组书面报告等。 四、课程参考资料 [1]??? 教材:《公司理财》,夏新平编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 参考书:Basic Financial Management(Seventh Edition) 美 Arthur David F. Scott John D. Martin Jay William Petty 朱武祥译清华 大学出版社 1997 五、考核方法 课堂参与: 20% 课程结束考试: 80% 六、教学日程安排(32学时) 1. 财务管理基本知识:4学时。主要内容有:财务管理的概念、管理 目标、内容框架与体系、财务管理的发展沿革与今后的发展趋势等; 2. 资金的时间价值与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4学时。主要内容有:资金时间价值 的含义、资金的等值计算、财务管理的本质是对价值的描述等重要理念; 3. 金融市场与长期融资工具:4学时。主要内容有:金融市场的概念与一般特征、常见的金融交易方式、债券的一般特征、可转换债券、债券的附加条歀、优先股 和普通股的一般特征等;

如何用EXCEL表格制作日历

今天我们介绍用Excel制作万年历的方法。这个万年历可以显示当月的月历,还可以随意查阅任何日期所属的月历,非常方便。如果你愿意,还可以让它在特殊的日子里显示不同的提醒文字,一起来试试吧! 本文所涉及到的函数有: 1、AND (logical1,logical2, ...) 2、DATE (year,month,day) 3、DAY (serial_number) 4、IF (Logical,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 5、INT (number) 6、MONTH (serial_number) 7、NOW () 8、OR (logical1,logical2, ...) 1、启动EXCEL2003,新建一个工作表,取名保存(如万年历.xls),并在相应的单元格中,输入如图1所示的文本。

2、同时选中B1、C1、D1单元格,按“格式”工具栏上的“合并及居中”按钮,将其合并成一个单元格,并输入公式:=TODAY()。 选中B1(合并后的)单元格,执行“格式→单元格”命令,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如图2),在“数字”标签中的“分类”下面选中“日期”选项,再在右侧“类型”下面选中“二○○一年三月十四日”选项,“确定”退出,将日期设置成中文形式。 注意:TODAY()函数用于提取当前系统日期,请将系统日期一定要调整准确哟。

3、选中F1单元格,输入公式:=IF(WEEKDAY(B1,2)=7,"日",WEEKDAY(B1,2));选中H1单元格,输入公式:=NOW()。 选中F1单元格,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数字”标签中的“分类”下面选中“特殊”选项,再在右侧“类型”下面选中“中文小写数字”选项,“确定”退出,将“星期数”设置成中文小写形式;选中H1单元格,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数字”标签中的“分类”下面选中“时间”选项,再在右侧“类型”下面选中一款时间格式,“确定”退出。 注意:①上述前面一个公式的含义是:如果(IF)当前日期(B1)是星期“7”(WEEKDAY(B1,2)=7),则在F1单元格中显示“日”,否则,直接显示出星期的数值(WEEKDAY(B1,2))。 ②上述第二个函数(NOW())用于提取当前系统日期和时间,也请将系统日期和时间调整准确。 4、在I1、I2单元格分别输入1900、1901,然后同时选中I1、I2单元格,用“填充柄”向下拖拉至I151单元格,输入1900—2050年份序列。 同样的方法,在J1至J12单元格中输入1—12月份序列。 5、选中D13单元格,执行“数据→有效性”命令,打开“数据有效性”对话框(如图3),按“允许”右侧的下拉按钮,选中“序列”选项,在“来源”下面的方框输入:=$I$1:$I$151,“确定”退出。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60633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 英文名称:Micro-Economic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54 学分:3 适用对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30%;期末7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微观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百多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它所涉及的原理、定律和理论,是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系统反映和描述,是其它相关专业经济理论精华的浓缩,它集实证理论分析和规范理论分析为一体。微观经济学也是现代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采用个量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运行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微观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其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微观经济学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的了解,并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有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并最终明确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社会资源如何得以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这一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了解某些西方经济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和开放的借鉴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当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认识政府各项微观经济政策的理论背景,提高预见这些政策的现实影响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导论

最新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1)需求函数 线性需求函数 供给函数 线性供给函数 弧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2 121121221122 1 121212.2 / )(2/)(/)(/)(//e Q Q P P P P Q Q P P P P Q Q Q Q P P P Q Q Q P P Q Q d ++--=+-+-=--=??= (3)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Q P dP dQ P dP Q dQ d e ?-=-=/ (4)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以线性函数为例,如右图1) AF FO AC CB OG GB OG CG CG GB Q P dP dQ e d ===?=?- = (1)供给的价格弹性 点弹性: 弧弹性: (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3)需求的收入弹性: P Q s γδ+-=() P f Q d =P Q d βα-=()P f Q =s y x x y x x y y e ???=??=/y x dx dy x dx y dy e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Q P dP dQ P dP Q dQ s e ?==/2 /)(2/)(2 11 22112P P P P Q Q Q Q P P Q Q e s +-+-=??=x y y x y y x x Q P dP dQ P dP Q dQ xy e ? ==/y y x x xy P P Q Q e ??= Q M dM dQ M dM Q dQ Q M M Q M e ?==???=/

第三章 效用论 (1)边际效用的表达式 (2)消费者均衡条件 (3)消费者剩余 (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 (5)预算线( budget line ) (6)均衡的条件 第四章 生产论 (1)短期生产函数:(以劳动可变为例) K 不变,L可变,则 (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3)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K L f Q ,=L ,K 均可变,可互相替代 ()dQ dTU Q Q TU MU Q =??=→?lim 0I X P X P X P n n =+++ 2211λ ====n n p MU P MU P MU 2211()0 00 Q P dQ Q f CS Q -=?dx dy x y MRS x xy = ??-=→?0lim 2 1212 2112P I X P P X X P X P I +-=+=2 112P P MRS =() K L f Q ,=() K L f TP L ,=L TP AP L L =dL dTP L TP MP L L L =??=

教学资源内容-计算机系

教学资源内容-计算机系统与网络

《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 1.课程概述 1.1历史沿革 东华大学在2000年设置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中,就已经开始提出了面向综合应用开发能力培养开设课程。“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就是面向应用开发类的一门重要的课程。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应用的深入,在各个应用领域中,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密不可分,相应的知识。但由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学时等方面原因,多数学生都只能选修计算机系统或计算机网络其中的一门课程,因此本门课程考虑将传统计算机专业的两门课程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门课程中,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理解日常学习、今后工作中所应用的计算机系统、网络工作的基本方式,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应用中出现实际问题。 由于适合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教学的教材比较匮乏,大多为较深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或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材。基于此,本教学团队从2000年开始,根据当时制定的教学内容,编写了《计算机组成与网络》教学教材,经过4年使用后,根据教师教学总结、学生的教学反馈,2004年对全书进行了全面改版,出版了第二版《计算机组成与网络》,在教学中使用3年。 根据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的要求,2007年我们根据优化后的课程内容,组织教师,联合上海市多所高校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出版适应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材《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2008年6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并且被指定为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参考教材。教材已经过两届学生使用,应用中反映出的问题和缺陷,将在新版教材中进行修正和完善。 1.2课程目标 本课程通过学习计算机系统与网络通讯的基本原理和常识,了解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的工作模式,掌握系统的应用模式、应用方法,能够应用理论知识解

白求恩医学部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任务2017年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本科教育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任务 白求恩医学部人才培养办公室 二○一七年四月二十五日

目录 一、白求恩医学部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日历 二、第一部分本科教育各专业开课计划第 1 页 三、第二部分各教学单位具体承担教学任务一览第 10页

2017年秋季学期承担教学任务单位一览承担教学任务单位 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临床医学院第一学院临床医学院第二学院 临床医学院第三学院口腔医学院 药学院护理学院 数学教学中心物理教学中心 化学教学中心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计算机教学中心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体育教学中心武装部军事教研室 学生处医学部外语医学班 人才培养办公室联系人:吴运涛 85619956; 李治国 1;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日历 说明:1. 表中黑斜体数字表示假日,包括、中秋节、国庆节(1-8);元旦(30、31、1)等假日。 2. 2017年8月28日~2018年1月21日为教学及考试周,共21周。 3. 2018年1月22日至3月4日为寒假,共六周。 4.新生8月28日-9月24日2016级军训4周,9月25日正式排课。 1 / 2

第一部分本科教育2017年秋季学期开课计划 一、白求恩医学班(医学试验班) (一)2014级:47人 检体诊断92(48/44)外科总论80(40/40) 医学影像90(70/20)实验诊断50(34/16)心电诊断26(18/8)超声诊断 30(22/8) 核医学30(22/8)内窥镜技术30(22/8) 卫生经济学20* (二) 2013级:41人 医学心理学 36 精神病学 36 急救医学30 临床流行病学 30 皮肤病学 40 卫生学 30 口腔科学 12 中医学 70 眼科学 40 传染病学 40 耳鼻喉科学 40 康复医学 30 法医学 30 循证医学30 医学科研导论30 (三)2012、2011、2010级:定向实习、科研设计。 二、临床医学七年制、临床医学(“5+3”一体化) (一)2017级:“5+3”一体化(临床、口腔):军事训练4周9月25日开始排下列课程: 军事理论16 形势与政策Ⅰ 16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36 大学计算机 60 英语 80 无机化学 50 无机化学实验/32 体育 30 微积分D 80(64/16) 医学外语班:另加口语听力60 实验分组:①组:临床1-4班约100人;②组:临床5-6班+口腔约90人 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大学计算机分两个教学班进行: Ⅰ班:临床1-4班约100人;Ⅱ班:临床5-6班+口腔约90人 (二)2016级“5+3”一体化(临床、口腔):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0 英语80 体育30 有机化学70/64 生物化学56 人体健康概论58(38/20) 医学外语班:医学术语34 实验分组:①组:临床1-4班100;②组:临床5-6班+口腔90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Microeconomics) 课程代码:(06110170)学分:3 总学时数:51理论时数:51实验(实践)时数: 先修课程:无开课对象:工商管理、电子商务、会计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课程的性质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本科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 2.课程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了解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继续学习其他经济和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或经济管理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3.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基本理论模型和政策主张,了解现代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熟悉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并能够将其运用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二、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 第一讲经济学十大原理(第一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介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十大原理,并简要介绍经济学的基本发展脉络,使学生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先有大致的了解,引起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 2.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研究的典型问题及提出的相应概念。 [教学内容] 1.1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1.2 人们如何相互影响 1.3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 十大经济学原理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 1.制作内容丰富全面的课件 2.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第二讲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2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并掌握经济模型的含义、构建过程和运用方法 2.明确经济学中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够对各种不同的观点加以甄别。 [教学内容] 2.1作为经济学家的科学家 2.2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 2.3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构建经济模型的过程和步骤 3.如何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 1.制作内容丰富全面的课件 2.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3.当堂完成第一次作业 第三讲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4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 2.了解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3.理解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

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160012140) 学时学分 48学时(3学分) 系部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课程性质与类型: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 培养高素质、拥有创新能力的网络设计人才和高级网络管理人才。 ●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建设、配置、管理和维护网络的技能,以及培养学生在网络上获取、加工、发布信息的能力。具体来讲,就是使学生能够“懂、建、管、用”网络:“懂”是理解网络原理、相关协议和标准; “建”是掌握组建网络的工程技术; “管”是学会管理、配置和维护网络; “用”是在学会基本应用的基础上,学会使用将网络作为信息发布和管理的平台。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计算机网络(第5版)》,谢希仁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 1.https://www.360docs.net/doc/3d14606314.html,/computer/index 2.《计算机网络(第4版)》,Andrew S. Tanenbaum著,潘爱民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3.《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4.《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2版)》,高传善、毛迪林、曹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计算机网络(第2版)》,吴功宜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考核方式及成绩计算方法: ●考核方式:闭卷 ●成绩计算方法:期未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10%。

课程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授课学期:2010~2011第一学期周次章节及教学内容累计学时 1~2 第1章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2 因特网概述 1.2.1 网络的网络 1.2.2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1.2.3 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 1.3 因特网的组成 1.3.1 因特网的边缘部分 1.3.2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5.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5.2 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6.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6.2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 1.7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7.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1.7.2 协议与划分层次 1.7.3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1.7.4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1.7.5 TCP/IP的体系结构 6 3~4 第2章物理层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2.1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2.2.2 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2.2.3 信道的极限容量 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2.3.1 导向传输媒体 2.3.2 非导向传输媒体 2.4 信道复用技术 2.4.1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 2.4.2 波分复用 2.4.3 码分复用 2.5 数字传输系统 6

教务管理系统

教务管理系统 需求规格说明书 组员:张成志,张赫,杨大为,俞瑞隆,邢磊,朱晟昊,崔俊峰

目录 1概述 (3) 1.1 编写目的 (3) 1.2 系统目标 (3) 1.3 术语定义 (4) 2 需求说明 (4) 2.1 学生系统 (4) 2.1.1 查看教学日历 (4) 2.1.2 查看上课时间地点 (4) 2.1.3 提交作业.................. .. (5) 2.1.4 查看成绩 (5) 2.1.5 修改密码 (5) 2.2 教师系统 (5) 2.2.1 填写教学日历 (5) 2.2.2 考勤 (6) 2.2.3 批阅作业 (6) 2.2.4 评定成绩 (6) 2.2.5 修改密码 (7) 2.3 教务员系统 (7) 2.3.1 设计教学任务 (7) 2.3.2 设计上课时间地点 (7) 2.3.3 查询上课情况 (7) 2.3.4 修改密码 (7) 3 性能需求 (8) 4 可维护性,可扩展性 (8) 5 安全性 (8) 6 设计约束 (8) 6.1 语言约束 (8) 6.2 系统模型约束 (8) 7 界面要求 (9)

1 概述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是教务系统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是在实验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了解实际需求编写而成的。本文档的编写为下阶段的设计、开发提供依据,为项目组成员对需求的详尽理解,以及在开发开发过程中的协同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1.2系统目标 本系统为教务系统,为学生,老师和教务员三种角色提供简单有效的途径能够处理属于自己的业务。鉴于上述目标,本系统有三个模块组成,分别是学生,教师和教务员,每个模块有属于自己的业务组成,他们之间的业务有区别和联系。 根据系统需求,所达成的目标如下: ①首页 首页完成的功能主要是登陆,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检测用户名和密码的正确与否,然后根据不同的身份(学生,教师,教务员),继而转向不同的页面。 ②学生主页 a 查看教学日历 b 查看上课时间地点 c 提交作业 d 查看成绩 ③教师主页 a 填写教学日历 b 考勤 c 批阅作业 d 评定成绩 ④教务员主页 a 设计教学任务 b 设计上课时间地点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1)需求函数 线性需求函数 供给函数 线性供给函数 弧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2 121121221122 1121212.2 / )(2/ )(/)(/)(//e Q Q P P P P Q Q P P P P Q Q Q Q P P P Q Q Q P P Q Q d ++--=+-+-=--=??= (3)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Q P dP dQ P dP Q dQ d e ?-=-=/ (4)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以线性函数为例,如右图1) AF FO AC CB OG GB OG CG CG GB Q P dP dQ e d ===?=?- = (1)供给的价格弹性 点弹性: 弧弹性: (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P Q s γδ+-=() P f Q d =P Q d βα-=()P f Q =s y x x y x x y y e ? ??=??=/y x dx dy x dx y dy e ?==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Q P dP dQ P dP Q dQ s e ?==/2 /)(2/ )(2 11 22 112P P P P Q Q Q Q P P Q Q e s +-+-= ??=x y y x y y x x Q P dP dQ P dP Q dQ xy e ?==/y y x x xy P P Q Q e ??=

(3)需求的收入弹性: 第三章 效用论 (1)边际效用的表达式 (2)消费者均衡条件 (3)消费者剩余 (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 (5)预算线( budget line ) (6)均衡的条件 第五章 成本论 (1) ⒈由短期总产量推导短期总成本函数 由短期生产函数: 可Q 得要素L 的反函数 Q M dM dQ M dM Q dQ Q M M Q M e ?==???=/()dQ dTU Q Q TU MU Q =??=→?lim I X P X P X P n n =+++Λ2211λ====n n p MU P MU P MU Λ22 11()0 00 0Q P dQ Q f CS Q -=? dx dy x y MRS x xy = ??-=→?0lim 2 121 22112P I X P P X X P X P I +- =+=2 1 12P P MRS = () K L f Q ,=)()(1 Q f Q 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