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教学日历

合集下载

设备预防性维护时间表

设备预防性维护时间表

设备预防性维护时间表背景设备预防性维护是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制定合理的维护时间表,能够提前预防设备故障,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维护效率,同时也能够降低维修成本。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设备预防性维护时间表,以便组织和安排维护工作。

目的制定设备预防性维护时间表的主要目的是:- 确保设备按时进行必要的维护,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预防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减少意外停机和生产损失。

- 降低设备维修和更换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制定步骤制定设备预防性维护时间表应该根据具体设备的特点和工作环境,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维护周期: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工作条件和厂家建议,确定设备的维护周期。

一般情况下,设备的维护周期可以按照日常、定期和年度三个层次进行划分。

2. 列出维护项目: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分析,根据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列出需要进行的维护项目。

维护项目可以包括润滑、清洁、紧固、更换易损件等。

3. 制定具体计划:根据维护项目和维护周期,制定具体的维护计划。

将维护项目和维护时间进行对应,确保维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4. 分配责任和资源:根据维护计划分配维护人员和维护资源,确定各项维护任务的负责人和执行人。

5. 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对维护时间表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维护效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时间表范例以下是一个设备预防性维护时间表的范例,仅供参考:注意事项- 维护时间表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不能一概而论,要因地制宜。

- 维护时间表应经常评估和调整,及时跟进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维护效果,进行改善和优化。

- 维护时间表应明确责任人和执行人,确保维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 经常培训和提升维护人员的技能和知识,保证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结论制定设备预防性维护时间表对于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安排和有序进行设备维护,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生产能力,减少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降低事故和生产损失的风险,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管理规程

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管理规程

预防性维护计划管理规程1、目的建立预防性维护计划,为了保证厂房、设施、设备等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2、使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生产用厂房、设施、设备等。

3、责任人工程部经理,设备管理员4、内容4.1 预防性维护:指为了延长厂房、设施、设备等实用寿命和避免减少故障,根据批准的书面规程,在厂房、设施、设备等操作阶段定期进行的保养、检查等活动4.2 预防性维护计划包括内容: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负责部门或人员、具体维护内容、每项维护的时间周期等;维护周期根据用途、经验、风险分析及供应商的建议制定。

4.3设备(系统)日常维护职责4.3.1设备部部长负责根据生产部制定的生产作业计划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安排各时期工作任务并在有异议的情况下进行协调,达成一致,以保证预防性维修工作有效的进行。

4.3.2设备部负责添加,取消或延迟设备的维护计划,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关表格的更新, 添加。

取消或延迟设备的维护计划需经过系统拥有部门的同意。

更新后的维护计划由设备部制定,设备部长审核质量部批准后才可生效。

(预防性维护计划修改控制单参见附录1)。

4.3.3设备使用部门负责建议将新的设备加入预防性维修计划中同时负责与设备部共同确定设备最适当的预防性维护时间,以及对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所作的任何更改。

4.3.4设备使用部门负责人为执行预防性维护工作提供时间和便利;并负责对所维护设备的验收签署意见。

可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授权。

4.3.5质量管理部负责对与GMP设备所作的预防性维护工作作出认可,并对关键区域内的活动进行监督。

4.4计划制定与实施4.4.1每年12月31日之前,设备部部长负责制定下一年度预防性维护计划。

此计划应得到设备(系统)使用部门负责人和QA经理的认可。

年度预防性维护计划包含为月以上的设备预防性维护工作。

(年度维护计划参见附录2样表)。

4.4.2设备主管依照年度预防性维护计划,于每月15日之前根据生产作业计划制定下一月度预防性维护计划,此计划交设备部部长预审后, 交给设备(系统)使用部门负责人审阅。

《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教学大纲

《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教学大纲

《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课程名称: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管理系部:机电工程系参考学分/学时:4/80适用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电一体、电气自动化学生应具备的基础:掌握机械制图、设备机械、电器、电控、液压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基本的设备操作和维修能力,同时还应具有应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和CAD制图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2.课程的性质与作用《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机电一体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

主要是以培养企业生产现场的设备保全员、设备点检员、设备管理员等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满足企业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岗位需求而设置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位于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电一体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学习阶段的后期,是机械、电控技术、管理技术等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课程在完成机械、电子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后实施。

3.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机电设备为载体,校企合作系统化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

首先,按机电设备管理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重构教学内容。

以汽车零部件企业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职业成长经历:设备操作员——设备点检员——设备管理员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选择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职业成长从低级到高级的工作岗位递进规律。

其次,遵循认知发展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随着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岗位的变化,设备管理的对象也随之按单台设备——1组设备——多组设备发生了变化。

在课程设计中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由简单到复杂来序化教学内容。

如图1所示:课程是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中机电设备,学生通过完成课程设计的学习任务和完成真实的企业设备管理技术服务工作任务,对学生的设备维护与管理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

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广泛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方式、团队协作、按照企业标准共同完成学习(工作)任务等形式,在工学结合过程中,促进学生责任意识、安全生产意识、标准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及环境意识的养成,从而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设备预防性维护内容及周期表

设备预防性维护内容及周期表
日常
使用部门
2.
检查、调节或更换皮带
日常
使用部门
3.
清洗拆卸润滑系统,重新加油
3个月/1次
工程部
4.
检查大盖密封、各个密封件密封情况
6个月/1次
工程部
5.
检查阻火器是否完好
1年/1次
工程部
6.
对设备进行探伤检查
1年/1次
工程部和外专业单位
纯化水系统
1.
检查各个连接件是否紧固,是否存在泄漏
1天/2次
使用部门
工程部
3.
禁锢送风机风叶螺栓
1年/1次
工程部
4.
检查填料,清理水池,污垢处理
1年/1次
工程部
5.
电动机轴承是自润滑无油形式的,需定期更换
3年/1次
工程部
湿热灭菌柜
1.
疏水阀清理
3个月/1次
使用部门
2.
进汽与进水管路上的过滤器清理,以防杂质堵塞
6个月/1次
使用部门
不锈钢氢化反应釜
1.
检查各个管件连接是否牢固
3个月/1次
使用部门
2.
长期使用后关门时容易有噪声,可打开箱内检修板调整工作间隙
6个月/1次
工程部
3.
扫描检测的高效过滤系统的最大透过率不大于0.01%,否者需要更换
1年/1次
工程部
凉水塔
1.
检查是否堵塞,清洗散水槽散水孔及冷水盘循环水和出水口的过滤器。
日常
使用部门
2.
定期对减速机上下轴承加油润滑
3个月/1次
工程部
双锥混合机
1.
更换减速箱润滑油、脂(用46#机械润滑油和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

10级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10级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经济政治与社会
66
66
2
4
3
4
哲学与人生
30
30
2
5
5
语文
144
144
4
4
2
1
6
数学
144
144
4
4
2
1
7
英语
108
108
3
3
2
1
8
计算机应用基础
175
70
10555329体育与健康
168
168
2
2
2
2
2
1.3.5
2.4
10
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
2



11
电子电工技术基础
108
72
36
5
5
2
1
12
6
5
20
初级电焊工技术
48
12
36
5
4
21
普通机加工技术
274
94
180
5
5
6
4.5
3
22
数控机加工技术
144
60
84
5
5
5
4
23
MasterCAD软件应用
75
32
43
4
4
24
机电设备安装维修工艺
60
24
36
5
5
25
液压与气传动
51
35
16
3
合计
2525
1590
935
30
30
30
30
30

设备预防性维修计划表

设备预防性维修计划表

设备预防性维修计划表
背景
设备预防性维修是指在设备正常运行期间,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调整,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并预防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或损坏。

预防性维修计划的目的是及时识别潜在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目标
本预防性维修计划的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2. 确保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提高生产效率
3.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 减少因设备故障而造成的生产停工和损失
计划安排
责任分工
1. 设备部负责制定和执行设备预防性维修计划。

2. 生产部负责配合设备部,按计划提供设备停产时间段,以便进行维护和检查。

维护记录
维护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
1. 检查日期
2. 维护人员
3. 维护内容
4. 发现问题及处理情况
5. 备注
重要事项提醒
1. 设备负责人应按时组织实施设备的预防性维修计划。

2. 在设备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有任何异常或问题,请立即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3. 设备维修保养过程中,应确保人员安全,遵循相关操作规程和规定。

总结
设备预防性维修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本计划表的制定旨在明确维修内容、责任分工和维护记录,为设备的长期运行提供有力保证。

通过严格遵守
预防性维修计划,我们相信设备的使用寿命将得到有效延长,生产效率也将得到大幅提升。

设备维修及预防性预见性维护指导书(含表格)

设备维修及预防性预见性维护指导书(含表格)

设备维修及预防、预见性维护指导书(ISO/TS16949:2016)1.0目的规范公司设备管理的各个过程、识别关键设备,为机器/设备维护提供资源,并建立有效的、有计划的全面预防性维护系统,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提升公司的OEE,并通过预防系统来大幅度减少维护成本。

2.0范围适用于所有生产设备。

3.0责任3.1设备工程师负责组织设备的验收、维修、调校及常用备件、易损件和关键零件的识别;3.2设备工程师负责设备操作指导书、设备点检表、设备预防性、预见性维护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及更新;3.3设备工程师负责设备故障的统计、分析、改善及OEE的计算;3.4机修主管负责关键设备的识别及年度设备预防维护计划的制定;3.5各操作员工负责设备的使用、点检、日常保养及日常管理;3.6机修工负责设备故障维修、设备预防性维护及预见性维护的实施;3.7配件仓库负责备件的申购、管理及发放。

4.0定义4.1点检:按照《设备日点检记录》要求,对设备的某些指定部位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和检测仪器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设备的故障。

4.2预防性维修维护:为消除设备失效和非计划的生产中断而策划的活动,是制造过程设计的输出。

4.3预见性维护:根据过程数据,针对通过预测可能的失效模式来避免维护性问题,以防止生产中断所进行的活动5.0过程5.1设备点检、预防性维护、预见性维护及故障等活动都应充分参考设备供应商提供的文件,参见《设备验收指导书》。

5.2设备操作者的要求5.2.1设备操作者在独立使用设备前,必须先进行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维护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后才能上岗,特殊工种必须持操作证上岗。

5.2.2 操作员工必须严格按设备操作指导书去操作,未经允许不得私自对设备作不当的调整;5.2.3 生产过程如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机,开灯报修,必要时报告班长或主管;5.2.4设备由操作者进行使用、点检(当日)、日常保养及日常管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设备维修预防计划表

设备维修预防计划表

设备维修预防计划表
背景
维护和预防性维修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能够减少突发故障的风险,并提高设备的寿命和效率。

为了更好地管理设备维修工作,制定一份设备维修预防计划表是必要的。

计划表
下面是一个示例设备维修预防计划表:
实施步骤
1. 根据设备种类和重要性,确定检查频率和保养频率。

2. 制定维修预防计划表,包括设备名称、检查频率、保养频率
和预防性维修计划。

3. 将计划表与相关人员共享,确保每个人都清楚其责任和任务。

4. 按计划执行设备检查和保养工作。

5.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表,以适应设备运行状况和维
修需求。

目标
通过制定设备维修预防计划表,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 减少设备突发故障的风险,提高生产效率。

-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更换和修理的成本。

- 管理设备维修工作,确保及时维护和保养。

- 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论
设备维修预防计划表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价值。

它能够帮助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效率,减少故障带来的损失。

制定和执行设备维修预防计划表将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5、普通机床日常维护作业(一)
2
2
1.2数控机床的日常点检作业(4)
1、设备点检基本知识与方法
2
4、数控机床的点检作业
3
2、数控机床的点检作业
2
3
2.1生产区域设备巡检作业(6)
1.设备维修的模式与维修策略的知识和方法。
2
5、填写设备巡检表与机床整改通知单
3
2.生产区域设备巡检的作用和方法
2
4
3、车间设备巡检作业
2
4
2.2普通机床定期点检作业(4)
1、设备劣化相关知识
2
6、绘制设备定期点检表
比较难操作
4
2、数控机床定期点检作业方法
2
5
3.1车间设备的运行保障管理(12)
1、设备管理条例、设备安全法、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2
学习单元
教学内容
学时
安排
阶段性学习成果
备注
5
3.1车间设备的运行保障管理(12)
2、车间设备考核项目指标计算(一)
11
2.绘制设备管理工作流程图
2
11
4.2运用设备管理软件对设备资产、备件进行管理(6)
1.设备的管理软件的运用
2
12
2.设备的管理软件的使用
4
13、编制设备选型方案
12
4.3编制企业设备选型方案(4)
1、编制车间设备选型方案的方法作业
4
学习单元
教学内容
学时
安排
阶段性学习成果
备注
13
4.4制定TPM管理推行方案(6)
1.现代设备管理理论与与方法(TPM)
2
14、编制TPM管理宣传小报
13
2.编制TPM管理宣传小报作业
4
周次
学习单元
教学内容
学时
安排
阶段性学习成果
备注
1
1.1普通机床的日常保养作业(10)
1、课程介绍、认识机电设备(设备分类、型号、作用、基本结构)。
2
1、用PPt软件,制作认识机电设备
2、填写设备台账。
1
2、认识机电设备作业(一)213、认识机电设备作业(二)
2
3、普通机床的日常保养作业
2
4、设备的使用和润滑及日常维护
2
10、制订车间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8
5.设备的维护、维修计划方案(二)
2
11、填写机电设备改善表
9
3.3车间设备运行环境的改善(10)
1.生产现场设备5S管理
4
9
2.改善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
10
3.填写设备改善表作业
2
10
4.1绘制企业设备管理流程图(4)
1.绘制设备管理工作流程图的方法
2
12、绘制维修管理工作流程图
1
7、编制设备点检标准作业指导书和点检表
8.绘制工厂设备平面布置图
5
3、车间设备考核项目指标计算(二)
1
5
4.编制设备点检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1
5
5.编制设备点检标准作业指导书作业(一)
1
6
6.编制设备点检标准作业指导书作业(二)
1
6
7.编制设备点检标准作业指导书作业(三)
1
6
8.工厂设备布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
6
9.绘制车间设备布置作业(一)
1
6
10.绘制车间设备布置作业(二)
1
6
11.绘制车间设备布置作业(三)
1
7
3.2车间设备的运行管理(12)
1.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9、填写车间设备管理月报表
7
2、机电设备运行统计分析
4
8
3、机电设备管理报表
2
8
4.设备的维护、维修计划方案(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