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重彩材料技法

合集下载

工笔重彩教案(5篇可选)

工笔重彩教案(5篇可选)

工笔重彩教案(5篇可选)第一篇:工笔重彩教案工笔重彩教案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国工笔重彩画的学习,分析、解读优秀重彩画作品的技法、构图、艺术风格,使学生体悟重彩画艺术的审美价值。

并通过临摹,写生的练习最终达到独立创作工笔重彩画的目的。

教学要求:解读工笔重彩的历史、艺术特点。

学习其独特的审美方式和造型特点。

一、工笔重彩的概述工笔重彩画是在工笔淡彩的基础上以矿物质颜料为主的一种绘画形式。

在中国绘画的早期,工笔重彩占有主要的地位。

其色彩明快,色泽艳丽,不易褪色,适合于在绢、熟宣、高丽纸、墙面、岩石上绘制。

古人常以“丹青”作为绘画的代称,“丹”即是“朱砂”,“青”即是“石青、石绿”,它们都是工笔重彩画种的主要颜料。

正如我们现在看到的上千年以前的马王堆帛画以及敦煌壁画。

画面上的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质颜色至今仍然保持着如初的光泽。

壁画绘制全部采用纯天然颜料,而它产生的色彩之绚丽斑斓及艺术水平之高,是世人注目的。

古代杰出的民间画家采用了朴素的表现技法,同样用色彩的力度震撼了人们的灵魂,同时体现了与西方不同的东方文明及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情趣。

重彩画,也就是石颜料绘画,古代称之为青绿。

中国传统工笔画讲究以线造型,对于线条的质量要求极高。

颜色染得再好,如果线条失败也不能算是成功的作品。

传统的重彩画中,如敦煌壁画线描和色彩都是极其精良。

但是在现代重彩画中则减弱了对线描的要求,视觉上近似油画。

重彩画一般先裱于画板上,线描结束后,先用胡粉加近似画面色调的颜色罩一遍,然后绘制。

画完直接镶框。

颜料的主要调和媒介是胶,因此也称为胶彩画。

因为石颜色颗粒比较粗,反复绘画使画面加厚,色彩肌理也随之丰富,而且石颜料的光泽使画面罩上一层沙质的亚光效果。

由于大量石颜料堆积而产生了极其丰富的肌理效果,从而弥补了画底和线描逐渐被石颜料所覆盖,线描逐渐减退的不足。

二、工具材料重彩画主要使用的颜料是石颜料。

石颜料主要指用有色岩石研制的矿石颜料。

矿石分为两种,即晶体和非晶体矿石,只有晶体矿石经过加工才能变成绘画用的石颜料,晶体矿石是天然结晶体,呈半透明和透明状态,研磨到极细的颗粒状态仍然保留着结晶体的特点,且附有光泽,又有较强的覆盖力,附着在墨底上更显得明亮。

开创了月份牌擦笔重彩的技法

开创了月份牌擦笔重彩的技法

开创了月份牌擦笔重彩的技法月份牌擦笔重彩是一种绘画技法,是中国画中的一种传统技法。

在绘图中,首先在画纸上提取出轮廓线条,再利用擦笔重彩的技法给绘画作品增加一种神秘感和层次感。

月份牌擦笔重彩技法独特,能够表现出水墨画的意境和细腻之处。

月份牌擦笔重彩的技法源于中国南宋时期的绘画技巧,经过世世代代艺人的传承与创新,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绘画技法。

该技法主要通过擦、抹、点笔等手法,以及灵活运用水墨的湿润、干燥、深浅等特点,完成作品的睛理、层次、质感等方面的表现。

在绘制月份牌擦笔重彩时,首先要选择一幅适合的主题。

根据主题的不同,可以选用不同的水墨颜色和墨的浓淡,在纸上勾出轮廓线条。

在勾线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线条的流畅和雅致,同时注意力的集中和手势的稳定。

接下来是擦笔重彩的关键步骤。

首先,要根据作品需要的层次感,掌握擦笔的力度和方向。

同时,要注意用笔的湿度和墨浓的渐变,通过用力的加减,来表现出不同的深浅层次。

擦笔的力度可以用软硬不同的笔头来展现,通过变化不同的擦笔方式,在纸上形成渐变的色调和质感。

在进行擦笔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点、抹、画等手法的运用。

通过点的手法来表现纸面的纹理和质感,通过抹的手法来增加作品的光感和质感,通过画的手法来描绘细节和勾勒轮廓。

这些手法所使用的笔头要细腻适中,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来选择使用。

最后,还可以通过水墨的灵动性来表现细节和意境。

通过不同湿度的水墨,运用点、抹、画等手法,来表现出水墨的变化和飘逸感。

这样可以增加作品的神秘感和视觉效果,使整个画面更加具有艺术感和观赏性。

总的来说,月份牌擦笔重彩是一种独特的绘画技法,能够在纸上表现出水墨的意境和丰富的层次感。

在实践中,需要艺人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要融会贯通绘画的理论和实践,灵活运用各种技法和手法,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可以开创出更多更好的月份牌擦笔重彩技法,为中国画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

中国画颜料调配使用技巧

中国画颜料调配使用技巧

中国画颜料调配使用技巧很温和有透明感。

和墨并置并重很强的对比效果;和青色并置效果既典雅又华贵。

赭石:虽是矿物质,但透明度好,用处很广,色泽古雅,山水画无一处不用。

赭石加墨、赭石加绿、赭石加黄,多画秋景,效果极佳。

藤黄:植物质颜料,透明度极好,和各种蓝相调和,会出现明暗不同的绿色。

花青:植物质颜料,山水画主要色之一,可作为底色,也可作为表色,淡色花青,效果很佳,深色花青慎用。

石青、石绿:为矿物质颜料,覆盖力极强,画青绿山水必不可少,颜色华贵,和墨并置、和红色并置会产生强烈对比感。

泼彩以底墨,效果很佳。

曙红、胭脂:色泽艳丽,明快易溶化,山水画多用秋色点景。

酞青蓝:属植物质透明色,配黄色成翠绿色。

金色:多用于大青绿山水,效果金碧辉煌,独具特色。

可以勾线条,也可少量铺背景,铺染山石根部。

传统的中国画颜料,它一般分成矿物颜料与植物颜料两大类,从使用历史上讲,应先有矿物、后有植物,就象用墨先有松烟、后有油烟。

远古时的岩画上留下的鲜艳色泽,据化验后,发现是用了矿物颜料(如朱砂),矿物颜料的显著特点是不易退色、色彩鲜艳,看过张大千晚年泼彩画的大多有此印象,大面积的石青、石绿、朱砂能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植物颜料主要是从树木花卉中提炼出来的。

主要色彩有以下几种一、矿物颜料1、朱砂2、朱膘(朱砂中提炼、最上面的一层)3、银朱4、石黄5、雄黄(又称雄精)6、石青(分头、二、三、四青)7、石绿(分头、二、三、四绿)8、赭石(分深赭、浅赭)9、蛤粉(贝壳磨制、虽非矿物但归在此类)10、铅粉(易变黑,常用钛白粉代替)11、泥金12、泥银二、植物颜料1、花青2、藤黄(有毒)3、胭脂4、洋红(进口,胭脂虫中提取,虽非植物但归于此类)三、化工颜料(不同于盒装软管的,也为块状)1、曙红2、深红3、大红4、铬黄5、天蓝第一、二类为纯天然制作,除洋红外(它最初从墨西哥引进),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国画颜料。

三类为现代的化工合成颜料,用起来尚可。

中国传统绘画的传统技法

中国传统绘画的传统技法

中国传统绘画的传统技法中国传统绘画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独特的技法而闻名于世。

这些传统技法是中国绘画发展历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体现了中国绘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创造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传统绘画的几种主要传统技法,包括工笔、写意、水墨、立体画和皮影等。

一、工笔技法工笔技法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为精细、细致的一种表现手法。

它以线条清晰、色彩细腻为特点,注重绘画细节的描绘和颜色的层次渲染。

工笔技法要求画家精确地勾勒出形体轮廓,运用细笔勾画出纤毫毕现的纹样和细节。

在色彩运用方面,工笔绘画以重彩轻渲的方式表现,既能展示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又能保持画面整洁有序的效果。

二、写意技法写意技法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更为自由、概括的表现手法。

它以“意境、姿态、神韵”为主要表现元素,追求形神兼备、形象各异的艺术效果。

写意技法注重画家的笔墨运用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强调画家对被描绘对象的感受和理解。

通过简练而有力的笔触,写意绘画能够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物象的表情和神态,给人以以示意和感受的余地。

三、水墨技法水墨技法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灵魂所在,也是中国绘画独有的一种表现方式。

水墨画以黑、白、灰三种色调为主,通过水、墨、纸的相互作用,以及笔墨的干湿变化来表现画面的变化和层次。

水墨绘画注重墨韵和墨色的描绘,强调以墨境表达情感和意境。

水墨画多用草书、隶书和篆书字体,既展现了中国书法的魅力,又将画面的表现力推向了更高的境界。

四、立体画技法立体画技法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独树一帜的存在。

它通过巧妙地使用透视原理和光影效果,使画面呈现出三维的立体感。

立体画技法能够通过错觉手法,将画面中的虚拟物体看似凸出于画面前方,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与传统的平面绘画相比,立体画在视觉上更具冲击力和真实感,给人以全新的艺术体验。

五、皮影技法皮影技法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极具民俗特色的一种表现方式。

它通过在薄而透明的兽皮上刻画人物形象,将人物的轮廓和特征透过兽皮映射到白色布幕上,形成幕布上的投影。

宋金元时期重彩壁画绘制颜料及技法考辨

宋金元时期重彩壁画绘制颜料及技法考辨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5 — 2 8
作者简介 : 焦媛媛( 1 9 8 2 一 ) , 女, 山西运城人 ,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
1 04
青, ( 绿 以大绿 , 红 以深朱 。 ) 大青 之 内 , 用深墨压 ( 一) 彩画 中使用 的传 统重彩壁画颜料 ( 绿 以深色草汁罩心 , 朱 以深色紫矿罩心 。) 青 《 营造法 式》 第 十 四卷 : 彩 画作制度 中记载 的 心 , 华之外 留粉地一晕 。” 【 ・ 】 叠晕 , 类似 于现代 色彩 中 传统重彩壁 画颜 料 有: 白土 ( 荼土 ) 、 铅粉 、 代赭 石 、 土朱 、 土黄 、 的“ 渐变” , 准确 的说 是 同一 色相的 明度 ( 深浅 ) 渐 雌黄 、 紫矿 、 朱红、 黄丹 、 藤黄 、 螺青 ( 紫粉) 、 金、 鳔 变 。传统寺庙 壁画 中经 常用到这种施 色技法 , 比 胶水 、 青淀 、 生青 ( 层青 ) 、 石绿 、 朱砂 、 青华 、 绿华 、 如佛像菩 萨的莲瓣座 、 头光、 身光 , 祥云等 。这种 朱华 , 三青 、 三绿 、 三朱 , 二青 、 二绿 、 二朱 , 大青 、 施色技法 也 叫“ 褪层” 、 “ 褪月 ” , 由于色 阶不 同 , 颜 大绿 、 深朱 、 墨、 草色 。 色 由浅 到深 或者 由深 到浅一层层 的褪 出来 , 形成 ( -) 彩画 中使用 的传统 调色之法 种 色彩鲜明和谐 的效果 。【 1 】 《 营造法 式 》 第 十 四卷 : 彩 画作 制度 中记 载 : “ 分间剔填 ” : 剔 和填是 两种不 同的手法 , 剔是 “ 白土 : ( 荼 土同。) 先拣择令 净 , 用薄胶汤浸 少时 , 减法, 填是加法 。同样 染 、 晕也都是加法 , 可 也不 候化尽 , 淘 出细华 ( 凡色 之极 细 而淡 者 皆谓 之华 都 相同 。 填, 一 定是在一个形 内做动作 , 所填 内容 后 同。) 入别 器 中, 澄定 , 倾 去清水 , 量度再人胶水 受 外形 的限制 , 而染 和晕则 不 同 , 可 以不受外 形 用之 。铅粉 : 先研令极 细 , 用稍浓水 和成剂 。代赭 的限制 。 “ 凡 染赤 黄 , 先布粉 地 , 次 以朱华合 粉 石: ( 土朱土黄 同。如块小者不捣 。) 先捣令极 细 , 压晕 , 次用藤黄通罩 , 次 以深朱压心 。( 若合 草绿 次研 , 以汤 淘取华 , 次取 细者 , 及澄去 砂石粗脚 不 汁 , 以螺 青华 汁用藤 黄相 和 , 量 宜人 好 墨数点 及 用 。藤 黄 : 量度所用研 细 , 以热 汤化 , 淘去砂脚 , 不 胶少 许用之 。 ) ” 【 l 】 通罩 、 笼罩 应是一样 的意思 , 都 得 用胶 。紫矿 : 先擘开 , 持 去心 内绵无 色者 , 次将 是平 涂 罩染 , 罩有戴 帽子 之意 , 就是 在罩 之前 一 面上色 深者 以热 汤搽取 汁 , 入少 汤用 之 。若 于华 定 是有 底色 的 ; 压 晕也是 这样 , 是压 着前 一个 颜 心 内斡淡 或朱地 内压深 用者 , 熬令色 深浅得所 用 色或是线 。 之 。朱红 : ( 黄丹 同 。) 以胶 水调令稀稠得所用之 。 “ 贴 真金地 ” : 候 鳔胶水 乾 , 刷 白铅 粉 , 候 乾 又 螺青 : ( 紫粉 同。 ) 先研令 细 , 以汤调取清用 。 雌黄 : 刷 , 凡 五遍 。次又刷土朱 铅粉 , ( 同上 。 ) 亦 五遍 。 先捣, 次研 , 皆要极 细 。用 热汤淘 细华 於别器 中 , ( 上 用熟薄胶水贴 金 , 以绵按 , 令著 寰。候乾 , 以玉 澄去 清水 , 方入 胶水用之 。( 其淘澄下粗者 , 再研 , 或玛瑙 或生狗牙斫令 光 。) ” 【 - 】 可见贴金 之前也要 再 淘细华 , 方可 用 。) 忌铅 粉黄丹地上用 。恶石灰 先做 底 子 , 即先 刷一 遍鳔 胶水 , 干后 刷五遍 白铅 及 油不得相 近 。” 【 ・ 可见, 重彩 壁画颜料 的调色 之 粉和 五遍土朱铅粉 。接下来就 可以贴金箔 了 , 先 法 可概括 以下几 步 : 洗 净——捣 碎—— 研细—— 上熟 薄胶 水 , 应 该是较淡 的胶水 。贴上金 箔后用 入淡胶水—— 研磨——加水用 之。 棉花按 , 让金箔贴 紧 , 棉花柔 软不会 弄破金箔 。待 ( 三) 彩 画 中使用 的传统施色技法 干后用 玉或玛瑙或生 狗牙轻轻打磨金 箔 , 会 令金 《 营造法 式》 第 十 四卷 : 彩画作制 度 中记 载 的 箔更加 光亮 。( 用玉或 玛瑙或生 狗牙 轻轻 打磨金 彩 画施 色技 法有 : 衬地 ( 衬色) 、 叠晕 、 分 间剔填 、 箔, 会令金箔更加 光亮 。这个 方法笔者也 是头一 笼罩 、 压晕 、 染、 通罩 、 贴金 。 次 听说 , 向相关 老 师 咨 询过 , 亲 自试 过 , 确实 如 “ 衬 色之 法 : 青: 以螺青合铅粉 为地 。( 铅粉二 此 。1 分, 螺 青一 分 。 ) 绿: 以槐华 汁 合螺 青铅 粉 为地 。 ( 粉青 同上 。 用槐华 一钱熬汁 。 ) 红: 以紫粉合黄丹 二、 《 元代 画塑记 》 翻 与《 写像 秘诀》 中涉 为地 。( 或只 以黄丹 。) ” 【 l 】 可 见衬色所 用颜色均为 及的颜料及用法 植物质色或化学 和成色 , 没有 矿物质色 。 “ 叠 晕之 法 : 自浅 色起 , 先 以青 华 , ( 绿 以绿 《 元 代画 塑记》 为官撰 《 经 世大 典 ・ 工典 》 中 的 华、 红 以朱华 粉 。 ) 次 以三青 , ( 绿 以三绿 , 红 以三 部分 , 书 中对 于塑 、 画所 需各种材料 记录详细 , 朱。) 次 以二 青 , ( 绿 以二绿 , 红 以二朱 。 ) 次 以大 是 研究古代雕 塑 、 绘 画不可忽视 的重要文献 。王

中国传统色彩的制作工艺

中国传统色彩的制作工艺

中国传统色彩的制作工艺
中国传统色彩的制作工艺源远流长,其中一些主要技术包括:
1.胶囊制作:将天然矿物、植物等原料经过研磨、筛选等处理后添加适量水和胶,用手搓成团状,再用切割器将其切成胶囊状,晒干即可。

2.渗染制作:此方法主要适用于染纸、木版画等制品,将色料直接渗入物品的表面,使其颜色长久不褪。

3.印染制作:将染料涂在印版上,再用印刷机将其印制在各种表面上,既美观又耐用。

4.涂抹制作:将色料制成浆状或粉末状态,涂抹在物品表面,用刷子或布擦拭均匀即可。

5.古法制作:采用传统配方和工艺制作,如使用石灰、蜡等材料进行古法制作。

以上仅为部分中国传统色彩的制作工艺,每种色彩有其独特的工艺和制作流程,其复杂和精细的制作工艺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民族文化艺术的卓越成就。

岩彩画金属材料技法研究

岩彩画金属材料技法研究

岩彩画金属材料技法研究随着岩彩(重彩)画日渐活跃在中国主流画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作群体,也有了新的发展态势,对该画种的技法展开具体的研究和总结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岩彩画创作里金属材料的运用技法,以及个人的创作实践为研究对象,把岩彩画金属材料运用技法的一些表现特点,和学习过程中的心得进行梳理归纳,将对笔者个人今后的岩彩画创作、开展相关的岩彩(重彩)画教学、推动岩彩(重彩)画的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岩彩(重彩)画金属材料技法第一章岩彩画金属材料的使用历史和审美特点金属材料主要指金、银、铜、铝箔和金、银、铜、铝、合金粉的使用,在中国几千年的绘画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本章节将从以下几个部分介绍它的相关历史、表现空间和审美特点:一、使用历史东汉时期,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有着浓烈西域文化风格的佛教绘画也随之流传到中华大地。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被统治阶级推崇利用,佛教信仰风靡一时,他们沿着西北丝绸之路,也就是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修建了大量的寺院、石窟和佛像,绘制了大量的壁画。

从当今国内现存隋唐时期的陕西临潼庆山寺塔基地宫壁画、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壁画、新疆龟兹石窟、克孜尔石窟、吐鲁番地区、甘肃敦煌莫高窟等寺观壁画精品可看到,当时的壁画家们除以线描为主的手法外,有的已采用沥粉贴金、涂金描金等手法表现菩萨,如敦煌壁画第57窟南壁的《阿弥陀说法图》中阿弥陀佛两旁所绘的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图1-1,图1-2),“观音菩萨头戴的宝冠和身上佩戴的项饰、胸饰、腕钏、臂钏以及衣服上的璎珞佩饰采用了沥粉堆金的特殊技法,具有立体的浅浮雕效果。

”[赵芳:《重彩壁画》,云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92页。

] “现藏德国的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壁画《女神》和高昌古城发现的刺绣《交脚菩萨》,分别贴有金箔和绣有金线。

陕西历史博物馆地下画库里,藏有大量唐代墓室壁画,其中多幅作品使用了金箔。

这些作品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但作品中金属颜色却仍旧绚丽夺目,灿烂如初,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及美的感受。

中国画中的染法

中国画中的染法

中国画中的染法
中国画中的染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填色法:先在毛笔上调浅色,然后在笔尖上调深色,一笔画到宣
纸上,自然表现出深浅不同的颜色。

2.染色法:淡彩晕染、重彩晕染、接染、托染、点染等等。

写意画
渲染的要求是先在毛笔上调浅色,然后在笔尖上调深色,一笔画到宣纸上,自然表现出深浅不同的颜色。

大面积染色则用大笔甚至用底纹笔染,力求有质量感、空间感、忌脏、腻、灰。

3.点染法:没骨画花鸟画常用来点花点叶的一种表现方法。

所谓点
染,就是用毛笔按形象的色彩需要,蘸上各种颜色,一笔点到纸上,使色彩有深有浅,有浓有淡,变化无穷。

如画牡丹嫩花苞,先用笔蘸三绿,调藤黄,笔尖再蘸少许胭脂,着纸画出的花苞就会产生出绿中带紫、含苞欲放的效果。

4.罩染法:罩染技法是指平染一层颜色,一般与分染技法结合使用。

在具体操作时,先用分染技法上底色,可以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并局部渲染;也可先罩染底色再局部分染。

罩染示例:先用罩染技法上一层浅色,也就是平染底色。

再用分染技法画出明暗变化,注意颜色层次及其变化。

5.碰染:也称“承染”,是传统的老办法。

如画绿色的花叶,先把花
育调和好,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水,花青色点在叶的暗处,随时用水笔烘干,这样用花青染,水笔烘,越来越淡,画至亮处,
用水接染对,要退晕得天然无痕迹,更不可出现水花及脏迹。

以上就是中国画中的一些主要染法。

这些方法是中国画独特艺术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掌握这些方法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色(植物颜料)透明、轻快,可以相互调和使用,没有覆盖力,色质不 稳定,容易退色。
石色(矿物颜料)不透明、厚重,相互不能调和使用,覆盖力强,色质稳定, 不易退色。
石色和水色相互之间不能传调统和重彩使材料用技。法
淡彩
•淡彩着色选用的颜料基本属植物质,如花青、 藤黄、洋红、胭脂等等,不用石青、石绿、朱 砂等矿物质颜料(但在实际创作中也有局部使用 的情况)。 •淡彩画色调秀丽淡雅,清新明朗,比较强调线 条本身的艺术魅力,强调淡雅、单纯、朴素、 纯净之美,所以基本上以墨为主加透明颜料以 描绘虚幻、朦胧的意境。
1、战国时期 《人物夔凤图》、《人物御龙图》帛 画,两幅画均以墨线勾勒为主,仅在局部施淡彩, 《人物夔凤图》基本上是,勾线之后平涂, 《人 物御龙图》除勾线平涂之外,已使用渲染的手法。 具有浓重的平面性和装饰性。工笔画的基本技法、 基本特征出现。
2、汉代 马王堆出土的《“T”形帛画》,《驮侯妻 墓帛画》除了勾线的流畅挺拔外,体现出设色的 庄重典雅。构图严谨完整,对称中富有变化,主 次分明,疏密有致。已有了工笔重彩的雏形。
结 合 淡 墨 的 渲 染 , 不 着 其
急 、 转 折 、 顿 挫 、 方 圆 、
变 化 ( 长 短 、 粗 细 、 浓 淡
一 种 典 型 形 式 , 主 要 运
中国画颜料
传统中国画使用的颜料只有植物颜料(水色)和天然矿物质颜料(石色)两 大类。植物色是以植物的叶、茎、根等为原料。矿物质颜料是以矿石为原料, 经研磨成粉或小颗粒状调胶成的。
现。色形。
。 线 条 极
画 面 的 黑 白
的 渲 染 , 画
、 神 、 光 、
它 单 纯 依
传统重彩材料技法
系他曲干用白
白 , 颜 直 湿 运 描 描 所 色 ) 、 用 是
以,,轻线工
又来同重的笔
叫表时、不画
黑现又徐同的
宋 李 公 麟 《 维 摩 诘 演 教 图 》
白 画 。
物 象 。 画 面 注 重 黑 白 关
传统重彩材料技法
唐 张萱 《捣练图》 局部
传统重彩材料技法
•工笔重彩画的特点是勾线工细严整,设色匀净浓重、 艳丽、华贵,以矿物质颜料和粉质颜料为主,画面以 色为主,给人以高雅富丽堂皇的感觉。
•重彩一般采用积染套色的方法,所谓“三矾九染”就是 指此种画法。每遍施色薄,层层加深,数通之后加染 一遍胶矾水以固定已上去的颜色,使得画面色彩厚重、 沉着。
一、矿物颜料
丹青
1、朱砂 2、朱膘(朱砂中提炼、最上面的一层) 3、银朱 4、石黄 5、雄黄 (又称雄精) 6、石青(分头、二、三、四青) 7、石绿(分头、二、三、 四绿) 8、赭石(分深赭、浅赭) 9、蛤粉(贝壳磨制、虽非矿物但归在此 类) 10、铅粉(易变黑,常用钛白粉代替) 11、泥金 12、泥银 二、 植物颜料 1、花青 2、藤黄(有毒) 3、胭脂 4、洋红(进口,胭脂虫中提取, 虽非植物但归于此类) 三、化工颜料(不同于盒装软管的,也为块状,姜思序堂生产) 1、曙红 2、 深红 3、大红 4、铬黄 5、天蓝
从技法表现上分: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和没骨工笔。 从表现内容上又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
传统重彩材料技法
传统重彩材料技法
富虚面色靠线
线 装 实 特 等 线 描 描 饰 都 别 关 条 中
性是注系的国
表要
。密形弃现造
对式了物型
比美墨象手
体感、的段
传统重彩材料技法
工笔淡彩的表现是轻描 淡写的,具有清新雅致 的效果。
宋代 佚名的《百花图卷》
宋 李迪《禽浴图》
传统重彩材料技法
工笔重彩
“重彩”最早见于《诗经》,指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 “重”字,就字面意思看,它与“轻”相对应,又指色味浓。
“重”还能给人以颜色饱和的感觉。“重”,还可以读作为 “重”(chóng),理解为“多重”的意思。结合中国重彩 画来理解,绘画作品的多次积色或罩色,能够产生套叠、 透叠的色彩和丰富的层次感。这种层次感画面呈现出重、 厚、浓、繁的特质。 “彩”字在绘画上指颜料,包括水色和石色。重彩画的彩 着重指体现在石色的应用上,从颜色的质感上讲,因材 质的原因石色即闪烁又稳重的美感,所以给人以厚重、 凝重、浓重的印象。
的 效 果
有 “ 线
线 , 直
后 染 色
为 骨 干
没 骨
或” 接。,
是的用之所
“ 感颜所以
空觉色以一
” ,或称般
出这墨为工
来种渲“ 笔
的“ 染没画
效线。骨都
果” 有” 是
传统重彩材料技法
的彩没
塑作骨
造为画
要造强
求型化
并的色
不主彩
放要,
松手弱
。段化
宋 吴 炳
,线 但条
《 竹 雀
对, 形以
图 》
态色
二、中国传统重彩画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传统重彩 材料技法研究
传统重彩材料技法
中国画课程
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史论研究 中国传统重彩材料技法研究
工笔重彩人物写生与创作
重彩人体写生
传统重彩材料技法
一、课程理解
中国
传统
重彩
西方
现代
淡彩
白描
传统重彩材料技法
没骨
材料技法 理论常识
中国传统重彩画
•中国传统重彩画(工笔重彩画)是我国传统 绘画的主要形式之一。
•工笔重彩画具有平面性和装饰性,这种近于平面的装 饰以表现生活形象的真实性为基础,因而富于绘画性 而又别于图案。在一丝不苟的细致描绘中,又有大胆 取舍、变形变色、夸张意象的创造性。
传统重彩材料技法
宋 赵佶 《枇传统杷重山彩鸟材料图技》法
不是时就先工
是渲画是勾笔
勾染面不墨画
出出仍勾线以
来来然墨然线
的 。
(1)线条 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 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中锋用笔 较多。
(2)色彩 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 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3)装饰性与平面感 在工笔画中装饰性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因 素。从构图、线描、设色到形象的细部处理都带有一定的平面感 和装饰性。关于装饰性一方面是来源于传统的程式化手法,一方 面是作者对生活中的形象通过提炼、夸张、创造而形成的美感效 果。
•传统绘画有几种分科。
一般的讲,从表现技法不同的角度来讲可分 为:工笔画、写意画;根据所描绘对象的不 同可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根据 创作主体(画者)的不同分为:宫廷画、民 间画、文人画。
传统重彩材料技法
工笔画
“工笔”是与“写意”相对应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运用工整、细致、 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其特点归纳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