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教案 (2)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守护生命》教案

1.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多媒体展示材料: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巴金《灯》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要。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体,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2.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二)能力目标
1.增强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书面及口头表述能力和模仿、创造能力。
3.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帮助学生树立 积极的人生观。
2.进一步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激发学生的生命情感,提升生命的品质。
3.守护精神家园,传承民族文化,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多媒体展示优秀的民族文化,重点介绍黎锦。
教师小结:黎锦是海南黎族纺、染、织、绣工艺品的统称,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纺织史的“活化石”。统计显示,上世纪50年代黎锦传承人约有5万人,而此后传承人的数量一度跌至不足1000人,且多为年过七旬的老人。2006年,黎锦被列为中国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黎锦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海南全省9个民族市县确定黎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05人。通过黎锦技艺传承人收徒、办班、培训、学校教育等,掌握黎锦织造的人数已从2009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项目时的1000多人上升到目前的1万多人。
这其中这其中这其中除去那些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以外除去那些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以外除去那些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以外约有约有约有808080的非正常死亡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是完全可以避的非正常死亡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是完全可以避的非正常死亡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道法七年级上册《守护生命》教案

四、课堂小结(1分钟)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我懂得了什么。
五、课堂检测(5分钟)
六、熟读记忆(5分钟)
板书设计:9.1 守护生命
一、爱护身体
1.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二、养护精神 1. 我们为什么要养护精神
2. 我们如何养护精神
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过程、策略):
师: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3、知识总结:我们如何养护精神?①养护精神,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支持。②养护精神,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知道爱护身体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常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守护精神更需要关注精神的养护。
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表演法教法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准备
1、学生填写课前自主学习,进行预习。2、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与活动,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数
1课时
课堂教学实施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生:阅读教材102页: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思考:(1)在集中营里,女画家费利德为什么要教孩子们画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风景?(2)人们为什么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2、守护精神家园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说说你的体验和感受。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守护生命教案

9.1 守护生命【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健康的生活方式,理解养护精神的重要性,掌握有关自救自护方面的常识。
2.能力目标:提高安全防范的能力,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方法,培养合作探究和辨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正确的生命观和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提升体验真、善、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自救自护的方法。
【教学难点】守护精神家园,发扬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呈现PPT内容,导入新课]2016年6月16日,全球第六个迪斯尼主题乐园在上海正式营业。
伴随着这一盛事,“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利弊之争再起波澜。
事实上,二者之间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故宫古色古香的大殿一角开起了星巴克咖啡、大连市区内出现大量日式风格的房子、圣诞老人为中国的孩子们准备了礼物、情人节击垮七夕节,千年相思抵不过一支玫瑰、日本动漫在中国大行其道、哈利波特一夜间让中国的孩子们为之神魂颠倒、中国的儿童读物销售量远远不及《名侦探柯南》《哈利波特》、肯德基麦当劳等西式快餐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这一现象和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进入第九课《珍视生命》第1课时《守护生命》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1. 爱护身体活动一: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PPT播放健康生活方式的幻灯片,让学生对照检查,看自己有哪些对健康不利的习惯,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命以身体为基础,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健康”PPT展示材料社会新闻链接一天早上,杭州主城区某小学发生了一起学生跳楼事件,一名四年级的男生从教学楼上跳下。
幸运的是,他没有生命危险,只是双脚骨折。
据班主任老师反映,当天早上8点多,晨读快结束了,班主任在收作业时,发现该男生的作业没有做。
由于这个男生已经有一个星期没有做作业了。
初中政治守护生命教案

初中政治守护生命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脆弱和坚强,认识到守护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守护自己的生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 教育学生关爱他人生命,学会与他人共度美好时光。
教学重点:1.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2. 守护生命的措施。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脆弱和坚强,认识到守护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生命的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歌曲《生命共同体》,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感受。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命的脆弱和坚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三、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守护生命,提出具体措施。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有关守护生命的案例,如地震中的自救与他救等。
2. 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守护生命的,从中得到启示。
五、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复习心得。
二、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守护自己的生命。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三、小组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关爱他人生命。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有关关爱他人生命的案例,如见义勇为等。
2. 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关爱他人生命的,从中得到启示。
五、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关爱他人生命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尊重程度。
2. 学生掌握守护生命的措施的情况。
3. 学生关爱他人生命的表现。
初中道法守护生命教案设计

初中道法守护生命教案设计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脆弱和坚强,认识到守护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 生命的脆弱和坚强。
2.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3. 保护生命安全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脆弱和坚强。
2.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3. 如何让学生掌握保护生命安全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课件:生命的脆弱和坚强的图片、视频。
2. 教学素材:关于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文章、故事。
3. 安全知识资料:保护生命安全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生命的脆弱和坚强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
2. 提问:你们对生命有什么看法?认为生命是脆弱的还是坚强的?二、尊重生命、敬畏生命(10分钟)1. 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文章、故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2. 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尊重生命、敬畏生命?3. 总结: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
三、保护生命安全(15分钟)1. 讲解保护生命安全的方法和技巧,如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范溺水等。
2. 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安全知识和技巧。
3. 情景模拟:模拟一些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和自我保护。
四、守护生命(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守护生命,如关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防范危险等。
2. 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守护生命?3. 总结:守护生命需要我们关注自身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守护生命的感悟。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对守护生命的认识和做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脆弱和坚强,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1《守护生命》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1《守护生命》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守护生命”,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章第一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认识到保护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守护自己的生命。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己,如何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逐渐接触到社会的复杂性,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压力。
他们对生命有一定的认知,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教学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认识到保护自己生命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守护自己的生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4.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认识到保护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守护自己的生命。
2.难点:培养学生面对生活中困难和挑战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心理素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己,如何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4.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的场景和道具,用于实践操作。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关于生命的图片,如婴儿诞生、大自然的美景等,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宝贵和美好。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关于守护生命的案例,如遇到火灾、溺水等情况时如何自我保护。
《守护生命》教案

《守护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和脆弱,认识到守护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和特点2. 生命的脆弱和宝贵3. 守护生命的意义和方法4. 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5. 急救知识的普及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命的脆弱和宝贵,守护生命的意义和方法,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脆弱和宝贵,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和特点,生命的脆弱和宝贵,守护生命的意义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进行急救知识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定义和特点,引出守护生命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生命的脆弱和宝贵,阐述守护生命的意义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5. 实践操作:进行急救知识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守护生命的计划。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对守护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制定的守护生命计划的可行性和完整性,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应用能力。
3. 知识测试:通过书面测试或口头提问的方式,评估学生对生命脆弱性、宝贵性以及守护生命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延伸:1. 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红十字会培训、开展校园安全教育周活动等,强化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
守护生命教案

守护生命教案教案名称:守护生命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2.了解如何保护和守护生命。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
教学内容:1.生命的定义和重要性。
2.保护和守护生命的方法。
3.案例分享和讨论。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教学板书。
2.有关保护和守护生命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3.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表达生命重要性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展示大自然中美丽的风景或动物,或者播放一个关于保护动物的短视频。
Step 2:探究(1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生命的定义和重要性,帮助他们意识到生命是珍贵的。
提问的问题如下:1.你认为生命是什么?2.为什么生命是重要的?3.有哪些生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Step 3:学习(20分钟)向学生介绍保护和守护生命的方法。
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植树造林等。
2.保护动物:不买卖或使用濒危动物制品、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拒绝虐待动物等。
3.保护人类生命:安全用电、不误食非食用品、遵守交通规则等。
Step 4:案例分享和讨论(15分钟)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或故事,例如一些环保活动或有关保护动物的实际行动。
让学生讨论这些案例的影响和启示。
Step 5: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意识到保护和守护生命的责任和重要性。
Step 6:拓展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开展一些相关的拓展活动,例如制作宣传海报、参与义务服务、组织环保活动等。
教学评估:教师通过学生对于生命重要性的认识、保护和守护生命的方法的讨论和案例分享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对于该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板书设计:生命的重要性- 保护环境- 保护动物- 保护人类生命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于保护和守护生命的意识和责任感。
可以通过多媒体等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提高课堂互动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守护生命
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悦纳生命、珍爱生命,懂得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不轻言放弃,并能形成学会“感激”的心理;深刻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并能自觉树立追求人生价值的远大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爱护身体,养护精神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懂得关注自身内在感受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表演,猜想等互动活动,提高了观察生活,反思生活的能力,通过讨论分享的探究活动,掌握了应对危险的自救自护的方法,通过分析问题,升华了精神力量对于生命的意义.
2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孩子们对生命的理解还停留于身体层次的浅层认识,对待社会当中的伤害自己,甚至自虐轻生等现象总感觉离自己的生活很远,而实际上,当他们面临困惑与挫折的时候,往往把握不住青春期的冲动,当内心需求得不到满足,已经有一些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
遇到意外事件,孩子的办法更多只停留于口头,但脱口即答,往往需要更正的地方还有很多,如何从生命的角度看待自己与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切实的学到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保护自己的方法,是本课想要完成的任务。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树立关爱自我,珍爱生命的意识,以一种理智健康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
【教学难点】由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深刻,心理学知识也很少,因此,本课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的心理,初步学习从人的行为表现挖掘人的内在思想,并且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悦纳生命、珍爱生命,懂得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不轻言放弃,并能形成学会“感激”的心理;深刻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并能自觉树立追求人生价值的远大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爱护身体,养护精神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懂得关注自身内在感受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表演,猜想等互动活动,提高了观察生活,反思生活的能力,通过讨论分享的探究活动,掌握了应对危险的自救自护的方法,通过分析问题,升华了精神力量对于生命的意义.
4.1.2学时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树立关爱自我,珍爱生命的意识,以一种理智健康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
4.1.3学时难点
由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深刻,心理学知识也很少,因此,本课的难点
是如何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的心理,初步学习从人的行为表现挖掘人的内在思想,并且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关于《健康一身轻》栏目、新闻杨家六口人自杀、典故不食嗟来之食的讨论
设计意图:结合热点新闻、古代故事,特别是学生熟悉的身边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如何正确认识生命,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自主性。
通过互动交流,使学生明白,生命是珍贵的,同时生命也是脆弱的,守护生命,不仅要有强烈的生命意识,还需要掌握基本的求生方法。
自然过渡到本课主题。
活动2【讲授】一、爱护身体
1、爱护生命,首先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
学生活动:一同学表演自己和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关心身体健康的好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其余人猜动作,并补充该生活方式的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表演和猜想的互动中,调动起学生观察、反思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方式的积极性,主动参与,乐于分享。
感受到生活中做人做事要有“度”。
活动3【讲授】2、爱护生命,还要关心自己的内在感受。
教师表演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打自己的场景,联系到未成年人自残、自虐、甚至轻生的行为,与学生们共同探讨,这些伤害生命的行为的来源。
设计意图:老师表演的方式呈现学生之间经常会出现的心理和行为,课堂更加生动、民主、富有感染力。
从学生熟悉的行为引导向一些极端的未成年人行为,让学生体会感悟心理作用对于人的重要作用,当情绪及其他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应该因正确的方式疏导,而不是转而伤害自己,这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家庭和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
活动4【讲授】3、学会保护自己
教师以学生熟悉的7.19台湾大巴车着火导致全体乘员遇难为出发点,引发学生对突发事件中如何做好自救自护的思考。
学生边思考,边完成教材中所设置的情景题,之后师生共同补充、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好的课堂应该是动静结合的,既要有与时俱进的材料,又不能够脱离教材。
此环节意在给孩子们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有利于培养他们以点带面、纵深思考的思维方式,并且学会再对照中取长补短,习得一些实用的生存方法。
活动5【讲授】二、养护精神
1、教师展示一组画作,学生交流观赏感受。
2、教师讲述画作由来,为什么费德利女士教孩子们画花卉、窗外的景致、人们之间的互助,而不是集中营的黑暗与血腥呢?。
设计意图:形成孩子的画与“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之间的反差,启发学生思考这些画作反映出的乐观、坚强、充满希望等可贵的精神品质,体会精神力量的强大。
活动6【讲授】1、养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3、师生赏析: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名言——你可以被毁掉,却不
能被打败。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和文字的冲击,体会物质与精神的相互作用力,尤其是精神的反作用力量,激发学生在困难与挫折面前,越挫越勇,坚定信念。
活动7【讲授】2、继承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教师展示几组图片:中国革命、建设过程中人们的自我牺牲精神;女排精神等奥运精神;继承传统、学习国学等场景,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将个人精神意志品质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我们才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设计意图:此处为教材难点,以学生已经掌握的历史常识和最近的新闻热点及身边熟悉的事物作为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而树立守护生命、振兴民族的责任感。
活动8【讲授】课堂小结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从珍惜爱护自己的身心开始,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方法,随着逐渐成长,将自己的生命与家庭社会联系在一起,树立责任意识,关注精神力量,使自己不断强大,是我们的民族不断强大。
活动9【练习】习题检测
1、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因此()
(1)守护生命就是指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
(2)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3)守护生命要守护精神家园
(4)守护生命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A(1)(2)(3)B(2)(3)(4)C(1)(3)(4)D(1)(2)(4)
2、下列行为中,体现对生命负责的态度的是()
A吸食毒品B遇到挫折产生轻生的念头C中国式过马路D得了病与医生积极配合进行治疗
3.当生命遇到威胁的时候,我们既要有求生的意志,又要有求生的方法,如果生活中遇到下列紧急情况,你会怎么办?
(1)晚自习下课,走到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发现后面有人尾随。
(2)回到家,发现家中煤气正在泄漏。
(3)假期期间,和同学去游泳馆,忽然同学在深水区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