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癣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合集下载

手癣的初期症状,原来是这样

手癣的初期症状,原来是这样

手癣的初期症状,原来是这样
皮肤是我们身体最大的器官,不管出现什么问题都不能轻视,尤其是遇到手癣这类顽症,更要在发病初期就制止,否则会让患者痛不欲生,同时也会影响到身边家人的生活,带来不可小觑的影响。

当然,手癣并不是没有没有办法祛除,在发现初期使用帕芙欧珍肤膏,每天定时使用,坚持一段时间便能让肌肤回到最初。

引起手癣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长期将时候浸泡在含有化学物品的液体中,接触洗涤剂之类;还有一种是因为接触了手癣患者所碰过的任何东西,所以在生活中尽量少到人潮多的地方去,避开一切病菌来源,有了手癣我们也别怕,积极面对,准时使用帕芙欧珍肤膏即可。

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些手癣出现的症状,如此一来也能在手癣发病初期便扼杀掉。

1、手掌或指间可见针帽大小的水疱,瘙痒,破裂后水液外渗,干后脱皮,有环状鳞屑,或指间潮湿、糜烂,自觉瘙痒难忍,舌红苔白腻,脉滑数。

2、水疱聚集,瘙痒难忍,有灼痛感,破裂流水,微热汗出,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3、病程迁延日久,或失治误治,皮纹深厚粗糙,皲裂痒痛,宛如鹅掌,舌燥少津,脉细数。

了解完初期症状后,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试试这些偏方:
1、取一把鲜韭菜,洗净捣烂成泥,用纱布包好,拧出汁,加入适量的红白糖,逐日服一次,一般连服4次可愈。

如黄瓜、绿豆、苦瓜、绿茶、粳米等。

用法同上,一般用药3~5次可愈。

2、取金银花、苦参、白花蛇、蒲公英、龙血竭、皂角刺、儿茶、没药各20克,用纯米醋按1∶3(100克花椒300克米醋)制成爽肤洗液。

3、取苦参、地榆、胡黄连、地肤子,将上药切碎后放入酒精中浸泡1周,过滤后再加70%酒精至1000毫升,外搽患处,天天3次。

皮肤病手足癣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皮肤病手足癣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皮肤病手足癣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指(趾)间及掌、跖皮肤的癣菌感染称为手癣或足癣。

手足癣是常见病、多发病,在各地皮肤科门诊病历统计中约占门诊病例的5%~20%左右。

手癣在中医属于“鹅掌风”范畴,足癣古称“臭田螺”,俗称脚湿气、香港脚等。

【病因病理】一、西医西医明确地认为手足癣是由致病性丝状真菌引起的。

致病真菌菌种,在我国和世界各地基本相同,常见的有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玫瑰色毛癣菌等,不同菌种,所致皮肤病变临床表现略有不同。

近几年也可见由白色念珠菌及其他酵母菌感染。

念珠菌常在指、趾间寄生,指、趾间浸软、糜烂,有特殊的临床表现,称为“念珠菌性趾(指)间糜烂症”,属于念珠菌病范畴。

手足癣的发病,主要是密切接触直接传染,也可由公共浴盆、拖鞋等间接感染足癣。

足癣又是手癣的重要传染源。

二、中医中医认为手癣(鹅掌风)、足癣(臭田螺)的发生是由于湿热下注或久居湿地,水湿外侵,郁于皮肤或风湿热郁久生虫。

【临床表现】手足癣临床上大体分为4型(有人分3型),各型可单独出现,亦可混合出现。

1.慢性间擦型 此型比较常见,呈慢性病程,主要发生在指(趾)间皮肤,多在4~5趾间和3~4趾间,皮损浸渍,发白,去除表皮,露出鲜红糜烂面,有臭味,剧痒。

2.角化脱屑型 皮肤角化增厚,以脱屑为主。

炎症不明显,界限清楚,冬季常有裂隙,可继发感染。

皮损主要发生在手掌,足跖及足跟部等。

3.亚急性水疱型 常为针头大小水疱,不易破裂,内容为浆液性,清亮透明,破溃干燥后留有领口状脱屑。

皮损多见于手掌面、足缘、跖部及指(趾)侧旁部位。

可继发感染。

4.急性溃疡型 皮疹多为水疱、脓疱,呈湿疹样变。

继发感染化脓或形成溃疡,易发生在趾屈侧及跖前部。

手癣和足癣相似。

手癣以前三型为多见,它不发生急性溃疡型损害。

最常见的是角化脱屑型,手癣以单侧损害为多见。

手、足癣可继发淋巴管炎、淋巴结炎、丹毒等或湿疹化。

【辅助检查】各型手足癣均可做真菌检查与培养,取材应自病变之边缘处或间擦部位。

中医如何辨证施治手足癣

中医如何辨证施治手足癣

中医如何辨证施治手足癣1. 引言手足癣,即手足癣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皮肤病。

中医认为手足癣主要由湿热困脾,湿浊内蕴,气血不畅等多种病因导致。

中医辨证施治手足癣注重从整体出发,以辨证施治为核心,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相结合,以达到祛邪、扶正的目的。

2. 中医辨证中医辨证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于手足癣的辨证施治,中医主要从病因、病机、证候三个方面进行辨证。

2.1 病因手足癣的病因较多,包括体质虚弱、湿热内蕴、气血不畅等。

因此,在辨证过程中,需要了解患者的体质、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情况,细致地了解病因。

2.2 病机手足癣的病机主要包括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津亏血蚀等。

根据患者的病情,可以确定病机的主要侧重点。

例如,湿热蕴结型手足癣患者常伴有红、肿、痛、渗等症状,而气滞血瘀型手足癣患者常伴有色素沉着、疤痕形成等症状。

2.3 证候在中医辨证施治中,需要从多个方面观察患者的证候。

手足癣的证候可以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湿证、热证、气血瘀滞证等。

不同的证候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3. 中医施治中医施治手足癣主要包括内治和外治两个方面。

内治主要是通过中药调理身体内部的病理状态,以达到祛邪、扶正的目的,而外治则是通过外用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缓解症状、清除病菌。

3.1 内治内治是中医治疗手足癣的核心。

根据病因、病机、证候的辨证,可以开具适合患者的中药方剂。

常用的中药有白鲜皮、连翘、黄柏、金银花等,可以清热解毒、燥湿利水、活血祛瘀等。

此外,中医还注重调理脾胃,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3.2 外治外治是辅助治疗手足癣的重要措施。

外治包括外用药物、外敷疗法等。

外用药物常用的有硫磺制剂、酮康唑、复方酮康唑等,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杀灭病菌、缓解症状。

外敷疗法包括草药洗剂、煎药浸液等,可以湿敷、热敷患处,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病变部位的恢复。

4. 预防与注意事项手足癣的预防与注意事项也是中医所关注的重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与注意事项:•保持手部和脚部的干燥,避免长时间泡水。

足癣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足癣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更正
53 6卷)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9年第72期(第7 2009年11月10日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特此更正,并向相关作者致歉。 王星云。李珂作者的单位为辽宁省锦州中医医院,王星云作者的单位为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药学院。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9年第lo期第9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家庭健康指导》一文的作者应为:李珂, (收稿日期:2009—10—25) 学杂志,2007,2(2):85—88. 菌病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真菌 短程口服加外用治疗中重度皮肤癣 [18]赖维,黄怀球,万苗坚,等.特比萘芬 37:703—705. D candidosis[J】.Int cutaneous pedis,and cmris,tinea eorporis,tinea 50mg/day,in versus /week theefficacyoforalfluconazole,150mg comparison a1.A Z,et Kulikova V, M,Koudelkova 【17】Nozickova 1998,41:153-162. levels[J】.Mycoses, comeum stratum type: hyperkeratotie the pedis flueonazole Efficacy 【16】TanamaH.DoiM,YaguchiY,etal. 1998,197:368,372. trial[J】.Dermatology, controlled randomized,placebo- d a pedis: itraconazole shortterm a1.Efficacy B.et C,Wanscher E,Avnstorp 5】Svejgaard 139:675.678. 998, D J ermatol,1 pedis[J】.Br tinea interdigital 1%cream clotrimazole treatment of weeks four mg,/day)with f250 terbinafine oforal week ofone a1.Comparison Bullen,et Martey,M Bametson,J StC 【14】R 285.289. Zasshi,2005,46(4): Gakkai lshinkin tineapedis[J】.Nippon iouble—blind 1ermatol,l /day mg 2n f50 terbinafifie oral short-term T.Treatmentoutcomeandrelapsewith N,Hamaguchi I,Morishita 3]Takiuchi [1 positive[J].Cuffs,2001,68:23-29. HIV are who diabetes with patients in ofterbinafiHe efficacy and safety S.The E.Stacy [12】Boni 414—416. 【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5): 【ll】刘维达,李岷.皮肤癣菌病的诊疗 2006,1(3):174—176. 量的影响[J】.中国真菌学杂志, 【10】徐楠,温海.足癣复发对患者生活质 1992,18(2):207. 菌的分析[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9】庞传超,金学洙.长春地区足癣致病 杂志,2002,18(4):296-297. 学及病原学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 [8]邬蜀军,聊停息.足癣的临床流行病 风皮肤病杂志,2001,17(2):104一105. 癣病原菌鉴定结果分析[J].中国麻 [7】廖廷锡,蔺敏,夏仲楠.3104例手足 临床皮肤科杂志,1990,2:77.79. 业者足癣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 【6】赵天恩,吴绪久,程焕明,等.煤矿作 336. 【J】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32(5): 至1997年10982例皮肤真菌病分析 【5】冉玉平,刘德操,李志玉,等.1981年 1(4):211. 皮肤性病学杂志,1997,l 癣529例病原菌分离培养研究叨.中国 【4】王爱平,李若瑜,王端礼,等.间擦型足 20(2):167一168. [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 地区浅部皮肤真菌病致病菌的比较 [3】张春香,李若瑜,王爱平.中国部分 189—190.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 [2】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 nursepractitioners,2006,3:152一153. for journal problem[J].The foot male 注+:联合治疗为一种外用加一种门服抗真菌药 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足癣治疗部分专家推荐使用方案

手足癣培训演示ppt课件

手足癣培训演示ppt课件

提高公众对手足癣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社区、学校等途径加强对手足癣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让更多人了解手足 癣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从而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开展科普活动
组织医学专家、公共卫生机构等开展手足癣相关的科普活动,如健康讲座、义诊等,为公众提供咨询和帮助。通过这 些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手足癣的基本知识和防治方法。
辨证分型
根据症状表现,中医将手足癣分为湿热型、脾虚湿盛型和血虚风 燥型等证型。
中医治疗方法及优势
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手足癣主要采用中药内服和外治相结合的方法。内服中药以清热利湿、解毒杀虫为主,如黄柏、苍术、 苦参等;外治则采用中药煎汤外洗或药膏外敷,如黄连膏、青黛膏等。
优势
中医治疗手足癣注重整体调理和辨证论治,能够针对不同证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具有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 优点。
真皮乳头水肿及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
03 手足癣的临床表 现
症状与体征
瘙痒
手足癣患者通常会出现 明显的瘙痒感,尤其是 在晚上或温暖潮湿的环
境下。
红斑
在感染部位出现红斑, 边界清晰,可逐渐扩大

水疱
红斑上可出现小水疱, 疱液清亮,破溃后形成
糜烂面。
鳞屑与角化
慢性手足癣患者可出现 皮肤增厚、粗糙、脱屑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锻 炼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少
感染风险。
及早就医
如出现疑似手足癣症状,应及 早就医确诊并治疗,以免延误
病情。
06 手足癣的中医认 识与治疗
中医对手足癣的认识
病因
中医认为手足癣多因湿热下注或久居湿地,感染虫毒所致。

中国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基层实践版2020)

中国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基层实践版2020)

㊃诊疗指南㊃中国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基层实践版2020)中国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工作组ʌ关键词ɔ手癣;足癣;诊断;治疗;指南ʌ中图分类号ɔ R756.3ʌ文献标识码ɔ A ʌ文章编号ɔ1673-3827(2020)15-0325-062017版中国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自发表以来,为全国广大皮肤科医生在手足癣的临床诊治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指导㊂但基层医生尤其是全科医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对指南部分内容尚不能很好理解和熟练应用㊂如,指南的治疗部分,由于篇幅所限,具体用药方法或方案未能详细阐述㊂现应广大基层医生的要求,中国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专家工作组对新版手足癣诊疗指南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并做部分解读,目的是使基层医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本指南㊂但临床工作中如有无法解决的相关问题,请转诊专科医生㊂本指南(基层实践版)的参编专家(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列):顾军㊁李春阳㊁李福秋㊁李若瑜㊁刘维达㊁吕雪莲㊁冉玉平㊁王爱平㊁温海㊁席丽艳㊁章强强㊁朱敏㊁朱红梅(执笔)㊂1定义手癣(t i n e a m a n u s)和足癣(t i n e a p e d i s)是指由皮肤癣菌(d e r m a t o p h y t e s)引起的手足部浅表真菌感染,主要累及指/趾间㊁手掌㊁足跖及侧缘,皮损可蔓延至手㊁足背及腕㊁踝部㊂要点1-1 手癣㊁足癣的侵犯局限于表皮,故属于浅表真菌感染㊂要点1-2仅发生于足背和/或手背的浅表皮肤癣菌感染,通常归入体癣范畴㊂要点1-3从定义看,只有皮肤癣菌可称为手癣㊁足癣的致病真菌㊂非皮肤癣菌性真菌也可在手㊁足部引起类似手癣㊁足癣的临床表现,如,由念珠菌引起,但应称之为手足皮肤念珠菌病㊂2病原菌手癣㊁足癣的致病菌为皮肤癣菌,其中以毛癣菌为主,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最常见㊂3流行病学3.1发病率足癣是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大范围的区域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全球平均发病率多在10%以上㊂欧洲平均发病率约14%[1],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发病率18%~39%[2-5],甚至更高㊂在皮肤浅表真菌感染中,足癣约占1/3以上[1,6-8]㊂3.2感染源及感染途径皮肤癣菌作为手癣㊁足癣的致病真菌,可以在人与人㊁动物与人㊁污染物与人之间传播㊂共用鞋袜,在公共浴室㊁健身房㊁游泳池等场所赤足,以及其他密切接触病原菌的情况下易被感染㊂浅表性真菌感染在患者自身体表不同部位之间也可以传播,如,足癣可引起手癣㊁体股癣及甲癣等;而临床可见1/3以上足癣患者常伴有甲真菌病[1,9]㊂环境因素对发病起一定作用,湿热地区和高温季节的手癣㊁足癣更高发㊂3.3易感人群手足多汗㊁穿过紧不透气鞋袜的人群,免疫功能受损人群的手癣㊁足癣发病率较高㊂很多足癣患者有家族癣病史,这种现象在 两足一手 型手㊁足癣人群中尤为突出㊂3.4治疗现状足癣初发病例中,超过70%患者选择医院就诊或药店购药,但治疗前经真菌学检查者不足1/3;而复发患者绝大多数选择医院就诊㊂足癣患者多选择外用药治疗,小部分选择口服和外用药物联合,极少数选择单用口服药物[9]㊂绝大多数患者每次外用药物最长14d,最短3d[9],55%的患者使用外用药物坚持不到1周[10]㊂治疗后患者认为有㊃523㊃中国真菌学杂志2020年12月第15卷第6期 C h i n J M y c o l,D e c e m b e r2020,V o l15,N o.6效的标志为瘙痒和/或皮疹消失[9-10]㊂3.5预后及影响足癣复发率高,80%以上患者平均每年复发超过2次㊂足癣对患者的健康㊁工作㊁社交及日常生活有明显的影响㊂过半数患者因瘙痒而影响睡眠,继发细菌感染者高达40%[10]㊂要点3-1手癣㊁足癣是常见病㊁多发病㊂临床见到类似手癣㊁足癣样临床表现,应优先考虑真菌感染㊂要点3-2手癣㊁足癣的感染源,可能来自外环境,也可能来自自身的癣菌感染㊂因此除了对外的防护,也要重视自身癣病的防治㊂ 两足一手 型手㊁足癣中,足癣/甲真菌病的发生通常早于手癣的出现,手癣常初发于挠抓足部及趾甲的一侧手[11],这类患者可以追问家族成员的类似发病史㊂要点3-3某些特殊人群(肥胖㊁糖尿病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存在手癣㊁足癣的易感因素,需加以关注㊂要点3-4手癣㊁足癣的高复发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说明当前治疗策略面临挑战,改进防治方案和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样值得重视㊂要点3-5手癣㊁足癣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很大部分患者以瘙痒缓解为治疗终点,没有按医嘱要求完成疗程㊂4临床表现根据皮损形态,足癣一般分为水疱型㊁间擦糜烂型㊁鳞屑角化型等,在临床不同阶段几种类型可以同时存在㊂4.1水疱型通常见于足跖中部或趾间皮肤,足跟少见㊂原发损害以成群或散在分布的小水疱为主,疱壁厚,疱液清;水疱干燥吸收后发生脱屑㊂患者初期常有明显瘙痒或刺痛感㊂此型有较强的继发细菌感染和促发癣菌疹的倾向㊂要点4-1此型足癣的致病真菌以趾间毛癣菌多见㊂局部炎症反应明显,如外用药物选用不当,可促发癣菌疹㊂如治疗不及时,病程迁延,疱液及水疱破损后的创面易继发细菌感染㊂4.2间擦糜烂型最常见于4~5和3~4趾间,好发于手足多汗㊁长期浸水或穿着不透气鞋的人群㊂皮损表现为:趾间糜烂㊁浸渍发白;除去表面浸渍发白部分,下方可见红色糜烂面,有时伴少量渗液㊂患者瘙痒感明显㊂此型夏季多发,易并发细菌感染所致的小腿丹毒或蜂窝织炎等㊂要点4-2此型足癣皮损表面浸渍发白覆盖下即为糜烂面㊂好发于因瘙痒揉搓局部,或长时间浸泡于积水中的足癣人群㊂细菌可由破损处侵入皮下或淋巴管,引起临近部位感染或者丹毒㊂4.3鳞屑角化型皮损多累及足跖,大片表皮增厚㊁粗糙㊁干燥脱屑,自觉症状轻微㊂足跟㊁足缘每到冬季易发生皲裂㊁出血,自觉疼痛㊂慢性病程,可合并有甲真菌病㊂要点4-3此型足癣的足跟㊁足底皮损角化增厚,在夏季皮损边缘也可发生新的炎性皮疹如水疱等,需与单纯的老年性皮肤干燥㊁角化过度型湿疹鉴别㊂患者在冬季多因皮肤干燥皲裂及疼痛就诊㊂接诊时,查看趾间及临近部位有无足癣㊁甲真菌病相关症状有助于正确诊断㊂要点4-4鳞屑角化型足癣,常用的外用药物局部渗透性不佳,治疗较其他类型更困难㊂如果没有系统用药禁忌症,建议联合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㊂手癣与足癣临床表现大致相同,但分型不如足癣明显㊂皮损初起时常见散在小水疱,随后出现脱屑,病程长时可见角化增厚㊂损害多限于一侧,常始于掌心㊁第二㊁第三或第四指掌处,而后累及整个手掌㊂自觉症状不明显㊂一些单侧受累的手癣病例伴有鳞屑角化型足癣,呈现特殊的 两足一手型 表现, 一手 常为挠抓足部及趾甲的所用手,或是日常习惯用的优势侧手㊂致病菌主要为红色毛癣菌[12-13]㊂要点4-5手癣早期多为单侧,常继发于足癣㊂当单侧手掌㊁手背㊁侧缘出现鳞屑㊁角化过度㊁水疱且能观察到活动性皮损边缘时,建议同时查看指趾有无甲真菌病㊁双足有无足癣相关症状㊂病程长时,手癣可累及双侧㊂如临床表现不典型,进行实验室真菌学检查将有助于诊断㊂手癣㊁足癣的并发症:足癣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导致丹毒或蜂窝织炎等,多见于间擦糜烂型患者㊂要点4-651%的丹毒患者罹患有趾间糜烂型足癣[14]㊂足癣是下肢丹毒和蜂窝织炎的高危因素之一,是部分下肢丹毒患者唯一的易感因素[15-17]㊂临床建议,有过下肢丹毒发作病史的足癣患者治愈㊃623㊃中国真菌学杂志2020年12月第15卷第6期 C h i n J M y c o l,D e c e m b e r2020,V o l15,N o.6足癣十分必要㊂手癣㊁足癣(以足癣多见)炎症反应剧烈或局部治疗处置不当时可触发癣菌疹,这是患者对自身病灶中的真菌成分或代谢产物产生的变态反应性疾病㊂皮疹对称发生,表现多样,常见为湿疹样癣菌疹[18-19]㊂癣菌疹处检查不到真菌,皮肤癣菌菌素皮试为阳性反应㊂按变态反应性疾病治疗联合原发皮损的抗真菌治疗可很快缓解两个疾病的症状㊂要点4-7癣菌疹是一种变态反应,可发生在原发皮损临近部位,也可发生在远离皮损的肢体部位,严重时可泛发全身㊂5实验室检查真菌学检查包括真菌镜检和培养㊂两种检查结果互为补充,一般建议尽可能同时展开㊂真菌直接镜检的优点是设备要求简单,操作简便,可快速出结果,阳性具有诊断价值㊂操作中,从皮损活动性边缘的鳞屑或水疱壁取材,以10%~ 15%氢氧化钾(K O H)作载液制片㊂显微镜下见到分隔和分支的透明菌丝或关节孢子即判断为阳性㊂真菌荧光染色等方法,有助于突出显示标本中的菌丝和孢子㊂真菌培养,包括后续的菌种鉴定可明确致病菌,有利于临床医生选择针对性药物及病情观察随访㊂一般选用沙堡弱培养基,26~28ʎC,培养2~4周㊂在形态学方法鉴定菌种有困难时,也可选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㊂要点5-1取材的注意事项:取材对检查结果影响很大,尽量从皮损的活动性边缘采取样本㊂如:对于水疱型,刮取水疱壁;趾间型,勿只取浸渍糜烂表面;鳞屑角化型,取材层次勿太表浅㊂要点5-2如何提高真菌镜检阳性率:一般以10%~15%氢氧化钾(K O H)作载液制片㊂加入荧光染液,或是乳酸棉酚蓝等染液,有助于准确识别菌丝和孢子等特殊结构,减轻判读难度,提高阳性率㊂要点5-3直接镜检结果的临床价值:皮疹典型,镜检阳性,诊断成立;皮疹典型,镜检阴性,不能除外诊断;皮疹不典型,镜检阳性,诊断成立;皮疹不典型㊁镜检阴性,除外诊断㊂要点5-4真菌培养的优势:诊断或治疗困难的病例需作真菌培养㊂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真菌,除了提供关于感染来源的信息,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菌种保藏也利于后续的各种科学研究㊂要点5-5如何提高真菌学检查阳性率:一些病例,例如鳞屑角化型手癣㊁足癣,真菌学检查阳性率较低㊂而真菌镜检结合真菌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一镜检或培养㊂必要时可多次㊁多点㊁多部位㊁多量取材检查㊂要点5-6对于仅配置镜检设备的基层单位,荧光染色方法操作简便,可以提高直接镜检阳性率,适合应用㊂如有必要需做菌种分离㊁鉴定㊁药敏,可转诊或求助上级医院的相关专科㊂6诊断和鉴别诊断典型病例根据临床特点和真菌学检查结果,易于确诊㊂但真菌学检查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阴性时也不能完全除外真菌感染,需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判断㊂手癣㊁足癣的鉴别诊断,应从病原学和皮疹特征两方面考虑㊂要点6-1手癣㊁足癣需与其他真菌(如,念珠菌㊁非皮肤癣菌性霉菌等)引起的浅表真菌感染相鉴别㊂直接镜检难以区分时,真菌培养有助于病原真菌的鉴定㊂要点6-2与其他微生物感染的鉴别:如,红癣,可见于趾间,属于纤细棒状杆菌感染,皮损在伍德灯下呈珊瑚红色或亮红色;如,掌跖部位同时出现红斑㊁领圈样脱屑,但无自觉症状,需注意排查二期梅毒㊂要点6-3与相同发病部位的皮炎湿疹㊁汗疱疹㊁剥脱性角质松懈症和掌跖脓疱病等相鉴别㊂掌握所需鉴别疾病的特点非常重要㊂如,湿疹,皮疹呈多形性改变,分布对称性,身体其他部位(严重时全身)也可见到类似皮损;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皮损炎症反应轻,一般无瘙痒,可自愈㊂而最重要的鉴别点,是这些疾病的皮损处真菌学检查结果均为阴性㊂7治疗手癣㊁足癣的治疗目标是清除病原菌,快速解除症状,防止复发㊂治疗原则㊁药物选择和治疗方法基本相同㊂外用药㊁口服药或二者联合方案均可选用㊂选择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手癣㊁足癣的临床分型㊁严重程度㊁合并疾病及患者依从性等因素㊂㊃723㊃中国真菌学杂志2020年12月第15卷第6期 C h i n J M y c o l,D e c e m b e r2020,V o l15,N o.67.1局部治疗临床可用的外用药物有:①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包括咪康唑(乳膏等,2次/日,疗程4周)㊁酮康唑(2%乳膏等,1次/日,疗程4周)[20]㊁克霉唑(2次/日,疗程4周)㊁益康唑(2次/日,疗程4周)㊁硫康唑(1%喷雾剂等,1次/日,疗程4周)[21]㊁联苯苄唑(1%乳膏等,1次/日,疗程4周)[22]以及卢立康唑(1%乳膏等,1次/日,疗程2周)[23-24]等㊂②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主要包括特比萘芬(1%乳膏㊁喷雾剂㊁溶液等,1~2次/日,疗程2~4周)[25]㊁布替萘芬(1%喷雾剂等,1次/日,疗程4周)[26-27]和萘替芬(2%乳膏㊁凝胶等,1次/日,疗程2周)[28]等㊂③吗啉类抗真菌药:主要包括阿莫罗芬(0.25%乳膏等,1次/日,疗程4周)[28]等㊂④其他抗真菌药物:如环吡酮胺(1%软膏等, 1~2次/日,疗程4周)[30-31]㊁利拉萘酯(2%乳膏等,1次/日,疗程4周)[32]㊁咪唑与丙烯胺类的复方制剂(1%萘替芬0.25%酮康唑乳膏,1~2次/日,疗程2~4周)[33]等药物㊂用法与疗程,与上述咪唑类或丙烯胺类近似㊂⑤角质剥脱制剂:水杨酸等㊂⑥中药制剂等㊂局部抗真菌治疗具有起效较快,费用较低,避免系统用药不良反应等优势㊂但可能存在:药物涂布不均匀,因衣物鞋袜擦除而遗漏病灶,鳞屑角化型手癣㊁足癣局部药物渗透性较差,因疗程长㊁局部黏腻不适造成患者依从性差等情况,导致足癣复发率变高㊂要点7-1目前临床常用局部治疗抗真菌药物以咪唑类㊁丙烯胺类为主;统计学分析显示,其治疗足癣㊁体股癣的疗效无差异㊂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局部治疗的疗效受到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用药方法的影响㊂要点7-2手癣㊁足癣局部治疗的注意事项:依据皮损类型选择不同药物剂型,如,水疱型选用无刺激的溶液或乳膏;指/趾间擦糜烂型,先用温和的㊁散剂或粉剂将局部收敛干燥后,再用乳膏等其他剂型;鳞屑角化型可选择乳膏或软膏,角质剥脱剂㊂要点7-3手癣㊁足癣局部治疗的涂药范围:除了肉眼可见皮损部位,应扩大药物涂布范围到临近部位及其周边㊂要点7-4手癣㊁足癣的局部治疗疗程:症状消失后,应再维持治疗1~2周或者更长时间㊂要点7-5难治性的鳞屑角化型手癣㊁足癣,一般建议延长用药2周,或联合应用系统抗真菌药物㊂要点7-6角质剥脱剂(如,水杨酸类制剂)局部使用治疗手癣㊁足癣,其作用机制是部分剥脱含有癣菌的表皮角质层㊂临床应用中应注意把控剥脱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勿用于皮肤明显破损处,以免造成刺激症状㊂要点7-7特殊人群,如妊娠及哺乳期妇女㊁儿童等的用药㊂外用抗真菌药物中:克霉唑㊁咪康唑可用作妊娠期患者一线药物,布替萘芬㊁环吡酮㊁萘替芬㊁特比萘芬排在上述药物之后使用;益康唑妊娠前3个月避免使用,第二及第三个3个月少用;酮康唑可能安全,但限于短期㊁局部使用[34]㊂对于哺乳期患者,克霉唑㊁酮康唑㊁咪康唑㊁特比萘芬等外用抗真菌药被列入哺乳期药物安全分级L2级(较安全,在有限数量的对哺乳母亲用药研究中,没有证据显示其副作用增加,和/或哺乳母亲使用该种药物有危险性的证据很少)㊂哺乳期患者的局部治疗,建议以L2级抗真菌药物为主[35]㊂上述这些特殊人群患者的局部治疗,仍应权衡利弊后谨慎用药㊂用药前请具体参考药物说明书㊂7.2系统治疗与局部治疗相比,系统抗真菌治疗具有疗程短㊁用药方便㊁不遗漏病灶㊁患者依从性较高㊁复发率低等优点,适用于皮损泛发或受累面积大㊁鳞屑角化型㊁局部治疗依从性差或疗效欠佳的手癣㊁足癣患者,以及伴有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㊁艾滋病等)的手癣㊁足癣患者㊂临床手癣㊁足癣治疗常用的系统抗真菌药为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36-37]㊂用药剂量及常用疗程:特比萘芬,250m g/d,疗程1~2周㊂伊曲康唑,100 m g/d,疗程2周;或100~200m g,2次/日,疗程1周㊂国内氟康唑治疗手癣㊁足癣的用药资料较少㊂要点7-8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的安全性已被国内外众多的临床研究所证实,具体使用时(尤其是特殊人群,如老年人㊁儿童,或是有糖尿病等系统疾病的人群)仍应参考药物说明书㊂7.3联合治疗外用药和口服药联合由于局部用药和系统㊃823㊃中国真菌学杂志2020年12月第15卷第6期 C h i n J M y c o l,D e c e m b e r2020,V o l15,N o.6用药各有其局限性㊂联合治疗在临床上已日益受到重视,常用的方法是一种外用药物和一种口服药物的联合㊂联合治疗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还可以缩短疗程㊁降低费用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㊂可选择方案见表1㊂表1口服加局部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手癣㊁足癣的可选方案T a b.1 C o m b i n e d t o p i c a l a n d o r a l a n t i f u n g a l t r e a t m e n t o p t i o n s o f t i n e a m a n u s a n d t i n e a p e d i s联合用药方案常用疗程丙烯胺类特比萘芬250m g/d+外用抗真菌药物疗程1~2周咪唑类伊曲康唑400m g/d+外用抗真菌药物疗程1~2周局部用药的联合采用抗真菌机制相似或不同的药物相联合(例如:唑类药物+丙烯胺类药物),也可选用抗真菌药物与其他作用机制药物(如,角质剥脱剂或中药制剂)的联合㊂要点7-9某些皮损炎症反应剧烈㊁瘙痒严重的手癣㊁足癣病例,局部联合用药建议:可先选用复方制剂(抗真菌药加糖皮质激素,如复方酮康唑乳膏㊁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等,应避免单一使用激素类外用药㊂)治疗1~2周,待炎症及瘙痒缓解后,需改换不含糖皮质激素的外用抗真菌药物进行后续治疗㊂7.4某些特殊病例的处理当手癣㊁足癣趾/指间有糜烂或急性湿疹样表现,如外用药物不当,有可能导致刺激性皮炎㊁或激发加剧接触性皮炎症状㊂炎症反应剧烈或局部治疗处置不当时可触发癣菌疹㊂某些足癣患者可能继发或局部混合细菌感染,也有些患者存在或混合有其他非皮肤癣菌性真菌感染㊂要点7-10当手癣㊁足癣皮损有急性湿疹样改变时,建议:治疗起始采用有效口服抗真菌药物与局部外用激素类药物联合的方法;待症状缓解后,再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40]㊂要点7-11出现癣菌疹,按皮炎湿疹类处理,同时治疗原发手癣㊁足癣病灶㊂要点7-12足癣继发细菌感染时,应首先抗细菌治疗,待细菌感染控制后再行抗真菌治疗㊂当局部混合细菌感染时,诊断明确后可联合使用抗细菌治疗药物㊂要点7-13由念珠菌和/或非皮肤癣菌性霉菌所致的手足浅部真菌感染,或者上述真菌与皮肤癣菌的混合感染病例,治疗建议选用广谱抗真菌药物㊂8疗效评定标准红斑㊁丘疹㊁鳞屑㊁水疱㊁糜烂㊁浸渍㊁发白完全消退,瘙痒消退,真菌学检查阴性㊂9健康教育手癣㊁足癣,尤其是足癣,容易复发或再感染㊂患者规范治疗㊁全程治疗,也就是足剂量㊁足疗程治疗,对提高治愈率㊁预防复发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㊂健康教育对防治足癣㊁降低其复发及减少传播至关重要㊂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如:电视㊁报刊杂志㊁互联网㊁医疗机构㊁药店㊁患者亲友群等,开展以下方面健康教育:①注意个人卫生:手足部浴后及时擦干趾/指间,穿透气性好的鞋袜,鞋子可使用短波紫外线等进行消毒;避免长期将手足浸泡入水等液体中,掌跖出汗多时可局部使用抑汗剂㊁爽身粉剂或抗真菌散剂(如,硝酸咪康唑散),保持鞋袜㊁足部清洁干燥,也可将抗真菌散剂(如,硝酸咪康唑散)撒于鞋袜,预防复发㊂②注意浴池㊁宿舍等场所公共卫生,不与他人共用日常生活物品,如:指甲刀㊁鞋袜㊁浴盆和毛巾等㊂③积极治疗自身其他部位的癣病(特别是甲真菌病),同时还需治疗家庭成员㊁宠物的癣病㊂参考文献[1]B u r z y k o w s k i T,M o l e n b e r g h s G,A b e c k D,e t a l.H i g hp r e v a l e n c e o f f o o t d i s e a s e s i n E u r o p e:r e s u l t s o f t h e A c h i l l e sP r o j e c t[J].M y c o s e s,2003,46(11-12):496-505.[2]I l k i t M,D u r d u M.T i n e a p e d i s:t h e e t i o l o g y a n d g l o b a l e p i-d e m i o l o g y o f a c o mm o n f u n g a l i n f e c t i o n[J].C r i t R e v M i c r o-b i o l.2015;41(3):374-388.[3]A m e e n M.E p i d e m i o l o g y o f s u p e r f i c i a l f u n g a l i n f e c t i o n s[J].C l i n i c s i nD e r m a t o l o g y,2010,28(2):197-201.[4]H a v l i c k o v a B,C z a i k a V A,F r i e d r i c h M.E p i d e m i o l o g i c a lt r e n d s i n s k i n m y c o s e s w o r l d w i d e[J].M y c o s e s,2008,51(S u p p l4):2-15.[5]杨利红,赵颖,严淑贤,等.上海新泾社区50岁以上居民足癣患病情况调查[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2,7(2):92-94. [6]W a t a n a b e S,H a r a d a T,H i r u m a M,e t a l.E p i d e m i o l o g i c a ls u r v e y o f f o o t d i s e a s e s i n J a p a n:r e s u l t s o f30,000f o o tc h e c k s b yde r m a t o l o g i s t s[J].J D e r m a t o l,2010,37(5):397-406.㊃923㊃中国真菌学杂志2020年12月第15卷第6期 C h i n J M y c o l,D e c e m b e r2020,V o l15,N o.6[7]C h e n g S,C h o n g L.A p r o s p e c t i v e e p i d e m i o l o g i c a l s t u d y o nt i n e a p e d i s a n d o n y c h o m y c o s i s i n H o n g K o n g[J].C h i n M e d J(E n g l),2002,115(6):860-865.[8]费实,肖常青,李振洁,等.1999~2007年皮肤科门诊浅部真菌发病及镜检情况分析[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9,4(2): 93-96,101.[9]王爱平,高露娟,席丽艳,等.足癣患者治疗现状调查[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4,9(6):335-338.[10]徐楠,温海.足癣复发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6,l(3):174-176.[11] D a n i e l C R I I I,G u p t a A K,D a n i e l M P,e t a l.T w o f e e t-o n eh a n d s y n d r o m e:a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m u l t i c e n t e r s u r v e y[J].I n t JD e r m a t o l,1997,36(9):658-660.[12] W i l s o n M,B e n d e r S,L y n f i e l d Y,F i n e l l i L J.T w o f e e t-o n eh a n d s y n d r o m e[J].J A m P o d i a t r M e d A s s o c,1988,78(5):250-253.[13] P a r k B C,L e e S J,K i m D W,e t a l.M o l e c u l a r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 m y c o l o g i c c o r r e l a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o n c o m i t a n t t i n e a p e d i s a n d t i n e a m a n u u m i n f e c t i o n[J].A r c h D e r m a t o l, 2009,145(2):205-207.[14] Mül l e r D P,H o f f m a n n R,W e l z e l J.M i c r o o r g a n i s m s o f t h et o e w e b a n d t h e i r i m p o r t a n c e f o r e r y s i p e l a s o f t h e l e g[J].JD t s c h D e r m a t o l G e s,2014,12(8):691-695.[15] R o l d a n Y B,M a t a-E s s a y a g S,H a r t u n g C.E r y s i p e l a s a n dt i n e a p e d i s[J].M y c o s e s,2000,43(5):181-183.[16] P a v l o t s k y F,A m r a n i S,T r a u H.R e c u r r e n t e r y s i p e l a s:r i s kf a c t o r s[J].J D t s c h D e r m a t o l G e s,2004,2(2):89-95.[17] C a n n o n J,R a j a k a r u n a G,D y e r J,e t a l.S e v e r e l o w e r l i m bc e l l u l i t i s:def i n i ng th e e pi d e m i o l o g y a n d r i s k f a c t o r s f o r p r i-m a r y e p i s o d e s i n a p o p u l a t i o n-b a s e d c a s e-c o n t r o l s t u d y[J].C l i n M i c r o b i o l I n f e c t,2018,24(10):1089-1094.[18] R o m a n o C,R u b e g n i P,G h i l a r d i A,e t a l.A c a s e o f b u l l o u st i n e a p e d i s w i t h d e r m a t o p h y t i d r e a c t i o n c a u s e d b y T r i c h o-p h y t o n v i o l a c e u m[J].M y c o s e s,2006,49(3):249-250.[19]K a a m a n T,T o r s s a n d e r J.D e r m a t o p h y t i d-a m i s d i a g n o s e de n t i t y[J]?A c t a D e r m V e n e r e o l,1983,63(5):404-408.[20]李春阳,李诚菊,徐永豪,等.2%酮康唑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开放性㊁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1,6(2):112-114.[21]王美芳,李邻峰,程海燕,等.1%硝酸硫康唑喷雾剂治疗足癣及鞋袜用药对预防复发的作用[J].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8,13(3):164-167.[22]王爱平,温海,赖维,等.1%联苯苄唑霜治疗足癣长期疗效观察[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8,3(4):224-227. [23]符美华,李岷,李若瑜,等.不同疗程1%卢立康唑乳膏治疗足癣的多中心㊁随机双盲对照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7):453-456.[24]J a r r a t t M,J o n e s T,A d e l g l a s s J,e t a l.E f f i c a c y a n d s a f e t yo f o n c e-d a i l y l u l i c o n a z o l e1%c r e a m i n p a t i e n t sȡ12y e a r s o fa g e w i t h i n t e r d i g i t a l t i n e a p e d i s:a p h a s e3,r a n d o m i z e d,d o u b l e-b l i n d,ve h i c l e-c o n t r o l l e d s t u d y[J].J D r u g s D e r m a-t o l,2014,13(7):838-846.[25] K o r t i n g H C,K i e n c k e P,N e l l e s S,e t a l.C o m p a r a b l e e f f i c a-c y a nd s a fe t y of v a r i o u s t o p i c a l f o r m u l a t i o n s o f t e r b i n a f i n e i nt i n e a p e d i s i r r e s p e c t i v e o f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r e g i m e n:r e s u l t s o f am e t a-a n a l y s i s[J].A m J C l i n D e r m a t o l,2007,8(6): 357-364.[26]李岷,顾军,毕志刚,等.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体股癣㊁足癣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7):471-472.[27] G u p t a A K.B u t e n a f i n e:a n u p d a t e o f i t s u s e i n s u p e r f i c i a lm y c o s e s[J].S k i n T h e r a p y L e t t,2002,7(7):1,2,5. [28]S t e i n G o l d L F,P a r i s h L C,V l a h o v i c T,e t L.E f f i c a c y a n ds a f e t y o f n a f t i f i n e H C l G e l2%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i n t e r d i g i-t a l a n d m o c c a s i n t y p e t i n e a p e d i s:p o o l e d r e s u l t s f r o m t w om u l t i c e n t e r,r a n d o m i z e d,d o u b l e-b l i n d,v e h i c l e-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 s[J].J D r u g s D e r m a t o l,2013,12(8):911-918. [29]王爱平,余进,陈伟,等.0.25%盐酸阿莫罗芬霜治疗足癣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2(5): 293-295.[30]王爱平,王端礼,虞瑞尧,等.1%环吡酮胺软膏治疗皮肤真菌病疗效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31(5):337 [31] A l y R,F i s h e r G,K a t z I,e t a l.C i c l o p i r o x g e l i n t h e t r e a t-m e n t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i n t e r d i g i t a l t i n e a p e d i s[J].I n t J D e r-m a t o l,2003,42(S u p p l1):29-35.[32]王英,沈永年,朱红梅,等.利拉萘酯乳膏治疗体股癣及足癣的多中心随机双肓对照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8):476-478.[33]吴建华,温海,陶苏江,等.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足癣209例[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6,25(5):328-331.[34] P a t e l VM,S c h w a r t z R A,L a m b e r t W C.T o p i c a l a n t i v i r a la n d a n t i f u n g a l m e d i c a t i o n s i n p r e g n a n c y:a r e v i e w o f s a f e t yp r o f i l e s[J].J E u r A c a d D e r m a t o l V e n e r e o l,2017,31(9): 1440-1446.[35]中国体癣和股癣诊疗指南工作组.中国体癣和股癣诊疗指南(2018修订版)[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9,14(1):1-3.[36] G u p t a A K,F o l e y K A,V e r s t e e g S G.N e w a n t i f u n g a l a g e n t sa n d n e w f o r m u l a t i o n s a g a i n s t d e r m a t o p h y t e s[J].M y c o p a t h-o l o g i a,2017,182(1-2):127-141.[37] T s u n e m i Y.O r a l a n t i f u n g a l d r u g s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d e r-m a t o m y c o s i s[J].M e d M y c o l J,2016,57(2):J71-75.[收稿日期]2020-10-08[本文编辑]施慧㊃033㊃中国真菌学杂志2020年12月第15卷第6期 C h i n J M y c o l,D e c e m b e r2020,V o l15,N o.6。

手癣的表现原来是这样,长见识全靠这篇分享

手癣的表现原来是这样,长见识全靠这篇分享

手癣的表现原来是这样,长见识全靠这篇分享
手癣也名为鹅掌风,稍微听说过手癣的人都会对手癣患者敬而远之,因为手癣的传染性极强,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就引发或者被传染,手癣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了解手癣,从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期。

若一开始便发现了手癣的症状,再对症使用帕芙欧珍肤膏,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便能看到显著的效果。

要知道生活中很多人错过最佳时间,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不重视,认为手癣不足为惧,二是因为对手癣不了解,错过了治疗期。

所以笔者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什么是手癣,帮助大家学会分辨认识,认真对待身体每一个部位的细微变化。

一、手癣的来源
长时间的将手浸泡在水中,或者手在混合有化学物品在水里工作会导致手癣;接触了患有真菌的人或者物品或者动物,均有可能会传染上手癣。

二、手癣的症状
手癣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红斑,水疱,鳞屑和角化增厚。

由于真菌感染了手部,引起的皮肤损害,手癣会累及到手背,出现环形或者多环形的损害,可以传染其他的癣病,比如出现体癣、头癣等癣病,手癣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其中是角化增厚型的,在患者的手掌上出现弥漫发红,掌皮粗糙,水泡鳞屑型发病后会瘙痒,出现水泡。

三、注意事项
1、适当抗炎治疗
一旦明确手部患有真菌感染,则应及时予以治疗,以免皮损范围继续扩大或演变成慢性。

2、注重手部护理
在冬季来临,而未发生皲裂前,应经常外搽油脂和防裂膏、护手霜等,加强手部防护。

3、减少外界刺激
鹅掌风患者应避免用肥皂洗擦,尽量避免接触有刺激性的物质,如洗洁精、肥皂粉及其他化学产品等,养成戴防护手套劳作的习惯。

若患有足癣,应将足癣治愈,同时不共用面巾、浴巾,以免癣病自身传播。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则可避免相互传播。

手足癣

手足癣

手足癣手足癣是手癣和足癣的总称。

手癣(tinea manuum)是指发生在手掌和指间的皮肤癣菌感染。

足癣(tinea pedis)是指发生于足跖部及趾间的皮肤癣菌感染。

足癣是皮肤癣菌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多见于成人,全世界流行。

在足癣发病中,缺乏皮脂腺和穿着封闭性鞋子造成的湿润环境是最重要的因素。

主要的致病菌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断发毛癣菌。

足癣极少引起严重的疾病或死亡,但可以作为细菌入侵的门户而引起细菌性蜂窝织炎,趾间型足癣具有最高危险性,其次甲癣,再次是足跖部足癣。

1.局部治疗:为首选,常用咪唑类药物有1%联苯苄唑、2%咪康唑、1~3%克霉唑、2%酮康唑、1%益康唑、2%舍他康唑等;丙烯胺类药物有1%萘替芬、1%特比萘芬或1%布替萘芬制剂;其他有2.5%阿莫罗芬、1%环吡酮胺、2%利拉萘酯等,根据不用临床类型选用不同剂型,每日外用1~2次,疗程为4~6周。

对于角化型手足癣可加用角质剥脱剂,如尿素、水杨酸或乳酸制剂。

2.系统治疗:对于角化型手足癣或严重趾间型足癣者、外用药物依从性差者、患者要求口服药物者,在无禁忌证情况下,可以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

伊曲康唑200mg,每日2次,疗...查看详情临床表现1.趾间型足癣:最常见的类型。

多见于手足多汗、长期穿胶鞋的人群,夏季多发或加重。

以4~5和3~4趾间最为常见,皮损表现为趾间红斑、脱屑、皲裂和浸渍,伴瘙痒。

严重时可见糜烂和溃疡。

并发症包括合并细菌感染、癣菌疹反应、丹毒、蜂窝织炎等。

2. 水疱型足癣:在足内侧水疱和大疱,与癣菌疹反应有关。

原发损害以小水疱为主,成群或散在分布,疱壁厚内容物澄清,干燥吸收后出现脱屑。

自觉瘙痒严重。

3. 角化型足癣:一侧或双侧足跖弥漫角化过度、红斑、脱屑和皲裂。

自觉症状轻微,每到冬季,易发生皲裂、出血、疼痛。

常为慢性,治疗较困难。

手癣常见于角化过度型足癣患者,多表现为非炎症性,且为单侧(两足一手综合征)。

手掌和手指有弥漫角化过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足癣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手足癣的发生多数是伴随病毒的感染而发病,主要与个人卫生习惯有很大关系。

对于手足癣的发病症状,发病初期很多患者都是比较模糊,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诊断,以下就是手足癣的具体诊断方法:
手足癣的初发症状主要表现为手部,脚部出现瘙痒症状,局部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或者水泡等皮肤性损害,此些症状很容易导致患者与某些瘙痒性皮肤疾病搞混淆,对此手足癣的诊断,我们应该具体从其发病皮损症状以及发病部位与其他疾病进行有效的区分:
皮损诊断:
手足癣初起时常有散在小水泡发生,伴有瘙痒;继而会出现丘疹、红斑:表现为米粒大小,高出皮肤表面,红斑呈圆形、环形、图环形、半环形发展。

另外,手足癣水疱在干涸后会出现脱屑的情况,皮纹增深,触之粗糙,病久者呈现角化增厚并逐渐向四周扩大。

严重会造成皮肤出现脓包、糜烂、破裂的现象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病发部位诊断:
引发手足癣的病发因素比较复杂,造成其表现的病发症状也有所不同,常见的有鳞屑水疱型、浸渍糜烂型、角化过度型三种表现形式。

鳞屑角化型、水疱型和浸渍糜烂型三种。

鳞屑角化型表现为足跖干燥脱屑,逐渐扩大,冬季加重,可形成足跟部皲裂,夏季可减轻;水疱型主要表现为足部侧缘的成堆或散在分布的水疱,泡壁厚,可有痒感,夏季多见,水泡多自行干涸,继发脱屑。

如处理不当可继发细菌感染,形成化脓性皮疹,患者有疼痛感;浸渍糜烂型也比较常见,而且常常为足癣的首发表现,如足趾间皮肤浸渍发白,继而剥脱,自觉瘙痒,常常导致搔抓,使表皮剥脱,露出其下新鲜嫩薄皮肤,一般夏重冬轻,足汗较多者,冬季也可以发生。

长期不愈的趾间糜烂往往会继发链球菌感染而形成丹毒,是下肢丹毒的常见病因。

鳞屑水疱型:主要发生于手掌、足跟等部位,患处的皮肤可出现增厚、粗糙、干燥、脱屑、教裂、疼痛等症状,但一般不会引起瘙痒。

在趾间、足跎及其侧峰反复出现针头大小丘疹及疱疹。

浸渍糜烂型:多发生在脚部,常在第四、五趾间发生。

表现为角质层浸渍、发白、松软、剥脱,露出红色糜烂状或蜂窝状基底,会有少许渗液。

角化过度型:主要病发于足跟、足跎及其侧缘。

角质层增厚、粗糙、脱屑、干燥。

自觉症状轻微,每到冬天易发生皲裂。

温馨提示:由于手足癣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接触传染,因此患者平时应该多加注
意特别是群居生活应不与他人共用脸盆、脚盆、毛巾、拖鞋等物品,避免重复感染或者造成他人发病。

原文链接:/tixuan/2014/0728/184752.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