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差异研究
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及启示

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及启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对于居民的健康、社交和文化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及启示进行探讨。
一、国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及启示1.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有相当的经验积累。
发达国家的政府在财政资金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用于兴建社区体育设施、开展体育活动和招募专业人员。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多元化,涉及政府、民间组织、学校等多方面,形成了一个协调合作的体系,让社区居民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参与体育活动。
发达国家注重体育公共服务的普及化,提高了体育设施的开放性和利用率,让更多的居民受益。
2.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启示从发达国家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政府的支持非常重要,必须增加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包括资金、人力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多元化的供给主体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政府、社会组织和学校等应该共同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网络。
要加强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普及宣传和推广,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体育公共服务的益处。
二、国内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及启示1.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现状我国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育设施短缺,尤其是一些新建社区和农村地区,体育设施严重不足;二是服务质量不高,一些社区体育设施破旧、管理不善,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三是供给主体单一,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多由政府主导,缺乏其他社会组织的参与和支持。
三、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启示国内外关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都表明,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三方共同参与是解决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大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提供更多的体育设施和活动,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让更多的居民受益。
关于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专题调研报告(六安市、蚌埠市调研组)

关于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专题调研报告(六安市、蚌埠市调研组)根据局党组统一部署,2014年4月1日至4日,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席峰率调研组到六安、蚌埠两市进行“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专题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调研组集中四天时间,在六安、蚌埠两市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了解、实地查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深入调研。
一是先后在六安市、霍山县和蚌埠市、怀远县召开四场座谈会。
参加人员范围为:市、县(区)体育行政部门有关同志,相关体育协会负责人,部分市县财政、文教部门负责人等不同层面的人员。
参加座谈人数共有60多人。
二是走访部分乡村健身场所附近居民、部分居委会文体站负责人、有关市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等。
三是实地查看健身活动点10多个。
如六安市全民健身长廊、霍山县但家庙镇大河厂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蚌埠市体育场、蚌埠市高新区文锦路社区体育设施、怀远县荆山健身广场、怀远县涡北新城何巷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现场了解当地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使用、管理、维护及购买服务方面的情况。
四是通过适当方式,了解部分兄弟省市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具体做法。
二、购买服务的主要做法近年来,六安、蚌埠两市结合自身实际,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
江苏、山东等兄弟省市,特别是江苏省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方面启动较早、力度较大、进展较快,值得我省学习借鉴。
(一)六安市主要做法。
六安市政府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如在市区投资5个多亿因地制宜建成了“老淠河全民健身长廊”,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工程建设及后续管理、维护费用均由政府财政负担。
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如健身长廊的管理、社区健身器材的维护等,均由政府出资委托民间组织和社居委负责。
目前,市政府已起草了关于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具体方案,征求意见已经结束,下一步上市政府常务会议后正式印发实施。
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及启示

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及启示1. 引言1.1 背景介绍社区体育是指以社区为单位,为满足社区居民的身体锻炼和健康需求而提供的体育服务。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尊重生活方式的倡导,社区体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全民健身”政策,倡导全民参与体育运动,推动社区体育的发展。
但是由于各地资源分配不均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们改善了基层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建立了健全的社区体育组织和管理机制,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丰富的体育活动。
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发展社区体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就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启示,并展望未来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促进我国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是社会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民众身心健康、增进社区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健身的需求逐渐增加,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水平也受到了更高的要求。
深入研究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对于优化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进行比较和总结,可以发现不同国家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通过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可以为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帮助我国完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区居民的体育健康水平,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
2. 正文2.1 国内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国内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
一方面,一些大城市或者发达地区的社区体育设施和服务相对完善,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农村地区,社区体育设施和服务严重匮乏。
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及启示

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及启示一、体育设施建设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社区体育设施的投入,但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我们的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对社区体育设施建设非常重视,普及率较高,设施种类齐全。
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即要加大对社区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设施的普及率,使其更加便捷、舒适,方便居民进行各类体育运动。
要关注设施的多样性,满足居民的多样化健身需求。
二、体育活动举办在体育活动举办方面,国外的一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机构开展的体育活动种类繁多,覆盖面广,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吸引了大量民众的参与。
这对我们启示很大,即要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羽毛球、游泳等,使居民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
还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设置不同的体育活动,如中老年群体可以开展广场舞、太极拳等活动,青少年可以开展篮球、足球等活动,从而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
三、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视,他们注重培养一批专业的体育指导员、健身教练和健康管理师等。
这些专业人才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和服务,使居民能够科学健身、健康生活。
对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即要加强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健身指导和服务,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
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加大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完善体育设施建设,丰富体育活动内容,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努力为居民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全面的健康服务。
相信随着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不断完善,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健康发展。
论我国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机遇与挑战

论我国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机遇与挑战海冰洁【摘要】As the government reform constantly goes deeper,the calling for the network of government governance,society governance and market governance gets stronger and stronger. The aspect for supply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 which benefits the public, multiple?subjects and multi-participation comes to be developing trend gradually. Social sport organizations grow up quickly in the society, and the masses are eager for diversified,multi-layered and different public sports service which gives a good opportunity for government's purchasing public sports service from social sport organizations. But legal vacancy, the missing of normative and competitive purchase and weak capacity of social sport organizations, make up challenges to government's purchasing public sports service. This article gives advice from legal aspect, government awarenessaspect,purchase operation aspect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social sport organizations in order to take opportunities,face challenges,and makemulti-supplying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 come true.%随着政府改革不断深入,对政府、社会、市场三元治理的呼唤日益强烈,在惠及社会公众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多元主体,多方参与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国内外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差异研究

国内外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差异研究作者:刘若军来源:《求知导刊》2017年第26期摘要:文章从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模式出发,分析我国与西方国家在开展这一工作时存在的差异性,以期更好地推进我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工作的进程。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开展了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尝试并取得了相当经验。
从总体趋势来看,我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日渐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西方国家相比较仍有较大的差距。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是政府采购职责的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政府将体育公共服务以工程项目的形式外包给社会具备相关资质的企业单位并通过公开投标的方式加以开展,以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效率和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
一、中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现状1.“功能替代”的操作方式在我国近20年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操作方式亦即“功能替代”。
具体来说,功能替代方式可以细分为延续、发展、收编和放任四种方式。
延续、发展、收编、放任的方式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社会组织的态度和工作方式,依据当时当地的情况分别采取延续老组织的使用、发展新的社会组织、收编原有社会组织、放任一些无关紧要的组织自主发展的操作方法。
政府对社会组织不同的操作方式一方面加强了政府的管理和宏观调控效率,另一方面也增强了社会组织在提供社会公共体育服务过程中的作用。
2.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方式随着近年来我国公共服务的不断发展,政府在开展公共服务事业上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因此政府与社会组织开展合作也成为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关系模式。
政府部门的相关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不再对政府财政进行垄断,社会企业和相关组织能够在公开招标的前提下参与到政府财政拨款的使用中来,更多的政府公共服务财政资金转向民间组织购买公共服务。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不断加强,财政支出也在增加,但在购买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问题。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前的规划不明确、计划性不强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过程,就要规范政府职能,改善政府与民间组织关系,优化购买环境,为购买服务提供合理的制度保障。
另外,在购买过程中也要建立服务监督机构,保证政府职能与社会组织活动的有效对接。
一、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现状1.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计划性不强、购买范围模糊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项目时随意性较强,缺少准确的购买计划和预案,购买范围不明确,购买程序缺少体制约束。
社会组织大多数具有一定的不足处,但政府在购买前一般缺少对此类团体的调研,对社会组织的资质要求不准确。
另外,虽然有些购买项目做过公示,但数据模糊且不准确,没有做到细致化。
2.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规章制度空缺目前,国内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缺少有效的评估监管制度;第二,财政支出上缺少有效预案作为基础来进一步确定资金流向问题;第三,政府对社会组织服务的扶持力度不够;第四,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后的信息公开度不足。
3.社会组织普遍处在公共服务的低端地段,服务能力有限目前,尽管社会组织众多,但多数具有规模小、成员少、素质低、公信力差等特点。
另外,由于民间组织起点低、资金少,很难得到正规的营业资格,使得很多组织开不下去。
一旦政府拖欠服务项目费用,将直接导致社工工资不能及时发放。
二、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问题反思1.购买过程中过于注重购买成本,导致服务质量不高购买公共服务不能一味追求低成本,要对服务收益做出评估,且不能够盲目购买,也有一些地方由于财政支出较少,导致政府盲目购买,不顾质量降低成本。
实际上,盲目地降低成本不但带来服务质量的下降,由于政府直接提供转变为政府购买,还极可能会导致转化成本与监督工作量的上升。
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及启示

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及启示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提供的面向社区居民的体育设施和服务。
国内外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上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为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要注重设施建设。
国外的一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非常完善,设施建设包括体育场馆、运动场地、健身房等,形成了完善的体育设施网络。
在国内,政府需要加大对社区体育设施的投入,通过增加设施供给,提高社区居民的体育活动参与率。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要注重服务品质。
一些国外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不仅仅提供场地设施,还有专业的教练和服务人员,提供指导和辅导。
政府可以通过培训和聘请专业人员,提高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服务品质,提供更好的体育指导和教育。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要注重推广宣传。
一些国外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采取了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吸引居民参与体育活动。
政府要加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宣传,让更多的居民了解到这些服务的存在,并且愿意去参与。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要注重多元化发展。
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各有不同,政府应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兴趣,提供多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和项目。
对于年轻人可以提供篮球、足球等团队项目,对于中老年人可以提供健身操、太极拳等健身项目。
通过多元化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居民的体育需求,提高参与度和满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差异研究
文章从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模式出发,分析我国与西方国家在开展这一工作时存在的差异性,以期更好地推进我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工作的进程。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开展了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尝试并取得了相当经验。
从总体趋势来看,我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日渐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西方国家相比较仍有较大的差距。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是政府采购职责的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政府将体育公共服务以工程项目的形式外包给社会具备相关资质的企业单位并通过公开投标的方式加以开展,以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效率和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
一、中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现状
1.“功能替代”的操作方式
在我国近20年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操作方式亦即“功能替代”。
具体来说,功能替代方式可以细分为延续、发展、收编和放任四种方式。
延续、发展、收编、放任的方式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社会组织的态度和工作方式,依据当时当地的情况分别采取延续老组织的使用、发展新的社会组织、收编原有社会组织、放任一些無关紧要的组织自主发展的操作方法。
政府对社会组织不同的操作方式一方面加强了政府的管理和宏观调控效率,另一方面也增强了社会组织在提供社会公共体育服务过程中的作用。
2.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方式
随着近年来我国公共服务的不断发展,政府在开展公共服务事业上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因此政府与社会组织开展合作也成为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关系模式。
政府部门的相关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不再对政府财政进行垄断,社会企业和相关组织能够在公开招标的前提下参与到政府财政拨款的使用中来,更多的政府公共服务财政资金转向民间组织购买公共服务。
3.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开展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先进经验不断传入我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模式也在我国逐渐开始了新的探索。
199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通过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合作建设了罗山市民休闲中
心,这成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最初尝试。
其后包括深圳、广州、北京等城市在内的我国发达城市也纷纷开始了对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探索,随着这一行为的普及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
二、中外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对比
1.制度化差异
随着我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开展水平的不断深入,推进这一过程的制度化显得刻不容缓。
西方国家的制度化模式值得我国借鉴,但是我国的制度化具备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由于我国采购法尚未对政府向社会组织采购虚拟物品——“服务”有严格准确界定,在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分别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了相关的办法、条例。
2.竞争性差异
与国外较为成熟的竞争性购买相比,我国政府在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过程中真正实现竞争性购买的比重还是太小,大多数购买均为非竞争性购买。
目前,我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时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不能对等,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完全或多数情况下占据主导地位,社会组织处于被动的地位,往往无法形成真正的竞争,因此也就很难真正提高这一工作的效率。
3.独立性差异
与西方国家社会组织独立接受政府对其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相比,我国在这一过程中仅有部分社会组织能够实现相对独立地获得购买项目。
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彼此信任是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前提,社会组织需要在承接政府的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后高效完成才能真正获得政府部门的信任和持续的合作机会,而政府需要在资金支持和合同保证方面更多地体现诚意才能真正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蒋金富.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中西方模式比较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4):17-20.
[2]李宇衡,高星,韩煜堃,等.关于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13(4):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