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部光伏支架强度设计规范
《光伏支架结构设计规程》nbt 10115-2018

《光伏支架结构设计规程》(NBT 10115-2018)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该规程适用于光伏电站的支架结构及其附件的设计,包括支承系统、补偿系统、固定系统、接地系统、防风系统等。
该规程内容包括以下主要部分:
1. 总则:规定了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引用标准等内容。
2. 结构设计:包括设计基本原则、荷载标准和方法、结构应力等计算、杆件和节点的选择和设计等。
3. 部件设计:包括材料选择、钢制与铝合金支架的设计要求等。
4. 结构施工图设计:对结构施工图的设计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5. 勘测和安装:包括勘测要求、起吊和拼装等要求。
6. 防腐和防蚀:规定了支架结构的防腐和防蚀要求。
7. 检验和试验:包括结构的验收、试验方法、试验次数等要求。
该规程的发布,对光伏发电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规范光伏电站的建设和维护,提高光伏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技术规范书(光伏支架)

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闲林办公楼太阳能光伏系统技术规范书(2、光伏支架)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〇一四年三月目录1 总则 (1)2 设备运行环境和条件 (1)2.1 工程条件及设备运行环境 (1)2.2 工程概况 (2)3 设备规范 (2)4 技术要求 (2)5 供货范围 (4)5.1 一般要求 (4)5.2 供货范围 (4)6 检验和性能试验 (4)6.1 一般要求 (4)6.2 质量保证 (5)6.3工厂检验 (5)6.4 设备验收 (6)7技术资料及交付进度 (6)7.1 概述 (6)7.2 投标人提供的技术文件及图纸 (7)8 设备交货进度 (7)9 技术服务和设计联络 (8)9.1 现场服务 (8)9.2 人员培训 (9)9.3 售后服务要求 (9)9.4 设计联络 (9)附图 (10)1 总则1.1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华东院闲林办公楼及餐饮中心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为了光伏设备采购的需要,特编制本技术规范书,它包括光伏组件支架的功能设计、结构、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投标人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书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投标人如对本技术规范有异议,应以书面形式明确提出,在征得招标人同意后,可对有关条文进行修改。
如招标人不同意修改,仍以招标人意见为准。
如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明确提出异议,即被认为投标人所提供的产品能够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1.4 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本技术规范书经双方签字认可后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6 在签订合同之后,招标人保留对本规范书提出补充要求和修改的权利,投标人应允诺予以配合。
如提出修改,具体项目和条件由供、需双方商定。
光伏发电系统钢结构固定支架技术规范

光伏发电系统钢结构固定支架技术规范光伏发电系统钢结构固定支架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和系统的寿命。
为了确保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有必要对光伏发电系统钢结构固定支架进行技术规范。
以下是光伏发电系统钢结构固定支架技术规范的内容。
一、材料要求:1、支架主要材料应为热镀锌钢材,材质要求符合国家标准。
2、支架材料的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确保支架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制造要求:1、支架焊缝的质量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焊缝应均匀,没有裂纹或缺陷。
2、焊接后的支架应进行热镀锌处理,热镀锌应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
三、设计要求:1、支架的设计应根据光伏组件的尺寸和布置要求进行,确保组件的安装和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2、支架的结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能够承受光伏组件的重量和外部风荷载。
3、支架的倾角和朝向应根据光伏组件的最佳发电效率进行调整,确保光伏电池板的太阳辐射接收最大化。
四、安装要求:1、支架的安装应符合国家安全规范的要求,并经过负责人员的安全检查和确认。
2、支架的基础应选择坚实、稳定的地面,基础场地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浇筑。
五、维护要求:1、定期检查支架的焊缝和热镀锌涂层的质量,如果发现缺陷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定期清理支架和光伏组件表面的灰尘和污垢,确保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3、定期检查和调整支架的倾角和朝向,确保光伏组件的最佳发电效率。
光伏发电系统钢结构固定支架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充分考虑光伏组件的尺寸和布置要求,合理选择材料和进行制造加工,严格按照设计和安装要求进行施工和维护,才能确保光伏发电系统钢结构固定支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光伏支架质量标准

光伏支架质量标准光伏支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太阳能电池板并固定在地面或建筑物上,以保障太阳能电池板的安全稳定运行。
光伏支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发电能力。
为了规范和提升光伏支架的质量标准,以下是一份关于光伏支架质量标准的2000字说明。
一、材料质量标准1、支架主体材料应选择耐腐蚀、抗氧化的优质金属材料,如铝合金、不锈钢等。
2、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二、结构设计标准1、支架的结构设计应合理,必须考虑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承载能力等因素。
2、支架的连接件应采用可靠的设计,避免出现松动、腐蚀等问题。
3、支架的整体设计应适应现场安装的需要,便于安装、调整和维护。
三、表面处理标准1、支架的表面处理应采用防腐蚀的工艺,确保在恶劣环境中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
2、表面涂层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耐候性和色彩稳定性。
四、安装质量标准1、支架的安装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安装稳固可靠。
2、安装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经验,确保安装过程中不受损坏。
五、生产和质量控制标准1、支架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许可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支架产品应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光伏支架作为太阳能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直接关系到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发电效率。
只有制定合理的标准,并严格执行,才能保障光伏支架的质量,确保太阳能发电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光伏支架质量标准的制定,不仅需要充分考虑技术要求,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制定出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光伏支架生产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光伏支架产品的抽检频率和力度,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为了推进光伏支架质量标准的统一和提升,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应共同努力,加强沟通协作,积极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共同推动光伏支架质量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提升,为太阳能发电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光伏支架设计规范

光伏支架设计规范一、概述本规格规定了光伏支架组件在设计、制造、运输和安装期间应遵守的要求。
它还提供了安装技术以及应用、检查和维护等有关信息。
本规格适用于用于发电的动力电池组系统的支架。
合格的组件的主要要求应是:(1)组件的力学性能和抗风抗雪性能应符合法规要求及标准;(2)电气连接安全可靠,符合有关电器安装安全技术标准的要求;(3)支架表面处理合格,且防腐材料质量合格。
二、技术要求(一)结构要求1.支架底座:支架底座是固定在光伏电池组织上附加结构,以把整个支架统一起来的重要部件,其主要材料有钢材、铝合金和不锈钢,多为钢材。
支架底座可以根据项目需要,选择埋地式或直插式固定,其重要技术指标要求如下:①材料:由Q235A级钢材、抗振力优良的铝合金结构材料或不锈钢制成;②静载荷:支架底座均布允许荷载(根据土壤类型分类:砂层、粘土层、岩层);③抗震性能:支架底座处于地震时,应抗震,抗翻(抗翻参考标准《地震防护标准》JB/T5911-2014);④防锈处理:采用螺纹连接的支架底座,应有良好的表面防锈处理,保护螺纹滑动部位免受损坏。
2.支架腿:支架腿由Q235A级材料制成,其重要技术指标要求如下:①总体结构:支架腿由组合结构组成,结构合理,安装方便,总体结构优越,杆材和配件间连接可靠;②抗风抗风雪性能:支架腿应考虑地质地貌、风区等要素,根据不同的固定方式安装高系数(大于8),保证支架阻值抗风抗风雪;③抗震性能:支架腿处于地震时,应抗直线震动,抗动载荷;④紧固件:支架腿安装中使用的紧固件应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久性。
3.支架链条:当太阳能电池组系统安装的坡度大于3度时,应采用链条固定方式,链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材料,其重要技术指标为:①材质:采用低碳钢材料或热镀锌骑钢等,抗拉强度要大于400N/mm2②连接方式: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紧固件应具备不脱落或松动的特性,连接应牢固稳定,不容易脱落。
1.材料的选择:①材料结构:应选择性能高的结构材料;②材料处理:应选择无害的物料处理工艺,确保安装安全性;③材料质量:确保所使用材料符合要求,体质和表面处理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防腐效果好。
光伏支架技术规范书

博州穆勒四通2万千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光伏系统支架技术规范书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新疆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2015年8月目录第1章一般规定1.1说明1.2项目内容和工作范围1.3电站概况和主要任务1.4 支架构件的交货验收1.5招标方提供的图纸1.6 分包第2章标准和规范第3章光伏组件支架的制作3.1说明3.2 加工材料和外购件3.3支架钢构件制作3.4质量的检查和检验3.5 支架加工生产安全保护3.6支架加工生产环境保护3.7加工生产保险※3.8支架设备的售后及质保第4章计量174.1工程量的计量原则※4.2 计量方式第5章图纸设计5.1投标方提供图纸5.2招标方提供图纸第1章一般规定1.1说明1.1.1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包括但不限于)和有关最新规范、标准的优质产品。
1.1.2投标方应派安装指导人员参加跟踪、指导招标设备在现场的安装及调试,安装中如出现质量问题应负责及时处理。
1.1.3合同签订后,投标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和技术专员,负责协调投标方在工程中的各项工作,如设计图纸、工程进度、设备制造、包装运输、现场交付、指导安装、验收等,指定的项目经理和技术专员未经发包方同意,在整个工程期间不得更换。
※1.1.4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1.5本技术规范未尽事宜由招投标双方与设计单位共同协商解决。
※1.1.6如果出现投标方在投标文件中承诺但在签订技术协议时拒绝承诺或不满足投标文件条款的情况,招标方有权更换中标人,由此对招标方造成的工期延误、劳务费用、发电量、信誉等损失由违约的投标方负责赔偿,同时,无论招标方是否更换中标人,都可以扣除投标方的投标保证金。
※1.1.7作为经验丰富的投标人,投标方被认为在投标前已认真、仔细审查了技术规范书,技术规范书中的任何错误、不准确、遗漏项等均不能解除投标方应提供符合国内外先进安全、性能、环保标准的优质、可靠产品应负的责任,投标方对其投标产品对国内外先进、强制标准的符合性和投标产品的正确性、可靠性负责。
光伏支架结构设计规程

光伏支架结构设计规程光伏支架结构设计规程是指对太阳能光伏支架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进行规范和统一的标准,以确保光伏电站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光伏支架结构设计的原则、材料选择、结构计算以及施工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光伏支架结构设计的原则1.安全性原则:光伏支架结构设计应符合地震、风荷载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各种荷载组合情况,并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2.经济性原则:光伏支架结构设计应尽量减少材料和施工成本,同时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3.可维护性原则:光伏支架结构设计应便于日常维护和检修,方便更换损坏的部件。
4.适用性原则:光伏支架结构应根据不同地域的环境条件和工程要求进行设计,以适应不同区域的气候和地质条件。
二、材料选择1.主要材料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钢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2.连接件应使用高强度螺栓或焊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环境保护材料应优先选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结构计算1.光伏支架结构应满足地震荷载和风压荷载的要求。
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地震等级和最大风速进行计算和设计。
2.支架的结构计算应包括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计算应考虑光伏组件的重量、风压荷载、自重、地震力和温度变形等因素。
四、施工要求1.施工前应对光伏支架结构进行检查和试验,确认结构的质量和可靠性。
2.支架的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保证支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3.焊接工艺应符合相关标准,保证焊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4.支架的涂漆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防腐性,保证支架长期使用的稳定性。
总结:光伏支架结构设计规程对光伏电站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科学计算和严格施工要求,能够确保光伏支架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光伏支架结构设计规程的遵守还能够提高光伏电站的经济性和可维护性,促进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随着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有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完善光伏支架结构设计规程,推动光伏电站建设的规范与标准化。
光伏系统支架的设计方案

光伏系统支架的设计方案一、设计原则:1.稳定性:支架的设计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能够承受太阳能板的重量、风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
2.安全性:支架的设计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能够经受住极端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的考验。
3.可持续性:支架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材料的可再生性和回收利用性,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材料选择:1.金属材料:常用的金属材料包括铝合金和镀锌钢。
铝合金具有轻质耐腐蚀的特点,适合应用在户外环境;镀锌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适合应用在恶劣气候条件下。
2.塑料材料:塑料材料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易加工的特点,适合应用在轻负载的光伏系统中。
三、结构设计:1.支撑结构:支架的支撑结构应根据光伏系统的尺寸和重量进行设计,可以采用单个支撑点或多个支撑点的结构。
2.固定方式:支架的固定方式可以选择地脚螺栓、地基桩、混凝土基座等,确保支架牢固稳定。
3.调节系统:支架应设计可以进行倾斜角度和方向调节的系统,以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角度和方向,提高能量转化效率。
4.风阻抗:支架应设计足够的风阻抗,以抵御强风对系统的影响。
5.环境适应性:支架的设计应考虑系统所处的环境特点,如温度变化、湿度等,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防腐措施,以延长支架的使用寿命。
四、施工与维护:1.施工要求:支架的施工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工程施工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2.维护要求:支架的维护一般包括定期清洁太阳能板和支架结构、检查紧固件是否松动、检查地脚螺栓和基础是否稳固等。
3.可拆卸性:为了方便维护和更换损坏部件,支架的设计应考虑可拆卸性,并设置相应的连接件。
五、总结:光伏系统支架的设计方案应考虑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制定相应的设计原则和材料选择,并进行结构设计和相关工程施工。
在光伏系统的运营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支架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光伏系统支架可以为光伏发电提供良好的支撑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部
设计部支架强度设计规
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1 目的
1.1 加强设计管理,确保设计安全有效的进行。
2 适用范围
2.1 此制度适用于设计部支架设计人员。
3 职责
3.1 设计部领导负责此规范的执行和检查。
3.2 设计部负责此规范的维护和完善。
4 工作内容
4.1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GB/T 700-2006 碳素结构钢
GB/T 6725-2008 冷弯型钢
GB/T 4171-2008 耐候结构钢
GB/T 1591-2008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 3077-1988 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
GB/T 13793-2008 直缝电焊钢管
GB/T 5117-1995 碳钢焊条
GB/T 5118-1995 低合金钢焊条
GB/T 983-1995 不锈钢焊条
GB 2101-2008 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要求
GB 8162-1999 结构用无缝钢管
GB 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T 715-1989 标准件用碳素钢热轧圆钢
GB/T 3632-2008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GB/T 5780-2000 六角头螺栓尺寸—C级
GB/T 5781-2000 六角头螺栓尺寸—全螺纹—C级
GB/T 5782-2000 六角头螺栓尺寸—A级和B级
GB/T 5783-2000 六角头螺栓尺寸—全螺纹—A级和B级
GB/T 90.1-2002 紧固件验收检查
GB/T 90.2-2002 紧固件标志与包装
GB/T 3098.1-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 15957-1995 大气环境腐蚀性分类
GB/T 19355-2003 钢铁结构耐腐蚀防护锌和铝覆盖层指南
4.2 支架是安装从下端到上端高度为4m以下的太阳能电池阵列时使用。
计算因从支架前面吹来(顺风)的风压及从支架后面吹来(逆风)的风压引起的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量,支撑臂的压曲(压缩)以及拉伸强度,安装螺栓的强度等,并确认强度。
(1)结构材料
选取支架材料,确定截面二次力矩IM和截面系数Z。
大部分用角钢,或方管。
(2)假想载荷
固定荷重(G)
组件质量(包括边框)GM +框架自重GK1+其他GK2
固定载荷G=GM+ GK1+ GK2
风压荷重(W)
加在组件上的风压力(WM)和加在支撑物上的风压力(WK)的总和)。
W=1/2×(CW×σ×V02×S)×a×I×J
(3)积雪载荷(S)。
与组件面垂直的积雪荷重。
(4)地震载荷(K)。
加在支撑物上的水平地震力
(5)总荷重(W)
正压:(5)=(1)+(2)+(3)+(4)
负压:(5)=(1)-(2)+(3)+(4)
4.3 载荷的条件和组合
4.4 基础稳定性计算
4.4.1 风压载荷的计算
4.4.2 作用于基础的反作用力的计算
4.4.3 基础稳定性计算
当受到强风时,对于构造物基础要考虑以下问题:
(1)受横向风的影响,基础滑动或者跌倒
(2)地基下沉(垂直力超过垂直支撑力)
(3)基础本身被破坏
(4)吹进电池板背面的风使构造物浮起
(5)吹过电池板下侧的风产生旋涡,引起气压变化,使电池板向地面吸引
对于③~⑤须采用流体解析等方法才能详细研究。
研究风向只考虑危险侧的逆风状态
以下所示为各种稳定条件:
a对滑动的稳定
平时:安全率Fs≥1.5;地震及暴风时:安全率Fs≥1.2
b对跌倒的稳定
平时:合力作用位置在底盘的中央1/3以内时
地震及暴风时:合力作用位置在底盘的中央2/3以内时
c对垂直支撑力的稳定
平时:安全率Fs≥3;地震及暴风时:安全率Fs≥2
4.4.4 风荷载计算
(1)设计时的风压载荷
W=Cw×q×Aw(作用于阵列的风压载荷公式)
式中 W——风压荷重
Cw——风力系数
q ——设计用速度压(N/m2)
Aw——受风面积(m2)
(2)设计时的速度压
q=q0×a×I×J
式中 q——设计时的速度压(N/m2)
q0——基准速度压(N/m2)
a——高度补偿系数
I——用途系数
J——环境系数
1)基准速度压。
设定基准高度10m,由下式算出:
q0=1/2×σ×V02
式中 q0——基准速度压(N/m2)
σ——空气密度风速(Ns2/m4)
V0——设计用基准(m/s)
(3)高度补正系数。
随地面以上的高度不同,速度压也不同,因此要进行高度补正。
高度补正系数由下式算出:
a=(h/h0)1/n
式中a——高度补正系数;
h——阵列的地面以上高度
h0——基准地面以上高度10米
n——表示因高度递增变化的程度,5为标准
(4)用途系数。
通常1.0
(5)环境系数。
通常1.0
4.4.5 积雪荷载计算
设计时的积雪载荷:
S=CS×P×ZS×AS
式中 S——积雪荷重
CS——坡度系数
P ——雪的平均单位质量(相当于积雪1cm的质量,N/m2)
一般的地方19.6N以上,多雪区域为29.4N以上。
ZS——地上垂直最深积雪量(cm)
AS——积雪面积
(1)坡度系数
(2)雪的平均单位质量
雪的平均单位质量是指积雪厚度为1cm、面积为1m2的质量。
(3)积雪量
太阳能电池阵列面的设计用积雪量设定为地上垂直最深的积雪量(ZS),但是,经常扫雪而积雪量减少的场合,根据状况可以减小Z
值。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