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氯离子
工业除氯离子方法

工业除氯离子方法
工业生产中,氯离子可是个让人头疼的家伙!那咋去除它呢?有一种方法是离子交换法。
把含氯离子的水通过特殊的离子交换树脂,就像一个大筛子,把氯离子给筛出去。
这过程就好比沙里淘金,把宝贝留下,把杂质去掉。
步骤嘛,先选对合适的离子交换树脂,然后让水慢慢流过。
注意别让水流太快,不然效果可就大打折扣啦!那安全性咋样呢?嘿,放心吧!只要操作得当,基本没啥危险。
稳定性也不错,树脂可以用挺长时间呢。
这种方法适用场景可多啦!比如在化工生产中,能保证产品质量。
优势也不少呢,操作简单,成本也不高。
就像有个得力助手,帮咱解决大难题。
再说说反渗透法。
就像给水流设置了一道关卡,只让好的分子通过,把氯离子挡在外面。
先安装好反渗透设备,然后让水在压力下通过。
可得注意设备的维护,不然容易出问题。
安全性那是杠杠的,只要设备正常运行,不会有啥危险。
稳定性也没得说,能持续工作。
应用场景广泛,像电子行业就离不开它。
优势是去除效果好,能把氯离子去除得干干净净。
这就像给工业生产上了一道保险,让咱心里踏实。
实际案例也不少呢!有个化工厂,以前因为氯离子的问题,产品老是不合格。
后来用了离子交换法,哇塞,产品质量一下子就上去了。
还
有个电子厂,用反渗透法去除氯离子,生产出来的电子产品性能超棒。
所以说呀,工业除氯离子的方法真的很重要。
选对方法,就能让工业生产顺顺利利,何乐而不为呢?咱可得重视起来,用好这些方法,为工业发展助力。
碳酸钠溶液中除氯 离子交换树脂

碳酸钠溶液中除氯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固体吸附材料,可以用于去除水溶液中的特定离子。
碳酸钠溶液中存在氯离子,如果需要除去这些氯离子,可以使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处理。
离子交换树脂是通过其表面上的功能基团与水溶液中的离子进行化学吸附交换的。
对于碳酸钠溶液中的氯离子,常用的离子交换树脂是具有阴离子交换基团的树脂。
这种树脂上的功能基团可以与氯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将其吸附在树脂上,从而实现除氯的目的。
离子交换树脂的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离子交换树脂:选择适合去除氯离子的离子交换树脂,并将其充分膨胀。
树脂通常以颗粒状存在,可以通过溶胶凝胶法或反应聚合法制备。
2. 预处理树脂:将离子交换树脂用去离子水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杂质离子。
这一步骤有助于提高树脂的离子交换能力。
3. 装载树脂:将预处理后的离子交换树脂装载到固定床或柱中。
固定床通常由一定数量的树脂颗粒填充而成,柱状装置则更便于操作和控制。
4. 进样:将碳酸钠溶液通过固定床或柱中的离子交换树脂,使溶液中的氯离子与树脂上的功能基团发生吸附交换作用。
通过调节进样速度和树脂床的高度,可以控制离子交换的效率和去除率。
5. 洗脱:当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位点被氯离子占满时,需要进行洗脱操作。
常用的洗脱剂是含有高浓度氯离子的盐溶液,如氯化钠溶液。
这样,树脂上的吸附位点将与溶液中的氯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将氯离子从树脂上洗脱下来。
6. 冲洗和再生:在洗脱后,需要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冲洗,以去除吸附位点上的残余盐溶液和其他杂质。
冲洗后的树脂可以再次用于除氯操作,从而实现循环利用。
离子交换树脂除氯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控制溶液的pH值:碳酸钠溶液是碱性溶液,而离子交换树脂的功能基团通常对酸性条件更为适应。
因此,在除氯操作中需要控制溶液的pH值,使其接近中性或略为酸性,以提高离子交换的效果。
2. 确保树脂的质量: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对于除氯效果至关重要。
超高石灰铝法除氯离子原理

超高石灰铝法除氯离子原理
哇塞,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超高石灰铝法除氯离子的原理!
你想想看啊,那氯离子就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小淘气,在溶液里到处乱窜。
而超高石灰铝法呢,就像是一个超级英雄,专门来对付这些小淘气的。
比如说,石灰就像是超级英雄的得力武器,它能和氯离子发生反应,把氯离子给“抓住”。
然后呢,铝也来帮忙啦,它和石灰一起合作,威力更大,就像两个好兄弟并肩作战一样!那效果,简直杠杠的!
“嘿,那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呀?”有人可能就会这么问。
嘿嘿,别急呀,听我慢慢说。
石灰在水里会生成氢氧化钙,这氢氧化钙就开始发挥作用啦,它和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钙。
而铝呢,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这氢氧化铝也不是吃素的,它也能和氯离子有点“互动”哦。
就好像一场精彩的战斗!石灰和铝就是勇敢的战士,氯离子是敌人,双方你来我往,最后战士们取得胜利,把敌人都给解决掉啦!
咱再来说说这个过程的神奇之处。
想象一下,溶液就像是一个大战场,氯离子在里面横冲直撞。
超高石灰铝法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有策略地
进行攻击。
这不就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大戏吗?而且呀,这个方法效果特别好,能把氯离子去除得干干净净,真的太厉害啦!
我觉得呀,超高石灰铝法除氯离子原理就是这么神奇而有趣,它就像是一个魔法,能把溶液里的氯离子都变没啦!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大家现在对它的原理是不是了解得更清楚啦?。
氯离子去除方案说明

氯离子去除简析
根据对猇亭区污水处理厂一段时间的水质进行监测分析得出,猇亭区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氯离子含量为1200mg/L,而我司冷却塔对氯离子的要求进水水质为100mg/L,我司现在的预处理工艺并没有降低氯离子的能力,因此,如果我司需要稳定的使用中水,需新增相应的氯离子处理设备配套相应的工艺对氯离子进行去除,去除量为1100mg/L,氯离子去除率为91.6%。
目前工业用水氯离子处理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1)沉淀法:使用硝酸银对氯离子进行沉淀。
此法的优点在于投资省,只需在机加池预处理区域增加硝酸银溶解设备即可,新建厂房约1000平米,一次性投资约200万元。
但水处理费用极高,每小时光水处理药品费就需108万元,按每小时的400吨的最大中水处理量计算,每吨水的处理费用在2700元以上,没有任何技改价值。
(2)膜法分离:工艺为预处理+超滤+超滤水箱+一级反渗透+一级淡水箱,超滤和反渗透配备相应的加药装置,反渗透需前置保安过滤器对膜进行保护,此法的一次性投资在3500万元左右,需新增厂房约10000平米,我司水处理现场现已无法进行大的厂房布置,且此法的年运营费用在4900万元以上,按年处理中水400万方记,产水月280万方,每吨中水的处理成本为17.5元以上,且设备的维护成本极大(膜易堵,堵后无法修复)。
(3)蒸发法:去除效果好,不会产生其他污染物,但水蒸发需消耗大量能量,能耗高,成本高,且蒸发出的水不易收集。
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新增投资进行中水氯离子(非控制排放指标)的处理还未找到经济、可行的方案。
[解析]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往除氯离子
![[解析]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往除氯离子](https://img.taocdn.com/s3/m/659cd1c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4.png)
实验总结
一,实验名称: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去除氯离子
二,实验目的:1,探索最佳的分离去除氯离子的工艺条件
2,获得低氯含量的目标产品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
1 , SR-(SO42-或H+)+MLmCl n→SR-(Cl-或MLm+)+流出液
2,如果树脂为732阳离子交换树脂:用1mol/L的盐酸对树脂预处理(转化为H+)→铜氨络合物的制备→装柱→淋洗→用硝酸银检验直到流出液中的Cl-浓度小于对照样的浓度→用0.5mol/L的硝酸钠溶液洗涤,回收含铜物质→树脂的回收
3,如果树脂为阴离子交换树脂:用1mol/L的硫酸铵对树脂预处理(转化为SO42)→铜氨络合物的制备→装柱→淋洗→用硝酸银检验直到流出液中的Cl-浓度小于对照样的浓度→测量淋洗液中含铜物质的量,计算回收率。
→树脂的回收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4.1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实验结果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流速在5ml/min时去除氯离子的时间最短,而铜的回收率则是在流速为10ml/min时最大,为75%。
阳离子的回收率不高我认为有以下的原因:1.,铜的溶液中有铜的沉淀产生,不能进行离子交换。
2,树脂在洗涤过程中不能被完全洗涤下来。
以上两种情况都能在树脂回收的过程中将铜用酸给洗去。
我认为这种方法不适用我们对阳离子的回收。
4.2 阴离子交换树脂实验结果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流速在5ml/min时去除氯离子的时间最短,铜的回收率最大,为92.224%。
但我认为洗涤的时间过长。
废水中的氯离子如何去除

废水中的氯离子如何去除1.沉淀法沉淀法是将氯离子与一种合适的沉淀剂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盐类沉淀,然后通过沉淀分离出来。
常用的沉淀剂有氯化银、氯化铅等。
在工业废水处理中,通常会使用混凝剂先将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聚集成大颗粒,然后再与沉淀剂反应形成沉淀物,通过沉淀池等设备将沉淀物和水分离。
2.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剂将废水中的氯离子与交换剂上的其他无害离子(如氢离子、钠离子等)进行置换,从而实现氯离子去除的目的。
常见的离子交换剂有阴离子交换剂和阳离子交换剂。
阴离子交换剂可以选择性地吸附废水中的氯离子,而通过向交换剂中加入浓缩盐水可以实现废水中氯离子的脱附。
3.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表面积和强吸附能力的吸附剂,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一些离子。
将废水流经活性炭床,废水中的氯离子会被活性炭吸附,在吸附饱和后更换或再生活性炭即可达到去除氯离子的目的。
活性炭吸附法适用于废水中低浓度的氯离子去除。
4.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半透膜对溶液进行分离和纯化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有反渗透、纳滤和超滤等。
在处理含氯废水时,可以使用合适的膜对废水进行处理,通过膜的孔径和选择性分离性能,将废水中的氯离子分离出来,得到去离子水或含低浓度氯离子的水。
5.化学氧化法化学氧化法是通过氧化剂对废水中的氯离子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通过适当调节氧化剂的用量和反应条件,可以有效地将废水中的氯离子氧化除去,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
除了上述的方法,还可以采用电解法、生物降解法等进行废水中氯离子的去除。
需要根据废水的具体特性和去除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同时,在处理过程中还需注意对产生的去除物进行安全处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怎么去除水中的氯离子

怎么去除水中的氯离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生活中常识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水中的氯离子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平日我们的饮用水都是经过氯离子处理的,那么如果需要我们自己处理氯离子的时候该怎么做呢?教你几个简单有效的办法,一起来看看吧。
操作方法蒸馏法这是去除水中的氯离子最简便也是最安全的方法,直接采取蒸馏的方式,让水中氯离子大幅度降低。
维C中和这个方法并不能够完全将氯离子去掉的,只有在水中存在氯离子残留的时候,可以直接用维C进行中和,效果倒是不错的。
阳光直射虽然水中的氯离子不可能通过阳光直射完全的清除干净,但是也是可以去除一部分的,所以如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依旧可以用这个最原始的方式进行氯离子的清除。
活性炭另外如果手里有活性炭的话,可以利用活性炭畸形水中氯离子的清除,氯离子会和活性炭中的物质相结合,自然能够减少氯离子含量。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氯离子处理方法

氯离子处理方法
可以用絮凝沉淀、溶剂萃取法,氧化还原方式,银量法,氧化铋法以及超高石灰铝法这五种方法来去除废水中的氯离子。
1、絮凝沉淀、溶剂萃取法
絮凝沉淀主要利用絮凝剂作用氯离子,将其絮凝以至沉淀去除,如复合絮凝剂;溶剂萃取是利用萃取剂将含氯离子的化合物萃取去除。
2、氧化还原方式
采用电解或电渗析、还原方式将Cl-去除。
应用方法有电解、电渗析、加氧化剂等。
电解是当污水通电后,电解槽的阴阳级之间产生电位差,趋使污水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发生氧化反应,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发生还原反应,从而使得废水中的污染物在阳极被氧化,在阴极被还原,或者与电极反应产物作用,转化为无害成分被分离除去。
3、银量法
银量法将含银离子物质与氯离子相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物,达到去除氯离子的目的。
4、氧化铋法
氧化铋法是原液中加入氧化铋试剂后,其在酸性条件形成的铋离子,在一定PH范围内铋离子与氯离子水解生成难溶于水的氯氧铋沉淀,以去除原液中的氯离子。
5、超高石灰铝法
超高石灰铝法又称弗氏盐法,最早出现在1987年,PMFriedel 研究AlCl3的化学反应时发表的一篇文章。
弗氏盐法是将含氯废水加入氧化钙和偏铝酸钠,经过一定条件的反应,形成钙氯铝化合沉淀物,以达到去除氯离子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交换设备便宜,操作费用高反渗透设备昂贵,但操作费用较省(用得不好维修也好麻烦)如果短时期用,就用离子交换,如果考虑长远就用反渗透1.深井水中含的是氯化物,属于盐类,不同于城市自来水中的氯,通过阳光照是除不掉的.2.方法之一:加入硝酸银.----其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静置,可得氯达标的水.缺点:----同时引入了新的离子__NO3-(硝酸根离子),NO3-的含量是否超标还需计算后与标准对比.若NO3-不超标,可用此法除氯离子.3.方法之二:使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可直接除去氯离子.优点:----可循环使用.4.关于成本----要详细计算处理一定量水用多少试剂,再计算出价格.----成本都不会高,因为深井水中含氯量有限方法一:阴离子交换器方法二:反渗透设备方法三:电渗析对于碳钢而言,氯离子从零到3%是随着氯离子的增加而腐蚀加剧,由孔蚀到溃疡状腐蚀,但一旦大于3%的氯离子含量时,腐蚀率会随着氯离子的增加而降低。
对于不锈钢而言,316L的耐氯离子浓度稍高,304一般要求氯离子不大于25mg/L.液体压力试验应用洁净水进行当生产工艺有要求时可用其他液体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用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 mg/L可参见SH3501-2002要看不锈钢和碳钢材质用于什么系统了,在换热设备中,新版《工业循环冷却水设计规范》GB50050-2007间冷开式系统水质指标种碳钢、不锈钢换热设备,水走管程氯离子不大于1000mg/L不锈钢换热设备,水走壳程,传热面水侧壁温大于70℃,冷却水出水温度小于45℃,氯离子不大于700mg/L如果是用在循环水系统上的关于不锈钢和碳钢对氯离子可承受的的浓度范围是多少的话,应该参考《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间冷式开式系统:(1)碳钢、不锈钢换热设备,水走管程的氯离子浓度不大于1000mg/l;(2)不锈钢换热设备,水走壳层,传热面水侧壁温不大于70度,冷却水出水温度小于45度,氯离子浓度不大于700mg/l.我最近正在研究这个问题,说起来有点复杂,这要看系统中换热器的型式,根据我的经验,有板式换热器的系统,氯离子应该尽量低,结合浓缩倍数,建议氯离子控制在200mg/l 以下,否则会发生点蚀(板式换热器相邻板片间相互挤压,造成局部产生应力及死区,进而发生点蚀),在普通的列管式换热器系统中,氯离子在700mg/l应该是相对安全的。
材料耐CL离子腐蚀能力不仅与CL离子浓度有关系,与介质温度也有关系。
130°C、10ppm用304,25ppm,温度在120°C以下(包括120°C)用304,,130°C,用316;50-80ppm,温度在50°C以下(包括50°C)用304,,50-130°C,用316;110-150ppm,温度在50°C以下(包括50°C)用304,50-120°C,用316,130°C,用317;300ppm,50°C用316,80°C用317,80-130°C用254>300-500ppm,50°C用317,80-120°C用254,130°C用Ti>500-2000ppm,50-80°C用254,80-130°C用Ti>2000-5000ppm,50°C用254,80-130°C用Ti>5000-20000ppm,50°C用Ti,80-120°C用Ti-Pb,130°C用TiC-276氯离子腐蚀不一定是酸性才腐蚀,这种问题我以前碰到过——氯离子的应力腐蚀开裂,一般不锈钢对Cl离子比较敏感。
建议用“不锈钢”、“ Cl离子”、“应力腐蚀”等关键词搜索获取更多资料,也可以寻找这方面的专著,讲述更清楚明白。
譬如:《不锈钢应力腐蚀事故分析与耐应力腐蚀不锈钢》陆世英王欣增等著 1985年9月第1版《应力腐蚀破裂》左景伊著 1985年《钢的应力腐蚀开裂》作者:[苏]И.И.瓦西连科Р.К.麦列霍夫 1983年《金属的应力腐蚀断裂(上)》《金属的应力腐蚀断裂(下)》在用奥氏体不锈钢制造的压力容器中,如果有氯化物溶液存在,会产生应力腐蚀。
这是由于溶液中的氯离子使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受到破坏,在拉伸应力的作用下,钝化膜被破坏的区域就会产生裂纹,成为腐蚀电池的阳极区,连续不断的电化学腐蚀最终可能导致金属的断裂。
这种腐蚀与氯离子的浓度关系不大,即使是微量的氯离子,也可能产生应力腐蚀。
应力腐蚀应力腐蚀(或称应力腐蚀开裂)是指金属在特定腐蚀介质和一定水平拉应力的同时作用发生的脆性开裂。
应力腐蚀必须要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即一定水平的拉应力,特定的腐蚀介质以及对该腐蚀介质具有应力腐蚀敏感的钢材。
炉管在内压以及热应力、焊接残余应力等的作用下,会具备一定水平的拉应力条件。
多数钢材都在氯离子及氢氧根离子环境中会发生应力腐蚀,例如奥氏体不锈钢在氯离子环境中很容易产生应力腐蚀,遭到应力腐蚀破裂的炉管一般不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迹象,且一般呈穿晶断裂。
防止应力腐蚀应从应力、介质及材料三方面考虑。
应尽量消除焊接残余应力,防止热应力的叠加,降低拉应力水平。
应尽量降低应力腐蚀介质的浓度,在氯离子浓度很难消除的情况下,应从材料方面考虑,例如采用高镍合金钢(如因康镍合金)或用其作为防护层,可降低应力腐蚀的敏感性。
不锈钢耐腐蚀是由于在不锈钢表面生成了一层极薄的、粘着性好的、半透明的氧化铬薄膜。
这层膜一旦遭到破坏,钢中的铬与大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就能迅速地恢复这层薄膜,同时,机械损伤也能很快再生成一层保护薄膜。
但是,如果受到离子的化学侵蚀,比如氯离子,可能难于抵抗侵蚀,这就可能因氧气毫无阻挡地进入,而使腐蚀加剧。
锈蚀是一个专用术语,专指表面十分均匀的失去光泽,也可能是表面形成了一层干涉膜。
通常有轻微的颜色变化,和一定程度的光亮度损失,特别是细小的脏东西进入了表面膜。
通过清洗表面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在任何情况下,在外观形态方面的所有努力收效甚微,特别是从远距离来观看更是如此。
点蚀是不锈钢明显腐蚀的通常形式。
一般以针状腐蚀开始,由于腐蚀的产生,受腐蚀部位变黑色或变成深褐色。
大多数严重腐蚀环境中,点蚀的数量和深度增加,使表面呈现受腐蚀的外观。
在弱腐蚀条件下,点蚀本身不可能从表面上明显减少,但是在表面上可能出现腐蚀产生一层薄膜,当锈斑渗出就可能使周围失去光泽。
缝隙腐蚀是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
如,既可以是由金属清洗剂,也可以是非金属清洗剂产生,由雨水或冷凝水形成的含水电解液也可导致缝隙腐蚀的产生。
低合金钢更容易出现这种腐蚀,特别在裂缝非常小、氧气很难渗进的地方常出现缝隙腐蚀。
设计中对尽可能减少缝隙腐蚀要给予特别的注意。
在特别容易碰到水汽的地方,要努力避免缝隙的产生。
如果缝隙不可能避免,就应该考虑使用更耐腐蚀、更高合金含量的钢种。
电化学腐蚀:当两种电化学势能差很大的金属相互接触过程中可能产生这种腐蚀。
如果水汽把这两种金属连接起来就产生一个电流回路,合成电流将显著地增加容易产生化学反应的金属的腐蚀速度。
任何两种不锈钢之间的势能差都不足以引起这种腐蚀,只是有些影响,而不会成倍地增加腐蚀。
但碳钢和大面积的不锈钢结合到一起,碳钢就会遭到迅速地腐蚀,因此不同金属要连接在一起的地方,要避免水汽在这些地方集聚。
若避开水汽不可能,这两种金属之间要彼此电绝缘。
应力腐蚀开裂(SCC):有两种情况可能出现应力腐蚀开裂。
不锈钢处于氯化物水溶液环境中时可能产生氯离子应力腐蚀开裂。
例如,海雾环境,钢又处于很高的拉应力作用下,而且气温又超过正常的环境温度(通常超过60℃),在建筑上使用不可能不存在影响,除非所使用的钢经过了以下所述的敏化处理。
在较低温度下,在寻常的恶劣环境中,包括有机化学剂,也能产生应力腐蚀开裂,而这些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又是不可避免的。
敏化作用:钢中的碳(通常含0.08%)与铬结合,在热处理过程中或在焊接过程中在晶界析出。
形成的碳化物使晶界出现贫铬,并在晶界形成抗腐蚀薄膜同时发生局部的晶界腐蚀,降低了材料的耐应力腐蚀性。
在制造过程中避免敏化环境,需在钢做最终热处理时进行快速冷却,防止碳化铬质点的沉淀。
在焊接过程中,薄断面的不锈钢通常冷却速度相当快,足以得到阻止碳化铬质点沉淀的相同效果,在厚断面的不锈钢焊接中,通过使用低碳不锈钢如304L或316L也可避免敏化问题。
换言之,可以把稳定化的不锈钢如321或347纳入规范。
虽然这样做几乎没有必要,稳定化的不锈钢中不是含钛就是含铌,这些稳定化元素在加热过程中与碳结合,从而阻止了碳与铬元素的化合。
++++++++++++++/Announce/ ... ID=199&ID=24460摘自/question/12240264.html?fr=qrl循环冷却水中氯离子对板换材料选择的影响1.黄新平2.黄春梅(1.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北京1~029;2.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河北燕郊065201) 摘要:对板式换热器腐蚀进行了分析,结合不同氯离子含量、不同温度对不同材料的腐蚀界限,对以循环水为冷却介质的板式换热器由于冷却水氯离子含量对材料选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腐蚀;循环冷却水;氯离子;板式换热器;温度在石油化工装置设计过程中,对设备材料的选择经常要考虑各种不同的因素,其中腐蚀是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尤其是考虑装置长期连续运转,保证设备内漏,选择合适的抗腐蚀设备材料更为重要。
笔者在此就板式换热器可能的腐蚀性进行分析和对以循环水为冷却介质的板式换热器由于循环冷却水氯离子含量对材料选择的影响进行探讨。
我们知道,板式换热器以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拆卸方便、占地面积小、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
板式换热器由两片侧压板、多片内板、冷热介质进出管口、加紧丝杠组成。
对于用于被冷介质无腐蚀的板式换热器,一般两端的侧压板和进出管口的材质为碳钢,而内板片通常采用0.5 0.8 mln厚的不锈钢、或合金板片压制。
由于水中的氯离子对不锈钢、合金钢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腐蚀,因此用于被冷介质无腐蚀的板式换热器,内板片材料的选择就取决于循环冷却水中氯离子含量的多少。
当然,温度的高低也是决定氯离子对内板片腐蚀程度的主要因素。
1 腐蚀性分析腐蚀的种类很多,金属腐蚀的形态可分为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前者较均匀的发生在金属全部表面,后者只发生在局部[川。
局部腐蚀典型的有:晶间腐蚀、点腐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电偶腐蚀、冲刷腐蚀、腐蚀疲劳、脱层腐蚀。
有氯离子存在的循环冷却水对板式换热器主要损害腐蚀是点腐蚀、应力腐蚀和缝隙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