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设计教学案

图案设计教学案
图案设计教学案

图案设计教学案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美丽的图案,下列图案各有何特点?

2.思考: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美丽的图案:

你能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分析如图中各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吗?

3.图片欣赏: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怎样用圆规画出这个六花瓣图?

一.随堂练习:

例1 某单位搞绿化,要在一块圆形空地上种植四种颜色的花,为了便于管理和美观,相同颜色的花集中种植,且每种颜色的花所占的面积相同,现征集设计方案,你能帮忙设计吗?例2 下面花边中的图案以正方形为基础,由圆弧、圆或线段构成.仿照例图,请你为班级的板报设计一条花边,要求:(1)只要画出组成花边的一个图案;(2)以所给的正方形为基础,用圆弧、圆或线段画出;(3)图案应有美感.

作业

补充:

用直尺,圆规,三角尺再设计一个新颖的(课堂上未见过的)美丽图案.

小结:

1.生活中很多美丽的图案和几何图形都有密切联系,复杂美丽的图案都是由简单图形按一定规律排列组合而成; 即使最简单的几何图案经过你的精心设计也会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2. 圆周的分法。

图案设计教案

图案设计教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第一章走进图案 【引入】:(从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图案应用实例引出图案与我们的关系)装饰图案作为造型艺术之一,来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生活,它是艺术家通过提炼、概括、归纳、夸张、取舍等艺术手段,创造出的具有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典型,更理想的可视图形。 第一节图案的起源与发展 【讲述】:

图案早于绘画和文字,是人类创造的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在制造的工具和器皿上施加纹饰图案作为装饰,还有各种充满想象的奇异图腾、纹身等。“图案”一词最早源于20世纪初日本对英语单词“Design”(设计)的翻译,意思指所有关于形状、构造、色彩、装饰等进行预先设计的总称。如今的图案一般指平面设计图形,表现为装饰纹样的形式,已经不能代表设计的全部含义。 【粗体为板书内容】: 一、图案的含义: 1、广义上讲:它是工艺美术品,日用品,或工业产品造型、构成、色彩以及花样的预先设计的图样总称。 2、狭义上讲:是指一件器物或产品表面的装饰纹样。 二、图案的分类: 1、按学习目的分: ①基础图案:学习图案的基础理论,掌握图案的组织构成能力和表现技 法。 ②工艺图案:为适应某种产品或工艺美术品的成形而进行的意图设计, 如染织图案,陶瓷图案,服装图案等。 2、按性能用途分: ①、平面装饰图案(学习重点):着重于纹样和色彩的设计,如染织图 案,壁挂图案,地毯图案,印刷品广告,包装,书刊装饰设计等。 ②、立体装饰图案:着重于造型结构设计,并在形体上作适当的纹样装饰和色彩配置,如环境艺术设计,工艺品设计,产生造型工业美术设计。

装饰图案设计方案

装饰图案设计 目录第一章装饰图案的概念 一、艺术的共性与特性 二、图案的实用性与装饰性 三、图案的适应性 四、图案设计的原则 五、图案的装饰种类 第二章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简况 第三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一、变化与统一 二、对称与均衡 三、对比与调和 四、节奏与韵律 五、安定与比例 六、动感与静感 七、渐变与突变 八、统觉与错觉 第四章:装饰图案的写生 一、图案写生的步骤及要求 二、写生方法 第五章:图案的变化 一、图案变化的目的与要求 二、图案变化的方法 (1)省略法 (2)夸张法 (3)添加法 (4)变形法 (5)巧合法 (6)寓意法

(7)求全法 (8)拟人法 3、图案题材的变化 (1)植物变化 (2)花卉变化 (3)、动物变化 (4)风景变化 (5)人物变化 (6)文字变化 第六章:装饰图案的组织 一、平面图案的构图 1、图案构图的意义和特点 2、平面图案构图的要点 二、平面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 1、单独纹样 (1)对称式 (2)均衡式 2、适合纹样 (1)形体适合 (2)角隅适合 (3)边缘适合 3、连续纹样 (1)二方连续 (2)四方连续 三、装饰织物图案的表现技法 1、点的表现方法 2、线的表现方法 3、面的表现方法 4、晕染的表现方法 5、退晕的表现方法

6、撇丝的表现方法 7、干笔的表现方法 8、喷绘的表现方法 9、综合表现方法 教案首页 课序:1 (2学时) 课题:第一章装饰图案的概述 目的要求:(1)理解装饰图案的概念和类别; (2)理解装饰图案的艺术特征; (3)掌握装饰图案设计与工艺制作原理。 教案内容: 装饰图案的概念、类别、特征。装饰图案是艺术特征以描绘对象为媒介,不受光感,透视、对象自身结构的限制。设计者根据创意和对物象的感受,追求表现艺术的形式美,而非自然的再现,采用夸张、变化、象征、寓意等抽象的艺术语言,遵循装饰图案是形式美法则,以适合设计特有的需要,变形换色,概括加强,平面化的表现,追求秩序的美感,理想化的景象,与工艺相结合。 重点难点:重点:装饰图案的概念和类别,装饰图案的艺术特征。 难点:掌握装饰图案与工艺 教案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 复习提问题: 1、装饰图案的特点 2、装饰图案适应的范围 3、装饰图案与绘画的区别 作业题目: 1、临摹传统图案一幅(题材不限),规格20X20cm 预习内容:

服装美术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服装美术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性质和容 服装美术设计基础是服装专业基础课程。它从服装专业的特殊需要出发,以服装设计需要掌握的人体结构知识、色彩知识、服饰图案和服装技法为主要教学容。 2、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服装美术设计方面基础知识,对服装美术设计有较完整、系统的了解。通过训练,提高学生服装美术设计的造型能力、艺术表现和审美修养。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A、服装美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讲课、练习,应遵循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B、教学过本课程的理论讲授和作业训练,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基本的造型能力和表现技能。 C、利用幻灯片、录像、图片、画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观察和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服装美术设计作品,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二、学时分配表

三、课程容及要求 第一章服装人体画法 教学要求 学习人体结构和人体运动规律,掌握体绘画的基本表现技法,在设计时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法,使设计的艺术效果获得圆满成功。 教学容 §1—1素描基本知识 一、写生的工具 二、写生的位置和用笔的姿势 三、写生的步骤与方法 §1—2立方体的画法

§1—3圆柱体的画法 §1—4球体的画法 §1—5组合体的画法 §1—6人体头部的画法 一、眼睛的画法 二、鼻子的画法 三、嘴唇的画法 四、头部的画法 §1—7人体四肢的画法 一、上肢的画法 二、下肢的画法 §1—8服装人体的画法 一、人体比例 二、人体的形态特征 三、站立服装人体的画法 四、服装人体的动态 第二章服装的画法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通过对服装画法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服装画法的重要意义,掌握服装的结构特征和制作方法,掌握表达服装结构和制作方法的绘画形式。 教学容 §2—1服装缝制基础工艺的表现 一、缝合 二、收褶 三、安装拉链 四、边缘处理 五、绳结与扣件 §2—2服装款式图的画法 一、上衣的画法 二、裙子和裤子的画法 三、服装款式图的表现技法 §2—3服装效果图的画法 一、上衣的画法 二、裤子的画法 三、裙子的画法 四、整体的画法 五、效果图的表现技法 第三章服装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教学要求 本章通过多种练习和对服装形式美的基本法则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服装画的绘制方法,掌握一些艺术形式法则,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 教学容

《图案基础》教案: 第三课 图案的变化

《图案基础》教案:第三课图案的变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图案变化的目的;掌握并熟练运用图案变化的的各种方法。[教学重点] 图案变化的的方法 [教学难点] 图案的题材与变化的关系 [教具] 图案样画、课件等 [教学程序] 讲授新课 图案的变化是把写生的自然物象通过变化加工成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图案形象。这是基础图案的基本功。没有这个过程,就不能成为图案。 一、图案变化的目的 图案变化的目的是为了设计。就是把各种写生素材,加工变化成为不同类型的图案有着不同的工艺制作要求,如编织图案、刺绣图案、陶瓷图案等。图案变化是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象的创造。就是通过艺术手法使自然形象更美、更典型、更集中、更理想,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图案来源于生活,图案变化就是取素材中最美、最生动的部分,给以加强和减弱,使之成为符合装饰要求的纹样。学习图案变化时,还应加强对形式美学及装饰传统的学习,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培养设计图案形象的创造力。

编织图案

四川彝族刺绣图案陕西刺绣图案

清青花花卉纹大盘明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 二、图案变化的方法 图案变化的方法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写实变化和写意变化两大类。 写实变化是根据写生的自然形态进行概括、提炼、取舍加工而成的。接近自然形态的写意变化是以写实为基础,适当地作归纳简化、夸张手法的处理,以此加强装饰效果。 写意变化不求形象的真实感,而是追求形象的鲜明及形式美感,追求高度的提炼和极度夸张的统一,追求艺术造型的理想化。

图案变化的具体处理,可以概括为简化法、夸张法、添加法、巧合法、几何法、象征法、分解法、组合法等方法。 1、简化法 简化是一种提炼过程,是艺术的再创造。 它是在不失自然形象特征的前提下,力求达到造型上的简洁与单纯。在变化中要做到精心选择,删繁就简,净化提纯,创造出整体美感强的图案形象。 简化法是抓住物象最美最主要的特征,去掉繁琐的部分,通过归纳、概括、省略,使物象更单纯、完整,以加强整体特征的表现。如菊花,花瓣多、瓣形复杂,通过删繁就简、以少胜多的处理,使形象特征更加鲜明。

图案设计教案-图案基础概念与基本设计方法

课程教学方案 (教案) 20/20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 图案设计 任课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 课程归属院(系): 艺术设计学院 编制时间:20 年10 月 2 日

学习单元课堂教学方案(教案)设计

一、本单元学习任务导入 东西方图案艺术简介 1、中国传统图案(陶瓷纹样、青铜器纹样、玉器纹样、漆器纹样、染织纹样等) 2、外国经典图案(欧洲、美洲、非洲、日本、印度、阿拉伯)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含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第一章概述 一、图案的概念 二、图案的起源 三、图案的分类 四、图案设计的形式美规律 1、对称与均衡 2、变化与统一 3、对比与调和 4、节奏与韵律 第二章生活与生产中的图案设计 一、珠宝饰品中的图案设计 二、工业产品中的图案设计 三、服装中的图案设计 四、包装中的图案设计 五、环境艺术中的图案设计 第三章图案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一、表现技法 1、图案的骨式 2、图案的构成——图案的点、线、面 3、图案的色彩 二、材料的准备 1、颜料:水粉颜料、水彩颜料、丙烯颜料 2、画笔:毛笔、勾线笔、水溶铅笔、色粉笔、油画棒、铅笔、针管笔、底纹笔 3、纸:卡纸、高丽纸、宣纸、水彩纸 4、其他工具与材料:圆规、尺、曲线板、笔洗、调色盘、镇纸等 一、表现技法 1、图案的骨式 1.1单独纹样骨式 1.2适合纹样骨式 1.3二方连续纹样骨式 1.4四方连续骨式

三、本单元学习内容简要小结 东西方图案艺术简介,对比与分析 中西古典家具的精美的雕刻纹样是家具作为传统手工艺形式的主要装饰手法,蕴藏着无穷的美学意蕴。古典家具的精品主要服务于当时的统治阶级、王公贵族,其装饰图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主流的人文思想和审美价值取向。明清家具作为我国古典家具的集大成者,无疑有很丰富的装饰内容和题材,大凡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卉虫鱼、博古器物、西洋纹样、喜庆吉祥等无所不包。倘若仔细推敲,其中颇有一些规律可寻。明清的装饰图案题材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大类:1、动物纹样动物纹样包括蟠龙纹、蟠虎纹、凤纹、麒麟纹、鹿纹、鹤纹、喜鹊纹等,大都选用人们崇拜喜爱之物,其中以龙纹、凤纹尤为突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与象征。它刚强劲健,富于变化,性猛而威,能兴云作雨,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权的象征,故龙纹多用于宫廷与皇族家具上。凤,古人称之为神鸟,百鸟之王,出于东方君子之国,每当天下大宁,其声若萧,清高雍容。龙凤形象均是人们杜撰假想出来的祥瑞象征形象,反映了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对自然现象的服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明清家具中的动物纹样明显带有先秦及魏晋南北朝的遗风--雄浑而博大、深厚而拙朴。2、吉祥植物及人物纹样吉祥植物纹样有牡丹纹、灵芝纹、莲花纹、海棠纹、梅、兰、竹、菊、松、葡萄等。还有各种植物变形图案,如卷草纹、反草纹、缠枝纹、芝麻梗、藤等,各种植物什锦图案,如蔬菜及各种瓜果等。吉祥植物纹样深受当时绘画的影响,极具富丽堂皇、绚丽多彩之美,充分体现出一种强烈的雍容华贵的审美追求。像"岁寒三友"等植物形象,由于其某些特质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人生哲理和人生观的理解和信奉,于是也成为人们争相刻画的纹样。山水人物纹样多半是反映历史典故、诗词故事和文人生活的画面,如游归图、南山观瀑、五老图、东篱采菊等景象,并以中国画的散点绘画技法为基础进行生动地描绘和展现。3、几何纹样有绳纹、回纹、盘肠纹、灯笼纹、冰裂纹、人子纹、方花纹、方汉纹、波纹、灵格纹、龟背纹、连环纹等。这些几何纹样往往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具有深厚的东方特质和烙印。4、吉祥图案或文字吉祥纹样聚宝盆、六合同春、风调雨顺、龙舟、莺鹤、飞龙、双龙捧寿、五富团寿、麒麟送子、龙捧乾坤,文字有"福"、"寿"、"喜"及诗文等。除了以上几类纹样外,还有一些,像仿古纹样、西洋纹饰和中式纹样结合的图案。中国古典家具装饰纹样的内容多半是体现帝王富丽华贵的生活,也表现了文人崇尚高雅的心境,同时又反映了平民渴望与期盼祥和、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中国古典家具装饰上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装饰件与结构件的高度统一,即装饰结构化。所谓装饰结构化是指在中国古典家具中绝大部分装饰部件既有很好的装饰作用,同时也是作为结构支撑部件存在的,这样才形成了家具简洁、明快的造型特点。中国古典家具非常擅长利用木结构的每一部件进行艺术加工,借以获得替木牙子、托角牙子、云拱牙子、云头牙子、弓背牙子等装饰结构件:有用于四周边框之间的椭圆券口、方圆券口、海棠券口等。而这些结构兼作装饰的部件,既起支撑和加固的作用,又在上面起线打挖或作浅浮雕,起着烘托的装饰作用。霸王撑,对角十字撑、吊挂媚子、锼空媚子等结构形式既增强了家具的坚固性又极具装饰性中西方古典家具纹饰之比较(下)来源:金凯莎作者:金凯莎发布时间:2010-11-22 查看次数:601 西式古典家具中的装饰纹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宗教神话纹样这类纹样大都反映了基督徒生活的场景或者古典神话,如普罗米修斯之死、天使形象、丘比特造型、斯芬克斯等。通过这些宗教形象的再现,体现了人们对天堂的渴望,对上帝的膜拜,希望借此营造一种与上帝同在的生活场景。2、动植物及人像纹样莨叶饰、旋涡饰、垂花饰、扇贝饰以及神秘的生物图案,如狮身人面像,具有女人面孔及鸟翅与爪的怪物,头、翼似鹰,躯体似狮的怪兽,羊身蛇尾之怪兽、四肢修长的美丽少女等。这些生物纹样体现出了非凡的想象力和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3、战争题材纹样战

图案设计教案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第一章走进图案 【引入】:(从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图案应用实例引出图案与我们的关系)装饰图案作为造型艺术之一,来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生活,它是艺术家通过提炼、概括、归纳、夸张、取舍等艺术手段,创造出的具有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典型,更理想的可视图形。 第一节图案的起源与发展

【讲述】: 图案早于绘画和文字,是人类创造的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在制造的工具和器皿上施加纹饰图案作为装饰,还有各种充满想象的奇异图腾、纹身等。“图案”一词最早源于20世纪初日本对英语单词“Design”(设计)的翻译,意思指所有关于形状、构造、色彩、装饰等进行预先设计的总称。如今的图案一般指平面设计图形,表现为装饰纹样的形式,已经不能代表设计的全部含义。【粗体为板书内容】: 一、图案的含义: 1、广义上讲:它是工艺美术品,日用品,或工业产品造型、构成、色彩以及花样的预先设计的图样总称。 2、狭义上讲:是指一件器物或产品表面的装饰纹样。 二、图案的分类: 1、按学习目的分: ①基础图案:学习图案的基础理论,掌握图案的组织构成能力和表现技法。 ②工艺图案:为适应某种产品或工艺美术品的成形而进行的意图设计,如染织图 案,陶瓷图案,服装图案等。 2、按性能用途分: ①、平面装饰图案(学习重点):着重于纹样和色彩的设计,如染织图案,壁挂 图案,地毯图案,印刷品广告,包装,书刊装饰设计等。 ②、立体装饰图案:着重于造型结构设计,并在形体上作适当的纹样装饰和色彩配置,如环境艺术设计,工艺品设计,产生造型工业美术设计。 ③、综合装饰图案:指立体装饰图案和平面装饰图案相结合的装饰图案设计。如展示设计,舞台形象设计等。 三、图案的特性:

服装制作工艺教学大纲

服装制作工艺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课程。主要内容有:服装制作工具、手缝与熨烫工艺、缝纫基础、女装裁剪与制作、男装裁剪与制作等。 2、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熟悉服装制作过程中常用工具及其特点。 (2)掌握服装制作技术中基本手针工艺、机缉技术及熨烫工艺中的“推、归、拔、烫”等技巧。 (3)熟练掌握男女服装典型品种的裁剪与制作程序及工艺要求。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教学中,应将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 (2)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3)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服装制作工具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制作服装所用的各类工具,掌握有关工具的使用方法、特点及其功能。教学内容 §1—1 缝纫工具 一、针具 二、顶针剪刀 三、剪刀 四、尺 五、画粉 六、锥子 七、镊子 §1—2 熨烫工具 一、熨斗 二、垫呢 三、水布 四、汤凳 五、铁凳 六、馒头 第二章手缝与熨烫工艺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手缝工艺从基本掌握到熟练掌握,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教学内容 §2—1 手缝工艺 一、拱针 二、寨针 三、打线钉 四、缲针 五、纳针 六、倒钩针 七、三角针 八、杨树花针 九、拉线袢 十、锁缝 §2—2 熨烫工艺 一、基本烫法 二、熨烫的作用 三、熨烫的类型 第三章缝纫基础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技工技术,并能熟练地使用缝纫机。 教学内容 §3—1 缝纫技巧 一、平缝 二、包缝 三、来去缝 四、分开缝 五、搭缝

美术设计应用教案共4个

美术设计应用教案共4 个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四二方连续纹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二方连续纹样,认识二方连续纹样的基本特征,了解二方连续纹样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能画出二方连续纹样的单位纹样和排列骨式,学会用二方连续纹样装饰物品和美化生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作品欣赏、分析和讲解,能画出单位纹样和骨式。在设计体验过程中,能设计二方连续纹样图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国民族传统二方连续纹样的艺术美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及独特的形式美感,体会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意义,形成对二方连续纹样进行设计和应用的兴趣,获得乐趣 二、教学重点:会运用不同骨式设计出二方连续纹样图案。 三、教学难点:掌握二方连续纹样图案创作的特点和规律,为生活进行设计。 四、教具准备:课件PPT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故事导入:“今天老师给我们班带来了一些美丽的花朵,花朵特别香特别漂亮。我们来看看,这些花朵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规律”(教师在黑板上出示“花朵”二方连续纹样图案) (学生观察并表述自己的发现。)

教师小结:像这样相同形状的花朵整齐排队,我们称之为相同图样排排队,像这样的图案我们叫做二方连续图案。 2、板书课题:二方连续纹样图案 3、情境激趣:“哪一种小动物最喜欢采花蜜呢” “老师这里还请了许多小蜜蜂来作客。” (教师出示“蜜蜂”二方连续纹样图案。) (学生观察并表述自己的发现。) 4、情境激趣:“这边的小蜜蜂急坏了,这么多美丽的花朵,小蜜蜂急着要采蜜了。我们快点把蜜蜂加到花朵的队伍里去。谁来摆一摆,让每一只小蜜蜂都能分到一朵花。” (教师将“花朵、蜜蜂”卡片发给2位学生,请他们上黑板尝试摆放。) 归纳启发:两个纹样组合成一个单位纹样。 总结归纳出二方连续纹样的概念:由一个或几个基本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连续扩展而构成的图案,称为“二方连续纹样”。 (二)、联系生活,认识二方连续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

《服饰图案设计》教学大纲

《服饰图案设计》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服饰图案设计是广播电视大学服装设计专业的统设必修课,是从事服装设计及服装生产应用和开发的基础。本课程共10学分,一个学期完成全部教学任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服饰图案构成以及服饰图案再创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服饰图案图形生成的基本原理,学会服饰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1.服饰图案设计是服装专业科学中一个比较年轻的分支学科,它的核心内容是服饰图案的构思、构成以及表现。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服饰图案在服装当中应用的最新发展,掌握服饰图案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服饰图案图形的构成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求学生熟悉独立纹样、连续纹样的构成和写生方法。 3.服饰图案的概述、基本规律与形式法则、服饰图案的构思是本课程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服饰图案的概念、设计原则、基本规律、形式法则;熟悉服饰图案的构思特点、构思过程,掌握服饰图案构思的方法。

4.服饰图案设计的表现技法、服饰图案色彩的应用是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应用表现的多种技法。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分为“知识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三个层次,专业技能训练内容分为“了解、学会、熟练”三个层次,授课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进行教学工作,操作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总的知识点不能减少。 第二部分学时、教学安排、教材与教学环节等相关要求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35课时,其中课堂授课15学时,专业技能训练10学时,自学及其它10学时,授课教师可根据所带学生水平以及教学设备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课堂授课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时间,但总学时不得减少。教学内容分为 10章学习内容。学时分配见下表。 章号内容课内学时面授学时专业技能实 践 其它 1 概述 1 1 2 基本规律与形式法则 2 1 1 3 服饰图案的构思--自然形态的写生 2 1 1 1 4 图案造型素材的来源 4 1 1 1 5 图案造型的表现--抽象形态的形成 3 2 1 6 自然型图案的构成 6 2 2 2 7 几何形图案的构成 6 2 2 2

图案设计教案

图案设计教案 教学内容:图案设计 教学目标:利用(人、动物、植物)变形来让学生掌握图案中的夸张手法,让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大胆联想,然后完成一张美丽的创意图案。 重点和关键: ①、变形、设计、创意要独特 ②、组合一副图案要注意(大小、主次、关系和层次)教学工具:多媒体、纸、铅笔、橡皮、尺子、水笔 教学过程: ①、欣赏、学习。欣赏一些国内国外的图案,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赶兴趣。 ②、图案定义 ③、图案的类别和艺术特征 ④、布置作业

⑴、鉴赏学习: 中国的民间艺术---敦煌的飞天:飞天,意为飞舞的天人。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飞天是歌神乾闼婆和乐神紧那罗的化身,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歌舞神和娱乐神,他们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内。

唐卡图片: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 藏民族的百科全书。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苯教作品。

六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彩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而瓷上作品相对纸本更具张力,

彩陶艺术中融合了艺术家的各种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风格各异而又多姿多彩的艺术珍品,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秦砖汉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

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相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朱雀上升。又有人总称为“四大神兽” 唐宋的瓷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最为出名

《服装画技法》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画技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服装画技法(一)/ Techniques of Fashion Sketch(1) 课程代码:090174 学时:64 学分:4 讲课学时:33 操作训练课学时:31 考核方法:考查 先修课程:人体运动结构学、人体速写、水彩技法、服装工艺结构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设计) 开课学院:服装学院服装设计系 教材:自编复印讲稿 主要参考书:熊谷小次朗著. 美国时装画家作品选. 时装画技法. 日本. 矢岛功著.矢岛功服装画集.日本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服装画技法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设计方向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主要从服装绘画的技法和审美情趣入手,培养学生掌握时装绘画的技巧,能准确、熟练、艺术化地表现设计的构思和效果(包括画面效果,面料质感,人体动态造型与服装的关系,以及各种款式的结构绘制原理)。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章:概述 1.时装画的作用和分类 2.时装画的特征 3.时装画常用地工具和材料 4.学好时装画的方法 第二章:人体及其局部画法 1. 局部的画法(头与颈,五官,头发和发型,手,臂,脚,腿等) 2. 人体的理想比例与结构(人体动态写生) 3. 人体的基本动态(基本动作练习与写生) 第三章:服装款式的表现 1. 从人体着装; 2. 服装款式的局部表现(领子,袖子,省道,下摆以及各种装饰配件等); 3. 衣纹的表现(衣纹与人体结构的关系,写生练习); 4. 着装外轮廓与人体结构的关系(不同面料在款式的外轮廓与人体结构间的关系); 5. 服装款式结构与人体结构的内在联系; 6. 着装人体切面线的透视规则与变化。 第四章:服装画的取材与创作 1. 取材的各种时装摄影图片,运动杂志图片,及各种生活摄影杂志图片。 2. 对图片格式化的处理(头部发型的格式化,人体动态的格式化,服装款式的特征表现,人体组合的内在联系,画面构图的表现要求)。 3. 主题与组合动态的关系。 教学要求:

创意服装设计课程标准

《创意服装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适用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授课学院:美术学院 学分学时:64学时 编写执笔人:审核人签字: 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定位与作用 创意服装思维表达与训练课程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必修课。在服装设计领域内,寻求创新的思维设计观念和多角度的探讨新设计的表达方式,从而达到设计创意的目的。它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对设计的思考更富有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能力,并在此课程的教学中学习将艺术设计的创意要素融入服装设计中。 后续课程:《服饰配件设计》、《民族元素服装设计》。 1.2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紧紧盯住产业需求、牢牢贴近一线服务,专业融入产业、规格服从岗位、教学贴近生产。在对行业岗位调研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我院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懂设计的服装设计师,而服装创意表达能力是我院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培养具备服装创意产品设计能力、创意材料研发能力、创意服装设计能力,能够适应服装行业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1.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通过行业专家、课程专家对相关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得出从事服装设计与服装制版应具 备的职业能力;在课程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以工作岗位为专门化方向模块;以工作任务为线索采用并列式与流程式相结合设计课程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兼顾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完整,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形成以项目教学、任务教学为主体的课程模式,以工作流程和任务为线索设计项目,把工作过程设计成项目过程,以工作任务负载知识,通过技能操作、现学习、范例教学、案例分析、实地参观、市场调查、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模式,在工作情境中开展学习过程。 2.课程目标 总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工作必备的知识、工作规范、工作流程、操作技能和技巧。本课程以专业教学大纲为依据,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掌握服装设计理念的创意、形式创意、色彩创意、材料创意,使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创意服装从草图到成品的重要过程。同时在平时的练习中训练学生精细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并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创新与设计能力。 (1)知识目标: 1、掌握在服装的分类 2、掌握创意服装、高级定制、高级成衣、普通成衣的概念和区别

基础图案设计教案共4个

第一章基础图案设计 第一节图案概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图案的概念,类别和要素、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和欣赏图案作品,加深学生对图案类别、要素和风格的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图案概述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图案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了解图案的概念、类别、要素和风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认识图案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具准备:课件PPT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新学期课前导入。 1、对新学期任务和学习内容进行安排; 2、对新学期作业制度的设置,强调课堂纪律和作业要按时完成;对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美术活动获奖的学生期末总评进行加分等。 二、学习新课,图案概述。 1、了解图案的概念

(图案是一种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美术形式。) 2、图案的类别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先学会区分,然后教师总结。)(1)从形式上分:平面图案和立体图案; (2)从造型性质区分:基础图案和专业图案; (3)从构成形式分:单独图案、连续图案及综合图案。 3、图案的要素 (1)平面图案由纹样(造型)、构成(组织、排列、构图)、色彩、机理所组成,任何平面图案都超不出此范围。但某些平面图案并不一定包括全部要素。 (2)立体图案由形体、结构、纹饰(纹样及组织、排列,图形与构图)、色彩和机理所组成。 (教师结合图片进行讲解分析) 4、图案的风格 风格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流派,包括每个时代的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它可因时代,民族的不同而不同。 我国传统图案分为:华丽风格、朴素风格。 三、思考与讨论 图案存在于自己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有什么作用 八、板书设计 概念 第一节图案概述类别

平面设计类教案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平面构成就是在二维平面内,按照一定法则组构既有形态,从而创造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 平面构成课程体系建立在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研究与实践相融会的基础上,它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平行互补,形成一门相对独立完整的构成体系、一切造型活动都必须从平面入手,培养平面造型能力,成为一切造型活动的基础、为以后的专业设计提供技法支持,使我们在从事设计之前学会运用视觉语言、 二、课程教学目的 1.教学目的: 平面构成教学就是研究探讨形式美在所有平面艺术中的构成原理、规律及法则,探讨用多变的外部视觉形式来保证形式美所追求的永恒性。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平面构成的理论知识水平、思维想象能力与对形体变化、组合规律的敏锐感受力,善于从不同角度去发现与表现事物的能力,启迪艺术设计灵感,为今后从事任何艺术设计门类的创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教学任务与要求: 本课程为一切造型设计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平面中各个构成要素的组织能力,要求学生了解平面中各个要素的特点与关系,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设计出符合形式美普遍法则、构成要素与谐的作品。本课程在主要研究形态之间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律动、推演的同时,对形体进行广泛性与普遍性规律的探讨,讲求图形给人视觉以引导作用并具有审美价值,借鉴当今前卫艺术的成果,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与理论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对材料、工具的认识与掌握,设计画面的平整、洁净,良好的描绘秩序,对自身高标准的要求与纪律性,对于学生今后设计专业的学习与发展至关重要。熟悉与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理论,提高思维想象能力,研究元素的广泛性与普遍性规律及相关表现技巧。 三、教学内容与纲目 第一章:概论 1、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平面构成的理论与由来以及其原理,知道平面构成就是学习什么的。 2、教学内容: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

导入: 图案设计对于设计专业人士并不陌生,我国早在20 世纪初就把图案设计课程引入高等学府。近百年的教学史,使我国图案设计出现过辉煌。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出口的纺织品和瓷制品,以及各类工艺美术品,就足以说明我国独具东方特色的图案设计越来越受外国人的青睐。今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在经济和文化极速发展的进程中,东西方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图案创作与图案课程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也就是说,我们的设计正向世界靠拢,与世界同步发展,同时图案教程也在不断接受世界设计领域的新观念、新思想的影响和制约,图案教学内容也在期待着改革和完善。以前的图案设计课程内容自然显得陈旧、落伍,甚至有被淘汰和被肢解的可能。因此,我们身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不能视之不理,必须正视图案设计的新界定和新含义。 那么“图案”的定义是什么呢?简单的理解就是图纹方案和手段。《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指对某种器物的造型结构、色彩及纹饰进行工艺处理而事先设计的施工方案,制成图样,通称图案。狭义上指器物上装饰纹样和色彩的设计;广义上则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设计的方案和图样(也包括立体图案)。如庞薰先生所说的“图案工作就是设计一切器物和一切器物的装饰,与英文Design 有直接联系,其要素是形制纹样和色彩”。“图案”一词原本是20世纪20年代由日本人根据欧洲“Design”的设计思想对译成为汉文—“图案”并移植于中国。“Design”对译成“图案”后,使

国人一直公认“图案”皆为“事先设计、方案”的释义,然而设计与图案能等同吗?“设计”与“图案”的等同,在现代社会已经时过境迁,难以成立。在庞大的“设计”领域里,特别是近年来各类设计学科专业正在不断被细分,如平面类设计分视觉传达、图形创意;图案色彩设计训练有色彩构成、色彩归纳、色彩创意等;图案的形象造型设计有结构素描、白描、速写等;立体设计学科中还涉及光学、力学、材料学等诸多内容。而图案如果作为众多现代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课程,其最直接涉及的内容就是对复杂的自然形态进行归纳、提炼、再创作,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作者认为图案设计应该把重点放在纹饰结构规律的研究上,一方面作为基础美学入门,另一方面可视其为学生第一次进行专业设计的模拟训练;应该把图案课程理解为既是设计类的基础课程,又是一门独立存在的强调约束与突破、理性与感性结合的综合性课题。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运用各种载体和表现手法,逐渐掌握创意、采集、归纳、变形等手段准确传达课程主题和内容。 第一讲 中国传统图案简析 图案起源于人类本能,也是自然界动、植物装饰本能的体现。远古时期,人类在身体上涂抹颜色和用图案纹身、头颈戴花、腰身围藤、配挂贝壳项链等,皆属于吸引同类或者引发自身快感和异性注意的行为,大多数根源于求偶和繁殖的需要,是人类自然而本能的流露。动物亦如此。据介绍,一些动物身上的皮毛颜色,很多起到伪装自己、迷惑敌方或者恐吓对方的作用。爬行类动物的马龙蛇、蜥蜴,鱼类、贝壳类,飞禽走兽也是如此,它们身上的颜色均与其环境的颜色相类似甚至相类同。植物中绚丽的花色也能引来蝴蝶和蜂群传送花粉。人类栖息洞穴内涂刻的各种猛兽鬼神形象,是人类有意识的初始图纹。其目的—是为了驱灾避邪、消除恐惧心理;二是对收获的记录,用画渔猎耕种来表明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安居生活的渴望心态。人类祖先用各种装饰图形表现自我保护的本能和生存繁衍的愿望,其中也体现了人类初期本能的美感观念。(图1-1) 人类图案的诞生与人类实践生活有关,从保存的古董文物中发现,最早的如绳纹、席纹、云纹、水纹等纹饰(常称日用品装饰纹样)是先人们制作生活器物时所留下的纹印。纹饰多数是在制作器皿时在未干的泥胎上用篮、席、绳裹装所留下的印迹,这些有意无意的印迹,经过野火熏烤之后清晰可见,起伏有秩序,形成独具特色、别具一格的“印纹”。印纹装饰中,点、线组合穿插得当,疏密变化合理,有黑白灰和丰富的肌理效果,同时也为人类的图案创造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图1-2) 人类最早有意识的图案设计应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彩陶纹样形态生动,造型完美,具有简洁大方、古朴精湛的艺术特色。我们的祖先在彩陶制作过程中,在无任何器械设备和精巧的绘制工具的远古时代,全凭双手和聪明智慧,创造出如此精美的陶器,至今仍

品牌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品牌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方向) 176学时) 课程名称:《品牌服装设计》 参考教材:《品牌服装设计》刘晓刚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出版《服装商品企划学》李俊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年出版 《现代展示艺术设计》李喻军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年出版开课部门:服装系 学时:总176 (理论12 学时,实训154 学时)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 职业标准:服装设计师助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服装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服装类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 课程设置 是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包括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助理、服装陈列师等。 本课程的实施需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版型、设计和制作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 开发项目, 以品牌服装为主线,以品牌服装设计为核心内容,从设计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教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奠定了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保证综合实训以及毕业 设计能够顺 利完成。 《品牌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是以培养服装行业高级实用人才为目标,要有一定的岗位 针对性和 实用性,学生通过对品牌服装设计基础的学习,可以将掌握的服装设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充分运用 到市场设计实践中去,也可以熟悉和掌握品牌企业的运做方式以及业内动态,有利于促进 学生专业技 能和综合技能的提高,对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投入企业的岗位角色,担当起产品设计的重任。 三、教学内容 课业一:目标品牌市场调研工作任务——对已有目标市场进行调研与市场分析。确定新产品的设计方向。 学习目标——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应该能够根据新产品设计开发任务书,在规定时间内制定详细完 整的调研计划、合理分配调研任务、确定采取什么调研方法、及如何按计划实施调研,并 对获得的调 研信息的进一步分析比较。培养调研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调研中出现的意外情 况的应对能力。培养团队的沟通与合作精神。以及学生独立完成工作记录的存档、资料收 集整理分析, 并最终完成一个完整的调研报告书的任务。 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在规定时间内,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市场调研。教师在调研过程中主要起 指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选出组长,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团队合作任务的分配按企业设计师助理的工 作内容进行划分。 评价要求——明确过程确认制度, 每完成一个环节需要下一个工作环节对其进行确认。调研报告

图案设计(第一章图案概论)教案

第一章图案的概述 第一节图案的概念 图案:顾名思义,即:图,图形;案,方案,图形设计的方案。生活中具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都可称之为图案。 第二节图案的起源及发展 一、图案的起源 1、装饰说起源于人类爱美的天性 2、图腾意识促进了装饰的发展 3、服饰说 二、图案的发展 1、中国传统图案 (1)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装饰图案 彩陶装饰纹样的特点:简洁、概括、充满活力 彩陶装饰纹样的内容:动物、植物、人物、几何(较普遍)(2)商周时期青铜器装饰图案 商周两代是青铜器艺术的鼎盛时期,它是权利的象征。(欣赏图片)青铜器装饰纹样的特点:庄重、严肃、神秘、结构严谨 青铜器装饰的图案有: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象纹 (3)战国时期的装饰 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交替时代,政治体制变动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战国时期装饰图案特点: 风格:日渐活跃 内容:不再是凶狠的神秘怪兽,而是贴近生活,自然中动物或生活场景运用于不同的装饰

造型构图:严肃对称结构变得活泼 (4)汉代装饰图案 汉代时期,建筑装饰得到发展,遗留下大量的画像砖、画像石、瓦当。风格朴实 画像砖、画像石:题材与形式丰富多彩的现实生和生活,反映墓主人生前的身份经历或垂教后世的历史故事。 瓦当:云纹瓦当、文字瓦当、动物瓦当 (5)魏晋南北朝装饰图案 南北朝时期,盛行佛教,,随着佛教的传播,佛像、壁画、石窟寺空前发展。 石刻装饰图案:飞天、忍冬草、莲花图案 石刻装饰图案特点:以线条为主,反映生活,超越生活,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6)唐代装饰图案 特点:丰满、华贵、富丽、饱满有张力 内容:唐三彩、织锦、宝相花、团花、卷草、折枝花 (7)宋元时期 特点:写实、自然、平淡、雅 装饰题材:花鸟为主 装饰图案:莲花图案、牡丹图案、花鸟画有折枝花式、穿枝花式、喜相逢式 (8)明清时期 是一个从昌盛到没落的时期,而在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国外的一些技术传入我国,出现了新的工艺品种:雕漆、景泰蓝、琉璃、珐琅。 民间图案 (1)民间图案多与民俗活动相关

美术教案图案之美

图案之美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是“花的变化”一课的延续和发展。教材首先对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进行了简略的回顾和介绍,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源远流长的历史。其次,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使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是一种程式化的艺术,具有很强的形式审美特性,这些特性诸如: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等;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审美创造,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法则,通过一定的创意、设计、制作形成的创造性活动。最后,通过欣赏、讨论、体验、创作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图案的创意与设计美,并以此延伸至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生活,改善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体会装饰图案所蕴含的文化。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好奇心强,并且喜欢自己创作。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的互动气氛较浓。,加之图案设计是最基础的造型能力,这既能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能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思路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欣赏——学习——体验.——创作。通过欣赏装饰图案的美,了解美化生活的意义。发现装饰图案表现题材与内容的丰富性,如:植物图案,人物图案,风景图案等。感受图案的不同风格,如:传统风格,民间风格,现代风格等等。通过学习图案形式美法则,认知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特征,学会运用图案的形式表现特性进行设计。运用现代的图形设计概念与方法,做1~2个图形练习。如对称的图形、对比的图形等,体验其过程。依据装饰图案的形式法则,加以独特的创意,丰富的想象力,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某一主题的设计创作。 教学设计

服装教学大纲

目录 《服装效果图》教学大纲 (1) 《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4) 《服装结构》教学大纲 (7) 《服装工艺》教学大纲 (10) 《服装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12) 《服装结构CAD》教学大纲 (14) 《服饰图案》教学大纲 (16) 《女装设计项目》教学大纲 (19) 《男装设计项目》教学大纲 (24) 《童装设计项目》教学大纲 (29) 《服装陈列项目》教学大纲 (33) 《服装营销项目》教学大纲 (39) 《美术欣赏》教学大纲 (44) 《服饰色彩》教学大纲 (46) 《服装史》教学大纲 (49) 《摄影》教学大纲 (53) 《服装整理》教学大纲 (56) 《民族服饰文化》教学大纲 (59) 《服饰手工艺》教学大纲 (61) 《服装市场营销》教学大纲 (63) 《服装材料概论》教学大纲 (66) 《服装外贸跟单理单》教学大纲 (70) 《服装生产管理》教学大纲 (72) 《服装品牌策划》教学大纲 (77) 《立体裁剪》教学大纲 (80) 《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82) 《专业实训》教学大纲 (84) 《岗位实习》教学大纲 (86)

《服装效果图》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服装效果图》 课程代码:203039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40学时,3学分(理论14学时,1学分;实践26学时,2学分) 先修课程:《服装设计》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中职)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服装效果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性学科,是服装类课程中的专业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较熟练的掌握服装与人体之间的表现方式及服装效果图的各种表现技巧,以便更好的表达设计意图。 二、课程内容 《服装效果图》以服装为对象,研究服装设计的表达方法和表现技法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要求从人体研究入手,由浅入深,运用各种技法对服装的款式、质感、发型、配件等加以表现,使画面达到完整性与艺术性兼备。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着装效果图及平面效果图的表现。 课程难点:人体结构的准确表现、着装的合理性及时装画的表现技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概述 1、服装效果图的概念 2、服装效果图的种类 3、服装效果图的特征 4、服装效果图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人体绘画 一、人体比例与动态 1、人体大形各部分比例 2、人体动态,人体动态正面、3/4侧面、正侧面及背面的画面安排 3、男人体、女人体、儿童体的比较 二、人体局部的刻画 1、头部与脸部五官的画法 2、脸部五官的位置 3、手的画法 4、脚与鞋的画法。 第三章服装的表现 一、着装效果图 1、服装的局部表现(领、袖克夫、口袋、褶裥、门襟、省) 2、人体着装练习(紧身、宽松和合体的服装) 服饰与人体关系,服装线条的特性与表现,以款式定动态。 二、平面效果图 1、平面效果图的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