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古诗词阅读理解竞赛练习题型完美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古诗词阅读理解竞赛练习题型完美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鹿柴》中的“柴”应该读____,同“寨”。
()A.zàiB.cáiC.zhàiD.chái[2]“但闻人语响”中的“闻”意思是()A.用鼻子闻味B.用耳朵听见C.用眼睛看见[3]理解古诗,对的画“√”,错的画“×”。
(1)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寂寞凄凉的悲苦感觉。
(_____)(2)“返景入深林”是指回到深林再次观赏风景。
(_____)(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运用反衬手法,以动衬静,用人语响表现山中的空寂。
(_____)(4)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充满了绘画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_____)2. 古诗阅读。
材料一:忆江南(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材料二: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群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1]这两首词以一个“________“字为线索贯穿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真可谓是词短情长。
第一首是总写对________的回忆;第二首则是对________的忆念、向往.都表达了作者________。
[2]材料二中,描写的是江南________季的美景,可以从“________”中看出。
[3]这两首词都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以下几首小诗都选自诗集《繁星》《春水》,读一读,完成练习。
(一)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考点练习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潋滟:______方:______
空蒙:______亦:______
(3)野火烧不尽,______。
(4)小信成则______
9.课外阅读。
雄鸡似的版图
打开世界地图
一眼就望见我的祖国
像雄鸡昂首远瞩——
迎着东方的晨曦
一声声,一声声
召唤着重新崛起的民族
抚摸雄鸡似的版图
我心潮起伏——
傲对百载冰霜雨雪
你神态何等坚毅、果决
而今沐浴着春风
你啼唱分外清亮、激越
呵,雄鸡似的祖国
高踞在我的心窝
19.日积月累我能行。
悯农(其二)
[唐]李绅
锄当午,汗滴。
谁知盘餐,粒粒皆辛苦。
(1)把古诗补充完整。
锄____________当午,汗滴__________________。
谁知盘______餐,粒粒皆辛苦。
(2)当你看到有人浪费粮食时,你可以用诗中哪两句来劝说呢?请用横线画出来。
2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前两句是诗人所______,短语的十个字,今天读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
(2)后两句是诗人所______,要想看到最远方,就要______,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4.读诗歌《早发白帝城》,回答问题。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理解句子意思。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2. 按照求填空。
独坐敬亭山众鸟________,________独去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亭山。
(1)把诗句补充完整。
众鸟______,______独去闲。
______,______敬亭山。
(2)后两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______。
(3)解释后两句诗的意思。
3. 按要求填空。
(1)______,沙暖睡鸳鸯。
(2)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
(3)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4)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
(5)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
(6)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7)兔不可复得,______。
(8)雅人四好:______(9)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
4. 课内阅读。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远上寒山石径斜”,这句写的是_______。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_______,“斜”字与“上”字_______,写出了_______的山势。
()(2)“白云深处有人家”,写_______,写_______。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_______”,—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
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有白云缭绕,说明山_______。
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_______: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3)“停车坐爱枫林晚”表达的情感很强烈了。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_______难以抑制。
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专项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文直通车。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朝()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A. 宋、岳飞B. 元、戚继光[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而写(),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 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B. 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A. 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B. 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内阅读。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首词中描写江南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中出现了许多活生生的人物,有、、、、。
我还听到了和用吴音相互交谈的声音,看到了在溪东锄豆的情景,织鸡笼的情景和剥莲蓬的情景。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词的内容看,作者不喜欢“小儿”,因为他太顽皮,太淘气了。
B.这首词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
C.这首词的词牌名是清平乐,题目是村居。
D.这首词的作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4]“溪头卧剥莲蓬”中的“卧”字用得好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语文要素)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片段阅读。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相煎何太急?”句出自曹植《______》。
(2)明日复明日,明日______。
我生______,万事______。
(3)“我以______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去”的意思是:______。
(4)______,______。
为是其智弗若与?日:______。
(5)去的______,米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______呢?2. 把下列古诗补充完整。
(1)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
(2)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3)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
(4)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5)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
(6)______,春风不改旧时波。
3. 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
(1)古诗中有不同的心情,我喜欢陶渊明的“______,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宁静;喜欢王维的“人闲桂花落,______。
”的空灵与静谧;喜欢“青箬笠,绿蓑衣,______。
”的闲适与从容;更喜欢“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天真与可爱。
(2)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那一声声______的跳动,给我极大的______,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3)当朋友取得优异成绩时,我可以用歇后语“______——一枝独秀”来赞美他。
(4)与人相处要学会换位思考,“______,______。
”自己不喜欢就不要勉强别人。
(5)《桂林山水》一文以名句“______”开头,以诗句“______,______。
”结尾,与开头相互照应。
4. 古诗名言积累。
(1)莫等闲,______(2)最喜小儿亡赖,______(3)天行健,______(4)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__(5)______,不脱蓑衣卧月明。
5. 看图片写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6. 快乐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专项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背写《凉州词》,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
2.这首诗属于(_____)诗。
A.送别诗B.边塞诗C.写景诗3.诗中“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主要描写了(______)的场面,表达了将士们(______)的情怀。
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用“√”选出下列字的正确读音。
砚(yàn xiàn)痕(héng hén)乾(qián qǐ)坤(kūn sh ēn)[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淡:___________________(2)清气:_________________(3)乾坤:__________________[3]诗中的“洗砚池头”点明了_________,“朵朵”说明了___________3. 品读诗句,按要求完成练习。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关于这首诗歌中的两个“风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两个“风雨”的意思相同。
B.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中的狂风暴雨,第二个则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忧愁等。
C.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中的和风细雨,第二个则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忧愁等。
D.第一个“风雨”的意思是由第二个引申而来的。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古诗词阅读。
春日田园杂兴范成大土膏欲动①雨频②催,万草千花一晌③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④过墙来。
注释:①土膏欲动:土地解冻的意思。
土膏,形容泥土滋润肥沃。
②频:频繁。
③一响:片刻,一会儿。
形容在很短的时间里。
④鞭笋:竹根上生出的新笋。
[1]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本诗描写的是______季的景色,诗中的“__________”词反映景色变化得特别快,传达出春回大地的信息。
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和本诗的共同特点是(______)A.描写了乡村生活的所见所感。
B.描写的都是春天的景象。
C.描写的对象既有植物也有动物。
[3]根据语境写诗句。
我家后院本来是荒地一片,如今也呈现出蓬勃的生机,邻家的竹笋,透过土墙,冒出地面,刺向青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理解。
成长在没有掌声的环境中默默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才不会使尽手段抢镜头在没有玩具的环境中辛勤地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才不会将别人也当做自己的玩具在没有粉饰的环境中野树般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才懂得尊重一丝一缕的劳苦才懂得感恩当多数人围着奇花异卉齐声赞颂孩子啊!你们要多注视随处坚忍地生长的小草[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辛勤——(______)尊重——(______)赞颂——(______)[2]用“野树”比喻孩子有什么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中描绘的三类孩子的个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在没有掌声的环境中/默默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才不会使尽手段/抢镜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理解。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1. 课外拓展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____(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3)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2. 为下面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 读诗歌《早发白帝城》,回答问题。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请解释整首诗的大意。
(2)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3)“轻”字体现了什么?4. 背一背,填一填。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2)窗含西岭______,门泊东吴______。
(3)______无闲田,______犹饿死。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_。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①题:______②缘:______③不识:______(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6. 祖国的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诗人的足迹,下面的诗句分别描写的是哪里的风光呢?请写出地名。
例: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山)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______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______③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读一读,回答问题。
房子
池塘是青蛙的房子,草地是虫儿的房子。
大树是小鸟的房子,山峰是雄鹰的房子。
(1)读一读,用拼音填一填。
虫儿的房子是______,小鸟的房子是______。
(2)找出三个整体认读音节抄写下来。
______ ______ 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6.看图片写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27.补充句子。
(1)______,后不见来者。
(2)______,江清月近人。
(3)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
(4)姑苏城外寒山寺,______。
(5)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
采莲曲
[唐]王昌龄
______裁,
芙蓉______。
______,
______。
11.请默写诗、文。
(1)弟弟平常老说,他们几个好朋友的关系就是“______——生死之交”。没想到为了一只彩笔就翻脸无情,这真是“孙猴子的脸——______”
(2)我能从“______,______”的诗句中想象海通在溪边自由剥莲蓬的画面。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1.读句子,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词题是______。
(2)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
(2)当你看到有人浪费粮食时,你可以用诗中哪两句来劝说呢?请用横线画出来。
5.根据情境填一填。
(1)唐代诗人杜牧在深秋时节去山上游玩时,看到漫山的枫叶红似火,不由得写下“______,______”的诗句。
(2)秋天到了,荷叶已经残败,菊花虽然也凋谢了,但枝叶还依然在风中挺立着,这让我想起了诗句:“______,______。”
江畔独步寻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补全古诗。
______,______。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诗中描写了______季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思想感情。
(3)“怆然”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4)“念天地之悠悠”既写出了,同时衬托出,从而表现诗人。()
(5)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的感慨,抒发了想感情。()
25.快乐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诗人身在外乡有怎样的感受?
(1)“移舟泊烟渚”的“泊”字的读音是______,意思是______。
(2)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把这句话改写成现代汉语:______
17.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季节)的景色。
(3)请你展开想象,描绘“竹外桃花三两枝”所展现的美景。
(4)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登幽州台歌
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登幽州台歌》作者是,字伯玉,人称“初唐四杰”之一。()
(2)点明诗人登台感想,表达报国无门忧伤心绪的诗句是:()。
(2)这首诗第二句的意思是: ______。
(3)这首诗中写诗人的想象的是第______句。
(4)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______之情。
16.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①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②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1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解释划线的字。
①绿:______
②还: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本课中表达客居他乡,对家乡深切思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20.补一补,再排排顺序。
①入______万竿斜。
②解落______秋叶,
③过江千尺浪,
④能______花。
排序:______
21.根据图片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1)萧萧______,______。______促______,______篱落______。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题目中“书”的意思是______。
14.课文传真。
(1)《学会合作》让我想起了名言警句:______。有时老师批评我们的话语虽然尖锐,但对我们的成长有很大的用处,真可谓是:______。
(2)社会和大自然是一本书,一本无字的书,所以说,“______,行万里路”。欣赏了源远流长的长江,我们想到古诗“______,______”;来到烟台,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不禁想起了:“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______,是______。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______。”
(2)请你为上面的图片起一个恰当的名字。
(3)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各写了什么?请选一选。
(填序号)前两句:______后两句:______
A.写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
B.写深秋的凄清。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2.填空。
(1)《夜宿山寺》是______代诗人______所作。直接描写山寺很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想一想,白云的房子是什么呢?
13.阅读直通车。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2)“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的“青螺”指的是( )
(3)这首诗中运用比喻手法的一句是( )
(4)读完这首诗,我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
28.读一读,做一做。
十二月歌
正月新春舞龙灯,
二月郊外放风筝。
三月清明杨柳绿,
四月牡丹花正红。
五月端午赛龙舟,
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牛郎会织女,
八月中秋桂花香。
九月登高过重
(1)“冬月”是指______,“腊月”是指______。
A.农历十二月B.农历十一月
飞向原野去迎接日出
黄昏
我穿着灿烂的金衣
伫立湖畔去欢送落日
(选自《新时期文学二十年精选诗歌卷》)
(1)写出下列字词的反义词。
来——______西——______落——______
迎接——______灿烂——______早晨——______
(2)诗歌中的云都有什么颜色?
(3)“伫立”的意思是:______。用“伫立”一词造句:______。
(3)词中的“见”读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_”相同。
(4)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诗歌,拓展知识。
云之歌(节选)
鲁藜
我是云
我轻轻地飘
我爱漫游
忽而东去
忽而西来
早晨
我披着玫瑰紫的围巾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
4.日积月累我能行。
悯农(其二)
[唐]李绅
锄当午,汗滴。
谁知盘餐,粒粒皆辛苦。
(1)把古诗补充完整。
锄____________当午,汗滴__________________。
谁知盘______餐,粒粒皆辛苦。
(3)我和哥哥参加双人跳绳比赛,哥哥告诉我:“______,______。”最后,我们取得了胜利。
6.根据自己的积累填一填。
① ______,笛弄晚风三四声。《牧童》
② ______,白了少年头,______!《满江红》
③最喜小儿亡赖,______。《清平乐•村居》
④文言文语言简洁,充满智慧。《杨氏之子》中“______”一句最能反映杨氏之子的机智幽默。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_(词牌名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词牌名词题)。
⑤周瑜以“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采用______的计策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歇后语“孔明借东风——______”就出自这段历史故事。
7.根据古诗《题西林壁》,回答问题
(1)默写《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此诗的作者是______代______。
(5)大自然中哲理无处不在。在成熟的麦地里,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明白了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