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及解题思路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案: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列出比例式,并解出比例式中的未知数。

2. 难点: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并灵活运用比例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和小华一共收集了30个邮票,其中小明的邮票是小华的邮票的两倍,请问小明和小华各自收集了多少邮票?二、例题讲解(15分钟)1.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例题:甲、乙两人共收集了40个邮票,其中甲的邮票是乙的邮票的三倍,请问甲和乙各自收集了多少邮票?2. 教师引导学生列出比例式:甲的邮票数 / 乙的邮票数 = 3 / 13. 教师引导学生解出比例式中的未知数:甲的邮票数 = 40 ×(3 / 4) = 30,乙的邮票数= 40 × (1 / 4) = 10三、随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练习题:丙、丁两人共收集了50个邮票,其中丙的邮票是丁的邮票的四倍,请问丙和丁各自收集了多少邮票?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四、按比例分配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某班有男生和女生共60人,男生的数量是女生的两倍,请问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2. 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列出比例式:男生的数量 / 女生的数量 = 2 / 13. 教师引导学生解出比例式中的未知数:男生的数量= 60 ×(2 / 3) = 40,女生的数量= 60 × (1 / 3) = 20五、板书设计(5分钟)1.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比例式的列出和解法。

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1.甲、乙两人每天共做56个机器零件,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3:5,问甲、乙两人每天各做多少个零件?解析:设甲每天做3x个零件,乙每天做5x个零件,则3x+5x=56,解得x=8,因此甲每天做24个零件,乙每天做40个零件。

2.石灰水是用石灰和水按1:100配成的,要配制4545千克的石灰水,需要石灰多少千克?解析:石灰和水的比是1:100,因此需要的水量是4545千克/100=45.45千克,石灰的重量也是45.45千克。

3.体育室有60根跳绳,按人数分配给甲乙两班,甲班有42人,乙班有48人,两个班各分得跳绳多少根?解析:甲班分得的跳绳数量是60×(42/90)=28根,乙班分得的跳绳数量是60×(48/90)=32根。

4.一个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80,分子和分母的比是3:7,求这个分数?解析:设分子为3x,分母为7x,则3x+7x=80,解得x=8,因此分子是24,分母是56,这个分数是24/56.5.一块长方形地,周长400米,长和宽的比是3:2,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解析:设长为3x,宽为2x,则周长为2(3x+2x)=10x,解得x=20,因此长为60米,宽为40米,面积是2400平方米。

6.甲、乙两个车间的平均人数是36人,如果两个车间人数的比是5:7,这两个车间各有多少人?解析:设甲车间的人数为5x,乙车间的人数为7x,则5x+7x=2×36,解得x=3.6,因此甲车间有18人,乙车间有25.2人,约为25人。

7.建筑工人用水泥、沙子、石子按2:3:5配制成96吨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解析:设水泥、沙子、石子的比为2x:3x:5x,则2x+3x+5x=96,解得x=8,因此水泥需要16吨,沙子需要24吨,石子需要40吨。

8.一种药水是用药物和水按3:400配制成的。

1)要配制这种药水1612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2)用水6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3)用48千克药粉,可配制成多少千克的药水?解析:(1)药物和水的比是3:400,因此需要的药物重量是1612千克×(3/403)=12千克。

六年级数学比例应用题解题技巧

六年级数学比例应用题解题技巧

六年级数学比例应用题解题技巧一、比例应用题的基本类型与解题技巧1. 按比例分配问题解题技巧:先求出总份数,即把比例中各项相加。

再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用各部分所占的份数除以总份数。

最后用总量乘以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的具体数量。

题目解析:例如:学校把植树560棵的任务按人数分配给五年级三个班,已知一班有47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5人,三个班各植树多少棵?求出总人数:47 + 48+45 = 140(人)。

这里总份数就是总人数140人。

然后,计算各班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一班:(47)/(140);二班:(48)/(140)=(24)/(70);三班:(45)/(140)=(9)/(28)。

求出各班植树的棵数:一班:560×(47)/(140)=188(棵);二班:560×(48)/(140)=192(棵);三班:560×(45)/(140)=180(棵)。

2. 正比例应用题解题技巧:正比例关系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

根据正比例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比例式(即(y)/(x)=k(一定),设y = kx,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比例方程求解)。

题目解析:例如: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因为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设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x千米。

速度=(路程)/(时间),可列出比例式:(140)/(2)=(x)/(5)。

通过交叉相乘得到:2x = 140×5,2x=700,解得x = 350千米。

3. 反比例应用题解题技巧:反比例关系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

根据反比例关系设未知数,列出反比例方程(即xy = k(一定))求解。

题目解析:例如:一间教室,如果用边长是3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400块,如果改用边长是2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教室地面的面积是一定的,方砖的面积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关系。

复杂的按比例分配问题

复杂的按比例分配问题

例1一条路全长60千米,分成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长的比依次是1:2:3,某人走各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依次是4∶5∶6,已知他上坡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问此人走完全程用了多少时间?例2一块合金内铜和锌的比是2∶3,现在再加入6克锌,共得新合金36克,求新合金内铜和锌的比?例3 师徒两人共加工零件168个,师傅加工一个零件用5分钟,徒弟加工一个零件用9分钟,完成任务时,两人各加工零件多少个?例4洗衣机厂计划20天生产洗衣机1600台,生产5天后由于改进技术,效率提高25%,完成计划还要多少天?例5 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14:5,如果长减少13厘米,宽增加13厘米,则面积增加182平方厘米,那么原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画出图便于解题:1.一块长方形的地,长和宽的比是3∶2,长比宽多24米,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一块长方形的地,长和宽的比是3∶2,长方形的周长是120米,求这块地的面积?3.化肥厂计划生产化肥1400吨,由于改进技术5天就完成了计划的25%,照这样计算,剩下的任务还需多少天完成?4.5.6. 甲乙丙三个班人数的和是175人,甲班和乙班的比是2:3,乙班和丙班的比是4:5,甲乙丙三个班各是多少人?7. 甲乙丙三个班的人数平均是20人,甲乙丙三个班人数的比是6:5:4,甲乙丙三个班各有多少人?8. 三个煤炭厂内共有煤炭2800万千克,甲厂和乙厂煤炭重量的比是3:4,乙厂与丙厂煤炭重量的比是6:7,三个煤炭厂各存煤炭多少万千克?9. 两个城市相距760千米,货车和客车同是从两城市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

货车和客车的速度比是12:7。

货车和客车各行多少千米?10.图书馆里科技书和连环画的比8:5,科技书比连环画多90本,科技书和连环画各有多少本?11.甲乙丙三个组按2:3:5分配劳动力去完成一向任务,已知乙组要派120人,求甲丙两组应各派多少人?12. 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需要8小时,乙单独做需要7小时,丙单独做需要14小时才能完成,三人合作2小时后,甲因另外有事离开,乙丙两人继续合作还需要几小时才能完成?13. 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3小时后相遇。

六年级上册数学讲义-比的应用-人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讲义-比的应用-人教版(含答案)

第九讲比的应用一、知识梳理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二、方法归纳(1)按比例按分配的应用题:总量÷总分数=每一份的数(2)对于已知“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20厘米,长、宽、高的比是6:5:4,”因为长方体的棱长和是由 4 条长、4 条宽、4 条高组成的,我们可以先算出一条长、一条宽、一条高的长度和。

又因为长、宽、高的比是 6:5:4,将长、宽、高的和 30 厘米按比例分配,知道了长、宽、高,我们就不难求出长方体的体积了三、课堂精讲(一)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1.我们在教学中学过平均分,平均分的结果有什么特点?(每份都相等)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分配的合理,往往需要把一个数量分成不等的几部分,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2.一瓶500ml 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100ml 和400ml,_ ?(补充问题并解答)例1 (1)某班有男生25 人,女生20 人。

①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

②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③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2)4∶5的前项扩大4 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 )。

(3)圆周长与它的面积的比是( )∶();a与它的倒数的比是( )∶()。

例 2 一瓶 500ml 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的比是 1:4,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的分别是多少?分析:“浓缩液和水的体积1:4”,就是说在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占份,水的体积占份,一共是份,浓缩液占稀释液的(填分数)水的体积占稀释液的(填分数)【规律方法】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搭配课堂训练题】【难度分级】 B1. 公园里有月季花和菊花共 400 盆,月季花和菊花的盆数比是5∶3,公园里月季花和菊花各有多少盆?(二)比的应用的变形例3 学校把栽280 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

小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详解

小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详解

小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详解按比例分配问题【含义】所谓按比例分配,确实是把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分成若干份。

这类题的已知条件一样有两种形式:一是用比或连比的形式反映各部分占总数量的份数,另一种是直截了当给出份数。

【数量关系】从条件看,已知总量和几个部重量的比;从问题看,求几个部重量各是多少。

总份数=比的前后项之和【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把各部重量的比转化为各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把比的前后项相加求出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以总份数作分母,比的前后项分别作分子),再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运算方法,分别求出各部重量的值。

例1 学校把植树560棵的任务按人数分配给五年级三个班,已知一班有47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5人,三个班各植树多少棵?解总份数为47+48+45=140一班植树560×47/140=188(棵)二班植树560×48/140=192(棵)三班植树560×45/140=180(棵)答:一、二、三班分别植树188棵、192棵、180棵。

例2 用6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三条边的比是3∶4∶5。

三条边的长各是多少厘米?解3+4+5=12 60×3/12=15(厘米)60×4/12=20(厘米)60×5/12=25(厘米)答: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是15厘米、20厘米、25厘米。

例3 从前有个牧民,临死前留下遗言,要把17只羊分给三个亲小孩,大亲小孩分总数的1/2,二亲小孩分总数的1/3,三亲小孩分总数的1/9,并规定不许把羊宰割分,求三个亲小孩各分多少只羊。

解假如用总数乘以分率的方法解答,明显得不到符合题意的整数解。

假如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则专门容易得到1/2∶1/3∶1/9=9∶6∶29+6+2=17 17×9/17=917×6/17=6 17×2/17=2答:大亲小孩分得9只羊,二亲小孩分得6只羊,三亲小孩分得2只羊。

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按比例分 配应用题
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 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 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复习 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 里播种60公顷大豆和40公顷玉 米。大豆和玉米的播种面积各 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大豆和 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多少?
列式解答:
(1)银燕电器厂有职工270名,男 5 工人数占总人数的 9 ,男工有多 少人?
7 10
)份,占总份数的( ),列式计 )。 3 ) 份,占总份数的 ( 10 ) ,列式计 )。
练一练:
4、阳山小学参加植树活动,把216棵 树按2:3:4分配给四、五、六三个年 级。每个年级各应植树多少棵?
生活中的数学 一个足球的表面是由32块黑 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围 成的,黑色皮和白色皮块数 比是3:5。两种颜色皮各有 多少块?
练一练
1、小芳家养了28只鸡,公鸡和母 鸡只数的比是2:5,公鸡和母鸡 各有多少只? 2、六一班和六二班订《少年科学》 的人数比是3:4,两个班共订了49 份。两个班各订了多少份 ?
3一种黄铜是由铜和锌按照3:7熔铸而成,生 产这种黄铜12.5吨,需要锌和铜各多少吨?
填空: ⑴生产这种黄铜共( ⑵把这种黄铜共分( ⑶其中锌( 7 7 算( 12.5× 1 0 ⑷其中铜 ( 3 3 算( 12.5× 10 12.5 )吨。 10 )份。
=120(公顷)
答:大豆播种150公顷, 玉米播种120公顷
练习: 银燕电器厂有职工270名,男、 女职工人数的比是5:4。这个 厂男、女职工各有多少人?
例 东岗小学把524本图书按照六年级三个
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2人, 二班有45人,三班有44人。三个班各应 分得图书多少本?

小学六年级比的应用应用题题型解析

小学六年级比的应用应用题题型解析

小学六年级比的应用应用题题型解析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比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尤其是在六年级,我们经常会遇到与比相关的应用题。

本文将对这些题型进行解析,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的应用。

一、定义和概念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比。

比是指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冒号或斜线表示。

例如,A与B的比是3:2,或者A是B的1.5倍。

二、常见的题型解析1、比例分配问题比例分配问题是比的应用中最常见的一种题型。

例如,有10个苹果,分给A、B、C三个人,要求他们之间的分配比例是2:3:5。

我们需要找出每个人应该得到多少个苹果。

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是先找出各个部分占总量的比例,然后按照比例分配。

以这个例子为例,A、B、C三人分别得到的苹果数为:10×(2/(2+3+5))、10×(3/(2+3+5))、10×(5/(2+3+5))。

2、倍数问题倍数问题是比的应用中另一种常见的题型。

例如,A的年龄是B的1.5倍,B的年龄是C的2倍,求A、B、C的年龄关系。

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是通过设未知数来找出数量关系。

以这个例子为例,我们可以设A的年龄为x,那么B的年龄就是1.5x,C的年龄就是1.5x/2=0.75x。

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之间的年龄关系。

3、比率问题比率问题是比的应用中另一种常见的题型。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某产品的合格率是90%,求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的数量比。

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是利用数量关系来计算。

以这个例子为例,假设总产量为100件,那么合格品数量为90件,不合格品数量为10件。

所以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的数量比为9:1。

三、解题思路和步骤在解决比的应用问题时,我们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读懂题目:首先需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和要求。

2、确定关系: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比例或倍数关系,确定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3、设未知数:如果需要,可以设未知数来帮助解决问题。

4、建立方程: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及解题思路
一、基本题。

已知几个分量的和,与几个分量间的比,求各分量。

方法一:(1)求总份数(比的前后项的和);
(2)求一份量(总量(几个数的和)÷总份数);
(3)求出各分量(一份量×份数)
方法二:(1)求总份数(比的前后项的和);
(2)求出各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3)求出各分量(总量×几分之几)
例1、六(1)班共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2,这个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二、变式题
#
1、只知道几个分量间的比,求各分量。

(1)隐含总量。

方法:根据题的特点找出隐含的总量,再按基本题的方法解答。

例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1,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各是多少
(2)隐含分量所占的份数。

方法:根据等腰三角形的特点找出隐含的分量所占的份数,再按基本题的方法解答。

例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8厘米,腰与底的比是3:1,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各是多少
2、已知两个分量的差,与几个分量间的比,求各分量(或总量)。

方法:两个分量的差÷两个分量所占份数的差=1份数,再求各分量(或总量)
例4、饲养场鸡的只数比鸭少1200只,鸡与鸭只数的比是3:5,鸭有多少只
3、已知几个分量的比,求各分量

(1)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长、宽的比,求长方形的面积方法:先用周长÷2求出长与宽的和(即总量),再按基本题的方法求出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

例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7:9.长方形的
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已知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和长、宽、高的比,求长方体的体积方法:先用棱长总和÷4求出长、宽、高的和(即总量),再按基本题的方法求出长、宽、高,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

例6、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1.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4、已知几个分量的平均数和几个分量的比,求各分量
方法:根据平均数×份数=总数,计算出总量,再按基本题的方法解答。

例7、甲、乙两个车间的平均人数是36人,如果两个车间人数的比是5:7,这两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5、已知一个分量和几个分量的比,求其他分量(或总量)
方法:已知分量÷它所占的份数,计算出1份数,再求出其他分量(或总量)。

例8、第二小学有140个男生,男生与女生的比7:8,第二小学有女生多少人
;
6、重新分配问题。

方法:(1)把原来分配的结果加起来,算出总量,再按重新分配的比例,算出重新分配的结果。

(2)一个人(或物)两次分配的差就是得到(或给出)的数。

例9、甲仓库存粮50吨,乙仓库存粮70吨,从甲仓库运给乙仓库多少吨粮食,才能使甲、乙两仓库的存粮比是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