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合集下载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ICP-AES技术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为各领域的科学研究 提供了有力支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简介
ICP-AES基本原理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作为激发光源,使样 品中的原子或离子被激发并发射出特征光谱 ,通过对光谱的分析确定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
ICP-AES仪器组成
仪器操作与实验过程
仪器准备
检查仪器状态,确保各 部件正常运行。开启仪 器,进行预热和校准。
样品引入
将制备好的样品引入等 离子体焰炬中,注意控
制引入速度和量。
光谱采集
设置合适的观测参数, 如波长范围、扫描速度
等,采集光谱信号。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采集的光谱信号进行背景 校正、干扰元素校正等处理
,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
生物医学材料研究
ICP-AES可分析生物医学材料(如生物陶瓷、生物降解塑料等)中的 元素组成和含量,为材料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光谱仪
包括光栅或棱镜分光系统、光电 倍增管或固态检测器等,用于分 散和检测发射出的特征光谱。
工作气体
通常使用氩气作为工作气体, 用于维持等离子体的稳定性和 激发样品中的原子或离子。
环境条件
需要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干燥和恒 温等环境条件,以确保仪器设备的
正常运行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样品前处理技术
样品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 析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实验原理与技术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应用领域与案例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AE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元素分析的技 术。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锌精矿中的多种金属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锌精矿中的多种金属元素
等离子气流速 : l O L / m i n ; 辅助气 流量 : 0 .1 3 — 0 8 — 2 0 修 回 日期 : 2 0 1 3 — 0 8 — 2 8
赶 酸 。反复 3次 。待高 氯酸 烟 冒尽 , 取下 , 在坩 埚 中
2岛津制 作所全 球 应用 开发 中心 日本 京都 6 0 4 8 5 1 1 )
摘 要 采用高压消解罐消解 , 王水 溶样 前处 理 锌 精 矿 样 品 , 电感 耦 合 等 离 子 体 原 子 发 射 光 谱 法 ( I C P —
AE S ) 测 定 了 锌 精 矿 标 准 物 质 中的 多 种 金 属 元 素 的含 量 , 确 定 了最 佳 工 作 条 件 , 选 择 了最 佳 分 析 谱 线 , 并
金属 锌 主要是 用 来 生产 铜 合 金 、 铅合金、 镁合金、 铅
流量 : 0 . 7 L / ai r n ; 矩管类型 : Mi n i ; 雾化器类型 : 同心 ; 观
测方 向: 轴 向和纵 向 自动切换 。
1 . 2 实 验 器 皿 及 试 剂
实 验所用 玻 璃 器 皿 均 用 硝 酸溶 液 ( 1 +1 ) 浸 泡
2岛津制作所全球应用开发中心日本京都6048511摘要采用高压消解罐消解王水溶样前处理锌精矿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锌精矿标准物质中的多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确定了最佳工作条件选择了最佳分析谱线并利用元素间干扰校正消除了光谱干扰
第 3 卷增刊 1
2 0 1 3年 1 O月
加入 5 .0 mL浓 盐 酸 , 在 电热 板 上 复溶 1 5 mi n , 补
充 1 . 5 mL 浓 硝 酸 , 用 水稀 释至 2 0 mL左 右 。 断 电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人发中铜、锌、钙、镁、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人发中铜、锌、钙、镁、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人发中铜、锌、钙、镁、铁王生进;张琳;刘春虎;董龙腾;韩夫强【摘要】样品经硝酸-高氯酸消化溶解,高氯酸冒烟,盐酸溶解盐类后,在盐酸(5%)介质中,在选定的测定条件下,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人发中微量元素铜、锌、铁、镁、钙.选择Cu 327.3、Zn 206.2、Fe 238.2、Mg 279.5、Ca 315.8 nm分别作为铜、锌、铁、镁、钙的分析线与混合标准溶液同时测定;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8.6%~101%,铜、锌、铁、镁、钙的精密度(RSD,n=8)为0.37%~2%,准确度(RE)为-3.4%~1.15%,检出限分别为0.002 3、0.001 6、0.004 6、0.003 0、0.001 4 μg/mL.方法克服了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操作繁琐、周期长、成本高、灵敏度低等缺点.用于测定人发样品中的铜、锌、铁、镁、钙元素,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值基本一致.经GB-WO7061标准物质和自制标样分析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结果准确可靠.【期刊名称】《中国无机分析化学》【年(卷),期】2016(006)001【总页数】4页(P69-72)【关键词】铜;锌;铁;镁;钙;人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作者】王生进;张琳;刘春虎;董龙腾;韩夫强【作者单位】河北省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河北邢台054000;河北地质职工大学,石家庄050081;河北省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河北邢台054000;河北省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河北邢台054000;河北省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河北邢台0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1;TH744.11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微量元素在人体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缺乏或过剩与人的健康休戚相关,微量元素与人发有特殊的亲和力,身体中微量元素积蓄于人发中,其含量过高或偏低预示着会患有某种疾病的危险[1]。

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AES)

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AES)

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AES)本章要求: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以电感耦合等离子焰炬为激光源的一类新型光谱分析方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简称ICP—AES)。

由于该法具有检出限较低、准确度及精密度高、分析速度快和线性范围宽等许多独特的优点,因此在国外ICP—AES法已发展成为一种极为普遍、适用范围极广的常规分析方法,并广泛用于环境试样、岩石矿物、生物医学以及金属与合金中数十种元素的分析测定。

在国内ICP—AES法的研究工作始于1974年,现已有上千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工厂以及环境监测等部门拥有了此种分析手段,ICP—AES法已成为近年来我国分析测试领域中发展最快的测试方法之一。

为了使这种新型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得到普及,环境监测人员必须对ICP—AES法有所了解,在学习中应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光谱技术的发展概况。

2、ICP光源的理论基础。

3、ICP所用的高频电源。

4、ICP所需的进样装臵。

5、ICP炬管及工作气体。

6、ICP仪器的分光、测光装臵。

7、ICP-AES法的分析技术。

8、ICP-AES法的应用。

9、有机试液的ICP光谱分析。

10、ICP-AES法和其他分析技术的比较。

参考文献1、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编辑部,《ICP光谱分析应用技术》,198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2、蔡德,《光谱分析辞典》,1987年,光谱实验室编辑部。

3、陈新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原理和应用》,1987年,南开大学出版社。

4、不破敬一郎,《ICP发射光谱分析》,1987年,化学工业出版社。

5、辛仁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原理、装臵和应用》,1984年,光谱实验室编辑部。

6、《分析技术辞典,发射光谱分析》,1980年,科学出版社。

7、高铮德,《光谱分析常识》,1985年,光谱实验室编辑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红土镍矿中的Cd、Co、Cu、Mg、Mn、Ni、Pb、Zn、Ca9种元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红土镍矿中的Cd、Co、Cu、Mg、Mn、Ni、Pb、Zn、Ca9种元

S m u t n o s De e m i to fCd,Co,Cu,M g, i la e u t r na i n o M n,Ni ,Pb,Zn a d Ca i t r t c lOr y I d c i ey n n La e ie Ni ke e b n u tv l
件 下直 接 测 定 。各 元 素 的测 定 检 出 限为 0 0 0 ~ 0 03  ̄/ , 对 标 准 偏 差 ( S 一 6 为 0 1 . 0 1 . 0 3/ mL 相 g R D, ) .5

1 8 % 。对 样 品进 行 加 标 回收 试 验 , .9 回收 率 在 9 . ~ 1 7 2 14 0 . %之 间 。经 比对 试 验 证 明 , 法 测 定 值 本
Th ee t n l t o a h ee n r . 0 1 ~ 0 0 3 Ⅱ / n h eaie sa d r e ito s ed t ci i sf re c lme twe e0 0 0 o mi . 0 3 g mL a d t er lt t n ad d vain v
Co p e l s o i u ld P a ma At m c Emiso p c r me r ( CP AES si n S e t o ty I — )
HE Fedn , IHu c a g ,F ii g L a h n ENG a j 。 Xini n
与火 焰 原 子 吸收 光 谱 法 测 定 值 一 致 。
关 键 词 红 土 镍 矿 ; P A S 多元 素 ; 时 测 定 I E ; C 同 中 图分 类 号 : 5 . 1 O6 7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5 1 3 ( 0 1 0 —0 3 — 0 2 9 — 0 5 2 i )2 0 9 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铸造锌合金中高含量铝和铜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铸造锌合金中高含量铝和铜

关 键 词 I C P — AE S ; 锌合金 ; 基 体 匹 配法 ; 内标 法
中图分类号 : 06 5 7 . 3 1 : TH7 4 4 . 1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1 0 3 5 ( 2 0 1 3 ) S O 0 0 3 3 — 0 3
测元 素 的浓度 绘制 标准 曲线 来进 行分 析_ 4 。 ] , 其 主要
优点 是 简单 、 快速 , 与基 体 匹配 法 相 比 , 内标 法 只需
消耗 较少 的高 纯 物质 。每一 种方 法不 可能 完全 消除
基 体 匹配 法 : 准 确 称取 试样 ( 0 . 1 ±0 . 0 0 0 2 )g , 置于 2 0 0 mL烧杯 中, 加入 1 0 mL硝酸 ( 1 +1 ) , 盖上
正法 。基 体 匹配法 是 目前 最 常用 的方 法 , 它 依 据 标
准 曲线可 以准 确定 量 。 内标 法主要 是 为 了消除分 析
条件 的波 动 对 分 析 线 强 度 的影 响 而 采 取 的一 种 方
锌 基体 溶液 ( 1 0 0 0 ̄ g / mL ) : 称取 1 . 0 g高纯锌
粒( ≥9 9 . 9 9 9 9 ) , 加 入少 量 ( 1 +1 ) 硝 酸缓 慢溶 解 ,
转 移至 1 0 0 mL容 量瓶 中 , 用水 稀释 至刻度 , 混匀。
实 验用 水为二 次蒸 馏水 。
1 . 2 实 验 方 法
法, 它利用 待测 元 素 和 内标 元 素 谱 线 的 强度 比与 待
Me t t l e r 公司) 。
析领 域 ] 。I C P — AES与其 它 光 谱 分 析方 法 一 样 存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是以等离子体为激发光源的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可进行多元素的同时测定。

样品由载气(氩气)引入雾化系统进行雾化后,以气溶胶形式进入等离子体的轴向通道,在高温和惰性气氛中被充分蒸发、原子化、电离和激发,发射出所含元素的特征谱线。

根据特征谱线的存在与否,鉴别样品中是否含有某种元素(定性分析);根据特征谱线强度确定样品中相应元素的含量(定量分析)。

本法适用于各类药品中从痕量到常量的元素分析,尤其是矿物类中药、营养补充剂等药品中的元素定性定量测定。

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由样品引入系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光源、分光系统、检测系统等构成,另有计算机控制及数据处理系统,冷却系统、气体控制系统等。

样品引入系统按样品状态不同可以分为以液体、气体或固体进样,通常采用液体进样方式。

样品引入系统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样品提升部分和雾化部分。

样品提升部分一般为蠕动泵,也可使用自提升雾化器。

要求蠕动泵转速稳定,泵管弹性良好,使样品溶液匀速地泵入,废液顺畅地排出。

雾化部分包括雾化器和雾化室。

样品以泵入方式或自提升方式进入雾化器后,在载气作用下形成小雾滴并进入雾化室,大雾滴碰到雾化室壁后被排除,只有小雾滴可进入等离子体源。

要求雾化器雾化效率高,雾化稳定性高,记忆效应小,耐腐蚀;雾化室应保持稳定的低温环境,并需经常清洗。

常用的溶液型雾化器有同心雾化器、交叉型雾化器等;常见的雾化室有双通路型和旋流型。

实际应用中宜根据样品基质,待测元素,灵敏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雾化器和雾化室。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光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的“点燃”,需具备持续稳定的高纯氩气流,炬管、感应圈、高频发生器,冷却系统等条件。

样品气溶胶被引入等离子体源后,在6,000K~10,000K的高温下,发生去溶剂、蒸发、离解、激发、电离、发射谱线。

根据光路采光方向,可分为水平观察ICP源和垂直观察ICP源;双向观察ICP 光源可实现垂直/水平双向观察。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ICP-AES)是一种用于定量分析物质含量的一种光谱方法,可实时、快速地测定被测物质中各种元素的组成,包括含量低的微量元素和高价元素,广泛应用于土壤、水,食品及环境等实验室的精密分析领域。

I. 基本原理1. 基本概念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是将等离子体生成装置与原子发射光谱仪(AES)相结合,将原子发射光谱技术用于研究物质组成的有效技术手段。

根据它的原理,采用高频电感耦合方式,使物质在放电的同时流入等离子体,经原子高温热解的过程中,物质被分解成常见的原子离子核心状态,并释放出内部能量。

在此能量降落过程中,经由原子核发出的原子发射谱线可以把物质的组成成分用不同的光谱线表示出来,而这些谱线和元素种类以及它们的含量有直接关联,从而确认物质的组成结构和物质含量。

2. 优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具有多种优点,如快速、精确,可以同时测定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电解质离子、有机氯离子和其他复杂物质等。

可以分析无金属和金属两种物质。

另外,大量分析样品不影响测试精度,量级区间宽,可测定高、中、低价元素以及极低的微量元素,可以分析微量物质,同时减小输入量。

3. 缺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的缺点在于系统背景噪音较大,而且系统复杂,调节和维护复杂,耗费时间和经费,以及分析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干扰。

II. 用途1. 环境监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技术可以用于环境样品的分析,快速准确地测定出被测样品的成分,用于环境的基础监测,监测土壤中营养元素和有害元素。

2. 工业实验室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技术在工业实验室分析中也广泛应用,如可以分析广泛工程材料、金属、有机、无机混合物,以及钽、放射性元素等物质。

3. 药物和生物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技术也可用于药物和生物分析,它可以用于药物的成分检测,测定活性成份,进行食品安全性的检测,以及分析生物体内有用元素的含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对某元素原子谱线或离子谱线的 测定,可以对元素进行定性或定量分 析
发射光谱分析
根据原子或分子的特征发射光谱研究 物质结构和化学成分
发射光谱的激发光源:火焰、光花、 弧光、激光、等离子体
发射光谱的波长与原子或分子的能级 有关
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依据
不同元素原子能级结构不同
不同能级间的跃迁产生的谱线有不 同的波长特征
Mg:I 285.21 nm ;II 280.27 nm;
Na (Z=11)能级图 由各种高能级跃迁到同 一低能级时发射的一系 列光谱线;
K 元 素 (Z=19) 的 能级图 由各种高能级跃 迁到同一低能级 时发射的一系列 光谱线;
Mg 元素的能级图
基本原理
激发态的原子或离子返回基态时放射 出相应的原子谱线或离子谱线
光谱知识
发射光谱
原子或分子吸收外界能量,以光能
形式发射辐射,形成的光谱 荧光光谱
原子或分子吸收光子能量,以光能
形式发射辐射,形成的光谱 吸收光谱
原子或分子吸收光子能量,不发射
辐射,把光能转变形成为热能或其 它形式的能量,形成的光谱
原子发射光谱--AES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AES
(2)温度升高,谱线强度增大, 但易电离。
谱线的自吸与自蚀
self-absorption and self reversal of spectrum line
自吸
等离子体内中间的温度、激发态原 子浓度高,边缘反之。
中心发射的辐射被边缘的同种基态 原子吸收,使辐射强度降低的现象 为自吸
谱线的自吸与自蚀
由光谱中各谱线波长特征右确定元 素种类
谱线强度
原子由某一激发态 i 向低能级 j 跃迁,所发射的谱线 强度与激发态原子数成正比。
在热力学平衡时,单位体积的基态原子数N0与激发 态原子数Ni的之间的分布遵守玻耳兹曼分布定律
Ni
gi g0
N0
Ei
e kT
gi 、g0为激发态与基态的统计权重; Ei :为激发能;k为玻耳 兹曼常数;T为激发温度
检出限低。
可达0.1~1ug/g,绝对值可达10- 8~10-9g
样品消耗少 适于整批样品的多组分测定 尤其是定性分析
缺点:
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较多,对标准 参比的组分要求较高。
含量(浓度)较大时,准确度较差。
只能用于元素分析,不能进行结构、 形态的测定。
大多数非金属元素难以得到灵敏的 光谱线
离子由第一激发态到基态的跃迁(离 子发射的谱线):
电离线,其与电离能大小无关,离 子的特征共振线
激发电位: 从低能级到高能级需 要的能量
共振线: 具有最低激发电位的谱线
原子线(Ⅰ) 离子线(Ⅱ,Ⅲ) 相似谱线
原子谱线表: I 表示原子发射的谱线; II 表示一次电离离子发射的谱线 III表示二次电离离子发射的谱线;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ntinuous and quantized energy levels can be illustrated by comparing a flight of
stairs with a ramp.
电子跃迁 Electronic Transitions of the Nuclear Atom
Transistion Metals
Rare Earth Metals
锂原子释放一个红光光子以降低 其能级
An excited lithium atom emitting a photon of
red light to drop to a lower energy state.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
2s ORBITAL
Each p subshell consists of a set of three p orbitals of equal energy, px py pz
Shown together the three p orbitals look like this:
The d subshell actually consists of a set of five d orbitals of equal energy. Each d orbital can hold a maximum of 2e-. This accounts for the total capacity of the d subshell as being 10 e-’s. The d orbitals do not play as important a role in the chemistry that we will be discussing therefore their shapes and names
formation of atomic emission spectra
正常状态下,元素处于基态,受到热(火 焰)或电(电火花)激发时,由基态跃迁到激 发态,返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光谱(线状 光谱); 热能、电能
基态元素M
E
激发态M*
特征辐射
(a):氢原子接受外来能量; (b):激发的氢原子可以释放光子而回到
L≥S,J共有(2S+1)个。 若L<S,J共有(2L+1
当四个量子数确定之后,原子的 运动状态就确定
1S0 1P1 3D3
L=0, S=0, M=1, J=0 L=1, S=0, M=1, J=1 L=2, S=0, M=3, J=3
S 轨道
s Orbitals
1s ORBITAL (轨道)
(a)连续能量级,任何 能量值都有可能
(b)不连续(量子) 能量级,只有一定 能量值才有可能
Continuous energy levels. Any energy value is allowed. (b) Discrete (quantized) energy levels. Only certain energy states are allowed.
某些元素的检出限降低至10-3 - 10-4ppm 精密度达到±1%以下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过程
分光谱获得和光谱分析两大过程 试样的处理 处理为粉末或溶液 有时进行分离或富集 样品激发 激发源上进行 激发源把样品蒸发、分解原子化 和激发
原子发射光谱法的特点
多元素同时检出能力 同时检测一个样品中的多种元素 一个样品一经激发 样品中各元素都各自发射出其特 征谱线 分别检测特征谱线而测定多种元 素。
h 为 普 朗 克 常 数 ( 6.626×10-34 J.s)
c 为光速(2.997925×1010cm/s)
原子的能级
光谱项 原子光谱是由原子外层的价电子在两能级
间跃迁而产生的,原子的能级通常用光 谱项符号来表示:
n2S+1LJ or n M LJ
n为主量子数;L为总量子数;S为总自旋 量子数;J为内量子数。M=2S+1,称为谱 线的多重性。J又称光谱支项
When an excited H atom returns to a lower energy level, it emits a photon that contains the energy released by the
atom.
激发态的氢原子回到基态时,释放光的 光子留下特定的颜色
When excited hydrogen atoms return to their lowest energy state, the ground state, they emit photons of
原子谱线的强度
发射谱线强度:
Iij = Ni Aijhij
h为Plank常数;Aij两个能级间的跃迁几率; ij发射谱线的频率。将Ni代入上式,得:
Iij
gi g0
Aij
h ij
N0
Ei
e kT
Iij
gi g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ij
h ij
N0
Ei
e kT
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
(1)激发能越小,谱线强度越强;
certain energies, and thus certain colors.
氢原子有多种能级的激发态
Hydrogen atoms have several excited-state energy levels.
每一个光
子的释光
对应氢原 子特定的 能量变化.
Each photon emitted by an excited hydrogen atom corresponds to a particular energy change in the hydrogen atom.
元素在受到热或电激发时,由基态跃 迁到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发射出 特征光谱,依据特征光谱进行定性、 定量的分析方法。
1930年以后,建立了光谱定量分析方 法;
原子光谱 <> 原子结构 <> 原子结 构理论<> 新元素
The Periodic table is defined by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 atoms
2s___ 1s___
The Periodic table is defined by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 atoms
Alakine Metals Alkai Earths
Group determines the chemistry
Noble Gases Halogens
self-absorption and self reversal of spectrum line
E2 E3 n+ E1
Note: E1 的能级小于 E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