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QZ电涡流传感器.

DWQZ电涡流传感器.
DWQZ电涡流传感器.

DWQZ系列电涡流传感器-上海航振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特性

DWQZ系列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工作系统由被测体、探头、延伸电缆、前置器构成。前置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线圈会产生轴向磁场,当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个磁场,在被测金属表面产生涡流(电涡流的强弱随探头与被测体表面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引起线圈Q值变化。距离小时电涡流作用强,线圈Q值小;距离大时电涡流作用弱,线圈Q值大。在实际应用中,将线圈Q值的变化经前置器检波、放大转化成电压的变化。实现将机械位移(间隙)值转换成电压值。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工作原理图

综上,电涡流传感器工作系统中被测体的材质与测量结果密切相关。

?被测体材料对传感器特性影响: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0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位移(mm)

材料影响数据曲线

订货时用户必须注名被测体材料、形面、尺寸等。如用户没有在合同中约定,出厂校验时均将45#钢作被测体材料,被测体平面直径尺寸以大于或等于3倍探头直径进行校准。

:.DWQZ系列电涡流传感器特点

▲可靠性:

探头头部体选用PPS工程塑料并通过模具成型。保证探头具有高强度、耐高温(220 C)、抗腐蚀性能;不易碰坏、碰到某些化学药品也不会被腐蚀;保证了探头的可靠性;

探头信号输出使用的同轴电缆和延伸同轴电缆选用进口宽温度范围电缆(-55 C?200C);电缆强度高、电气特性一致性好(有利于减小互换性误差);

电缆接头选用进口军用标准插头座,接触电阻小,可靠性增加;

前置器输出端子有容错和过载保护,即使接错线不会引起前置器的电路损坏;

前置器有防雷击、抑制电网尖峰干扰能力,使前置器更安全;

▲温度的稳定性和精度:

依靠先进的补偿电路使探头线圈和电缆温度变化的影响,在(-22 C?120C)温度范围

内,其最大偏差小于土5 %;

探头灵敏度误差土3%

探头线性误差土0.5%;

频率响应DC?5 kHz

分辨率0.2um

三. DWQZ系列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技术参数

DWQ系列电涡流传感器工作环境的基本要求:

探头、延伸电缆在-30 C?120C,前置器在-30 C?80C;相对湿度95%^境中,长期工作不损坏。

电源:-24VDC± 10%

外形尺寸:80 mnrK 60mm< 30mm

安装采用导轨安装或螺钉安装。

技术指标:

在室温25r,被测体材料45#钢,电源-24V ± 10%负载10KQ条件下,满足:

四. 现场安装调试

(一)探头安装的一般步骤

1.根据测量部位的量程、安装空间的环境和尺寸、被测体材料等特性选定传感器,并检查传感器各部分外观是否完好、各部分是否配套。通常成套订购的传感器,在出厂时提供检验单、检验单上注明了配套校准的传感器各部分型号、编号,可据此与产品上的标记核对。然后在传感器的探头、延伸电缆(如果有)、前置器上分别进行特定标记(如1#瓦水平振动“、”轴位移“等)来说明其作用以及区分多套传感器各部分间联接关系、电缆两端应作标记以便在

多根电缆头中进行分辩,这种标记应该防油、防水。

2.将传感器各部分联接好,通电检查传感器线性、灵敏度等,若超差,则需重新校准。检查时特别要注意校准试件材料是否与被测体材料一致或者具有相近成份。

3.将探头拧进安装螺孔内。

4.调整探头安装间隙。不同用途探头的初始安装间隙有不同的要求:

轴位移、胀差:依照仪表的零点进行安装;

振动、鉴相、偏心:安装在传感器的线性中点。

5.紧固安装探头。

6.固定探头电缆:内部安装探头电缆,在机器内部先用电缆固定架固定,然后穿过电缆密封装置,再拧紧电缆密封组件(多个探头共用一个电缆密封装置时,在各探头电缆都穿过来后再拧紧);外部安装探头电缆,只需拧紧支架上的电缆密封组件。

(二)延伸电缆安装

作为联接探头与前置器的中间部件,延伸电缆的安装应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受到损坏。通常采用管道铺设,否则应采用带铠装的延伸电缆。另外应将过长的电缆线盘成直径不小于50mm勺圆环用绑绳扎紧后,用压片将其固定,不能随意剪断过长的电缆。

在选型时,应保证延伸电缆的长度加探头电缆长度之和大于探头安装处到前置器安装处的距离,而且通常前置器都是集中在安装机器的同一侧。

延伸电缆转接头的密封与绝缘

延伸电缆的外表皮是用聚塑料绝缘和密封的,探头的内部结构也已经绝缘,但是延伸电缆和探头电缆的接头是和信号“地”相接的,而且不具有密封性。由于延伸电缆转接头和探头电缆高频接头的联接处通常是悬空在接线盒里,为了避免联接处和机壳接触以及加强其密封性,应该对联接处进行绝缘保护。一种较好的方法是采用热缩套管收缩包裹。在产品出厂时本公司作为附件按每个探头100mm长提供了一节? 8透明热缩套管,现场安装时剪下约50mm 长的一节,接好接头后,将套管套在接头处,用电吹风将其加热收缩即可。这样还能起到防止接头松动的作用。如果需要脱开接头,只要用刀片小心将热缩套管划开,再次联接接头则另剪一节完好的未收缩套管套上后收缩。

铺设延伸电缆管道:为了保护电缆不易被损坏,通常采用管道铺设延伸电缆。延伸电缆安装的一般步骤

①检查延伸电缆的长度

检查延伸电缆长度是否与探头和前置器要求配套,延伸电缆长度加上探头所带电缆长度应该与前置器要求的电缆长度一致,除非特殊规格,延伸电缆长度加上探头所带电缆长度为5m 或9m如果是成套订货,通常在出厂校验单上表明了作为系统校验的探头、延伸电缆、前置器的型号和编号,对照出厂校验单上产品编号组成系统。

②标记延伸电缆

在延伸电缆的两端分别进行特订标记(如1#瓦水平振动等)来说明其作用以及区分多套传感器各部分间联接关系、电缆两端应作标记以便在多根电缆头中进行分辩,这种标记应该防油、防水。

③铺设延伸电缆

如果采用管道铺设则应预先将管道安装好,并检查管道内应干净,无尖锐凸起或粗糙表面,以防污染和划伤电缆,将电缆穿过管道时,首先应该用橡皮套(产品出厂时每一个接头都套有一个)套上需要塞进管道一端的接头(是转接头还是高频接头,视乎从管道的哪端开始塞进延伸电缆;从靠近前置器安装盒开始,则转接头塞入管道;从靠近探头接线盒开始,则是高频接头塞入管道),以保护接头不会被污染。如果不用管道铺设,则需要选用带铠装的延伸电缆。安装时可采用线夹之类的东西将延伸电缆固定在较安全的地方,以减少电缆可能被损伤的机会。

④联接延伸电缆

将延伸电缆的转接头穿到探头接线盒内,并套上一节约50m*的? 8透明热缩套管后,将延伸电缆转接头与探头电缆高频接头联接并拧紧,把热塑套管移到联接处,使联接处两边的热缩套管长度一样,再用750W/电吹风加热热塑管,使其收缩包紧接头。

三)前置器的安装

作为传感器系统的信号处理部件,前置器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要比探头严格得多,通常将它安装在远离危险区,其周围环境应该无腐蚀气体、干燥震动小,环境温度与室温相差不大。为了保证前置器工作安全可靠,有必要采用专用前置器安装盒。本公司可以为您提供具有防爆合格证的防爆安装盒和普通金属安装盒,并已按前置器安装尺寸加工好前置器安装导轨。

前置器安装盒在使用前,应该用压缩空气加以净化,以保证盒内没有残存的液体和金属屑,否则金属屑可能会导致前置器接线端子短路。过长的探头或延伸电缆应该固定在不接触前置器的地方。

为了防止不同地电位造成的干扰,必须采用单点接地。为了屏蔽外界干扰,前置器外壳直接与系统电气相接,因此应该将前置器安装盒及安装螺钉及前置器外壳绝缘。在设计制造前置器已增加了绝缘底板,

不必考虑前置器的绝缘问题。

API670标准建议把前置器安装盒都安装在机器的同一侧,以便于铺设电缆和维修检查。

(四)系统连接

系统连接包括将传感器探头、延伸电缆(如果有的话)、前置器以及监测仪表这间的电气连接,以组成能投入工作的测量系统。探头、延伸电缆、前置器之间是通过将其标准的高频接头连接;前置器与监测仪表之间用三芯屏蔽电缆连接。通常将其中的红色线接电源(Ut端),黑色线接信号地(COM端),黄色线接信号输出(OUT端)。这种各色电线的分配是按16AG型多芯屏蔽电缆说明的,如果采用其它型号的电缆,将有所不同,但在接线时应该统一,以免由于混乱而接错线,屏蔽电缆的屏蔽层需在接监测仪表一端单点接地。

前置器到监测仪表之间最长不得超过300m否则信号衰减将会过大。

五. 校准与维修

本章主要说明何时该对传感器系统进行校准,以及发生故障时,如何对传感器系统进行维修。

(一)校准

什么情况下应该对传感器进行重新校准

传感器长期不使用达一年以上;

传感器连续使用两年;

被测体材料与出厂校准材料不符;

排除故障后。

准装置与设备

位移校准器

千分尺

数字万用表

直流稳压电源

以上工具、设备,本公司均可提供。

校准步骤

选择与被测体材料相同的试件安装好。

装好探头、千分尺(量程应大于传感器量程20%。

将直流稳压电源的供电电压调到传感器系统所需电压范围

分别将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探头、电缆接到前置器上

旋转千分尺调节钮,使探头与试件平面紧贴,再将探头头部与试件间距离到传感器线性起始距离。

电涡流传感器的研究与探讨汇总

档案编号: 毕业设说明书题目:电涡流传感器的研究与探讨 系别:电气工程系 专业:生产过程自动化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共18 页) 年月日

摘要:电涡流传感器是基于涡流效应的新型传感器。由于它具有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非接触、响应速度快、不受油污等介质影响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的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存在着测量范围小,传感器存在非线性问题,这给传感器的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首先通过对实验室所用的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板的电路进行研究和优化,进而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使测量结果的更加准确。其次针对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存在的测量范围小,传感器存在非线性问题的改善提出设想即:先对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用于位移检测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进行分析,研究了线圈截面形状及参数变化对涡流传感器线性测量范围和灵敏度的影响;再从电路设计方面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从而为位移测量扩展量程打下基础;最后通过对电涡流传感器测位移实验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电涡流传感器位移测量范围的扩展方法和改善电涡流传感器非线性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电涡流传感器; 位移测量; 非线性; 测量范围 Abstract: the eddy current sensor is a new type of sensor based on eddy current effect. Because it is simple in structure, strong anti-jamming capability, high accuracy, non-contact, fast response, not polluted advantages such media influence, and been widely used. But the current electricity eddy displacement sensor measurement range small, there exist nonlinear problem, the sensor to a sensor applications has caused some influence. This paper firstly eddy current sensor used in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 template circuit research and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 th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of the circuit more accurate measurement results.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eddy current displacement sensor measurement range small, there exist nonlinear problem of sensor to improve it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the eddy current is: first displacement detection sensors for displacement of the work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research analyzed the coil cross-section

电涡流传感器的典型应用

电涡流传感器的典型应用 电涡流传感器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和一些科研单位。对汽轮机、水轮机、鼓风机、压缩机、空分机、齿轮箱、大型冷却泵等大型旋转机械轴的径向振动、轴向位移、键相器、轴转速、胀差、偏心、以及转子动力学研究和零件尺寸检验等进行在线测量和保护。 轴向位移测量 对于许多旋转机械,包括蒸汽轮机、燃汽轮机、水轮机、离心式和轴流式压缩机、离心泵等,轴向位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信号,过大的轴向位移将会引起过大的机构损坏。轴向位移的测量,可以指示旋转部件与固定部件之间的轴向间隙或相对瞬时的位移变化,用以防止机器的破坏。轴向位移是指机器内部转子沿轴心方向,相对于止推轴承二者之间的间隙而言。有些机械故障,也可通过轴向位移的探测,进行判别: ●止推轴承的磨损与失效●平衡活塞的磨损与失效 ●止推法兰的松动●联轴节的锁住等。 轴向位移(轴向间隙)的测量,经常与轴向振动弄混。轴向振动是指传感器探头表面与被测体,沿轴向之间距离的快速变动,这是一种轴的振动,用峰峰值表示。它与平均间隙无关。有些故障可以导致轴向振动。例如压缩机的踹振和不对中即是。 振动测量 测量径向振动,可以由它看到轴承的工作状态,还可以看到转子的不平衡,不对中等机械故障。可以提供对于下列关键或基础机械进行机械状态监测所需要的信息: ·工业透平,蒸汽/燃汽·压缩机,空气/特殊用途气体,径向/轴向 ·膨胀机·动力发电透平,蒸汽/燃汽/水利 ·电动马达·发电机 ·励磁机·齿轮箱 ·泵·风扇 ·鼓风机·往复式机械 振动测量同样可以用于对一般性的小型机械进行连续监测。可为如下各种机械故障的早期判别提供了重要信息。 ·轴的同步振动·油膜失稳 ·转子摩擦·部件松动 ·轴承套筒松动·压缩机踹振 ·滚动部件轴承失效·径向预载,内部/外部包括不对中 ·轴承巴氏合金磨损·轴承间隙过大,径向/轴向 ·平衡(阻气)活塞磨损/失效·联轴器“锁死” ·轴弯曲·轴裂纹 ·电动马达空气间隙不匀·齿轮咬合问题 ·透平叶片通道共振·叶轮通过现象 偏心测量 偏心是在低转速的情况下,对轴弯曲程度的测量,这种弯曲可由下列情况引起: ·原有的机械弯曲·临时温升导致的弯曲·在静止状态下,必然有些向下弯曲,有时也叫重力弯曲。

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二、实验仪器 电涡流传感器、铁圆盘、电涡流传感器模块、测 微头、直流稳压电源、数显直流电压表二、实验原理通过高频电流的线圈产生磁场,当有导电体接近时,因导电体涡流效应产生涡流损耗,而涡流损耗与导电体离线圈的距离有关,因此可以进行位移测量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 ?按图2-1安装电涡流传感器。 图2-1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器的被测体。调节测微头?L 属圆盘的平面贴到电涡流传感器的探测端,使铁质金,固定 测微头。 —模損t

图2-2电涡流传感器接线示意图 X (m m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0 U o ( 0.0 0.2 0.3 0.5 0.6 0.8 0.9 1.1 1.3 1.4 V ) 2 1 7 3 7 3 9 4 0 h 5 X (m m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U O ( 1.6 1.8 1.9 2.1 2.3 2.4 2.6 2.8 3.0 3.2 々 n ffim T >< 匕?[ : wk 一一「 Q Vi 电福流传感器实验樟机 3 ?传感器连接按图 2-2,实验模块输出端 入端也 相接 压 20V 档,, 导线从实验台上接入+15V 电源 ” 4合上实验台上电源开关,记下数显表读 数,然后每隔0.1mm 读一个数,直到输出几乎 不变为止。将结果列入 表2-1。 表2-1 铁质被测体 程切 关选择 压表量号 测犠咲 岸顽『 Vc > p : 喘千粧卸丄 旳分 3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应用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应用 摘要:随着现代测量、控制盒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生态平衡的需要,传感器在各个领域的作用也日益显著。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在许多个发达国家中,已经得到普遍重视。电涡流传感器已成为目前电测技术中非常重要的检测手段,广泛的应用于工程测量和科学实验中。 关键词:电涡流式传感器传感器技术 引言: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运动机械状态分析,振动研究、分析测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采集到转子振动状态的多种参数。如轴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轴向位置。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利用检测线圈与被测导体之间的涡流效应进行测量,具有非接触测量、灵敏度高、频响特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其基本原理如图l所示。当线圈l通以交流电I1时,其产生的交变磁场H1会在被测导体2中产生电涡流 I2,而I2又产生一交变磁场H2 来阻碍H1的变化,从而使线圈的 等效电感L发生变化。当被测导 体的电阻率、磁导率都确定,只 有x发生变化时,通过分析提取 等效电感与测量位移间的关系, 就可以建立电涡流位移传感器。 从转子动力学、轴承学的理论上分析,大型旋转机械的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转轴,而电涡流传感器,能直接非接触测量转轴的状态,对诸如转子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

电涡流式传感器 传感器是现代检测和控制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各类传感器的研制、推广和使用飞速发展,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三大支柱之一的传感器技术将是二十一世纪人们在高新技术发展方面争夺的一个制高点。实际应用中,人们通常把将非电量信号转换成电量信号的装置叫做传感器。电涡流式传感器是建立在涡流效应原理上的一种传感器。利用它可以把距离的变化转换为电量的变化,从而做成位移、振幅、厚度等传感器;也可以利用它把电阻率的变化转换成电量的变化,做成表面温度、电介质的浓度等传感器;还可以利用它把磁导率的变化转换为电量的变化,做成应力、硬度等传感器。 电涡流式传感器能够实现非接触测量,而且还具有测量范围大、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不受油污等介质的影响、结构简单及安装方便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实验目的】 1.了解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静态标定的方法,了解被测材料对电涡流式传感器特性的影响。 3.掌握电涡流传感器测量振幅的方法 4.了解由电涡流式传感器组成的电子称的标定和 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 1.电涡流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有高频反射式和低频透射式两种,高 频反射式应用较广。本实验使用高频反射式。 如图6.2-2所示,在一金属导体上方放置一个线 圈,当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I 1时,线圈的周围空间 就产生了交变磁场H 1,则金属导体中将产生感生电流I 2,由于I 2呈涡旋状,故称为电涡流。而此电涡 流将产生交变磁场H 2,它的方向与磁场H 1方向相 反,由于磁场H 2的反作用使导电线圈的电感量、阻 抗及品质因数等发生变化,这些参数变化量的大小 与金属导体的电阻率、磁导率、几何形状、激励电 流以及线圈与金属导体间的距离等有关。限制其中其它参数不变,只让其中某一个参数变化,就构成 了测量该参数的传感器。 涡流效应可等效为如图6.2-3所示的等效电路。图中,R 1和L 1为传感器线圈的电阻和电感,R 2和L 2为金属导体等效的电阻和电感,各自的电流为I 1、I 2 ,U 为激励电压,M 为互感系数。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以写出方程 ???=-+=-+0 1222221111MI j I L j I R U MI j I L j I R ωωωω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传感线圈中的电流1I 为 ? ?????+-+??????++=2222222212222222211L R L M L j L R R M R U I ωωωωω 图 6.2-3 等效电路 R 2 U L 1 L 2 R 1 I 1 I 2 M 图6.2-2 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I 1

电涡流传感器应用设计实验

电涡流传感器应用设计实验 一、创新实践目的 熟悉和掌握电涡流传感器测量原理,及其位移测量电路、设计方法和应用。 二、器件与仪器 1、主要器件:电涡流传感实验模板、电涡流传感器、振动台(2000型)、直流稳压电源、 低通滤波模板、螺旋测微头、不同面积的铝被测体、铜和铝的被测体圆盘、铁圆片、导线若干。 2、主要仪器:数显表、频率表、示波器、电压表。 三、基础设计与实践 1、设计内容 (1)设计一种利用电涡流传感器检测到不同金属静态位移的系统; (2)设计一种电涡流传感器测量振动的方法。 2、研究内容 (1)研究不同的被测体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2)研究电涡流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其位移特性与被测体的形状和尺寸的关系; (3)研究电涡流传感器的动态性能及测量原理与方法。 3、设计提示 (1)电涡流传感器的原理参考教材《检测与转换技术》(童敏明、唐守锋编); (2)电涡流传感器测量电路框图如图7所示,其中涡流线圈L和测量电器中的电容C 组成谐振电路,谐振频率为: f= 图7 电涡流传感器测量电路框图 (3)电涡流传感器的变频调幅式测量电路原理如图8所示;

图8 变频调幅式测量电路原理 (4)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检测电路如图9所示。 图9 电涡流传感器位移检测电路 (5)电涡流传感器的静态位移测量安装如图10(a)所示,振动测量安装如图10(b)所示; (a)静态位移测量安装图;(b)振动测量安装如图 图10 电涡流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

四、基础实践注意事项 (1)被测体与电涡流传感器测试试头平面必须平行并将测头尽量对准被测体中间,以减少涡流损失; (2)传感器在测铁材料初始时可能会出现一段死区; (3)振动幅度不宜过大,以免撞击机壳,损坏仪器。 五、创新设计与实践 题目一、根据所掌握的传感器知识,设计一个金属零件计数分装系统。 1、设计要求: (1)选用合适的传感器了类型,将传感器探头安装在适当的位置上; (2)金属零件陆续从落料管中落到正下方的零件盒中时,能够有效地检测下落零件的个数; (3)当零件盒中的数量达到设定值N时停止落料,传送机构动作,将下一个空盒传送到落料管的正下方。 2、设计提示: 如下图所示为金属零件自动装箱检测控制系统示意图。 金属零件分装、计数系统 根据要求不能采用电涡流接近开关,而只能采用输出模拟电压的电涡流传感器及配套的测量转换电路(应考虑下落物体位置的随机性)。 3、创新实践要求: (1)依据设计思路画出传感器安装简图,测量转换电路图,并说明其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2)进行硬件电路连接测试,实现设计功能要求。 4、设计报告要求: (1)画出传感器安装图、测量转换电路图; (2)传感器原理说明和电路工作原理说明; (3)各元器件的选择与计算; (4)实践结果。

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ECT -王素红------------------------------------------------------------利用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 l 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一块金属放置在一个扁平线圈附近,相互并不接触,如图l所示。当线圈中通过以高频正弦交变电流时,线圈周围的空间就产生交变磁场,此交变磁场在邻近金属导体中产生电涡流。而此电涡流也产生交变磁场阻碍外磁场的变化。由于磁场的反作用,使线圈中电流和相位都发生变化。也即引起线圈的等效阻抗发生变化,线圈的电感量也发生变化,因此可用线圈阻抗的变化来反映金属导体的电涡流效应。这就是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的最大特点是非接触测量,这是它引起广泛兴趣的主要原因,其优点是灵敏高、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不受油污等介质的影响。 涡流传感器提离效应的ANSYS模拟* 任吉林,刁海波,唐继红,俞佳,宋凯 在涡流检测中,提离效应是指应用放置式线圈时,线圈与工件之间的距离变化引起线圈阻抗变化的现象。该提离效应对于涡流检测的不同应用场合,可能是干扰因素需要抑制(如导电材料的探伤或电导率测量),可能是有用信息需要提取(如金属基体表面膜层厚度测量) 在涡流检测中,当有交流电通过放置式线圈时,会产生一个交变磁场,线圈接近金属试块时,由于交变磁场的作用会在金属试块上感生出涡流,此涡流也产生一个与原来磁场相反的交变磁场,两个交变磁场相互叠加,便决定了探头线圈的阻抗。当金属板电导率,形状,有无缺陷或提离间隙等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涡流及涡流产生的反磁场也将发生变化,从而线圈的阻抗也随之发生变化。通过探头线圈阻抗变化的测量便可以推断试件影响因素的变化(如电导率,缺陷,膜层厚度等)。 提离效应随着磁场强度变化的不同也有所不同,当磁场强度变化大时,线圈阻抗的变化率也会随之增大。提离效应表现的也很明显。 对于非铁磁性金属板,随着提离间隙的增大,线圈阻抗增大,反映到电阻和电抗上分 别为:电阻随着提离的增大而减小,电抗随着提离的增大而增大。对于不同电导率的金属,阻抗随提离变化的反映也有所不同,在相同提离变化下,随着金属板电导率的增加,金属板上感生出的涡流变大,涡流产生的反磁场也变大,对阻抗的最终影响是使得阻抗的变化量增大。无论金属板电导率怎么变化,提离的最终结果都是使阻抗值趋于线圈的空载值。对于空芯和带有磁芯的线圈来说,在相同的外界条件和施加载荷下,阻抗变化规律一致,只是阻抗的变化量有所不同。通过实际实验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电阻和电抗的值与ANSYS理论分析值相吻合,检测线圈阻抗的变化规律也与ANSYS理论分析规律相符。利用ANSYS分析软件模拟涡流检测中的提离效应问题是方便可行的,且仿真得出的数据准确可信,为涡流检测的应用提供了有意义 新型电涡流测厚测量在胶片厚度系统中的应用 陈才旷,李文庆 由于各种测量方式本身的原理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和环境的实际情况,使其又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各自的使用方面有着不同的局限性。其中: (1)射线测量方式:具有精度较高,可对单位重量直接进行测量等特点,所以,国外也称该测量方式为基重测量,但该测量方式最大的问题是安全与环保问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于采用射线方式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特别是老设备上该测量方式的退役、更换,对射源的处理、安全防护要求更高。 (2)激光测量方式:激光测量采用的是CCD激光位移传感器,对被测物位置进行测量,该测量方式精度高、速度快,但对现场使用条件要求高,特别是焦烟、温度的影响,以及测量要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综合练习答案(期末考试)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热电偶中热电势的大小仅与金属的性质、接触点温度有关,而与热电极尺寸、形状及温度分布无关。 2.按热电偶本身结构划分,有普通热电偶、铠装热电偶、微型热电偶。3.热电偶冷端电桥补偿电路中,当冷端温度变化时,由不平衡电桥提供一个电位差随冷端温度变化的附加电势,使热电偶回路的输出不随冷端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达到自动补偿的目的。 4.硒光电池的光谱峰值与人类相近,它的入射光波长与人类正常视觉的也相近,因而应用较广。 5.硅光电池的光电特性中,光照度与其短路电流呈线性关系。 6.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某些介质材料的压电效应。 7.压电陶瓷是人工制造的多晶体,是由无数细微的电畴组成。电畴具有自己极化方向。经过极化过的压电陶瓷才具有压电效应。 8.压电陶瓷的压电常数比石英晶体大得多。但石英晶体具有很多优点,尤其是其它压电材料无法比的。 9.压电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等优点,但不能测量频率小的被测量。特别不能测量静态量。 10.霍尔效应是导体中的载流子在磁场中受洛伦茨力作用发生位移的结果。 11.霍尔元件是N型半导体制成扁平长方体,扁平边缘的两对侧面各引出一对电极。一对叫激励电极用于引入激励电流;另一对叫霍尔电极,用于引出霍尔电势。 12.减小霍尔元件温度误差的措施有:(1)利用输入回路的串联电阻减小由输入电阻随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2)激励电极采用恒流源,减小由于灵敏度随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 13.霍尔式传感器基本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弹性元件,将感受的非电量转换成磁物理量的变化;另一部分是霍尔元件和测量电路。 14.磁电式传感器是利用霍尔效应原理将磁参量转换成感应电动势信号输出。 15.变磁通磁电式传感器,通常将齿轮的齿(槽)作为磁路的一部分。当齿轮转动时,引起磁路中,线圈感应电动势输出。 16.热敏电阻正是利用半导体的数目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制成的热敏感元件。 17.热敏电阻与金属热电阻的差别在于,它是利用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阻值变化的特点制成的一种热敏元件。 18.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称为热敏电阻的。它是热敏电阻测温的基础。 19.热敏电阻的基本类型有:负温度系数缓变型、正温度系数剧变型、临界温度型。 20.正温度系数剧变型和临界温度型热敏电阻不能用于温度范围的温度控制,而在某一温度范围内的温度控制中却是十分优良的。 21.正温度系数剧变型和临界温度型热敏电阻属于型,适用于温度监测和温度控制。

传感器仿真软件使用说明书

THSRZ-2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仿真软件使用说明书THSRZ-2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仿真软件 (2) 实验一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3) 实验二金属箔式应变片――半桥性能实验 (5) 实验三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6) 实验四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 (7) 实验五交流全桥的应用――振动测量实验 (8) 实验六扩散硅压阻压力传感器差压测量实验 (10) 实验七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 (11) 实验八动变压器零点残余电压补偿实验 (11) 实验九励频率对差动变压器特性的影响实验 (13) 实验十差动变压器的应用――振动测量实验 (14) 实验十一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15) 实验十二容传感器动态特性实验 (16) 实验十三直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17) 实验十四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18) 实验十五霍尔测速实验 (19) 实验十六霍尔式传感器振动测量实验 (20) 实验十七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的测速实验 (22) 实验十八压电式传感器振动实验 (24) 实验十九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24) 实验二十被测体材质、面积大小对电涡流传感器的特性影响实验 (26) 实验二十一电涡流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 (28) 实验二十二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29) 实验二十三光纤传感器的测速实验 (30) 实验二十四光纤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 (32) 实验二十五光电转速传感器的转速测量实验 (34) 实验二十六 PT100温度控制实验 (34) 实验二十七集成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实验 (36) 实验二十八铂电阻温度特性实验 (36) 实验二十九热电偶测温实验 (38) 实验三十 E型热电偶测温实验 (38) 实验三十一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实验 (39) 实验三十二气敏传感器实验 (40) 实验三十三湿敏传感器实验 (41) 实验三十四转速控制实验 (43)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原理与应用-(38003)

电涡流位移(振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的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运动机械的状态分析,振动研究、分析测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采集到转子振动状态的多种参数。如轴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轴向位置。从转子动力学、轴承学的理论上分析,大型旋转机械的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转轴,而电涡流传感器,能直接非接触测量转轴的状态,对诸如转子的不平衡、不对中、轴承磨损、轴裂纹及发生摩擦等机械问题的早期判定,可提供关键的信息。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力强、不受油污等介质的影响、结构简单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将产生呈涡旋状的感应电流,此电流叫电涡流,以上现象称为电涡流效应。而根据电涡流效应制成的传感器称为电涡流式传感器。 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在探头头部的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磁场。当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场,由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几何形状、几何尺寸、电流频率以及头部线圈到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等参数有关。通常假定金属导体材质均匀且性能是线性和各项同性,则线圈和金属导体系统的物理性质可由金属导体的电导率б、磁导率ξ、尺寸因子τ、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D、电流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 实验目的 1 掌握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特性的影响。 3 通过电涡流方法测量振幅、重量、电机转速,掌握电涡流传感器的实际应用技术。 4 掌握电涡流传感器的静态标定方法,通过实验进行电涡流传感器的静态标定。 实验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由平面线圈和金属片组成。当线圈中通以高频交变电流后,与其平行的金属片上受感应而产生涡旋状电流,这种现象称为涡流效应。产生的感应电流,又称为电涡流。电涡流传感器正是基于这种涡流效应而工作的。如图1所示,一个通有交变电流? 1I 的线圈,置于一块导电材料附近,由于交变电流的存在,在线圈周围就产生一个交变磁场?1H ,导电材料内便产生电涡流? 2I ,电涡流? 2I 也将产生一个新磁场? 2H ,? 1H 与? 2H 方向相反,因而抵消部分原磁场? 1H ,从而导致线圈的等效阻抗发生变化。可见,线圈与导体之间存在着磁的联系,若把导电材料看成一个具有内阻的线圈,则图1可用图2所示的等效电路表示。 1R 、2R 分别为线圈和导电材料的等效电阻,1L 、2L 分别为线圈和导电材料的等效电感。 M 为互感参数,表征线圈与导电材料之间磁联系强弱。 由图2可列出下列方程 ?????=-+=-+? ??? ??? 1222221111I M j I L j I R U I M j I L j I R ωωωω (1) 解式(1),可得线圈的等效阻抗Z 图1 电涡流效应图 2 电涡流效应的等效电路

L j R L R M L L j L R M R R I U Z ωωωωωω+=+-+++==?? ][2 22222 221222222221 (2) 前两项为等效电阻,第三项为等效电抗,第三项中括号内为等效电感。线圈的品质因数Q 为 22 22 22 2212 2 2222 221][L R M R R L R M L L Q ωωωωω+++-= (3) 由上不难看出,金属导体的电阻率ρ、磁导率μ、线圈与金属导体之间的距离x 以及线 圈激励电流的角频率ω等参数,都将通过电涡流效应与线圈等效阻抗发生联系。或者说.线圈等效阻抗是这些参数的函数,即 ),,,(ωμρx f Z = (4) 若能保持上述ωμρ、x、、四个参数中的任意三个参数恒定,则等效阻抗将与第四个参数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构成了从第四个参数到等效阻抗之间的转换关系。 利用位移x 作为变换量,可以非接触的测量位移、厚度、振动、转速等,也可做成接近开关等。图3为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几种具体应用。图(a)为轴的轴向位移的测量,图(b)为先导阀或换向阀位移测量,图(c)为金属热膨胀系数测量。测量位移范围可从0~1mm 到0~30mm .分辨率为满量程的0.1%。 图3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几种具体应用 图4为利用电涡流传感器测量转速的电路框图。在被测对象上开一条或数条槽或做成齿状,旁边安装一个电涡流式传感器。当转轴转动时,传感器周期地改变着与转轴之间的距离,于是它的输出也周期性地发生变化。此输出信号经放大、变换后,可以用频率计测出其变化频率,从而测出转轴的转速。若转轴上开Z 个槽,频率计读数为f (单位为Hz ) ,则转轴的转速n (单位为r/min )的数值为n=60f/Z 。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设计内容摘要: 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运动机械状态分析,振动研究、分析测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采集到转子振动状态的多种参数。如轴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轴向位置。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 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运动机 械状态分析,振动研究、分析测 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 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采集到 转子振动状态的多种参数。如轴 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轴向位置。

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从转子动力学、轴承学的理论上分析,大型旋转机械的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转轴,而电涡流传感器,能直接非接触测量转轴的状态,对诸如转子的不平衡、不对中、轴承磨损、轴裂纹及发生摩擦等机械问题的早期判定,可提供关键的信息。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将产生呈涡旋状的感应电流,此电流叫电涡流,以上现象称为电涡流效应。而根据电涡流效应制成的传感器称为电涡流式传感器。 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 在探头头部的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磁场。当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场,由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原理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原 理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涡流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 运动机械状态分析,振动研究、 分析测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 振动、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 采集到转子振动状态的多种参 数。如轴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 轴向位置。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 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 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从转子动力学、轴承学的理论上分析,大型旋转机械的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转轴,而电涡流传感器,能直接非接触测量转轴的状态,对诸如转子的不平衡、不对中、轴承磨损、轴裂纹及发生摩擦等机械问题的早期判定,可提供关键的信息。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将产生呈涡旋状的感应电流,此电流叫电涡流,以上现象称为电涡流效应。而根据电涡流效应制成的传感器称为电涡流式传感器。

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 在探头头部的线圈中产生交 变的磁场。当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 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场,由 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几何形状、几何尺寸、电 流频率以及头部线圈到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等参数有关。通常假定金属导 体材质均匀且性能是线性和各项同性,则线圈和金属导体系统的物理性质 可由金属导体的电导率б、磁导率ξ、尺寸因子τ、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D、电流强度I和频率ω参数来描述。则线圈特征阻抗可用 Z=F(τ, ξ, б, D, I, ω)函数来表示。通常我们能做到控制τ, ξ, б, I, ω这几个参数在一定范围内不变,则线圈的特征阻抗Z就成为距离D的单值函数,虽然它整个函数是一非线性的,其函数特征为“S”型曲线,但 可以选取它近似为线性的一段。于此,通过前置器电子线路的处理,将线 圈阻抗Z的变化,即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的距离D的变化转化成电压或 电流的变化。输出信号的大小随探头到被测体表面之间的间距而变化,电

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实验十九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令狐采学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实验仪器 电涡流传感器、铁圆盘、电涡流传感器模块、测微头、直流稳压电源、数显直流电压表 三、实验原理 通过高频电流的线圈产生磁场,当有导电体接近时,因导电体涡流效应产生涡流损耗,而涡流损耗与导电体离线圈的距离有关,因此可以进行位移测量。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按图21安装电涡流传感器。 图21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在测微头端部装上铁质金属圆盘,作为电涡流传感器的被测体。调节测微头,使铁质金属圆盘的平面贴到电涡流传感器的探测端,固定测微头。 图22 电涡流传感器接线示意图 3.传感器连接按图22,实验模块输出端Uo与直流电压表输入端Ui相接。直流电压表量程切换开关选择电压20V 档,模块电源用2号导线从实验台上接入+15V电源。 4.合上实验台上电源开关,记下数显表读数,然后每隔

0.1mm读一个数,直到输出几乎不变为止。将结果列入表21。 及进行正、负位移测量时的最佳工作点(即曲线线性段的中点),试计算测量范围为1mm与3mm时的灵敏度和线性度(1)由上图可得系统灵敏度:S=ΔV/ΔW=1.6825V/mm (2)由上图可得非线性误差: 当x=1mm时: Y=1.6825×10.1647=1.5178V Δm =Y1.46=0.0578V yFS=2.32V δf=Δm/yFS×100%=2.49% 当x=3mm时: Y=1.6825×30.1647=4.4828V Δm =Y3.84=1.0428V yFS=3.84V δf=Δm/yFS×100%=27.15% 五、思考题 1、电涡流传感器的量程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需要测量

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实验十九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实验仪器 电涡流传感器、铁圆盘、电涡流传感器模块、测微头、直流稳压电源、数显直流电压表三、实验原理 通过高频电流的线圈产生磁场,当有导电体接近时,因导电体涡流效应产生涡流损耗,而涡流损耗与导电体离线圈的距离有关,因此可以进行位移测量。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按图2-1安装电涡流传感器。 图2-1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在测微头端部装上铁质金属圆盘,作为电涡流传感器的被测体。调节测微头,使铁质金属圆盘的平面贴到电涡流传感器的探测端,固定测微头。 图2-2 电涡流传感器接线示意图 3.传感器连接按图2-2,实验模块输出端Uo与直流电压表输入端U i相接。直流电压表量程切换开关选择电压20V档,模块电源用2号导线从实验台上接入+15V电源。 4.合上实验台上电源开关,记下数显表读数,然后每隔0.1mm读一个数,直到输出几乎不变为止。将结果列入表2-1。 表2-1 铁质被测体

5.根据上表数据,画出V-X曲线,根据曲线找出线性区域及进行正、负位移测量时的最佳工作点(即曲线线性段的中点),试计算测量范围为1mm与3mm时的灵敏度和线性度

(1)由上图可得系统灵敏度:S=ΔV/ΔW=1.6825V/mm (2)由上图可得非线性误差: 当x=1mm时: Y=1.6825×1-0.1647=1.5178V Δm =Y-1.46=0.0578V yFS=2.32V δf =Δm /yFS×100%=2.49% 当x=3mm时: Y=1.6825×3-0.1647=4.4828V Δm =Y-3.84=1.0428V yFS=3.84V δf =Δm /yFS×100%=27.15% 五、思考题 1、电涡流传感器的量程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需要测量±5mm的量程应如何设计传感器?答:量程与线性度、灵敏度、初始值均有关系。如果需要测量±5mm的量程应使传感器在这个范围内线性度最好,灵敏度最高,这样才能保证的准确度。 2、用电涡流传感器进行非接触位移测量时,如何根据使用量程选用传感器? 答:根据需要测量距离的大小,一般距离较大要求量程较大,且灵敏度要求不会太高,而且量程有正负;相反需要测量的距离较小,则对灵敏度要求较高,量程不需要太大,这样既能满足要求,同时又保证了测量的精确度。 实验二十被测体材质对电涡流传感器特性影响 一、实验目的 了解不同的被测体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涡流效应与金属导体本身的电阻率和磁导率有关,因此不同的材料就会有不同的性能。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被测体的材料、形状和大小不同会导致被测体上涡流效应的不充分,会减弱甚至不产生涡流效应,因此影响电涡流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所以在实际测量中,往往必须针对具体的被测体进行静态特性标定。 三、实验仪器 除与实验十九相同外,另加铜和铝的被测体圆盘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与实验十九相同

电涡流传感器的原理以及实际应用和安装

电涡流传感器的原理以及实际应用和安装 一、概述 我公司#1、#2小汽轮机TSI(汽轮机监视系统)使用美国本特立.内华达公司生产的3500 电涡流传感器系统,本系统为我公司#1、#2小机TSI系统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 在#1、#2小机TSI系统中主要使用了本特立.内华达公司的3500 XL 8 mm 电涡流传感器,这种电涡流传感器提供最大80 mils (2 mm)线性范围和200 mV/mil 的输出。它在大多数机械监测应用中用于径向振动、轴向位移、转速和相位的测量。 二、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可分为高频反射式和低频透射式两类,我公司主要使用高频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下面将对其工作原理作以阐述: 电涡流传感器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而工作的,但又完全不同于电磁感应,并且在实际测量中要避免电磁感应对其的干扰。电涡流的形成:现假设有一线圈中的铁心是由整块铁磁材料制成的,此铁心可以看成是由许多与磁通相垂直的闭合细丝所组成,因而形成了许多闭合的回路。当给线圈通入交变的电流时,由于通过铁心的磁通是随着电流做周期性变化的,所以在这些闭合回路中必有感应电动势产生。在此电动势的作用下,形成了许多旋涡形的电流,这种电流就称为电涡流。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当线圈中通过高频电流i时,线圈周围产生高频磁场,该磁场作用于金属体,但由于趋肤效应,不能透过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属体,而仅作用于金属表面的薄层内。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金属表面产生了感应电流Ie,即为涡流。感应电流也产生一个交变磁场并反作用于线圈上,其方向与线圈原磁场方向相反。这两个磁场相互叠加,就改变了原来线圈的阻抗Z,Z的变化仅与金属导体的电阻率ρ、导磁率u、激励电磁强度i、频率f、线圈的几何形状r以及线圈与金属导体之间的距离有关。线圈的阻抗可以用如下的函数式表示:Z=F(ρ、u、i、f、d)。当被测对象的材料一定时,ρ、u为常数,仪表中的i、f、d也为定值,于是Z就成为距离d的单值函数。 三、实际应用 电涡流传感器以其测量线性范围大,灵敏度高,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不受油污等介质的影响,特别是非接触测量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火电厂中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监测项目: 1、转子转速:在机组运行期间,连续监视转子的转速,当转速高于给定值时 发出报警信号或停机信号。其工作原理:根据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知,趋近式电涡流探头和运行的转子齿轮之间会产生一个周期性变化的脉冲量,测出这个周期性变化的脉冲量,即可实现对转子转速的监测。

浅谈电涡流传感器的安装及应用

浅谈电涡流传感器的安装及应用 发表时间:2017-06-13T08:57:59.16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作者:朱雪莲 [导读] 摘要:能动中心TRT机组、汽轮机、离心式压缩机等机组机械运动状态的检测,特别是大型轴运动的监测又非常关键,轴运动状态的检测通常是通过电涡流传感器来实现的。 (攀钢能源动力中心设备室四川省 617062) 摘要:能动中心TRT机组、汽轮机、离心式压缩机等机组机械运动状态的检测,特别是大型轴运动的监测又非常关键,轴运动状态的检测通常是通过电涡流传感器来实现的。本文主要介绍了电涡流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安装及故障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维护、检修,确保振动检测的准确性、可靠性,为机组稳定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振动检测电涡流传感器安装 1 引言 机械振动是机械或机械部件的前后运动,并一般由作用在机械上的往复力,松动的零件以及机械上的共振引起,机械振动可以呈现出各种形式,一个机械部件可能产生大位移或小位移的振动,快或慢的振动,可感知或不可感知的热或声音的振动。怎样测量机械振动,我们常用电涡流传感器来测量振动。 2 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2.1电涡流式传感器是一种建立在涡流效应原理上的传感器。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将产生呈涡旋状的感应电流,此电流叫电涡流,以上现象称为电涡流效应。而根据电涡流效应制成的传感器称为电涡流式传感器。 2.2振动检测基本工作系统构成及原理 探头、(延伸电缆)、前置器以及被测体构成基本工作系统。电涡流探头的线圈和被测金属体之间距离的变化,可以变换为线圈的等效电感、等效阻抗和品质因素三个电参数的变化,再配以相应的前置放大器,把这三个电参数变换成电压信号,即可实现对振动的测量。输出信号的大小随探头到被测体表面之间的间距而变化,电涡流传感器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实现对金属物体的位移、振动等参数的测量。机械振动检测过程框图如下: 其工作过程是:当被测金属与探头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探头中线圈的Q值也发生变化,Q值的变化引起振荡电压幅度的变化,而这个随距离变化的振荡电压经过检波、滤波、线性补偿、放大归一处理转化成电压(电流)变化,最终完成机械位移(间隙)转换成电压(电流)。 3 电涡流传感器的应用 轴的振动及轴的轴向位移均是利用涡流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其被测金属表面的垂直距离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的关系,将位移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送至监测器,从而实现监测和保护的目的。在测轴振时,常常把探头装在轴承上,探头与轴承壳变成一体,因而所测结果是轴相对于轴承壳的振动;轴向位移是指机组内部转子沿轴心方向,相对于推力轴承二者之间的间隙而言,通过对轴向位移的测量,可以指示旋转部件与固定部件之间的轴向间隙或相对瞬时的轴向变化。 4 电涡流传感器的安装 对于振动、转速探头,进行静态调整时,探头与被测轴面的间隙一般调整为传感器线性范围的中点,间隙电压通常为-10V,这样当机组热态运行时,不至于超出线性范围;对于轴位移、胀差等转轴轴向位置的测定,由于所测的是转轴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位置的相对变化量,因此需要先将转轴推至零点位置才能进行探头静态间隙的调整。 4.1探头的安装 ①探头插入安装孔之前,应保证孔内无杂物,探头能自由转动而不会与导线缠绕;②为避免擦伤探头端部或监视表面,可用非金属测隙规(塞尺)测定探头的间隙,对于没有条件使用塞尺的,也可用连接探头导线到延伸电缆及前置器的电气方法整定探头间隙;③当探头间隙调整合适后,旋紧防松螺母。此时应注意,过分旋紧会使螺纹损坏。 4.2延伸电缆的安装 延伸电缆作为连接探头和前置器的中间部分,是涡流传感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延伸电缆的安装应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受损坏,应避免延伸电缆的高温环境。探头与延伸电缆的连接处应锁紧,接头用热缩管包裹好,这样可以避免接地并防止接头松动。在盘放延伸电缆时应避免盘放半径过小而折坏电缆线。一般要求延伸电缆盘放直径不得小于55mm。 4.3前置器的安装 前置器是整个传感器系统的信号处理部分,要求将其安装在远离高温环境的地方,其周围环境应无明显的蒸汽和水珠、无腐蚀性的汽体、干燥、振动小、前置器周围的环境温度与室温相差不大的地方。安装时前置器壳体金属部分不要同机壳或大地接触。安装时必须避免有其他干扰信号影响测量电路,采用适当的隔离和屏蔽接地,将信号所受的干扰降至最低限度。 4.4转速传感器安装间隙的锁定 转速传感器可采用塞尺测量安装间隙的方法进行安装。在探头端面和被测面之间塞入设定安装间隙厚度的塞尺,常规的安装间隙约为1.3mm左右。当探头端面和被测面压紧塞尺时,紧固探头即可。 4.5轴位移的零位锁定 由于轴位移检测位置选择不同,检测方式不同(两个检测探头测同一个推力面,或者两个探头分别测推力面的正反两面)其零点锁定安装方法也存在差异,常用的轴位移传感器零位锁定须参考的因素: a)大轴推力瓦的间隙△值 b)大轴所在位置(即大轴推力盘已靠在推力瓦的工作面或非工作面) c)位移监测器(量程)及传感器的校验数据 5 维护及故障处理 振动与位移的准确测量对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一般振动和位移探头都是成对安装的,如果其中一个不正常,若该点处的温度以及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