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导学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导学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导学案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课题: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课型:新授课时:主备:初审:终审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2、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学习过程】

一、预习先行自主学习

1、想一想自己有哪些特征象父亲,哪些特征象母亲,哪些特征与父母不象?为什么会同父母既象又不象呢?

2、世界上会不会同时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生命体?

3、观察课本27页两幅图,他们有什么特点?

4、遗传是指亲子间的,变异是指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

5、学习课本25页“观察与思考1”,你会把豌豆看成是番茄,把兔看成公鸡吗?为什么?

6、同是豌豆,种出来却有圆粒与皱粒之分,同是成熟的番茄,却有红色和黄色等,这说明同种生物性状有什么特点?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一)小组成员间观察人体的下列性状后,讨论问题:

1、耳朵有没有耳垂?

2、眼睛是单眼皮的还是双眼皮的?

3、能否把舌由两侧向中央卷曲?

4、能否使大拇指向背侧弯曲?

(1)仅凭你的观察,能知道自己所有的形状吗?

(2)试概括出什么是生物的形状。

(3)举例说出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

完成课本29页的讨论题。通过观察和讨论后,你得出的结论是:

(二)学习课本资料分析后,解决以下问题:

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

3、从转基因鼠的实验,能判断遗传物质存在哪里吗?

4、请你推断,在生物的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和而实现的。

2、通俗地说,遗传是指亲子间的,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

3、生物的性状包括、和。

4、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

5、生物的性状是受控制的。

6、把一种生物的某一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中,使之表现出转入基因所制的,这样的生物称为转基因生物。

7、下列属于相对性状态的是( )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兔的长毛和猴的短毛

C、豌豆的圆粒和黄粒

D、豌豆的高茎和短茎

8、生物的性状是指()

A、生物体的形状

B、生物体的性别

C、生物体的形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D、生物体的大小

9、人类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A、细胞质中

B、细胞膜中

C、细胞核中

D、细胞的各个部分

10、“龙生龙,凤生,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明生物具有()性

A、变异

B、遗传

C、性状

D、基因

11、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A、性状决定基因

B、基因决定性状

C、基因与性状无关

D、性状决定蛋白质

12、下列关于性状和基因的关系,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基因控制着性状

B、性状控制着基因

C、有些性状不受基因控制

D、基因和性状都能传下去

13、下列描述属于相对性状的一项是()

A、同样成熟的鱼,鲤鱼体形较大,鲫鱼体形较小

B、金鱼的体色透明的和不透明的

C、李子的表面光滑,葡萄的表面也光滑

D、一株番茄秧上的两个果实都是黄颜色

14、亲代的许多性状之所以在子代身上体现,原因是()

A、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亲代的性状

B、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控制着性状的基因

C、总在一起生活,长相就会相像

D、父母所有的性状都传给了子代

判断

15、同样是生长成熟的鱼,鲤鱼的体形较大,鲫鱼的体形较小,这是相对性状。()

16、李树的果实表面是光滑的,而桃树的果实表面有的光滑、有的带有毛毛,它们相互间都可称为相对性状。()

17、血友病患者的伤口流血时不易凝固,这种情况在他们的后代中还有可能出现,这是受基因控制的性状。()

18、同一个麦穗上的小麦粒,分别种在肥沃的土壤贫瘠的土壤中,再结出的

麦粒前者大于后者,这是控制麦粒大小的基因发生了变化。()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一)1、(1)不能,肉眼只能观察到某些形态特征而无法观察到生物的生

理特征;

(2)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

形状;

(3)番茄果实的红色与黄色、家兔毛的黑色与白色、人的单眼皮与双眼

皮等。

(二)1、鼠的个体大小这一性状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2、基因决定生物的

性状

3、细胞核中

4、控制性状的基因。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1、生殖,发育

2、相似性,差异性

3、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特定的

行为方式 4、相对性状5、基因 6、基因组,性状7、D 8、C 9、C 10、B 11、B 12、A 13、B 14、B

判断:15、×16、×17、√18、×

【素材积累】

1、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的对话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喝茶。上

帝认为他太能说了,会打扰天堂的幽静,于是旧把他打入了地狱。刚过了一个星期,阎王旧满头大汗找上门来说:上帝呀,赶紧把他弄走吧!上帝问:怎么回事?阎王说:地狱的小。

2、机会往往伪装成困难美国名校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教授到访北大时曾提到:

芝加哥大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做困难的事。因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旧,旧必须做那些困难的事。只有做困难的事,才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八年级生物下册 植物的生殖导学案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课题:植物的生殖课型:新授课时:主备: 初审:终审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教学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重点) 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难点) 3、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 【学习过程】 一、预习先行自主学习 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A、嫁接 B、分根 C、扦插 D、杂交 2、嫁接的方式可以获得() A、与砧木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B、与接穗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C、与砧木、接穗相近的植物体的性状 D、砧木和接穗相结合的性状 3、下列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是()。 A、向日葵 B、椒草 C、小麦 D、高粱 4、梨、桃等的栽培通常用()来繁育优良品种。 A、嫁接 B、种子 C、扦插 D、压条 5、园艺师将一株单色的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种花形的“塔花”,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杂交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6、春季,摘用杨树枝条进行扦插繁殖时,把枝条上所有的芽去掉,这样是否影响成活?为什么?

7、马铃薯通常是用它的块茎来繁殖的,农民摘种植马铃薯时,先把块茎用草木灰肥沾一下,然后再埋入土壤里,请想一下农民这样做的道理。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8、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 9、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 的原理,使植物组织摘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10、生命摘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_________,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11、摘生产实践,人们经常利用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等无性生殖的方式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12、下列几组植物的繁殖,哪组属于无性繁殖() ①鼠尾草靠丸花蜂传粉繁殖后代;②玉米种子种下去长出玉米植株; ③小麦靠风力传播花粉进行繁殖;④马铃薯块茎上的芽眼里会发出芽来; ⑤竹鞭节上的芽可以形成竹笋,进而长成新竹子; ⑥秋海棠的叶子发出芽和根,进而长出新的秋海棠植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 ⑤⑥ 13、看图填空 根图一和图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嫁接包括两种方式,图一所指的方式是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学期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联系生活叙述转基因食物对人类的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培养能够迅速获取资料与信息的能力。 2.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组织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明白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2.通过了解生物的尖端技术,使学生认识到人们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的环境,也在改变我们自身,相信人有主观能动性。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教学难点 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演示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1)投影片;

(2)有关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图片及相关的资料,以及与转基因技术有关的资料或图片。 2.学生准备:从网上下载关于转基因技术成果方面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回想一下什么是生物的性状?你能举例说明一下吗? 学生:生物的性状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有的是生理特性;有的是行为方式等。比如,咱们食用的西红柿的颜色就是它的一种性状。 学生:还有我们的性别,还有人的ABO血型都是我们人自身的性状。 教师:看来大家对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掌握得很扎实。接下来思考:生物的性状可以遗传吗? 学生:可以。 教师:那么遗传指的是什么?并举例。 学生:遗传指亲子间的相似性。例如:子女或多或少都有父亲或母亲身上的一些特征,这就是遗传。 教师:和遗传相对应的是变异,那么变异指的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学生:变异指亲代与子代的差异。例如:白色的母猫生出黑色的小猫或花色的小猫,这就是变异。

八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一)人教版.doc

八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一)人教版 第七单元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导学1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学习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重点) 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难点) 3.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a.嫁接 b.分根 c.扦插 d.杂交 2.嫁接的方式可以获得() a.与砧木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b.与接穗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c.与砧木、接穗相近的植物体的性状 d.砧木和接穗相结合的性状 3.下列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是()。 a.向日葵 b.椒草 c.小麦 d.高粱 4.梨、桃等的栽培通常用()来繁育优良品种。

a.嫁接 b.种子 c.扦插 d.压条 5.园艺师将一株单色的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种花形的“塔花”,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杂交二.合作探究 6.春季,在用杨树枝条进行扦插繁殖时,把枝条上所有的芽去掉,这样是否影响成活?为什么? 7.马铃薯通常是用它的块茎来繁殖的,农民在种植马铃薯时,先把块茎用草木灰肥沾一下,然后再埋入土壤里,请想一下农民这样做的道理。 三.反馈检测 8.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 9.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 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10.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_________,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11.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等无性生殖的方式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下列几组植物的繁殖,哪组属于无性繁殖() ①鼠尾草靠丸花蜂传粉繁殖后代;②玉米种子种下去长出玉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控制生物的 性状》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第一节。二、设计思路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内因,而遗传和变异的过程却恰好渗透在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中,所以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变异是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的两个过程,本节课便是这两个节之间的过渡。由于生物的性状是遗传物质在发育中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应从比较亲子代的各种特征开始,然后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通过三个学期的生物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遗传学方面的知识、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力,但是本节课的性状、相对性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等概念和结论难度较高,需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若干活动增加兴趣,降低难度,加深印象。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你比划我猜”的游戏,在游戏中观察、讨论、总结性状的概念;之后展示身边的性状──课前拍摄的师生的照片,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学生展示课前调查结果和资料分析得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知识联系实际:生活中的转基因、环境对性状的影响、转基因治疗遗传病。教学

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创设的情景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获得知识技能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体现了学科内在逻辑与学生认识规律的统一、生活经验、课本内容、最新进展的统一。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举例说出生物的形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能力目标通过课前调查和课堂资料分析归纳性状的概念,以及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课堂小组合作游戏提高与他人的合作的能力。情感目标关注转基因技术带给人类的影响;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四、教学重点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概念的总结;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结论的得出。五、教学难点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六、教学准备学生回家调查自己和父母的身体结构有哪些异同。教师课前搜集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食品包装袋、拍摄师生相对性状的照片、制作PPT七、教学过程7.1 知识准备出示明星家庭系谱图:狄波拉、谢贤、谢霆锋、谢婷婷、张柏芝、谢张的儿子,激发兴趣并介绍亲代(P 代)、子一代(F1代)、子二代(F2代)等概念。7.2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出示周杰伦母子合影,但遮住周杰伦的面部,请同学们猜猜他是谁,以学生熟悉的现象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总结遗传的概念:亲代和子代间的相似性。出示一副白化病儿童患者的家庭照片,请同学们通过观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形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4、尝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推导出其所包含的生物学本质。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有关性状、基因、遗传物质的传递等内容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比较复杂、抽象,但遗传和变异既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又是生命延续与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命学科在该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又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所以,在教材中首先从对表象的性状开始,逐步深入展开,利用一些科学实验的现象促使学生思考并理解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传递与性状遗传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性别的决定以及变异的生物学基础。在教学中要把握教材的思路,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现象、实验进行思考与分析,以主动形成对遗传变异的认识,体现科学与探究的教学理念。 遗传和变异使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内因。生物的遗传是在生殖过程中完成的,生物的性状是遗传物质在发育中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应从比较亲子代的各种特征开始,然后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由于观察内容的分量并不重,重在对问题的讨论,要求教师应安排较充裕的实践让学生讨论。 学生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知识知之甚少。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调查、分析和讨论,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2.教学重点: 性状、性状与基因间的关系。

3.教学难点: 性状与基因间的关系。 4.课时安排:本节内容教学时间为2课时 三、教学准备 1、在上一节课结束时,向学生发放一调查表,对自己家庭成员的某些性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为学生在上课时的讨论分析材料。调查前教师应注意:①要求学生如实填写表格中的内容,不能为完成作业而随便填写。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②向学生说明如何识别这些性状特征,特别对上眼睑这一特征中的双眼皮、单眼皮,应说明不是美容后的特征。 2、提前作好可用于教师教学的图片、视频等材料的准备。 四、案例 1.导入:在了解生物界的丰富多彩之后,有些同学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各种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是否会有共同的规律?比如说,每种生物是怎样将自己的特征传给后代的?我们将在以后的生物课的学习中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1)比较P24页图中的动物之间的形态并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2)学生观察图片: (3)得出结果:猫的家庭成员间有相似也有不同;克隆牛之间十分相似。 (4)教师总结:对于“遗传”这一词,我们并不陌生。同学们可以在日常的观察中发现许多遗传的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儿子的长相像爸爸,等等。我们知道,不同种类的生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就是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这些方面也会有所不同。这些特征,也就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称为性状。 2、新授: (1)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附答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导学1 节植物的生殖 【学习目标】 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 【学习过程】 一.预习内容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A.嫁接 B.分根c.扦插D.杂交嫁接的方式可以获得 A. 与砧木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B. 与接穗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c.与砧木、接穗相近的植物体的性状 D.砧木和接穗相结 合的性状 .下列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是。 A.向日葵 B.椒草c.小麦D.高粱 .梨、桃等的栽培通常用来繁育优良品种。 A. 嫁接 B. 种子c. 扦插 D. 压条

.园艺师将一株单色的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种花形的“塔花”,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A.扌千插 B.嫁接c.压条D.杂交 二.班内活动 .春季,在用杨树枝条进行扦插繁殖时,把枝条上所有的芽去掉,这样是否影响成活?为什么? .马铃薯通常是用它的块茎来繁殖的,农民在种植马铃薯时,先把块茎用草木灰肥沾一下,然后再埋入土壤里,请想一下农民这样做的道理。 三.课堂达标 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 ______________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 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0.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 ________________ ,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四.作业建设 1.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等无性生殖的方式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第二章《现代生物技术》第1节《基因工程》学案

第1节《基因工程》 一、学习目标: 1、说出基因工程的原理,并说明“工程菌”的培育过程。 2、举例说明基因工程在工农业生产和医疗等方面的应用。 3、分析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二、课前预习: 观察思考 根据课本92--93页观察思考,小组内讨论完成下列思考题: 三、检查预习情况(小组代表展示,其他小组补充,教师点拨。) 四、自主学习 (一)基因过程的原理(阅读教材P92----P93的内容,描述基因工程的原理、概念和转基因生物) 1.原理:DNA含有指导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每个DNA分子包含着成百上千个基因,基因控制着的表达。研究证实,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的。 2.概念:基因工程是在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分离出来,在体外巧妙的进行,然后转入另一种体内,从而改造其某些,最终获得我们所需要的新品种。 3.含有的生物被称为。例如番茄。 (二)基因工程的应用(阅读教材P93----P95的内容,描述基因工程在改良生物的品种和药物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4、利用转基因技术,我们可以定向的,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例如;转基因技术也可以用于改变作物的。 5、应用基因工程方法,我们可以生产,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干扰素等,基因工程可以大大,。 6、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使大肠杆菌产生大量的胰岛素,拯救了大批糖尿病患者,这主要是因为。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合成胰岛素的技术叫做。

(三)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阅读教材P95----P96的内容,描述基因工程改造生物的优点和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6、基因工程改造生物的优点 冲破间的鸿沟,使本风马牛不相及的生物间也能进行交流,为人类创造的奇迹。 7、为控制基因工程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了一些生物技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例如,国际经济与合作组织在年,签署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和《》,均专门提到了生物技术安全问题,我国也在年颁布了《》。五、交流质疑 六、精讲点拨 转基因技术中几个关键操作要领“分离”“拼接”“组合”“转入” 七、生活连接 1、你认为转基因生物都是很安全的吗?如果市场上有出售转基因食品的,你是否购买?说出你的理由。 2、20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陈章良教授成功地将固氮基因整合到了小麦的DNA分子中。他利用的生物技术是什么? 八.巩固练习 3、基因工程中,科学家常将细菌等微生物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A.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B.遗传物质含量少 C.形态稳定,变异少 D.繁殖速度快,成本低 4、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技术已经在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医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B.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克隆人的某些器官,为人类造福 C.现在生物技术正在引发新的技术革命 D.人类应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因为它“有百利而无一害” 5、转基因番茄的或可能发生了变化,人摄食转基因番茄后,有可能会影响到人体原有的生理活动,从而影响自身的健康。 九.达标检测 1、你知道转基因抗虫烟草内的杀虫毒素来自下列哪项吗?()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2 生物生物进化 同步导学案

北师大版八下生物21.2 生物生物进化同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化石图片,能推测每种化石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并且对生物进化趋势进行推测。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够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 学习重点: 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 地球上各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学习难点: 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 地球上各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课堂导学: 一、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了解了生物起源的大致内容,那么地球上的生物为什么是多种多样的呢?阅读课本P7-P8,依据P7的活动要求对图12-5到图12-9中的几种几种不同年代化石进行仔细观察,播放课件,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图上的各种化石生物与现存的哪类生物可能有亲缘关系? 2.你能根据上述化石生物对生物进化的可能进行推理吗?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9内容,明确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晚近的地层中。展示始祖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始祖鸟像鸟类吗? 2.它有跟鸟类相似的特征吗?它有跟鸟类不同的特征吗? 3.这些特征跟哪类动物相似?你从始祖鸟身上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二、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 事实上,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对许多科学领域,如地质学、遗传学、胚胎学等的研究基础上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方法就是比较法。从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到现在的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经历了那些进化的环节呢?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P11-P13内容,仔细观察每个时期地球上生物的化石特征,展示地质年代和生物进化里程表,播放课件及视频,对每个时期的生物特点进行总结。 三、总结: 1.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晚近的地层中。 2.前寒武纪时期(始于约35亿年前):原核单细胞→真核多细胞 3.古生代时期(约始于5.44亿年前): 植物:(真核)藻类→裸厥类→厥类 动物: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有翅的昆虫 4.中生代时期(始于2.45亿年前): 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繁盛,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 5.新生代时期(始于6640万年前):被子植物和哺乳类、鸟类占优势 说明:约400~600万年前,灵长类动物的一支进化成人类。 随堂反馈: 1.通过对马化石的研究可以证明( ) A.生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B.生物是进化的,物种是可变的 C.由复杂到简单的进化顺序 D.生物的体型由小到大的进化顺序 2.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形成化石的生物( ) A.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B.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 C.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 D.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 3.关于化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主要是由生物遗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 B.生物的遗物或生活痕迹也可能形成化石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基因工程 教案

《第一节基因工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原理,并说明“工程菌”的培育过程。(重点) 2、能力目标 通过调查基因工程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转基因生物及产品对人类的影响,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伦理观。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基因工程相关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 2、课前安排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调查活动,做成调查报告在全班展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设问: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什么现象?而“种瓜得豆,种豆得瓜”,同学们想想这种情况可能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高科技——基因工程,把你认为不可能的事变成现实。(板书课题:第二章第一节基因工程) 设计意图:通过常见的现象提出看似不可思议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通读课文,填写下列内容: 1、控制生物性状的表达。 2、基因工程的原理:遗传密码在动物和微生物之间是的 3、“工程菌”的培育过程:人的大肠杆菌,新的环状移入大肠杆菌,挑选产生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并培育,提取。 4、基因工程是指把一种生物的分离出来,在体外巧妙的进行,然后转入另一种内,从而改变其某些,获得所需要的。 5、基因工程的应用:自然界存在着丰富的资源,为基因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广泛的材料。 1)、农业上:转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定向地改良和。如: 2)、医药上:应用基因工程方法,我们可以生产某些,是世界上第一个产业化的基因工程产品。

6、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优点:冲破了的鸿沟,是不同的生物之间进行交流。 安全性问题体现在:1) 安全问题。2) 生物进入环境,是否会对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的检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便于有目的的教学。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基因工程的原理 过渡:学习基因工程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基因”,请同学们根据书上的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人的遗传物质是什么?其结构是怎样的? 2、什么是基因? 3、基因和染色体是什么关系? 4、基因与生物的性状有何关系? 5、细菌的遗传物质有什么特点? 6、细菌和人类以及动植物的DNA在组成方式上是否相同?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DNA,两条长链盘旋而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储存遗传信息的DNA片段称作基因。 3、基因在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相对稳定。 4、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5、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裸露的DNA,没有染色体。 6、各类生物的DNA的组成方式是相同的。 过渡:正因为不同生物的DNA在组成方式上是相同的,而DNA上储存了遗传信息,而且这些遗传信息在不同生物上表达需要的遗传密码是通用的,这就为基因工程的实现提供了原理。 阅读教材,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基因工程的原理是什么? 2、环状DNA起到了什么作用?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点拨讲解: 1、不同生物的DNA的组成方式相同;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表达 2、让大肠杆菌产生人的生长激素。 进一步提问:你能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基因工程的概念吗? 学生回答基因工程的概念: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其某些性状,获得我们需要的新品种。

八年级生物下册 免疫与计划免疫导学案

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 课题:免疫和计划免疫课型:新授课时:主备:初审:终审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及三道防线。(重难点)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重难点)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学习过程】: 生活中有些人常常出现过敏现象,器官移植时为什么要“匹配”器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你能找到答案。 一、预习先行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P75-80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人们的生活环境中虽然有大量的病原体,但有的人却没有生病,原因是人体有____功能。 2、人体的三道防线分别是什么: ①; ②; ③。 3、了解抗体、抗原的概念然后指出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 4、免疫是人体的一种,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和进入体内的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细胞和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5、计划免疫是根据某些的发生规矩,将各种安全有效的,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已达到、和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6、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和

破伤风这三种传染病。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一)小组讨论,找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7、第一道防线由___和___组成,它们具有___和___作用,此外还有作用。 8、第二道防线是由_____和____组成,它们分别有和_______作用。 9、第三道防线主要由___和____组成,其作用分别是和。 10、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来就有的,因为对都有防御作用,所以叫做(又称为)。而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通常只对或有免疫作用,因此叫(又称为)。 11、大家来谈一谈免疫都有哪些功能? (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下面这些问题,结合本节知识想想是为什么? 12、人们成常说保持个人卫生,如勤洗手,勤洗澡等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这是为什么? 13、为什么出过水痘的人不会再受水痘病毒的侵袭呢? 14、为什么有些人在出过鱼虾后会出现过敏,过敏反应的出现是表示你的免疫能力下降吗? 三、系统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了解了免疫的有关知识。 ①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②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③免疫的功能; ④计划免疫的意义。 四、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15、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是() A、溶菌酶和肝脏 B、血液和消化液 C、淋巴细胞和淋巴器官 D、皮肤、黏膜 16、下列免疫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接触过疹病人的人不会再患麻疹 B、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不得肺结核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1章第1~2节导学案——人教版生物学案

课题:§7.1.1 植物的生殖 学习目标: 1、能描述植物的生殖过程,从而总结出有性生殖。 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并能区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3、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 4、培养探究能力及在探究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及难点 1、无性生殖的方式 2、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学习准备:教师提前要求学生查找有关无性生殖的种类,教师着重准备嫁接的相关图片及有关砧木和接穗。 一、预习导学: 学习任务一:通过复习,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课本第2页的表,回忆被子植物的生殖过程。 2、总结有性生殖的概念。 3、小组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植物的生殖属于有性生殖? 学习任务二:通过观察与思考,并讨论描述常见的无性生殖。 1、学生阅读课本的“观察与思考”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的例子。 2、小组讨论:这些植物的生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3、总结:什么是无性生殖? 学习任务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比较 1、思考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什么不同? 2、植物的生殖方式主要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这对于植物来说有什么意义? 学习任务四:无性生殖的种类 1.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选择有生么要求?

砧木: 接穗: 2.如何对扦插材料进行处理? 3.你还知道植物的哪些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 二、展示提升: 1、你知道马铃薯种植吗?是不是随意切下一小块马铃薯的块茎就可以当做种子播种呢? 2、蜜桃好吃,但把桃核种下去,长成的桃树却不能结出蜜桃这是为什么?用什么方法繁殖蜜桃好? 三、自学反馈检测: 1、下列属于无性繁殖方式的是:() A、播撒小麦种子种地 B、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 C、用土豆芽发育成新植株 D、埋下鸡冠花种子后,种子发芽。 2、切取一段紫背天葵的茎,插入湿润的沙土中。一般在4—10天后,即可生出新根,这种繁殖方法叫() A、扦插 B、压条 C、嫁接 D、组织培养 3、在嫁接植物时,一定要注意将接穗和砧木的哪一部分紧贴在一起() A、木质部 B、形成层 C、韧皮部 D、树皮 4、一株原来开红花的桃树嫁接到开白花的桃树上,新嫁接的枝条将来开的花的颜色是() A、红色 B、白色 C、粉红色 D、红色和白色 5、园艺师将一株单色的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种花形的“塔花”,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A.扦插B.嫁接C.压条D.杂交 6、向日葵、玉米和桃树一样,它们通过_ __,__ _并结出______,由果实中的_____________繁殖后代。 7、植物中的__ __,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_______而发育来的,这种由________发育成________的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__。 8、无性生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生物下册7.2.1基因工程教学设计(新版)济南版

基因工程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说出基因工程的原理,并说明“工程菌”的培育过程。 2.举例说明基因工程在工农业生产和医疗等方面的应用。 3.分析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教育方面: 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发展方面: 1.通过调查基因工程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 1.《基因工程》是济南版教程,是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的最后一章第一节内容。基因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诞生的现代生物学技术,是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操纵、改造、重建细胞的基因组,从而使生物体的遗传性发生定向变异。 2.百度在网上搜索《基因工程》的相关教学材料作参考,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做PPT课件给学生演示。课前找好领悟力强的学生演示工程菌的培育过程,把抽象内容形象化,化难为易,攻破难点。 3.用百度文库搜索转基因的应用,课堂上放给学生,给学生真实的案例展示。用百度文库和百度知道搜索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的讨论资料,帮助学生对这一问题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4.用百度图片搜索有关转基因科幻画,课堂上放给学生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 1.本节内容比较深奥,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把“工程菌”的培育过程设计成模拟活动的形式,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2.在辩论会环节,将“调查和上网查资料”摆在核心地位,让学生通过自己搜寻的资料领悟和感知其中的一些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

生物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案例设计

生物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案例设计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过程与方法:以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 验资料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统计好的家庭成员性状调查表。 教学器材:(1)准备同学熟悉的性状、相对性状的图片资料。(2)和学生内容顺序一样的性状调查表。转基因鼠实验过程的投影片。 (3)转基因作物、动物、食品等图片资料。 [教法设计] 1.讲授法与讨论相结合 2.直观式教学为主,结合启发式教学 [学法指导] 在仔细观察、阅读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对比、综合、积极动手、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协作精神,共同进步。[教学设计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我们先来看一张照片。是一张母子的合影,请同学们找找看,孩子的什么地方长得像妈妈?什么地方不像妈妈? 学生:相互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象同学们看到的那样,孩子有些地方像妈妈,有些地方不像。生物学上把这种亲子间的相似性称为遗传,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做变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板书,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教师:象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双眼皮、肤色、脸型等,在生物学上被称为性状。 (板书,第一节_____________生物的性状)(将“基因控制”四个字的位置先空出来不写) [板块一:生物的的性状]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生物性状? 学生:观察性状调查表,回答问题。 教师:(老师出示投影片,是与学生一样的调查表)通过你的调查表,看看你都是在哪些性状上像爸爸或妈妈?我们简单地来统计一下,只要你像任何一个家长的就可以举手。眼皮像爸爸或妈妈的举手,耳垂像的举手… 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举手。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基因控制性状 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尝试区分相对性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基因技术的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材分析: 1. 重点:认识生物的性状、尝试区分相对性状、举例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 难点:认识生物的性状、尝试区分相对性状、举例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3.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举例子、比较法、分析资料小组讨论 4.学法指导:观察法、比较法、分析资料归纳总结 课前准备相关图片、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前面的“基因控制”先不写) 一、生物的性 状 1性状:[引出课题] 不管是相似性特征还是差异性特征 在生物学上都称为“生物的性状”。 问题:到底什么是生物的性状? 用实物“茄子”(问:凭什么判 断是茄子,学生会说些茄子的特征---- 这就是性状),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 生物的性状。 1.给出一些“生物性状”的例子(也 可总结学生说出的例子) ⑴茄子的果实 ⑵月季花花色 ⑶豌豆种子的圆皮和皱皮 ⑷观察周围同学有无耳垂 ⑸能否把舌头由两侧向中央卷曲? ⑹能否使大拇指向背侧弯曲? 1.观察实物(茄子)和 资料图片并举例。 小组成员间相互观察人 体的下列性 (1)能否把舌头由两侧 向中央卷曲? (2)能否使大拇指向背 侧弯曲? 2.学生说出自己的血型 3.学生根据以上的资料 分析归纳出来什么是“生 物的性状”,都包括哪些 方面?(生物所表现出形 态结构、动作行为、生理

2.有些特征不能用肉眼观察到 如血型 启发学生通过观察, ⑴使其感受到生物的性状包括多方 面(形态结构、动作行为、生理特征)⑵使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同一性状在 不同的个体身上可表现出差异(如茄子果实的形状等)。 概念: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 出示相对性状的练习题,以检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判断题: 1、同样是生长成熟的鱼,鲤鱼的体形较大,鲫鱼的体形较小,这是相对性 状(×) 2、狗毛的长毛和和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3、兔毛的白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4.学生举例说出一些性状的例子 明确“相对性状”的概念5.学生做练习 6.学生举出一些相对性状的例子

八年级生物下册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导学案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课题: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课型:新授课时:主备:初审:终审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2、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学习过程】 一、预习先行自主学习 1、想一想自己有哪些特征象父亲,哪些特征象母亲,哪些特征与父母不象?为什么会同父母既象又不象呢? 2、世界上会不会同时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生命体? 3、观察课本27页两幅图,他们有什么特点? 4、遗传是指亲子间的,变异是指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 5、学习课本25页“观察与思考1”,你会把豌豆看成是番茄,把兔看成公鸡吗?为什么? 6、同是豌豆,种出来却有圆粒与皱粒之分,同是成熟的番茄,却有红色和黄色等,这说明同种生物性状有什么特点?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一)小组成员间观察人体的下列性状后,讨论问题: 1、耳朵有没有耳垂? 2、眼睛是单眼皮的还是双眼皮的? 3、能否把舌由两侧向中央卷曲? 4、能否使大拇指向背侧弯曲? (1)仅凭你的观察,能知道自己所有的形状吗?

(2)试概括出什么是生物的形状。 (3)举例说出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 完成课本29页的讨论题。通过观察和讨论后,你得出的结论是: (二)学习课本资料分析后,解决以下问题: 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 3、从转基因鼠的实验,能判断遗传物质存在哪里吗? 4、请你推断,在生物的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和而实现的。 2、通俗地说,遗传是指亲子间的,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 3、生物的性状包括、和。 4、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 5、生物的性状是受控制的。 6、把一种生物的某一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中,使之表现出转入基因所制的,这样的生物称为转基因生物。 7、下列属于相对性状态的是( )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兔的长毛和猴的短毛 C、豌豆的圆粒和黄粒 D、豌豆的高茎和短茎 8、生物的性状是指() A、生物体的形状 B、生物体的性别

八年级下2.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导学案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什么是生物的性状,区分不同生物的相对性状。 2.重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列举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3.关注转基因生物。 预习检测 知识点一:生物的性状 1.遗传是指亲代和子代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代和子代不同个体间的差异。 2.观察课本中的图,填写下表。 观察项目常见性状少见性状 豌豆的粒型圆滑皱缩 番茄的颜色红色黄色 兔的毛色白色黑色 鸡冠的形态玫瑰冠单冠 3.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性状其实就是生物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 (2)生物体性状表现在 (3)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之为相对性状。 知识点二:基因控制性状 1.对小鼠的核未融合的受精卵进行操作,注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让其发育成胚胎,胚胎继续发育,产下的幼鼠发育成大鼠(超级鼠) 。 2.生物在传宗接代过程中传递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超级鼠之所以表现出“超级”性状,是因为幼鼠受到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控制,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合作探究 1.讨论有关性状的问题。 (1)活动:观察下列照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你看他那长相,多像他爸爸; 她长了两个小酒窝,一笑,多像她妈妈。子女在某些方面很像父母,这种现象就是我们说的遗传。 其实,子女和父母在很多地方存在着差异,就是双胞胎姐妹也能区分开,这说明他们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是变异。同种生物相同或不同的是它们的某些性状。 那么,什么是性状呢? (2)继续观察活动。 结合课本中的《观察与思考》,观察同学之间的一些性状,看有没有耳垂,眼皮是什么样的,能不能卷舌,拇指尽力伸开的情形,讨论什么是生物的性状。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础知识梳理人教版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知识点梳理 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2、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 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3、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4、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遗传学中把生物个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 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6、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7、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8、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里,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 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 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9、科学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培育出的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使得这种转入基因的生物发生了能遗传的编译,这一技术被称为转基因技术。 10、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过程是这样的:在雌雄小鼠交配后,要从输卵管中取出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精子进入卵细胞后,在精子核与卵细胞核尚未融合前,这种受精卵适宜转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将事先备好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中。注射之后,小鼠受精卵内的精子核和卵细胞核将融合成一个细胞核,其中携带着转入的基因;将已经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的输卵管中去。这样小鼠的输卵管中就有了两种受精卵,一种是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另一种是输卵管中原有的未转基因的受精卵。 11、在将受精卵注入小鼠输卵管的过程中,每次注射的受精卵还包括注入大量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和未注入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 形成对照__。 12、由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可推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___ 基因 。 13、“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

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学习目标】 、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3、通过模拟探究活动,培养模拟探究能力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阅读教材第58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桦尺蠖是不是自己会改变体色? ②在第二次考察时,先前看到的大多数的浅色桦尺蠖哪里去了? ③深色的桦尺蠖为什么会多起来,成了常见类型? 2、阅读教材第59--61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是保护色?保护色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 学习任务二: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阅读教材第62-63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3、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二、合作探究 小组交流: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一)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二)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三)制定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四)实施计划 (五)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通过探究实验回答后面的讨论题。 5、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那为什么到现在为止物种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并没有计算的那么多,而是自然界里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