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前教育幼儿园大班其他教案二月二幼儿活动.doc
二月二活动方案幼儿园(11篇)

二月二活动方案幼儿园(11篇)二月二活动方案幼儿园 1活动目标:1、围绕“迎新年”这一话题,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愉快心情。
2、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3、通过参加节日《迎新年》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活动室里布置过新年的情境,如挂灯笼、彩带、自制鞭炮、拉花等。
自制的新年倒计时、愿望树、每人准备一个礼物。
卡纸裁剪成贺卡形状、皱纸、废旧图书里的图片、录音机等。
2、知识经验准备:丰富有关过新年的知识经验,如:让幼儿观察家里为过新年而忙碌的大人;介绍灯会、联欢活动、放焰火等活动。
3、事先取得家长的配合,在教学活动后的日子里给自己的孩子送礼物。
活动过程:(一)通过谈话,激发迎新年的愉快情绪。
1、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的变化,激发幼儿的愉快情绪。
师:发现活动室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自由描述班级的变化。
(漂亮、新颖、舒服、热闹、喜庆、高兴等)师:是为了迎接什么节日的到来?2、新年倒计时。
师:离“新年”还有几天?小结:一年中的第一天,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也叫“元旦”,那天,全世界人民都要庆祝新年的到来。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1)师:太阳公公出来了,它笑眯眯地迎接新年。
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是用什么方式迎接新年的?(2)师:小动物是怎样迎接新年的?(二)出示新年老人的礼物,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1、师:昨天,新年老人给我们小四班的小朋友送礼物了。
一起看新年老人的礼物:一张贺卡和一棵新年愿望树。
师念贺卡上新年老人“写“的话:”小朋友们,过了新年,你们就又长大一岁了,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2、师:过了新年,还有谁也长大了一岁?启发幼儿说出周围的人,亲戚、邻居、伙伴、各种动物也都长大一岁了。
3、师幼一起围坐在“愿望树”旁,表达自己的愿望。
师以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这是一棵神奇的“愿望树”,只要对着“愿望树”说出自己的愿望,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启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可以是祝福家人或朋友的愿望,也可以是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想实现的愿望。
2024年幼儿园二月二龙抬头活动方案

2024年幼儿园二月二龙抬头活动方案____年幼儿园二月二龙抬头活动方案1. 活动简介幼儿园二月二龙抬头活动是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也是我国民间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幼儿了解和体验这一传统活动,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幼儿园将于每年二月初二举办一次龙抬头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游戏、观摩和手工制作等方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活动目标- 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3. 活动准备- 策划活动的时间地点和相关材料- 邀请有经验的老师或艺术爱好者担任活动指导员- 准备相关的教材和图片资料- 制作活动宣传海报和通知单,以便向家长和幼儿宣传活动内容- 预先与学校保安沟通,确保活动现场安全4. 活动内容安排4.1 观摩传统舞龙表演活动开始前,邀请具有表演经验的舞龙团到校为孩子们表演传统舞龙。
通过观摩表演,幼儿可以亲眼见证传统龙舞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表演结束后,老师对龙舞的历史和意义进行简单解说,以增加幼儿的理解和兴趣。
4.2 手工制作龙船通过手工制作龙船,让幼儿亲身参与传统文化的创作。
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纸板、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并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设定相应的制作难度。
老师可以向幼儿介绍龙船的形态和寓意,并指导幼儿依照指导图纸进行制作。
制作完成后,幼儿可以把龙船放在教室的展示架上,与其他幼儿共同欣赏,增强幼儿间的互动和分享。
4.3 手工制作龙头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龙船的构造和过程,可以引导幼儿制作龙头。
幼儿用纸板和彩纸制作简单的龙头,可以用较大的纸板做为龙船的整体,再用彩纸制作出龙头的形状。
老师可以向幼儿介绍龙头的形态和寓意,并与幼儿一起进行制作,以加强互动和体验。
4.4 舞龙游戏在室外操场上设置一条游戏区域,幼儿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只龙船。
每只龙船由若干幼儿手拉着,并跟随音乐绕操场游行。
幼儿园春龙节(即二月二龙抬头)民俗活动方案

幼儿园春龙节(即二月二龙抬头)民俗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春龙节、农事节、春耕节等。
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仪式和活动,以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幼儿园通过举办春龙节民俗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促进亲子关系,增进家园共育。
二、活动目标1.文化传承:让幼儿了解“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传说及习俗,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亲子互动:通过亲子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共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3.教育意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活动时间活动可安排在农历二月初二前后的一周内进行,具体日期需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和天气情况确定。
四、活动地点幼儿园教室、操场及相关功能区。
五、活动准备1.物资准备:o绘本PPT《春龙节》o剪头模拟工具(如剪刀、梳子、理发围布等)o蔬菜彩面、香菇肉馅、鲅鱼馅等包饺子的材料o各种粮食种子(如小麦、玉米、大豆等)及瓷迷你缸o龙形图案贴纸、彩笔、画纸等绘画材料o舞龙道具(如龙身、龙珠等,可自制或租赁)2.人员准备:o教师需提前熟悉节日文化,设计活动流程,准备教学材料。
o邀请有理发经验的家长作为志愿者参与剪发活动。
o邀请擅长绘画或手工的家长协助完成绘画和手工制作环节。
1. 开场致辞教师简短介绍春龙节的由来和意义,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绘本故事《春龙节》利用PPT和人偶(或教师扮演)讲述春龙节的故事,展示活好的面及打好的蔬菜汁等食材,为后续的包饺子活动做铺垫。
3. 剃龙头(模拟剪发)•目的:让幼儿了解“二月二剃龙头”的习俗。
•活动:邀请家长志愿者为幼儿模拟剪发,或让幼儿相互扮演理发师和顾客进行角色游戏。
4. 包饺子(吃龙耳)•目的:让幼儿体验包饺子的乐趣,了解“吃龙耳”的习俗。
•活动:教师示范包饺子,然后引导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包饺子。
完成后,可一起品尝劳动成果。
2024年幼儿园二月二龙抬头活动方案

2024年幼儿园二月二龙抬头活动方案幼儿园二月二龙抬头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参与各种有趣的活动,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和创新能力。
为了让这个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龙抬头,舞狮闹春二、活动内容:1. 古装表演:幼儿园老师和幼儿共同扮演古代人物,表演古装服饰展示和舞龙舞狮等传统节庆活动。
2. 传统手工:幼儿制作红包、灯笼、春联等传统手工制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猜灯谜:设置多个灯谜摆放在幼儿园各个角落,引导幼儿与家长一起猜题,增加亲子互动。
4. 点灯祈福:让幼儿在灯笼下许下自己的心愿,祈福家庭幸福,团圆快乐。
5. 舞狮表演:请专业舞狮团体来幼儿园表演,让幼儿感受舞狮的神秘和活力。
6. 龙抬头游园会: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各种文化游戏,体验传统习俗,共度欢乐时光。
7. 传统美食品尝:准备各种传统美食,如饺子、汤圆、年糕等供幼儿品尝,让他们体验传统年味。
8. 制作龙头面具:幼儿用简单的材料制作龙头面具,让他们感受传统龙抬头的乐趣。
9.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开展有趣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让幼儿通过答题的方式学习并巩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三、活动安排:本次活动将安排在幼儿园室内和室外进行,活动时间为上午9点至下午3点,包括表演、手工、游戏等各个环节。
在活动中设置过渡区域,引导幼儿流动参与,确保活动的连贯性和顺利进行。
四、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希望幼儿能够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节庆活动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引导幼儿尊重传统习俗,培养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五、活动准备:提前安排好活动场地、道具和装饰品,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组织好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志愿者,分工合作,配合安排活动流程;准备好食材和食具,保证幼儿的用餐品质安全;准备好奖品和小礼物,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幼儿园二月二舞狮子活动方案

幼儿园二月二舞狮子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二月二,龙抬头,舞狮欢腾乐悠悠”二、活动目的。
1. 让幼儿了解“二月二”这一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2. 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通过舞狮活动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3. 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体验传统节日带来的欢乐氛围。
三、活动时间。
[具体日期]上午9:00 - 11:00。
四、活动地点。
幼儿园操场。
五、参与人员。
全体幼儿、教师。
六、活动准备。
1. 物资准备。
- 制作舞狮道具:购买或自制狮子头若干(根据参与小组数量确定),狮子身(用彩色布料制作,长度适合幼儿舞动),锣、鼓、镲等打击乐器。
- 装饰材料:彩色纸张、彩带等,用于布置活动场地,营造节日氛围。
- 奖励贴纸或小礼品若干,用于奖励表现优秀的幼儿。
2. 人员准备。
- 邀请有舞狮表演经验的老师或家长志愿者提前来园,对教师进行简单的舞狮培训,再由教师指导幼儿。
- 安排教师负责活动的摄影和摄像工作,记录活动精彩瞬间。
- 每个班级安排一名教师负责组织本班幼儿参与活动,确保幼儿安全。
七、活动流程。
1. 开场致辞(9:00 - 9:10)- 主持人(园长或教师代表)向幼儿介绍“二月二”的节日由来和舞狮习俗的意义,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 舞狮表演展示(9:10 - 9:30)- 由教师或家长志愿者组成的舞狮队进行一段精彩的舞狮表演,让幼儿直观地感受舞狮的魅力。
表演过程中,可以结合鼓乐的节奏,展示舞狮的各种动作,如摇头晃脑、跳跃、翻滚等。
3. 舞狮小课堂(9:30 - 9:50)- 邀请舞狮表演者向幼儿简单讲解舞狮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如如何握住狮身、如何配合鼓点移动脚步等。
同时,让幼儿近距离观察舞狮道具,了解其制作材料和工艺。
4. 幼儿分组练习(9:50 - 10:30)-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个小组配备一名教师或家长志愿者进行指导。
- 幼儿穿上舞狮道具,在指导人员的带领下,随着鼓乐的节奏进行舞狮练习。
二月二活动方案幼儿园

二月二活动方案幼儿园二月二活动方案幼儿园篇1活动目标:1.切实加强元旦期间幼儿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防范意识。
2.向幼儿进行防冻、防烫、防交通事故、食品安全、预防传染病等安全防范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
3.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4.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元旦假期安全PPT课件活动过程:(一)介绍元旦知识。
(二)防冻疮。
1.冻疮最常张在哪?常发生在身体末端,暴漏部位。
2.冻疮防护。
(1)室内保暖:尽量保持室内温度不低子10℃;(2)外出保暖:外出时带好手套、帽子,穿棉鞋棉袜;(3)裸露皮肤擦护肤品;(4)合理饮食:适当多食用年羊肉等防寒保暖的食物;(5)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皮服对寒冷的适应力。
(三)交通安全。
1.步行安全:(1)行人须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行走。
(2)行走时必须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3)行人不准在车道上追逐,或车辆临近时猛拐横穿。
(4)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或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5)不准在公路上玩耍、嬉闹。
(6)学龄前儿童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须有成年人带领。
2.乘坐公共汽车安全知识:(1)乘坐公共汽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
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带入车内。
(3)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4)乘车时要坐稳扶好,没有座位时,要双脚自然分开,侧向站立,手应握紧扶手,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摔倒受伤。
(四)迷路了怎么办?小朋友们要记住,平时应当准确地记住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区、街道、门牌号码、手机号码及父母的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等,以便需要联系时能够及时联系。
迷路了也可以向路上的行人问路,还可以找警察叔叔,让他们把自己送回家。
如果迷了路,要沉着镇静,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要瞎闯乱跑,以免造成体力的过度消耗和意外。
大班其他教案:二月二幼儿活动

大班其他教案:二月二幼儿活动1. 活动背景二月二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又称“龙抬头”、“春龙节”、“春耕节”、“二龙戏珠节”等,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之一。
在幼儿园,开展与节日相关的教育活动,可以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其民族归属感和文化自信心。
2. 活动目标2.1 综合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希望幼儿能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二月二的来历、习俗等;•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强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2 具体目标•能简单识别二月二这个节日。
•能简单地表述二月二节日的习俗。
•能表现一些和二月二有关的场景。
3. 活动准备3.1 教具准备•五颜六色的彩纸、彩笔等材料;•动物拼图、水果拼图等与二月二有关的教具;•二月二相关故事书籍。
3.2 环境准备为了创建一个有利于幼儿学习与表演的环境,需要创建一个适合二月二主题的教室环境:•在墙上贴上与二月二相关的图片及文字;•摆放二月二相关的装饰品;•应用二月二相关的音乐和歌曲背景。
4. 活动步骤4.1 活动前(5分钟)•讲述与二月二相关的故事或唱一首与二月二有关的歌曲,引导幼儿进入二月二的主题氛围。
4.2 第一阶段(30分钟)•通过教具介绍二月二节日的来历、习俗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对二月二的了解,例如“我们要吃饺子”、“我们要打龙舟”、“我们要涂花和一颗大圆饼”等等;•设计各种游戏、拼图等教具来让幼儿加深对二月二的认知。
4.3 第二阶段(20分钟)•引导幼儿绘制、剪贴、创造与二月二有关的形状,如做“龙舟”、画新年的“春联”、自己亲手做精美的“花饰”等等;•提醒幼儿在剪贴的过程中注意安全。
4.4 第三阶段(25分钟)•引导幼儿表演二月二节日的相关活动;•可以在幼儿中自由分组,让幼儿们自行选择要表演的“角色”;•安排时间和场地,请其他年级的老师和家长到场观看幼儿的精彩表演。
4.5 活动结束(5分钟)•为幼儿们表现出色的角色颁发表扬证书,以激励幼儿们对于二月二节日的认知和了解。
二月二幼儿园活动计划方案

一、活动背景农历二月二,又称“龙抬头”,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这一天,人们有剪头发、吃龙鳞饼、戴龙鳞帽等习俗,寓意着新的一年从头开始,祈求好运连连。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这一传统节日,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我园特制定以下活动计划方案。
二、活动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习俗。
2.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4. 增强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活动时间2022年2月2日(星期三)上午9:00-11:30四、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教室、户外活动区五、活动内容1. 主题班会(1)主持人介绍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习俗。
(2)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观看有关“龙抬头”的动画片。
(3)孩子们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有关“龙抬头”的故事。
2. 制作龙鳞饼(1)教师讲解龙鳞饼的制作方法。
(2)孩子们分组进行制作,体验动手乐趣。
(3)品尝自己制作的龙鳞饼。
3. 制作龙鳞帽(1)教师展示龙鳞帽的制作过程。
(2)孩子们分组进行制作,发挥创意。
(3)展示制作成果,评选最佳作品。
4. 竞赛活动(1)开展“我最喜欢的龙鳞饼”评选活动。
(2)举办“最佳龙鳞帽”评选活动。
(3)进行“我是小小讲故事能手”比赛。
5. 结束语(1)园长总结本次活动,对孩子们的优秀表现给予肯定。
(2)教师带领孩子们共同吟诵关于“龙抬头”的诗词。
(3)活动圆满结束,孩子们领取精美礼品。
六、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龙抬头”的资料、制作龙鳞饼和龙鳞帽的材料、评选活动的奖品等。
2. 环境准备:布置幼儿园活动场地,营造节日氛围。
3. 物资准备:制作龙鳞饼和龙鳞帽的工具、食材、奖状等。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关注每个孩子的参与度,确保活动公平、公正。
3. 教师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确保活动氛围融洽。
4. 活动结束后,及时清理场地,保持幼儿园环境整洁。
通过本次二月二幼儿园活动,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为孩子们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其他教案:二月二幼儿活动设计思想“二月二,龙抬头”,各地差不多都有这种说法。
黄河口一带把这一天叫做“春龙节”。
因为阴历二月初,正当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从这一天起,开始雷鸣了,传说打雷是天上的龙怒吼或甩尾巴,龙睡了一冬天,到这一天开始苏醒,所以天上有雷鸣。
这一天正当初春季节,适宜于耕作,也因为各种虫鸟开始活动,就有吃蝎豆避免蝎子蛰的风俗。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
结合春龙节组织教育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了解龙的有关知识和民间风俗,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幼儿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好好学知识,练本领。
活动一认识龙目的:1.让幼儿知道龙的来历,了解龙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
2.让幼儿了解有关龙的传说、故事,丰富关于龙的词汇。
3.让幼儿知道我们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培养幼儿的自豪感。
准备:课前搜集龙的图案、有关龙的传说、故事,歌曲磁带《龙的传人》。
过程:1.引导幼儿谈话: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见过龙?(龙灯、龙船、龙袍、龙旗、商标、北京的五彩琉璃“九龙壁”等等。
)2.老师向幼儿展示一些龙的图案,让幼儿观察:龙是什么样子的?(龙的形象: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麟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可以这样理解,龙的身体各部分是许多种动物的一部分拼凑成的,它集各种动物有力、优美的特点于一身。
这说明龙是古人虚构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
)3.老师讲解龙的来历及它的价值:龙是中华民族创造的,距今五、六千年前,龙就诞生了。
那时,龙的形象还不象现在,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不断改造创新着龙的形象,还赋予了龙非凡的神力。
现在,龙的形象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古人认为龙能“兴风雨,利万物”,古书中还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可见,龙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吉祥之物,人们特别喜爱它。
在民间哪里有快乐的场面,哪里就少不了龙。
传说中,它是消灾降福的“龙王”,雕刻在宫殿建筑上,它是帝王政权的象征,在工艺图案中,则是一种瑰丽的装饰。
4.老师和幼儿一起讲述关于龙的传说、故事。
(1)先启发幼儿讲述平时听过或看过的关于龙的故事,如:叶公好龙、唐玄宗与龙等。
(2)老师讲述有关传说、故事,并启发幼儿学说关于龙的词汇:龙船、龙灯、龙椅、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腾虎跃、藏龙卧虎、龙谭虎穴、龙盘虎踞、叶公好龙等。
5.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让幼儿欣赏歌曲《龙的传人》,听完讨论歌曲内容:歌曲中唱了一些什么词?使幼儿知道龙是炎黄子孙的象征,中国人号称是龙的传人,龙的风彩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风貌,作为中国人,我们应感到骄傲和自豪。
6.要求幼儿课下搜集龙的故事、龙的商标、图案等。
活动二节令与龙抬头目的:1.让幼儿知道一年中有二十四节气,龙抬头的日子是农历二月初二。
2.了解二十四节气中惊蛰的含义及与龙抬头的关系。
3.了解“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
准备:幼儿每人一本日历,“二月初二”绘制成大日历。
过程:1.了解二十四节气,并重点掌握节气中惊蛰的含义。
问:一年有多少个节气?你知道哪些节气?(在日历上自由寻找)小结:一年中有二十四节气,节气的日子以农历为准,农民都是以节气为准种庄稼的。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是讲冬季里不吃不动的动物,到了天气暖和时,渐渐脱离冬眠的状态,从昏睡中惊醒过来。
2.了解龙抬头的日子。
老师出示大日历“二月初二”,让幼儿说出:这张日历的农历是几月几日?二月初二属于哪个节气?这一天是什么日子(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据说,冬眠的龙,到了惊蛰前后,被隆隆的雷声唤醒了,开始抬头。
)3.老师讲故事,让幼儿了解“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讲完,提问:(1)传说中说了一件什么事?里边都有谁?(2)张娃和莹花在什么地方掏水?开始掏到水了吗?(3)最后是怎样掏到水的?(4)人们是怎样来纪念二月二这个日子的?(故事附后)活动三龙年的由来目的:1.让幼儿了解龙年的来历,知道每隔12年过一次龙年。
2.理解龙的深刻内涵,激励幼儿积极向上。
准备:十二属相头饰,积木,录像带。
过程:1.简单讲述龙年的由来。
①十二生肖是怎样安排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戊狗、亥猪)②龙是不是真的动物?人们为什么崇拜它?(因为传说中的龙是一种有灵性的神奇动物,象征着吉祥和力量。
)③说一说自己的家人谁是属龙的?2.看录像,了解龙年隆重的欢庆仪式和情景,培养幼儿喜爱龙、崇拜龙,为成为龙的子孙而自豪的情感。
启发幼儿说说观后感,喜不喜欢龙?为什么?3.十二生肖游戏:①利用插塑插十二生肖动物,并排出顺序。
②带上十二生肖头饰做动物找家游戏:牛、兔与羊、狗、猪到家畜家,鸡到家禽家;鼠、虎、猴到野兽家、蛇到爬行动物家;龙到小朋友家。
活动四吃蝎豆目的:1.让幼儿了解吃蝎豆的来历,知道这是一种风俗习惯。
2.了解蝎豆的炒制方法。
准备:炒制好的蝎豆:糖豆、咸豆、面棋豆等。
过程:1.让幼儿了解二月二吃蝎豆的习俗及其它风俗。
老师把炒好的豆子分给幼儿,让幼儿尝一尝,说一说:这些豆子是什么味道的?谁知道农历二月初二吃的豆子,叫什么名字?(蝎豆。
春龙节,在黄河口一带,老百姓有吃“蝎豆”的习俗,据说,吃了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蛰。
正月末开始泡豆子,二月初开始爆炒,这叫“蝎豆”或“蝎子爪”。
)除了吃蝎豆外,还有什么习俗?(二月二这一天,黄河口一带的妇女不做针线活。
)2.老师讲传说、故事,让幼儿了解吃蝎豆的来历(故事附后)(1)传说中的玉皇大帝是怎样惩治武则天的?(2)谁救了人间的百姓?玉皇大帝又是怎样惩治玉龙的?(3)老百姓想什么办法帮助玉龙上天的?3.了解蝎豆的炒制方法:小朋友,蝎豆好吃吗?知道人们是怎样炒制的吗?(今天的蝎豆,人们一般都是用黄豆炒制的。
有的炒豆放上糖,香甜可口;有的把豆放在盐水里泡过炒,别有滋味;还有的把面棋和蝎豆、玉米和蝎豆一起爆炒等。
)4.要求幼儿让家长帮助炒制各种口味的蝎豆,品尝自己劳动的成果,体验劳动的欢乐。
活动五绘画“春耕”目的:1.了解《劝耕图》的含义,知道二月二是春耕的大好时机。
2.通过参观及绘画,加深对农村春耕繁忙景象的感受。
准备:年画《劝耕图》,彩笔、画纸。
过程:1.出示《劝耕图》,讲解皇帝耕地的故事。
①首先通过观赏,让幼儿讲述画面内容:画中是一个戴王帽、穿龙袍、留胡须的皇帝,手扶梨把耕田;一名戴合帽、穿龙袍的七品县令牵牛;有一文臣一手提灯笼,一手撒种,旁有一学士观看;远处是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背景是城墙和城门,远山浮云。
②学古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种地臣牵牛,五谷丰登太平秋,古人杳然不见面,今日纸上又相逢。
”让幼儿理解其涵义:皇帝希望人们赶快投入春耕生产,人民也希望有个体察民情的贤明的皇帝。
2.绘画:春耕。
①让幼儿回忆课前到农田参观时看到的情景,讨论今昔农村有什么变化?小结:现在农村大部分已实现了现代化,用机器耕地、播种,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能力。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幼儿从小掌握科学知识,长大帮助农民科学种田,为祖国经济繁荣做贡献。
②幼儿绘画,然后让幼儿分别讲述自己不同的构思设计。
附1:故事龙抬头的故事相传,很早很早以前,黄河口一带有一座龙斧山,山上有座龙王庙。
山下住着一个勤劳勇敢的小伙子,名叫张娃,父母去世以后,他和采药姑娘莹花结了婚。
小俩口男耕女织,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后来这一带地方,连遭三年大旱,黄河的水断了线,深井成了干窟窿,田禾晒得能点头。
为了活命,张娃要去掏黑龙潭。
黑龙潭就在离他家不远的山口上。
原来,潭里的水,一直汨汨直冒,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自从冬至那天,一场暴风在潭上旋过之后,黑龙潭的水就干涸了。
张娃和莹花过了“腊八”就动手,一直掏到腊月二十三小年日,还是不见水。
小俩口没歇气,又一直掏到正月底,可是,越掏越干。
到了二月初一,潭底出现了一层像铁板一样的硬盖,镢头挖着崩火花,再使劲也掏不下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天上飞来了一只白鸽子。
莹花刚想捉它的时候,它已经飞起来了。
机灵的张娃用手一挡,白鸽子跌在地上,变成了一个笑嘻嘻的白胡子老头。
老头捋着胡须向他们说:“好孩子,感动天,希望还在龙斧山。
龙斧山,劈山斧,一砍顶你一千五……”说罢,化作一缕青烟不见了。
张娃和莹花,遵照老头的指点,历经千辛万苦,翻了五条岭,绕了大盘道,登上龙斧山,才来到了龙王庙。
虽然天色已晚,可是这儿灯火辉煌。
张娃和莹花进了庙门,二话没说,先给龙王磕了头,抬起头来,看到殿前架上那把千斤重的大斧头闪闪发光。
张娃高兴极了,走到架前,取下山斧,扛在肩上。
说也奇怪,大斧轻得好象扛了一根木棍。
他们连夜赶回了黑龙潭,天刚一亮,张娃就举起了劈山斧,照准墨龙潭底的硬土狠狠地劈了一下。
不知是神灵相助,还是人急劲大,随着山斧击石,一股清水咕咚一下冒出了地面。
接着,一团薄雾象轻纱一样笼罩了龙潭,一条巨大的青龙,由潭口跃然冲出,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只听霹雳一声,腾空而起,随着团团祥云直上云霄,霎时天昏地暗,乌云翻滚,雷声隆隆,不一会就下起了大雨。
大家高兴极了,都纷纷跑来感谢张娃和莹花。
后来,为纪念这“龙抬头”的日子,大家约定每年二月二,太阳不出来不打水,因为怕取水时撞伤了龙头,此俗延续至今。
附2:故事炒蝎豆的由来众所周知,武则天是女人之辈,历史上说武则天从皇后变成皇帝后,气坏了天上的玉皇大帝,他命令太白金星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向人间降雨,以表示惩罚。
这下可苦了天下百姓,庄稼枯死,河塘干涸,后来,连吃水也困难了。
一天,忽然从远处飘来一朵云彩,那云彩越来越大,不一会就把整个天空遮住了。
一阵和风吹过,“哗哗哗”下了一场倾盆大雨。
久旱得雨,人心欢畅。
人们不顾衣湿身冷,对空跪拜,感谢天老爷降福人间。
原来,这是司管天河的玉龙听到人间的哭声,担心人们渴死,便喝足了天河之水,张开巨口喷雨,使人们得救了。
玉帝得知此事,大发雷霆,用一座山,把玉龙压在下界,发话说玉龙要想重登灵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老百姓知道了这件事,他们为了报答玉龙的恩情,帮助玉龙上天,就到处找开花的金豆。
这样,找到第二年的二月初一,一个偶然的机会,人们发现炒开花的包谷豆不正象金豆吗?于是,家家都炒包谷豆,二月二那天,各家各户都把炒好的包谷花端出来,整个大地一片片金黄银白色。
太白金星在天上看花了眼,以为金豆开花了,就收了那座山。
玉龙一纵身,便上了天,一边腾跃,一边喷雨,算是对人们的酬谢和感激。
玉龙回天庭了,民间却有了炒包谷花的习惯,每年二月二,人们一边忙着,一边唱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