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贵州省的基本概况
贵州最大知识点

贵州最大知识点贵州是一个位于中国西南部的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这里有壮丽的山脉、多样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作为中国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区,贵州拥有众多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成为了旅游者们的热门目的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贵州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贵州的地理特点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东邻湖南,南接广西,西南接云南,西北和四川相连。
贵州地形复杂,山地和高原区域占据了大部分面积。
贵州的最高峰是贵州雨崩山,海拔为2900多米。
此外,贵州还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如黔东南苗岭山脉、黔西南大山、黔北喀斯特高原等。
二、贵州的气候条件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贵州的气候条件多样。
贵州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贵州的夏季温暖潮湿,冬季相对寒冷。
贵州年平均降雨量较高,有“雨城”之称,也造就了贵州的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三、贵州的喀斯特地貌贵州是中国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区之一。
喀斯特地貌是指由石灰岩等溶蚀性岩石经过地表和地下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包括喀斯特山、喀斯特峡谷、喀斯特洞穴等。
贵州最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是黄果树瀑布和荔波小七孔。
四、贵州的民族文化贵州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这里居住着许多不同的少数民族群体。
贵州的主要少数民族包括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等。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语言和服饰。
贵州的民族文化丰富多样,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学习和探索。
五、贵州的特色美食贵州的特色美食也是值得一提的知识点之一。
贵州菜以酸辣为特色,口味独特。
著名的贵州菜包括酸汤鱼、酸辣土豆丝、毛肚火锅等。
此外,贵州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如酸汤鱼丸、黔江猪脚饭等,都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
六、贵州的旅游资源贵州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除了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外,贵州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贵阳市的青岩古镇、遵义市的红军长征纪念馆、黔东南的凤凰古城等。
贵州省概况

贵州省情总结第一章一、贵州的基本省情:欠发达,欠开发。
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第二章一、地理环境贵州是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广西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的山区自然条件。
1.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
岩溶地教多。
2.地势西高东低,又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
第一、西部大方县,织金县,普安县以西平均1500米以上,最高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平均海拔2166米。
最低东部玉屏县,平均541米。
最高峰是西部赫章县的韭菜坪,海拔2901米。
第二、大方县、织金县、普安县一线向东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
800-1500米第三、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北界一线的东部和南部边缘地区。
800米以下,最低东部玉屏县,平均541米。
最低峰在东南部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处,海拔148米。
一地貌特征:喀斯特地貌占61.9%广泛分布石沟、石牙、峰林、峰丛、盲谷、穿洞、竖井、凹地、天生桥、落水洞、跌水、悬挂泉、喀斯特湖。
地下溶洞、暗河、伏流、暗湖、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瀑布、莲花盆、卷曲石。
二地貌类型:92.5%为高原山地和丘陵,山间小盆地仅占7.5%1.北部大娄山,赤水和乌江分水岭1000-1500米2.东北部有武陵山,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梵净山2572米,是联合国“人与生物保护区网”的成员。
黔金丝猴的生存区。
3.西部有乌蒙山,山脉绵延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水城县、六枝特区,为北盘江、乌江、赤水河、牛栏江的分水岭。
最高峰是韭菜坪2901米4.中部有苗岭,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主要山脉雷公山,2178米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胜地之一“物种基因库”大娄山+乌蒙山——苗岭——武陵山三、地理差异:1.东部山地丘陵区,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以东地区。
2.北部中山峡谷区,包括大娄山以北地区。
3.中部山原丘陵盆地区,包括黔西、织金以东,黄平以西,绥阳以南和镇宁、惠水以北地区。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贵州导游基础知识辅导教材-第一章至第十一章【圣才出品】

2.古人类文化遗址、夜郎文化、屯堡文化、阳明文化、文学戏曲等与历史有关的知识,以及红色旅游文化、 宗教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六、风物特产 考查贵州名烟名茶、药材、瓜果、山珍、佳禾、奇石、工艺制品等相关知识。
【要点详解】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
一、地理概况 1.相邻省份 贵州简称“黔”或“贵”,是一个内陆省份,地处中国西南部,位于东经 103°36′~109°35′、北纬西壮族自治区,北邻重庆市和四川省。
四、经济发展 贵州是少数民族聚集、发展潜力大的欠发达、欠开发省份,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 12 个省市之一。但是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发展,贵州特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区域经济特色,即以贵阳为中心的“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 型式。 初步核算,2018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 14806.45 亿元,比上年增长 9.1%,增速高于全国(6.6%)2.5 个百 分点,连续 8 年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159.54 亿元,比上年增长 6.9%;第二产业增加值 5755.54 亿元,增长 9.5%;第三产业增加值 6891.37 亿元,增长 9.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41244 元,比上年增加 3288 元。全员劳动生产率 68958 元/人,比上年增加 4884 元。
四、少数民族 考查各民族的分布、少数民族人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创制的相关知识,以及苗族、布依族、侗族、 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瑶族等七个少数民族,包括概况、建筑、饮食、服饰、音乐歌舞、节日、婚恋等 内容的相关知识。
五、独特的文化 1.贵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数量;
第一章 贵州概况
【考试内容】 一、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 1.地理概况,包括相邻省份、面积、地貌、气候、河流等;
贵州综合基础知识

贵州综合基础知识
《贵州综合基础知识》
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以下是关于贵州省综合基础知识的介绍:
地理位置: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东临湖南、湖北,南接广西,西邻云南,北与四川相邻。
其地处中国西南丘陵起伏、山地高耸的边缘地带。
贵州东起106°20´,西到109°35´,南起24°37´,北到29°13´,省域总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8%。
地形地貌:贵州省地形多种多样,主要有山地、丘陵、盆地等地貌。
其地势形态一般西北高,东南低。
贵州地形地貌复杂,地貌类型丰富,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典型的喀斯特环境。
气候特点: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贵州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气候湿润酷热,冬季干燥温和。
贵州气温适中,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自然资源:贵州省是一个资源富集的省份,主要矿产资源有锰矿、铅锌矿、煤炭、硫铁矿、金、银、铜、稀有金属等。
此外,贵州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水库,有湖泊800多个,河流1200余条。
人种和语言: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主要居住着汉
族、苗族、侗族、布依族、黔东南苗族等56个民族。
因此,贵州省有着丰富的语言文化,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总的来说,贵州省综合基础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人种和语言等方面。
这片美丽的土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也为中国的多元文化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贵州省情概述

贵州省情概述中国西南腹地,云贵高原东部,有一片神奇的土地,那里有着神秘的历史文化,奇异的自然风光,是一个多民族平等,互助、和谐,充满发展潜力的内陆山区省份。
全省总面积为17.62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8%。
东西距离595千米,南北距离509千米。
贵州的地貌特征表现为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北部有大娄山,东北部有武陵山,西部有乌蒙山,中部有苗岭。
气候温暖温润,属亚热带湿润秀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
降水丰富,河网密度较大。
地上有八大水系,较大的地下河系有23个。
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广泛利用价值。
在贵州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包括“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化,夜郎文化、屯堡文化、阳明文化、沙滩文化、长征文化在内的历史文化。
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
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族戏剧、民族建筑艺术、包括自己独立的原始宗教“敬萨”、“傩神”等信仰、民族习俗异彩纷呈,绚丽多姿。
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包括18个世居民族在内的56个兄弟民族,团结合作,和睦相处,共同谱写了贵州历史发展的新篇章——如今,一股股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让人惬意,倡导和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人们在享用新农村建设物质成果的同时,更被朵朵精神文明之花陶醉着。
早在夜郎国兴起时期,农业就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史记·西南夷传》指出,在当时“西南夷”众多的族群中,夜郎族群的一些地区已经发展成为“耕田、有邑聚”的农耕社会,定居农业耕作自然成为这些地区主要的社会经济部门。
明代的囤田,大大的推动了贵州的开发。
大批移民进入贵州,开垦了大量土地,同时将外地的农耕技术带进了贵州,兴修水利,推广牛耕,引进了新的农作物品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但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
解放后,结合“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全省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团结、互助、民放、平等、友爱、和睦的新型民族关系,坚持从贵州的实际出发,稳健推进贵州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着力构建和谐贵州。
贵州概况介绍讲解词

贵州概况介绍讲解词贵州,简称“黔”,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之一。
下面将从地理、人文、经济、旅游等方面对贵州进行概况介绍。
一、地理概况贵州地势复杂多样,山地、丘陵、高原、平原交错分布。
整个贵州省地势逐步由东南向西北递降,地势起伏较大。
贵州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有长江、珠江和乌江等,形成了众多的峡谷和瀑布景观,使得贵州成为了自然风光的宝库。
二、人文概况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之一,有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水族等56个民族。
各民族之间保留着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
贵州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如黔东南的侗族“大歌”、遵义的红色文化等。
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为贵州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氛围。
三、经济概况贵州是中国重要的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铜、铝、锌等。
此外,贵州还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是中国最大的水电开发基地之一。
贵州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蔗糖、油菜等。
近年来,贵州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大了对旅游、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成果。
四、旅游概况贵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其中,贵阳市的青岩古镇、黔灵山、花溪公园等景点备受游客喜爱;黔西南的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等自然景观壮丽宏伟;黔东南的凤凰古城、雷公山、镇远古镇等历史文化名城也深受游客青睐。
此外,贵州还有众多的民族风情旅游景点,如镇远侗寨、西江苗寨等,让游客能够领略到不同民族的风情和文化。
贵州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多样人文景观的省份。
其地理特点、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不断发展的经济以及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使得贵州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旅游目的地。
前往贵州旅游,不仅能够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还能够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氛围,是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
公共基础知识贵州

公共基础知识贵州公共基础知识——贵州贵州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
这个美丽的省份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而闻名。
本文将为您介绍贵州的公共基础知识。
一、地理概况贵州省地理位置优越,东邻湖南、广东,南接广西、云南,西连四川,北靠重庆。
全省总面积约为18.2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国土面积的1.9%。
贵州地势较为复杂,山脉、高原、盆地、丘陵构成了其独特的地貌特点。
最高峰茂兰峰海拔2160米,最低盆地都匀盆地海拔600米左右。
二、自然资源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地下矿藏十分丰富,尤以煤炭、金、铁、磷为主要矿产品。
此外,贵州还有丰富的水能、核能、风能等新能源资源。
该省有着亚热带湿润气候,常年气温适宜,湖泊、河流成百上千。
贵州的喀斯特地貌为其增添了独特的自然风光。
三、人文特色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之一,境内有55个少数民族。
而贵州的山地地形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使得这里民俗风情浓郁多样。
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舞蹈、音乐等文化形式丰富多样,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贵州还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寺庙、古镇等,展示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四、经济发展近年来,贵州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该省发展以农业、能源、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为主,重点发展特色农业、现代种业、生态农业等。
贵州是中国的大数据产业基地,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新兴产业保持着高速发展。
五、教育和科技贵州省注重教育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该省拥有一批高水平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吸引了许多优秀人才。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等一流大学培养了大批人才,为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贵州还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大力支持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成果。
六、旅游资源贵州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有着众多著名的景点。
比如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镇远古镇等。
这些景点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光临。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贵州导游基础知识辅导教材(贵州概况)【圣才出品】

第一章贵州概况【考试内容】一、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1.地理概况,包括相邻省份、面积、地貌、气候、河流等;2.行政区划和人口;3.交通和通信;4.经济发展。
二、历史沿革考查先秦两汉时期、三国至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贵州历史发展的相关知识。
三、自然资源考查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三方面的相关知识。
四、少数民族考查各民族的分布、少数民族人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创制的相关知识,以及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瑶族等七个少数民族,包括概况、建筑、饮食、服饰、音乐歌舞、节日、婚恋等内容的相关知识。
五、独特的文化1.贵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数量;2.古人类文化遗址、夜郎文化、屯堡文化、阳明文化、文学戏曲等与历史有关的知识,以及红色旅游文化、宗教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六、风物特产考查贵州名烟名茶、药材、瓜果、山珍、佳禾、奇石、工艺制品等相关知识。
【要点详解】第一节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地理概况1.相邻省份贵州简称“黔”或“贵”,是一个内陆省份,地处中国西南部,位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
东毗湖南省,西连云南省,南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邻重庆市和四川省。
2.面积全省境内东西长595千米,南北宽509千米,土地总面积17.61万平方千米。
3.地貌(1)地势:地势西部高,向北、东、南三面倾斜,河流顺地势由西部、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分流。
(2)地貌类型:贵州地貌类型复杂,有高原、山原、山地、丘陵、台地、盆地(俗称坝子)和河流阶地。
(3)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
4.气候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夜雨较多,轻风拂面;气候复杂多样,垂直差异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与资源
3.贵州森林植被完好。森林覆盖率达到48%。 贵州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的珍稀植物有 69种。贵州的野生动物十分丰富,已列入国家 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有86种。
” “谢谢观看 SUMMER RECRUIT STUDENTS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交通与资源
1.贵州虽为高原山区,但交通资源丰富, 已初步形成陆、空、水三位一体的现代交 通枢纽。贵州是西南地区的铁路交通枢纽 。湘黔、贵昆、川黔、黔桂4条铁路干线 在贵阳交会,贯穿全省。
交通与资源
公路:已基本形成“6横7纵8连线”的高速公路 网格局,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
航空:遵义新舟机场、安顺黄果树机场、铜 仁凤凰机场等9个支线机场。
” “地方导游 基础知识
西南地区——贵州省
基本概况
基本概况
地理与气候 区划与人口 交通与资源
地理与气候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部,东毗湖南省,西 连云南省,南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邻 重庆市和四川省,是一个内陆省份。全 省平均海拔1000米,是一个隆起于四川 盆地和广西丘陵之间的亚热带喀斯特高 原山区。贵州简称“黔”或“贵”,省 府驻地贵阳市。
内河航运:主要集中在乌江、赤水河和南、 北盘江等少数河流上。贵州有85条河流通航, 北可达长江,南可顺珠江出海。
交通与资源
2.矿产资源富集 已发现矿产110多种,有41种 矿产保பைடு நூலகம்储量列全国前10位。磷矿储量位居全 国第一。铝土矿质佳量大,列全国第二位。全 国1/3的重晶石集中在贵州。金矿位居全国第 十位。煤的保有储量排全国第五位。年平均水 资源总量列全国第六位。
地理与气候
气候类型: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区
气候特点:最热月(7月)。贵州气候的 特点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夜雨较 多,清风拂面;气候复杂多样,垂直差 异明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旅游季节长,全年可游览。
区划与人口
1.贵州现辖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 ,1 个 国 家 级 新 区 。 共88个县、市 、区和特区。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 居的省份。 2.全省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人口 4134万。。
地理与气候
贵州,地势西部高,向北、东、南三面 倾斜。贵州的地貌类型有高原、山原、 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和河流险地。 贵州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 地区之一。贵州北部、中部和西部均有 丹霞地貌分布,但以北部的赤水和习水 分布最集中,发育最典型。贵州的河流 均为山区雨源型河流,境内的河流分属 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