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铁英超声电机的发展与展望
2024年超声波电机市场发展现状

超声波电机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超声波电机作为一种新兴的驱动技术,具备高效、精密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本文将对超声波电机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超声波电机的定义和特点超声波电机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振荡产生动力的电机。
与传统电机相比,超声波电机具有以下特点: - 高效能:超声波电机利用超声波振荡产生机械动力,能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功率的效率达到90%以上。
- 精密度高:超声波电机的转速和位置可以精确控制和调节,能够实现微小精密的运动。
- 噪音低:超声波电机的工作过程中几乎没有震动和噪音产生,适用于对噪音要求较高的场所。
- 响应速度快:超声波电机的响应速度可达到微秒级,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运动控制。
超声波电机市场的应用领域超声波电机市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工业自动化超声波电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其高效能、精确性和响应速度快的特点使其成为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的理想驱动器。
超声波电机在自动装配、加工、搬运等环节起到关键作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超声波电机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广泛,如超声波刀、超声波手术器械等。
其精密度高的特点使其在微创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提高了手术效果。
仪器仪表超声波电机在仪器仪表领域的应用也愈发重要。
其精确控制和调节转速、位置的能力,使其适用于光学设备、天文仪器等高精度仪器的驱动。
消费电子产品超声波电机已经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
其高效能、噪音低和响应速度快的特点,提升了消费电子产品的用户体验。
超声波电机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超声波电机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小型化超声波电机在体积和重量方面不断精简,以适应越来越小型化的设备需求。
随着微型电子器件的广泛应用,对超声波电机的小型化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超声波电机在功能上追求多样化,以满足各个行业的不同需求。
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类型的超声波电机,如超声波线性电机、超声波旋转电机等,未来还有更多的功能型超声波电机将问世。
金属方柱压电片复合微型超声电机的研制

p e o lc r lt sa e ma e o Z 一 n o d d t h i e fmea a . a l ie . x x . mm3 iz e e t c p ae d fP T 4 a d b n e o t e sd s o t l r i r b l z d 16 6 0 3 s a d p l r e h i c in o i k e s Co a e i r d t n lc l d c lu ta o i tr ,t e n oa i d i t e d r t ft c n s . mp d w t ta i o a yi r a l s n c moo s h z n e o h r h i n i r
.
及 信 号线 的焊 接 更 易 实 现 。定 子 帽 的材 料 用 钢 或 铜 。文 中计 算 了整个 电 机定 子 换 能 器 的模 态 和 谐 响 应 . 论 上 分 析 理
了不 同方 向转 动 惯 量 一 致 , 以 形 成 椭 圆 运动 的原 理 。实 验 测 试 了 电机 的共 振 频 率 、 速 、 可 转 转矩 等 。结 果 表 明 这 款 电 机 的 自由 共 振 频 率 约 10 H , 载 转 速 可 达 到 60 r i 上 , 大 转 矩 可 达 6 1 m 以上 , 论 和 实 验基 本 一 致 。 0 k z无 00/ n以 m 最 0N x 理
Ab t a t o e n au e u t s n c mo o S d s rb d T e sao o sss o u d ae me a a sr c :A n v lmi it r l a o i tr i e c e . h t tr c n it fa q a r t tlb r r i
超声电动机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科技资讯2015 NO.27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动力与电气工程30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在科学技术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我国超声电动机控制技术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超声电动机控制技术的研究主要为材料特点、控制技术机理和超声电动机控制结构、以及超声电动机制作材料的电工工艺等方面。
只有提高超声电动机控制技术水平,将其应用于多种领域,才能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
1 超声电动机的具体内涵1.1 超声电动机界定超声电动机英文名为USM,它属于一种新型的微型电机,它的发电原理主要是使用压电陶瓷进行电效应,然后通过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方法,根据摩擦力进行驱动和控制。
与传统的电磁电机相比,其具有很多优势,例如:超声电动机体积小、响应速度较快、设计自由化程度高、不会受到电磁场的干扰、轻功率密度较大、掉电的自由程度保持。
1.2 超声电动机的原理超声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逆压效应,使用高压材料,将高频的电能源转化成为高频的机械动能源,然后使定子达到共振的情况,将定子和转子二者之间进行转换,利用摩擦力驱动转子进行旋转运动。
超声电动机控制技术包括多个方面,每个控制技术只是其应用的一个领域,超声电动机内部结构十分复杂,科研人员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详细、全面、充分的了解超声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从而提高超声电动机控制技术水平。
1.3 超声电动机的结构超声电动机都是由壳体、转子、定子、轴承、以及压电陶瓷等部分构成的,与传统的电动机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就是因为超声电动机内没有永磁体与线圈,因此不受电磁的影响,而且定子和转子之间还有一层摩擦材料,这样能够减少定子与转子在压力下因为接触出现的磨损。
2 超声电动机控制技术的现状2.1 超声电动机控制技术原理超声电动机控制速度受到超声波振动的角频率、两路输入信号的震动幅度、两路输入的信号方位差、行波的波动数等影响。
超声电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综述与展望·
赵淳生,等-超声电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赫兹以上,因其振幅极小,无法获得较大的转矩和转速。
压电振子1
转子 输出轴 压电振子2
图1第一台超声电机模型 驱动线圈 动方向
图4 Barth提出的超声电机
图3 Lavrinenco发明的超声电机
图7 Sashida提出的驻波超声电机
1981年,立陶宛Vasiliev成功地构造了一种能够驱动 较大负载的超声电机‘61(图6),这种电机定子为一个在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Sashida又于1983年提出并制造 了另一台超声电机——行波型超声电机‘81,并于1985年
1948年,Williams和Brown申请了历史上第一个“压电 马达”的专利¨J,其结构如图1所示。这一发明点燃了研 究超声电机的火花。1961年,日本Bulova公司利用音叉的 往复位移驱动如图2所示的钟表齿轮【2』,这种钟表的工作 频率为360 Hz,其月误差只有一分钟,打破了那个时代的纪 录,也是人类尝试利用弹性振动获得动力的开始。大约十 年之后,即在1970~1972年,Siemens和Matsushita公司又 开发出一种直线型驱动器和步进电机,其中使用了压电振 子这一关键元件。由于这种压电振子的共振频率为数十千
图2音叉振动驱动钟表齿轮
1965年,前苏联Lavrinenco提出了如图3所示的超声 电机,该电机利用压电板的振动来驱动转子。Lavrinenco申 请了国家专利H J,并归纳出了超声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 低、低速大扭矩、单位体积能量密度大、运动精确、能量转换 效率高等特性。1973年,IBM公司的Barth提出了如图4 所示的具有现代超声电机原理的结构方案MJ。他利用压电 元件使一种具有牛角尖形的压电振子产生振动。通过压电 振子的牛角尖端与转子表面接触、摩擦来驱使转子转动。 1975年,Vishnevsky等人也提出了类似结构的超声电机呤J。 他利用弹簧将矩形压电复合板的边缘压在转子上,通过激发 板的纵向振动模态来驱动转子。其电机结构如图5所示。
超声电机的发展应用及未来

赵淳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超声电机研究中心南京,210016〕传统的电磁型电机的创造和开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无论在理论上、设计方法上或制造技术上,都已到达十分完善的程度。
由于它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的限制,难以满足当前宇宙飞船、人造卫星、飞机、导弹、汽车、机器人、精密仪器等等对电机所提出的短、小、薄、低噪声、无电磁干扰等要求。
为此,世界各国都在努力研究各种新型电机。
其中,二十世纪末期开展起来的超声电机〔Ultrasonic Motor〕算是最典型的一种。
图1为一超声电机的分解图。
图1超声电机结构分解图从驱动和控制装置产生的30-40kHz二个同频的超声电压分别作用于一片压电陶瓷环的A相和B相上,使陶瓷环和附在它上面的弹性园环〔构成定子〕产生二个同频弯曲共振模态〔驻波〕。
对这二个同频超声电压在空间上的相位和时间上的相位进行调节,就可将这二个驻波迭加成单一的旋转模态――行波,通过定子与转子间的摩擦作用即可驱使转子运动。
由此可知,超声电机突破了传统的电磁电机的概念:它没有磁极绕组和磁路,不依靠电磁相互作用来转换能量,而是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和超声振动,将定子的微观变形通过共振放大和摩擦耦合转换成转子〔旋转型电机〕或动子〔直线型电机〕的宏观运动。
它与传统的电磁电机相比,具有惯性小、响应快、控制特性好、不受磁场影响且其本身也不产生磁场、运动准确等特点。
特别是它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噪声小、低速大扭矩以与可直接驱动负载等特性。
它不需要齿轮变速机构来降低转速,防止了使用齿轮变速机构而产生的振动、冲击与噪声等问题。
可以说,超声电机技术是处于当今世界高新技术之一。
一、超声电机技术的开展1973年,美国IBM公司的H.V.Barth博士首先研制成功原理性超声电机。
与此同时,前苏联的vrinenko等人也研制出几乎与Barth相同的原理性超声电机。
80年代,日本许多科学工作者致力将美国和苏联的原理性样机开发成实用的超声电机。
超声电机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电磁电机 超声电机
响应特性的比较
快速响应演示装置
超声电机分辨率:0.79” 伺服电机分辨率:9.89” 步进电机分辨率:25.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密驱动技术研究所
* 断电自锁
超声电机
电磁电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密驱动技术研究所
* 电磁兼容性好; * 噪声小(在 100 毫米之内, <45 分贝); * 可在真空和高/低温下工作; * 形状多样化:圆形、方形、圆环形和圆柱形等; * 超声电机的效率不随尺寸减小而下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密驱动技术研究所
1、基于纵振模态
Vr
Vr
Vs
Vs
Sashida提出的首台驻波型超声电机原理
Kurosawa利用两个基于纵向振 动模态的定子的组合,研制成了驱 动效率较高的直线型电机
优点:机电转换效率高,陶瓷片分区形式简单 缺点:摩擦磨损问题严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密驱动技术研究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密驱动技术研究所
三、超声电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国外 1、概念提出阶段(20世纪40年代-70年代) (1)BaTiO3陶瓷的制备技术 (2)1948年Williams和Brown申请第一 个“压电马达”专利 (3)1961年Bulova公司利用弹性振动驱 动钟表 (4)1973年IBM公司的Barth提出超声电 机方案
智能材料集感知、驱动和信息处理于一体, 形成类似生物材料那样的具有智能属性的材料, 具有自感知、自诊断、自适应、自修复等功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密驱动技术研究所
1.超声电机(Ultrasonic motor, Ultrasonic wave
motor, Piezoelectric motor, Piezomotor, USM):
双翼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

上海市 博士后科 研资 助计划 ( 1 1 R 2 1 4 1 3 4 0 0 ) 上海大 学创新 基金资 助项 目( S D C X 2 0 1 2 0 2 5 )
致使空心 圆柱上下 、 左 右摆动的两个振动模 态工作 , 驱动动 子旋转直线运 动。推导 质点 的运 动轨 二 耋_ 薹卟 了电机定子驱动 m 一 一 迹方程 , 研究 了电机定 子驱动动子运 动的工作 机理。利用有限元 法进行分 析计算 , 对定 子驱动质点 的运动轨 迹进 行 了仿真 , 验证 了电机运 动机理分析的正确性。制作 了双翼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原理样机 , 并 进行性能 测试, 试验 表 明电机 的工作频域范 围较 宽, 在激励 电压峰峰值为 2 5 0 V时, 电机 的空载速度为 1 5 5f f l f l / S , 最大输出力为 0 1 0 6 N, 是定子质量 的 1 1 7倍 。
墼昝 皇 蜘
2 0 1 4 号 箩 4 2 差 莹 鞠
—
双 翼 形 直 线 超 声 波 电动 机
张健 滔 . 李朝 东
( 上海大学, 上海 2 0 0 0 7 2 ) 摘 要: 提 出一款双翼形 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电机定子为一 个带双翼 的空心 圆柱 结构 , 其利用 双翼弯 曲振动
羞
关键词 : 直 线超声波电动机; 工作 机理; 有限元分析; 振动模 态; 机械特性
中图分 类号: T M3 5 9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7 0 1 8 ( 2 0 1 4 ) 0 1 — 0 0 0 5 — 0 4
基 ~ 堇 一 一 基 ~ 蠢 一
超声波电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

超声波电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ltrasonic Motor Industry Marke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超声波电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Introduction:介绍:The ultrasonic motor industry has witnessed significant growth in recent years due to its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industries such as automotive, healthcare, and consumer electronics.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market situation of the ultrasonic motor industry and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for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超声波电机行业近年来得到了显著发展,其在汽车、医疗保健和消费电子等各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是其增长的主要原因。
本文旨在分析超声波电机行业的市场现状,并提供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的见解。
Current Market Situation:市场现状:The ultrasonic motor market is currently experiencing steady growth and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expanding in the coming years. The market is driven by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energy-efficient and high-performance motors in various industries. The automotive sector is one of the key drivers of the market growth, as ultrasonic motors are widely used in electric vehicles and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 (ADAS).目前,超声波电机市场正稳步增长,并有望在未来几年继续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电机的发展与展望周铁英陈宇(清华大学物理系, 北京 100084)1 引言和回顾超声电机是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制成的新型驱动器。
它由定子、转子以及施加预压力的机构等部件构成。
把超声频交变电压加在压电陶瓷上可以在定子表面产生超声振动,通过定子与转子之间的摩擦力驱动转子运动[1-2]。
超声电机是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它集超声学、振动学、材料学、摩擦学、电子学和控制科学为一体,需要众多领域合作研究。
与电磁电机相比,超声电机的主要特点包括:1、大力矩低转速,不需减速机构;2、能量密度大,可达电磁电机的3-10倍;3、响应速度快,仅ms量级;4、定位精度高;5、无电磁干扰;6、因靠摩擦驱动,具有自锁功能。
国际上第一个超声电机的发明专利是1942 年美国人Williams 和Brown 申请的,该专利1948年授权[3]。
1982年日本成功地开发出行波型超声波电动机, 仅在5至7年之后,佳能、新生等几家日本公司就把超声波电动机推向市场,其中相机和打印机最为成熟。
近期FUKOKU、ASUMO、精工仪器、佳能精机、京瓷、奥林巴斯光学工业、MITSUBA,SIGMAPHOTO(适马镜头)等单位都引入了超声电机的研发。
图1是1998年日本超声电机投放市场的分布图[4],其中照相机和工业机械的市场占有率为88.2%,医疗器械 5.9%,汽车电器3.6%。
1.5 0.73.65.9照相机工业机器22.6医疗器械汽车住宅设备65.6其他图1 1998年日本超声电机投放市场的分布图如图1所示,日本用于照相机调焦的主要超声电机是佳能使用的行波型和摇头型,有数百个专利,基本形成市场的垄断。
现在, 除了日本之外, 美国、德国、法国、瑞士、韩国、土耳其、新加坡等都有超声电机产品进入市场。
美国的一些著名大学, 如Stanford、Wisconsin、Berkeley、Penn. State等都投入很多力量研究超声电机。
美国国防部门也投入很多人力物力从事超声电机的研究。
美国某些公司生产的超声电机产品已经在航空航天、半导体工业、MEMS、和BioMEMS等领域先后得到应用。
中国的产业化进程相对缓慢。
我国超声波电动机的研究是从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开始的,大致经历了跟踪学习、自主开发、实际应用推广3个发展时期。
1985年到1991年间,国内学者开始撰写文章介绍超声波电动机[5,6],1989 年清华大学和上海大学分别研究开发出了压电蠕动型超声波致动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研制了环形超声电机[7,8],1993年浙江大学试制了行波型旋转超声波电动机,1994 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超声电机研究小组,并于1995年研制成功输出力矩和速度较稳定的环型行波型超声波电动机。
1997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了超声电机研究中心,仅比美国宾州大学的换能器和驱动器研究中心晚 5 年[9,10]。
我国的超声电机事业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进行了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11,12],迄今得到长足的发展。
2我国超声电机从模仿进入独创的阶段经过10年的努力,中国制造的行波型旋转超声波电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除效率以及耐久性之外,已经非常接近日本新生工业公司的产品样本值了。
表格1显示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和新生工业的超声波电动机的性能比较。
表格 1开发者名称无负荷转数最大力矩额定转数额定力矩(rpm) 250 150 200 140 140 110 300 150 (mN-m)100(rpm)18010015080(mN-m)50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TRUM-30TRUM-60UMT30UMT60UMT30UMT60USR30120010050060东南大学800 50060浙江大学100 12075浙江大学900 50050新生工业100 250100新生工业USR60 1000 500除了行波型之外,纵扭复合振子型、弯曲模态回转型、模态变换型、复合模态型、双转子型、非接触型以及自校正步进型等各种各样的旋转超声波电动机也正在研究开发。
表格 2 介绍了现在正在开发的旋转超声波电动机,其中浙江大学的大力矩型性能突出:直径80毫米的纵扭型电动机的最大力矩可以达到13Nm[13]。
在原理和结构的创新方面,清华大学始终走在国内各单位前列,迄今共申请并获得批准的发明专利约20 项,实用新型专利约10 项,申请并公开的发明专利约20项。
表格 2研究者清华大学名称棒状类型主要特征(无负荷转数和最大力矩)400rpm, 300mN-m模态回转型Φ10mm行波型Φ100mm驻波型Φ32mm双转子Φ20mm弹性鳍型Φ10mm模态回转型Φ15mm清华大学环型60rpm, 4000mN-m清华大学纵扭型圆柱型圆柱型杆型60rpm, 1600mN-m扬州大学220rpm, 160mN-m浙江大学200rpm, 8.2mN-m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25rpm, 420mN-m我国从1988到2007年(部分)申请专利逐年增加,其中大多数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4],批准和公开的总专利数达到一百五十多个(见表3),说明我们的研究工作已经有创新思路,从开始模仿国外的初期阶段到知识独立创新的新阶段。
表3、我国申报超声电机专利数量逐年增加3530252015105系列1年份图2 直径1mm 弯曲模态超声电机:32kHz,1800rpm, 4Nm, 350V pp;8×0.8×4mm切角方柱超声电机:129 kHz, 2460 rpm,3.5Nm, 65V pp图3 1.6×1.6×6.6mm3金属方柱压电片复合超声电机:90kHz, 2100rpm,60Nm, 88V pp图 4 转速超过1万转/分钟的压电电机图5 外径30mm转速5300/分非接触电机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清华大学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2006 年通过专家鉴定)来看,创新成果包括(如图2-5):系列微型超声波电动机的研发和应用[14,15]、大力矩行波超声电机[16]、转速达万转的棒板超声波电动机[17]、多自由度超声波电动机[18]、以及直径100mm的行波电机最大力矩达到4Nm,直径30 mm行波电机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
另外,还研制出性能突出的超声电机,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直径 30mm 非接触式行波超声电机[19],无载转速达到5300rpm;清华大学材料系研制的直径12mm棒板超声波电动机转速大于10000 rpm;清华大学物理系研制的直径1mm 圆柱形和边长0.8mm的方柱形超声电机。
2005 年,美国发明了一种SQUIGGLE 电机[20],见图6。
它是利用矩形压电片粘到金属方管上制成摇头定子,用定子的两个端部直接驱动与其配合的螺纹堵头,然后通过螺纹堵头(具有内外螺纹的加压机构)与具有外螺纹的转子接触。
转子做螺旋直线运动。
该电机用于手机相机镜头调焦和自动注射器。
但是该电机用于镜头调焦时还需要其他机构的转换和支撑。
图6 SQUIGGLE 电机和模组值得一提的是, 清华大学2005年开发了能用于手机和数码相机的多面体螺纹驱动(简称螺母型)超声波电动机,并初步研制了样机[21],2005年申请了发明专利[22],目前正在申请国际专利。
螺母型超声电机性能如下:电压20-40Vpp,工作频率16kHz, 消耗功率0.1-0.2W,运动速度0.5-1mm/s, 驱动力20gf, 响应时间< 1ms, 分辨率(μm) <2。
图7给出了两种多面体管状面内行波型USM驱动系统的样机图。
图7(a)是压电陶瓷环电机定子,图7(b)是压电陶瓷片12面体定子。
它们都可以直接安装到定子的厚底座上。
在底座的中心可以放置感光成像元件(CCD或者CMOS元件)。
定子为空心的金属12面体,其外表面粘贴12个压电陶瓷片。
定子内部带有内螺纹,转子上带有外螺纹,定子通过螺纹驱动转子旋转。
定子和转子上均可以安装光学透镜组以便实现变焦。
该设计把镜头作为转子,可实现一体化调焦或变焦结构。
图7(c)是当今世界上制作的最小的AF手机模组。
(a)(b)(c)图7 两种面内行波螺母型超声电机和最小的AF手机模组表4给出各类调焦模组性能比较。
表中最后一列是利用清华大学螺母型超声电机技术和博立码杰(深圳)通讯公司开发的一体化模组的性能,该模组的各项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证明了螺母型超声电机的优越性。
表4各类调焦模组性能比较AF模组液体AF+变焦模组压电式旋转电机性能/评分音圈电机压电式电磁/步进螺母型超声电机驱动一体化模组镜头直线电机电机专有:清华大学与博立码杰合作参数模组整体尺寸模组高度加分可用于变焦加分部件数目小中否少838中中否少648小低否少858大高5355小高9359最小最低可以最少105可以多可以少510可加工性加分力矩/速度定位精度抗振性能加分功耗易大差弱高59难小26较难小36中大4107较难中37易大585 未知6 ≤10μm 8 10μm尚可高≤1μm好1051-2μm好9 24弱低28弱 2 3 5最低10505 低9 低9总评分44 42 47 60 66 因为手机市场巨大,据相关报道,2007年将超过5亿只。
实际上,2007年我国已经拥有8亿只。
按照20%的镜头将带有光学调焦功能来算,其市场占有率是可观的。
到2008年,手机将成为人们主要的拍照工具,因此研发螺母型超声电机用于手机调焦更具有紧迫性。
3 应用基础研究水平迅速提高日本的超声电机的论文数虽然很多,但是理论研究不够深入。
欧美的几位学者在超声电机的理论建模、接触驱动机理、运动轨迹分析、控制策略分析等基础研究方面作了系统深入的工作,如德国Wallaschek[24],美国Hagood等[25]。
我国超声电机的理论建模、接触驱动机理、运动轨迹分析、控制策略分析等基础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大力支持[26-36],发表的与超声电机相关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
从1994年到2007年共发表论文总数405篇,质量逐年明显提高,表5给出有关超声电机研究论文发表状况。
表5国内刊物发表超声电机研究论文状况(2007年只是一部分)8070605040302010年份-篇数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年份表6 国际刊物发表超声电机类论文的数量和趋势600500400300200100年份-篇数19951996 1997 19981999 2000 20012002 20032004 2005 20062007年份表6 是国际刊物发表的与超声电机和致动器相关的论文,其数量逐年增加(2007 年只是一部分):总论文数2024篇,集中发表在Ultrasonics, UFFC, Vibration and Sound,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和JASA等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