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的发展史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五篇直流电机-PPT精选

2、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从以上分析可见,在直流电动机中,线圈中 的电流是交变的,但产生的电磁转矩方向是 恒定的。
2020/8/2
2020/8/2
• 3、直流电机的可逆性: 一台直流电机原则上既可以作为电动机运行 ,也可以作为发电机运行,只是外界条件不 同而已。如果用原动机拖动电枢恒速旋转, 就可以从电刷端引出直流电动势而作为直流 电源对负载供电;如果在电刷端外加直流电 压,则电动机就可以带动轴上的机械负载旋 转,从而把电能转变成机械能。这种同一台 电机能作电动机或作发电机运行的原理,在 电机理论中称为可逆原理。
第5篇 直 流 电 机
第17章 直流电机的工原理和主要 结构
2020/8/2
• 1.1.1直流电机的主要结构: 如图所示,
2020/8/2
2020/8/2
直流电机由静止的部分定子和旋转的部分 转子两大部分构成:
1、定子部分:定子包括机座、主磁极、换向 极和电刷装置等。
1)主磁极:在大多数直流电机中,主磁极是 电磁铁,为了尽可能的减小涡流和磁滞损 耗,主磁极铁心用1~1.2mm厚的低碳钢板 叠压而成。整个磁极用螺钉固定在机座上 。
• 3.额定电流 I N(A); • 4.额定转速 n N(r/min);
• 5.励磁方式和额定励磁电流 I fN(A)
2020/8/2
注意:额定容量,对直流发电机来说,是指 电刷端输出的电功率,对直流电动机来说 ,是指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
• 所以,直流发电机的额定容量为:
PN UNIN
• 而直流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2020/8/2
• 1.1.3直流电机的额定值: 为了使电机安全可靠地 工作,且保持优良的运行性能,电机厂家根据国 家标准及电机的设计数据,对每台电机在运行中 的电压、电流、功率、转速等规定了保证值,这 些保证值称为电机的额定值。直流电机的额定值 有:
2020/8/2
2020/8/2
• 3、直流电机的可逆性: 一台直流电机原则上既可以作为电动机运行 ,也可以作为发电机运行,只是外界条件不 同而已。如果用原动机拖动电枢恒速旋转, 就可以从电刷端引出直流电动势而作为直流 电源对负载供电;如果在电刷端外加直流电 压,则电动机就可以带动轴上的机械负载旋 转,从而把电能转变成机械能。这种同一台 电机能作电动机或作发电机运行的原理,在 电机理论中称为可逆原理。
第5篇 直 流 电 机
第17章 直流电机的工原理和主要 结构
2020/8/2
• 1.1.1直流电机的主要结构: 如图所示,
2020/8/2
2020/8/2
直流电机由静止的部分定子和旋转的部分 转子两大部分构成:
1、定子部分:定子包括机座、主磁极、换向 极和电刷装置等。
1)主磁极:在大多数直流电机中,主磁极是 电磁铁,为了尽可能的减小涡流和磁滞损 耗,主磁极铁心用1~1.2mm厚的低碳钢板 叠压而成。整个磁极用螺钉固定在机座上 。
• 3.额定电流 I N(A); • 4.额定转速 n N(r/min);
• 5.励磁方式和额定励磁电流 I fN(A)
2020/8/2
注意:额定容量,对直流发电机来说,是指 电刷端输出的电功率,对直流电动机来说 ,是指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
• 所以,直流发电机的额定容量为:
PN UNIN
• 而直流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2020/8/2
• 1.1.3直流电机的额定值: 为了使电机安全可靠地 工作,且保持优良的运行性能,电机厂家根据国 家标准及电机的设计数据,对每台电机在运行中 的电压、电流、功率、转速等规定了保证值,这 些保证值称为电机的额定值。直流电机的额定值 有:
直流电机ppt

电刷
换向器
直流电源(-)电刷换向器线圈工作原理
电刷
由左手定则,通电线
+
F N
I
圈在磁场的作用下, U
将受到力的作用,使
F I
线圈逆时针旋转。
–
S
换向片
图1-2 电枢线圈旋转方向示意图
电刷与电源固定联接,线圈无论怎样转动,总是上半边的电 流向里,下半边的电流向外。电刷压在换向片上。
基本结构
图1-3 直流电机剖面图
作用:整流或逆变的作用 构成:由许多具有鸽尾形的换向片叠成
直流电机的额定值
PN :电机在铭牌规定的额定状态下运行时,电机输出功率。 对电动机而言,指轴上的输出机械功率。
U N :额定状态下,电枢出线端电压。 IN :电机在额定电压下运行,输出功率为额定功率时,电机
的线电流。 nN :额定状态下运行时转子转速。
a) 电枢反应增磁
b) 电枢反应去磁
图2-3 电刷不在几何中性线上时,电枢磁动势的直轴分量
三、直流电动机基本方程
电压平衡方程
U E Ia Ra
E Cen
U :外加电压 Ra: 绕组电阻
Ra
+
+
Ia
U
ME
–
–
图3-1 稳态运行时直流电机电路图
以上两公式反映的概念:
(1)电枢反电动势的大小和磁通、转速成正比,若想改变 E, 只能改变 或 n。
工作特性
转矩特性:Te f (P2 )
Te
T0
T2
T0
P2
:转子机械角速度
转矩特性基本呈线性关系;实
际上,P2 增大时,转速略有下 降,故曲线将略微向上弯曲。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及特性PPT课件(2024版)

a)—电枢铁心 冲片
b)—电枢铁心
第8页/共73页
2.1.1 基本机构——2.转子部分
(2)电枢绕组:电枢绕组是 由许多按一定规律联接的 线圈组成,它是直流电机 的主要电路部分,也是通 过电流和感应电动势,从 而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的关 键性部件。
1—槽楔 2—线圈绝缘 3—导体 4—层间绝缘 5—槽绝缘 6—槽底绝缘
1
符号含义:H 平均磁场强度,l 平均计算长度
气隙
t 电枢齿 a 电枢轭 m 主磁极 j 定子轭
第34页/共73页
直流电机的空载磁化特性曲线
空载磁化特性曲线: 0 f (2Ff ) 或0 f (Ff ), 0 f (I f )
在额定状态下,电机往往工 作在饱和点附近,这样即可 以获得较大的磁通,又不致 需要太大的励磁磁动势,从 而可以节省铁心和励磁绕组 的材料。(线性分析方法)
第23页/共73页
2.2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2.1.1 单叠绕组
1.线圈的元件边及端接线(一个绕组原件就是一个线圈)
第24页/共73页
2.2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2.1.1 单叠绕组
2.单叠绕组的特点:元件的两个端子连接在相邻的两个 换向片上。 单叠绕组的所有的相邻元件依次串联,即后一元件的首 端与前一元件的末端连在一起,接到一个换向片上。最 后一个元件末端与第一个元件首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 个闭合回路。
第40页/共73页
交轴电枢磁场的特点:
①. 电枢磁势Fa与主极磁势Ff互相垂直; ②. 电枢表面各点的电枢磁势Fa不等;在几何中性线处电枢磁势Fa最大,在极轴线处等于零,即Fa=0。 ③. 电枢磁密Bmax在几何中心线处的值不为零。
第41页/共73页
《直流电机》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T
暂时 T > TL
26
3.减小 调速的特点:
(1)调速平滑,可做到无级调速,但只能向上调, 受机械本身强度所限,n不能太高。
(2)调的是励磁电流(该电流比电枢电流小得多), 调节控制方便。
精选课件ppt
27
二、改变电枢电压调速
1.特性曲线
nn0n 其中
n0
U
K
Φ
E
,n
KT
Ra
KEΦ2
5
电刷
FE
+
N IE
U
F
I
–
S
换向片
由右手定则,线圈在磁场中旋转,将在线圈中 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电流的 方向相反。
精选课件ppt
6
直流发电机
用右手定则判 感应电动势Ea的方向
E
+ Ia N
E
电枢绕组
U
电阻Ra
–
S
感应电动势
输出电压
EKn E
UE IaRa
精选课件ppt
7
二、 直流电机的构成
产生磁通,称为励磁。
精选课件ppt
9
根据励磁线圈和转子绕组的联接关系,励磁式的 直流电机又可细分为:
他励电动机:励磁线圈与转子电枢的电源分开。
并励电动机:励磁线圈与转子电枢并联到同一电源上。
串励电动机:励磁线圈与转子电枢串联接到同一电源上。
复励电动机:励磁线圈与转子电枢的联接有串有并,接在 同一电源上。
E
K
Φn
E
T K T ΦI a
他励
nKUEΦKTK RaEΦ2T
即: nn0 n
其中
直流电机幻灯片

电压平衡方程
电流关系
转矩平衡:T = T2+T0
直流电动机运行特性
• 机械特性
R=0
直流电动机的转速随负载而变。
空载或轻载起动或运行时,发生并励励磁绕组断路, 磁通很小,而发生飞车。
直流电动机 的机械特性 与励磁方式 有关
• 机械特性
固有机械特 性:额定电 压、额定磁 通、R = 0
•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的方法
路用一逻辑信号的指令来改变电机各相绕组的导通顺序
第五章 各节要点
各节要点:
第一节:基本结构(电刷、换向器的作用);铭牌数
据;励磁方式。
第二节:原理(AC/DC转换);电势、转矩计算;电
刷位置;换向。
第三节:空载特性;自励起压过程、条件;外特性
(各种励磁曲线)。
第四节:机械特性(各种励磁);转矩特性;起动、
起动方法:在保持最大励磁电流情况下,1.电枢回路串 电阻起动;2.降压起动。起动电流控制在1.5~2.0In。
注:1 .起动时,励磁磁场通常应该最大,才能减少起动 电流,并增加起动转矩;2 .电枢绕组串联的起动电阻不能采 用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段切除的变阻器(∵大电流)。
3、无刷直流电动机
• 无刷电动机特点
• 无刷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电动机本体、转子位置传感 器和电子换向开关线路。
• 电动机本体
• 转子位置传感器——电磁式
5-19
• 转子位置传感器——光电式
5-20
• 转子位置传感器——磁敏式
5-22
• 无刷直流电动机基本原理
• 无刷直流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方法
永磁式有刷直流电动机的反转运行是由改变电枢两端与电源的极 性连接来实现的。由于无刷直流电机的电力电子元件导电具有单 向性,不允许反接到电源上,因此不能简单的采用改变电源电压 的极性实现电机反转,反转的实现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将每相绕组两端接头互换,变换绕组中电流方向 2、改变位置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信号,采用正反转两套位置传感器 3、逻辑门选通法,即电机传感器设计上有专门的考虑,在控制电
电流关系
转矩平衡:T = T2+T0
直流电动机运行特性
• 机械特性
R=0
直流电动机的转速随负载而变。
空载或轻载起动或运行时,发生并励励磁绕组断路, 磁通很小,而发生飞车。
直流电动机 的机械特性 与励磁方式 有关
• 机械特性
固有机械特 性:额定电 压、额定磁 通、R = 0
•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的方法
路用一逻辑信号的指令来改变电机各相绕组的导通顺序
第五章 各节要点
各节要点:
第一节:基本结构(电刷、换向器的作用);铭牌数
据;励磁方式。
第二节:原理(AC/DC转换);电势、转矩计算;电
刷位置;换向。
第三节:空载特性;自励起压过程、条件;外特性
(各种励磁曲线)。
第四节:机械特性(各种励磁);转矩特性;起动、
起动方法:在保持最大励磁电流情况下,1.电枢回路串 电阻起动;2.降压起动。起动电流控制在1.5~2.0In。
注:1 .起动时,励磁磁场通常应该最大,才能减少起动 电流,并增加起动转矩;2 .电枢绕组串联的起动电阻不能采 用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段切除的变阻器(∵大电流)。
3、无刷直流电动机
• 无刷电动机特点
• 无刷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电动机本体、转子位置传感 器和电子换向开关线路。
• 电动机本体
• 转子位置传感器——电磁式
5-19
• 转子位置传感器——光电式
5-20
• 转子位置传感器——磁敏式
5-22
• 无刷直流电动机基本原理
• 无刷直流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方法
永磁式有刷直流电动机的反转运行是由改变电枢两端与电源的极 性连接来实现的。由于无刷直流电机的电力电子元件导电具有单 向性,不允许反接到电源上,因此不能简单的采用改变电源电压 的极性实现电机反转,反转的实现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将每相绕组两端接头互换,变换绕组中电流方向 2、改变位置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信号,采用正反转两套位置传感器 3、逻辑门选通法,即电机传感器设计上有专门的考虑,在控制电
《电机原理》直流电机PPT课件

绕组端部
图1-4 直流电机横剖面示意图
一、结构
1、定子
(1)主磁极 作用:产生直流磁场。 分类:永磁式、电磁式 电磁式的构成: ①铁心,由1~1.5mm厚的钢板冲压而成。 ②励磁绕组,通入的是直流电。
(2)换向极 作用:改善换向。1kW以上直流电机,几乎都安装换向极。 组成:换向极铁心和换向极绕组。换向极绕组与电枢绕组 串联。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15 7 14 6 13
15
1
8
5
5
8
1 9
12
12 2 10 3 11 4
4
9
瞬时电路图
单波绕组的特点:
•同名磁极下各元件串联起来组成一条支路, 支 路对数a=1,与磁极对数p无关。 •电刷在换向器表面上的位置对准主磁极中心线, 支路电动势最大。 •电刷数量等于主磁极数(采用全额电刷); •电枢电流 Ia=2ia 。
二、直流电机的额定数据
1、额定容量PN:输出功率,单位kW。 直流发电机:PN=UN· IN
直流电动机:PN=UN· IN ·
2、额定电压UN:额定状态下出线端电压,单位V 3、额定电流IN:额定状态下出线端电流,单位A 4、额定转速nN: 额定状态下的电机转速,单位r/min 5、额定励磁电流
6、励磁方式
第一章 直流电机
1-1 直流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结构 1、定子 (1)主磁极: 作用:产生直流磁场。 分类:永磁、电磁 电磁铁构成: ①铁心,由1~1.5mm厚的钢板叠压而成。 ②励磁绕组,励磁绕组中通入的是直流电。 (2)换向极 作用:改善换向。1kW以上直流电机,几乎都安装换向极。 组成:换向极铁心和换向极绕组。换向极绕组与电枢绕组 串联。
电气工程概论第二章-直流电机PPT课件

的电压。
2021
18
计算题:
已知某直流电机额定工况下其转速 n = 1000r/min, 电枢开路电动势 Ea = 110V,扭矩 T = 250N·m,请 估算其额定电枢电流Ia。
2021
19
2021
17
(十一) 直流电机的额定值
(1)额定功率PN:对于直流发电机,指电机输出的功率;
对于直流电动机,指电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2)额定电压UN:电机额定运行时的输入或输出电压。 (3)额定电流IN:电机额定运行时能承受的电流。 (4)额定转速nN:电机额定运行时的转子转速。 (5)额定励磁电压UfN:保证电机额定运行的励磁绕组所需
4
(三) 直流电机的结构
直流电机主要包括转子和定子两大部分。转子是电机 的转动部分,定子是电机的静止部分。
1 定子:用来产生磁场和作为电机的机械支架,主要包括
主磁极、换向极、机座和电刷装置。
2021
5
2 转子:也称为电枢,用来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 实现能量的转换。主要包括电枢铁芯、电枢绕组、换向器、 转轴和风扇等。
2021
7
(七) 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
(八) 直流电机损耗和功率平衡
1 直流电机损耗分类
(1)机械损耗pmec,主要由轴承间的磨擦和电刷与换向器间
的摩擦产生。
(2)铁芯损耗pFe,由电枢铁芯产生的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 (3)励磁损耗pf,由励磁绕组电阻产生的损耗。 (4)负载损耗pa,电枢绕组的电阻损耗等。 (5)杂散损耗pad。
1)电枢回路串接电阻的人为机械特性:
2021
13
2)改变电枢端电压的人为机械特性:
3)改变气隙磁通Φ的人为机械特性(Rst=0) :
2021
18
计算题:
已知某直流电机额定工况下其转速 n = 1000r/min, 电枢开路电动势 Ea = 110V,扭矩 T = 250N·m,请 估算其额定电枢电流Ia。
2021
19
2021
17
(十一) 直流电机的额定值
(1)额定功率PN:对于直流发电机,指电机输出的功率;
对于直流电动机,指电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2)额定电压UN:电机额定运行时的输入或输出电压。 (3)额定电流IN:电机额定运行时能承受的电流。 (4)额定转速nN:电机额定运行时的转子转速。 (5)额定励磁电压UfN:保证电机额定运行的励磁绕组所需
4
(三) 直流电机的结构
直流电机主要包括转子和定子两大部分。转子是电机 的转动部分,定子是电机的静止部分。
1 定子:用来产生磁场和作为电机的机械支架,主要包括
主磁极、换向极、机座和电刷装置。
2021
5
2 转子:也称为电枢,用来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 实现能量的转换。主要包括电枢铁芯、电枢绕组、换向器、 转轴和风扇等。
2021
7
(七) 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
(八) 直流电机损耗和功率平衡
1 直流电机损耗分类
(1)机械损耗pmec,主要由轴承间的磨擦和电刷与换向器间
的摩擦产生。
(2)铁芯损耗pFe,由电枢铁芯产生的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 (3)励磁损耗pf,由励磁绕组电阻产生的损耗。 (4)负载损耗pa,电枢绕组的电阻损耗等。 (5)杂散损耗pad。
1)电枢回路串接电阻的人为机械特性:
2021
13
2)改变电枢端电压的人为机械特性:
3)改变气隙磁通Φ的人为机械特性(Rst=0) :
01第1章直流电机-课件

第1章 直流电机
1.1 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1.1.2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二、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当电枢旋转到右图所示位置时 原N极性下导体ab转到S极下,受力 方向从左向右,原S 极下导体cd转 到N极下,受力方向从右向左。该 电磁力形成逆时针方向的电磁转矩。 线圈在该电磁力形成的电磁转矩作 用下继续逆时针方向旋转。
在额定电压下,运行于
出线端的平均电压 额定转速nN 额定功率时对应的电流
发电机:是指输出额定电压;
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下,运
电动机:是指输入额定电压。 行于额定功率时对应的转速
第1章 直流电机
1.1 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1.1.3 直流电机的铭牌数据
额定励磁电流 I fN
励磁方式
对应于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 定转速及额定功率时的励磁电流
指直流电机的励磁线圈 与电枢线圈的连接方式
此外,电机铭牌上还标有其它数据,如励磁电压、出厂日期、 出厂编号等。
电机运行时,所有物理量与额定值相同——电机运行于额定状 态。电机的运行电流小于额定电流——欠载运行;运行电流大于额 定电流——过载运行。长期欠载运行将造成电机浪费,而长期过载 运行会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电机最好运行于额定状态或额定状态 附近,此时电机的运行效率、工作性能等比较好。
同直流发电机相同,实际的 直流电动机的电枢并非单一线圈, 磁极也并非一对。
第1章 直流电机
1.1 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1.1.3 直流电机的铭牌数据
指轴上输出 的机械功率
电动机
额定功率PN
额定条件下电机
发电机
指电刷间输出的 额定电功率
所能提供的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
爱迪生
.
8
直流电机理论的发展
1、在电路理论方面,1845年,德国科学家基尔霍夫(G.R.Kh'chhofO 提出了著名的基尔霍夫电路定律。
2、在直流电机基础理论探索方面,1838年,楞次阐明了电机的可逆 性原理,使发电机的研究和电动机的研究殊途同归 3、1 866年~ 1 867年初,瓦里(C.F.Varley)、惠斯通和W 西门子先 后发现直流电机自励原理,为直流电机的大型化和实用化奠定了基础;
个电机专利。
1839年雅可比进行电动轮船实验。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电动机实际应用的大型 试验,它打开了电动机应用的大门。
.
4
2、直流发电机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并制成第一台圆盘 式单极直流发电机。
1 832年皮克西制成永久磁铁手摇直流发电机,它是世 界上首台报导制造的直流发电机。
1 845年惠斯通制成首台电磁铁励磁的直流发电机(以前 用永久磁铁)。
机中广泛采用: k为早期格拉姆(Gramme)型;
l为郎德尔(Lundel1)型,一个线圈,曾用于小型
直流电机中。
.
15
电刷
早期直流电机换向器的电刷均为铜片电刷,这种电刷较硬,对换向器磨损大, 而且摩擦损耗大,电刷的振动、火花等均比较严重。后来改进采用具有弹性 的铜片电刷、铜丝电刷和铜网电刷。1888年,比利时发明家德波尔(c.J.von Depoele,后移居美国,1846~ 1892)发明用碳材料制作电刷(碳刷),
.
14
磁极
在直流电机萌芽期间,磁极最早采用永久磁 铁,主要有直棒形和马蹄形两大类。1845年 前后,人们开始用电磁铁代替永久磁铁作为 直流电机的励磁。电磁铁的磁极铁心的形状 五花八门。图8-2l收集、归纳出了l2种磁极 铁心形状。
a为铁壳型,磁通损失较小,当时用的较多; b为向上型,又称卡普(Kapp)型,简单,用得也
.
直流电机结构的改进
1821年~ 1895年间是直流电机结构不断改进、逐渐统 一定型的时期。初期,直流电机结构五花八门,与现 今直流电机结构大相径庭,而且直流电动机和直流发 电机各自独立发展,结构也不尽相同。
.
11
1、电枢
早期直流电机电枢多采用螺线管式线圈,输出 功率小,电压波形不好,电机效率也较低。后来出 现了各种各样的盘形电枢(图8.5~图8.7)。
1851年辛斯特登提出用通电线圈代替永久磁铁,作为电机的励磁。
1866年W.西门子提出直流电机利用电机剩磁进行自励的原理, 并制成自励直流发电机(Dy.namo)。
1 873年方丹在维也纳世界博览会上用直流发电机发出的电使直流
电动机运转,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直流电动机的电源问题(在此以前,
直流电动机采用电池作为电源),推动了直流电动机的应用。
4、在直流电机换向理论方面,l9世纪末,E.阿诺尔德(E.Arnold)和 拉姆(B.G.I amine)等建立了古典换向理论
总之,经过人们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到1890年代,直流电机理论 已比较成熟,直流电机设计计算已从经验设计阶段过渡到可以进行理 论分析计算的阶段。
.
9
在电磁方面提出的著名的亥 姆霍茨定律对直流电机的发 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直流电机的发展史
.
1
我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
2
贫僧从东土大 唐而来,要到 西天取天去!
.
3
1、直流电动机
1821年9月 法拉第进行水银杯转动实验,首次利用电流磁效应将电能转变为旋转 运动的机械能。
1822年巴洛制成巴洛星形轮电动机。
1823年斯特金制成圆盘式直流电动机。
1831年亨利引入“电动机”(electricmotor)这个名词,提出了制造电动机的设想, 并预言电动机将有广泛应用前景。同年,亨利制成首台摆动式直流电动机。
1832年斯特金制成首台带换向器的直流电动机
1833年里奇发明旋转电磁针。同年他制成台旋转直流电动机。里奇电动机已具有
现代旋转电动机的结构雏形。
1834年达文波特制成一台直流电动机,并尝试用直流电动机作为原动机,驱动轮 子前进,开电动机应用之先河。
l837年达文波特的直流电动机发明获得美国专利(No.132)。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
1852年~ 1856年英法联盟公司成立,并制成蒸汽机驱
动的电磁式直流发电机,发电机首次进入工业、商业 运用领域。
.
5
3、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
1838年楞次提出电机既可作发电机运行,又可作电动机运行的电 机可逆原理。 1860年 巴辛诺特应用电机可逆原理,制成第一台既可作发电机运 行,又可作电动机运行的直流电机。
较多;
c为向下型,必须置于非磁性材料的底板上;
d与“c”类似,但只有一个线圈;
e为多极直流电机磁极铁心,图中为4极,推 而广之,可以是6、8、10⋯⋯极,它是现今仍普遍采
用的型式; f为曼彻斯特型,又称Westminster型,早期应
用较多; g为简易型,又称C型; h为采用4个线圈的曼彻斯特型; i为采用1个线圈的铁壳型; J为曼彻斯特环形,早期在小型直流风扇电动
.
6
二、 直流电机萌芽、发展时期(1821~ 1895)
从1821年第一台直流电动机雏形诞生到I895年直流发电机在尼亚 加拉瀑布Adams电站水轮发电机国际招标中败北,是直流电机萌 芽发展时期。在此期间,1 880年前后爱迪生和斯旺(J.W_Swan, 1828~ 1914)(图8.1)独立发明的白炽灯,极大地推动了直流电 的应用,刺激了直流发电机的发展。自此,直流电机一路高歌, 独霸世界。但1895年直流发电机在尼亚加拉瀑布Adam s电站投标 的败北,迅速遏制了直流电机一路飙升的势头和直流电机称雄世 界的局面。1821年~ 1895年期间,直流电机在理论方面日益完善, 逐渐成熟;在结构方面不断改进,走向统一;在产品方面,由小 到大,从实验室全面进入实际应用领域。
.
12
1866年,W.西门予(W.Siemens)发明梭形(H形) 电枢(图8.8), 1867年,西门子一哈尔斯克公司即制成带梭形电 枢的直流发电机(图8.9)。
.
13
环形电枢最早是由巴辛诺特在l860 年提出的(图8.10),
1880年代开始将成型线圈放入电枢铁心 槽中(图8.17)或孔中,这种电枢一直 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