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3课 盛唐气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第3课盛唐气象(答案见后)一、单项选择题1.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不少创造发明。
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发明创造的农业生产工具是()①曲辕犁②筒车③水排④耧车A. ①③B. ①②C. ②③D. ①④2.右图所示的是2018年1月在CCTV-3《国家宝藏》栏目中展出的湖南省博物馆馆藏“青釉褐彩诗文执壶”(唐·铜官窑)。
以下关于该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证明唐朝时铜官窑已经创立B.证明唐朝时普通劳动者都擅长诗歌创作C.反映了唐朝时青釉褐彩最受人们的追捧D.执壶是唐朝最为有名的陶瓷器皿3. 周杰伦在《青花瓷》中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此句歌词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
唐朝时期,陶瓷业的典型代表有()①唐三彩②冰裂纹瓷器③白瓷④青瓷⑤青花瓷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③④⑤4. 唐朝“胡风盛行”,许多外来宗教得以传播,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些现象反映出唐朝社会风尚呈现的特点是()A. 奢侈浪费B. 单一保守C. 繁荣创新D. 多元开放5. 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
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重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尚。
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B.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C.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D.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白居易)6. 唐代妇女骑马外出的装束不断变化:唐高宗时期,妇女常常戴着帷帽;唐玄宗时期,流行戴轻便的胡帽,露出脸庞;后来,一些妇女连帽也不戴了,甚至穿男人衣衫。
这种社会现象说明了唐朝()A. 社会风气走向开放B. 男女社会地位平等C. 人们外出流行骑马D. 社会秩序稳固安定7. 隋唐时期出现了“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治世。
从这些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有()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③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能促进社会的发展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8.唐朝时生产如冰如玉的青瓷的瓷窑是()A. 定窑B. 汝窑C. 越窑D. 邢窑9. 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练习题及答案1.选项应该改为 A。
①②,因为盛唐时期农业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而选项 A 中的两张图片都与农业有关。
2.材料中的“物”应该改为 B。
筒车,因为文中提到“一轮十筒挹且注”,而筒车就是用来挹水的工具。
3.这句唐诗赞美的是 A。
唐三彩,因为“千峰翠色”是唐三彩的一种特征。
4.选项应该改为B。
①③④,因为唐朝时期农业发展迅速,城市布局严整,商业繁荣,而选项 B 中的三个情景都与此相关。
5.这个题目没有提供图片,无法回答。
6.正确的表述是 B。
①②④,因为XXX是XXX派出的,最终目的地是嘉峪关,而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7.这里的“胡”是指 D。
吐蕃,因为文中提到“贵主和亲”,指的是唐朝和吐蕃的和亲。
8.这两位诗人是 A。
XXX、XXX,因为他们是唐朝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两位诗人。
9.二人形成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D。
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因为XXX生活在安定的时期,而XXX则经历了战乱和社会动荡。
10.没有关联错误的选项,题目有误。
11.材料一是XXX的话,表达了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材料二是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材料,表明唐朝时期与西藏的交流十分频繁。
问题不明确,无法回答。
10.B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出自XXX、XXX、XXX的作品。
XXX的诗风豪放,描写社会现实;XXX的诗则温婉细腻,表达内心情感;XXX的诗歌则以自然景观为主题,表现生命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
二、XXX答题11.材料三描述了XXX和金城嫁给吐蕃赞普的情况。
这两位公主的婚姻对于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方面,XXX的嫁妆中包括了大量的书籍和文化物品,促进了汉藏两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XXX的婚姻更加明显地体现了唐朝的外交策略,通过婚姻联姻,巩固了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
12.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出自XXX、XXX、XXX 的作品。
XXX的诗风豪放,描写社会现实;XXX的诗则温婉细腻,表达内心情感;XXX的诗歌则以自然景观为主题,表现生命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

第三课盛唐气象一、单选题1.唐太宗举办了展示各地手工业特产的盛会。
你在会上不能买到的是()。
A. 扬州铜镜B. 邢窑青瓷、越窑白瓷C. 宣州纸笔D. 苏州丝织品2.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起到的作用是()。
A. 西藏正式成为唐朝的一部分B. 加强了唐蕃友好,发展了吐蕃经济文化C. 有利于佛教的传播D. 有利于加强对西藏的统治3.南宋词人陆游有“学书当学颜”的诗句,诗中所指的人物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他是()。
A. 柳公权B. 阎立本C. 颜真卿D. 欧阳询4.对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有()。
①契丹②女真③突厥④吐蕃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5.唐朝时,两次将公主嫁给少数民族的首领,这一少数民族是()。
A. 突厥族B. 回纥族C. 吐蕃D. 维吾尔族6.“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的是()。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等书籍②令玄奘西游天竺③命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④鉴真东渡日本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③7.唐太宗用和亲、封赏等办法笼络顺从唐朝的少数民族贵族上层。
而当东突厥贵族率部进攻内地,直逼都城长安时,他立即派兵迎击。
由此可以看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最大特点是()。
A. 以人为本B. 恩威并施C. 民族自治D. 武力征服8.有四位同学对学过的隋唐史进行概括,你认为其中较为准确的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B. 中华民族大融合C. 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D. 中华帝国的衰弱9.如果你生活在唐朝,下列哪些现象是你能见到的?()①在长安城内可以见到长年聚居的外国客人②有人正在看雕版印刷的《金刚经》③饮茶风靡全国④妇女以穿着男装、骑马出游为时尚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10.小林假期去西部实地感受大开发的情况,顺路参观了位于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像,这是西部的哪一个城市?()A. 长安B. 北京C. 拉萨D. 成都11.下列各项中与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无关的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3《盛唐气象》练习及答案

第三课《盛唐气象》练习一、填空题1、唐朝农民改进了犁的构造,制成的生产工具是灌溉工具叫。
2、陶瓷在唐朝有重要发展,以的青瓷和的白瓷最为有名。
3、唐朝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的是。
4、唐朝丝织工艺水平很高,其中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的是。
5、唐朝都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的、、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6、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住宅区称,商业区称。
7、唐太宗时实行了的民族政策,他赢得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
8、被称为“海东盛国”的是。
9、今天藏族人的祖先叫,当时是哪一位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10、唐朝时吐蕃的都城定在哪?(古今地名)、11、历史上“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哪两家的关系?。
12、唐朝时先后有哪两位公主入藏?、13、描绘了唐太宗接见禄东赞向大唐求婚场景的名画叫。
14、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封南诏首领为。
15、唐朝还先后设置和两个机构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16、被称为诗仙的是,被称为诗圣的是,他的诗有之称。
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
17、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有、、。
的字端正劲美,雄浑醇厚;的字方折俊丽,笔力劲健18、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形神兼备;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品是。
二、选择题1、唐代出现了筒车。
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轮,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筒。
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
这说明筒车是(A. 农业耕作工具B. 便捷的交通工具C. 农业灌溉工具D. 实用的生活用具2、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农业生产发展 B.商业经济繁荣 C.对外贸易活跃 D.经济重心南移3、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
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下第3课 盛唐气象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下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
1.曲辕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不仅有着精巧的设计,精湛的技术,还蕴含着一些美学规律,其历史意义、社会意义影响深远。
在当代农具设计中,曲辕犁仍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曲辕犁制成于()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2.唐代瓷器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A.唐三彩 B.白瓷 C.青瓷 D.景德镇瓷器
3.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4.《土贵要与赋水轮》中写道:“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
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
”材料中的物指的是()
A.楼车
B.筒车
C.水排
D.曲辕犁
5.吐蕃人使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A.满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白族
6.“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是唐朝《陇西行》中的一句诗,它反映了当时的汉藏关
第 2 页
第 3 页
(3)根据以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你对少数民族政策有什么看法?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练习答案:
1.D
2.A
3.B
4.B
5.C
6.B
7.C
8.A
9.D.
10.(1)开明的民族政策。
(2)战争:打败东突厥;管辖:设立管辖西域的机构;和亲:文成公主入藏
(3)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相互交流,互相融合,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
启示: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第 4 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3课盛唐气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3课盛唐气象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1.唐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
下列有关唐朝经济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唐朝时期,农业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B.唐朝时期的陶瓷水平很高,邢窑的青瓷如冰如玉C.唐朝时期,都城洛阳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D.唐朝时期的棉纺织业十分发达2.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
吐蕃位于我国的( )A.西南B.西北C.东南D.东北3.据史书记载,唐朝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财宝;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
这一记载表明( )A.农业生产发展B.商业经济繁盛C.对外贸易活跃D.经济重心南移4.唐朝时期社会风气的突出特点是( )A.高度繁荣、盛世景象B.比较民主、重用人才C.比较开放、兼容并蓄D.比较开明、交往密切5. 唐都长安中气势宏伟富丽堂皇的宫殿是()A.故宫B.乾清宫C.大明宫含元殿D.太极殿6.唐朝时期的男女交往比较自由,可以同行,共饮谈笑唱和,这表明唐朝( )A.社会经济发达B.文学艺术百花齐放C.统治政策开明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7.贞观十五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题中的“赞普”和“公主”指的是( )A.尺带珠丹和文成公主B.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C.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D.松赞干布和金城公主8.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诗词形式弘扬文化自信,下列哪一朝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A.汉朝B.唐朝C.宋朝D.清朝9.唐玄宗统治前期,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下列说法符合其统治时期的是()①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②陶瓷业有重大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③唐都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④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唐朝时期,艺术创作成就斐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3课 盛唐气象

第3课盛唐气象一、选择题1.对下边四幅图片的解读最为全面、贴切、合理的是()A.可以了解到盛唐开放的社会风气B. 可以了解到盛唐繁荣的经济状况C.可以了解到盛唐的社会气象D. 可以了解到盛唐的都市生活2.隋唐时期的一系列制度和技术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铸就当时的繁荣时代。
以下不属于隋唐时期创新事物的是:()A.三省六部制B. 科举制C.隋朝大运河D. 曲辕犁3.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形容素雅温润的唐代某种瓷器,这种瓷器可能是()A. 青瓷B. 白瓷C. 唐三彩D. 青花瓷4.下图为阎立本所画的《步辇图》,其反映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A.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护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B.通过和亲手段有效加强与边疆地区的联系C.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的巨大向心力D.采用册封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朝5.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 )①松赞干布的使者禄东赞到长安求亲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③妇女不能参加骑马、打球、射箭等活动④社会风气兼容并蓄,充满活力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6.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①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②唐三彩的生产③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射箭等④尚武风气盛行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7.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诗句中的“胡”指的是当时的哪一民族?()A. 鲜卑族B. 靺鞨族C. 回纥D. 吐蕃8.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反映了他()A. 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B.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C. 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D. 简法轻刑,修定法律9.唐朝时期在今新疆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的行政和军事机构是()①西域都护②安西都护府③北庭都护府④伊犁将军A. ①②③B. ②③C. ③④D. ①②10.唐朝诗坛名家辈出,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风淳朴厚重,作品有“诗史”之称的是()A. 李白B. 王维C. 白居易D. 杜甫二、材料解析题11.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练习题及答案第3课盛唐气象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
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土贵要予赋水轮》中写道:“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
一轮十筒挹(yì汲取,舀)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
”材料中的“物”是()A.耧车B.筒车C.水排D.曲辕犁3.“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这句唐诗赞美的是()A.唐三彩B.白瓷C.青瓷D.景德镇瓷器4.假如你生活在唐朝,可能看到的情景是()①农民用曲辕犁耕地②长安城布局严整对称,商业繁荣③家中摆着唐三彩④农民用筒车灌溉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
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6.右图是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它始建于1 300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
文成公主入藏时曾途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当地。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①派文成公主入藏的是唐玄宗②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藏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这里的“胡”是指()A.西夏B.辽C.金D.吐蕃8.“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是韩愈赞美唐朝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两位诗人的一句诗。
这两位诗人是()A.李白、杜甫B.李白、杜牧C.李春、杜甫D.李春、杜牧★9.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
二人形成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缘故原由是()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B.所受的教育不同C.仕途不同D.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10.下列内容,关联有错误的是()..A.吴道子——“画圣”B.杜甫——“诗圣”C.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D.阎立本——《送子天王图》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
1.唐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
下列有关唐朝经济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唐朝时期,农业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
B.唐朝时期的陶瓷水平很高,邢窑的青瓷如冰如玉
C.唐朝时期,都城洛阳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D.唐朝时期的棉纺织业十分发达
2.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
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
吐蕃位于我国的( )
A.西南
B.西北
C.东南
D.东北
3.据史书记载,唐朝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财宝;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
这一记载表明( )
A.农业生产发展
B.商业经济繁盛
C.对外贸易活跃
D.经济重心南移
4.唐朝时期社会风气的突出特点是( )
A.高度繁荣、盛世景象
B.比较民主、重用人才
C.比较开放、兼容并蓄
D.比较开明、交往密切
5. 唐都长安中气势宏伟富丽堂皇的宫殿是()
A.故宫
B.乾清宫
C.大明宫含元殿
D.太极殿
6.唐朝时期的男女交往比较自由,可以同行,共饮谈笑唱和,这表明唐朝( )
A.社会经济发达
B.文学艺术百花齐放
C.统治政策开明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7.贞观十五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题中的“赞普”和“公主”指的是( )
A.尺带珠丹和文成公主
B.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C.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
D.松赞干布和金城公主
8.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诗词形式弘扬文化自信,下列哪一
朝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9.唐玄宗统治前期,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下列说法符合
其统治时期的是()
①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②陶瓷业有重大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③唐都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
繁荣的商业区
④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唐朝时期,艺术创作成就斐然。
下列关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阎立本——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B.吴道子——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C.颜真卿——淳朴厚重,悲愤凄婉
D.欧阳询——方折峻丽,笔力险劲
11. 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高度繁荣景象,民族关系和文学艺术呈现出
辉煌局面。
为此,七年级(1)班同学进行了探究,请你也一起参与进来吧!
【经济繁荣】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
——唐代诗人杜甫《忆昔》材料二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1)材料一中“开元全盛”是哪位皇帝当政时期?这种“全盛”局面历史上称为
什么?
(2)材料二中的灌溉工具是什么?这一时期还出现一种新的耕地工具是什么?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关系?
【民族交融】
材料三“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
——唐代诗人陈陶《陇西行》
(3)列举一例唐朝“贵主和亲”的事例。
结合所学说说“贵主和亲”起到了什么作用?
【文学艺术】
材料四文学家韩愈称颂李白、杜甫时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
(4)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各具有怎样的特点?
(5)材料四中韩愈对李白和杜甫的评价是否恰当?请你简单说明理由。
材料五“有唐一代书法,真草篆隶行,百花齐放……群星熠熠,组成了中国书法上空前绝后,最为辉煌的图卷。
”
——《书法艺术》(6)列举唐朝时两位最著名的书法家。
【探究感悟】
(7)通过上述探究,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唐朝发展的突出特点。
参考答案:
1.A
2.A
3.B
4.C
5.C
6.D
7.B
8.B
9.D 10.C
11. (1)唐玄宗。
“开元盛世”。
(2)筒车。
曲辕犁。
关系:材料二中唐朝生产工具的改进,是推动材料一“开元全盛”局面出现的原因之一。
(3)事例: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作用: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4)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
杜甫的诗淳朴厚重,后期多抒发悲愤凄婉之情。
(5)恰当。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不仅创作艺术高超,风格独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而且他们还分别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艺术推向了高潮。
(言之有理即可)
(6)颜真卿和欧阳询。
(7)盛世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