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三相负载的接法
教案三相负载的接法

教案三相负载的接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相负载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掌握三相负载的接法及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三相负载接法的原理和特点。
2.三相负载的计算方法及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教师简单介绍三相负载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背景,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星形接法:将每一相的负载接在一个交流电源相线上,然后在另一侧将三个负载的中点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节点,称为中性点。
这种接法称为星形接法,也称为Y形接法。
2.三角形接法:将每一相的负载依次连接在两个相线上,不连接在中立线上,形成一个三角形。
这种接法称为三角形接法。
3.讲解两种接法的特点和优缺点,并进行讨论。
Step 3:三相负载的计算方法1.星形接法下的计算方法:(1)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的根号3倍。
(2)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3)线功率和相功率的关系:线功率等于相功率。
2.三角形接法下的计算方法:(1)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线电压等于相电压。
(2)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线电流等于相电流的根号3倍。
(3)线功率和相功率的关系:线功率等于相功率的根号3倍。
Step 4:计算实例或案例分析教师给出一些具体的实例或案例,让学生进行计算或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Step 5:巩固练习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Step 6:作业布置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家继续进行巩固和拓展。
四、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三相负载接法的理解和运用。
2.评价学生在计算实例和解决问题中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板书内容,包括三相负载接法的原理和计算公式。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解了三相负载的接法和计算方法。
通过互动讨论和实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和基础,对于一些更深入的问题和应用场景没有进行更详细的讲解。
三相负载的连接教案

已知三相负载:
, ,
则每相负载中的电流有效值为
各相负载的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为
φa = arccosRa/Za
φb = arccosRb/Zb
φc = arccosRc/Zc
中线电流瞬时值
i0 = ia + ib + ic
中线电流有效值从三相电流和求
得,即
I0 = Ia + Ib + Ic (2-40)
(3)B相断开且中线也断开时,A灯和C灯之间串联,共同承受三相电源的线电压380 V。因为各灯的电阻为
RA = U2/PA = 2202/60 ≈ 807Ω, RC = U2/PC = 2202/200 ≈ 242Ω
利用分压关系可计算出60W的A灯两端电压是292V,大于额定电压;200 W的C灯两端电压是88V,小于额定电压,故两灯都不能正常工作。
Ia = Ib = P/U = 60/220 ≈0.27A
且分别与uA、uB同相位。
Ic = Pc/U = 200/220 ≈0.9A
与uC同相位。电压、电流的矢量图如图2-26所示。
根据矢量图可得中线电流为
IO =–=
(2)B相断开,则Ib = 0,B灯不亮;A灯两端电压和C灯两端电压仍是对称电源相电压,故A灯、B灯正常工作。
【出示目标】
1、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2、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具体内容】
三相负载的连接
一、 单相负载和三相负载
1、用电器按其对供电电源的要求,可分为单相负载和三相负载。工作时只需单相电源供电的用电器称为单相负载。
2、需要三相电源供电才能正常工作的电器称为三相负载,例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等。若每相负载的电阻相等,电抗相等而且性质相同的三相负载称为三相对称负载,即:ZA=ZB=ZC,RA=RB=RC,XA=XB=XC。否则称为三相不对称负载。
三相负载的连接PPT课件

考纲解读
一、最新考纲要求
掌握三相负载Y联结和△联结的三相对称电路的求解方法。
二、考点解读
必考点:负载为Y联结和△联结的三相对称电路的求解方法。
重难点:三相电路中相电压和线电压、相电流和线电流的关系。
知识清单
1.三相负载的星形联结
(1)连接方式
把各相负载的末端连在一起接到三相电源的中性线上,把各相负载的首端分别接到三相交流电源
【解析】如图6-2-5所示。
知识点精讲
对称三相负载每相的电阻R=6Ω,感抗 =8Ω,接入工频交流三相对称电源。
试求将负载接成三角形连接到三相对称电源时的相电流、线电流和有功功率;
负载作三角形联结时,要将每相功率因数提高到0.95,每相负载需并联补偿电容,则每相需
2
并联多大的电容?(提示:tanφ= 2
电路中负载相电压 ∆ 都等于线电压 ,
即
∆ =
线电流的大小为相电流的 3倍,即
电流
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
∆ = 3∆
线电流滞后相应相电流30°
知识点精讲
【例1】2019年真题)在三相交流电路中,当负载为对称星形联结时,线电压与相电压的相位
关系是 ( A )
A.线电压超前相电压30°
止发生事故。在三相四线制中规定,中性线不许安装熔断器和开关。通常还要把中性线接地,使它与大地
电位相同,以保障安全。一楼的灯亮度未变,说明一楼还是接相电压。二、三楼所有灯的亮度突然变暗,
说明二、三楼的中性线出故障了,二、三楼串联接在线电压上: 二楼 =
灯
3
灯+ 灯
3
=217V<220V,
=3 ′=3
三相交流电路负载接法

零线是中线的俗称,是电力部门提供的工作线路。 地线PE是接地装置的简称,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引出主 干线,根据标准,每间隔20—30米重复接地。 分为工作接地和安全性接地,其中安全性接地由分为保护 接地。防雷击接地和防电磁辐射接地。工作接地:是用它 完成回路使设备达到性能要求的接地线。要求接地电阻小
例 题 6 : 星 形 连 接 的 对称 三 相 负 载 ,
每相的电阻R 24Ω,感抗XL 32Ω, 接到UL 380V的三相电源上, 求 相 电 压 UP, 相 电 流 IP 及 线 电 流 IL
例 题 7: 在 如 图 所 示 的三 相 电 路 中 , 各 相 的 电 阻 分 别 为UR 30Ω , RV 30Ω , RW 10Ω , 将 它 们 联 接 成星 形 接 到 线 电 压 为 380V的 三相 四 线 制 电 路 中 , 各 灯 泡 的 额 定 电 压 为220V, 试 求 : ( 1) 各 相 电 流 、 线 电流 和 中 性 线 电 流 ( 2) 若 中 性 线 因 故 断开 , U相 灯 全 部 关 闭 , V、 W两 相 灯 全 部 工 作, V相 和 W相 电 流 多 大? 会出现什么情况?
A (2) 各电流的计算
相电流
uCA
B
C
uAB iA iAB
iB
uBC iC
iCA iBC
线 电 流
返回
*负载不对称时,先算出各相电流,然后计算线电流。
*负载对称时,相电流对称,即
IAB
IBC
ICA
IP
UP Z
AB
BC
CA
arctan
X R
教案:三相负载的连接

教案内容、过程教法时间分配三相负载的连接三相对称负载:在三相负载中,如果每相负载的电阻相等,电抗相等,性质相同(均为容性或均为感性),则称为。
如果各相负载不同,就是不对称的三相负载。
负载采用两种不同的连接方法:(Y型)、(△型)一、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星形连接:它的接线原则与电源的星形连接相似,将每相负载末端连成一点N(中性点N),首端U1、V1、W1分别接到电源线上。
三相三线制:只有3根相线而没有中性线的电路,三相四线制:接线方式除了3根相线外,在中性点还接有中性线。
复习提问 10`课题引入5`N U V W I I I I =++三相负载的线电压就是电源的线电压,也就是两根相线之间的电每相负载两端的电压称作负载的相电压,当忽略输电线上的电压降时,负载的相电压就等于电源的相电压,因此有: 3L P U U =N I 为:N U V W I I I I =++=0当三相电路中的负载完全对称时,在任意一个瞬间,3个相电流中总有一相电流与其余两相电流之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正好互相抵消。
所以,流过中性线的电流等于零。
教 案 内 容、 过 程教 法 时间分配()1152sin 100601201152sin100V i t tA ππO O =--=-()()1152sin 100601201201152sin 10060w i t t A ππO O O O =---=+A 12022A 10120220222︒-∠=︒-∠==R U I A 12011A 20120220333︒+∠=︒+∠==R U I中性线电流二、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三角形连接:将三相负载分别接在三相电源的每两根相线之间的接法。
即 UV VW WU L P U U U U U ==== 在负载三角形连接时,相电流和线电流是不一样的。
分析三相负载的的两种连接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区别15`UW V +-UWV .UVW+-.UUV .U WU-+Z UZ VZ W.IUV.IWUI VW..IU.IV.I W0U V W I I I ++=线电流有效并且线电流相位依次滞后因此三相对称负载三角形连接时的电流、电压关系如下。
三相负载三角形接法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接法是电力系统中一种常见的接法,特别是在三相平衡负载的情况下。
这种连接方式也被称为"Y"连接,因为图形呈Y形。
三相负载三角形接法涉
及将三个负载元件按照三角形的形状连接在一起。
这主要用于电力传输和分配系统中,其中三相电源或变压器的三相绕组通过三根导线连接到负载。
以下是三相负载三角形接法的详细解释:
1. 电路图:
▪三个负载元件(电阻、电感或电容)分别连接在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电路中。
2. 接线方法:
▪每个负载元件的一个端子连接到电源的一个相,而另一个端子连接到前一个负载元件的相,最后一个负载元件的另一个端子连接到第一个负载元件的相,形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电路。
3. 相电压和线电压:
▪在三相系统中,相电压是指单个相对中性的电压,而线电压是指两个相之间的电压。
在三角形接法中,线电压等于相电压。
4. 电流关系:
▪在三相平衡负载的情况下,每个负载元件的电流相位差120度。
这是因为三相系统中,各个相的电流是互相位移120度的正弦波。
5. 功率关系:
▪在三相负载三角形接法中,总功率等于三个负载元件功率的总和。
功率因数在理想的情况下为1,表示系统是纯阻性负载,没有无功功率。
6. 用途:
▪三角形接法广泛用于各种电力系统中,包括工业用电、电力分配系统以及一些电机的供电。
7. 平衡性:
▪在实际应用中,最好保持三相系统中的负载平衡,以确保各个相的电流和功率相等,减小系统的不平衡损失。
三相负载三角形接法是电力系统工程中常见的一种连接方式,能够有效地传输电能,并在负载上提供平衡的电流和功率。
最新中职电工学教案: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第四章三相交流电路
§4-2 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
一、几个概念
1、三相负载:接在三相电源上的负载。
2、对称三相负载:各相负载相同的三相负载,如三相电动机、大功率三相电路等。
3、不对称三相负载:各相负载不同,如三相照明电路中的负载。
二、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把三相负载分别接在三相电源的一根相线和中线之间的接法(常用“Y”标记)。
U线=√3U相 I线Y=I相Y=U相Y/Z相
三、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把三相负载分别接在三相电源每两根相线之间的接法(常用“△”标记)。
四、三相负载的功率
在三相交流电源中,三相负载消耗的总功率为各相负载消耗的功率之和。
在对称三相电路中,有:P=3U相I相cosφ=3P相
对称三相负载的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计算式分别为:
Q=√3 U线I线sinφ= 3U相I相sinφ
S=√3 U线I线= 3U相I相
举例:已知某三相对称负载接在线电压为380V的三相电源中,其中R相 = 6Ω,X相 = 8Ω。
试分别计算该负载作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时的相电流、线电流及有功功率。
课堂练习:课本P109第5、6、7题
作业布置:习题册P35四5。
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教学设计

归纳总结:
1.三相负载星形连接:
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的根号3倍
线电流与相电流相等
2.三相负载三角形连接:
线电压等于相电压
率为各相负载消耗的功率之和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探究,归纳总结,并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下一步学习中去
1集体点评
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采用激励评价方式去点评
根据学生的回答,练习效果获得反馈
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检验教学效果
课堂小结
1)三相负载作星形,三角形连接的方法
2)负载作星形连接:
1线电压与相电压关系
2线电流与相电流关系
3)负载作三角形连接:
1线电压与相电压关系
2线电流与相电流关系
教具准备
导线,三组六盏灯泡,三相四线的交流电源,交流电压表一只,交流电流表一只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分小组,选组长,安排学生预习
1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
2学生自我学习
准备教具和课件,安排学生预习和分组
通过预习,让学生对新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复习导入
一提问:
1三相交流电的产生?
2三相交流电的供电方式?
二引入:
思考并积极回答
引导学生回忆
回顾前面的知识,为讲授新知识打下基础
新课讲授
一.
三相负载星形连接
幻灯片显示实验原理图和实物图,实验内容,数据记录:
三相负载三角形连接
小组讨论并动手操作连接电路并测量数据,同时进行记录。探究相电压与线电压,相电流与线电流之间的关系,
教师分析实验原理图,指导学生动手实践,细心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三相负载的接法
实训课教案
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教研部电子部执教人刘世娟时间【课题】
实验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新授课
【实验目的】
1.知识目标:掌握三相负载作星形联接、三角形联接的方法;理解三相四线供电系统中中线的作用;理解三相负载在星形联接、三角形联接时,在对称和不对称的情况下线、相电压,线,相电流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与三相四线制中负载两种接法的相关问题,为以后学习专业知识形成较坚实的认知能力、形象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动手实操兴趣;培养职业情操。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实验器材】
序号 1 2 3 4 5
【实验原理】
1:三相负载课接成星形或三角形。
当三相对称负载作星形联接时,如图1-1所示,线电压UL是相电压UP的3倍。
线电流IL 等于线电流IP,即
在这种情况下,流过中线的电流等于零,所以可以省去中线。
当三相对称负载作星形联接时,如图1-2所示,有:
2:不对称三相负载作星形联接时,必须采用三相四线制接法,即YO接法。
而且中线必须牢固联接并不能串接熔断器,以保证三相不对称负载的每相电压维持对称不变。
倘若中线断开,会导致负载轻的那一相的相电压过高,使负载遭受损害;负载重的一相相电压又过低,使负载不能正常工作。
尤其是对于三相照明负载,应无条件的一律采用YO接法。
3:当不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IL=3IP,但只要电源的线电压UL对称,加上三相负载上的电压仍是对称的,对各相负载工作没有影响。
【实验步骤及内容】
1:三相负载星形联接(三相四线制供电)
名称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万用表三相灯组负载 1号导线型号与规格 0~500V 0~5A 9025A+ 220V/30W 数量 1 1 1 9 若干按图1-3所示连接电路,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启试验台电源。
此时电源输出地三相线电压为380V,并按下述内容完成各项试验,分别测量三相负载的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中线电流、电源与负载中间点的电压。
将所测得到数据计入表2-1中、并观察各相灯组明暗的变化程度。
图1-3 负载三相四线制联结电路图
表2-1 三相交流电路三相四线制电压、电流的测量数据表试验内容接平衡负载接平衡负载接不平衡负载接不平衡负载测量数据开灯盏数 U 相 3 3 3 3 V 相 3 3 2 2 W 相 3 3 1 1 线电流(A)
线电压(V)
相电压(V)
中线电流中点电压 IO(A) UO(V)
2:负载三角形联结(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
图1-4 负载三角形联结电路图
按图1-4所示改接电路,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方可通三相电源,有条件的话降低线电压至220V左右,并按表2-2的内容进行测试,填写数据。
表2-2 三相交流电路三相三线制电压、电流的测量
测量数据试验内容开灯盏数 3 3 2 3 3 线电压=线电压(V)
线电流(A)
相电流(A)
三相对称三相不对称 1
【实验注意事项】
1:试验时要注意人身安全,不可触及导电部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每次接线完毕,同组同学应自查一遍,然后由指导教师检
查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
必须严格遵守试验操作原则。
【实验总结及后记】
《2-4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高教版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电视信号的形成与
传输》的第四课时。
2、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门课在电信专业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电视机原理与
维修》这门课主要培养学生认识、理解复杂电路学习的方法和检
修步骤而开设的科目。
这节课又设在这本书的前端,就是为了让
学生在学习这专业的初期就能从思想认识到理论高度对于电视信
号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的重要性。
为作好一名电气控制和维修方面
的合格毕业生而打下扎实的基础。
3、目标要求:
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本课时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了解高频电视信号的概念、电视频道的划分及多种传输
方式
( 2) 理解视频电视信号的频谱和调幅以及残留边带发送、伴
音信号的调频及频谱技能目标:培养形成较坚实的认知能力、形
象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难点:
重点:视频电视信号的调幅、伴音信号的调频
难点:对视频电视信号的频谱、伴音信号的调频及频谱的理解
二、说学生
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由于是新生,没有任何的基础,在教学中要一步一步的进行,所以教者首先要让他们有兴趣,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多实践,多做实验,有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所以我将全班进行分组教学,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法与教学 1、教法:因本课程是一门理论加实践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本课采用“示范”和“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应用分析和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生练习的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学生的动作做出相应的指导,努力做到“精讲”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法:这节专业理论课课,采用“讲练结合法”来学习,本课程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理论加实践课,因此,只有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练,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才能是学生掌握良好的操作技能。
学习步骤由基本动作理论的学习到
整体的组合练习,通过多种途径来反复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说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授新课-----目标实施(边讲边练)-----目标强化----总结-----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