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麦注射液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参麦注射液在危重症中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参麦注射液在危重症中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参麦注射液在危重症中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参麦注射液,又称复方参松鼠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注射液,常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治疗。

它以人参、麦冬、松果脂等为主要成分,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增强免疫力、改善心肌供氧及保护心肌等功效。

以下将对参麦注射液在危重症中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参麦注射液在危重症中的应用:1. 冠心病:参麦注射液可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肌供氧,并有保护心肌的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参麦注射液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心肌损伤程度,缓解疼痛症状。

2. 心力衰竭:参麦注射液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可提高心肌收缩力,并增强心肌代谢。

临床研究表明,应用参麦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

3. 急性肾损伤:参麦注射液具有抗氧化、抗炎和促进微循环的作用,可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

临床研究表明,应用参麦注射液可降低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功能损伤程度,减少尿液中的肌酸酐含量,缓解肾功能衰竭的症状。

现代研究进展:1. 抗炎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参麦注射液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调节免疫反应。

实验研究发现,应用参麦注射液可减少肝脏的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免受损害。

2. 抗氧化作用:参麦注射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反应。

研究发现,参麦注射液能够降低血清中的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轻氧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

3. 免疫调节作用:参麦注射液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并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研究表明,参麦注射液能够提高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加NK细胞的活性,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参麦注射液在危重症中的应用广泛,具有多种功效,包括改善心肌供氧、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肾脏功能、抗炎作用、抗氧化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等。

现代研究进展揭示了其在分子水平上的机制,并探索了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麦注射液在危重症中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参麦注射液在危重症中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参麦注射液在危重症中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摘要】参麦注射液是一种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备受关注的药物。

本文首先介绍了参麦注射液的起源和历史,以及其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接着探讨了参麦注射液在治疗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药理作用研究,以及在心脏病急症和创伤急救中的作用。

现代研究进展部分则讨论了参麦注射液的最新研究成果。

结论部分展望了参麦注射液在危重症治疗中的前景,探讨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并展望了参麦注射液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本文全面介绍了参麦注射液在危重症中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为相关领域的医学工作者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危重症、临床、药理作用、心脏病、创伤急救、研究进展、治疗、前景展望、临床实践、发展趋势。

1. 引言1.1 参麦注射液的起源和历史参麦注射液是一种源自中药的复方制剂,起源于中国传统医学。

它由人参、麦冬、黄芪等多种草本植物提取物组成,经过科学配伍和优化组合而成。

参麦注射液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医学典籍,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人参、麦冬等成分的记载,而黄芪则在《本草纲目》中有详细描述。

参麦注射液的起源和历史不仅体现了中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为其在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实践的不断验证,参麦注射液必将在未来的医学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和可能。

1.2 参麦注射液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参麦注射液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危重症患者的药物,其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参麦注射液在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和信赖。

参麦注射液可以有效缓解危重症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在危重症患者中,由于疾病导致的各种器官功能衰竭和代谢紊乱,常常伴随着急性病理生理变化和炎症反应。

参麦注射液能够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病情稳定和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参麦注射液对于心脏病急症和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麦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参麦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参麦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是当前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冠心病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参麦注射液和舒血宁注射液作为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参麦注射液主要由参麦碱、没食子酸、川芎、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量、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的作用。

舒血宁注射液则主要由丹参素等中药成分组成,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供血、减少心肌氧需求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冠心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冠心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该联合应用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

具体目的包括:1.评价参麦注射液和舒血宁注射液在治疗心绞痛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表现;2.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和心功能的影响;3.观察联合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4.评估联合应用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

1.3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为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就是心绞痛,患者在活动后常常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往往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困扰。

本研究旨在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这一人群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麦注射液在危重症中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参麦注射液在危重症中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参麦注射液在危重症中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参麦注射液是一种由参麦、麝香、熊胆、穿山甲等多种药材组成的中药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心脏衰竭、心源性休克、肝性昏迷、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在危重症患者中,参麦注射液能够发挥出很好的治疗效果,受到了医学界的重视。

本文将就参麦注射液在危重症中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讨。

1.1 参麦注射液的成分及药理作用参麦注射液是一种复方中药注射液,主要成分包括参麦、麝香、熊胆、穿山甲等多种药材。

这些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止痉、镇痛安神等功效。

参麦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炎镇痛、改善微循环等作用;麝香具有活血化瘀、镇痛安神等作用;熊胆则具有清热解毒、抗感染等作用;穿山甲则具有祛风止痉、活血化瘀等作用。

这些成分相互配合,能够有效地治疗心脏衰竭、心源性休克、肝性昏迷等危重症疾病。

1.2 参麦注射液在心脏衰竭中的应用心脏衰竭是指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受损,使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而出现的一种病理状态。

参麦注射液对心脏衰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通过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等方式来改善心脏功能,缓解心脏衰竭的症状。

肝性昏迷是由肝功能衰竭引起的一种严重疾病,患者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等症状。

参麦注射液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抗感染等作用来改善肝功能,减轻肝性昏迷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重要表现,是严重的心脏疾病,常常导致患者死亡。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参麦注射液对心肌梗死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通过抗氧化、抗炎、抗凝等多种途径来改善心肌梗死的病情,减轻心肌损伤。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

参麦注射液可以通过改善脑血流、抗血栓形成、保护神经细胞等方式来改善脑卒中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危重症患者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常常导致患者死亡。

参麦注射液可以通过改善微循环、抗炎镇痛、调节免疫功能等方式来改善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参麦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红参和麦冬。

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冠心病、休克、慢性肺心病、病毒性心肌炎及粒细胞减少症。

能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机能,与化疗药物合用时,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并能减少化疗药物所引起的毒性反应。

近年来,参麦注射液临床上广泛用于各型休克、心血管疾病、免疫低下者、肿瘤及各种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本文针对参麦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研究综述,参麦注射液是中药注射液,在使用时要严格按照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辩证施治,医生在使用该药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并符合药品说明书的要求,避免不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参麦注射液由人参与麦冬组成,组方源于《千金要方》之生脉散,是生脉散衍变方,由人参与麦冬经超滤法和水醇法制成的纯中药制剂,其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麦冬皂苷、麦冬黄酮及微量人参多糖和麦冬多糖。

其中,人参皂苷等有改善神经代谢活动,修复神经组织超微结构损伤的作用;麦冬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可直接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保护神经细胞。

方中人参补气生血、固精养神为君药,麦冬养阴润肺、养胃生津、清心除烦为臣药,两药合用,具有大补元气、益气固脱、养阴生津之功效。

虚劳是脏腑亏损、元气虚弱所致多种慢性疾病的总称。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许多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糖尿病、肿瘤、肺心病等发病率等呈逐年上升趋势,参麦注射液的使用量也在增加。

根据”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 的理论,气虚当以扶正补气为治疗原则,血虚当以补血法为治疗原则,”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 故补血剂常配补气药物以益气生血,参麦注射液通过补气摄血、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的方法用于气阴两虚型患者,在实证及虚实夹杂情况下不宜使用[1-3]。

1临床应用1.1心血管系統参麦注射液由于具有保护心肌,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和改善心功能等作用,可有效防止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并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从而促进受损心急的恢复。

参麦注射液在危重症中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参麦注射液在危重症中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参麦注射液在危重症中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参麦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由人参和麦冬两种中药组成。

自古以来,中医便广泛使用人参和麦冬来治疗各种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

而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人参和麦冬的药理作用和治疗效果,特别是在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

在危重症中,参麦注射液的应用主要是进行辅助治疗。

研究表明,参麦注射液可以通过抗炎、抗氧化、抗衰老、调节免疫系统等多种作用,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尤其是在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参麦注射液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

同时,参麦注射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由于其成分复杂、生物活性高、药效难以量化等特点,其质量控制、标准化和安全性等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研究人员们开始采用现代化技术,如高通量筛选、基因工程等手段,努力寻求更好的生产方法,提高参麦注射液的药效和安全性。

总体来看,参麦注射液在危重症中的应用已经具有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而且也为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探索了新的方向。

参麦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研究

参麦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研究

参麦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疾病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种严重心血管疾病,常见于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中。

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过程中,药物疗法一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近年来,参麦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作为治疗心肌梗死的药物备受关注,其联合应用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并总结相关研究成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现状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冠脉介入治疗等多方面。

药物治疗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硝酸酯类药物、抗凝剂等。

对于一些无法耐受上述药物或者存在明显不良反应的患者来说,需要寻找其他替代药物来进行治疗。

二、参麦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参麦注射液是一种中成药,由人参皂苷、麦冬多糖和大豆异黄酮等多种有效成分组成,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抗氧化等作用。

临床上,参麦注射液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一种提取自丹参中丹参酮的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复方丹参注射液可有效改善心肌供血、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损伤。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参麦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

一方面,参麦注射液能够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损伤;复方丹参注射液能够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减轻心肌梗死后的炎症反应,从而保护心肌细胞。

两者联合应用可以协同作用,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五、临床研究案例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中,将1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

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肌梗死面积缩小,心肌损伤减轻,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显著改善。

参麦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参麦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参麦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所致。

心绞痛则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症状,患者在用力或情绪激动时常感到胸闷、胸痛,甚至还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

针对这一病症,参麦注射液和舒血宁注射液是两种常用的治疗药物。

本文旨在观察这两种药物合并使用时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情况。

一、研究背景参麦注射液是一种提取自参片、麦冬、枸杞等草本植物的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调节血脂、抗氧化等多种功效,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舒血宁注射液则是一种改善微循环、扩张冠脉、减轻心肌缺血的药物,常用于缓解心绞痛等症状。

两者合并使用可以相辅相成,有望取得更好的疗效。

二、研究目的三、研究对象选择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年龄范围在45-75岁之间。

四、研究方法1.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给予参麦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2.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等情况,以及心电图、血流动力学指标等变化。

3.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症状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五、研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发作持续时间缩短,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心电图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也明显改善。

而对照组患者的这些情况改善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参麦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减轻疼痛程度,并且能够改善心电图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七、临床意义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个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案,既可以缓解症状,又可以改善病情,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都具有积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麦注射液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胡小梅 李文英 刘春兰(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 廊坊 065000)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6633(2002)0420441202 参麦注射液由人参和麦冬组成,是从著名古方生脉散简化而来,近来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本方具有补气养阴、益气固脱、补心复脉之功,且有强心调节血压的作用,故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较广,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本文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基础研究 药理研究表明,人参能改善心肌代谢,增强心肌能量储备,促进DNA、RNA的合成,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血浆中c AM P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等,以达到改善微循环的目的[1]。

麦冬可稳定心肌细胞膜,具有正性肌力作用[2]。

两者合用可进一步提高其作用,并认为是通过抑制N a+2K+2A T P酶的活性,影响N a+2K+和N a+2Ca2+交换,使Ca2+离子内流增加,提高与心肌蛋白接触的Ca2+离子浓度,进而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调节出凝血环节和脂类代谢,改善微循环[3]。

并具有抗氧自由基作用,达到减少心肌损伤,尤其在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损伤,进一步消除损伤区和缺血区的心室晚电位方面有较强的作用[4,5]。

参麦注射液对细胞免疫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提高N K细胞活性,调节CD4、CD8,T细胞之间的免疫平衡,使CD4 CD8比值趋于正常,进而可以治疗由于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3,6]。

2 临床研究2.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①不稳定型心绞痛:唐艳芬[7]报道,治疗34例心绞痛,其中20例西药加用参麦,14例单用西药做对照,发现加用参麦后,可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和损害,使心室复极趋于一致,降低Q T离散度。

两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

另有文献报道[8]用参麦注射液治疗1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并用消心痛等西药做对照组,结果:参麦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7%,两者疗效相当。

但参麦克服了消心痛长期服用产生耐药而影响疗效。

②心肌梗死:参麦注射液可防止心梗后再灌注心肌损伤。

文献报道急性心梗溶栓治疗时,用参麦组比不加用参麦组在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梗死后心绞痛、休克、出血并发症、变态反应等的发生率亦有降低[9]。

参麦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23例,总有效率34.7%。

治疗前后在纠正心衰,心率失常,减慢心率,升高血压,减轻心肌损伤程度方面均有明显疗效(P<0.05)[10]。

2.2 心肌病 ①扩张型心肌病:文献报道将50例扩张型心肌病分为两组。

对照组用西药、低盐饮食与休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结果参麦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对72%)。

西药主要为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远期疗效不理想,加用参麦后既提高疗效,又无副作用[11]。

②心肌炎:张爱萍等[12]报道15例急慢性心肌炎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典型病例50~80m l,1次 d,连续3~7d,心电图示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消失[12]。

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上参麦注射液也有很好的疗效,陈艳玲[13]报道32例病毒性心肌炎,常规治疗加用参麦注射液,总有效率达93.8%,与常规西药组比较(总有效率75%)疗效明显提高(P<0.05)。

葛良知等[14]报道23例病毒性心肌炎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1.3%,而对照组用丹参注射液,结果总有效率仅55.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心力衰竭 文献报道,用参麦注射液治疗62例心衰患者(引起心衰的疾病包括风湿性心脏病11例,冠心病20例,肺源性心脏病14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病毒性心肌炎7例),对照组以休息、低盐饮食及常规西药,结果参麦组总有效率95. 2%,而对照组为70%,两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1]。

太昌允等[15]报道用参麦注射液治疗30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总有效率达90%,与对照组的73.4%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5)。

并认为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参麦注射液降低Q T离散度有关[16]。

此外,在顽固性心衰的治疗上参麦注射液亦显示出明显的疗效,陆决心等[17]报道56例顽固性心衰患者(包括冠心病33例,高心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老年性瓣膜病变5例,风心病4例,其中9例伴不同程度的胸腹水,出现心律失常者48例,治疗时参麦+Β受体阻滞剂美多心安,结果表明顽固性心衰的总有效率为87.5%。

2.4 心律失常 单用参麦治疗48例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上速、房性早搏、结性早搏,分别由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炎、肺心病等引起),显效30例,占62.5%,有效9例,占18.8%,总有效率81.3%[18]。

特别是某些西药有严格适应症而在基层医院又无法明确诊断时,如单凭发作症状时的心电图无法明确诊断的预激综合征,电生理诊断又未普及,此时西药选择带来困难。

而参麦注射液作为中药有效提取液没有明显的副作用,而又对各种原因所致心律失常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因而有广泛的选择范围[19]。

参考文献 1 扬文明,周宜轩.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62例临床研究.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0(15):1446. 2 王福安.生脉注射液辅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新药与临床, 1997,16(7):113. 3 杜爱玲,张 明.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肺心病心衰28例疗效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0(7):651. 4 贾连旺.参麦注射液对心肌炎,心肌病患者心室晚电位的影响.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1(10):884. 5 贾连旺.参麦注射液对心肌炎,心肌病患者心室晚电位的影响.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1(10):884. 6 白晓红,董 娜.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1(10):887. 7 唐艳芬,高 想.参麦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Q T c离散度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7):1051. 8 陈仲年.参麦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10(9):1680. 9 陈 民,赵 刚,董 丽.参麦注射液对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性损伤的防治.中国急救医学,1999,19(5):287. 10 王皓光,谷春华,姜 风.参麦注射液配合西药抢救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23例临床小结.中国中医急症,1999,8(2):72. 11 汪芳松.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9):1460.12 张爱萍.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1(3):700.13 陈艳玲.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贯穿.中国中医急症,1999,8(2):73.14 葛良知,黄先福.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23例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临床急救,1997,4(7):302.15 太昌允,扬书文,蒋从智.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中国急救医学,1999,19(3):172.16 方进平,张树荣,闫德春,等.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Q T 离散度和心功能的影响.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8,12(5):58. 17 陆决心.参麦液合美多心安治疗顽固性心衰56例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12):1980.18 陈卫红.参麦注射液治疗心律失常48例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8):1254.19 扬艳琴.参麦注射液治疗心悸证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实用临床急救,1997,4(7):324.(2002203206收稿)(周济桂 编辑)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现状任丽娟 孙玉倩① 李晓强① 张立国①(河北省沧州市消防支队医院 沧州 061000;①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 溃疡;胃与十二指肠;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6633(2002)0420442202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极为常见的疾病。

它的局部表现是位于胃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

绝大多数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属于内科治疗范围,仅其中一少部分需要外科治疗。

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胃溃疡的首选手术是胃大部切除术。

远端胃次全切除术首先应用于治疗幽门狭窄而获得成功[1]。

早在1881年B illro th已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2]。

早期还采用了幽门成形术和为空肠吻合术。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治疗是由R ydygier于1882年开始施行的,至20世纪30年代胃次全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标准手术。

1943年D ragstedt提出了迷走神经切除术[3]。

以后更有学者提出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等生理性手术[4]。

但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的引入使迷走神经切除降低胃酸的意义已不那么重要。

由此胃次全切除术又回到了主要用于治疗溃疡并发症(狭窄、出血和穿孔)的年代。

至20世纪末,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密切关系被证实,使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治疗效果明显增高,但长期应用药物与癌肿发生可能有关,有关胃十二指肠溃疡药物和手术治疗的现状综述如下。

1 溃疡病手术治疗的现状 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以大大减少因溃疡而进行手术的需要。

当患者对药物治疗无效或未能规律治疗而使病情加重,手术治疗仍不可避免。

如有条件可进行微创伤治疗。

例如在腹腔镜下进行探察手术,采用热探头疗法和硬化剂注射等内镜治疗能减少出血性溃疡病的急诊手术。

对于出现溃疡穿孔的病例,研究证明单纯做穿孔修补术而后进行药物治疗更为恰当。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指征包括:药物治疗无效,瘢痕性幽门梗阻,疑有癌变的溃疡。

关于溃疡复发出血者M eilahn提出有再出血危险者手术指征为:①患者处于休克或急性贫血状态;②确定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③因并发症而住院的患者;④内镜显示溃疡底部有出血性血管,尤其在溃疡的胼胝体上的血管。

至于溃疡并发穿孔者考虑手术时有3个危险因素:①存在严重并发症;②穿孔时间过长,超过24h;③存在低血压,收缩压<13.3kPa。

此时,胃肠减压、循环支持和抗生素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老年患者和存在上述危险因素者要谨慎采用腹腔手术。

在诊断尚不明确以及在船上航行或边远地区手术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或病情危重而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