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带传动说课教案
v型带课程设计

v型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V型带的基本知识,包括其结构、功能和应用;培养学生能够分析、设计和应用V型带传动系统的能力;引导学生了解V型带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能够描述V型带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原理。
2.能够解释V型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3.能够了解V型带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分析V型带传动系统的参数和设计要求。
2.能够设计和应用V型带传动系统。
3.能够进行V型带的安装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能够认识到V型带在现代工业中的作用,对工程技术有热爱和尊重。
2.能够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未来的工程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V型带的基本知识、V型带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应用、V型带的安装和维护。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第一章:V型带的基本知识,包括V型带的结构、功能和应用。
2.第二章:V型带传动系统的设计,包括V型带的选择、张力的计算和传动比的确定。
3.第三章:V型带的应用,包括V型带在各种机械设备中的应用实例。
4.第四章:V型带的安装和维护,包括V型带的安装方法、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来说,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V型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V型带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V型带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安装和维护V型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V型带传动技术》2.参考书:《机械传动设计手册》3.多媒体资料:V型带传动系统的动画演示、实际工程案例视频等。
带传动教案(全)

名师精编精品教案
V带轮的常用材料与结构
V带轮的材料
当v≤25m/s时:HT150、HT200
时:铸钢或钢板焊接的带轮带轮由轮缘、轮毂和轮辐三部分组成
7-3 V带传动的工作能力分析带传动的受力分析与应力分析
一、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初拉力F0:带静止时带轮两边带中承受的拉力
紧边拉力F1:带传动工作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
置→摆锤式张紧轮装置)
注意:张紧轮一般设置在松边的内侧靠近大轮处。
若设置在外侧时,则应使
其靠近小轮,这样可以增加小带轮
的包角,提高带的疲劳强度。
名师精编精品教案。
中职机械基础教案:机械传动 V带传动、同步带传动

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编号:备课组别机械课程名称机械基础所在年级主备教师授课教师授课系部授课班级授课日期课题:项目一机械传动V带传动、同步带传动教学目标1.熟悉皮带传动安装、使用及调整方法;2.了解同步带传动的组成、工作原理、类型、参数及应用;重点皮带传动安装、使用及调整方法;难点皮带传动调整方法;教法讨论、讲授和练习;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个案补充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安定课堂秩序二、复习上讲内容三、新课教学(一)V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装置1.普通V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V带张紧程度2.V带传动的张紧装置(1)调整中心距(定期张紧、自动张紧)(2)使用张紧轮(平带和V带传动不同)教学内容3.V带轮的材料、结构和V带的标记(1)带轮的材料与带速有关。
如铸铁、铸钢、铸铝、工程材料。
(2)带轮的结构有实心式、腹板式、孔板式、轮辐式。
(3)V带的标记由型号、基准长度和标准号组成。
(二)同步带1.同步带传动的特点及应用(1)同步带传动的特点①传动比恒定。
②效率高。
③速度及功率范围广。
④较小的带轮直径、较短的轴间距、较大的速度比。
⑤对轴及轴承的压力小而使传动系统结构紧凑。
⑥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较高,中心距要求较严格。
(2)同步带传动的应用同步带在汽车上的应用同步带在车床上的应用(2)同步带的参数、类型和标注①节距Pb节距Pb ——在规定张紧力下,同步带相邻两齿对称中心线间的距离。
教学内容②基本长度Lp同步带工作时保持原长度不变的周线称为节线,节线的长度为基本长度(公称长度),轮上相应的圆称为节圆。
2.同步带的类型梯形齿同步带弧齿同步带单面同步带双面同步带4.同步带轮4.梯形齿同步带和弧齿同步带的区别。
v带传动说课教案

课题:V带传动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为《V带传动》,V带传动由于其自身的性质,是近代机器中最常见的一种机械传动,也是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在整个《机械基础》教材中也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是学习后续机械传动知识的基础内容。
为以后学习机械传动作好必要的知识准备,应予足够重视。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力性,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听课、思考、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掌握v带传动的内容;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一般方法,并能掌握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并能对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做到前后知识的一致性,为以后的知识学习作好必要的知识和思想准备。
1、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v带传动的现象,发现问题;(2)理解V带传动的原理和基本要求;(3)掌握v带传动的应用;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V带的基本原理和传动特点;(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1)通过对v带传动的学习与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的态度及创新、协作精神。
(2)通过应用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来指导理论的能力。
(三)重、难点的确定重点:使学生掌握V带传动的基本要求,基本规律和工作条件。
难点:产生弹性滑动的原因以及各相关参数对于传动的影响。
(这部分内容涉及力学知识,而技校学生恰恰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的基础,这就造成部分学生在理解该节课知识时有一定困难。
)二、教材处理V带传动这节课用一课时进行学习。
该门课程由于学生接触时间比较早,一般在实习之前学习,而学生又在前面的学习中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因此,单纯从课本上讲解和分析,效果不是很好,所以这一课时讲授过程中先利用多媒体视频资料和模型来说明V带传动的基本要求,为后面的参数分析讲解做好准备。
在讲解小带轮包角对于传动的影响时,利用黑板作图的方法进行。
V带传动设计(3方案)教学内容

V带传动设计(3方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机械设计基础)设计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V带传动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车学院_______院(系)___车辆工程(汽车)___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1152071__________设计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李兴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日期 _____2013____年 _____4______ 月____________ 日(校名)同济大学一、题目:设计驱动离心鼓风机的V带传动原始数据:d2二、作业要求:1. 绘制小带轮装配图一张。
2.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一、 电动机选择根据原始数据,选用Y112M-4型号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额定功率P=4kw ,满载转速n 1=1440r/min 。
二、 传动比确定根据原始数据,鼓风机轴转速n 2=750r/min ,故传动比i =n 1n 2=1.92三、 V 带的设计计算1. 确定计算功率P ca由《机械设计》P156表8-7可查得,工作情况系数K A =1.1,故 P ca =1.1×4.0kW=4.4kW2. 选择V 带的带型根据P ca 、n 1,查《机械设计》P157图8-11, 可知应选择A 型普通V 带。
3. 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d d1并验算带速v1) 初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d d1。
由《机械设计》P155表8-6及P157表8-8,取小带轮的基准直径d d1=100mm.2) 验算带速v 。
按《机械设计》P150式8-13验算带的速度v=πd d1n160×1000=π×100×144060×1000m/s =7.54m/s因为5m/s<v<25m/s ,故带速合适。
V带传动

总
重点 难点
V 带的标记,带传动的张紧 带传动的张紧
教学方法与 学习方法 教学用具或 设备
讲练结合法、讲授法
教学模型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 节
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间 分 配
教 学 准 备 阶 段
教案、登分册、点名册、教学模型
书、习题册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带传动的基本原 理和特点,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我 们上节课讲带传动分为了哪两大 类?我们将 V 带分到了哪一类? 导 课 入 堂 新 教 课 学 阶 段 我们这节课主要研究 V 带传动,让 我们一起来学习。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见过 V 带 呢?看看老师手中的这个是什么 呢? 回忆生活实例 1 钟 分 回答问题 思考、回忆 2 钟 分
老师讲解: 当 V 带垂直其底边弯曲时,在 带中保持原长度不变的任一条周线 称 V 带的节线。 由全部节线构成的面称节面。 节面的宽度称为节宽 bp 。 听老师讲解 3 分钟
3.V 带的基准长度 Ld 在规定的张紧力下,沿 V 带节面测 得的周长称为基准长度,它是 V 带 长度设计、计算和选用时的基本依 据。 老师讲解标记方法: 4.V 带的标记 听老师讲解 5 分钟
标记的练习让学生多练 一起练习:练习册 12 页填空第四题
学生练习 0 钟
1 分
老师讲解: 二、V 带传动的主要参数 听老师讲解
8 分钟
老师讲解: 用模型讲解 三、V 带带轮的典型结构 V 带带轮的典型结构有实心式、 腹板式、孔板式、轮辐式四种 。 听老师讲解 7 -8 分 钟
1 0 钟 V 带的楔角都是 40º ,但在绕带 轮时,弯曲会使其楔角即时变小。 为了保证带和带轮槽工作面能良好 接触,带轮的轮槽角比 40º 要适当 减小,一般取 34º~38º。 V 带带轮通常铸铝合金或工程塑料 等。 用模型来讲解,模型正好需要张紧 观察模型听讲解 1 四、带传动的张紧装置 带传动工作时,为使带获得所 需的张紧力,两带轮的中心距应能 调整; 带在传动中长期受拉力作用, 必然要产生塑性变形而出现松驰现 象,使其传动能力下降,因此一般 带传动应有张紧装置。 带传动的张紧方法分为调整中 心距和使用张紧轮两种 , 其中它们各 自又有定期张紧和自动张紧的不同 形式 。 1. 调整中心距 (1)定期张紧 0 钟 分 分
V带传动教学设计

实例解析知识探究(环节3)V带安装1. 播放引入视频(结尾段),引出V带安装要点:V带在槽中的位置必须与槽面平齐;V带张紧下压距离为10-15mm;V带更换应整组更换;2.布置UMU平台随堂练习题。
1.看视频,了解V带安装要点;2.完成UMU平台随堂练习题。
1.自主学习,调动积极性;2.巩固课堂知识、精准反馈,再次突破重难点,落实教学目标。
实例总结知识梳理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利用关键词在UMU平台进行课堂小结:2.评出UMU学习之星;3.布置作业(同步带传动)。
1.登入UMU学习平台:根据关键词总结本次课学习。
和教师一起小结,加深重难点理解;2.预习同步带传动。
1.总结学习;2.根据平台数据,反馈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情况;3.预习新课,承上启下。
八、板书设计V带传动一、V带张紧二、V带结构、型号、基准长度三、V带的安装附件:UMU随堂练习题Q1. 带传动是依靠()来传动运动和功率的。
(20 分) ( )A.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B.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C. 带的紧边拉力D. 带的松边拉力Q2. V带传动的张紧轮应该安装在()(20 分)( )A. 松边外侧,靠近大带轮B. 松边内侧,靠近大带轮C. 松边外侧,靠近小带轮D. 宋边内侧,靠近小带轮Q3. V带的组成中主要起耐磨和保护作用的是()(20 分) ( )A. 包布B. 顶胶C. 抗拉体D. 底胶Q4. 普通V带中E型截面尺寸最大。
(10 分)( )A. 正确B. 错误Q5. V带传动中,新旧V带可以混合使用(10 分)( )A. 正确B. 错误Q6. V带在轮槽中的正确位置:应使V带底面与带轮轮槽底面接触。
(10 分) ( )A. 正确B. 错误Q7. V带长度标记是用基准长度来表示(10 分)( )A. 正确B. 错误。
v带传动系统课程设计

v带传动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v带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v带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选型、计算和校核;3. 学生了解v带传动系统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并掌握相关技术参数。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v带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完成简单的传动系统设计;2. 学生能运用计算软件或手工计算,完成v带传动系统的相关计算;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v带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传动系统的兴趣,激发其探究欲望;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其沟通协调能力;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节能和环保。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物理和工程技术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v带传动系统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v带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组成:- 介绍v带传动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分析v带的结构、材料及其传动特点;- 阐述v带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2. v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深入讲解v带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 分析v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传动原理;- 介绍v带传动系统在传递动力和速度时的变化规律。
3. v带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 讲解v带传动系统的选型依据,如功率、转速、中心距等;- 掌握v带传动系统的计算方法,包括带的长度、张紧力等;- 学习v带传动系统的校核方法,确保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v带传动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工程中v带传动系统的应用案例,了解其设计过程;- 学习v带传动系统在各类机械设备中的安装、调试及维护方法;- 探讨v带传动系统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V带传动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V带传动》,这是《机械基础》第九章第二节的内容。
我将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这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为《V带传动》,V带传动由于其自身的性质,是近代机器中最常见的一种机械传动,也是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在整个《机械基础》教材中也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是学习后续机械传动知识的基础内容。
为以后学习机械传动作好必要的知识准备,应予足够重视。
2.教学目标
本节课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力性,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听课、思考、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掌握V带传动的内容;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一般方法,并能掌握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并能对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做到前后知识的一致性,为以后的知识学习作好必要的知识和思想准备。
(1)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V带传动的现象,发现问题;
2)理解V带传动的原理和基本要求;
3)掌握V带传动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V带的基本原理和传动特点;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使学生掌握V带传动的基本要求,基本规律和工作条件。
难点:产生弹性滑动的原因以及各相关参数对于传动的影响。
二、教材处理
V带传动这一章节用两课时进行学习。
该门课程由于学生接触时间比较早,如果单纯只是从课本上讲解和分析,效果不是很好,所以在讲授过程中先利用多媒体视频资料和模型来说明V带传动的基本要求,为后面的参数分析讲解做好准备。
在讲解小带轮包角对于
传动的影响时,利用黑板作图的方法进行。
讲授时边讲解、边作图、边分析,给学生以清晰明确、深刻的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巩固掌握所学知识。
V带传动是这本书中第一个讲解的传动机构,因此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因此将教学内容组合为:(1)V带的结构;(2)V带传动的基本特点;(3)V带的安装与维护;(4)V带传动在工作中的应用。
使知识系统化层次化。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1)首先让学生观看动画、观察实际工作中采用V带传动的机械设备,采用发现式教学方法(问题→假设→预期→分析→归纳→结论)。
其次采用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和直观法。
描绘直观的V带横截面图和传动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V带的结构以及如何依靠摩擦力传递运动及动力。
然后,引导学生利用专业基础知识分析V带传动的优点及缺点,从而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2)从V带传动传动比入手,分析传动比不准确的原因,对摩擦型传动的特点更进一步了解,为后续学习摩擦轮传动做好知识准备。
(3)逐一对影响V带传动的参数进行讲解分析,是学生掌握这些参数如何选取从而使得传动效果最佳。
并知道在工作中如何合理的使用V带传动机构,理解安装与维护的要点。
2.学法:通过观看动画、观察实物的演示过程,从而在学生思想上建立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完整概念:“问题→假设→实验→结论”;通过作截面图掌握V带结构;通过参数的选取与计算理解影响V带传动的各种因素;通过归纳总结等掌握基本知识。
四、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电子授课讲义;
2.多媒体课件动画;
3.V带传动实物模型;
4.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过程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直观,以突出重点,强化记忆,弥补了图解静止不动的缺陷。
五、教学过程
导言
通过让同学观看动画、观看实物的演示过程,引导、激发学生学习V带传动的兴趣。
从V带传动特点和被广泛运用,提出问题:为什么V带传动有这些特点?V带传动有什么要求?条件是什么?有什么要求?
1.V带结构
(1)观察实物模型、观看动画
1)观察实物模型:
介绍V带的基本构造
2)观看动画结构基础:
介绍V带传动情况
发现问题
3)启迪学生讨论
V带的工作面是哪里?摩擦传动的特点。
总结传动比的情况
2.V带传动的主要参数
分析各参数的对传动的影响和选取原则。
3.V带传动的基本特点
(1)优点
(2)缺点
4.V带的安装与维护
掌握安装和维护过程中的要点
学生读书讨论归纳
5.归纳总结
(1)结构:无接头的环形带,横截面是等腰梯形;楔角为40度,工作面为两侧面。
(2)优点:1)具有良好的弹性,能起吸振缓冲作用,因而传动平稳,噪音小;2)过载时带与带轮会出现打滑,防止其它零件损坏;3)结构简单,成本低,加工和维护方便;4)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
缺点:1)外廓尺寸较大,结构不够紧凑;2)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3)带的寿命较短4)摩擦损失较大,传动效率较低
(3)V带传动的主要参数:1)带轮基准直径2)小带轮包角3)中心距4)带速5)根数
6.课后延深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更好的巩固该堂课的重点知识。
到此教学过程的6个环节就完成了,回顾整堂课的设计,我是以问题驱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中心,遵循“可接受性原则”。
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结合起来。
采取了“兴趣带动,实践能动”的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