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4 专题3 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3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学案)
盐类的水解第3课时溶液中的三个守恒

注意:明确哪些微粒结合H+(或OH-)及结合的数目; 哪些微粒电离出H+(或OH-)及电离的数目
规律小结: (1)若等号一端全部是阴离子或阳离子时, 应首先考虑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电荷守恒。 (2)若等号一端各项中都含同种元素时, 首先应考虑这种元素的原子守恒,即物料守恒。 (3)若等号一端为c(H+)或c(OH-)时, 应首先考虑是否符合水的电离守恒。 (4)若等号两端既有分子又有离子, 则考虑将电荷守恒与物料守恒相加或相减。 或利用质子来源进行分析。
3.水电离的离子数平衡关系--质子守恒
如碳酸钠溶液中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将Na+离子消 掉可得:
c(OH-)=c(H+)+c(HCO3)+2c(H2CO3)
水的电离守恒: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H+和OH-的物 质的量是相等的。
此关系式也可以按下列方法进行 分析,由于指定溶液中氢原子的 物质的量为定值,所以无论溶液 中结合氢离子还是失去氢离子, 但氢原子总数始终为定值,也 就是说结合的氢离子的量和失 去氢离子的量相等。可以用图示 失去4个H+ 分析如下,由得失氢离子守恒可得: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总是呈电中性的, 即: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总 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如:NH4Cl溶液: c(NH4+)+c(H+)=c(Cl-)+c(OH-) 特别提醒:溶液中离子要找全 分清离子浓度和电荷浓度
2、物料守恒
元素对应的原子个数或者是对应的原子团守恒 是指某一元素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该元 素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 溶液中,尽管有些离子能电离或水解,变成 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 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变的。
(教师用书)高中化学 专题3 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苏教版选修4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盐类的水解反应和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归纳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主要因素。
●课标解读1.通过探究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总结其规律。
2.熟悉掌握盐类水解的表示方法——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会分析外界条件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
●教学地位本课时内容涉及的知识较宽,综合性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离子反应、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离子积以及化学平衡移动等知识的综合利用,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其中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在焊接金属时,往往对接口处进行打磨、清洗。
清洗时常用NH4Cl或ZnCl2溶液作清洗液。
因为这两种盐能够溶解接口处的锈斑(主要成分是Fe2O3)。
你能解释NH4Cl或ZnCl2溶液除去铁锈的原理吗?通过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你就能了解以上事例的原理,了解其中的奥秘。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1.看教材P79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一,盐溶液的酸碱性”并完成[思考交流1],看教材P80,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二,盐类的水解反应”并完成[思考交流2]2.建议方式: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步骤1:导入新导入新课,本课时教材地位分析⇒步骤2:建议对[思考交流]1、2多提问几个学生,使80%以上的学生都能掌握该内容,以利于下一步对该重点知识的探究⇓步骤5: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1、2、3、5题,验证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掌握情况。
⇐步骤4:教师通过[例1]和教材P80的讲解对探究1中的“盐类水解的规律”进行总结。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水解规律”。
互动方式:可利用[问题导思]所设置的问题,由浅入深进行师生互动。
建议除例1外,再变换一下命题角度,设置一些备选例题以拓展学生的思路。
⇓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苏教版选修四3.3《盐类的水解》word学案

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学 案[(2) 判断不同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3) 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4) 解释某些化学现象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识再现]知识点一: 盐类的水解规律可概括为:有 才水解,无 不水解;越 越水解,谁 显谁性。
(1)强酸强碱盐 水解,其正盐的水溶液显 性;而酸式盐的水溶液显 性。
如:K 2SO 4 NaCl 的水溶液显 性;NaHSO 4的水溶液显 性。
(2)弱酸强碱盐, 离子水解,其溶液显 性。
如:Na 2CO 3溶液 、CH 3COONa 溶液均显 性(3)强酸弱碱盐,离子水解,其水溶液显 性。
如:(NH 4)2SO 4溶液和NH 4Cl 溶液均显 性(4)弱酸弱碱盐, 和 都水解。
其水溶液的酸碱性应由生成的弱酸和弱碱的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来判断。
例如:CH 3COONH 4溶液,CH 3COOH 和NH 3· H 2O 的电离程度相同,因此CH 3COONH 4溶液显 性;而 (NH 4)2CO 3溶液中,由于NH 3·H 2O 和HCO 3-的电离程度前者大,故NH 4+ 比CO 32-的水解程度 ,(NH 4)2CO 3溶液显 性。
知识点二: 盐类水解的应用: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NaCl Na 2CO 3 NH 4Cl HCl Ba(OH)2 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2.在Na 2CO 3溶液中,写出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3.配制FeCl 3溶液时,需加( )可使水解平衡向不利于水解的方向移动从而抑制盐的水解。
4.有些盐(如Al 2S 3 Mg 3N 2 等……)会完全水解,生成沉淀和气体,无法在溶液中制取,只能由 制取。
5.AlCl 3溶液加热蒸干后灼烧,最后产物 。
(如果是硫酸铝呢?)FeCl 3溶液加热蒸干后灼烧产物 。
(如果是硫酸铁呢?)6.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种盐溶液,NaA 和NaB ,其溶液的pH 前者大于后者,则酸HA 和HB 的酸性强弱为:7。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20192020专题三第三单元第三单元盐类水解教案设计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课时安排】盐类的水解反响2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要素2课时【学习目标】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能解说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认识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经过察看、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得有关盐类水解的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归纳等方法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研究影响盐类水解的要素。
第一课时盐类的水解反响(配PPt)【教课重难点】盐类水解的本质及其规律;【教课过程】【复习1】中和反响:酸+写出生成以下盐的中和反响:碱== 盐+水;(中和反响一般为放热反响)CH3COONa、Na2CO3、NH4Cl、Al2(SO4)3、NaCl、KNO3、CH3COONH4。
由强酸和强碱反响生成的盐有:(强酸强碱盐)由强酸和弱碱反响生成的盐有:(强酸弱碱盐)由弱酸和强碱反响生成的盐有:(强碱弱酸盐)由弱酸和弱碱反响生成的盐有:(弱酸弱碱盐)【过渡】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那么盐溶液呢?【实验】不一样盐溶液的酸碱性;结果:323溶液:pH7显性;CH COONa溶液、NaCONH4Cl溶液、Al2(SO4)3溶液:pH7显性;NaCl溶液:、KNO3溶液:pH7显性;剖析结果,总结规律:强碱弱酸盐水溶液显碱性;强酸弱碱盐水溶液显酸性;强酸强碱盐水溶液显中性。
【过渡】下边分别研究不一样盐类的水溶液酸碱性不一样的原由。
【剖析1】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如:CH3COONa溶液为何显碱性?(思虑点:将CH33COONa溶于水即为CHCOONa溶液)①纯水中存在水的电离均衡:H2O=H ++14+OH—,此时c(H)=c(OH—)=10—(常温);CH3COONa溶于水,发生电离:CH3COONa=CH3COO—+Na+;CH3COO—联合H+形成弱电解质CH3COOH,水的电离均衡右移;达到新均衡后,c(OH—)增大,c(H+)减小,出现c(OH—)﹥c(H+);所以溶液显碱性。
化学选修4学案: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 含解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盐类水解的应用问题导学1.盐类水解的应用活动与探究1(1)请你举例说明盐类水解的应用中哪些需要对水解进行抑制?(2)需要促进盐类水解的实例有哪些?迁移与应用1.普通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Al2(SO4)3溶液,铁筒中盛NaHCO3溶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把Al2(SO4)3溶液盛在铁筒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用溶解度较大的Na2CO3代替NaHCO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溶液蒸干过程中的变化盐溶液的蒸干,一要考虑盐本身的受热分解;二要考虑其存在的水解平衡,并考虑温度对水解平衡的影响;三要考虑空气中O2的作用。
1.KMnO4溶液,NaHCO3溶液蒸干后得到K2MnO4和MnO2,Na2CO3固体。
NH4HCO3溶液蒸干后无固体。
2.AlCl3、Al(NO3)3等盐水解后生成的酸能挥发,加热促进水解,最终所得固体产物为Al2O3。
3.Al2(SO4)3水解后生成的酸难挥发,最后所得固体为Al2(SO4)3。
4.Na2SO3等盐在加热蒸干过程中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后得固体为Na2SO4。
2.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活动与探究2溶液中的三个守恒:请以Na2CO3溶液为例,写出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迁移与应用写出NH4Cl、CH3COONa、Na2S、Na2SO3四种溶液中的三个守恒。
1.物料守恒:指一个平衡体系中,某一组分的总浓度一定等于它所离解成的多种粒子的平衡浓度之和。
2.电荷守恒:指在电解质的水溶液中,阳离子的总电荷数与阴离子的总电荷数必须相等。
因为溶液总是呈电中性的。
3.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H+)的物质的量应相等。
3.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活动与探究3请你分析讨论H2S、Na2CO3、NH4Cl三种溶液中存在的平衡关系,并比较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高中化学选修四教学案第三章盐类的水解学案

【课标要求】1.使学生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学习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学习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教学方法】启发式、实验引导法、归纳法 【学习过程】 【情景创设】一、探究溶液的酸碱性[科学探究] 根据实验结果填写下表:盐溶液 Na 2CO 3NH 4Cl NaCl CH 3COONaAl 2(SO 4)3KNO 3 酸碱性 盐的类型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盐的类型 强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溶液的酸碱性二、寻找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1.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思考与交流](1) CH 3COONa 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写出电离方程式。
(2)溶液中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为什么CH 3COONa 溶液显碱性?(3)写出CH 3COONa 溶液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盐类 实例 能否水解 引起水解的离子 对水的电离 平衡的影响 溶液的酸碱性强碱弱酸盐CH 3COONa强酸弱碱盐NH 4Cl 强酸强碱盐NaCl2.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思考与交流]应用盐类水解的原理,分析NH4Cl溶液显酸性的原因,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归纳:(1)这种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只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才能与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3)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讨论:(4)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水解的规律是: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双水解。
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三、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书写规则:1.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号。
如CH3COO-+H2O CH3COOH+OH -2.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
高中化学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1盐类水解及其规律学案苏教版选修4(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1 盐类水解及其规律学案苏教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1 盐类水解及其规律学案苏教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1 盐类水解及其规律学案苏教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盐类水解及其规律【考点精讲】1. 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
特点3. 规律盐的类型实例是否水解水解的离子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pH强酸强碱盐NaCl、KNO3否中性pH=7强酸弱碱盐NH4Cl、Cu(NO3)2是NH错误!、Cu2+酸性pH〈7弱酸强碱盐CH3COONa、Na2CO3是CH3COO-、CO错误!碱性pH>74.(1)一般来说,盐类水解的程度不大,应该用可逆号“”表示。
盐类水解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不用符号“↓”和“↑”表示水解产物.如Cu 2++2H2O Cu(OH)2+2H+;NH +4+H2O NH3·H2O+H+。
(2)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水解离子方程式要分步表示.如Na 2CO3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3+H2O HCO错误!+OH-、HCO错误!+H2O H2CO3+OH-。
(3)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简化成一步完成,如:Fe3++3H2O Fe(OH)3+3H+。
(4)水解分别是酸性和碱性的离子组由于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如NaHCO3与AlCl3混合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Al3++3HCO-3===Al(OH)3↓+3CO2↑。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盐类的水解反应》名师教案

《盐类的水解反应》名师教案【教案背景】盐类水解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综合性比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
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配有实验,再结合网络资源,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课题】苏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材分析】由于盐类的水解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平衡,有关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移动的原理同样适用于盐类的水解。
本节课可采取边看、边想、边讨论、边巩固运用的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演绎、推理等手段,促使学生掌握盐类水解的概念、规律以及盐类水解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盐类水解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实验并运用归纳法分析盐类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对应关系。
⑵以水的电离平衡为基础,认真分析盐类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或结合成弱酸或弱碱的趋势,明确不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不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的规律。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教学方法】启发式实验引导法【教学过程】【问题导入】苏打水因其头顶“健康、时尚的弱碱性水”光环,渐成流行饮品,近日又曝出其可能具有“饿死癌细胞”的功能。
虽然一瓶看上去与普通汽水无异的苏打水售价是普通纯净水的数倍,但喝的人还是很多。
这是因为碱性水对人体是有好处的,一般人胃部的酸性较强,适量地摄取碱性物质对身体的酸碱平衡有好处,普通苏打水:其pH为7.5~9.0,呈弱碱性。
由于不含糖及糖代用品,因此饮用更加安全。
苏打水主要是盐溶液,其为什么显碱性呢?【科学探究】分组实验:对盐溶液进行酸碱性测定,并填写下表:【学生观察现象、讨论、归纳】【屏幕展示】实验结果:CH3COONa、Na2CO3的水溶液:显碱性NH4Cl、AlCl3的水溶液:显酸性NaCl、KNO3溶液:显中性【结论】盐溶液不一定都是中性,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讨论】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有什么关系?【讲述】下面我们分别来研究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虽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能发生电离、水解等多种变化,使各种分子、离子浓度的计算和比较变得错综复杂,但只要抓住“电荷守恒”“元素(物料)守恒”“质子守恒”这三个守恒关系,进行准确分析,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一、电荷守恒是指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即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1. 溶液必须保持电中性,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2. 除六大强酸、四大强碱外都水解,多元弱酸部分水解。
产物中有分步水解产物。
3. 这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是多少,离子前就写几。
例如:Na2CO3:c(Na+)+c(H+)=c(OH-)+c(HCO3-)+2c(CO3 2-)写这个等式要注意两点:1. 要准确判断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不能漏掉。
2. 注意离子自身带的电荷数目。
例如:NaHCO3溶液:c(Na+)+ c(H+)= 2c(CO32-)+ c(HCO3-)+ c(OH-)NaOH溶液:c(Na+)+ c(H+)= c(OH-)Na3PO4溶液:c(Na+)+ c(H+)= 3c(PO43-)+ 2c(HPO42-)+ c(H2PO4-)+ c(OH -)注意:(1)正确分析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是书写电荷守恒式的关键,需要结合电解质电离及盐类的水解知识,尤其是对多级电离或多级水解,不能有所遗漏。
如Na2CO3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和水解平衡:Na 2CO3= 2 Na+ +CO32-;CO32-+ H2O HCO3-+OH-;HCO3-+H2OH 2CO3 +OH-;H2O H++OH-。
所以溶液中阳离子有:Na+、H+,阴离子有:CO32-、HCO3-、OH-。
(2)结合阴、阳离子的数目及其所带的电荷可以写出:N(Na+)+N(H+)= 2N(CO32-)+ N(HCO3-)+ N(OH-)(3)将上式两边同时除以N A得:n(Na+)+n(H+)=2n(CO32-)+ n(HCO3-)+ n (OH-);再同时除以溶液体积V得:C(Na+)+C(H+)= 2C(CO32-)+ C(HCO3-)+ C (OH-),这就是Na2CO3溶液的电荷守恒式。
电荷守恒式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其所带电荷乘积之和等于所有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其所带电荷的绝对值乘积之和。
二、物料守恒即加入的溶质组成中存在的某些元素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H、O元素,所以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H、O元素的关系。
例如:NH4Cl溶液:化学式中N:Cl=1:1,即得到c(NH4+)+ c(NH3•H2O)= c(Cl-)Na2CO3溶液:Na:C=2:1,即得到c(Na+)= 2c(CO32-+HCO3-+H2CO3)NaHCO3溶液:Na:C=1:1,即得到c(Na+)= c(CO32-)+ c(HCO3-)+ c(H2CO3)写这个等式要注意,把所有含这种元素的粒子都要考虑在内,可以是离子,也可以是分子。
物料守恒可以理解为原子守恒的另一种说法。
“任一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量分别保持不变”,可以微观地应用到具体反应方程式,也就是反应物元素原子(核)种类与总数相等于生成物。
1. 含特定元素的微粒(离子或分子)守恒;2. 不同元素间形成的特定微粒比守恒;3. 特定微粒的来源关系守恒。
示例:NaHCO3溶液n(Na):n(C)=1:1,如果HCO3-没有电离和水解,那么Na+和HCO3-浓度相等。
HCO3-会水解成为H2CO3,电离为CO32-(都是1:1反应,也就是消耗一个HCO3-,就产生一个H2CO3或者CO32-),那么守恒式中把Na+浓度和HCO3-及其产物的浓度和画等号(或直接看作钠与碳的守恒):即c(Na+)= c(HCO3-)+ c(CO32-)+ c(H2CO3)这个式子叫物料守恒三、质子守恒这是“追踪”溶液中H+(质子)的“来龙去脉”而得到的关系式。
即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
方法一:可以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联立得到。
NaHCO3溶液中存在下列等式c(H+)+c(Na+)=c(HCO3-)+2c(CO32-)+c(OH-){电荷守恒}c(Na+)=c(HCO3-)+c(CO32-)+c(H2CO3){物料守恒}两式相减得c(H+)+c(H2CO3)=c(CO32-)+c(OH-),这个式子叫质子守恒。
方法二:酸碱质子理论示例1:NaHCO3溶液原始物种类:HCO3-、H2O消耗质子产物H2CO3,产生质子产物CO32-、OH-c(H+)=c(CO32-)+c(OH-)-c(H2CO3)即c(H+)+c(H2CO3)=c(CO32-)+c (OH-)关系:剩余的质子数目等于产生质子的产物数目-消耗质子的产物数目直接用酸碱质子理论求质子平衡关系比较简单,但要细心;如果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联立得到则比较麻烦,但比较保险。
示例2:NaH2PO4溶液原始物种类:H2PO4-,H2O消耗质子产物:H3PO4,产生质子产物:HPO42-(产生一个质子),PO43-(产生两个质子),OH-所以:c(H+)=c(HPO42-)+2c(PO43-)+c(OH-)-c(H3PO4)【典例精析】例题1 写出K3PO4溶液中存在的物料守恒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导航:在K3PO4溶液中,PO43-部分水解成HPO42-、H2PO4-、H3PO4,其物料守恒关系式为:c(K+)=3[c(PO43-)+ c(HPO42-)+ c(H2PO4-)+ c(H3PO4)]=3c(PO43-)+ 3c(HPO42-)+ 3c(H2PO4-)+ 3c(H3PO4)答案:c(K+)=3c(PO43-)+ 3c(HPO42-)+ 3c(H2PO4-)+ 3c(H3PO4)例题2 写出K3PO4 溶液中存在的质子守恒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导航:在K3PO4溶液中,PO43-结合一个质子成为HPO42-、结合两个质子成为H2PO4-、结合三个质子成为H3PO4,而水失去一个质子成为OH-,因此质子守恒的关系式是:c(OH-)=c(H+)+ c(HPO42-)+ 2c(H2PO-)+ 3c(H3PO4)答案:c(OH-)=c(H+)+ c(HPO42-)+ 2c(H2PO-)+ 3c(H3PO4)例题3 在0.1 mol/L Na2CO3溶液中,下列等量关系正确的是()A. c(OH-)=c(H+)+ c(HCO3-)+ c(H2CO3)B. 2c(Na+)=c(CO32-)+ c(HCO3-)+ c(H2CO3)C. c(Na+)+ c(OH-)=c(H+)+ 2c(CO32-)+ 3c(HCO3-)+ 4c(H2CO3)D. c(Na+)+ c(H+)=c(HCO3-)+ c(CO32-)+ c(OH-)思路导航:由质子守恒知:A项正确的是c(OH-)=c(H+)+ c(HCO3-)+ 2c (H2CO3),由物料守恒知:B项正确的是c(Na+)=2c(CO32-)+ 2c(HCO3-)+ 2c(H2CO3),由质子守恒和物料守恒联合推出C项正确,由电荷守恒知:D项正确的是c(Na+)+ c(H+)=c(HCO3-)+ 2c(CO32-)+ c(OH -)。
答案:C【总结提升】快速书写质子守恒的方法:第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溶液显酸性,把氢离子浓度写在左边,反之则把氢氧根离子浓度写在左边。
第二步:根据溶液能电离出的离子和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来补全等式右边。
具体方法是,判断溶液能直接电离出的离子是什么。
然后选择能电离产生氢离子或者水解结合氢离子的离子为基准,用它和它电离或者水解之后的离子(这里称为对比离子)做比较,是多氢还是少氢,多N个氢,就减去N倍的该离子(对比离子)浓度。
少N个氢离子,就加上N倍的该离子(对比离子)。
如碳酸氢钠溶液(NaHCO3)显碱性,所以把氢氧根离子浓度写在左边。
首先,判断出该溶液直接电离出的离子是钠离子和碳酸氢根,而能结合氢离子或电离氢离子的是碳酸氢根。
其次,以碳酸氢根为基准离子(因为碳酸氢钠直接电离产生碳酸氢根和钠离子,而钠离子不电离也不水解。
)减去它电离之后的离子浓度,加上它水解生成的离子浓度。
便是:c(OH-)=c(H2CO3)-c(CO32-)+c(H+)例题1(广东理综)对于0.1 mol·L-1的Na2SO3溶液,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溶液pH降低B. c(Na+)=2c(SO2-3)+c(HSO-3)+c(H2SO3)C. c(Na+)+c(H+)=2c(SO2-3)+2c(HSO-3)+c(OH-)D. 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2-3)与c(Na+)均增大思路导航:溶液中存在亚硫酸根离子的水解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温度升高,盐的水解程度增大,pH增大,A错误;B项是物料守恒,但钠离子的浓度是后面三种离子浓度和的2倍,故错误;C项是电荷守恒,亚硫酸氢根离子浓度不能乘以2;D项加入氢氧化钠,钠离子浓度增大,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增大,亚硫酸根离子的水解平衡左移,亚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也增大。
答案:D例题2 (全国卷)用0.10 mol·L-1的盐酸滴定0.10 mol·L-1 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 c(NH4+)>c(Cl-),c(OH-)>c(H+)B. c(NH4+)=c(Cl-),c(OH-)=c(H+)C. c(Cl-)>c(NH4+),c(OH-)>c(H+)D. c(Cl-)>c(NH4+),c(H+)>c(OH-)思路导航:溶液中不可能出现阴离子均大于阳离子的情况,不遵循电荷守恒,故C项错。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