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时间:1个小时目标:1. 通过活动和讨论,加深学生对于“只有一个地球”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责任感。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让他们谈谈对于“只有一个地球”的理解。

2. 然后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并提出以下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地球?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来保护地球?活动一:环保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来发言,讨论为什么我们应该保护地球,以及他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地球。

3. 每个小组的代表报告他们小组的观点和建议。

活动二:地球保护计划(2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地球保护计划的概念。

解释他们将要设计一个地球保护计划,并鼓励他们提出创新的想法。

2. 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成立一个地球保护计划小组,让他们讨论并设计一个地球保护计划。

3. 让每个小组的成员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共同制定一个具体的计划。

确保计划涵盖了不同方面的环境保护,例如:节约能源、减少废物、保护野生动物等。

4.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发言人,向全班介绍他们小组的地球保护计划。

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分享他们的地球保护计划。

2. 引导学生讨论每个计划的优点和可行性,并鼓励其他学生提出进一步的想法和建议。

3. 结合学生的讨论,总结出一些常见的地球保护方法,并记录在黑板上。

作业(5分钟):1. 向学生分发一张纸,让他们写下自己对于“只有一个地球”的理解,以及至少三个他们可以为地球保护做的事情。

2. 下节课开始时,学生需要提交这张纸。

扩展活动:1. 向学生介绍一些当前的环境问题,并鼓励他们调查相关的信息,并写下他们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2. 可以邀请一位环保专家来给学生一个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和实践方法。

通过这节课,学生将理解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并且应该对它负有责任。

他们将通过小组讨论和设计地球保护计划,培养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责任感。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2、感受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理的方法。

情意目标:1、逐步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和合作探讨的意识。

2、情感欣赏,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热爱自然、热爱地球的情感。

技能目标:1、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培养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2、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明白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

2、明确各种说明方法的用处并灵活运用。

3、利用网络深化理解课文,进一步了解资源的宝贵和环保的重要性【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发展【学法指导】了解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理的方法,根据需要搜集整理和运用资料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母亲。

(看屏幕)――齐说地球你还想叫地球什么?(摇篮、水球、母亲……)2、我们大家每天都生活在地球上,但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和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一起,在天际遥望地球吧!(屏示:播放课件,)3、揭示课题。

看了刚才的录像,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是啊!地球是如此美丽,同时又是如此渺小。

据科学家观察推测,在茫茫宇宙的'无数个星球中,只有地球这一个星球适合人类居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只有一个地球》齐读课题。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第2课时教学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关爱地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难点在于如何将这种情感态度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设想:通过课堂讨论、课后实践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环保行动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热情。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将情感态度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保护地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3.各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认真聆听,互相学习。
4.教师点评各组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形成关爱地球、珍惜资源的共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相关的阅读理解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的主要内容和深层含义,掌握文章的篇章结构、修辞手法及说明方法。
2.学习并运用本课的生字、新词,如:“遥感”、“资源”、“匮乏”等,通过查字典、上下文理解等方式,提高词汇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的美丽与脆弱,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学习课文奠定情感基础。
2.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找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和观点,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重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设计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撰写一篇关于保护地球的短文。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6篇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6篇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6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3、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地球的概况教学重点:1、了解地球的概况2、理解作者为什么要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采用梦中遨游太空与地球妈妈对话的形式引入课题,理解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供人类居住的陆地更小;地球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可人类却随意毁坏自然资源。

在此基础上知道要好好保护地球。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老师昨晚做了一个奇妙的梦。

老师梦见同学们制造了一艘奇特的宇宙飞船,邀请老师去参观。

老师坐在宇宙飞船的驾驶舱里,高兴极了,忍不住这里看看,那里摸摸。

忽然,飞船外面变得漆黑一片,只看见到处是闪闪的星星。

坏了,飞船飞到宇宙中来了!可这时老师并不害怕,因为宇宙中的星星太美丽了,也太好客了!都说要请老师去它们家做客。

忽然,老师看见一个晶莹透亮,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的圆东西(课件出示地球的图案)。

这是什么东西,你们知道吗?(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地球)这就是地球,地球就像妈妈一样,人类就生活在她的怀抱里。

2、师:地球妈妈也很好客,于是老师就和她聊了起来。

你们有什么问题要老师问问地球妈妈吗?(学生自由发问,老师不作回答。

)3、小结:同学们向地球妈妈提了许多问题,但地球妈妈并没有告诉老师答案,她说你们的问题有些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有些要等我们长大后去探索。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课文写了地球的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喜欢的文段读读。

(学生读了以后请几个说说写了什么。

)三、学文明理师:现在,先让我们来遨游太空,看看地球妈妈的样子吧!(电脑出示地球全貌图。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4篇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4篇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4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知道地球是全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都是从地球上索取。

⑴使学生知道世界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和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⑴使学生知道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人类的持续发展必须爱护地球,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⑴使学生明确,确立“地球日”是为了宣传和呼吁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

2、能力目标:通过上网教学和学生上网冲浪,让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他们通过因特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和能源紧张,环境污染成为世界性问题。

2、为了人类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爱护地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引入课题1、播放地球丰富的资源,以及遭受破坏后的情景录象。

2、引导学生谈感受。

3、师小结、揭题。

问题:⑴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地球?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三、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提问题,师小结。

2、上网自学:自学书130~134页,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网址,上网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然后把学到知识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交流。

(课件出示问题和网址,学生上网自学,师巡视。

)3、交流汇报。

(教师相机小结、板书。

)四、课外延伸1、设计保护地球的宣传标语或宣传画。

(学生用演示文稿设计,师巡视。

)2、展示交流。

3、谈收获。

五、总结全文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从自己做起,共同把我们的地球装扮得更年轻、更漂亮!《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二之四黄石市广场路小学张芳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地球是全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都要从地球上索到。

2、使学生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和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3、使学生知道地球只有一个,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发展爱护地球,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及其保护意义。

3.掌握如何保护地球的方法和措施。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投影仪。

2.地球仪和地图。

3.PPT演示文稿。

4.学生课堂笔记和练习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地球的视频,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导入问题:你知道地球是什么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2. 探究地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地图,了解地球的基本概念和形状。

•探究问题: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行星?它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地球看起来是蓝色的?3. 地球的自然环境•通过PPT演示,介绍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等。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对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的重要性。

4. 地球的保护意义•通过案例分析和班级讨论,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地球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保护地球的必要性和意义。

5. 保护地球的方法和措施•通过课件和讲解,向学生介绍保护地球的方法和措施,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保护地球的方法和措施。

6. 练习与小结•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让他们完成相关练习题。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地球的特点和保护地球的方法。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地球、了解自然环境、讨论保护地球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参与,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球的重要性和保护地球的方法。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第二课时一、创设问题,谈话入题:1、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用母亲指代哪些事物呢?(板书课题)为什么称地球是母亲呢?为什么要说只有一个地球?2、出示地球图片,请学生谈谈感受,描述看到地球的样子。

3、学习第二自然段,读悟想象地球的美丽壮观。

二、引导学法,激发质疑1、谈话:同学们,你们认为怎样才算学懂了课文呢?古人说: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所以,读书,一定要学会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读懂课文。

但学习提问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提真实的问题;二是一定要提自己一下子难以解决的问题。

2、学生默读课文,发现并提出问题。

3、交流质疑,随机疏理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感悟以下问题:①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②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③为什么人们要随意毁坏地球资源?三、深入感悟,读出自己1、要读懂课文,我还要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才叫读懂了。

其实要弄清上面这些问题,我们可能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探讨来弄清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后自己是什么心情?(担心、愤怒、悲伤、伤心)2、默读课文,画出带给你这种心情的文字。

3、组织交流,根据学生发言,随机抓住以下几点感悟:①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第2自然段)②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

(第3自然段,抓不加节制感悟)③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第4自然段,抓生态灾难感悟)④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设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抓第6自然段,40万亿公里感悟)四、读懂课文最后一段1、面对如此脆弱的地球,我们的科学家怎样呼吁的?2、面对如此的生态灾难,我们的作者怎样呼吁呢?3、面对如此的生态灾难,人类的过错,我们又该怎样呼吁呢?五、倾诉读后感,小结全文1、引导学生写话,播放音乐:2、交流感悟,倾情朗读,小结结课。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基本概念以及重要性2.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3.培养环保意识,学习环保知识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人类的根基和家园2.让学生了解并重视对地球的环境保护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2.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教学准备1.针对地球保护的相关图片或视频2.环保知识手册、海报等3.集体备课制作的PPT或课件4.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环保观念(1)引导学生回忆《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的内容,介绍地球的重要性。

(2)播放相关视频、图片等素材,唤起学生对地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第二步:呈现环保知识(1)集体备课制作的PPT/课件展示环保知识和方法,如循环使用、节能减排等。

(2)通过话题讨论、环保实例等方式,呈现学生身边的环保问题和相应解决方法。

第三步:加强环保意识(1)在课堂上组织环保俱乐部活动,让学生制作环保海报、环保手册等。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养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第四步:总结课程内容(1)让学生总结课程中学到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2)进行小测试考察学生掌握的环保知识。

第五步:课外扩展(1)布置环保主题的课外作业,如调查身边常见的环境问题等。

(2)推荐环保相关的读物、影片等。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地球保护的意识得到了加强,对环保措施的基本认知也有所提高。

然而,在实际行动中,学生们还需要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以行动落实环保的理念。

在今后的课程中,教师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学生们将学到的环保知识转化为环保行动。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培养更多有环保意识的好公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一个地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只有一个地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第三学
段《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教学主题:珍爱我们的家园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目标确定的依据 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基于识字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

(2)基于阅读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
说明方法。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2.教材分析《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从人类生
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述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 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先引出对地球的介绍;接着用事实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居住的星球上;
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课文配有一
幅插图,画面形象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第一段内容。

课后有3道题,第1题引发了学生对课文的思考,第2题帮助学生体会说明文用词的严谨、准确,第3词帮学生巩固本文用到的说明方法。

3.学情分析通过五年的学习,在识字方面,学生能较独立完成
识字任务,但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稍弱;
在阅读方面,多数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但部分学生课后题和短文根本对不上号,不知道两者集合起来,边阅读边思考,造成了读不懂文章的现象。

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2.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方法。

评价任务1 .通过自读、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是从宇航员遥望地球引入,接着从“地球的渺小” “自然资源有限” “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三个方面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最后告诉人类应该保护地球。

2 .引导学生认真体会课后第二题,先让学生把加点的词语去掉语句,与原句作比较,体会这些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活动过程环节学习过程评价要点环节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3分钟活动一(3分钟)1.复习课文前两部分分别讲了哪些问题。

2.导入。

3.问:人类能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回顾旧知,导入
新知。

(评价目标一)环节二学习新知13分钟活动一(8分钟)
1.自由读课文第5、6、7自然段,感悟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重点语句。

(评价目标一)活动二(5分钟)1.理解“至少”在句中的含义,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和严谨。

可用换词、删词等方法感悟。

(评价目标二)环节三继续学习11分钟活动一(3分钟)
1.默读课文第& 9自然段。

默读课文,侧重感悟。

(评价目标一)活动二(4分钟)1.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浏览课文,联系上下文。

(评价目标一)活动三(4分钟)1.地球的容易“破碎”表现在哪里?浏览课文,联系上下文。

(评价目标一)环节四总结全文拓展练笔13分钟活动一(13分钟)1.总结全文。

2.拓展练笔:教师展示“全球生态状况的几个数字”,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写一下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能用合适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评价目标一)附:板书设
计只有一个地球可爱易碎美丽壮观资源有限无私奉献无节制开采孕育万物随意破坏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