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和数据采集

合集下载

数据采集的方法

数据采集的方法

数据采集的方法数据采集是指从各种来源收集数据并将其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的过程。

数据采集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数据采集方法。

1. 网络爬虫。

网络爬虫是一种自动化的程序,可以在互联网上抓取信息。

通过网络爬虫,可以从网页、社交媒体、论坛等网站上抓取数据。

网络爬虫可以根据设定的规则和算法自动地从互联网上抓取数据,并将其存储到数据库中。

网络爬虫的优点是可以快速地获取大量的数据,但是也需要注意合法性和道德性,避免侵犯他人的权益。

2. 传感器数据采集。

传感器数据采集是通过传感器设备来采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

传感器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各种类型的传感器。

通过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地采集各种环境数据,比如气象数据、工业生产数据等。

传感器数据采集的优点是实时性强,可以及时获取到最新的数据。

3. 数据库查询。

数据库查询是指通过数据库查询语言(如SQL)来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

通过编写查询语句,可以按照需求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并将其导出到其他系统或应用程序中。

数据库查询的优点是可以针对特定的需求进行数据提取,同时也可以对数据进行筛选和整合。

4. API接口数据采集。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接口是不同软件系统之间交互的一种方式。

通过API接口,可以从其他系统中获取数据。

许多互联网公司提供了开放的API接口,可以通过调用这些接口来获取数据。

API接口数据采集的优点是可以获取到高质量的结构化数据,适合于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

5. 文件导入。

文件导入是指将外部文件中的数据导入到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

这些外部文件可以是Excel表格、CSV文件、文本文件等各种格式的文件。

通过文件导入,可以将外部数据与内部数据进行整合,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分析。

总结。

数据采集是数据分析的第一步,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方法对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挖掘至关重要。

物联网中的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物联网中的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物联网中的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已经成为连接物体的重要技术,传感器作为物联网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采集环境中的各种数据。

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物联网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应用等方面。

本文将重点讨论物联网中的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一、传感器数据采集方法1. 有线连接采集:传感器通过有线连接(如串口、以太网)与物联网网关或数据采集设备进行连接,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云平台或中心服务器。

这种方法具有可靠性高、传输稳定等优点,适合于传感器数量较少、分布范围小的场景。

2. 无线连接采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一种常用的无线连接采集方法。

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网络互连,形成一个分布式网络,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基站或网关进行处理。

无线连接采集方法具有布线简单、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传感器节点数量较多、分布范围较广的场景。

3. 边缘计算采集:边缘计算是一种将计算处理放在物理设备(如网关、路由器)上的方法,可以实现传感器数据的即时采集和处理。

边缘计算提供了低延迟、高带宽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减轻云端服务器压力,并提供更快速的响应。

边缘计算采集方法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高、数据处理量大的场景。

二、传感器数据处理方法1. 数据预处理:原始的传感器数据中可能包含异常值、噪声等,需要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平滑、滤波、去噪等,旨在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数据压缩:传感器数据量通常较大,需要对数据进行压缩,以减小存储和传输的开销。

常用的数据压缩方法包括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压缩算法。

3. 数据聚合:在物联网中,往往会有大量的传感器节点同时采集数据,数据聚合是将多个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合并和处理的过程。

常用的数据聚合方法包括求平均、求和、最大值、最小值等。

4.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物联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挖掘,可以得到对应用具有价值的信息。

传感器技术与数据采集

传感器技术与数据采集

传感器技术与数据采集在当今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传感器技术和数据采集成为了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感器技术通过感知和测量环境中的物理量,将其转化为可用的电信号,从而实现对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而数据采集则是将传感器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应用。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工业领域到家居生活,从医疗保健到环境监测,无处不见传感器的身影。

以工业领域为例,各种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线上,用于监测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参数,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质量的可控。

在家居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智能家居设备也离不开传感器技术的支持,通过传感器的感知和反馈,实现对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的智能调控,提升居住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数据采集则是传感器技术的重要应用环节。

传感器获取到的信号需要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收集和处理,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应用。

数据采集系统通常由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模数转换器、数据存储和处理单元等组成。

传感器将感知到的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后,经过信号调理电路的放大、滤波等处理,再通过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最后由数据存储和处理单元进行存储和分析。

通过数据采集系统,我们可以实现对环境信息的实时监测和数据的长期记录,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提供支持。

传感器技术和数据采集在医疗保健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各种医疗设备和健康监测器材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心电图仪、血压计、血糖仪等设备都是通过传感器技术实现对人体生理参数的监测和记录。

这些设备通过传感器感知到人体的生理信号,再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环境监测是传感器技术和数据采集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传感器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水质中的污染物含量、土壤中的养分和酸碱度等参数。

简述数据采集的常用方法和工具。

简述数据采集的常用方法和工具。

简述数据采集的常用方法和工具。

数据采集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工具,收集和获取特定数据的过程。

在信息时代,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资产,数据采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简述数据采集的常用方法和工具。

一、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1. 人工采集:人工采集是指通过人工手动输入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采集灵活,能够采集到复杂和难以自动化采集的内容。

缺点是耗时耗力,适用于规模较小、数据量较少的场景。

2. 网络爬虫:网络爬虫是一种自动化采集数据的方法,通过模拟用户访问网页的行为,抓取网页上的数据。

网络爬虫可以根据网页结构提取所需数据,并可实现批量采集。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高效、自动化,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采集。

缺点是可能会受到目标网站的限制,需要维护和更新。

3. 传感器采集:传感器采集是通过传感器设备实时获取数据的方法。

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获取实时的温度数据,加速度传感器可以获取实时的加速度数据。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数据准确、实时性强,适用于需要实时监控的场景。

缺点是需要专用的传感器设备,成本较高。

4. 日志文件采集:许多应用程序和系统会记录运行过程中的日志,包含了重要的系统操作、错误信息等数据。

通过采集和分析这些日志文件,可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取到系统运行的详细信息,缺点是需要分析日志文件的格式和内容。

5.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通过编制问卷,向目标人群收集信息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获取到人们的观点、意见和需求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获取目标人群的反馈,缺点是受到样本选择和问卷设计的限制。

二、常用的数据采集工具:1. Python爬虫框架:Python爬虫框架是一种用于开发网络爬虫的工具。

例如,Scrapy框架提供了一套用于编写网络爬虫的高级API,可以方便地实现数据的抓取和处理。

2.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件工具。

常用的DBMS有MySQL、Oracle等。

数据采集的五种方法

数据采集的五种方法

数据采集的五种方法数据采集是指从各种信息源中收集数据并将其整理、分析的过程。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数据采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它可以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宝贵的信息资源。

然而,要想进行有效的数据采集,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下面将介绍五种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网络爬虫。

网络爬虫是一种自动化程序,可以在互联网上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算法自动地抓取信息。

它可以遍历网页上的超链接,将页面内容下载到本地进行分析。

网络爬虫可以帮助我们从互联网上快速、大量地采集数据,是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的重要工具。

2. 传感器采集。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并采集环境信息的设备,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通过这些传感器,我们可以实时地采集各种环境数据,如气温、湿度、光照强度等。

这些数据对于气象预测、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 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通过设计问卷并向受访者发放,收集他们的观点、态度、行为等信息。

调查问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受访者的需求和反馈,是进行市场调研和社会调查的重要手段。

4. 数据库查询。

在企业和组织中,通常会有大量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

通过数据库查询,我们可以方便地提取所需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数据库查询是一种高效、准确的数据采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海量数据中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5. 文献调研。

在学术研究和信息搜集中,文献调研是一种重要的数据采集方法。

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如书籍、期刊、报纸、论文等,我们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和数据。

文献调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持。

总结。

以上是五种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方法,以获取准确、全面的数据资源。

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对大家在数据采集工作中有所帮助。

数据采集器原理

数据采集器原理

数据采集器原理
数据采集器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和处理数据的设备或软件。

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传感器采集:数据采集器通常与各种传感器相连,这些传感器负责感知环境中的各种参数或指标,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比如,温度传感器可以感知环境温度,并将其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出。

2. 信号转换:数据采集器接收到传感器传来的电信号后,需要进行信号转换,以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这可以通过模数转换器(ADC)完成,该转换器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
数字信号。

3. 数据存储: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被存储在数据采集器的内存中。

这些数据可以以原始形式存储,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压缩,以减小存储空间并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4. 数据处理:数据采集器通常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各种计算、统计和分析。

这些处理操作可以基于预设的算法和规则,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定制要求进行。

5. 数据传输:数据采集器通常具备通信接口,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其他设备或网络中进行进一步处理或展示。

常用的通信方式包括有线连接(如USB、Ethernet)和无线连接(如Wi-Fi、蓝牙)。

总的来说,数据采集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参数,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存储和处理,最终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到其他设备或网络中使用。

通过这样的工作原理,数据采集器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和分析环境中的各种数据,从而实现控制、监测和决策等功能。

物联网中的传感器技术与数据采集

物联网中的传感器技术与数据采集

物联网中的传感器技术与数据采集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时代,传感器技术和数据采集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感器技术可以让物体具备感知环境的能力,而数据采集则可以将这些感知到的信息转化为有用的数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联网中的传感器技术与数据采集,并给出相关步骤。

一、传感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传感器技术是利用某种物理或化学特性来感知和测量目标体的技术。

传感器的原理有多种,例如压力传感器利用压力与电阻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温度传感器则是通过测量物体的热量来得出温度数值。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使得物联网中的物体可以具备感知、监测和反馈能力,从而实现智能化。

二、物联网中的传感器应用物联网中的传感器应用广泛,涉及到各个领域。

以下列举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1.环境监测:利用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

这些信息可以被用于调节空调、提醒人们注意健康等。

2.智能家居:家庭中的传感器可以感知到人们的活动和需求,从而实现智能化控制。

比如,当人们进入某个房间时,灯光可以自动打开;当房间中没有人时,空调可以自动调整温度。

3.智慧城市:传感器技术可以应用于交通、能源、环境等方面的监测和管理。

通过实时收集并分析数据,可以优化城市的资源和服务分配,提升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

4.健康监测:体感传感器可以监测人的运动、心率等健康指标,为健康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此外,智能硬件和移动APP的结合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方便和准确的健康管理方式。

三、数据采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数据采集是指将传感器感知到的信息转化为数字化的数据。

以下是数据采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1.传感器选择: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包括传感器类型、精度、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考虑。

2.信号采集和处理:传感器输出的是模拟信号,需要通过模数转换器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

同时,采集的数据可能存在噪声,需要进行滤波和校正等处理。

3.数据存储和传输: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在云端或本地服务器中,以备后续分析和应用。

5. 数据采集器与传感器的关系是什么?

5. 数据采集器与传感器的关系是什么?

5. 数据采集器与传感器的关系是什么?关键信息项:1、数据采集器的定义与功能2、传感器的定义与功能3、数据采集器与传感器的交互方式4、数据采集器对传感器数据的处理方式5、传感器类型对数据采集器的影响6、数据采集器性能对传感器应用的限制7、数据采集器与传感器协同工作的优势8、数据采集器与传感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9、数据采集器与传感器的发展趋势10、数据采集器与传感器的技术创新方向11 数据采集器的定义与功能数据采集器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和传输数据的设备或系统。

它能够从各种数据源获取信息,并将其转换为可处理和分析的格式。

其主要功能包括:111 多通道数据采集,可以同时从多个传感器或数据源获取数据。

112 数据预处理,如滤波、放大、数字化等,以提高数据质量。

113 数据存储,能够暂时或长期保存采集到的数据。

114 数据传输,将数据发送到其他设备或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

12 传感器的定义与功能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物理量、化学量或生物量等信息,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输出信号的装置。

其主要功能在于:121 精确测量各种物理参数,如温度、压力、湿度、光照强度等。

122 实时监测环境或设备的状态变化。

123 为控制系统提供反馈信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

13 数据采集器与传感器的交互方式数据采集器与传感器之间通过特定的接口和通信协议进行交互。

常见的交互方式有:131 模拟信号接口,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直接被数据采集器接收和处理。

132 数字信号接口,如 SPI、I2C 等,实现高速、准确的数据传输。

133 无线通信方式,如蓝牙、Zigbee 等,使数据采集更加灵活便捷。

14 数据采集器对传感器数据的处理方式数据采集器接收到传感器数据后,会进行一系列处理操作:141 数据校准,消除传感器的误差和偏差。

142 数据分析,提取有用的特征和信息。

143 数据压缩,减少数据量以提高存储和传输效率。

15 传感器类型对数据采集器的影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具有不同的输出特性和数据格式,这对数据采集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151 高精度传感器需要数据采集器具备更高的分辨率和采样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应变片和测试仪器之间不得不使用较长的引线时,引线电阻以及引线 温度变化将影响桥路的平衡。
三引线补偿:
RL RgRL RL R2 T R3 RL R4RL RL T
1 2 2 3 1
2
RL T T T RL T T T
当使用长引线时,引线电阻会使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GF 趋于减小 并引入误差。片系数是基于应变片电阻和电阻变化的,当每根引线的 电阻为RL,则根据应变片灵敏系数定义:
Rg GFL Rg 2RL

1 2RL Rg
Rg Rg

1 2R
GF
L
Rg
上式表明:由引线电阻引起的应变片灵敏系数的减小及测量应变 信号损失大小。
23
试件传感器开发
带轴向载荷和温度补偿的悬臂梁弯曲
采用四个工作片桥路,根据应变的状 态配置桥路。能够对于轴向载荷和温度变
化进行补偿,同时提高系统的测量灵敏度
和信噪比。
R 1 R 2 R 1 R R 2 R R
2010.12 12
应变测量技术
应变花-测量主应变的大小和方向
主应变: 剪应变: 主应变方向: (ε1相对于X) 或:
( x y) 1,2 2 xy 2 45 x tan 2
( x y) 2
2 xy
2
y

xy

x

y
2010.12
20
应变测量技术
测量过程温度变化补偿
- 补偿片
对于因为测量过程温度变化或波动 而引起的测量应变漂移以及由此产生的 测量结果的误差,能够通过适当设计补 偿片的方法进行补偿。理想的补偿片应
补偿片 Rd
当安装在: 试件上零应变的区域。
除载荷外与试件相同的环境中。
工作片 Rg
Rg R2 R3 Rd R Rg R RT R
( x y ) ( x y )2 (2 45 x y )2 1, 2 2 2 2 45 x y tan 2 x y
2010.12 13
应变测量技术
惠斯通电桥
应变片的电阻变化很小不易测量,一般 配置应变片构成惠斯通电桥 ,通过测量应变 片电阻变化引起的桥路电压输出并通过敏感 系数标定得到应变。 恒压桥的激励为电压源,适用于各种箔 型和丝型电阻应变片,广泛应用于各种应变 测量仪器和设备。 恒流桥用电流源作为桥路激励,主要用
2 3
如果所有引线长度相等、材料相同并受到同样的温度,三引线补偿能够 对于引线电阻和引线温度变化 ΔT 引起的电阻有效补偿。
R L1 R L 2 R L3
2010.12
R L1 R L 2 R L3 T T T
Rg
R4
R2 R3
19
应变测量技术
引线电阻引起信号衰减
片宽度
R :电阻 (ohms) L :长度
ρ:电阻率[(ohms*面积) / 长度)]
片长度 基底长度 引出线 基底宽度 2010.12
箔型应变片
9
应变测量技术
应变片工作特性:
名义电阻:不安装、不受力、室温状态下的电阻。
灵敏系数(GF):单向应力状态下,电阻相对变化与轴向应变的
比。 GF (R / R)
e Cal
R Cal

V Rg 2 ( R g 2 R Cal )
2
Rg R g R Cal
Cal
( R Cal R g ) GF Scale
变灵敏度(标定系数):
2010.12
Cal
Rg GF ( R g R Cal )
Cal
e Cal
2010.12
e0 0

R 1R 3 R 2R 4
15
应变测量技术
桥路的线性度和灵敏度
在 ¼ 恒压和恒流桥路中, R1=R2= R,R3 = R4
= kR, R1 为工作片,即:R1 =R +ΔR1, k 是任意 常数,则桥路的输出分别为: 恒压桥:e 0
R 1 I k R1 1 k 2R(1 k) 1 R1 R1 R(1 k) k (1 k)2 1
通过在桥路的一个桥臂上并联一 个大阻值(10‐1280 KOhm)的分流电 阻来进行。当桥臂并联电阻后相当于 对桥路施加了一个已知的应变并得到 相应的桥路输出,从而得到桥路的标 定值。分流电阻应尽可能放在工作片 桥臂上。分流电阻值的选择取决于测
V
量应变的大小,大的测量应变应选择
较小的分流电阻。分流电阻的等效应 变与桥路输出电压的关系和桥路的应
1
R
R
4
R
):
(1 ) Eex GF 4
R4 R R3 e0 ( R1 R ) ( R4 R) R2

Eex R3
R
2
全桥桥路( R
1
R
3
R
R
4
R
):
R4R e0 ( R 1 R ) ( R 4 R ) 2 (1 ) E ex GF 4
பைடு நூலகம்
要求较高的激励电压(应变仪激励电压);
测量较小的应变,获得高信噪比-电阻变化较大(比如:疲劳测试);
试件材料的热传导低(散热差)。
2010.12
11
应变测量技术
应变片长度
应变片的指示值是整个应变片敏感栅长度 (L)内应变场的平均值。 当应变片用于不均匀的应力场时,平均应 变与应变片敏感栅的电阻变化成比例。 对不均匀分布应变场。应变片长度应当接 近于被测量不均匀应力区域长度的 1/10 。并如 图布置安装位置。
22
试件传感器开发
应变试件传感器开发
悬臂梁弯曲
当载荷作用于悬臂梁的端点和 应变片之间时,应变片所在位置处 表面弯应力和梁的上顶面的应变为:

Mc IE
其中:E - 弹性模量,M –弯矩, I - 惯性矩,c -到中性轴的距离,ε 应变。这个系统对于轴向载荷和梁的 温度变化也是灵敏的。
2010.12
恒流桥:e 0 E
Ex
R
对于应变片,由于 R R,恒流桥和恒 压桥都具有较好的线性特性;但是恒流桥比 恒压桥灵敏度更高。
2010.12
Microsoft owerPoint Presentatio
16
应变测量技术
典型恒压应变测量桥路的输出
设:GF为应变片敏感系数 单片(1/4)桥路:
传感器和数据采集
测量传感器和数据采集
目的和用途
常用测量参数和传感器
应变测量技术
试件传感器开发 确定应变片布置
2010.12
2
目的和用途
目的和用途:
整车/系统/子系统试验室道路模拟试验的控制; 零部件台架试验载荷谱产生;
系统响应、部件疲劳寿命计算预测分析计算和数模
2010.12
7
常用测量参数和传感器
试件传感器-应变片技术应用
2010.12
8
应变测量技术
应变测量技术
应变片是一个电阻装置,用来量化部件受到的载荷或产生的应变。
应变片原理:
电阻丝沿长度方向受到载荷(P)作 用时,三个参数(L、ρ、 A)将发生 变化,结果电阻丝两端之间的电阻也会 变化。
应变片构造和类型:
2010.12
10
应变测量技术
名义电阻(R)和激励电压(V):
V 2 P R
P5 V , 350 P10 V , 350

0 . 071 W 0 . 284 W
P5 V , 120

0 . 208 W


P10 V , 120
0 . 832 W
相同激励电压,应变片功率与名义电阻成反比。相同的功率损耗,增加应 变片电阻(R)需要增加激励电压(V)。 高的激励电压会导致高的信噪比并增加功耗。特别是对于小尺寸敏感栅的应 变片。但过高的激励电压会因为敏感栅发热而引起信号飘逸。 一般高阻值的应变片用于:
验证的输入: 根本原因分析;
疲劳耐久性试验开发验证。
2010.12
3
常用测量参数和传感器
常用测量参数和传感器:

载荷力- 载荷传感器(单轴、多轴);
运动测量:

加速度-加速度计 ; 位移-线/角位移传感器;


温度;
车辆/系统运行工况;
旋转件-遥测装置;
特殊测量
2010.12
2010.12
R3R (R2R)(R3 R ) E ex
17
应变测量技术
引线电阻和引线温度变化
引线和引线温度变化会影响桥路平衡和桥路的灵敏度,测量过程中的温度
变化会引起信号漂移。应当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补偿,以消除对测量的影响。
引线电阻和引线温度变化的影响
引线电阻,引线温度不变:
R g R g R T Eex e0 ( R R T ) ( R 4 R g R T ) R 2 R 4R 3 d
2010.12
ex
R3

E R g
4
21
应变测量技术
应变片桥路的标定-
分流标定:
应变 调理器 记录仪
恒压惠斯通电桥
V
于半导体应变片。
恒流惠斯通电桥
2010.12 14
应变测量技术
桥路的输出和桥路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