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分析在奶牛生产中的意义和方法

合集下载

奶牛场粪污产生量及性能参数测定

奶牛场粪污产生量及性能参数测定

奶牛场粪污产生量及性能参数测定一、引言奶牛场粪污产生量及性能参数测定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奶牛场粪污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粪污的处理成为了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奶牛场粪污产生量及性能参数进行测定,对于科学合理地进行粪污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奶牛场粪污产生量的测定奶牛场粪污的产生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奶牛场产生的粪便总量。

粪污的产生量与奶牛的饲养数量、饲料种类和质量、消化吸收情况等因素有关。

在进行奶牛场粪污产生量的测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适当的测定时期。

一般来说,可选择农场的生产旺季进行测定,这样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奶牛场粪污的产生量。

2. 粪便收集方式。

在进行粪便的收集时,可以将奶牛圈内的粪便收集起来进行称重,或者用其他测定方式进行。

3. 测定准确度。

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可以重复进行多次测定,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奶牛场粪污的产生量测定可以为粪污的处理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对于粪污的处理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1. 水分含量的测定粪污的水分含量是指粪便中所含水分的比例。

水分含量的大小将影响粪污的处理效果。

水分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干燥法、重量法等多种方法。

有机质是粪污中的一种重要成分,有机质含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了粪污的有机物含量。

有机质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干燥法、燃烧法等进行测定。

3. pH值的测定粪污的pH值是指粪便中所含酸碱度的大小。

粪污的pH值对于后续的处理工艺选择和处理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pH值的测定可以采用玻璃电极法、试纸法等进行测定。

总氮、总磷是粪污的两种重要营养成分,测定其含量可以为后续的粪污处理提供重要参数。

总氮、总磷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化学分析法进行测定。

四、奶牛场粪污处理的意义和挑战1. 意义奶牛场粪污处理的科学合理可以减少粪污对环境的污染,降低气味的散发,改善牛舍内部的环境质量,提高奶牛的饲养效果。

粪污的处理还可以使得奶牛场的生产更加环保可持续,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

粪便分析技术在奶牛营养中的应用

粪便分析技术在奶牛营养中的应用

肠道排出的金属离子(如 Ca2 + 、Fe2 + 、Mg2 + 、Hg +
等)。此外,粪便中还有一些酶、激素和维生素及大
一部分营养物质被吸收利用,另一部分营养物质随
量微生物等。对奶牛粪便进行化学分析和研究意义
粪便被排出体外,主要包括饲料残渣、机体代谢
重大。高产奶牛新鲜粪便中各种成分含量见表1[ 1 ]。
证充足的有效纤维,避免因谷物饲喂太多而引起
[3]
[8]
的酸中毒 。王书祥等 研究认为,奶牛饲喂高精
很明显,1 分和 5 分为不理想的分值,说明除
日粮因素限制外,奶牛还可能患有疾病;2 分和 4
分的奶牛需要调整日粮平衡。不同阶段的奶牛粪
便推荐值:干奶牛 3.5 分;干奶后期 3.0 分;新产
牛 2.5 分;高产牛 3.0 分;产奶后期牛 3.5 分[ 2 ]。
物的流通速率 都会影响粪便的颜色。一般来说,
缺乏或劣质干草饲喂过多[ 5 ]。
奶牛采食大量青绿饲料时,粪便颜色呈深绿色;采
2.3
食干草时,粪便呈现褐绿色[ 6 ];采食含谷物较多的
粪便内容物观察
理想的粪便表现出奶牛对饲料及营养均匀一致
全混合日粮(TMR)时,粪便一般为黄褐色;正在腹
的消化和利用[ 2, 5 ],主要观察粪便中有无长粗饲料、
泻的奶牛粪便表现灰色[ 5 ];正在进行疾病治疗的奶
未消化的饲料或颗粒、黏液、气泡等。若粪便中含
牛的粪便可能会因所用药物的作用而呈现异常;出
现黑色和带血样粪便一般是由痢疾和球虫病引起的
肠道出血造成;当沙门氏菌感染时,产生的是浅黄
[2]
有大量未消化谷物和大于 1.27 cm 的长粗饲料时,

培训课件20-奶牛粪便与健康

培训课件20-奶牛粪便与健康

8、粪便干、少,呈球状或饼状 。这种粪便形态较少见,是奶牛瓣 胃阻塞的症状之一,色泽变化不大 。奶牛长时间不食与持续高热出现 肠便秘也会有此种现象。
9、正常犊牛粪便软硬适中,奶犊为黄色,喂 颗粒料犊牛为灰黄色。犊牛排灰白、黄白色糊(粥 )样稀便,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颗粒料、有气泡 或酸臭,为消化不良。如腹泻排白或灰白色(犊牛 白痢)含有粘液或细腻粘稠(脂肪痢),主要为大 肠杆菌感染(占犊牛腹泻80%)。如腹泻排黄或黄 绿色(犊牛黄痢)含有粘液或细腻粘稠,主要为沙 门氏菌感染。水样泻多见于轮状病毒或冠状病毒感 染。梭菌、痢疾杆菌和球虫病可引起犊牛粪便胶冻 和出血(红色)。
2、粪便颜色深、干硬。对成年牛来 说,粪便干燥的直接原因是胃肠蠕动弛缓 、麻痹或阻塞,多由发热、脱水所引起。 如在口蹄疫、流行热等热性疾病的初期, 有相当数量的患病牛粪便会呈现这种形态 变化。
3、胶胨样粪便。粪便外裹有胶胨样 物质、质地粘稠。这是胃肠阻塞(瓣胃阻 塞、肠套叠、真胃右侧扭转等)的典型表 现。胶胨样物质多少反映阻塞程度,完全 阻塞时只能排出少量胶胨样物质(几乎不 含粪便)。粪便中胶胨样物质主要是纤维 素渗出和肠粘膜脱落的结果。
2)粘稠度 正常粪便具有中度的粥样粘稠度,堆高
在2.5-5厘米之间。粘稠稀粪不但可由中毒、 感染和寄生虫刺激胃肠粘膜产生粘液引起, 还可由碳水化合物在后肠过度发酵和产酸引 起。稀松的粪便也可能由采食过多的蛋白或 高水平的瘤胃降解蛋白产生。限制饮水和限 制蛋白进食量常常产生坚硬的粪便;高热、 严重脱水时粪便呈坚硬的球状。
主要内容
一、奶牛粪便的组成 二、粪便检查意义 三、粪便检查方法 1、评分;2、粪筛;3、感官 四、病理性粪便
一、奶牛粪便的组成
在奶牛新鲜粪便中,水分占83.286.36%、有机物占8.44-10.62%、 pH为 7.8-8.4 ;干物质中粗蛋白占11.3-22.4% 、粗纤维占12.1-32.1%、粗脂肪占1.97.3%、粗灰分占11.6-23.1%、无氮浸出物 占35.2-54.4%。正常粪便应几乎找不到谷 物颗粒或长于0.64厘米的纤维。

奶牛场粪污产生量及性能参数测定

奶牛场粪污产生量及性能参数测定

奶牛场粪污产生量及性能参数测定一、引言奶牛是人类的重要家畜之一,奶牛场是养殖奶牛的重要场所。

在奶牛场管理中,粪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粪污的产生量及性能参数的测定,能够帮助养殖场有效管理粪污,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养殖效率。

二、奶牛场粪污产生量测定(一)产生量测定方法1. 直接称重法:在奶牛场内设定粪便称重装置,每定期进行称重记录,并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产生量。

2. 估算法:利用奶牛数量、饲料消耗量、饮水量等指标进行估算,通过统计数据计算出粪污产生量。

3. 模型法:通过建立粪污产生模型,利用相关的体重、饲料消耗和粪便成分数据来计算产生量。

(二)产生量测定结果不同的测定方法会得出不同的数据,但一般来说,奶牛场的粪污产生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主要受到奶牛数量、饲料消耗、水分摄入和粪便成分的影响。

通过粪污产生量的测定,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奶牛场的粪污情况,为后续的处理和利用提供依据。

三、奶牛场粪污性能参数测定(一)性能参数1. 水分含量:粪污中水分含量是评价其水分条件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粪污的处理和利用方式。

2. 有机质含量:粪污中的有机质含量影响着其堆肥化和发酵过程,是评价粪污肥料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3. 碳氮比:碳氮比是评价粪污的肥力和肥效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其作为肥料的利用效果。

4. pH值:粪污中的pH值影响着其微生物的活性和堆肥过程,也是评价粪污利用方式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测定方法1. 水分含量测定:采用干燥法、重量法、密度法等方法测定粪污中的水分含量。

2. 有机质含量测定:采用燃烧法、酸碱滴定法、光谱分析法等方法测定粪污中的有机质含量。

3. 碳氮比测定:采用元素分析仪、光谱分析仪等方法测定粪污中的碳氮比。

4. pH值测定:采用玻璃电极法、酸碱滴定法等方法测定粪污中的pH值。

(三)性能参数测定结果通过对奶牛场粪污的性能参数进行测定,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粪污的特性,为后续的处理和利用提供依据。

奶牛场粪污产生量及性能参数测定

奶牛场粪污产生量及性能参数测定

奶牛场粪污产生量及性能参数测定一、引言奶牛养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但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粪污排放。

粪污的管理和处理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奶牛场粪污产生量及性能参数进行测定是非常必要的。

二、奶牛场粪污产生量的测定1. 粪便量的测定方法奶牛产生的粪便量是奶牛场粪污产生量的基础数据,通常采用日粪便量的测定。

常见的测定方法有利用垫料称重法和利用水桶测量法。

前者是在垫料上放置一块称重传感器,记录奶牛在一天内排泄的粪便重量。

后者则是将一个水桶放在奶牛的粪便下方,记录一天内水桶中粪便的重量。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奶牛场粪污的产生量,为后续的处理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 粪便干物质含量的测定粪便的干物质含量是指粪便中水分所占的比例,是粪便堆肥处理和利用的重要参数。

常见的测定方法有烘干法和称重法。

烘干法是将粪便样品放入烘箱中烘干,直到样品中的水分蒸发完全,然后称重得到样品中水分的重量。

称重法则是将样品放入天平中直接称重得到样品中水分的重量。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粪便中水分的含量,为后续的处理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三、奶牛场粪污性能参数的测定1. pH值的测定粪便的pH值是指其酸碱性的强弱程度,是影响粪便堆肥处理和利用的关键参数。

通常采用电子酸度计或试纸法来测定粪便的pH值。

通过测定不同时间和不同批次的奶牛场粪便的pH值,可以了解粪便的酸碱性变化规律,为后续的处理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 氮、磷、钾含量的测定粪便中的氮、磷、钾含量是影响粪便堆肥处理和利用的重要营养元素。

通常采用化学分析法对粪便样品中的氮、磷、钾含量进行测定。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了解不同时间和不同批次的奶牛场粪便中氮、磷、钾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后续的处理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四、结论奶牛场粪污产生量及性能参数的测定对于做好粪污的管理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奶牛粪便量、干物质含量、pH值、有机物含量以及氮、磷、钾含量进行测定,可以了解粪便的产生规律和性能参数,为粪便的处理和利用提供重要的依据。

粪便检查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粪便检查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粪便检查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李伍杰;李孟波【期刊名称】《广西畜牧兽医》【年(卷),期】2019(035)001【总页数】3页(P33-35)【作者】李伍杰;李孟波【作者单位】博爱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 河南博爱 454450;博爱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 河南博爱 4544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3.917粪便检查是奶牛养殖人员工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通过检查粪便可以评判奶牛营养和健康状况,为奶牛日粮调整和疫病防控提供依据。

笔者结合生产实践,从奶牛粪便检查意义、粪便成分和常用的粪便检查方法3个方面浅谈粪便检查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1 粪便检查意义粪便是奶牛采食草料后经过一系列消化代谢过程,最终排出的废弃物。

它是评定奶牛消化系统功能好坏、消化吸收效率和判定奶牛饲养过程中出现疾病的一种最简单的有效方法。

奶牛机体出现健康问题时,可以通过检查粪便为我们饲养和诊疗提供线索。

2 奶牛粪便组成奶牛粪便主要是饲草料未被吸收而产生的残渣部分,由消化道通过大肠,从肛门以固体、半流体或流体形式排出体外。

粪便中的营养成分组成和成分来源构成如表1和表2所示。

3 粪便检查的方法通常粪便检查的方法有3种:感官检查法、粪便评分法、粪便分析筛法。

表1 奶牛粪便营养成分重量组成成分比例(%)水分83.20~86.36粗灰分11.60~23.10粗蛋白11.30~22.40粗脂肪1.90~7.30粗纤维12.10~32.10无氮浸出物35.20~54.40注:粗灰分—无氮浸出物为干物质基础。

表2 奶牛粪便主要成分来源构成成分比例备注饲料残渣约30%饲料未完全消化从肠道排出。

新陈代谢产物约30%包括消化腺体分泌的粘液、胃肠道粘膜脱落的上皮细胞、肝脏代谢产生的胆色素、通过肠道排出的金属离子、酶、激素和维生素等。

微生物约30%其中大部分已经死亡。

3.1 感官检查法感官检查是最直观的方法,通常从颜色、粘稠度、内容物和气味4个方面进行检查。

畜牧业中的粪便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畜牧业中的粪便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畜牧业中的粪便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肉类和乳制品。

然而,畜牧业也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大量畜禽粪便的处理与利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对粪便处理和利用的重视不够,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本文将对畜牧业中的粪便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进行讨论,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粪便处理的重要性畜牧业中的粪便是一种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土壤或水体中,会导致水质污染、土壤贫瘠等问题。

此外,大量的有机物和细菌也会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粪便处理是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

二、粪便处理的方法及其优缺点1. 厌氧发酵法厌氧发酵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粪便处理方法之一。

通过将粪便置于密封的容器中,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粪便分解成沼气和有机肥料。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高效处理粪便,产生可再生能源和有机肥料。

然而,由于操作复杂和设备成本高昂,厌氧发酵法在一些小规模畜牧场中难以推广。

2. 堆肥法堆肥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粪便处理方法。

将粪便与秸秆、木屑等混合后进行堆肥,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粪便分解成有机肥料。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廉且易于操作。

然而,堆肥法处理时间较长,且对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有较高的要求。

3. 牌牛肥料的浸泡法牌牛肥料的浸泡法是一种将粪便与水混合后进行浸泡的处理方法。

通过浸泡,将粪便中的有机物质溶解在水中,制成液态有机肥料。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高效利用粪便中的营养物质,并且可以直接用于土壤施肥。

然而,浸泡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异味等。

三、粪便资源化利用的价值粪便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物质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用于农田的施肥、生物能源的生产等。

其中,粪便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而粪便发酵后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取暖、照明等用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规模奶牛场粪便与污水的收集处理

规模奶牛场粪便与污水的收集处理

规模奶牛场粪便与污水的收集处理【摘要】规模奶牛场粪便与污水的收集处理是农业生产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从背景介绍和问题提出入手,介绍了规模奶牛场粪便与污水产生情况和收集系统设计。

接着分析了收集处理技术,并探讨了粪便肥料再生利用的重要性。

最后对污水处理效果进行评估,总结了规模奶牛场粪便与污水的收集处理成果,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可以更好地解决粪便与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环境健康。

粪便肥料再生利用的推广也将有助于减少化肥使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规模奶牛场、粪便、污水、收集处理、再生利用、技术分析、效果评估、发展展望、成果、问题提出1. 引言1.1 背景介绍规模奶牛场是指专门用于养殖奶牛的大型农场,通常拥有大量奶牛。

随着人们对奶制品需求的增加,规模奶牛场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粪便和污水的产生。

这些粪便和污水如果不得当处理,将会对环境和周围社区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危害。

规模奶牛场粪便和污水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传统的处理方法往往存在着效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

如何有效地收集和处理规模奶牛场粪便和污水,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规模奶牛场粪便与污水的收集处理问题,从粪便与污水产生情况分析、收集系统设计、处理技术分析、粪便肥料再生利用以及污水处理效果评估等方面,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通过对规模奶牛场粪便与污水的全面处理,不仅可以减少环境负荷,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提出规模奶牛场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养殖模式,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粪便和污水的处理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规模奶牛场产生的粪便和污水大量排放,如果没有有效的收集和处理措施,将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规模奶牛场粪便与污水的收集处理问题亟待解决。

在现实生产中,规模奶牛场粪便处理不规范,存在粪便外泄、粪便堆积、粪水混合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周边环境的卫生和生态平衡,还对牛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造成了不良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 冲洗粪便
一、奶牛粪便的组成
正常高产奶牛的粪便看起来成堆,有3~6个叠圈,堆高约3.8厘米,中央有1个浅窝,在粪便中几乎找不到谷物颗粒或长于0.64厘米的纤维。

对奶牛粪便进行化学分析和研究得知:在高产奶牛新鲜粪便中,水分占83.2%~
86.36%、有机物占8.44%~10.62%、pH为7.8~8.4 ;干物质中粗蛋白占11.3%~22.4%、粗纤维占12.1%~32.1%、粗脂肪占1.9%~7.3%、粗灰分占11.6%~23.1%、无氮浸出物占35.2%~54.4%。

其主要成分包括:①饲料残渣;②机体代谢后的产物,包括消化腺体分泌的黏液、胃肠道黏膜脱落的上皮细胞、代谢后的废物(如由肝代谢产生的胆色素等)、由血液通过肠道排出的某些金属离子(如Ca2+、Fe2+、Mg2+、Hg+等)。

此外,粪便中还有某些酶、激素和维生素;③大量微生物(其中大部分为死亡的),有时可占粪便组成的20%~30%。

二、从以下三方面对奶牛粪便进行观察
1.颜色
粪便的颜色可随饲料的品种、胆汁浓度和饲料的消化率而变化。

采食含较多谷物的典型TMR日粮时,粪便通常是黄褐色;如果奶牛正腹泻,粪便的颜色将变成灰色;痢疾和球虫病引
起的肠道出血,其粪便呈黑色和带血样;而像沙门氏菌引起的细菌感染,就产生浅黄色或浅绿色腹泻粪样;正接受疾病治疗的奶牛,其粪便可能会因所用药物的作用而呈异常。

2.黏稠度
正常粪便中的物质具中度的粥样黏稠度,堆高在2.5~5厘米之间。

腹泻不但可由中毒、感染和寄生虫引起,还可由碳水化合物在后肠过度发酵和产酸引起。

稀松的粪便也可能由采食过多的蛋白或高水平的瘤胃降解蛋白产生,它是需要消耗更多的水分,通过尿液排出过多氮的结果。

限制饮水和限制蛋白进食量常常产生坚硬的粪便,严重脱水时粪便呈坚硬的球状,左侧真胃移位的奶牛,其粪便为糊状。

3.内容物
理想的粪便应表现出机体对绝大部分饲料和营养均匀一致的消化和利用。

如果我们看到粪便中含有大量未消化的谷物和长粗饲料(大于1.27厘米),表明瘤胃发酵功能有问题,或较多的后肠发酵。

相对于瘤胃发酵,后肠发酵效果和价值较低,这是因为后肠营养物质的吸收率较低。

其原因可能是有效纤维采食不够,没能有效刺激瘤胃反刍和保持正常的瘤胃pH 值所致。

干粪便的表面如有白色呈现,说明有未消化的淀粉存在,淀粉越多,白色越明显。

粪便中可看到较多黏液的话,表明有慢性炎症或肠道受损,有时也能看到黏蛋白管型物在其中,这些都说明大肠有损伤,是由过度的后肠发酵和过低的pH值所引起。

粪便中如有气泡,表明奶牛可能瘤胃酸中毒或由后肠过度发酵产生气体所致。

三、粪便评分
图4. 评2分粪便样
图6. 评4分粪便样
不同阶段的奶牛粪便推荐值:干奶牛3.5 分;干奶后期3.0 分;新产牛2.5分;高产牛3.0 分;产奶后期牛3.5分。

由于奶牛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奶牛的粪便评分不可能成为通用的管理工具。

但粪便表观如发生较大的变化,表明配合饲料的构成发生大的变化,提醒管理者对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

奶牛粪便的评定是检查奶牛营养问题的至关重要点。

营养专家和饲养人员应该对每一头奶牛的粪便予以检查,不仅要观看粪便的外观,更要检查粪便中未消化饲料颗粒的存在。

通常通过奶牛消化状况分析工具——粪便分离筛来分析奶牛粪便。

图8. 三层粪便分离筛
图9. 完全未消化的玉米粒
图10. 理想比例分层图
1.用途
通过感官了解粪便中未消化的饲料颗粒的多少来分析饲料的消化率,判断瘤胃的发酵情况。

2.原理
用三层筛(表2)将粪便过滤,未消化的饲料颗粒因大小不同而分布于不同层的筛上,颗粒大的在上层。

3.方法
取样(要求有代表性,至少占牛群头数的10%)—冲洗—涮洗(要求最后流出的水接近清水)—分层比较(整理成厚度一致的圆饼形,比较面积)
4.感官评定
各层的存留物及比例(顶层:完整的谷物颗粒,大的粗料颗粒;中层:破碎的谷物颗粒,中等大小的粗料颗粒;底层:细小饲料残渣等。

)
5.结果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