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读书笔记及内部资料
【人大《会计学》】第7章固定资产

─ (1)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 购买工程物资时,
─ 借:工程物资(实际支付的不含税的价款)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贷:银行存款(实付价款)
─ 领用工程物资时,借:在建工程
─
贷:工程物资
─ 其他相关支出 借:在建工程
─
贷:原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应付职工薪酬
─ 建造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借: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成本不包括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外购固定资产分为: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和需要安装的固定 资产两类。
─ (1)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 借:固定资产(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金额)
─ p1【例7-1】 ***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传播!
─ 3、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 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 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应 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摊销金额除满足 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外,均应当在信 用期间内确认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包括直接发生的价款、运杂费、 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也包括间接承担的借款利息、外币借 款折算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
2009年1月1日增值税转型改革后,企业购建(包括购进、接受 捐赠、实务投资、)
─ 2、预计弃置费用应折现计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 弃置费用,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
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将要在资产 弃置时发生的支出。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非专业用)习题答案(部分)

第一章思考题1、会计的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能否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讨论我国会计体系建设的目标?答:略,请见教材。
2、在企业为外部各信息使用者提供的信息与为内部管理层提供的信息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答:企业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的信息是为了外部人士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
这些信息必须符合会计法规的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企业为内部信息使用者提供的信息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在形式上更为灵活,并不受会计法规的约束。
3、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信息是什么?债权人最为关注的信息是什么?答:因此投资者关注投资对象获取利润的潜力和持续性。
债权人最关注的都是贷款本息的安全性。
4、审计报告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起什么作用?答:审计报告是由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注册会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是以超然独立的第三者身份,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
这种意见,具有鉴证作用。
股份制企业的股东主要依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来判断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进行投资决策等。
5、目前上市公司年报中主要包括哪些会计报表?答: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6、请简述四个基本会计假设的含义。
答:略,请见教材内容。
7、请简述会计原则的名称及其含义。
答:略,请见教材内容。
8、为什么总资产等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和?答:资产负债表的左、右两方分别代表了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
左方的资产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是以什么形式占用着的;右方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则反映了这些资金是从什么渠道取得的:向债权人借入的表现为负债,向投资人筹措的表现为所有者权益。
因此,资产负债表的左方合计一定等于右方合计。
9、资产和费用的区别是什么?答: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人大《会计学》】第3章货币资金和应收款项

借:其他应收款——谢霖 21 000
贷:库存现金
21 000
谢霖差旅费花了15 000元,经批准予以报销。交回相关的发票和现金余款6
000元。
借:库存现金
6 000
管理费用
15 000
贷:其他应收款——谢霖
21 000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8
三、现金盘点发生短缺或溢余时的核算
企业的外埠存款、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信用证保证 金等,在“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不通过“银行存款”科 目核算。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12
一、转账结算收款人的会计处理
企业收到付款人交付的支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时,应在转 账收款完毕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根据具体情形贷记 “主营业务收入”或“应收账款”等科目。
2
学习目标
1.掌握:货币资金的会计处理规则;应收账款核算的总价法; 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的会计处理规则。
2.理解:谨慎性原则的含义;货币资金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的 列示方法。
3.了解:现金管理条例、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相关金融法 规;应收票据、应收利息和应收股利的会计处理规则;核算应 收款项坏账损失的“备抵法”。
将现金369 000元存到银行。
借:银行存款
369 000
贷:库存现金
369 000
签发支票,从银行存款账户取出12 000元现金。
借:库存现金
12 000
贷:银行存款
12 000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6
二、现金借支的核算
1)职工出差预支差旅费
2)职工凭发票报账时,应按经批准的报销金额
(人大《会计学》)第2章会计循环

的丰富,逐渐演变为单纯表示各种财产物资增减变化的记账符
号。
Hale Waihona Puke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22
❖ 二、借贷记账法的含义
❖ ◆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记账方法。
18
❖ 二、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
❖ (一)理论依据
❖ ●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即各种业务的发生,起码会引起两 个会计要素(或同一要素中的两个项目)发生增减变化。体现 了如下规律:
❖
❖ 运用会计方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动记录下来,即复式记账。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2
2.1 会计循环概述
❖ 会计核算表现出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状态,称为会计循环。
原原原始始始凭凭凭证证证 ①
收款凭证 付款凭证 转账凭证
② ④ ③
库存现金日记账
银行存款日记账
⑤ 总账
⑤ 明细账
会计报表 ⑥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4
❖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专门格式,用以分类、连续 的记录经济业务的工具。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
设置依据 (账户名称)
专 门 格 式
发生时间
记账依据 经济业务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增减变动
余额
5
9
Continued
❖ 账户名称 “库存现金”明确了账户的核算对象。
❖ 期初余额23,000元记录在账户左方(即借方)的第一行。期初 余额是从上期期末余额结转而来。上期期末余额的方向决定了 期初余额应记录在借方还是贷方。依此例,显然,库存现金账 户的上期期末(去年12月31日)有借方期末余额为23,000 元。一般说来,资产类账户常常表现为借方余额;负债和所有 者权益类账户常常表现为贷方余额。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第一章

第二: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 完整性:对所有的会计对象都要计量、记录、报告,不能有任何遗漏; • 连续性:对会计对象的计量、记录、报告要连续进行,不能有任何中断; • 系统性:保证所提供的会计资料能够成为一个系统的、有序的整体。 这也是会计与其他管理活动,如设备管理、生产管理等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 合法性: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法规,会计准则等; • 合理性: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和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要求。
会计核算职能与会计监督职能之间的关系: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其他职能 是这一职能的派生。与其他经济管理活动相比,这种 核算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 会计的监督职能寓于会计的核算职能之中,是在核 算过程中的监督。也只有搞好会计监督职能,才能保证 经济活动按预期的要求进行,才能发挥会计核算的作用, 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由此,可有有关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的关系:将经济信息按一定的规则量 化为会计信息,才能够确认,不能够进行会计计量的信息自然不能进行确认。
二、会计记账
此处介绍的会计记账,亦即我们一般称谓的七种会计核算方法。 概括地说:在单位组织的经济业务发生时,
要根据业务的内容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并加以审核; 要按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账户; 要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运用复式记账法登记账簿; 对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费用,以及需要确定成本的业务,要进行成本计算; 对凭证、账簿的记录的财产要通过财产清查加以核实,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性; 在上述工作均已完成后,依据确认的各种数据编制会计报表。
中国人民大学《基础会计》课后习题答案(PDF版)

第1章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1.4.1思考题参考答案(要点)1.答:一般认为,会计的发展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主要时期。
古代会计的标志有:会计专职人员的出现,会计机构的建立,以及“会计”名词的形成等;近代会计的标志是复式簿记(也称复式记账法)的创建与传播;现代会计的标志是会计目标的变化,管理会计的形成并与财务会计分离,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以及随世界经济一体化而兴起的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等。
2.答:会计产生和发展表明:会计是适应人类对经济活动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又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在古代会计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决定了会计不可能有快速的发展。
在近代会计阶段,会计在民间得到了广泛应用,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复式簿记诞生并取代单式簿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在现代会计阶段,特别是在产业资本主义推动下,企业的组织形式呈现出多元性,要求会计不仅要服务于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更要服务于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
由此可见,经济环境对会计产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3.答:会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会计所要实现的目的或达到的最终成果。
会计目标的代表性观点有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种。
决策有用观认为,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其经济决策相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企业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方面的财务信息和企业经营业绩方面的经营成果信息。
受托责任观认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层作为资源管理的受托方,接受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委托,应承担有效管理和运用受托资源,并促使其保值增值的责任。
为此,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同时应承担如实向委托方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义务。
4.答:在会计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会计的认识有所不同,对会计进行定义的角度也有较大差别。
因此,会计的定义并不是唯一的,但具有以下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管理活动论观点认为:“会计这一社会现象属于管理范畴,是人的一种管理活动。
(经典)会计专业研究生学期读书笔记

感想及论文构思
时过境迁,盈余信息质量已经是一个比较古老的话题了,想在这个问题上有所创 新难度非同一般,我最终的感想是:是时候放弃了,还是另辟蹊径吧!
模型二感想及论文构思余怒涛等2011认为基本面信息是投资者所能获取的上市公司最直接的财务信息可以通过分析基本面信息对盈余反应系数的影响通过对存货应收账款主营业务利润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审计意见报表披露及时性这八个基本面的指标衡量盈余质梁春燕2012认为可以从应计项目分析备抵项目分析及会计方法变更分析三方面评价企业盈余信息质量
1
第三章 盈余质量分析的经济学解释 首先,作者提出了Akerlof(1970)研究的“柠 檬市场”下质量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问题。其研 究认为,在极端情况下,旧车市场可能根本无法 存在—格雷辛姆定律(如果有两种交换手段一起 在市面流通,价值较大的一种将会消失,即”劣 币驱逐良币“现象)。 作者通过模型论证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当投资者 不能辨别公司盈余质量而仅仅关注盈余表面数字 时,股票交易市场不会再存在。为了保证市场交 易的效率,市场参与者或者股票的买卖双方需要 支付一定的成本使得交易活动能够实现,这种成 本支付就源自于获取公司盈余质量信息的活动。
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学读书笔记及内部资料汇编

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学读书笔记及内部资料汇编1.某企业以银行存款300 000元购入不需要安装的通讯设备一台。
该设备的折旧年限为20年,净残值率为4%,预计清理费用为0。
试以使用年限法计算该设备的月折旧额、月折旧率,并作出购入时及当月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2000年简答)2.某公司1997年12月31日的有关财务数据如下:销售收入 300万元销售成本 120万元现金 50万元短期投资 100万元长期投资 60万元应付账款 130万元应收账款 120万元应付利息 80万元短期借款 170万元存货 150万元其他短期负债 120万元长期借款 90万元固定资产(净值) 230万元销售及管理费用 50万元利息费用 80万元股东权益 120万元试根据上述资料:(1)编制此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2)计算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销售利润率、速动比率。
(1999年简答)3.某公司1997年12月31日的有关财务数据如下:销售收入 300万元销售成本 120万元现金 50万元短期投资 100万元长期投资 60万元应付账款 130万元应收账款 120万元应付利息 80万元短期借款 170万元存货 150万元其他短期负债 120万元长期借款 90万元固定资产(净值) 230万元销售及管理费用 50万元利息费用 80万元股东权益 120万元试根据上述资料:(1)编制此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2)计算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销售利润率、速动比率。
(1999年综合)4.某公司在某一会计年度终了时,有关财务状况如下:流动资产 960其中:应收账款 380存货 560非流动资产 1340流动负债 950资本金 350营业收入 3000营业支出 2800利润 200试计算:(1)资产负债率;(2)流动比率;(3)资本利润率;(4)应收账款周转率;(5)营业收入利润率;(6)营业支出利润率。
(1998年综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简述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范围以及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相比的优缺点。(2001年计算)
4.资料:某企业第一车间实行计时工资制,对所生产的A产品采用定额法进行产品成本的计算,有关资料如下:
(1)A产品的工时消耗定额为12小时/件,计划单位小时工资为5元/小时候;
(2)本月计划产量为2 100件,实际产量为2 000件;
工10件。902批乙产品的10件完工产品耗用500工时;乙产品所耕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其他资料见901批甲产品和902批乙产品成本明细
账的有关记录:
产品成本明细账
901批甲成品
日月
摘要
原材料
工时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30 9
本月发生
13 000
350
31 10
本月发生
250
31 10
累计
产成品产量(件) 原材料 定额工时(小时)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定额 实际
月初在产品
400
1 800
2 500
本月生产费用
7 600
35 000
45 500
合计
费用分配率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聚份额
月末在产品
要求: (1)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甲产品生产成本,并编制甲产品成本汇总表(写出成本计算的全部过程);
210 000
税前净利润
130 000
300 000
要求:采用完全成本法重新编制1998年度损益表。(2000年计算)
2.全部成本法下的净收益与变动成本法下的净收益是否具有内在联系?试用最简捷的方法说明两者间的联系。(1998年简答)
3.在期初存货量等于期末存货量的情况下,按变动成本法与按安全成本法计算的净收益是否相等?请详细说明理由。(1997年论述)
产品在第一车间的工时消耗定额为10小时/件,在第二车间的消耗定额为15小时/件。
(2)本月第一车间投产甲产品480元,实际耗用A材料3 000公斤,本月A材料的成本差异率为-1%。
(3)本月甲产品的产成品产量为500件。
(4)其他有关资料见第一、第二两个车间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成本明细账
第一车间:甲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运输队 24 000元
制造费用——修理车间 6 000元
制造费用——运输队 4 000元
(2)辅助生产劳务的供应和耗用情况如下:
修理车间(小时)
运输队(公里)
修理车间
9000
运输队
6000
基本生产车间
10000
40000
行政管理部门
2000
7000
合计
18000
56000
其修理车间与运输队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下: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读书笔记及内部资料汇编[上]
1.资料:A公司于19×0年末成立时购入一台新设备,成本为800 000元,预计无残值。税法规定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4年;该公
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该公司每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800 000元。公司成立时适用所得税税率40%。19×4年该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变
(2)根据分配结果编制有关会计分录(要标出明细科目)。
(3)对交互分配法进行简要评价。
(注:分配率保留四位小数;费用分配的尾差计入管理费用。)(1998年综合)
1.用定额比例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中分配加工费用,以下三种情况下各用什么方法计算并说明理由:
(1)共四道工序,各工序定额10小时,各工序在产品都为500件;
第二车间:甲半成品
单位:元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1 800
300
200
2 700
本月生产费用
11 800
2 200
1 600
18 400
生产费用合计
13 600
2 500
1 800
21 100
完工产品成本
12 000
2 270
1 630
18 800
月末在产品成本
1 600
230
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与广义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采用定额比例法。即原材料费用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其他各项费用
均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有关资料如下:
(1)甲产品生产只耗用A材料,A材料在第一车间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甲产品的A材料消耗定额为6公斤/件,A材料的计划单价为20元/公斤;甲
(2)共四道工序,各工序定额10小时,各工序在产品分别为200件,300件,500件,1000件;
(3)共四道工序,各工序定额分别为4,6,5,7小时,各工序在产品都为500件。(2003年综合)
2.定额比例法(2002年名词)
3.资料:某企业的甲产品生产分两个生产步骤,分别由第一、第二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生产的半成品全部为第二车间耗用,成本计算采用
(2)该公司的综合保本销售额和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3)计算该公司计划期内可实现的税前净利。(1998年综合)
1.某公司1997年开始生产新产品甲,当年生产12 500件,本年度存500件。1988年销售大幅度上升,致使甲产品的生产超过设计上产能力,因而
1998年固定制造费用增加10 000元。为应付1999年销售需求的增加,年末增加甲产品储备500件。该公司按变动成本法编制的1997年、1998年损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1 500
300
855
2 655
本月生产费用
7 000
1 300
3 750
12 050
生产费用合计
8 500
1 600
4 605
14 705
完工产品成本
7 600
1 400
4 125
13 125
月末在产品成本
900
200
480
1 580
产品成本明细账
13 000
600
产品成本明细账
901批甲成品
日月
摘要
原材料
工时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30 9
本月发生
18 000
450
31 10
本月发生
350
31 10
累计
18 000
800
要求: (1)根据以上资料,分项计算本月全部产品的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2)计算901批甲产品和902批乙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
4.怎样降低企业的盈亏临界点?(2003年简答)
5.某公司在计划年度内准备生产并销售甲、乙、丙三种产品,其固定成本总额为48 000元。其售价分别为1 800元、4 000元、2 000元;其销售
量分别为80台、160台、400台;其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1 440元、3 600元、1 200元。
要求计算; (1)该公司的贡献毛益保本率和贡献毛益创利率。
1.累计间接计入费用(2003年名词)
2.间接生产费用(2001年名词)
3.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1999年名词)
4.某企业设有修理车间和运输队两个辅助生产部门。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采用交互分配法。本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1)有关明细账记录的修理车间和运输队的待分配费用如下:
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30 000元
(1)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的有关记录:
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月日
摘要
原材料 工时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9 30
在产品
98 000 7 000 20 000
24 200
10 31
本月发生
22 000 2 000 7 000
7 300
10 31
累计
120 000 9 000 27 000
31 500
(2)本月(10月)901批甲产品和902批乙产品有完工产品。其中901批甲产品9月投产20件,本月全部完工;902批乙产品9月投产18件,本月完
(3)本月实际发生生产工资132 000元,实际耗用生产工时25 000小时;
(4)A产品本月期初、期末均无在产品。
要求: (1)计算A产品本月生产工资脱离定额差异;
(2)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和所给资料在计算分析的基础上,说明本月A产品生产工资脱离定额差异的形成原因。(2001年计算)
5.B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B产品生产只消耗一种原材料,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有关B产品的其他资料如下:
项目
1997
1998
销售收入
1 200 000
2 100 000
减:销售产品的变动生产成本 840 000
1 470 000
创利额
360 000
630 000
减:固定制造费用
60 000
70 000
毛利
300 000
560 000
减:固定推销及管理成本
50 000
50 000
变动推销及管理成本
120 000
(5)本月完工产品为900件。
要求: (1)计算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2)根据下列条件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
1)脱离定额差异按定额费用比例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定额变动差异和原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2000年计算)
6.某企业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为间接费用。有关资料如下:
4.试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净利润之间的关系(2003年论述)
5.现有资料如下:(1)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有关资料如下:
①本年销售收入500 000元、销售成本350 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