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重点知识复习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重点知识复习整理

初中物理初二下册复习资料第七章?力?复习第一节力1、力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作用。

2、力产生条件:①必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

②物体间必需有互相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性质:物体间力作用是互相〔互相作用力在任何状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互相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作用效果:力可以变更物体运动状态。

力可以变更物体形态。

说明:物体运动状态是否变更一般指:物体运动快慢是否变更〔速度大小变更〕和物体运动方向是否变更。

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变更时,可以推断受到了力作用。

5、力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感性相识:拿两个鸡蛋所用力大约1N。

6、力三要素: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表示法:力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线段把力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假如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二、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复原到原来形态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复原原来形态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力叫弹力,弹力大小与弹性形变大小有关4、力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大小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B、运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考前须知:加在弹簧测力计上力不许超过它最大量程。

三、重力:⑴重力概念:地面旁边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力叫重力。

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1、物体受到重力跟它质量成正比。

2、重力跟质量比值是个定值,为9.8N/Kg。

⑵重力大小计算公式G=mg 质量为1kg 物体所受重力为。

⑶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程度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程度。

⑷重力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作用点叫重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资料(全册书所有公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资料(全册书所有公式)

s = nh F 表示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国际制单位:N. n 表示承担物体重力的绳子段数。 G物 表示物体的重力,国际制单位:N. G动 表示动滑轮的重力,国际制单位:N. s 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国际制单位:m. h 表示物体上升的高度, 国际制单位:m.
13、杠杆的平衡条件公式
F1l1 = F2l2
变形公式: F示 = G − F浮 , G = F浮 + F示 .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 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9、浮力公式(状态法)
F浮 = G排 = 液gV排
漂浮或悬浮:漂浮在液面上或处于悬浮状态的物体所受的浮 力与所受重力大小相等。
F浮 表示浮力,国际制单位:N.
h 表示所在位置的深度(所在位置到液面的的 距离),国际制单位:m.
变形公式: = p , h = p .
gh
g
F液 表示物体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G 表示物体的重力。
6、浮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
Hale Waihona Puke F示 表示物体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F1 表示动力,国际制单位:N.
l1 表示动力臂,国际制单位:m.
F2 表示阻力,国际制单位:N.
l2 表示阻力臂,国际制单位:m.
变形公式:
F1
=
F2l2 l1
, l1
=
F2l2 F1
,
F2
=
F1l1 l2
, l2
=
F1l1 F2
,
15、机械效率公式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力知识点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是:(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增大有益摩擦的: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笔记(最全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笔记(最全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笔记(最全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册物理笔记一册在手,打牢基础十年经验,倾心整理目录第七章力 2 1、力 2 2、弹力 3 3.重力 3 第八章运动和力 5 1.牛顿第一定律 5 2、二力平衡 6 3、摩擦力: 7 第九章压强 9 1.压强 9 2.液体的压强 10 3.大气压强 11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2 第十章浮力 13 1.浮力 13 2、阿基米德原理 14 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4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16 1.功 16 2、功率 (P) 16 3.动能和势能 17 4、机械能及其转化 18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19 1.杠杆 19 2.滑轮 20 3、机械效率η 22 第七章力 1、力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发生作用的两个力,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力的作用效果: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表示方法: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模型法)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支持力和压力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或者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弹力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完整版)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力7.1力(F)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力: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弹力:
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重力: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大小:
g=mg,g=9.8N/kg。

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电压和电阻:
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常见的电压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和微伏(μV)。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常见电源的电压值如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一个蓄电池的电压为
2V。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

每个知识点都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巩固和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之间满足折射定律。

第二单元:凸透镜与照相机- 凸透镜:中心、光轴、顶点、主轴、焦点、焦距-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像距、物的高度、像的高度之间的关系- 照相机:镜头、快门、孔径、焦平面第三单元:声的传播- 声的产生:振动体产生声波- 声的传播:机械波,需要媒质传播- 声的特性:音速、频率、波长,声音的高低和大小第四单元:声的反射与波动- 声的反射:声波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反射,遵循反射定律- 声的波动:声波的传播是通过气体、液体和固体中的分子振动传递的第五单元:电与磁- 电路中的电流:电荷的流动形成电流- 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导线和电器- 磁性物质和磁场:磁力线、磁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第六单元:电的华尔兹和电解质溶液- 电的华尔兹法则:磁感应强度、导线长度、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理和条件第七单元:电的磁效应- 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流:导体在磁场中相对运动会感生电动势和电流- 电感和互感:电感的概念和特性,互感的概念和应用第八单元:电磁感应与电能传输- 安培环路定理和法拉第定律: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定律- 发电机和变压器:电能的转换和传输原理及实际应用第九单元:直流电和电化学- 直流电的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 电化学现象:电解和电镀的原理和实际应用第十单元:利用电和光的现代技术- 电的常用应用:电灯、电铃、电炉等- 光的常用应用:光纤通信、激光器、光电器件等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各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对您有帮助!。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主要包括了质量、力、杠杆、简单机械和光的传播等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一、质量1. 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是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

2.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3. 质量的测量方法有平均法、秤法、弹簧秤法等。

二、力1.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导致物体发生状态变化的原因。

2. 力的单位是牛顿(N)。

3. 力的分类有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类。

4. 力的作用效果有拉力、压力、推力、摩擦力等。

三、杠杆1. 杠杆是利用杠杆原理进行力的平衡和增大的机械装置。

2. 杠杆原理:力的乘法定律和力的平衡定律。

3. 杠杆分为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4. 杠杆的条件是力的乘积相等、力的和为零。

四、简单机械1. 简单机械是由一个或几个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2. 简单机械包括斜面、轮轴、滑轮和螺旋等。

3. 斜面可以减小力的大小,但需要增加力所作的距离。

4. 轮轴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也可以增大力的大小。

五、光的传播1. 光是一种电磁波,是由光源发出的。

2. 光的传播方式有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两种。

3. 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法线上的点是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所在的平面的交点。

4.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角和入射角、折射率和波长有关。

5. 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的传播方式,也是光学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以上是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的运行规律。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来观察、验证这些知识点,从而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物理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
物体和
物体。
二、 弹力
1、弹力:( 1)弹性形变:在
内,能够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 2)形变后
自动恢复
原状的形变。 ( 3)弹力是物体发生 弹性形变 而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 4)产生的条件: 接触 、 形变 。( 5)弹力的三要素:①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有关。②弹力的
三、 摩擦力
1、摩擦力:( 1)两个相互
的物体,当它们发生
或有
时在接触
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两物
并挤压。②接触

。③发生相对运动或有
。( 3)摩擦力的分类:①静摩擦力:将要发生相对运
动但又没有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
使它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2、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 总保持

(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
得到的。
( 3)力是
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
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
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速度相同 。
,方向
,并且作用在
上,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
2、二力平衡的应用: ( 2)己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个力的 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2)根
3、力和运动的关系: ( 1)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非平衡力
运动状态

物体保持
。(2)受
4、 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比:
分类
平衡力
测力计。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

,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
量程。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 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 ,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④读
1
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

三、重力
1、重力的由来 :(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 吸引 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2)重力:由于 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叫做重力。地球上的所有
,简称:
,符号是

2、 力的作用效果 :(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力可以使物体

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
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
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形变是指
发生改变。
3、 力的三要素 :(1)力的


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会影
响力的作用效果。 ( 2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图形。
相互作用力
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这两 定义
个力叫做平衡力
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两个力叫做相互作 用力
①受力物体是同一物体②性质可能不相同的 不同点
两个力
①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它们互为受力物体和施 力物体②性质相同的两个力
共同点 ①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②施力物体分别是两个物体
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大小: ( 2)重力的大小叫 重量 。(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
量成正比。公式: G=
,式中, G 是重力,单位 N ; m 是质量,单位 kg ; g= N/kg 。( 3)
重力随物体 位置 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重力最大,靠近赤道处重力最小。
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
有关,
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
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二、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 物体受到两个力 (或多个力) 作用时, 如果能 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 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
, 。( 3)二力平
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 如果大小
3、 重力的方向: ( 1)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 2)应用: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4、重心:( 1)重力的
叫重心。( 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
几何中心 上。有的物
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第八章
运动和力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维持运动是否需要力: ( 1)亚里斯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种观点是错 误得;( 2)伽利略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方向跟形变的方向
,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

接触面。
2、弹簧测力计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在形变限度内弹力
的大小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
否指在
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簧测力计的
,以免损坏
②滑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滑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③滚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
滚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决定因素: 物体间的
大小、 接触面的

( 2)方向:与
方向相反。( 3)探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3、 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 ( 1)增大摩擦的主要方法:①
3、 惯性:( 1)惯性:一切物体
性质叫做惯性。 ( 2)对 “惯性 ”
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① “一切物体 ”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②惯
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
,不是一种力,所以说 “物体受到惯性 ”或 “物体受到惯性力 ”等,
都是错误的。③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
( 3)作力的示意图的步骤: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
和力的方向;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
向画力的作用线,用
表示力的方向;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
示;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
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复习
Hale Waihona Puke 第七章 力一、 力1、力的概念:( 1)力是 物体间的相互 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 ( 2)有的力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产生的, 如: 物体间的推、 拉、 压等力, 但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
比如重力、磁力、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 3)力的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