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合成工艺改进(3)
中药鉴定学模拟试卷2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药鉴定学模拟试卷2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B1型题 4. X型题1.采用透析法分离成分时,可以透过半透膜的成分为A.多糖B.蛋白质C.树脂D.叶绿素E.无机盐正确答案:E2.聚酰胺色谱中洗脱能力强的是A.丙酮B.甲醇C.二甲基甲酰D.水E.NaOH水溶液正确答案:C3.分离水溶性生物碱时,多采用A.乙醇沉淀法B.碘化铋钾沉淀法C.铅盐沉淀法D.雷氏盐沉淀法E.乙醚沉淀法正确答案:D4.用离子交换树脂法纯化总生物碱时,所选择的树脂类型是A.弱酸性B.强酸性C.中性D.强碱性E.弱碱性正确答案:B5.苷类酸催化水解的机制是A.苷键原子先质子化,然后与苷元之间键断裂生成阳碳离子,再溶剂化成苷元B.苷键原子先质子化,然后与糖之间的键断裂生成阳碳离子,再溶剂化成糖C.苷键原子与苷元之间键先断裂生成阳碳离子,然后质子化,再溶剂化成苷元D.苷键原子与糖之间的键先断裂生成阳碳离子,然后质子化,再溶剂化成糖E.以上均不正确正确答案:B6.检查苦杏仁苷,常用的试剂是A.三氯化铁B.茚三酮C.三硝基苯酚D.亚硝酰铁氰化钠E.硫酸铜-氢氧化钠正确答案:C7.蒽醌类常用的粗分方法为A.渗漉法B.pH梯度萃取法C.超临界萃取法D.盐析法E.煎煮法正确答案:B8.用葡聚糖凝胶分离下列化合物,最先洗脱下来的是A.紫草素B.丹参新醌甲C.大黄素D.番泻苷E.茜草素正确答案:D9.在碱液中最难水解的是A.8-甲氧基香豆素B.7-羟基香豆素C.6-甲氧基香豆素D.5-甲氧基香豆素E.7-甲氧基香豆素正确答案:B10.具有治疗痢疾功效的中药是A.补骨脂B.厚朴C.秦皮D.丹参E.黄芩正确答案:C11.葛根总黄酮的生物活性是A.抗菌消炎作用B.增加冠脉血流量及降低心肌耗氧量作用C.增加白细胞作用D.强心作用E.松弛平滑肌作用正确答案:B12.一般在35~70℃(1333.22Pa)被蒸馏出来的是A.含氧单萜B.单萜烯C.含氧倍半萜D.倍半萜烯E.二萜正确答案:B13.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可以区别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等,是因为A.甾体皂苷颜色变化最后呈绿色B.三萜皂苷颜色变化最后呈绿色C.甾体皂苷颜色比较浅D.三萜皂苷颜色比较浅E.甾体皂苷颜色变化最后呈紫色正确答案:A14.胆酸的提取方法主要根据胆酸的性质是A.易溶于石油醚B.易溶于水C.成盐易溶于碱水,酸化成游离,酸沉淀析出D.水提醇沉法E.酸提碱沉法正确答案:CA、碱液反应B、Bomtriiger’sC、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D、升华试验E、Molish反应15.区别大黄素和大黄素葡萄糖苷正确答案:D16.鉴别羟基蒽醌最常用的方法正确答案:B17.区别蒽酚和蒽酮正确答案:CA、6,7-二羟基香豆素B、6-O-葡萄糖-7-羟基香豆素C、7,8-二羟基香豆素D、6,7-二甲氧基香豆素E、6-OCH3-5,8-二羟基香豆素18.Molish反应呈阳性正确答案:B19.Gibb’s反应呈阳性正确答案:C20.在硅胶TLC中,Rf值最大正确答案:DA、二氢黄酮B、黄酮苷C、3-OH和5-OH黄酮D、榕碱E、邻二酚羟基黄酮以下试剂可用于检识21.氯化锶正确答案:E22.四氢硼钠正确答案:A23.二氯氧锆正确答案:CA、查耳酮B、黄酮和黄酮醇C、花色素D、二氢黄酮E、二氢黄酮和异黄酮24.一般为黄色的为正确答案:B25.自身无色但在碱液中变为橙色的是正确答案:D26.在酸液中变为红色的是正确答案:CA、半化学吸附(氢链吸附)B、物理吸附(表面吸附)C、生物碱D、酚类或醌类化合物E、极性较小的化合物;根据物质的吸附差别进行分离的色谱为吸附色谱,所用的吸附剂主要有硅胶、氧化铝、聚酰胺和大孔吸附树脂27.硅胶吸附为正确答案:B28.聚酰胺吸附为正确答案:A29.聚酰胺色谱主要用于分离正确答案:D30.硅胶吸附色谱主要用于分离正确答案:EA、东莨菪碱<莨菪碱B、顺-10-羟基二氢去氧可待因>反-10-羟基二氢去氧可待因C、小檗碱>吗啡D、秋水仙碱<吗啡E、麻黄碱>去甲麻黄碱说明由下列原因造成碱性不同的生物碱31.氢键效应正确答案:B32.空间效应正确答案:A33.共轭效应正确答案:D34.诱导效应正确答案:EA、氮苷B、硫苷C、碳苷D、酯苷E、氰苷35.最难被水解的是正确答案:C36.既能被酸又能被碱水解的是正确答案:D37.最易被水解的是正确答案:A38.水解后可产生氢氰酸的是正确答案:EA、甾体皂苷B、三萜皂苷C、酯皂苷D、含羰基的甾体皂苷元E、含羧基的三萜皂苷元39.能被中性乙酸铅沉淀的是正确答案:B40.能和胆甾醇形成稳定复合物沉淀的是正确答案:A41.能被碱水解的是正确答案:C42.能和吉拉尔试剂反应正确答案:DA、强心甾烯B、蟾蜍甾二烯(或海葱甾二烯)C、30,14-二羟基强心甾烯D、3β,14-二羟基强心甾烯E、三萜43.紫花洋地黄苷苷元的结构为正确答案:D44.甲型强心苷元结构的基本母核为正确答案:A45.乙型强心苷元的结构的基本母核为正确答案:B46.洋地黄毒苷元的结构为正确答案:D47.通常认为是无效成分或是杂质的是A.皂苷类B.树脂C.萜类D.氨基酸类E.油脂正确答案:B,D,E48.硅胶层析分离检识生物碱,为防拖尾可采用A.酸性展开剂B.碱性展开剂C.用碱水铺薄层板D.展开前氨水预饱和E.中性展开剂正确答案:B,C,D49.糖类纸色谱的展开系统中常加入一定量的乙酸、吡啶或乙醇,目的在于A.增加展开系统中的含水量B.减小展开系统中的含水量C.增大化合物的Rf值D.减小化合物的Rf值E.增大化合物在展开系统中的分配系数正确答案:A,C,E50.将下述物质混合后溶于三氯甲烷,用5%碳酸钠溶液萃取,能够被萃取出来的是A.丹参新醌甲B.大黄酸C.大黄素D.紫草素E.茜草素正确答案:A,B,C,E51.采用色谱方法分离香豆素混合物,一般不选用的吸附剂有A.硅胶B.酸性氧化铝C.碱性氧化锅D.中性氧化铝E.活性炭正确答案:C,E52.不能用于帮助判断黄酮母核上是否有邻二羟基的诊断试剂是A.甲醇钠B.醋酸钠C.醋酸钠+硼酸D.三氯化铝E.三氯化铝/盐酸正确答案:A,B53.用于区别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的方法有A.泡沫试验B.香草醛-浓硫酸反应C.三氯醋酸反应D.五氯化锑试验E.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正确答案:C,E54.乙型强心苷的性质是A.溶于水B.乙酐-浓硫酸反应阳性C.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阳性D.在UV光谱中,最大吸收在217~220nmE.三氯乙酸-氯胺T反应阳性正确答案:A,B,E。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题库:香豆素和木脂素(答案解析)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题库:香豆素和木脂素(答案解析)一、最佳选择题1、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有很强的紫外吸收,是由于结构中含有A、环辛烯环羟基B、甲氧基C、共轭苯环D、亚甲二氧基E、酚羟基2、能与香豆素类化合物反应显蓝色的是A、Gibb反应B、Emerson反应C、碘化铋钾反应D、异羟肟酸铁反应E、三氯化铁反应3、以下具有挥发性的是A、呋喃香豆素B、吡喃香豆素C、双香豆素D、分子量小的香豆素4、以下具有强烈蓝色荧光的是A、甘草酸B、七叶内酯C、二蒽酮D、麻黄碱E、大黄素5、香豆素类化合物在碱中长时间放置A、不发生变化B、生成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盐C、生成顺式邻羟基桂皮酸D、生成反式邻羟基桂皮酸盐E、生成反式邻羟基桂皮酸6、有强烈蓝色荧光的香豆素类化合物是A、7-羟基香豆素B、7,8-二羟基香豆素C、7-甲氧基香豆素D、7,8-二甲氧基香豆素E、6,7-二甲氧基香豆素7、属于异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是A、茵陈炔内酯B、邪蒿内酯D、香柑内酯E、茴芹内酯8、属于角型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是A、七叶苷B、补骨脂内酯C、厚朴酚D、水飞蓟素E、邪蒿内酯9、属于线型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是A、伞形花内酯B、茵陈素C、七叶内酯D、白蜡素E、美花椒内酯10、游离的香豆素A、可溶于热的NaOH溶液B、极易溶于冷的石油醚C、在浓碱溶液中长时间加热后用酸酸化可恢复为原来的化合物D、易溶于冷水E、不溶于沸水11、Gibb's或Emerson反应可用于区别香豆素母核上A、游离的酚羟基B、酚羟基的对位有无氢原子C、内酯环是否开裂D、酚羟基的对位有无甲氧基取代E、酚羟基对位的羟基是否成苷12、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基本碳架A、C6-C3-C6B、C6-C3C、C6-C2-C5D、C6-C1-C6E、C6-C413、某一香豆素苷酶水解后的苷元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结构中含有A、不饱和酮B、酮基C、酚羟基D、苯环E、内酯环14、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的含量测定应用下列哪种方法A、GCB、TLCSC、HPLCD、IRE、UV15、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秦皮的含量测定成分为A、秦皮甲素B、秦皮乙素C、总香豆素D、总多糖E、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16、中药五味子中所含的主要木脂素是A、简单木脂素B、单氧环木脂素C、环木脂内酯木脂素D、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E、新木脂素17、中药厚朴中含有的厚朴酚是A、双环氧木脂素类B、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类C、环木脂内酯木脂素类D、新木脂素类E、简单木脂素类18、属于木脂素类化合物的是A、花椒内酯B、邪蒿内酯C、厚朴酚D、欧前胡内酯E、仙鹤草内酯19、主要含有木脂素成分的中药A、五味子B、人参C、薄荷D、柴胡E、三七20、补骨脂内酯的基本结构属于A、异香豆素类B、简单香豆素类C、呋喃香豆素类D、吡喃香豆素类E、其他香豆素类21、含有香豆素成分的中药A、五味子B、厚朴C、补骨脂D、满山红叶22、补骨脂内酯属于哪一类的香豆素A、异香豆素类B、角型吡喃香豆素类C、线型吡喃香豆素类D、角型呋喃香豆素类E、线型呋喃香豆素类23、以下关于香豆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游离的香豆素多数有结晶B、香豆素苷多数无香味C、香豆素中分子量大的有挥发性D、香豆素苷多数无挥发性E、香豆素中分子量小的能升华24、以下属于异香豆素的是A、茵芋苷B、补骨脂内酯C、邪蒿内酯D、仙鹤草内酯E、茴芹内酯25、呋喃香豆素大多显示的荧光颜色为A、蓝色B、淡绿色D、红色E、棕色26、《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总含量不得少于A、0.70%B、0.60%C、0.65%D、0.50%E、0.80%二、配伍选择题1、A.1745~1715cm-1B.甲氧基C.3600~3200cm-1D.酚羟基E.内酯环结构<1> 、香豆素结构中α-吡喃酮引起的红外吸收峰在A、B、C、D、E、<2> 、多数香豆素在紫外光下显蓝色荧光,是因为有A、B、C、D、E、<3> 、香豆素可发生异羟肟酸铁反应呈红色,是因为有A、B、C、D、E、2、A.δ6.1~6.4B.δ7.3~7.4C.δ6.8~6.9D.δ7.5~8.3E.δ3.9~4.0<1> 、7-羟基香豆素的1H-NMR谱中H-3信号是A、B、C、D、E、<2> 、7-羟基香豆素的1H-NMR谱中H-4信号是A、B、C、D、E、3、A.δ7.60(1H,d,J=9.5Hz)B.δ6.85(1H,brs)C.δ6.26(1H,d,J=9.5Hz)D.δ3.95(3H,s)E.δ6.91(1H,s)<1> 、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的H-3信号是A、B、C、D、E、<2> 、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的H-4信号是A、B、C、E、<3> 、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的甲氧基的质子信号是A、B、C、D、E、4、A.简单香豆素类B.黄酮类C.吡喃香豆素类D.二氢黄酮类E.其他香豆素类<1> 、伞形花内酯是A、B、C、D、E、<2> 、黄檀内酯是A、B、D、E、5、A.简单香豆素B.呋喃香豆素C.新木脂素D.黄酮苷E.简单木脂素<1> 、补骨脂中主要成分的类型是A、B、C、D、E、<2> 、秦皮中主要成分的类型是A、B、C、D、E、<3> 、银杏中主要成分的类型是A、C、D、E、三、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新木脂素的是A、厚朴酚B、和厚朴酚C、五味子醇D、连翘苷E、五味子素2、以下哪项符合简单香豆素的取代规律A、常见的取代基团有羟基、甲氧基、异戊烯基等B、异戊烯基常连在6、8位C、异戊烯基常连在5、7位D、7位绝大多数都有含氧基团存在E、5、6、8位可有含氧基团存在3、在1H-NMR谱中,香豆素母核环上的质子信号在较低场的有A、C-5B、C-6C、C-7D、C-3E、C-44、香豆素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可用A、重结晶法B、升华法C、碱溶酸沉法D、系统溶剂法E、色谱法5、含酚羟基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的性质或反应有A、荧光性质B、异羟肟酸铁反应C、Gibb反应D、Kedde反应E、Emerson反应6、香豆素遇强碱发生开环反应A、因为其结构中有内酯环B、一般开环后生成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盐,加酸后又环合成原来的内酯C、长时间在碱中放置或用紫外光照射可转变为反式邻羟基桂皮酸盐,加酸后不能再环合D、长时间在碱中放置可转变为反式邻羟基桂皮酸,加酸后还可环合E、7位有甲氧基的香豆素遇碱较难开环7、7,8-二羟基香豆素类化合物可与A、异羟肟酸铁试剂的反应B、Gibbs试剂呈阳性反应C、Emerson试剂呈阳性反应D、碱试液反应,用于薄层检识E、稀盐酸反应8、测定香豆素化合物的1HNMR和13CNMR波谱以及质谱要解决的问题是A、氢质子的个数B、碳原子的个数C、熔点D、质子的偶合形式E、结构特征9、五味子素含有A、联苯结构B、环辛烯结构C、四氢呋喃环结构D、苯代四氢萘结构E、双骈四氢呋喃环结构10、以下关于木质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木脂素多数不挥发B、游离木脂素偏亲脂性,难溶于水C、新木脂素大多为白色结晶D、木脂素大多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E、木脂素多数为无色或白色结晶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具有共轭双键(如共轭苯环)的化合物,π-π共轭效应生成大π键,大π键各能级间的距离较近电子容易激发,所以吸收峰的波长就增加、且有很强的紫外吸收。
香豆素的合成工艺

香豆素概况:
香豆素,又称双呋喃环和氧杂萘邻酮, 英文名称为coumarin。香豆素是一个重 要的香料,天然存在于黑香豆、香蛇鞭 菊、野香荚兰、兰花中。香豆素的衍生 物有些存在于自然界,有些则可通过合 成方法制得;有的游离存在,有的与葡 萄糖结合在一起,其中不少具有重要经 济价值,例如双香豆素,过去由甜苜蓿 植物腐败析出,现在可用人工合成,用 作抗凝血剂。
相关药物性质:
1.水杨醛: 外观与性状:无色澄清油状液体,有焦灼味及杏仁气味。 熔点(℃):1~2 相对密度(水=1):1.17 沸点(℃):197 分子式:C7H6O2 分子量:122.12 饱和蒸气压(kPa):0.13(33℃) 燃烧热(kJ/mol):3328.9 闪点(℃):76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3.苯酚(C6H6O,PhOH)
又名石炭酸、羟基苯,是最简单的酚类有机物, 一种弱酸。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晶体。有毒。有腐 蚀性,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液;当温 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其溶液 沾到皮肤上用酒精洗涤。暴露在空气中呈粉红色。
制取:
香豆素的合成关键是形成吡喃酮环。吡喃酮 环的经典合成反应主要是Perkin反应和 Pechmann反应。 1、Perkin反应:邻羟基苯甲醛(水杨醛)与 乙酸酐和无水乙酸钠在180℃共热而制得香 豆素。 2、Pechmann反应:苯酚与-酮酸类化合物如 乙酰乙酸乙酯在浓硫酸存在下缩合,得到 香豆素。
物料配比:
一般情况下,为使水杨醛充分反应,乙酸酐应稍过 量。 乙酸酐的用量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影响显著,可能是 由于乙酸酐在反应条件下易挥发又兼作溶剂,因 此用量不能太少。这可能是因为在反应初期,若 乙酸酐量过少,过量的水杨醛会发生二聚副反应, 生成二聚水杨醛。但过多副产物增加,会导致生 成水杨醛三乙酸酯的副反应加剧,从而使香豆素 的收率下降。 资料表明,随着酐醛配比的增大,香豆素的收率会 不断上升,当达到一定值后收率反而下降。合适 的物料配比以n(水杨醛) ∶n(乙酸酐)=1∶1.35~ 3.0为宜。
中药药理学习题集及答案

《中药药理学》习题集第01章绪论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结合中医理论研究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始于:A.20年代B.40年代C.60年代D.80年代E.90年代2.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A.提取中药的成分B.鉴定中药的种属C.研究中药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等D.确定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E.提取中药的有效部位3.20世纪20-40年代,陈克恢对下列何种中药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A.麻黄B.当归C.草乌 D.延胡索4.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A 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 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D 药物的排泄E 药物的作用强度5.国内对何种中药最早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工作()A 黄连B 黄芩C 金银花D 麻黄E 人参二、填空题1.我国首先对麻黄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其有拟肾上腺素样药理作用。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和()两个方面。
第02章中药药性理论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连续使用温热药会使下列何种机体的递质增加:A.NA B.Ach C.5-HT D.GABA E.NO2.辛味药主要含有以下何种相关成分:A.挥发油B.生物碱C.无机盐D.有机酸E.糖类3.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中药是A.钩藤B.五味子C.羚羊角D.苦参4.长期应用能引起生殖系统损伤的中药是A.麻黄B.桂枝C.雷公藤D.黄芪5.寒凉药石膏、知母长期给药,可使下列哪种中枢神经介质含量降低()A AchB 5-HTC NAD GABAE 以上均非6. 长期给药可使中枢NA和DA含量增加的中药是()A 附子、干姜B 黄连、黄柏C 茯苓、白术D 石膏、知母E 以上均非7. 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A 痛阈值降低B 惊厥阈值升高C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D 心率加快E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A 痛阈值降低B 惊厥阈值升高C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D 心率加慢E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8.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A 痛阈值降低B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C 心率减慢D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E 体温降低9.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A 痛阈值降低B 体温降低C 心率加快D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E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10.许多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 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 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 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 具有感染作用11.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氨基酸B 有机酸C 挥发油D 生物碱E 皂苷10.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皂苷C 有机酸和鞣质D 生物碱E 糖类12.酸味药所含鞣质的主要药理作用是()A 镇静B 镇咳、祛痰C 利尿消肿D 止泻、止血E 降低血压13.甘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皂苷C 有机酸和鞣质D 生物碱E 氨基酸和糖类14.补虚药的药味主要为()A 辛B 酸C 甘D 苦E 咸15.苦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蛋白质C 有机酸D 生物碱E 鞣质16.在有毒中药的五味中占有比较高比例的味道为()A 辛B 酸C 甘D 苦E 咸17.咸味药所含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无机盐C 有机酸D 生物碱E 鞣质18.咸味药主要分布在下列哪类药物中()A 清热药B 温里药C 祛风湿药D 理气药E 温肾壮阳药二、填空题1.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多属于药性( )的药物。
(完整版)天然药物化学_习题总汇(含全部答案版)2010

A. B. C.
D. E.
2.在羟基蒽醌的红外光谱中,有1个羰基峰的化合物是()
A.大黄素B.大黄酚C.大黄素甲醚
D.茜草素E.羟基茜草素
3.下列游离蒽醌衍生物酸性最弱的是( )
A.B.C.
D.E.
4.1-OH蒽醌的红外光谱中,羰基峰的特征是( )
1. 答:①溶剂提取法:利用溶剂把天然药物中所需要的成分溶解出来,而对其它成分不溶解或少溶解。②水蒸气蒸馏法:利用某些化学成分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性质。③升华法:利用某些化合物具有升华的性质。
2. 答: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与水互不相溶与水相混溶
A.洗脱剂无变化B.极性梯度洗脱C.碱性梯度洗脱D.酸性梯度洗脱E.洗脱剂的极性由大到小变化
19.结构式测定一般不用下列哪种方法( C )
A.紫外光谱B.红外光谱C.可见光谱D.核磁共振光谱E.质谱
20.用核磁共振氢谱确定化合物结构不能给出的信息是(A )
A.碳的数目B.氢的数目C.氢的位置D.氢的化学位移E.氢的偶合常数
7. 答:轻度乳化可用一金属丝在乳层中搅动。将乳化层抽滤。将乳化层加热或冷冻。分出乳化层更换新的溶剂。加入食盐以饱和水溶液或滴入数滴戊醇增加其表面张力,使乳化层破坏。
第三章苯丙素类化合物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鉴别香豆素首选的显色反应为()
2.溶剂的极性,被分离成分的性质,共存的其它成分的性质。
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四)

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十章利水渗湿药型题(单项选择题)(一)A11、下列哪种药物成分的利尿作用与其抗醛固酮活性有关()A 半边莲B 泽泻C 木通D 茯苓E 猪苓2、茵陈保肝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 茵陈烯酮B в-蒎烯C 6,7-二甲氧基香豆素D 茵陈炔酮E 胆碱3、泽泻利尿作用的机理是()A 增加心钠素(ANF)的含量B 具有去氧皮质酮作用C 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D 增加肾小管对Na+的再吸收E 以上均非4、茯苓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是()A 钾盐B 茯苓多糖C 卵磷脂D 茯苓酸E 组氨酸5、下列哪种药物具有明显降血脂及抗脂肪肝作用()A 泽泻B 扁蓄C 玉米须D 瞿麦E 金钱草6、泽泻利尿作用与采收季节具有明显降血脂及抗脂肪肝作用()A 春季采收作用强B 秋季采收作用强C 夏季采收作用强D 冬季采收作用强E 一年四季采收作用相同7、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 茵陈炔酮B в-蒎烯C 6,7-二甲氧基香豆D 茵陈色原酮E 蓟黄素8、茵陈保肝作用的机理主要是()A 生物摸保护作用B 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C 水解生成葡萄糖醛酸D 降血脂和防止脂肪肝形成E 抑制葡萄糖醛酸酶,减少葡萄糖醛酸分解,加强肝脏解毒能力9、猪苓利尿作用的机理主要是()A 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B 抑制肾小管对水和电解质的重吸收C 抗醛固酮作用D 直接抑制K+-Na+交换E 含较高量的钾盐10、茯苓所含茯苓素的利尿作用机理主要是()A 促进肾小球的滤过B 醛固酮受体拮抗作用C 抑制集合管对水重吸收D 抑制髓袢升支对钠离子的重吸收E 以上均非11、下列哪项不是茯苓的药理作用()A 抗休克B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C 抗肝硬化D 抗肿瘤E 抗中毒性耳损伤12、猪苓抗肿瘤作用有效成分是()A 猪苓多糖B 猪苓酸AC 猪苓酸CD 角甾醇E 以上均非13、下列哪项不是茵陈保肝作用的环节中()A 诱导肝药酶B 增强肝脏解毒功能C 保护肝细胞的完整D 促进肝细胞再生E 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14、下列哪个成分不是茵陈利胆的有效成分()A 6,7-二甲氧基香豆B 茵陈色原酮C 茵陈黄酮D 茵陈二炔酮E в-蒎烯15、泽泻的临床应用是()A 胆道蛔虫症B 高脂血症C 支气管哮喘D 小儿流涎E 休克16、茵陈可用于治疗()A 美尼尔氏病B 高胆固醇血症C 精神分裂症D 冠心病心绞痛E 支气管哮喘17、茯苓抗肝硬化作用的表现是()A 使肝内胶原含量增加B 使尿羟脯氨酸排除量减少C 抑制肝胶原蛋白降解D 促进肝纤维组织重吸收E 以上均非18、茯苓现代用于治疗()A 支气管哮喘B 感染性休克C 高脂血症D 冠心病心绞痛E 精神分裂症(二)B型题(每组题的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合成

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合成刘显明;汤小芳【摘要】首先由2,4,5-三甲氧基苯甲醛与三溴化硼经脱甲基化反应生成4,5-二甲氧基水杨醛,收率约64%;然后在碱性条件下与丙二酸二乙酯经Knoevenagel缩合反应生成4,5-二甲氧基-2-羟基苯丙烯酸乙酯,收率约79%;最后与二氯亚砜经环合反应得到6,7-二甲氧基香豆素,收率可达51%,并对各步产物通过1HNMR和MS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各步反应中均得到了目标产物.【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工业》【年(卷),期】2014(044)009【总页数】4页(P517-520)【关键词】香料;6,7-二甲氧基香豆素;脱甲基化反应;缩合反应;环合反应【作者】刘显明;汤小芳【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化工学院,江苏泰州225300;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化工学院,江苏泰州22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55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农药、染料和香料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一定的香气,在有机合成及自然界中均占有重要位置,可在化妆品、饮料、食品、香烟、橡胶制品及塑料制品中作为增香剂。
香豆素常用作定香剂,用于配制香水、饮料、食品、肥皂等的增香剂。
其衍生物的结构种类多样,具有多种活性。
6,7-二甲氧基香豆素,又称香豆素二甲醚,化学名为6,7-二甲氧基-2-氢-苯并吡喃-2-酮,无色结晶,熔点为144~146℃,存在于菊科植物滨蒿中,除有明显的保肝、利胆、控制血管扩张等作用[1],还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化妆品添加剂。
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匮乏,从植物中分离提纯的天然产物已难以满足人类的需求,目前香豆素及其取代衍生物一般是通过 Perkin法、Knoevenagel法、Pechmann 法等[2-5]反应方法来合成得到。
文献[6]中报道了6,7-二羟基香豆素可在甲醇、氢氧化钠存在下与硫酸二甲酯反应得到6,7-二甲氧基香豆素;文献[2]中以对苯醌为原料与乙酸酐经1,4-加成生成1,2,4 -苯三酚三乙酸酯,然后1,2,4 -苯三酚三乙酸酯与苹果酸、浓硫酸发生Pechmann反应,经水解、环合制得6,7-二羟基香豆素,再通过甲基化经柱色谱分离而得到产物6,7-二甲氧基香豆素。
2021年药学单选题与答案解析(54)

2021年药学单选题与答案解析54一、单选题(共60题)1.咖啡因复合盐安钠咖的常用组成药物是A:咖啡因和葡萄糖盐B:咖啡因和羟乙基淀粉40C:咖啡因和氯化钠D:咖啡因和苯甲酸钠E:咖啡因和乙醇【答案】:D【解析】:2.关于片剂的质量要求叙述错误的是A:含量均匀度应符合规定B:外观色泽均匀,完整美观C:含量准确,片重差异小D:硬度适宜,普通口服片剂的崩解时限或溶出度应符合规定E:在规定贮藏期内不得变质【答案】:A【解析】:3.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确定程度,哪项是错误的A:很肯定B:肯定C:怀疑D:很可能E:可能【答案】:A【解析】:4.对变异型心绞痛最为有效的药物是A:硝苯地平B:普萘洛尔C:硝酸甘油D:吲哚洛尔E:硝酸异山梨酯【答案】:A【解析】:5.氨茶碱的平喘作用原理不包括A:降低细胞内钙B:阻断腺苷受体C:抑制磷酸二酯酶D:抑制过敏性介质释放E: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答案】:E【解析】:氨茶碱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抑制磷酸二酯酶,使cAMP的含量增加,引起气管舒张;②抑制过敏性介质释放、降低细胞内钙,减轻炎性反应;③阻断腺苷受体,对腺苷或腺苷受体激动剂引起的哮喘有明显作用。
6.肾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发生在A:远球小管B:髓袢C:各段肾小管D:近球小管E:集合管【答案】:D【解析】:7.在下列药品质量标准检查项目中。
是颗粒剂与栓剂共有的检项为A:融变时限B:重量差异C:药物溶出速度和吸收试验D:干燥失重E:颗粒细度【答案】:B【解析】:8.以下关于给药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A:舌下给药无首过消除现象B:气体、易挥发的药物应鼻腔给药C:急救时常用注射给药D:口服是常用的给药方法E:舌下给药吸收速度较口服慢【答案】:B【解析】:9.儿茶素属于A:鞣质B:氨基酸C:有机酸D:多糖E:蛋白质【答案】:A【解析】:10.欲杀灭芽胞,不宜采用A:高压蒸汽灭菌法B:间歇灭菌法C:流通蒸汽灭菌法D:焚烧法E:干烤法【答案】:C【解析】:流通蒸汽灭菌法可杀死细菌的繁殖体,但不能杀灭芽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r c : d o y un l raea ewa r p rd fo p b n o un n y1 4a dto e cin wiha ei a h d d n h n ta t Hy r x q io ictt spe ae r m - e z q io eb , -d i n ra t t ct n y r ea d te t i o c i
I p o e y t e i t c n c f6 7 d m e h x o m a i m r v d s n h ss e h is o , - i t o y c u rn
Z ANG h -e H S uf n,M A ih i J- a ,CHEN h or i S a —u ,LIH a y i u,XI Ja —e g - N in fn
1 实 验 部 分
1 1 试 剂 与 仪 器 .
对苯 醌 ,乙酸酐 , 浓硫 酸 , 果 酸 , 氧化 钠 , 苹 氢 硫酸 二 甲酯 , 丙酮 , 水碳酸 钾 等试剂 , 为分析 纯 。 无 均
X 4显微 熔 点测定 仪 , - 北京 福凯科 技发 展有 限公 司提供 ;12型 磁力搅 拌器 , 海可 乐仪器 厂 提供 , F 2 8— 上 Z 一
联系人 : 马吉 海 , , 授 , 士 , 究 生 导 师 。E ma : 9 @tm.o 男 教 博 研 - i mz9 o cm l 。
维普资讯
第 1 期
张 树 芬等 67二 甲氧 基 香 豆 素 的 合 成 工 艺改 进 .-
风干 燥箱 , 津 市 华 北 实 验 仪 器 有 限 公 司提 供 ; TS 1 5傅 里 叶 红 外 光 谱 仪 , 国 B O R 天 F 一3 美 I — AD 公 司 提 供 ; AV4 0核磁 共 振仪 , 国 B u k r公 司 提供 ; ~2 旋 转蒸 发 仪 , 海 亚 荣生 化 仪 器 厂 提 供 ; HB B 5型 0 美 rce RE 5 A 上 S —9 循 环水 多用 真空 泵 , 郑州 长 城科 工贸 有限 公 司提供 。
1 2 2 6 7二羟基 香 豆素 的合 成 . . ,一 将 1 2 4苯三 酚三 乙酸 酯 ( 5 2g,. 0to) 苹 果 酸 ( 6 0g,. 2mo) , ,- 2 . 0 1 1、 o 1 . 0 1 1和浓 硫 酸 (0mL 在 10℃、 4 ) 1 氮气 保 护下反 应 2h 。将 粗产 物投 入有 碎冰 的水 中, 出棕色沉 淀 。过 滤并 收集沉 淀 , 1 6 质量 分 数) 析 用 O/( 9 的
1 2 合成 过 程 .
1 2 1 1 2 4苯 三酚 三 乙酸 酯 的合成 . . , ,一 把 乙酸酐 (0 0g , . 9 to) 浓 硫 酸 ( . ) 入 到 三 口瓶 中 , 后 在 搅 拌 下 分 批 加 入 对 苯 醌 4 . 0 3 1 和 o 1 0 mL 加 然 ( 4 1g 0 1 o) 控制 加入 的量 和速 度 , 反 应温度 保 持在 4  ̄5 1 . ,. 3t 1, o 使 0 0℃ , 完 后 水 浴反 应 约 3 h 反 应 温度 加 ( 保 持 在 4  ̄5 0 0℃) 。向 三 口瓶 中加 冰水 , 生 白色沉 淀 , 滤 。将滤 饼 用冷水 洗 涤 , 压 干燥 , 1 2 4苯三 产 过 减 得 , ,一
条件 温和 , 作方便 , 合 工业 生产的要 求, 操 适 对产 品结构进 行 了 I R和 HNMR表 征 。
关 键词 : ,一 甲氧基 香豆 素 ; 6 7二 对苯醌 ; eh n P c ma n反 应 ; 合成 ; 艺改进 工
中图分 类 号 : 2 . 06 9 9
文献标 识码 : A
酚三 乙酸 酯 3 . 7 g 收 率 为 9 . , 点 为 9 ~9 10 , 44 熔 5 6℃( 献 [ 3 文 4 中其 熔 点 为 9 ~ 9 6 7℃) R( r 如下 : 。I KB )
一30 6c 苯环 上 的氢) 29 9c 一 C ) 17 6c 1 C— O) 16 l 14 9 14 9c 7 m一 ( ; 4 m一 ( H3 ; 6 mI ( ; 1 , 9 , 2 m ( 苯环 C—
6 7 d h d o y c u r s s n h sz d f o i b y r l z n y l a i n i o c n r t d s lu i cd Th n 6, - i t o y , - i y r x o ma i wa y t e ie r m y h d o y e a d c ci t c n e ta e u f rca i . e 7 d me h x n t z o n c u r s s n h sz d b t y a i g fo 6。 - i y r x o ma i t n o e al ye d o 4 . e p o e u e wa o ma i wa y t e ie y me h ltn r m 7 d h d o y c u rn wih a v r l il f 7 .4 n Th r c d r s p a t a .Is s r c u e wa o f me y I a d HNM R. r c i 1 t t u t r sc n i c r d b R n
( 河北科 技 大 学理 学 院 , 北石 家庄 河 0 0 1) 5 0 8
摘 要 : 对苯 醌与 乙酸 酐经 1 4加成 生 成 1 2 4苯 三酚三 乙酸 酯 , ,一 , ,一 然后 与苹 果 酸反 应 经水 解 、 合 环
反 应得 6 7二 羟基 香豆素 , 经 甲基 化得 到 6 7二 甲氧基 香豆素 , ,- 再 ,一 总收率 为 7 . , 个过程 反 应 44 整
3 H ) 6 9 ( , H , 一 ) 6 7 ( , H , 一 ) 6 1 ~ 6 1 ( 1 , 一 ) - ,. 6 s 1 8H ,。 2 s 1 5H ,. 3 . 6 d, H 4 H 。
6 7- 甲氧基香 豆素 , 收率 为 2 . 。笔 者对该 法进行 了改进 , ,- " 总 6 6, 9 6 以便 宜 易 得 的对苯 醌 为原 料 , 乙酸酐 经 与 1 4加 成 生成 1 2 4苯三 酚三 乙酸酯 , ,一 , ,一 ] 收率 为 9 . ( 4 4, 文献 [ ] 9 5 3 中其 值 为 8 . ) 2 0, 。制 备 6 7二 羟基香 豆 9 6 ,- 素时 , 通过 单 因素实 验法改 变 反应 条 件 , 产率 由 4 . 提 高到 8 . 6 使 7 2, 9 6 99, 9 。制备 6 7- 甲氧基 香豆素 时 , ,- 用重 结 晶代 替 柱色谱 分 离 , 使后 处 理操作 简单 化 。改进后 的工 艺操作 方便 , 于放大 生产 , 适 总收 率为 7 . 。 4 4, 9 6
6 7二 甲氧基 香豆 素又名 滨蒿 素 , 学名 为 6 7 - 甲氧基一一 苯 并吡 喃一一 , ,- 化 ,- " 2氢一 2酮 无色 结 晶 , 点 为 1 4 熔 4 1 6 ̄ 除有 明显 的保 肝 、 胆功效 外 , 4 Cc ¨, 利 还具有 控制血 管扩 张和低 血压 、 抑制 免疫 、 动 脉粥样 硬 化 、 心 绞 抗 抗
C ; 1 8c C O) ) 1 3 m一 ( — 。HNMR(0 4 0MHz C 1 如下 : 1 一 , 同) . 5 7 1 ( 3 苯 环上 的 , DC 3 ) ( 1 X 0 下 一6 9 ~ . 5 m, H,
氢 ) 2 2 ( , H , OOCCH3 。 ,.4s9 - )
Vo . 8, . I 2 NO 1
M a . 00 r2 7
文 章 编 号 : 0 8 1 4 ( 0 7 O — 0 40 1 0 - 5 2 2 0 ) 10 2 — 2
67 - ,m h . 甲氧基 香 豆素 的合 成 工 艺 改 进
张树 芬 , 吉 海 , 马 陈韶 蕊 , 海于 , 建 峰 李 信
维普资讯
第2 8卷 第 l 期
20 0 7年 3月
河 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 u n lo b iUn v r iy o ce c n c n l g o r a f He e i e st fS in ea d Te h o o y
一 33 2c2 一 O ; 7 6c C— O ; 1 , 1 , 7 r ( 环 C— C ; 2 7 10 7咖 - ( C 9 1一 ( H) 1 4 m~ ( " 1 ) 16 2 15 6 14 2c 苯 n ) 1 1 , 1 1 一 —
o —C 。HNMR(0 )1 3 0MHz D , MS 如下 :一 1 . 7 s 1 6OH) 9 3 ( , H,- O) 0 1 ( , H,一 ,. 6 s 1 7OH) 7 8 ~ 7 8 d 1 , . 3 . 6( , H,
痛等 作用 引。
文献 [ ] 3 以对苯 二酚 为原 料 , 其 与硫酸 和 溴 化钾 反应 生 成 1 2 4苯 三 酚 三 乙酸 酯 , 后 与苹 果 酸 、 将 , ,一 然 浓 硫酸 发生 P c ma n反应 , eh n 经水 解 、 合 制 得 6 7二 羟 基 香 豆 素 , 通 过 甲基 化 经柱 色 谱 分 离 而 得 到 产 物 环 ,- 再
K e r : , - i t o y c u rn; - e z q io e P c ma n rato s n h ss tc ncli rv me t y wo ds 6 7 dmeh x o ma i p b n o un n ; e h n e cin;y t ei;e h ia mp o e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