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文言文阅详解《寇准读书》

小学文言文阅详解《寇准读书》

小学文言文阅详解《寇准读书》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

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翻译
起初,张咏在成都做官,听说寇准做了宰相,就对自己的同僚下属说:寇准是少见的人才,可惜他知识学问不够啊。

等到寇准出使到陕西的时候,恰好张咏从成都被罢官回来,寇准隆重设宴,准备很多酒食款待张咏。

张咏将要离开的时候,寇准把他一直送到郊外,寇准问他:您有什么要教导我吗?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不能不去看啊。

寇准没有明白到他的意思,回去以后拿出《霍光传》来看,看到里面有不学无术这句话的时候,笑着说:这是张先生在说我啊。

注释
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谓:对说。

严:敬重。

供帐:举行宴请。

及:到了......的时候。

还:返回。

具:备办。

待:接待。

将:将要。

去:离开
适:恰好。

谕:明白。

徐:慢慢地。

拓展:
1、寇准具有宽容大度、谦虚谨慎、不耻下问、有自知之明等品质。

2、张咏足智多谋,敢于指出别人的缺点与不足,说话注意方式,不会正面指出其不妥之处,语气委婉得体。

2005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2005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2005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答案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24分)1.亲爱的同学,请将下列拼音所表示的四个汉字写在田字格中。

字形正确,书写规范、工整得2分。

整卷书写规范、工整再加1分。

(3分)学会zūn重相hù关爱构建和xié持xù发展□□□□2.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要求答题。

(8分)(1)在古代文化典籍中徜徉,我们的心灵时时受到美好情操的浸润。

我们钦佩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的高尚气节,我们崇尚陶渊明“,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境界。

(2分)(2)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古人借登山、观海而抒怀的诗词名句有很多,请你就“登山”或者“观海”写出连续的两句。

(2分),。

(3)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初中阶段你读过不少中外名著吧?现请你从《骆驼祥子》和《格列佛游记》中任选一部,谈一谈阅读这部小说最深的一点感受,并简要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

(4分)名著:《》①感受:(2分)②情节:(2分)3.认真阅读下面这段话,找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

(4分)生活像一首歌,五彩斑斓,让我们学会品评,学会联想,学会咀嚼,学会欣赏。

品评每一朵牡丹与茉莉,国色天香与暗香浮动自是不同的境界;联想人生的起伏与变化,既使天又刮风,天又下雨,也潇洒而坦然;咀嚼生活的平凡和伟大,豪迈壮阔是大海的生活,悠闲灵动则是小溪的生活,欣赏月亮的阴晴圆缺,欣赏世间的悲欢离合,每一种景至都是一种美,每一种感悟都是特别的收获。

4.认真观察右边这幅漫画,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幅漫画的理解。

(2分)5.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7分)今年是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国的读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这位给一代又一代儿童带来感动和快乐的童话巨人。

你们班要举办一次纪念活动,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

训学斋规[终稿]

训学斋规[终稿]

(二)训学斋规【原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①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②。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训学斋规》【注】:①漫浪:随随便便。

②急:要紧。

【翻译】: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

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

至于那些对于文章意思有疑惑的,大家的言论纷乱错杂的,就也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当中取舍。

先把其中的一篇自己单独列为一说,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来验证它思路的通畅和阻塞,那么那些特别没有明显含义和道理的,不等到和其他的学说相比较道理就已经自动屈服了。

再用大家的言论互相诘问反驳,然后寻求它的道理的稳妥,来考证它的正确或错误,好像是对其实是错的,也将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

一般情况下慢慢地停下来看,处理静止状态观察动态的,像攻击坚硬的木头,先攻击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攻击它的关键之处;像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

这就是看书的方法。

【阅读】1..解释词语。

(4分)(1)可以有得。

得:心得(2)其义自见。

见:“现”出现2.翻译下面句子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3.给文中划线句子划分节奏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4. 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15字内)(3分).意思:读书要熟读,要做到“三到”(读到弄懂其真正含义为止。

5读书要分哪两步进行?怎样才算达到了要求呢?(请用文章原句回答)(2分).步骤:(1).大抵观书先须熟读(2).继以精思要求:(1).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2).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6.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的重要,这是因为。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试题∶经典文言文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试题∶经典文言文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试题∶经典文言文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怀素写字①怀素居零陵②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③,名④其庵⑤曰:“绿天”。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注释:①本文选自《书林纪事》;怀素是我国唐朝的书法家。

②【零陵】今湖南零陵。

③【挥洒】挥毫写字。

④【名】命名,起名。

⑤【庵】住所。

(1)下列说法中有2项是正确的,分别是()和()。

A.在读“贫无纸可书”时,可以这样停顿:“贫/无纸何书”。

B.怀素在芭蕉叶上练字,是为了亲近大自然。

C.以上文段来自《书林纪事》这个故事。

D.从“盘板皆穿”可以看出怀素练字的时间很长。

(2)从这个故事中我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

我还知道古代的其他书法家有________、________。

(3)怀素为住所起了个雅号叫“绿天”,真有意思!请你模仿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给你的书房也取一个雅号。

名吾堂曰:“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弈秋,通国之________。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为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________。

虽与之俱学,________。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把课文补充完整。

弈秋,通国之________。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为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思________。

虽与之俱学,________。

(2)解释文中划线的部分。

①通国:________②为弈秋之为听:________③诲:________④为是其智弗若与:________(3)本文选自《________》,讲述了两个人向弈秋学下棋,因为他们的________不同,所以________也就不同,从中我们明白了________的道理。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大饥。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阅读附答案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阅读附答案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阅读附答案文言文阅读。

(9分)初,张咏①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③供帐,大为具待④。

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⑤不可不读也。

”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选自《宋史·寇准传》)【注释】①张咏,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

②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③严:敬重。

④具待:具,备办;待,接待。

⑤《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3分)(1)闻准入相(2)及准出陕(3)咏徐曰【小题2】请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顺后用“/”标明停顿(共3处)。

(3分)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

【小题3】从文中可以看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答案【小题1】(1)听说、听到(2)等到,到了(3)慢慢地(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

)【小题1】寇公/ 奇才/ 惜/ 学术不足尔。

【小题1】寇准是一个具有宽容大度、谦虚谨慎、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有自知之明等品质的人。

解析【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

划分时注意结构或意思原则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结合文章对“寇准”的描写来分析其人物形象即可。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完整版(附答案)

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完整版(附答案)

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完整版(附答案)一、不死之药【原文】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yè)者操之以入。

中射之士(警卫官)问曰:“可食乎?”曰:“可。

”因夺而食之。

大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

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

’臣故食之。

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

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

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

”王乃不杀。

【练习】1、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的是()A.因夺而食之 B.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C.臣食之,而王杀臣 D.面山而居2、“楚王不杀中射之士”的原因是什么?3、中射之士“使人说王”的主要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

(2)。

二、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徐珂【原文】蔡璘,字勉旃,吾县人。

重诺责,敦风义。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

亡何,其友亡。

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劵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 蔡笑曰:“劵在心,不在纸。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卒辇而至之。

【练习】1、对加点的词注音、解释正确的一项是()(1)亡.何,其友亡。

(2)且父未尝语.我也。

A.(1)wáng 逃亡(2)yì 语言B.(1)wú 不(2)yù 告诉C.(1)wú 不(2)yù 词语D.(1)wáng 死亡(2)yù 语句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

(他)B.安有寄千金而.无劵者?(却)C.且父未尝语.我也。

(将) D.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所以)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重诺责,敦风义。

(2)卒辇而至之。

4、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你认为是否还需要“重诺责,敦风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原文】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专项卷 有答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专项卷 有答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专项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弈(yì)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ú)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1)文中用________的方法叙述二人对待学弈的态度。

(2)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两个人学下棋时的不同表现。

(3)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写出它的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4)解释画线字的意思,并用“/”画出画横线句子的阅读节奏停顿。

①一人虽听之②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2.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1)解释下划线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自________ 是吾剑之所从坠是________(2)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3)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修辞,请变成陈述句。

(4)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5)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3、刮骨疗伤①羽尝为流矢所中,贯②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

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③。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④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羽尝.为流矢所中( ) 然后此患乃.除耳( )2.根据理解,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3.在文中用“”画出最能表现关羽英雄气概的句子。

不学无术故事简短

不学无术故事简短

1.不学无术的成语故事是什么简短《寇准求教》【原文】初①,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②,谓其僚属③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④,准严⑤供帐,大为具待⑥。

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⑦曰:“《霍光传》⑧不可不读也。

”准莫谕其意⑨,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⑩,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注释】① 初:当初。

② 入相:当了宰相。

③ 僚属:下属的官。

④ 罢还:免去官职归来。

⑤ 严:这里作尊敬解。

寇准很恭敬地为张咏供设帷帐。

⑥ 大为具待:盛情款待。

⑦ 徐:慢慢地。

⑧ 霍光:西汉大臣,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异母之弟。

《霍光传》出自《汉书》。

⑨ 莫谕:不明白。

⑩ 不学无术:《霍光传》原为‘不学亡术’,“亡”通“无”。

本指霍光不能学习古人,所行不合道术。

后指没有学问,缺乏修养。

此文中是指寇准“学术不足”,即学问还不够。

起先,张咏在成都,听说寇准当宰相,对自己的僚属说:“寇公是奇才,可惜学问权术不够。

”等到寇准出使陕州,张咏恰好从成都罢职回来,寇准尊敬地供给帐幕,热情款待。

张咏将离去,寇准送他到郊外,问他说:“您有什么教我的?”张咏缓缓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

”寇准没明白他的意思,回来取书读之,读到“不学无术”时,笑着说:“张公是这样说我的。

”2.不学无术的故事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亡音无。

学,五经之学。

术音述,古籍多通假,术即述,说的是霍光不通官场权术。

今人多将不学无术之术,理解为办法,是不识古文而望文生义。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的一个典故,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

武帝临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

昭帝去世后,霍光又立刘询做皇帝(宣帝)。

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室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刘询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

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娘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下毒害死了许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①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②供帐,大为具待③。

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④不可不读也。

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 ①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②严:敬重。

③具待:具,备办;待,接待。

④《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
(1)闻准入相()
(2)咏适自成都罢还()
(3)准莫谕其意()
24.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此张公谓我矣。

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
25.从文中可以看出寇准具有哪些品质?(2分)
参考答案:
23. (3分)(1)听说、听到(2)恰好(3)明白
24.(2分)这是张公(在)说我呀。

评分标准:词语准确,句式恰当得2分;词语或句式有一项不恰当得1分。

张咏将要离开,寇准送他到郊外,问他说:有什么教导寇准?
25.(3分)示例:寇准具有宽容大度、谦虚谨慎、不耻下问、有自知之明等品质。

(答出一个要点得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