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茶艺表演解说词之令狐文艳创作
西湖龙井茶讲解词(原为讲稿)

西湖龙井茶讲解词(原为讲稿)这是我早期带马团的时候讲茶叶用的,一口气写完的,没有经过修改,所以条理上有些乱,大家凑和着看吧。
好了,那么各位,接下来我就要带各位去杭州最福有的一个村庄梅家坞去品一下天下第一名茶龙井茶了。
中国人喝茶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讲是中国人的文明史有多久,喝茶的历史就有多久。
茶与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是太密切了。
你看这个“茶”字,上面一个草字头,中间一个人字,下面一个木字。
说明人就是生活在大自然一草一木间,而所谓的茶道也许就是讲的人生活在自然界一草一木的生存之道吧。
上古时代,神农氏曾有“神农尝百草,日遇百毒,得茶解之”的故事。
就是说他有一天为了研究草药的药性,而误食了毒草中了毒。
后来吃了茶叶解了毒。
说明茶叶是有解毒的功效的,所以他又活了过来。
日后,中国人在不断的生活实践社会生产当中慢慢发现喝茶可以解渴,于是就有了喝茶这样一个伴随着生活这样一个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习惯。
现在我们把茶分为两大类,一是基本类,二是再加工类。
基本类呢分为六个类,绿茶,红茶,乌龙,黑茶白茶,黄茶。
那么我们要去品的龙井呢属其中的绿茶类。
再加工类有保健茶,如减肥茶,降脂茶,萃取茶,如康师傅的冰红茶冰绿茶,还有花茶,如杭白菊花茶茉莉花茶。
还有在中国云南等地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喝的砖茶和砣茶。
纵观全世界的茶文化历史,可以讲是源远流长。
日本人从中国学会了如何泡茶的方法,传到日本成了日本的茶道文化。
而茶道文化成为了茶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
在亚洲国家地区,尤其是日本台湾,中国的广东地区,每年都会有大型的茶文化茶道交流活动。
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
喝茶是交流文化,熏陶身心,享受人生,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一种非常好的活动。
鲁迅说过,有茶喝,有好茶喝,会喝好茶,乃人生的一种清福。
台湾茶艺界有人讲,喝茶的男人的不会变坏,大陆的茶艺界人士回应道,喝茶的女人更可爱,更是说明了喝茶不光是男人的事,更是女人的事。
绿茶解说词[推荐五篇]
![绿茶解说词[推荐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bba0c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0.png)
绿茶解说词[推荐五篇]第一篇:绿茶解说词西湖龙井茶艺表演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为大家冲泡的是绿茶西湖龙井。
恭请上座主泡以伸掌礼请客人入座,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雅乐怡情播放或演奏优雅的乐曲,从而来愉悦宾主的身心。
验水试泉赏水的过程。
好茶要用好水来泡,"龙井茶、虎跑水"被誉为杭州双绝。
观形鉴色用茶则将茶叶从茶叶筒中放置到茶荷上。
西湖龙井简称"龙井",因"浓妆艳抹总相宜"西子湖和"龙泓井"圣水而得名。
龙井茶产于杭州西湖龙井村四周的山区,其外形挺直光滑,色泽翠绿,香气浓郁,滋味甘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清泉初沸水初沸后,停止加温,待水温回落,以最佳温度冲泡西湖龙井。
回旋烫杯用茶壶里的热水采用回旋斟水法浸润茶杯,提高茶杯的温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茶最大限度的挥发香气。
用左手托住杯底,右手拿杯,从左到右由杯底至杯口逐渐回旋一周,然后将杯中的水倒出,经过热水浸润后的茶杯犹如珍宝一般光彩夺目。
龙入晶宫冲泡西湖龙井采用下投法,用茶匙把茶荷中的茶拨入茶杯中,茶与水的比例约为一比五十。
温润心扉将水旋转倒入杯中,约占容量的三到四分之一,促使茶芽舒展。
旋香沁碧右手执杯,左手托底,轻轻摇杯,使茶与水在杯中旋转。
鉴香别韵此时的茶叶已显出勃勃生机,西湖龙井特有的栗子香气已隐隐飘出。
有凤来仪用"凤凰三点头"的方法,即用手腕的力量,使水壶下倾上提反复3次,连绵的水流使茶叶在杯中上下翻动,促使茶汤均匀,同时也蕴含着三鞠躬的礼仪,似吉祥的凤凰前来行礼。
敬奉香茶到客人面前,双手奉茶,并伸右手,表示"请用茶"。
香雾扑面品茶时先闻其香,轻轻推动杯身,茶香飘来,细心品味。
一品鲜爽西湖龙井汤鲜绿、味鲜醇、香鲜爽,令人赏心悦目.在细细品啜中,你会感觉甘醇润喉,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西湖龙井茶艺表演到此结束。
第二篇:绿茶解说词绿茶解说词现在大家欣赏的是绿茶的冲泡,今天我们为大家冲泡的是第一道程序:备具神入茶之境冲泡高档绿茶要用透明无花的玻璃杯,以便更好地欣赏茶叶在水中上下翻飞、翩翩起舞的仙姿,观赏茶碧绿的汤色、细嫩的茸毫,领略清新的茶香。
盖碗茶茶艺1表演解说词之令狐文艳创作

盖碗茶茶艺表演解说词令狐文艳音乐《春江花月夜》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看,仙人岭上,茶林相间,春色满园吐芬芳。
毛峰翠芽,香珠玉叶,锌硒香茗迎四方。
下面就请大家欣赏锌硒绿宝石盖碗茶茶艺。
一、涤净尘缘(洗杯):茶乃圣洁之物,茶人自然要有一颗圣洁之心,茶道器具也必须至清至洁。
所以泡茶之前,要先用热水烫洗茶杯,使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今天我们采用盖碗来冲泡所谓“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三部分。
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
起源于成都,相传是唐代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发明的。
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常常烫着手指,崔宁之女在艺茶的时候发明了木盘子来承托茶杯。
为了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便于固定,这便是最早的茶船,后来逐渐演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盖碗托,于是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即盖碗茶文化也就应运而生了。
二、佳人入宫(投茶):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茶品亦如人品,佳茗好似佳人。
将锌硒绿宝石缓缓投入杯中,如同邀请佳人轻移莲步,登堂入室。
三、芳草回春(润茶):即用“回旋注水法”向杯中注入少许开水,润泽茶叶。
温润的目的是使茶叶吸水舒展,以便在冲泡时促使茶叶内含物迅速析出。
茶叶在水的冲泡下徐徐展开,好比春天刚刚发芽的小草,这道程序我们称之为“芳草回春”。
四、祥龙行雨(注水)现在我们用“祥龙五式”手法冲水泡茶。
第一式:蛟龙出海。
这套茶艺将武术与茶道融于一体,是力量和技巧的结合,更是精准与难度的对接。
第二式:祥龙献瑞。
金针几叶含神韵,碧露一盏飘祥云。
千年国珍流芳远,神龙献瑞福满门。
第三式:惊龙回首。
这要手眼一气呵成,形神一脉相通,表演者以形影相随为第一境界;以得心应手为第二境界;以得意忘形为第三境界。
第四式:飞龙在天。
观看者需心平气和、意无杂念、屏声静气、调和呼吸,才能于一招一式中体悟行云流水的杯中谒语。
第五式:龙行天下。
长嘴壶最早出现在苏杭一带的文人茶事仪式中,文士儒将们在一起“以壶当剑,以剑为壶,茶水与剑气同发,相儒以沫,壶剑出手,英姿勃发”,犹如龙行天下,豪情万丈。
茶艺表演解说词创作

茶艺表演解说词创作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茶艺表演!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展示中国传统的茶艺文化。
首先,我介绍给大家的是我们使用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叶盒等。
这些茶具均是经过严格挑选并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历史积淀,才得以保留至今。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展示如何泡一杯优质的中国名茶。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优质的茶叶并将其放入茶杯中。
然后,烧开适量的水至约80-90度,将热水倒入茶杯中,盖上茶杯盖,静待茶叶膨胀,水温下降至适宜的温度。
然后倒出第一泡茶水,这样可以让茶叶得以焕发出最美味的味道和香气。
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第二泡、第三泡,或者更多的泡法,让茶叶发挥出不同的味道和香气。
在泡茶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进行茶艺表演,如:展示传统的倒茶技巧、贴壁煮茶、点茶等等。
这些技巧的背后,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表达了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人生哲学的思考。
最后,我们再次感谢您的光临,希望这场茶艺表演能够让您感受到中国的茶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您在繁忙的生活中放松身心,享受美好时光。
茶艺表演解说词(最终定稿)

茶艺表演解说词(最终定稿)第一篇:茶艺表演解说词茶艺表演解说词(开场白:)尊敬的各位领导,(60度鞠躬)欢迎大家来到成佳学校茶人礼仪室。
茶人礼仪室是我们学校实施茶人教育沁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编写乡土教材对学生进行茶人教育,通过学生影响家庭,通过家庭影响社区,推动企业发展。
学生通过唱茶歌、跳茶舞、学习茶艺茶道,传承、传播中国茶文化,从而培养文明礼貌、热爱生活、精行修德的好学生。
学校近期先后开展了中外茶文化交流,中新沁润工程交流,中韩茶文化交流,开展了地区性大型社区教育活动20多次,带动了社区教育,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1、下面,请各位观看我们学校老师上的茶礼课。
2、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奉上绿茶茶艺表演,让我们共同去领略茶的韵味。
]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茶具:茶盘——用来摆放茶具1、盖碗——又称“三才杯”,盖为天,杯为人,托为地,只有将三才合一才能化育茶的精华。
2、公道杯——均分茶汤所用。
3、闻香杯——杯体细长,便于笼住香气,用以闻取茶香。
4、品茗杯——用来品茶汤和观茶色。
5、茶漏——用于过滤茶渣茶道组——又称“茶艺六君子”1、茶针——用来疏通壶嘴2、茶则——用来量取干茶3、茶匙——用来引茶入杯4、茶隔——置茶时,防止茶叶外漏5、茶夹——夹取茶渣或烫洗杯用6、茶荷——用来鉴赏佳茗茶托——茶杯的垫底用具茶巾——清洁用具电茶壶——也称“随手泡”,用来烧制泡茶用水茶具介绍完毕,接下来为大家进行茶艺展示。
第一道:冰心去凡尘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具也必须至清至洁。
“冰心去凡尘”即用开水冲洗本来就干净的茶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第二道:赏茶——叶嘉酬宾今天我们给大家选用的是蒲江雀舌。
蒲江雀舌色泽翠绿、嫩如莲心是绿茶中的上品。
第三道:清宫迎佳人苏轼有诗言:“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清宫迎佳人”即用茶匙把茶叶分三次投入到茶杯中。
第四道:甘露润心莲乾隆皇帝曾把绿茶称之为“润心莲”。
茶艺解说词范文

茶艺解说词范文
《茶艺解说》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来到茶艺解说节目。
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茶艺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内涵,并向大家展示真正的中国茶艺之美。
茶艺源自中国,它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方法,更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成为世界闻名的茶文化。
茶艺表现的不仅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意境,更是一种深刻的人文精神。
在中国古代,茶已经成为了一种仪式,具有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精神和品位。
正因为如此,茶艺在中国被视为一种文化的象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艺更是一门艺术,茶道、茶具、茶水、茶盅以及沏茶的技艺都构成了茶艺这门高雅艺术。
茶具的制作工艺、茶叶的选择、水的温度、沏茶的技法等方方面面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技艺。
一杯好茶不仅仅仅是一杯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生活的态度。
茶艺还有一些传统的礼仪和习俗,如茶艺表演中的互动、礼仪及音乐等等。
这些礼仪和习俗都体现了茶艺文化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代表着人们对于友情、亲情、敬畏自然的敬意和尊重。
在茶艺的品茗过程中,人们不仅仅品味到了茶的香甜,更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好、人生的意义。
茶艺如一幅精美绝伦的水墨画,它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演绎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望通过今天的节目,大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中国茶艺的美妙,品味到其中的人文情怀。
感谢大家的观看,祝大家茶艺愉快!。
西湖龙井地解说词

西湖龙井地解说词茶道是一种文化,一门艺术,一分美学,中国茶道应是一种包罗万象,顺乎自然的美丽哲学,今天就由我们为您敬上一式绿茶茶艺,希望绿茶的鲜灵清醇为大家带来一段温馨时光.一 . 恭迎宾客:各位来宾大家好"赏兰煮茶似神仙,竹林草阁无俗客。
"二 . 净手:表示对茶事活动的重视和对来宾的尊重。
三 . 鉴赏绿缘:先请来宾观赏龙井茶,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西湖龙井村一带.一向以"形美、色绿、香郁、味醇"四绝文明,它位属十大名优茶之首,外形扁平、光润、色泽嫩绿、香气馥郁、滋味鲜醇、汤色清澈透明.四 . 茶是灵魂之饮,水是生命之源,茶圣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有用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为标准,今天我们就用矿泉水为您泡茶。
.五 . 介绍茶具:首先是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泡茶所用到的精美茶具、茶荷用于盛放茶叶用,有赏茶之用。
这是茶道六用,也被称为茶道六君子。
现在为您分别介绍一下,茶匙用来盛茶,茶针用于疏通堵塞的壶嘴、插拨用于拨取颗粒状茶叶。
茶漏,防止茶叶外洒,茶夹,用于清洗茶杯、茶道用于盛为辅助茶具。
茶巾用于清理台面上的水渍。
茶船;用于盛放泡茶器具。
随手泡,用于盛放沸水。
六 . 冰清玉洁:古人说:"茶滋于水,水集于器."中国茶具种类繁多,最有名的是宜兴紫砂和景德镇瓷器茶具,冲泡绿茶要用玻璃杯茶具.以利于观察绿茶独有的清山绿水,茶舞动.七 . 静心投茶:绿茶一般的投茶量为三克为宜。
八 . 摇茶沐浴:为了尽快使茶叶与水融合可先注入热水少许,(杯的三分之一)发做温润泡.是茶香挥发。
九 . 凤凰三点头:这是茶艺表演中典型的寓意礼,和注水方法,属于高冲法的一种, 泡茶时注水量七成为宜,古人云“茶斟七分为满留三分是情谊."十 . 敬奉绿茗:中国是礼仪之邦,客来敬茶是中国习俗,下面为来宾敬茶. 十一 . 品茗:观色、闻香、品味.十二 . 欣赏诗书画:下面就由我为大家抚琴一曲,以助雅兴.。
西湖龙井茶艺表演收获与感受

西湖龙井茶艺表演收获与感受茶,是中国的传统饮品,更是一种文化。
而龙井茶,更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而杭州西湖的龙井茶更是享誉全国乃至世界。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西湖龙井茶艺表演,不仅品尝了美味的龙井茶,更让我对茶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表演开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龙井茶的历史和制作方法。
龙井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而制作方法则非常独特,需要用青蛙井的泉水来泡茶叶,然后将茶叶炒制,这样制出的茶叶就有了特别的香气和口感。
接下来就是茶艺师的表演了。
茶艺师先是将龙井茶叶放入茶壶中,然后倒入适量的水,让茶叶舒展开来,这一步叫做“养茶”。
接下来就是泡茶的过程,茶艺师会不断地倒水,让茶叶的香气和味道逐渐释放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茶艺师的手法非常熟练,一手握壶,一手掌握杯子,动作流畅而优美。
最后,茶艺师会用特制的杯子将茶倒入,让我们品尝这杯香气扑鼻的龙井茶。
品尝龙井茶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茶文化的内涵。
茶,是一种仪式感极强的饮品,也是一种交流的方式。
在品尝茶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茶的美味,更可以感受到茶文化所传达的精神内涵。
茶文化,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它包含了中华文化的许多精髓,如谦虚,和谐,尊重等等。
在这次表演中,我还了解了一些茶的知识。
茶叶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品种,更取决于制作工艺和保存方式。
例如,龙井茶就需要用青蛙井的泉水来泡茶叶,这样制出的茶叶才会香气四溢。
而保存茶叶时,也需要注意避免受潮和光照,保持干燥和阴凉的环境。
这些知识让我对茶的品质和制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每一杯好茶。
通过这次西湖龙井茶艺表演,我收获了许多。
除了品尝美味的龙井茶,更让我深入了解和感受到了茶文化的内涵。
同时,我还学习到了一些茶的知识,这对我以后的生活也大有裨益。
茶文化,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热爱和传承这一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湖龙井茶艺学习和表演
令狐文艳
西湖龙井是我国的第一名茶,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梅”五个品号,现在统称为西湖龙井茶。
同时西湖龙井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下面就关于西湖龙井茶文化做一介绍。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龙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
茶有“四绝”:色绿、香郁、味甘、形美。
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
”这优美的句子如诗如画,堪称西湖龙井茶的绝妙写真。
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于一体,泡一杯龙井茶,喝出的却是世所罕见的独特而骄人的龙井茶文化。
早在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
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归隐故地,也是当年与苏东坡等文豪在龙井狮峰山脚下寿圣寺品茗吟诗之处,苏东坡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赞美龙井茶,并手书“老龙井”等匾额,至今尚存寿圣寺胡公庙、十八棵御茶园中狮峰山脚的悬岩上。
到了南宋,杭州成了
国都,茶叶生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元代,龙井附近所产之茶开始露面,有爱茶人虞伯生始作《游龙井》饮茶诗,诗中曰:“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
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
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
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碧岫。
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可见当时僧人居士看中龙井一带风光幽静,又有好泉好茶,故结伴前来饮茶赏景。
到了明代,龙井茶开始崭露头角,名声逐渐远播,开始走出寺院,为平常百姓所饮用。
明嘉靖年间的《浙江匾志》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
”明万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龙井,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之说。
万历年《钱塘县志》又记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
”此时的龙井茶已被列为中国之名茶。
明代黄一正收录的名茶录及江南才子徐文长辑录的全国名茶中,都有龙井茶。
如果说在明代龙井茶还介于诸名茶之间的话,到了清代,龙井茶则立于众名茶的前茅了。
清代学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龙井,江南之芥片,闽之武夷云。
”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
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还被封为“御茶”。
从此,龙井茶驰名中外,问茶者络绎不绝。
近人徐珂称:“各省所产之绿茶,鲜有作深碧色
者,唯吾杭之龙井,色深碧。
茶之他处皆蜷曲而圆,唯杭之龙井扁且直。
”民国期间,著名的龙井茶成为中国名茶之首。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积极扶持龙井茶的发展,龙井茶被列为国家外交礼品茶。
茶区人民在政府的关怀下,改旧式柴锅为电锅,选育新的龙井茶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栽培采制技术,建立龙井茶分级质量标准,使龙井茶生产走上了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
从龙井茶的历史演变看,龙井茶之所以能成名并发扬光大,一则是龙井茶品质好,二则离不开龙井茶本身的历史文化渊源。
所以龙井茶不仅仅是茶的价值,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的价值,里面蕴藏着较深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以上就是关于西湖龙井茶文化的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西湖龙井的文化有所帮助。
龙井茶,虎跑水”,是闻名中外的杭州双绝。
今天很荣幸为大家冲泡一杯润如莲心的龙井茶。
1、冰心去凡尘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物,所以泡茶所用的器皿也须至清至洁。
泡茶前我们用清水把本来就洁净的玻璃杯再烫洗一遍,以示对嘉宾的尊敬。
2、凉汤——玉壶养太和。
绿茶茶芽极其细嫩,若直接用开水冲泡,会烫熟了茶芽造成熟汤失味。
所以要将烧沸的热水凉至80度左右再用来冲茶。
这样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的水泡出的茶才色香味俱美。
3、清官迎佳人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他把优质的绿茶比喻成让人一见倾心的绝代佳人。
龙井茶外形扁平光滑,享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
盛誉。
“清宫迎佳人”即用茶匙把茶叶投入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4、甘露润莲心向杯中注入约l/3容量的热水,可以起到润茶的作用。
5、凤凰三点头冲泡绿茶讲究高冲水。
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而水流不断,好似凤凰盘旋点头致意,也代表我们向评委老师点头致意。
6、观音捧玉瓶佛教故事中传说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常捧着一个白玉瓶,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祛病,救苦救难。
在这里我们借助这杯清茶祝福各位评委老师——健康平安。
7、春波展旗枪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开来,尖尖的茶芽如枪,展开的叶片如旗。
这就是龙井茶特有的茶相“旗枪”,茶人们称这个特色程序为“杯中观茶舞”,十分生动有趣。
8、慧心悟茶香龙井茶香郁如兰而胜于兰,乾隆皇帝形容其香好比是“古梅对我吹幽芬”。
现在让我们细细地闻一闻这龙井之香,看看能不能找到这种茶香袭人的感觉。
9、淡中品至昧龙井茶,真者甘香而不冽,饮过之后,似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10、自斟乐无穷品茶之乐,乐在闲适,乐在恰然自得。
希望这清凉去火的龙井茶能为您带来一丝夏日的凉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