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管理

心脑血管疾病可根据不同的分类 标准进行分类,如病因、发病机 制、临床表现等。
流行病学概况
01
02
03
发病率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 高,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 疾病负担之一。
Hale Waihona Puke 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 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 在中老年人群中。
地域差异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 死亡率存在地域差异,与 地区经济发展、生活方式 等因素有关。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与管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 心脑血管疾病概述 •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策略 • 心脑血管疾病的管理与治疗 •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的社
会经济影响 •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管理的未来
展望
目录
01
心脑血管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类涉及心脏、 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主要包括 冠心病、脑卒中等。
急性期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 和手术治疗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适用于特定类型 的心脑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狭窄、 脑梗塞等,通过疏通血管、恢复血流 等方式改善病情。
康复期治疗
康复期治疗是指在急性期治疗 后,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的 一系列康复措施,目的是促进 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和改善生
的社会经济影响
医疗资源与费用
医疗资源分配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心脑血管疾 病防治的医疗水平,确保患者得到及 时有效的治疗。
医疗费用负担
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减轻患 者家庭经济负担,避免因病致贫。
劳动力市场与生产率
劳动力参与率
关注心脑血管疾病对劳动者参与率的影响,采取措施降低疾病对劳动力的影响。
中老年冬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知识宣传讲座内容

中老年冬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知识宣传讲座内容中老年冬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知识宣传讲座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知识:首先,为中老年人讲解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病因和常见症状,以便他们了解和识别这些疾病。
2.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强调冬季气温下降、气候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措施:合理饮食:建议中老年人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摄入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适量运动:鼓励中老年人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和血管弹性。
控制体重和血压:提醒中老年人注意监测体重和血压,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戒烟限酒:劝诫中老年人戒烟、限制饮酒,避免二手烟和三手烟的危害。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建议中老年人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减轻压力。
4. 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救知识:为中老年人讲解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救措施,如突发胸痛、胸闷时应立即休息并呼叫急救,了解常用的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的正确使用方法。
5. 定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强调定期进行心脑血管相关检查的重要性,以便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6.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误区:为中老年人澄清关于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常见误区,如过度依赖药物、忽视生活方式改变的重要性等。
7. 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鼓励中老年人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充足睡眠、避免久坐等,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8. 社会支持与心理关爱:强调家人和社会对中老年人的关爱和支持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中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9. 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为中老年人提供应对突发心脑血管事件的策略,如保持冷静、迅速就医等。
10.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未来展望:介绍医学界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方面的新进展和未来趋势,鼓励中老年人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以上内容的讲解和宣传,可以帮助中老年人更好地了解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TC ↑血管内皮屏障功能减弱;红细 胞表面负电荷减少,血粘↑ TG ↑直接提高血粘度,血浆凝固性↑; 82%心梗患者有TG↑ LDL 、VLDL↑: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 险因素,使胆固醇在细胞内堆积,动 脉斑块形成。 HDL 对动脉硬化有保护作用,可清 除血管内胆固醇。
3、高血糖(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糖耐 量异常)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病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是当代危害人民健 康慢病、大病,而且是可控制不可治疗。 如果控制不好,将会引起心、脑、肾、 眼、神经系统等各种严重并发症,直接 影响人身健康及寿命。
10、精神心理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也是心身疾病。紧张、 焦虑、抑郁、悲伤等都可引发心脑血管 疾病。
11、血液中的炎症因子和凝血因子 1)C反应蛋白 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2)同型半胱氨酸 导致H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独立危 险 3)纤维蛋白原 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12、颈动脉斑块及狭窄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管腔狭窄或 闭塞均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及严重心 脑血管事件发生。
6、吸烟 是公认的危险因素 吸烟较不吸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2-6倍, 且与每日吸烟支数成正比。吸烟升高纤维 蛋白,促使血小板聚集加速动脉硬化,可 使血管特别是冠状血管收缩,肾上腺素增 加,血液氧含量减少,心跳加快。心脏负 荷加重,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香烟中的焦油对呼吸系统损害严重。 吸烟者60岁以后70%以上患有血管及 肺部疾病。 吸烟对生殖系统、糖尿病也有影响。 被动吸烟危害更大。
2、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又称脑血管意外、脑中风或 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 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 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 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高血压、动脉硬化 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多见于中老年 人。根据其病理变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 脑血管病两大类。
简述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病 经过 多年 的科 学 研究 已经 证 明了是 存在 家族 遗 传 的。 1 - 3 不 良的生 活 习惯 。 当下 社会 的生 活节 奏过 快 , 导致很 多 人形 成 了不 良的 生活 习 惯 , 过 度 的饮 酒 、 不 合理 的饮 食搭 配 、 暴 饮 暴食 、 过 度劳 累 、 作息紊 乱 等等 不 良的 生活 习惯都 会 导致 心脑 血管 负 担
2 0 1 3年 8月
1 3 5
简述 中老年人心脑 血管疾病 的预防
陈 建 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摘 要: 心 脑血 管 疾病 就 是 心脏 血管 和 脑血 管 疾病 的 统称 , 严 重威 胁 着人 类的健 康 , 特 别是 在S O Y 以上 的 中老 年 人群 中 , 心 脑 血管 疾 病普 遍存 在 , 而且 已经成 为这 一 阶段 导致人 类死 亡疾病 之 首 。虽然 随 着社会 的发展 、 科 技 的进 步 , 心 脑血 管疾 病 的治 疗手段 也 是 日新 月异, 但 是 据 不 完全 统计 , 在 我 国脑 血 管死 亡 率仍 高达 2 1 . 2 %, 心 脏 病 死 亡率 1 5 . 1 %, 即便 是 脱 离生命 危 险 的患 者也 有5 0 %左右 的 生活 不 能 自理 。所 以 , 要在 疾病 到 来之 前做 好预 防 工作 , 尽 量远 离疾 病 。
饮 食上 要 注意 粗细 搭配 、 荤 素合 理 。粗 粮 内 富含 的膳 食纤 维 及 B 族 维生 素 , 在 心 脑血 管 疾病 的预 防上 有 着很 大 的益 处 , 适 当适 量 的食 用 这些 富 含纤 维 的粗粮 是对 人体 很有 益 的 。 日常 生活 中也 要 注 意荤 素 合理 进 食 , 由肉类 提 供 蛋 白质 和脂 肪 , 由蔬 菜 提供 维 生 素 和无 机盐 , 荤 素搭 配 , 合 理膳 食 , 有利 于身 体健 康 和预 防心 血 管 疾病 I 1 _ 。 ② 生 活方 式 。 科学 的生 活 才是健 康 的保 障 。 现代 社会 有 一 个很 普 遍 的问题 : 肥 胖 。肥 胖 高血 压患 者 的发病 率 比正 常体 重 者 高3 倍 以上 , 所 以预 防心血 管 疾病应 适 当减 轻体 重 。 ⑧ 心理 调节 。 任何 治 疗 , 无论 是 药 物 的 , 医学的, 还 是 运 动上 的 调节 , 都 离 不 开 个 好 的心 理来 作 为保 障日 。积极 的生 活态 度 , 轻松 愉快 的心情 ,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碘食盐,则附近居民户的食用盐基本上都是非碘食盐,反之,则都是合格含碘食盐;其二居民户对碘盐存放、使用不当造成碘的损失;其三盐业生产加工企业加碘不均匀等因素。
食用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一旦放松对碘盐的监管势必造成碘缺乏病的回升[5],而碘盐监测是评价此方法落实的重要举措,建议相关部门(1)对食盐销售环节加强监管,从源头上杜绝非碘盐流入市场,确保居民购买合格碘盐。
(2)通过农村圩日或学校或碘盐采样监测人员对居民和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宣传,加强居民户对碘盐的正确使用和存放,以减少碘盐中碘含量的非正常损失。
(3)盐业管理部门要加大对盐业生产环节的质量监督,严把质量关,把不合参考文献[1] 韩敬华,郭秋生,袁保建,亓向东.2008年瞧县碘盐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8):1872.[2] 卫生部.全国碘盐监测方案[S].2004-1-19.[3] GB/T13025.7-1999.制盐工业通用实验方法碘离子的测定[S].[4] GB5461-2000.食用盐[S].[5] 美丽克,李红叶,刘玉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5年居民碘盐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2):323-324.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刘福平[摘要]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大约为260万,约占总死亡比例的45%。
了解心脑血管的发病病因,通过采取避免外源性刺激因素、合理膳食、持续规律的有氧运动、戒烟戒酒、保持良好情绪、定时体检等几个方面对心脑血管的疾病进行共同预防。
一旦发病应及时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
[关键词] 心脑血管病;预防;治疗;浅析[Abstract] China each year due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the number of deaths is about 2.6 million, accounting for 45% of th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deaths.Understanding of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causes,taken to avoid stimulation by exogenous factors, reasonable diet, regular aerobic exercise continued, tobacco and alcohol, maintain a good mood, regular physical aspect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for the common,Once found the disease should be treated soon.Can effectively reduce or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Keyword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Prevention; Treatment; Analysis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出血、脑血栓等,其发病率和致残致死率已居各类疾病首位,一旦患上此这类疾病,往往导致中老年人生活很难自理,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严重威胁到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预防和食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预防和食疗导读:心脑血管疾病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尤其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健康。
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有哪些?下面列出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及警告信号。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1、经常性心慌、气短、胸闷,干活动时加重。
2、干重活时心前区疼痛或左部放射性发木发痛。
3、干轻活时感觉很累,且胸闷气喘。
4、饭后胸骨后憋胀得厉害,有时冒冷汗。
5、睡觉时经常胸闷难受,不能平躺。
6、感情激动时心跳加快,胸部有明显不适应,即消失。
7、胸闷偶有刺痛感,一般1-2秒后即消失。
8、走路时间稍长或速度略快便胸憋气喘、心跳加快。
9、睡觉时经常胸憋难受,不能平躺。
10、长时间躺卧后突然坐起来,感到胸部很难受。
●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及警告信号:一、心肌缺血或心梗前会发生心慌,胸闷,憋气,四肢无力,心烦意乱,浅睡眠,或失眠,眩晕,健忘,易怒,冷汗,呕吐,一过性心绞痛等现象。
二、有的人并不会出现典型症状,更易延误病情判断;如有的人会牙痛,胃腹痛,或非相关部位痛感及不适,譬如曾有一位患者,眼晴视物不清,利用工作时间到我院眼科看病,进屋后,与眼科医生说话中,尚未来及检査,突然昏倒地上,医院内科外科联合会诊,紧急抢救无效死亡。
其家属无法面对现实,曾把医院告了,认为其从无心脑血管疾病,身强体壮,是日仍上着班,看眼致死,最后经医学解剖,证明为心猝死所致。
三、脑溢血患者,发病前,多有头痛,眩晕,耳鸣,眼跳,视物不清,胸闷,憋气,烦燥,易怒,健忘,忧思,体乏无力,精神恍惚。
发病之初头痛欲裂,言语不清,视障,呕吐,多有半身瘫痪症状,几不能辩物识人。
●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方法导读: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重点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方面做起。
那么具体应该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呢?下面列出了十个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方法,从这些细节入手:一、生活有规律。
张弛有度,劳逸结合,保障充足的睡眠及休息时间,懂得生活,学会放松,切忌人生年轻时用身体换名利,老来再拿钱买健康。
中老年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治疗总结

中老年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治疗总结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中的之一,尤其是对于中老年患者其发病率高、致死率高。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年报发布结果显示,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地区,2019年我国因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率达到45%左右,表明每5例死亡病例中大约有2例属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
这一结果非常惊人,但同时也给我们中老年朋友带来了惊醒。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由于其预后性较差,病死率较高,因此我们的第一要务是做好对该疾病的预防措施,通过预防该疾病的发生达到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第二才是通过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治愈率。
因此本文从预防第一、治疗第二的管理理念对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广大中老年朋友带来一定的健康指导。
1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使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总称,具体分析主要表现为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液黏稠等心脏性疾病和大脑与全身组织引起的脑卒中、脑出血等缺血性出血性疾病。
按照心血管和脑血管发病特点,不同类型的疾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悸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骨后压迫性疼痛、胸闷不适、水肿、晕厥、发钳、咳嗽咳血、嗳气、上腹疼痛、呕吐;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偏觉障碍、交叉性感觉障碍、眩晕、肢体无力、单侧肢体运动不灵活、语言功能障碍、平衡能力失调、站立不稳、意识功能障碍、头痛、恶心、呕吐、耳鸣[1]。
2引起中老年朋友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对于中老年朋友出现心脑血管疾病,除了年龄因素之外,大多与老年朋友的生活习惯、家族遗传史相关。
首先,在年龄方面,随着中老年朋友的年岁不断增长,其身体机能会逐渐弱化,身体健康质量则不如从前,就会导致患者整体免疫系统下降,更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疾病,而且年龄越大,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高。
其次是家族遗传史,部分中老年朋友具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家族遗传史,或者部分中老年朋友有其他疾病的遗传史,无论是哪一种遗传史的疾病在在发病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定的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使中老年朋友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2]。
心脑血管的预防

(三)尽量少服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
如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利尿剂、双氢克尿塞、速尿、类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
(四)积极治疗影响血脂代谢的有关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红斑狼疮等,均可干扰脂代谢。
(五)定期体检
定期做身体检查,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浓度。老年人应每年做体检一次,并要对血压、血脂、血糖进行监测,尤其在有各种刺激因素时(如情绪的变化、运动量的变化),机体往往处于应激状态更应做详细检查。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脂类糖类代谢紊乱、血液粘滞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低,易使血栓形成,故就达到期监测,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方法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秘诀在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少吃食盐和心理平衡”等。鱼油的诞生使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得到了可靠的保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当养成如下良好的生活习惯。
1、防止栓塞
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
3、多吃豆制品
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此外应该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
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200毫克—300毫克以下为宜。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摘要:经济的发展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单一的饮食结构导致了血压血脂普遍偏高,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在中老年人群中是常见疾病。
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中老年人群的比例最大,由于心脑血管造成的死亡现象也是很常见的。
心脑血管疾病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给患者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所以在临床和生活中都要对心脑血管患者进行关注,通过有效分方法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关键词:心脑血管;预防;治疗研究
1引言
心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威胁国民生命的”第一杀手”,但是人体中的”C反应蛋白(CRP)”能够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预测,但是科学家发现,我国人民CRP水平只有西方人的50%左右,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CRP水平也在国际标准”低危”范围内。
所以,我国中老年人员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2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哪些疾病
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
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供应心脏本身血液的血管和从心脏发出的血管疾病。
现在危害最大的是供应心脏本身血管的疾
病,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实际上就是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可以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就是突然死亡等。
通常讲的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是两大类:一种叫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还有一种出血性的脑血管疾病,也包括很多,但大家最多见的就是脑出血[1]。
脑血管病的主要症状就是半身瘫痪。
3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我们现在不仅有这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而且患患者数在不断的增加。
为什么?因为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不断增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胆固醇高、生活方式不良、缺少运动等,这些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由于大量危险因素的存在,因此冠心病、心血管等疾病的发患者数在增加。
此外还有年龄、遗传因素,这些暂时是无法改变的,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刚才讲的那几个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是可以治的,肥胖、抽烟是可以改变的,生活方式的不健康是可以改善的,因此大部分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药物的治疗来改善,改善这些危险因素就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
4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4.1预防
4.1.1加强预防措施心脑血管疾病多是由于平时生
活不规律、不注意锻炼、抽烟喝酒饮食无度,久而久之导致高血压、高血脂而形成的。
因此,避免心脑血管疾病要以预防为主。
要大力推广普及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社会关注度,让所有的人都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危害,有意识地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1.2减少外部刺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受外界因素影响比较显著,例如冠心病的发作多是由于患者受刺激而引发的。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心脑血管病患者受到外部刺激。
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尽量不要剧烈运动。
情绪上要保持安静平稳,避免紧张、激动等大的情绪波动。
日常饮食上尽量少饮酒,避免饮食过度,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应当戒烟,晚上早早休息,减少夜生活时间。
以上是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有效保护措施。
4.1.3科学调整日常进食在日常生活中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降低血清胆固醇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一日三餐多吃粗粮、块茎食物、绿色蔬菜、新鲜水果等可以有效补充人体所需的膳食纤维,有助于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降压、降脂。
大量的数据表明,在日常饮食中控制食盐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降低血压、血脂,减少发病几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1.4培养的健康生活习惯吸烟对身体有百害而无
一利,中老年患者一定要戒掉抽烟的恶习。
少量饮酒可以有效改善血液循环,但中老年人往往酒瘾很大,很容易过度饮酒对身体造成危害,饮酒一定要限量。
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不要过于劳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尽量避免失眠。
4.1.5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中老年人群要在生活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规律。
适当参加一些运动健身活动。
在锻炼过程中要注意自我保护,运动量要适度,尽量避免剧烈运动。
在寒暑天锻炼要提前了解天气变化情况,适量增减衣物。
4.2心脑血管药物的应用现状
4.2.1化学药类目前心脑血管化学类药物应用的比较广泛,单降压药物种类就很是丰富,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组成了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2]。
利尿降压药应用较多的是氢氯噻嗪和螺内酯,降压温和,疗效确切,对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病及心衰疗效佳,对左心室肥厚有逆转作用,价格低廉,适合大面积人群防治。
但应注意大剂量对糖,脂代谢有影响,易引起低血钾,阳痿,高尿酸血症等。
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普奈洛尔和美托洛尔,主要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或合并心绞痛时。
钙拮抗剂主要有非洛地平缓片,尼莫底片,硝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地尔硫卓,莫索尼定。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有卡托普利,福辛普利(蒙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药氯沙坦等都是在临床门诊上应用较多的药。
虽然化学药物种类很多,但是高血压患者一般需要长期服用,且多有不良反应。
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治疗常用的有消心痛,硝酸甘油,心痛定等作为急救时用,这些药物比较常用且疗效显著。
化学药有三类治疗心脑血管主要是:他叮类如洛伐他叮等,烟酸类如烟酸肌醇等,贝特类如枸橼酸钾等。
4.2.2中药类的治疗作用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一些心脑血管中药的出现,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特别是像中药丹参滴丸这类疗效显著的药物的出现,更加增强了我们利用祖国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信心。
5结论
总之,心脑血管保健措施是根本上避免心脑血管的方法,要从改变不良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开始预防这一疾病。
好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开始,要坚持不懈,长期保持,不能半途而废,要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贯彻到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李阳春.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多发性脑梗死再发96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06).
[2]黄建辉.浅谈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5).
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