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

合集下载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根据字形与字音、字义的联系,可以把意音文字的 字分成表意字、意音字和表音字三类。 有少数的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字、连绵字是专门造的字,如“葡萄、 玻璃、蝴蝶、垃圾”,这些字从造字法的角度看, 应该算形声字,但从它们对应的语言单位来看,只 能算表音字。
2、表音文字 表音文字的字符一般称为字母,一个字母一般代表 一个语音单位:音素(音位)或音节。相应地,表 音文字分为音素(音位)文字和音节文字两类。 表音文字的优点在于它能够用少量的字符来拼写语 言中所有的词语。
纯音节文字,也是通过借用借鉴形成的。如古波斯 文字是在苏美尔楔形文字的基础上形成的,古印度 文字、埃塞俄比亚文字都是在闪米特辅音文字的基 础上改造而成的。这些音节文字的产生都是征战、 贸易、文化交流等传播的结果。
三、文字系统的传播 世界上的纯表音文字,都是通过借用或借鉴的方式 形成的。最早的音素文字是各种闪米特文字,其中 影响最大的是腓尼基文字。腓尼基人和其他闪米特 人在古埃及文字的辅音字母的影响下,创立了纯辅 音文字。
腓尼基音素文字主要朝着东西两个方向传播。在东 方,首先在腓尼基文字基础上产生了阿拉米文字。 阿拉米文字又传播给前亚和小亚细亚各国,形成四 个主要分支:希伯来文字、叙利亚文字、伊朗文字 和阿拉伯文字。 在西方,首先在腓尼基文字基础上形成希腊文字。 此后,希腊人将希腊字母广泛传播,后来,西方几 乎所有音素文字都源于希腊字母,其中使用范围最 广的是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
从表意到表音位是文字造字方法发展的总趋向。可 以苏美尔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为例。 在公元前40世纪中期,苏美尔人已经有了较成熟的 文字。初期的苏美尔文字以象形为主,有少数会意 字,如“家牛”的符号和“山”的符号组合起来表 示“野牛”;“鸟”加“卵”表示“生产”。稍后 图画文字逐步消失。

语言学概论6文字

语言学概论6文字

(2)汉字具有超方言的功能。 (3)汉字具有更强的超时间性。 (4)汉字记录了丰富的文本,承载着丰 富的文化遗产。 3、汉字仍须改进 汉字仍须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整理, 做到“ 做到“字有定量,字有定形,字有定音, 字有定序” 字有定序”。使汉字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第三节 书面语
一、口语和书面语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口语的加工 形式。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口语和书面语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的风格变体。 汉语书面语可以直接引用古代的说法。还可以推 广到不同的方言地区。 书面语也可以见于口语。 书面语和口语应该两条腿走路,同时并用。
纯表音文字 (1)音节文字(日文字母) (2)音位文字 (1)音节文字 (1)音节文字
定义: 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符号就表示一个音节. 定义: 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符号就表示一个音节. 这种文字典型的代表是日语的“假名” 这种文字典型的代表是日语的“假名”. あいうえお かきくけこ さしすせそ たちつてと なにぬねの はひふへほ
(2)音素(位)文字 (2)音素(
定义: 以音素( 为书写单位, 定义: 以音素(位)为书写单位,一个符号表示 一个音素( ).它又分两个小类: 一个音素(位).它又分两个小类: 1 辅音文字 音素(位)文字只表示辅音,不 音素( 文字只表示辅音, 表示元音,根本没有表示元音的字母, 表示元音,根本没有表示元音的字母,这种文字 就是辅音文字. 古希伯来文就是此类. 就是辅音文字. 古希伯来文就是此类. 2 元音辅音文字 这种文字的字母有表示 辅音的,也有表示元音的, 辅音的,也有表示元音的,不再靠附加符号表示 元音或用辅音字母表示元音. 元音或用辅音字母表示元音.现代印欧语系中的 文字基本上均属此类. 文字基本上均属此类.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第一二三节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第一二三节

阿拉伯 文字
阿拉伯文 样品
音节文字
定义: 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符号 就表示一个音节. 这种文字典型的代表是日语的“假名”. あいうえお かきくけこ さしすせそ たちつてと なにぬねの はひふへほ
音节 文字---日语 中 的 假名
んゎらやまはなたさかぁ ぃりぃみひにちしきぃ ぅるゅむふぬっすくぅ ぇれぇめへねてせけぇ をろょもほのとそこぉ ンワラャマハナタサカゔ ィリィミヒニチシキィ ゥルュムフヌツスクゥ ェレェメヘネテセヶェ ヲロョモホノトソコォ
实物 记事:结绳 和 刻木
傣族 刻木 记事
结绳 记事
贝带 记事
傈僳族 刻木 记事
德昂族 结绳 记事
拉祜族 竹片 记事
第二节 文字的基本性质与文字的产生
二、图画记事:文字产生的前身 1、图画记事表达的信息更加丰富(数量——事件) 2、图画记事用一些约定俗成的图形来表达特定的名 物,也常使用一些与现实实物外形相似的简单图形 来表示事物。 记事图画还不是文字。
东巴 文字 书法
第三节 共时文字系统的特点及分类
一、从文字的次小单位看文字的共性和分类
任何文字系统都有一级单位对应于语言中的
音义结合体。这是所有语言的共性。
第三节 共时文字系统的特点及分类
二、从文字的最小单位看文字的不同类型
根据字符与所记录语言的关系,可以把文字
分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四、汉语和汉字的关系 2、汉字往往可以通过字形确定义类。 例如:姐、姑、姨、她 注意:不要因为有些汉字可以通过字形断 定义类而认为汉字可以独立于汉语而称 为一种独立的交际工具。汉字和其他拼 音文字一样,每个汉字都必须有确定的 读音,并通过读音确定是语言中的哪一 个语素或词,其字义才能确定下来。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三.问答题1.简述文字的作用。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文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突破了有声语言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扩大了语言交际的范围。

(2)文字是人类积累知识的工具和传播科学的媒介。

文字产生以前,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经验和知识只能通过口耳相传,而文字产生以后,前人的创造性成果可以通过文字记载下来,变成我们今天生活的基础,人类能更好地总结生产经验,发展科学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创造丰富的文化艺术。

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文字文本进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流,大容量地传承文化,而且加深了思考的深度。

有了文字,人类才有了历史,文字是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的标志。

(3)文字导致了书面语的产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文学语言的形成和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

(4)文字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绝好材料,是文化的活化石。

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社会的生活、历史通过文字记载得以保存下来,同时我们又可以透过文字本身看到古代社会生活的多方面的情况,因为文字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古代社会遗留下来的活化石,古人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等也必然在文字中有所反映。

2.简述汉字和拼音文字的差异。

1、从记录语言单位的大小看,音位文字通过为音节制定符号来记录语言,拼音文字、英文、俄文就属于这种文字.而汉字记录的不是音节或音位,而是词或者语素.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词,也是一个语素.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语素,不见得是一个词.所以现代汉字可以称为语素文字或语素——音节文字.2、从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字符看,拼音文字为表音文字,它和以汉字为代表的表意文字的不同在于为文字所制定的字符的性质不同.字符大体上可分为3类,即意符、音符、记号.与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意义上和语音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音位符号或音节符号仅仅同语音相联系,做为字符来讲,是音符,毫无意义可言,所以说是表音的.意符是构成汉字的最基本的符号,是独体的表意字,与语音没有联系.汉字的音符都是“借音符”.汉字在隶变以前,主要由意符和音符构成,记号为数极少.隶变以后,字形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独体表意字作为字符大都丧失了原来的表意作用,变成了记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少字形、字意、字音起了变化,致使意符、音符丧失了原有的表意、表音作用,成为记号.但这并不妨碍占汉字绝大多数的合体字仍然是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把隶变前的古汉字称为意符音符文字,隶变后的今文字称为意符单符记号文字,或简称意符音符文字.3、从记录语言的方法看,文字体系中拼音文字属于表音体系,是根据语音构形的文字体系.汉字是表意体系,指仅仅根据意义构形的文字体系,字形与声音没有直接的联系.3.简述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

语言学 文字和书面语

语言学 文字和书面语

一、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1、语言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社会的发 展而发展。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 件。 2、语言如何发展,则是由语言系统内部 的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3、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 特点。
二、语言的分化 语言随社会的分化而分化。 1、社会方言 2、地域方言 3、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 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 言叫亲属语言。 三、语言的统一 究竟哪一种方言成为基础方言,决定于 客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条 件,而不决定于人们的主观愿望。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重点、难点: 1、文字的性质与语言的关系 2、文字的起源、发展 3、文字的改革
二、目的、要求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 1、文字的特点 2、文字的起源、图画记事,但图画记事不 是文字 3、文字发展的趋势,世界文字可分几种类 型 4、从总趋势看汉字能否改革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
一、语言接触的类型 (一)语言要素的借用 (二)语言系统的借用 1.语言共用 2.语言转用
Hale Waihona Puke 二、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 借词、意译词和仿译词都是不同的语言因社会的接 触而产生的几种最常见的语言现象。 (一)借用途径 1、音译(转写) 2、音译加意译 3、半音译半意译 4、仿译词(对译) (二)借词的生命力
二、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一)文字的起源 1.实物记事 (1)结绳 (2)刻木 (3)实物
2、图画记事
这是我国西南地区纳西族的东巴经文。 1表示拿蛋,2表示解开,这里有白的意思,3表示风,4表示 蛋,5表示湖,6表示蛋破发光,7表示山崖。
文字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劳动。
四种最古老的文字
(四)语言融合的过程 (五)语言同化 语言同化是指一种语言排挤或代替其他语 言、从而使被排挤、被代替的语言消亡的 现象。 (1)强迫同化和自愿同化 (2)语言消亡

语言学概论文字和书面语

语言学概论文字和书面语
水书又称“鬼书”、“反书”, 基本上是汉字的反写,倒写或改变 汉字字型。水书和汉字是世界上使 用的文字当中唯一的非拼音文字。
由于其结构多为象形,所以被誉 为世界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彝文文字
彝族至今仍通行的表意文字,是一种原生 的古老文字。
目前发现的古彝文距今有8000年至1万年。 有关研究表明,古彝文可以与中国甲骨文、 苏美尔文、埃及文、玛雅文、哈拉般文相并 列,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可以代表世界 文字一个重要起源。
东巴文有1400多个单字,词语丰富,能够表达 细腻的情感,能记录复杂的事件,亦能写诗作文。 东巴文被称之为目前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 被誉为文字的“活化石”。2003年,东巴古籍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并进行 数码记录。
水族文字。由水书先生代代相传, 其形状类似甲骨文和金文,主要用 来记载水族的天文、地理、宗教、 民俗、伦理、哲学等文化信息。
3、汉字的字形和汉语的读音不是直接联系的,读音改变 而字形可以不变。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Nhomakorabea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一、文字的产生
1、文字创造的方式 2、文字创造的早期形态
结绳记事
符号记事
岩画
刻木记事
二、文字的发展
(一)文字发展的几个阶段
表意 表意兼表音(意音) 表音
二、文字的发展
中美洲的玛雅文:中美洲玛雅民族的古文字。 用毛发制笔,用树皮制纸。玛雅文约有270个符号, 常用的170来个。其中有表示整个词义的“意符”, 但是大多数符号是不表意义、只表声音的“音 符”。
音符分为:①元音的音素符号(V型),②元音 和辅音的音节符号(VC型),③辅音加元音或只表 辅音的音节音素符号(CV或C型),④辅音加元音加 辅音的音节符号(CVC型)。此外,还有少数只有规 定的辨别功能的“定符”。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
际过程。因为声音是一发即逝旳,所以人们说话要受到时 间和空间旳限制。为了克服有声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旳限 制,人们发明了文字。 • 文字旳出现比语言要晚得多。世界上最早旳文字也但是 只有几千年旳历史。
• 文字至少有下列几种方面旳特点和主要作用。 • (1)从交际层次看,扩大和完善了语言旳交际功能。 • 文字旳发明克服了语言传达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旳局限,
• 能够说,在人类文化旳演进过程中,语言旳出现是第一 种里程碑,它使得人类脱颖于动物。文字是第二个里程碑, 它使人类由原始社会进人文明社会。
• 二、文字旳基本性质 • 文字是用书写/视觉形式对语言进行再编码旳符号系统。 • 文字在语言旳基础上产生,有形、音和义三个方面。 • 文字也有大小不同旳各级形体单位,有文字单位旳聚合 类和组合规则。 • 拼音文字一般是以文字系统中旳次小单位―前后由空格隔 开旳一串字母(他们称作“文字词”或“形体词”旳)―相应 语言中旳次小旳语法单位(音义结合旳“词”)。汉文则一般 以占据一种方块空间旳形体单位“字”相应汉语里旳最小语 法单位、最小旳音义结合体―语素。
顺序也就不同,体现旳意思也所以不同。也就是说,文字
形体所体现旳信息一定是与某种语言旳音义结合体及其排
列相相应旳信息,而不是直接描画现实。

我国纳西族用一种与记事图画十分相像旳形体系统统
计他们民族旳古老传说,这些统计叫做“东巴经”。经教
授研究,统计东巴经旳形体系统已经属于文字,与记事图
画有了本质性旳差别。
三个音位,这三个字符要排列在一起再加上前后旳空格才
干表达“太阳”旳意义。而汉文旳字符则有旳与语素旳意
义有关,有旳与语素旳音有关。如“晴”旳左一字符
“日”,其意义与“晴”旳意义有关(天晴一定有太阳),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答案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答案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一、知识题1、世界上独立产生的、成熟的古文字系统(自源文字)有(甲骨)文、文、(苏美尔)文、(玛雅)文、(古埃及)文等。

2、我国传统文字学中的“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3、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手(象形)、泪(会意)、拖(形声)、刃(指事)、其(“其中”的“其”)(假借)。

4、简述字母文字的产生历程。

二、思考题1、文字和图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成为文字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图画在古时候也是用来记事的一种重要方法。

图画记事只是帮助记忆,传达信息的手段,有很大的随意性。

只有当事人才比较清楚所表述的内容,因此不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不具有文字意义。

但是,图画记事较之实物记事前进了一步,是实物的替代物,有一定的象征性,概括性,能记录较复杂的内容。

图画记事为文字的出现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记事的图画是文字的前身,而实物记事与文字的产生没有什么关系。

判定文字系统已经产生,有三个基本的条件。

第一,具有数量足够多的与某种语言里的语素或词相对应的小图形,这些小图形可以按这种语言的音读出来;第二,这些小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音义不变;第三,这些小图形的排列规则足以反映这种语言说话时语素或词的排列次序,小图形排列的顺序不同,所反映的语言单位的排列次序也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因此不同。

也就是说,文字形体所表达的信息一定是与某种语言的音义结合体及其排列相对应的信息,而不是直接描画现实。

2、既然所有文字都是既表音又表意的,为什么还有表音文字、意音文字的区别?语言有大大小小的单位:语素、词、词组/短语、句子,它们都是大小不同的音义结合体。

语言的语音层面也有大大小小的单位:音位、音节、音步等等,它们是大小不同的语音片段。

文字是形体符号的系统,它也有大小不同的单位―大小不同的形体单元。

任何文字系统都有一级单位对应于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

比如汉文中的“方块字”和英文中的“(文字)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口语和书面语既相联系又有区别。 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口语 的加工形式,比较严谨规范。 书面语和口语在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 即其基本的语言成分——基本的词汇和语 法结构是一致的。如果书面语和口语的发 展不相一致,那么它或迟或早要适应口语 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2、造字法的发展 (1)象形——表意 (2)假借——表音 (3)形声——意音
三 、文字的改革



文字的改革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1 、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 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 如汉字的简化。 2 、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是字符类型变 了。 如土耳其文字由阿拉伯字母转变为拉丁字 母。 3 、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如 日本、朝鲜、越南由表意文字变为表音文 字。

三、文字的类型 根据文字符号与语言的音义关系,可以将 文字体系分为意音文字和表音文字两类:
1.意音文字 2.表音文字


(一)意音文字
意音文字的字符既有表意符号,又有表音
符号。一个字一般代表一个词或一个语素。
有些字只是代表一个音节,几个字合起来
代表一个词或语素。如“垃圾、狼狈、冰
淇淋、新西兰”。

(二)表音文字
表音文字也叫拼音文字。表音文字的字符
一般称为字母,一个字母一般代表一个语
音单位:音素(音位)或音节。所以表音
文字一般又分音素(音位)文字和音节文
字两类。

1、音节文字

音节文字一个字符表示一个音节。除了已 经消亡的古代音节文字以外,日语的假名 和朝鲜语的谚文都属于音节文字。
2、音素文字


1 、文字的演变历程
a 原始文字 独立形成的文字脱胎于记事 的图画。这种处于原始状态的文字还带着 脱胎而来的记事图画的母斑,没有和语词 完全挂钩。用原始文字书写的句子,语言 里必不可少的成分可能被省略,字的排列 顺序也不确定,和语言里词的次序不完全 一致。

b 独立的文字体系 作为独立的文字体系 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①把整幅的画简化或拆散成的单个图形, 跟语言里的一个语素或词相当; ②这种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意义 不变; ③把这些图形作线性的排列,顺序不同, 意思也不同。 世界上最古老的成熟的文字系统有:汉字、 埃及的圣书字、中美洲的玛雅文、美索不 达米亚的楔形文字。这些文字都是词语文 字、意音文字。

根据文字与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意音文 字可以分为表词文字和语素文字两类。
1.表词文字 表词文字的一个字符一般表示一个词。一 些古老的文字体系如古汉字、古苏美尔文 字、早期古埃及文字等都属于表词文字。 2.语素文字



语素文字的一个字符一般表示一个语素。 语素文字是由表词文字发展而来的。



这是我国西南地区纳西族的东巴经文。 1表示拿蛋,2表示解开,这里有白的意思, 3表示风,4表示蛋,5表示湖,6表示蛋破 发光,7表示山崖。 据纳西经师解释,这段原始文字的全部意 思是:把这蛋抛在湖里头,左边吹白风, 右边吹黑风,风荡漾着湖水,湖水荡漾着 蛋,蛋撞到山崖上,便生出一个光华灿烂 的东西来。

第三节

口语和书面语

一 、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不同的客观存在形式。 口语是人们口头交际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听觉符 号系统,它的表现形式是语音,表现内容是语义。 书面语是人们进行书面交际时使用的语言形式, 是一种视觉符号系统,它的表现形式是文字,它 的表现内容是口语。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先有口语,后来才有书面语的 (它是在文字产生以后才有的)。


二、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1、文字依附于语言

(1)文字是用来代表语言的符号。文字是 在语言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语言是文字书 写的对象或内容,而文字是书写语言的工 具或形式。
(2)文字与语言的结构特点、基本词汇和 发音特点紧密相连并适应着,语言的结构 特点决定着一种语言文字的状况。





2、文字和语言是两种现象 (1)从起源上讲,语言是和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 文字则是在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才 开始创立的,文字同语言相比,语言是根本的, 是第一性的;文字是语言派生的,是第二性的。 (2)在历史发展上,虽然文字同语言一样,都是 作为交际工具为人类社会服务,都是没有阶级性 的。但是,人们不能创造语言和改革语言,而文 字却是可以创造和改革的,它具有人为的性质。 (3)从存在形式上看,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材料, 文字是通过形体表达声音和意义。


音素文字一个字母一般表示一个音素(音 位),也称作音位文字。如英语。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因此每一种文字都必
须适应自己所记录的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
音特点。

文字不等于语言,同一种语言可以采用不
同的文字;不同的语言可以采用同一种文
字。



四 、汉字和汉语 文字以自己的“形”通过“音”来表达“义”, 这在表音文字里确乎如此,但是在我国,由于方 块汉字的构造特点,却存在好些复杂的情况。 方块汉字不同于表音文字,表音文字一个字的拼 写可以反映出语言中一个符号的语音面貌,人们 基本上能按照字母的拼法读出音来;方块汉字则 往往能见“形”而知“义”,好像字形本身就能 跟意思直接挂钩,不需要通过语音的环节。有人 说“文字用它自己的形体来表达人的思维活动和 认识活动,而不是语言的复制品”。但是这只是 受汉字形体的束缚而产生的一种误解,实际上, 汉字同样和语言里的词相联系,它必须能读,通 过读音确定自己所表示的是语言里的哪个词,这 样才谈得到字义的问题源于 距今约六千多年前的氏族社会末期。这也 得到了考古学的证实。 史前人在当时的条件下,经过长期探索, 曾经找出并长期使用“实物记事”和“图 画记事”两种办法。


实物记事的方法有结绳、结珠和讯木等。结绳使 用得较普遍。《易经》“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 易之以书契”。
思考:汉字为什么几千年来都没有走拼音 化的道路?能不能走拼音化的道路?

汉字基本上形成完整文字体系的时期,据专家分 析,是夏商之际(公元前17世纪初)。这时正是 阶级社会形成并有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从最早 的汉字文献——商代后期的甲骨文看来,汉字已 是相当成熟的意音文字,有大量的假借字和少量 的形声字。此后,汉字的形声字逐渐增多,到东 汉《说文解字》时代,形声字已占80%。此后,汉 字的形、意、音虽然有很大变化,有些字符已不 能明确表意表音,但现代汉字仍然保持着以形声 字为主的格局,仍属意音文字。

汉字音符出现较早,但没有像苏美尔文字 或古埃及文字那样,发展出专门的音节符 号或音素符号。从甲骨文时代到现代,汉 字发展了3000多年,始终没有向纯表音文 字自然过渡的趋势。汉字发展的这些特点, 与汉字反映的文化内容和语言特点密切相 关。

1、汉语缺少形态变化,不需用专门的音节 符号来表示形态变化; 2、汉语的词或语素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 不像其他语言有大量的多音节词适合用拼 音方式表示。而且同音词的大量存在,也 助长了形声字的发展。
记事的图画是文字的前身,可以表达比较复杂的 内容,有更明确的表意性质,使用起来也比较方 便,但它还不是文字。这种图画把事情作为一个 整体来描绘,图画已经不是供人欣赏,而是具有 一定的抽象性、概括性,是否看得懂,取决于看 画的人和画画的人生活经历上的联系或者是其他 条件,跟他们是不是说同一种语言没有关系。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第一节

文字和语言
一 、文字的作用
(一)什么是文字? 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文字是语言的“意与声之迹”,是在语言的基础 上产生的,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二)文字的三要素 形、音、义是文字的三要素。 如:坝 “坝”是形,[pa51]是音,“拦水的构筑物” 是义。 book “book”是形,[buk]是音,“成本的著作”是 义。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一 、文字的起源 为了有一套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人类付出了艰 巨的劳动。在上古的时候,人们给文字的创造涂 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编织了种种传说,显示出了 各个民族的先民对文字的产生和使用在古文化的 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有着深切的感受 和不可言说的欣喜,对文字的憧憬,使他们把文 字的产生归功于全能的神。而实际上,文字是广 大的人民自己经过漫长的时代和艰苦的历程创造 出来的。是在原始的图画记事的基础上由人们共 同创造出来的。



二 、文字的发展 文字的发展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加以考 察:①文字记录语言的完备程度,②造字 的方法。 原始文字不能全面完整的记录语言,发展 到约为奴隶社会初期,才产生了能够较好 的记录语言的独立的成熟的文字系统。这 种独立的成熟的文字系统起源于图画,经 过整理,分散的不成系统的图形或符号完 全同语言的词一致起来,并能够代表语言 来记事,成为了成熟的文字系统。
3、汉人趋同思维倾向,也是汉语表音要素 发展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如联绵字语素 化,外来词的意译和首音节语素化等。



4、汉族广阔的地域和严重的方言分歧,使 得很多方言在语音上无法沟通,只能用 “超方言”的表意字沟通,这极大地阻碍 了汉字向表音化方向发展。
5、汉字有悠久的历史,汉族有悠久的文化, 而汉字在反映悠久的文化传统中有着极为 重要的作用,加上汉人有着崇尚传统的文 化意识,不愿意改变汉字传统,更不愿意 因汉字的拼音化而中断与悠久文化传统的 联系。


这是北美奥杰布华人为了保护渔业权于 1849年递呈给美国总统的一份请愿书:上 面画了七个动物(七个部落的图腾)这些 动物的眼睛和心都有线互相连接,线的一 头指向前方,而另一头连着后边的小湖, 表达的意思是,他们一条心,一个意志, 希望美国总统还给它们在苏必略湖附近的 渔业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