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
合集下载
文字和书面语

把这些图形作线性的排列,顺序不同,意思也不同。
2018/11/3
三 文字的改革
1、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
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如英文、法文等在
19世纪进行的正字法改革。 2、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是字符类型变了。如土耳 其在1928年进行的文字改革。 3、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如从一种意音 文字改成一种表音文字。如越南的文字改革是成功 的典范。
的历程创造出来的,是在原始的图画记事的基础上 由人们共同创造出来的,即由一定的图形跟一定的 语言单位相结合并且固定下来以后逐步形成的。
二 文字的发展 原始文字:独立形成的文字脱胎于记事的图画,这
种文字还带着脱胎而来的记事图画的母斑,没有和
语词完全挂钩。 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①把整幅的画简化或拆 散成的单个图形,跟语言里的一个语素或词相当; ②这种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意义不变;③
书面语形成以后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相对独立的发展史,它
可以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口语和书面语联系:书面语和口语在多数情况下是 一致的,即其基本的语言成分——基本的词汇和语 法结构是一致的。 书面语产生的意义:它克服了口语受时间、空间限
制的缺点,使得人类社会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速度
大大加快,范围也不断扩大,从而加快了社会发展 的步伐,书面语的产生被各国视为文明史的开端。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第一节
文字和语言
一 文字的作用 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
局限,从此,人类才开始有了自己的历史。文字的
发明创造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二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文字是为记录语言而发明的一种书写符号系统, 包括字形、字音、字义三个方面。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根据字形与字音、字义的联系,可以把意音文字的 字分成表意字、意音字和表音字三类。 有少数的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字、连绵字是专门造的字,如“葡萄、 玻璃、蝴蝶、垃圾”,这些字从造字法的角度看, 应该算形声字,但从它们对应的语言单位来看,只 能算表音字。
2、表音文字 表音文字的字符一般称为字母,一个字母一般代表 一个语音单位:音素(音位)或音节。相应地,表 音文字分为音素(音位)文字和音节文字两类。 表音文字的优点在于它能够用少量的字符来拼写语 言中所有的词语。
纯音节文字,也是通过借用借鉴形成的。如古波斯 文字是在苏美尔楔形文字的基础上形成的,古印度 文字、埃塞俄比亚文字都是在闪米特辅音文字的基 础上改造而成的。这些音节文字的产生都是征战、 贸易、文化交流等传播的结果。
三、文字系统的传播 世界上的纯表音文字,都是通过借用或借鉴的方式 形成的。最早的音素文字是各种闪米特文字,其中 影响最大的是腓尼基文字。腓尼基人和其他闪米特 人在古埃及文字的辅音字母的影响下,创立了纯辅 音文字。
腓尼基音素文字主要朝着东西两个方向传播。在东 方,首先在腓尼基文字基础上产生了阿拉米文字。 阿拉米文字又传播给前亚和小亚细亚各国,形成四 个主要分支:希伯来文字、叙利亚文字、伊朗文字 和阿拉伯文字。 在西方,首先在腓尼基文字基础上形成希腊文字。 此后,希腊人将希腊字母广泛传播,后来,西方几 乎所有音素文字都源于希腊字母,其中使用范围最 广的是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
从表意到表音位是文字造字方法发展的总趋向。可 以苏美尔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为例。 在公元前40世纪中期,苏美尔人已经有了较成熟的 文字。初期的苏美尔文字以象形为主,有少数会意 字,如“家牛”的符号和“山”的符号组合起来表 示“野牛”;“鸟”加“卵”表示“生产”。稍后 图画文字逐步消失。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

• 一般认为实物记事与文字的产生没有什么关 系,而记事的图画则是文字的前身,如果把 图形简化,一个图形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语素 或词,那就产生了真正的文字。 • 注意:图画与文字的本质区别则在于,图画 是通过一定的形象去表达一定的意义,是不 能“读”的,而文字则是用一定的形体,通 过“音”去表达一定的意义,是可以读的, 这一定的形体不但可以重复使用且和语言中 的语素或词相当,这也正是文字起源于图画 但又不同于图画之处。
•
东巴文还不是成熟的文字系统,因为它还不完全符合 文字的基本条件。比如上面这一小段经文中, • 1.有时用一个不可拆分的图形表示两个语言单位,如张开 翅膀的鸟表示东巴语中“鸟”和“飞”两个词; • 2.个别虚词没有对应的图形;有的虚词有对应的图形但有 时写出来,有时不写出来; • 3,句子中语言符号的次序与小图形的次序还没有完全一 致。
• 三、汉字和汉语 • 文字以自己的“形”表达语言的“音”和“义”,这种关系在采用拼 音文字的民族中不会引起疑问,但是在我国,却由于方块汉字的构造 特点而有好些复杂的情况。 • 误解一:汉字字形本身就能跟意思直接挂钩,不一定要表达语言的 “音”。 • 汉字不仅跟特定的语素义相连,也跟特定的语音形式相连。“日”提 示太阳的形象,但它并不记录汉语里的“太阳”“日头”“老爷儿” 这些词,它只跟“rì ”音及与其结合在一起的意义发生关系,记录汉 语中“日”这个语素。 • 汉字表示的意义,是通过语言的音义结合而切分开的意义,包括后来 的引申义。即使不读出音来,它也与心理的语音映像联系着,反映的 也是与特定语言的音相联系的意义。
第一节 文字和语言
• 一、文字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 文字的概念:
• “文字”一词有两个意思: • 一是指一个一个的字, • 一是指语言的视觉符号体系。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第一节 文字和语言
文字的基本性质
“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 (《〈书·序〉正义》)
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对语言 中音义结合体的再编码。
文字系统有某一级文字单位对应着 语言的一级单位(音义结合体)。
文字的重要性
“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 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一)
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表音文字又分为: 音位文字 拉丁字母 辅音文字 阿拉伯文 音节文字 日本的假名 意音文字 汉字
第四节 文字的发展与传播
自源文字 定义 表音方法:假借法 自源文字的发展 汉字的发展 其他古老文字的发展
文字的发展
(1)从造字法看:记事图画——表意字——纯表 音字(假借字)——表意兼表音(意音)字。世 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而完整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 文字。 ①古埃及圣书; ②古美索不达米亚钉头字; ③中美洲玛雅文; ④汉字。 (2)从文字体系看:记事图画——意音文字体 系——纯表音文字体系(音节文字和音位文字)
文字是语言的“意与声之迹”,是在语言的基 础上产生的,是语言的书写符号。
传承文化 ,促进思维的发展
总之,文字超越时空、延续文化、促进大脑发育, 是人类文明的第二个里程碑。
文字三要素
语音 语义 形体
汉语和汉字
特定的形联系特定的音与义。 汉字的特殊性(超时空、跨地域) 文字的借用不等于借用语言
他源文字的创新与文字的换用
意音表词文字 辅音文字 音位文字
第五节书面语
书面语与口语的区别是什么?
文字适应语言和文字的相对独立 性
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的特点但又有其相对 独立的特点
第一节 文字和语言
文字的基本性质
“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 (《〈书·序〉正义》)
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对语言 中音义结合体的再编码。
文字系统有某一级文字单位对应着 语言的一级单位(音义结合体)。
文字的重要性
“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 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一)
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表音文字又分为: 音位文字 拉丁字母 辅音文字 阿拉伯文 音节文字 日本的假名 意音文字 汉字
第四节 文字的发展与传播
自源文字 定义 表音方法:假借法 自源文字的发展 汉字的发展 其他古老文字的发展
文字的发展
(1)从造字法看:记事图画——表意字——纯表 音字(假借字)——表意兼表音(意音)字。世 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而完整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 文字。 ①古埃及圣书; ②古美索不达米亚钉头字; ③中美洲玛雅文; ④汉字。 (2)从文字体系看:记事图画——意音文字体 系——纯表音文字体系(音节文字和音位文字)
文字是语言的“意与声之迹”,是在语言的基 础上产生的,是语言的书写符号。
传承文化 ,促进思维的发展
总之,文字超越时空、延续文化、促进大脑发育, 是人类文明的第二个里程碑。
文字三要素
语音 语义 形体
汉语和汉字
特定的形联系特定的音与义。 汉字的特殊性(超时空、跨地域) 文字的借用不等于借用语言
他源文字的创新与文字的换用
意音表词文字 辅音文字 音位文字
第五节书面语
书面语与口语的区别是什么?
文字适应语言和文字的相对独立 性
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的特点但又有其相对 独立的特点
第六章 new文字和书面

• 六、汉字与汉语拼音 • 汉字保持稳定状态的原因 • 汉字拼音化道路
• 第三节 书面语 • 一、口语和书面语 • 口语:语言凭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 • 书面语:用文字记载下来供“看”的语言, 它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是口语的加工形式。
• 二、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 第一,书面语是在口语上产生的,口语的加 工形式,与口语大体一致, 都是语言的表 现形式。
•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 一、文字的起源 • 1.用实物记事。 • (1)结绳。 • 《易· 系辞下传》说:“上古结绳而治。” • 《庄子· 胠箧》说:“民治绳而用之。” • 《说文解字· 序》说:“神农氏结绳为治而 统其事。” • 郑玄在《周易注》中说得更具体:“事大, 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人和同伴出外狩猎,获 得了两张兽皮,又捕获了海豹。后来 坐船渡过河去,在一个帐篷里过夜。
这是一个印第安 酋长的墓碑。他的 图腾是鹿,颠倒的 鹿表示这个人已经 死了;左边7条横 线表示他经历了7 次征伐, 3条竖 线表示3次负伤; 右边9条横线表示 经历了9次战役; 两个半月形表示历 时两月,在白天被 人用斧子砍死。
• 4.早期文字:原始的图画文字 • 判定文字系统已经产生,有三个基本的条件。 • 第一,具有数量足够多的与某种语言里的语素或 词相对应的小图形,这些小图形可以按这种语言 的音读出来; • 第二,这些小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音义 不变; • 第三,这些小图形的排列规则足以反映这种语言 说话时语素或词的排列次序,小图形排列的顺序 不同,所反映的语言单位的排列次序也就不同, 表达的意思也因此不同。 • 也就是说,文字形体所表达的信息一定是与某种 语言的音义结合体及其排列相对应的信息,而不 是直接描画现实。
: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

际过程。因为声音是一发即逝旳,所以人们说话要受到时 间和空间旳限制。为了克服有声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旳限 制,人们发明了文字。 • 文字旳出现比语言要晚得多。世界上最早旳文字也但是 只有几千年旳历史。
• 文字至少有下列几种方面旳特点和主要作用。 • (1)从交际层次看,扩大和完善了语言旳交际功能。 • 文字旳发明克服了语言传达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旳局限,
• 能够说,在人类文化旳演进过程中,语言旳出现是第一 种里程碑,它使得人类脱颖于动物。文字是第二个里程碑, 它使人类由原始社会进人文明社会。
• 二、文字旳基本性质 • 文字是用书写/视觉形式对语言进行再编码旳符号系统。 • 文字在语言旳基础上产生,有形、音和义三个方面。 • 文字也有大小不同旳各级形体单位,有文字单位旳聚合 类和组合规则。 • 拼音文字一般是以文字系统中旳次小单位―前后由空格隔 开旳一串字母(他们称作“文字词”或“形体词”旳)―相应 语言中旳次小旳语法单位(音义结合旳“词”)。汉文则一般 以占据一种方块空间旳形体单位“字”相应汉语里旳最小语 法单位、最小旳音义结合体―语素。
顺序也就不同,体现旳意思也所以不同。也就是说,文字
形体所体现旳信息一定是与某种语言旳音义结合体及其排
列相相应旳信息,而不是直接描画现实。
•
我国纳西族用一种与记事图画十分相像旳形体系统统
计他们民族旳古老传说,这些统计叫做“东巴经”。经教
授研究,统计东巴经旳形体系统已经属于文字,与记事图
画有了本质性旳差别。
三个音位,这三个字符要排列在一起再加上前后旳空格才
干表达“太阳”旳意义。而汉文旳字符则有旳与语素旳意
义有关,有旳与语素旳音有关。如“晴”旳左一字符
“日”,其意义与“晴”旳意义有关(天晴一定有太阳),
• 文字至少有下列几种方面旳特点和主要作用。 • (1)从交际层次看,扩大和完善了语言旳交际功能。 • 文字旳发明克服了语言传达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旳局限,
• 能够说,在人类文化旳演进过程中,语言旳出现是第一 种里程碑,它使得人类脱颖于动物。文字是第二个里程碑, 它使人类由原始社会进人文明社会。
• 二、文字旳基本性质 • 文字是用书写/视觉形式对语言进行再编码旳符号系统。 • 文字在语言旳基础上产生,有形、音和义三个方面。 • 文字也有大小不同旳各级形体单位,有文字单位旳聚合 类和组合规则。 • 拼音文字一般是以文字系统中旳次小单位―前后由空格隔 开旳一串字母(他们称作“文字词”或“形体词”旳)―相应 语言中旳次小旳语法单位(音义结合旳“词”)。汉文则一般 以占据一种方块空间旳形体单位“字”相应汉语里旳最小语 法单位、最小旳音义结合体―语素。
顺序也就不同,体现旳意思也所以不同。也就是说,文字
形体所体现旳信息一定是与某种语言旳音义结合体及其排
列相相应旳信息,而不是直接描画现实。
•
我国纳西族用一种与记事图画十分相像旳形体系统统
计他们民族旳古老传说,这些统计叫做“东巴经”。经教
授研究,统计东巴经旳形体系统已经属于文字,与记事图
画有了本质性旳差别。
三个音位,这三个字符要排列在一起再加上前后旳空格才
干表达“太阳”旳意义。而汉文旳字符则有旳与语素旳意
义有关,有旳与语素旳音有关。如“晴”旳左一字符
“日”,其意义与“晴”旳意义有关(天晴一定有太阳),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文字和书面语
二、从文字的最小单位看文字的不同类型
根据字符与所记录的语言的符号音义关系,可 以把文字分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 表音文字,又叫做“拼音文字”或“字母文 字”,它们的最小文字单位―字符只表示语言符 号的音,而不表示语言符号的意义。 • 意音文字则是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音, 有的字符只提示语言符号的意义。提示音的字符 叫做声符,与音无关只与意义有关的字符叫做义 符。汉文是典型的意音文字。
•
文字和书面语
表音文字:可分为
音位文字:字符——音位,元音/辅音,字符与音
素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英文、法文等。
辅音文字:字符——辅音,元音没有专门的字符
表示。阿拉伯文。
音节文字:字符——音节,这类文字适合记录音
节结构简单、音节数量不多的语言,如日语。
注意:汉字在语音上基本上与音节是对应的 ,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但汉字不是音节 文字。
文字和书面语
一、实物记事
• 根据人类学的资料,比较常用的实物记 事的方法是结绳。《易经》上说“上古 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秘 鲁的土著人和我国解放前的一些少数民 族也有结绳记事的情况。各种颜色不同 的绳索表示不同的事物或事件,如黄色 的代表黄金,白色的代表白银或和平, 绿色的代表禾谷,红色代表战争,等等 。绳索的长短或粗细代表事件的轻重或 数目的大小。
文字和书面语
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与联系:
口语是听的;书面语是看的。
口语用词范围窄,句子短,结构简单,可以重复、脱节、颠 倒、不说,也可以有口头禅。书面语用词范围广,句子复杂, 尽量排除废话,讲究篇章。 口语是第一性的,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是口语的加工形式,规范着口语的发展。
语言学纲要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新

文化历史传统的强大力量
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所以跟语言相比,文字有很大的 保守性,语言一旦形成了约定俗 成的书写形式,它就不会轻易起 变化。
(二)文字的改进和改革 文字的改进:在不改变文字体系的 情况下对文字系统进行改进。 文字的改革:通常是指将文字从一 种体系改变成另一种文字体系。
汉字的简化 把汉字改变成拼音文字
汉字的改进 新中国成立之后,就成立了中国 文字改革委员会,后来,在1985 年12月,又将原来的中国文字改 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 作委员会会。对汉字的改进做出 了很大的贡献,例如:简化笔画、 精简字数等等。
汉字体系能不能改革,实现拼音 化?
(二)文字和语言毕竟不是一回 事,用什么样的形体去记录语言, 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不同的语言可以采用相同的文字形式。 如英、法、德、西班牙等语言都采用拉丁 字母。 而同一种语言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文字形式。 如南斯拉夫的赛尔维亚文有拉丁字母和斯 拉夫字母两种拼写法。
五、汉字和汉语 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 类:一类是表音文字;一类是表意 文字。
刻木
(4)具体的事物 就是用具体的实物代表说话或表 达各种观念。
古俄罗斯人向波斯人发出一封实物做的信
鸟
老鼠
青蛙
云南陇川县的景颇族,求爱(现在)
原物退回——同意 如果不同意——在原物上加上火 炭 如果还要考虑——加上奶浆菜
用结绳、结珠、刻木和代替说话 的实物都不过是一种简陋的记事 方法,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和流动 性,还不具备文字的性质。文字 也不会在这个基础上发生和发展 起来。
一、文字的起源 (一)文字的起源 有过各种各样的传说。在我国, 相传汉字是皇帝的史官仓颉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