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章文字和书面语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 文字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 文字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2)音位文字(音素) 字母代表音位,既有表示辅音音位的 字母,也有表示元音音位的字母。 音位文字只需要几十个字母就可以拼 写语言中全部音节,进而书写全部的 词和句子。 音位字是文字体系中最简明、最方便 的文字。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表音文字的特点: 表音文字是文字演变到后期的产物,语 音中的音节\音素(位)有限,表音文字用几十 个笔画简单的记音符号,就可以记录很多的 词语,以简驭繁,比表意文字简单易学,简便 易用,简明易读。 现在世界上使用的绝大多数文字都是 表音文字。
第六章 文字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雨水润肥土地
玛雅文字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楔形文字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文字跟图画有什么区别? 什么样的图画才能成为文字?
2012-2013下学期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文字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社会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社会的需要是文字产生的前提;
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历史,而文字只有 几千年的历史; 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记事的方式大致 可归为两类,一种是实物记事,一种是 图画记事。
2012-2013下学期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第三节 文字改进和改革
20世纪50年代,我国改革 了壮文、纳西文,将之拼音化。
2012-2013下学期
语言学概论
Cunghgoz Yinzminz Yinzhangz it bak maenz 100元 haj cib maenz 50元 ngeih cib maenz 20元 cib maenz 10元 haj maenz 5元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答案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答案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一、知识题1、世界上独立产生的、成熟的古文字系统(自源文字)有( 甲骨)文、文、(苏美尔)文、(玛雅)文、(古埃及)文等。

2、我国传统文字学中的“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3、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手(象形)、泪(会意)、拖(形声)、刃( 指事)、其(“其中”的“其") (假借) .4、简述字母文字的产生历程。

二、思考题1、文字和图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成为文字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图画在古时候也是用来记事的一种重要方法。

图画记事只是帮助记忆,传达信息的手段,有很大的随意性。

只有当事人才比较清楚所表述的内容,因此不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不具有文字意义。

但是,图画记事较之实物记事前进了一步,是实物的替代物,有一定的象征性,概括性,能记录较复杂的内容.图画记事为文字的出现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记事的图画是文字的前身,而实物记事与文字的产生没有什么关系。

判定文字系统已经产生,有三个基本的条件。

第一,具有数量足够多的与某种语言里的语素或词相对应的小图形,这些小图形可以按这种语言的音读出来;第二,这些小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音义不变;第三,这些小图形的排列规则足以反映这种语言说话时语素或词的排列次序,小图形排列的顺序不同,所反映的语言单位的排列次序也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因此不同。

也就是说,文字形体所表达的信息一定是与某种语言的音义结合体及其排列相对应的信息,而不是直接描画现实。

2、既然所有文字都是既表音又表意的,为什么还有表音文字、意音文字的区别?语言有大大小小的单位:语素、词、词组/短语、句子,它们都是大小不同的音义结合体。

语言的语音层面也有大大小小的单位:音位、音节、音步等等,它们是大小不同的语音片段.文字是形体符号的系统,它也有大小不同的单位―大小不同的形体单元。

任何文字系统都有一级单位对应于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比如汉文中的“方块字”和英文中的“(文字)词"。

第六章 文字

第六章    文字

第六章文字第一节文字的性质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文字是语言的系统。

2.文字起源于——,是由——跟——相结合并且固定下来以后逐步形成的。

3. ——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

4.各种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成三大类,即、——和——。

5.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是意符、——是音符、——是记号。

6.字符又可以分为和两种。

7.文字的类型可以根据两种不完全相同的标准来分类:一种是根据的标准来分类,另一种是根据的标准来分类,根据前一种标准,在理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和——,根据后一种标准,在理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和——。

8.音位文字可以细分为和。

9.世界上现在使用的典型音节文字,是。

二、名词解释题1.文字2.表意文字3.表音文字4,意音文字5.音节文字6.音位文字7.辅音文字8.词语文字9.语素文字10.假借字11.字符12.意符12.他源文字14.自源文字15.单纯字符16.复合字符三、单项选择题1.日文的假名是典型的( )。

A.辅音文字B.音节文字C.表意文字D.意音文字2.阿拉伯文字是( )。

A.辅音文字B.音节文字C.表意文字D.意音文字3.希腊文是( )。

A.音位文字B.辅音文字C、音节文字D.表意文字四、判断题1.汉字的一个字记录的不一定是一个音节,但一定是一个语素。

( )2.音位文字的一个字母,必定只与一个音位相对应。

( )3.日文的假名是——种音素(音位)文字。

( )4.现行的汉字是—种音节文字。

( )5.所有的自源文字都既有意符,又有音符。

( )五、简答题1.如何理解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2.简要说明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

3.举例说明什么是单纯字符、什么是复合字符。

4.简要说明汉语的字符组合规则。

5.简要说明文字类型的分类标准及其分类情况。

六、论述题1.如何正确认识汉字的类型?2.试论述文字字符的类型。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书写符号2.图画一定的图形一定的语言单位3.字符4.意符音符记号5.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在语言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6.单纯字符复合字符7.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词语文字语素文字音节文字音位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意音文字8.辅音音位文字全音位文字9.日本的“假名”二、名词解释题1.文字: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语言学概论 自学笔记 第六章 文字

语言学概论  自学笔记   第六章  文字

第六章文字一、名词解释1.文字2.字符3.意符4.音符5.记号6.自源文字7.他源文字8.单纯字符9.复合字符 10.词语文字 11.语素文字 12.音节文字 13.音位文字 14.表意文字15.表音文字 16.意音文字 17.假借字 18.楔形文字 19.象形字 20.指事字、会意字21.“六书” 22.独体字23.合体字、偏旁、形旁、声旁24.字符的书写规则 25.“文字的创制”26.语言规划二、简答和论述1.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2.简述字符的类型。

3.谈谈自源文字是如何表音的?4.举例说明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5.“自源文字”与“他源文字”的区别。

6.简述划分文字类型的标准。

7.应该如何看待一些表示比较复杂意思的图画以及夹杂一部分字符的图画跟文字的关系?8.如何正确认识汉字的类型?9.汉字是不是音种语素文字或语素一节文字?请谈谈你的看法。

10.文字和语言的关系.11.语言对文字的影响.12.文字对语言的影响.13.简要说明不少人将文字和书面语等同起来进而把文字和语言等同起来的原因?14.文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15.结绳跟文字的起源没有直接的关系.16.古苏美尔文字的情况.17.古埃及文字的情况.18.腓尼基人借用古埃及文字创造了最早的辅音文字.19.“辅音文字”的起源。

20.试述“音位”文字的发展过程。

21.汉字的形旁跟表意字符的区别.22.汉字的声旁跟表音字符不完全相同.23.汉字字体的演变.24.汉语字符组合规则.25.应该如何看待“文字发展三阶段论”的观点.26.非洲一些新兴国家创制文字的情况.27.新中国为少数民族语言创制文字的情况.28.文字改革的类型.29.文字的创制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30.文字创制的目的。

31.应该如何对待文字改革?32.文字改革与创制文字的异同。

33.在现代汉语中,诸如“日、山、火、象”这样的字很多。

这些字的共同特点表现在它们的字形与其所表示的意义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三.问答题1.简述文字的作用。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文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突破了有声语言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扩大了语言交际的范围。

(2)文字是人类积累知识的工具和传播科学的媒介。

文字产生以前,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经验和知识只能通过口耳相传,而文字产生以后,前人的创造性成果可以通过文字记载下来,变成我们今天生活的基础,人类能更好地总结生产经验,发展科学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创造丰富的文化艺术。

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文字文本进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流,大容量地传承文化,而且加深了思考的深度。

有了文字,人类才有了历史,文字是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的标志。

(3)文字导致了书面语的产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文学语言的形成和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

(4)文字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绝好材料,是文化的活化石。

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社会的生活、历史通过文字记载得以保存下来,同时我们又可以透过文字本身看到古代社会生活的多方面的情况,因为文字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古代社会遗留下来的活化石,古人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等也必然在文字中有所反映。

2.简述汉字和拼音文字的差异。

1、从记录语言单位的大小看,音位文字通过为音节制定符号来记录语言,拼音文字、英文、俄文就属于这种文字.而汉字记录的不是音节或音位,而是词或者语素.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词,也是一个语素.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语素,不见得是一个词.所以现代汉字可以称为语素文字或语素——音节文字.2、从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字符看,拼音文字为表音文字,它和以汉字为代表的表意文字的不同在于为文字所制定的字符的性质不同.字符大体上可分为3类,即意符、音符、记号.与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意义上和语音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音位符号或音节符号仅仅同语音相联系,做为字符来讲,是音符,毫无意义可言,所以说是表音的.意符是构成汉字的最基本的符号,是独体的表意字,与语音没有联系.汉字的音符都是“借音符”.汉字在隶变以前,主要由意符和音符构成,记号为数极少.隶变以后,字形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独体表意字作为字符大都丧失了原来的表意作用,变成了记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少字形、字意、字音起了变化,致使意符、音符丧失了原有的表意、表音作用,成为记号.但这并不妨碍占汉字绝大多数的合体字仍然是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把隶变前的古汉字称为意符音符文字,隶变后的今文字称为意符单符记号文字,或简称意符音符文字.3、从记录语言的方法看,文字体系中拼音文字属于表音体系,是根据语音构形的文字体系.汉字是表意体系,指仅仅根据意义构形的文字体系,字形与声音没有直接的联系.3.简述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

厦大现代汉语第6章 文字和书面语

厦大现代汉语第6章 文字和书面语

【练习与思考】一、填空题1、文字是记录()的符号,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统一体。

2、文字突出的作用是打破了有声浯言的()的局限性,扩大了有声浯言的使用范围。

3、人类早期使用的帮助记事的方法主要有()和()两大类。

4、表意文字主要包括()和()两种。

5、世界上的表音文字很多,从字母代表的语言单位来看,可以分为()()和()三大类。

6、文字体系中的正字法原则主要有()、()和()。

7、早期文字的创造方法主要是()()()和()。

二、名词解释1、文字2、表意文字3、表音文字4、实物记事5、图画记事6、象形7、音节字母文字8、辅音字母文字9、音位字母文字10、正字法11、文字改革三、思考题1、文字的主要性质特征是什么?2、谈谈文字的主要作用。

3、由记事图画演变成图画文字必须具备哪些条件?4、从文字符号和语言符号的对应关系看,文字记录语言的情况大致可以分成几类?5、谈谈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6、汉字为何适应汉语的特点?7、具体文字体系中的正字法一般要遵循哪些原则?8、什么是文字改革?文字改革的主要类型有哪些?9、现行汉字是否需要改革?10、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是什么?11、书面语与口语脱节的原因有哪些?12、世界上的表音文字主要有几类?讨论题:1、口语和书面语是一致的吗?2、现行汉字是否需要改革?汉字能否走拼音化道路?参考答案(解题要点):一、填空题1、语言;字音、字形、字义2、时间、空间3、实物记事、图画记事4、表词文字、形位文字5、音节字母文字、辅音字母文字、音位字母文字6、表音原则、形态原则、历史原则7、象形、象意、象声、转注二、名词解释1、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最重要的辅助与扩大有声语言交际作用的工具,它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借助形体符号把语言记录下来。

2、表意文字:表意文字通常是一个词或形位只用一个符号表示,而这个符号却与该词或形位赖以构成的语音形式没有直接关系。

它跟整个词或形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意义发生关系。

(完整版)《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导言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

2.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古印度宗教典籍梵文古希腊拉丁语语法学中国文言文典籍小学3.什么是“小学”?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被视为经学的附庸,统称“小学"。

4.语言学是(19)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历史语言学)。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的功能是多方面,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大致都可归入语言的()功能和()功能两个方面。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交往功能)。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什么是符号?符号的特点是什么?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甲能代表乙或指称乙,甲就有条件成为乙的符号。

(1)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一般性的。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2.为什么说语言具有符号性?1)语言包含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

2)音义的不可分离性.语言中的语素、词、短语、句子等均有意义,也均有发音。

3)形式指示意义的一般性。

4)形式和意义结合的任意性。

3.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4方面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的是,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1)同一意义,在不同语言中的语音形式不同.举例略。

2)同一意义,在同一语言不同历史时期的语音形式不同。

举例略。

语言符号在形成初始,音与义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在社会交际过程中自然形成。

但一旦形成,全体成员必须遵守,任何人都无权擅自改动。

也即初始的任意性,使用的强制性。

4.什么是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在使用中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5.(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最基本、最根本的结构关系。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 文字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 文字
第六章 文字
1. 解释“字符”
答:字符即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
2. 解释“他源文字”。
答:他源文字是在已有的别的文字的基础上创制的文字。
3. 解释“复合字符”。
答:复合字符是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或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再组合而成的字符。
4. 解释“表意文字”。
答:表意文字即全部字符都是意符的文字。
5. 解释“意音文字”。
答:意音文字即一部分是意符,一部分是音符的文字。
6. 所有的书写符号都是文字吗?
答:文字是用来书写某一种语言单位的符号,如果不是用来书写某一种语言单位的符号,即使表示一定意义,也不是文字。如红绿灯不直接与哪个语言单位对应,所以是一种符号,但不是语言符号,因而也不是文字。旗语、莫尔斯电报代码则不同,它们直接代表文字符号,可以说是文字的符号,所以是语言的符号。
10. 简答“文字的创制”含义。
答:文字的创制指现代社会里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特别是政府或语言学家为没有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不涉及历史上各种民族语言的文字的创制过程。
11. 简答文字改革的类型有哪些情况。
答:文字改革的类型有三种情况:(1)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2)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是字符类型变了,如1928年土耳其进行的文字改革,几个月内,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新土耳其文全面替代了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旧土耳其文。(3)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如越南原来使用汉字作为他们的表意文字,现在改用拉丁字母的表音文字。
8. 现代汉语中的“文字”含有那些义项?
答:(1)书写或记录评议的符号,也说“字”或“字母”。如汉字,英文字母。(2)语言的书面形式或书面语,如中文、英文等。(3)文章(多指形式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与思考】一、填空题1、文字是记录()的符号,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统一体。

2、文字突出的作用是打破了有声浯言的()的局限性,扩大了有声浯言的使用范围。

3、人类早期使用的帮助记事的方法主要有()和()两大类。

4、表意文字主要包括()和()两种。

5、世界上的表音文字很多,从字母代表的语言单位来看,可以分为()()和()三大类。

6、文字体系中的正字法原则主要有()、()和()。

7、早期文字的创造方法主要是()()()和()。

二、名词解释1、文字2、表意文字3、表音文字4、实物记事5、图画记事6、象形7、音节字母文字8、辅音字母文字9、音位字母文字10、正字法11、文字改革三、思考题1、文字的主要性质特征是什么?2、谈谈文字的主要作用。

3、由记事图画演变成图画文字必须具备哪些条件?4、从文字符号和语言符号的对应关系看,文字记录语言的情况大致可以分成几类?5、谈谈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6、汉字为何适应汉语的特点?7、具体文字体系中的正字法一般要遵循哪些原则?8、什么是文字改革?文字改革的主要类型有哪些?9、现行汉字是否需要改革?10、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是什么?11、书面语与口语脱节的原因有哪些?12、世界上的表音文字主要有几类?讨论题:1、口语和书面语是一致的吗?2、现行汉字是否需要改革?汉字能否走拼音化道路?参考答案(解题要点):一、填空题1、语言;字音、字形、字义2、时间、空间3、实物记事、图画记事4、表词文字、形位文字5、音节字母文字、辅音字母文字、音位字母文字6、表音原则、形态原则、历史原则7、象形、象意、象声、转注二、名词解释1、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最重要的辅助与扩大有声语言交际作用的工具,它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借助形体符号把语言记录下来。

2、表意文字:表意文字通常是一个词或形位只用一个符号表示,而这个符号却与该词或形位赖以构成的语音形式没有直接关系。

它跟整个词或形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意义发生关系。

表词文字和形位文字都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3、表音文字:表音文字是指用单个形体符号去记录语言中的音节,那么具体的形体符号只与特定的语言单位相联系而与意义无关。

音节文字、音位文字都属于表音体系的文字。

4、实物记事:为了把信息传到远处,或把信息在时间上固定下来,人们曾使用各种有象征意义的实物赖记事,最普遍的是结绳、串珠、刻木等。

实物记事一般都是没有文字的社会里人们用以辅助语言帮助记忆的记事方法,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主观性。

5、图画记事:图画记事是文字产生以前人们用简单的图形来帮助记忆和记载某些事情的方法,也是最为形象的感性传递方式。

记事图画虽然也画着具体事物的形象,但它不同于一般的图画,而是记载某种事物或某件事情的辅助性表达方式。

6、象形:直接描绘词语所代表的实物。

在所有的表词文字中,最初都是用这些词表示的实物或现象的写实图形或象征图形来表示的。

7、音节字母文字:音节字母文字是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的文字。

它适应于音节数量不多,音节结构比较简单的语言。

如日本的假名。

8、辅音字母文字:辅音字母文字的字母只表示辅音,元音只用一些附加符号,有的连符号也不用。

使用这种文字的语言通常是辅音较多,元音较少并依靠元音有规律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

如古犹太文字、阿拉伯文字等。

9、音位字母文字:音位字母文字的字母基本上是代表音位的。

它既有表示辅音音位的字母也有表示元音音位的字母。

如希腊文、拉丁文、英文、俄文等。

10、正字法:正字法是具体文字体系中历史形成的使书写规范化的一整套规则。

它是文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11、文字改革:为了让文字更好的记录语言,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人们可以根据文字发展的趋向,必要时有意识有计划有系统地整理和改革文字。

文字改革就是使用文字的社会对记录本族语的文字体系所作的自觉的修改或变革。

三、思考题1、文字的主要性质特征是什么?(1)文字是一套符号系统,它是记录语言的一套书写符号系统。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最重要的辅助与扩大有声语言交际作用的工具。

(2)文字是一种视觉符号系统。

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也有它的形式和指代的对象。

它的形式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字形,不管是像汉字这样的方块字形,还是像英文字母那样的表音字形,都是文字符号的形式,人们通过视觉可以感知。

虽然各种文字在记录语言的功能上有这样那样的区别,但无论哪种文字都能够传达它所记录语言的意义,同时人们又能将书面语还原成有声语言。

(3)文字符号又是成系统的,有其内部不同层次的的构成单位和结构规则。

文字拥有一整套特定的形体符号和书写规则以及它跟语言之间的特定关系。

比如,汉字的基本构成有笔画、笔顺,还有更高一层的偏旁,它们组合成每一个汉字是有规则的。

在汉字进一步组合时还有书写顺序和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等。

又比如,英文等拼音文字系统中也是由字母、拼写规则、标点等各项要素和规则构成。

2、谈谈文字的主要作用。

(1)文字不仅使语言得以流传与保存,而且完善和扩大了语言的交际效用。

语言是以声音为形式依托的符号系统,而声音的传递是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

从时间上讲,语音一发即逝,不能留存;从空间上讲,语音的传递和接收必须在一定的距离之内。

在文字发明以前,人类的知识传承只能靠口耳相传,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都很缓慢。

当文字出现后,语言被视觉符号的文字体系记录下来,这就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空中的局限,知识的传承和普及有了更好的形式依托。

(2)文字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人类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文字的出现,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的经验和知识积累的速度,传播的范围,社会得以迅速发展,人类自此进入有史时期,形成文明的基础。

可见文字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文字对语言的丰富和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文字并不仅仅消极地记录语言,而且还积极地影响语言,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有些在口语中消失了还可以保留在书面语中,若干后也可能重新复苏,被人启用。

另外,随着自身的发展,文字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文字甚至比有声语言更便于人们接受所表达的内容,在现代社会和生活中人们借助文字通常比借助有声语言所获得的信息更多。

3、由记事图画演变成图画文字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成熟的文字体系的形成有一个过程。

当简约的图画被用来粗略地记录话语中的语句时,图形开始被用来指代语言中的词语,图形通过象形表意与语言中的词语联系起来。

总之,图形与语言单位没有一一对应,因此还不能称之为成熟的文字体系。

成熟的文字体系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图画文字必须成为约定俗成的符号。

(2)图画文字必须具有相对固定的形体,必须把物象外表相对地规范在一定的形式里,一般只描写较简单的线条轮廓。

(3)特定的形体必须跟语言的词语相联系,成为可以诵读的东西,不象记事图画那样只可意会,不能诵读。

4、从文字符号和语言符号的对应关系看,文字记录语言的情况大致可以分成几类?(1)表意文字。

表意文字通常是一个词或形位只用一个符号表示,而这个符号却与该词或形位赖以构成的语音形式没有直接关系。

它跟整个词或形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意义发生关系。

表词文字和形位文字都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2)表音文字。

表音文字是指用单个形体符号去记录语言中的音节,那么具体的形体符号只与特定的语言单位相联系而与意义无关。

音节文字、音位文字都属于表音体系的文字。

不过,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文字,都应该适应所记录的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音特点,所以文字的特点是与语言的特点是有联系的。

5、谈谈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文字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符号,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语言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符号如何记录语言符号已如前述。

文字和语言既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们之间又有着质的区别。

(1)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而文字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文字是记录符号的符号。

(2)语言和文字虽然都是交际工具,但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语言是社会必需的交际工具,没有语言,社会就不会存在。

而文字对一个社会来讲,则不是不需的,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而照样存在。

文字只是辅助语言的交际工具,它只是扩大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

(3)文字和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不同。

文字和语言都是处于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之中的,但文字的发展变化要比语言慢得多,语言的变化不能马上在文字中表现出来。

因此常常发生文字与语言脱节,文字落后于语言发展的现象。

这样就形成了文字的书写形式与语言的实际发音的矛盾。

文字作为辅助交际工具的长处是它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文字记载的资料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人们还能够看得懂,就是由于文字具有更大的稳固性。

(4)文字可以改革、借用,而语言一般则不能。

当文字脱离语言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即影响到交际功能时,文字就得改革,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还可以创造新的文字。

文字还可以借用。

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可以借用其它民族的文字,而语言一般是不能借用的,语言往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从整个民族来讲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语言。

(5)文字对语言具有促进作用。

文字把语言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书面语,人们可以对语言进行加工锤炼,使语言越来越精密细致,甚至有些词汇就是在文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6、汉字为何适应汉语的特点?(1)汉字的特点汉字一般不能通过字形判断具体的读音,有些汉字可以通过声旁确定音类或者大致的读音;汉字往往可以通过字形断定义类;汉字的字形不限于和一种读音挂钩,古今的汉字读音有异,不同地域的读音也有差别,但是汉字的字形不变,不会影响对汉字意义的理解。

(2)汉字和汉语的关系汉字始终是一种文字,是符合文字和语言的关系这一规律的。

汉字与汉语的特点是相适应的。

汉语是以单音节为主要形式,一个形位一般用一个音节表示,虽然一个音节不是固定地表示某个形位,还有许多同音形位,但形位的单音节形式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汉字也是记录音节的,一个字独立地表示一个音节(但与音节不是对应关系),也正好记录一个形位,与汉语形位的特点相适应。

所以正好适应了汉语方言分歧的特点,使得汉字具有了超方言的特性。

7、具体文字体系中的正字法一般要遵循哪些原则?(1)表音原则按照词语的实际读音拼写词形的原则。

依据表音原则书写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词语的实际读音,也比较容易掌握。

表音原则对于新创造或新改革的拼音文字是非常适用的。

(2)形态原则拼写时严格按照词的形态构成,相同的形位写法永远相同,即使由于形态变化,实际读音已经发生变化,拼写仍旧不变,这个原则就是形态原则。

它是一种比较经济的原则,有利于建立词与词之间的联系,便于记忆和书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