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真题

合集下载

考研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考研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考研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考研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六艺”教育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礼B. 乐C. 射D. 书E. 数2.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开始实行?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E. 明朝3. 以下哪位不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A. 蔡元培B. 张伯苓C. 胡适D. 梁启超E. 鲁迅4. “五四运动”对中国教育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A. 提倡白话文B. 强调科学与民主C.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D. 所有以上选项E. 无影响5. 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全国性的教育工作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A. 1949年B. 1950年C. 1951年D. 1952年E. 1953年##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描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改革措施。

##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推动作用。

2.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体制的变革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E(数学)2. B(唐朝)3. E(鲁迅)4. D(所有以上选项)5. B(1950年)### 二、简答题1.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始于隋唐,终于清朝末年。

其主要特点包括:考试选拔、公平竞争、文官制度等。

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了社会流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同时也为后世教育制度提供了借鉴。

2.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改革措施包括: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推广普及教育;改革旧的教育体系,建立新的教育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

### 三、论述题1.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推动了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封建礼教,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现代教育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的科举制度影响最为深远?A. 春秋战国时期B. 唐代C. 宋代D. 清朝答案:C. 宋代2. 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A. 名教B. 官教C. 儒教D. 法教答案:C. 儒教3. 古代中国文人雅士多通过下列哪种途径接受教育?A. 私塾B. 儒家学堂C. 宫廷教育D. 藏书阁答案:A. 私塾4. 《高等学校法》是哪年出台的?A. 1901年B. 1912年C. 1949年D. 1978年答案:C. 1949年5. 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下列哪所大学是第一所由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现代大学?A. 北京大学B. 清华大学C. 复旦大学D. 上海交通大学答案:C. 复旦大学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 √ 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2. ×科举制度始于唐代,结束于明朝。

3. √ 清朝时期,官方对基础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4. √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5.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教育进入了停滞状态。

三、简答题1. 请简要概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

答: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经过宋代的大力推行,成为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省试和殿试三个阶段,考察内容主要包括儒家经典、文学诗词和策论等。

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1905年废止。

2. 请简要阐述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发展。

首先,教育被列为国家的基本建设之一,大力推行义务教育和普及教育,实现了初等教育全面普及。

其次,在高等教育方面,逐步建立起以大学为核心的独立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此外,还进行了教育思想的解放,倡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行素质教育。

3. 请探讨中国教育史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答:中国教育史对现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六艺”中,属于文学教育的是:A. 礼B. 乐C. 射D. 书2. 孔子提倡的教育思想中,强调“教无类”的平等观念,这一思想体现在下列哪部著作中?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孟子》3.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正式确立的时间是:A. 汉代B. 唐代C. 宋代D. 明代4. 以下哪一项不是宋明理学家朱熹的教育贡献?A. 创立白鹿洞书院B. 注释《四书》C. 编写《资治通鉴》D. 提出“格物致知”的教育方法5. 清朝末年,中国开始实行新式教育,下列哪所学校是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A. 京师大学堂B. 南洋公学C. 复旦公学D. 交通大学6. 毛泽东提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口号是在哪个时期?A. 抗日战争时期B.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 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D. 中国改革开放时期7. 1986年,中国颁布了哪部法律,标志着中国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了新阶段?A.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8.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20世纪末,中国要实现的教育目标是:A.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B. 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C. 普及高等教育D. 实现教育现代化9. 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其中哪一项成就最为显著?A. 高校数量的增加B.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C. 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D. 教育国际化程度的加深10. 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A. 素质教育B. 应试教育C. 精英教育D. 职业教育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________ 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对后世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包括经义、诗赋、__________ 等。

中国教育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含答案解析)

中国教育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含答案解析)

1.(2013年教育学统考)广文馆的设立表明唐代政府( )。

(A)重视来唐留学生的教育(B)加强教育的等级性(C)重视科举考试(D)加强博通人才的培养2.(2016年教育学311)1911年成立的清华学堂、其经费主要来源于( )。

(A)英国退回的部分赔偿(B)美国退回的部分赔偿(C)德国退回的部分赔偿(D)法国退回的部分赔偿3.(2009年教育学统考)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

(A)晏阳初(B)粱漱溟(C)黄炎培(D)陶行知名词解释题---为题目类型4.(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以吏为师。

5.(2013年湖南师范大学)独尊儒术。

6.(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致良知”。

7.(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双轨制。

简答题---为题目类型8.(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癸卯学制的特点是什么?9.(2014年教育学统考、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简述陈鹤琴“活教育”课程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现代价值。

1.(2013年教育学统考)广文馆的设立表明唐代政府( )。

(A)重视来唐留学生的教育(B)加强教育的等级性(C)重视科举考试(D)加强博通人才的培养【正确答案】B2.(2016年教育学311)1911年成立的清华学堂、其经费主要来源于( )。

(A)英国退回的部分赔偿(B)美国退回的部分赔偿(C)德国退回的部分赔偿(D)法国退回的部分赔偿【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清华学堂为清末新政时期留美的预备学校,其经费主要来源于1901年《辛丑条约》中规定的中国付给各国战争赔款,称“庚子赔款”。

其中美国决定从1908年开始,将美国所得白银,以“先赔后退”的方式退还给中国,用于中国派遣留学生教育的经费。

3.(2009年教育学统考)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

(A)晏阳初(B)粱漱溟(C)黄炎培(D)陶行知【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梁漱溟是中国近代的教育家、哲学家,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

中国教育史(真题)

中国教育史(真题)

1.3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一、选择题1.根据传说,中国古代五帝时出现的学校是()。

A.庠B.序C.成均D.校〖答案〗C查看答案2.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物界B.模仿C.生产劳动D.动物本能〖答案〗C查看答案3.原始社会时期,开始出现了养老和教学兼行的机构(),这种机构是学校的萌芽。

A.庠B.序C.成均D.校〖答案〗A查看答案4.氏族公社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不包括()。

A.生产劳动的教育B.生活习俗的教育C.体格和军事训练D.六艺教育〖答案〗D查看答案5.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

关于该时期教育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B.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C.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D.男女教育还没有区别〖答案〗D查看答案6.氏族公社末期,()成为教育的基本内容。

A.礼乐之教B.军事教育C.劳动教育D.宗教教育〖答案〗B查看答案7.氏族公社末期,()成为道德教育的新内容。

A.仁B.义C.孝D.信〖答案〗C查看答案二、辨析题原始社会末期,教育逐渐分化为培养劳心者的专门教育和教化劳力者的社会教育两种类型。

答:此观点正确。

原因具体分析如下:(1)氏族公社末期,氏族首领的民主推选转变为世袭,形成最初的部落显贵。

这些显贵把权力和财富集中在手里,不断增强其特权,逐渐垄断了文化教育。

(2)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存在,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转为劳心者成为可能。

从政治需要来看,伴随军事民主制向君主制的逐步转化,培养劳心者成为官吏的需求与日俱增。

(3)适应社会劳心与劳力分工的需要,教育也逐渐分化为培养劳心者的专门教育和教化劳力者的社会教育两种类型,前者是教胄子,后者是教百姓。

两者都是施教,然而,一是专门教育,一是社会教育,教育的目的、内容都不相同。

对不同等级实施的教育,势必造成它们朝不同的方向发展。

教育的早期分化,还使教育设施开始呈现出等级差别。

中国教育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含答案解析)

中国教育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含答案解析)

1.(2015年教育学统考)西周学校以“六艺”为课程,根据程度分别安排在小学或大学学习,其中被称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的是( )。

(A)诗书(B)礼乐(C)射御(D)书数2.(2010年教育学统考)1913年,黄炎培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深刻反思“癸卯学制”颁行以来中国教育发展的问题,提出必须( )。

(A)改革普通教育(B)发展师范教育(C)扩大高等教育(D)推进社会教育名词解释题---为题目类型3.(2016年辽宁师范大学)朱子读书法。

4.(2013年厦门大学)南洋公学。

简答题---为题目类型5.(2016年内蒙古大学)简述孟子的德育原则。

6.(2015年陕西师范大学333)简述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

7.(2016年福建师范大学)简述东林书院的讲会制度。

8.(2013年福州师范大学)评述清末新政时期的嘉庚兴学。

9.(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壬戍学制》相对于“壬子癸丑学制”的明显特点是什么?1.(2015年教育学统考)西周学校以“六艺”为课程,根据程度分别安排在小学或大学学习,其中被称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的是( )。

(A)诗书(B)礼乐(C)射御(D)书数【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书、数是文化基础知识技能,是西周小学主要教学内容。

大学比小学程度要高。

学习的内容也有变化,大学列入计划的是《诗》《书》。

2.(2010年教育学统考)1913年,黄炎培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深刻反思“癸卯学制”颁行以来中国教育发展的问题,提出必须( )。

(A)改革普通教育(B)发展师范教育(C)扩大高等教育(D)推进社会教育【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1913年,黄炎培在《教育杂志》上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对“癸卯学制”颁行以来中国教育尤其是普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做了剖析,指出学生在学校中所受到的道德、知识、技能训练对走向社会后的题目毫无用处,提出要对传统的教育进行改革,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的实用意义,提出改传统教育为近代实用教育的思想,成为民国初年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先导,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的新教育改革运动。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其主要教育思想是什么?A. 因材施教B. 学而时习之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 温故而知新答案:A2.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多长时间?A. 1000年B. 1500年C. 1300年D. 1400年答案:C3. 清朝末年,哪项教育改革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 洋务运动D. 百日维新答案:A二、填空题4. 我国古代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______。

答案:数5. 明朝时期,中国最早的官办学校是______。

答案:国子监6. 20世纪初,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是______。

答案:京师大学堂三、简答题7. 简述“五四运动”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化革新运动。

它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提倡科学和民主,反对封建主义和迷信。

在教育领域,五四运动促进了新学制的建立,强调教育的普及和现代化,为后来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8. 阐述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制度的几次重大改革。

答案: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制度经历了几次重大改革。

1951年,实施了“新学制”,强调教育的普及和平等。

1958年,进行了“教育大革命”,推动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为高等教育的选拔和培养提供了新机制。

1985年,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确保了基础教育的普及。

1999年,提出了“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四、论述题9. 论述中国教育史上的“科举制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始于隋唐,终于清朝末年,持续了1300多年。

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了世袭制,为社会下层人士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

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它不仅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也推动了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对后来的教育制度和考试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如现代的高考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也继承了科举制度的一些特点。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明堂"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什么重要建筑?A. 文庙B. 太学C. 书院D. 寺庙答案:B. 太学2. 哪位教育家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奠基人"?A. 严复B. 冯天瑜C. 陆费逵D. 蔡元培答案:C. 陆费逵3.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明清时期?A. 南北朝B. 元明时期C. 唐宋时期D. 战国时期答案:B. 元明时期4. 儒家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核心价值观是什么?A. 仁爱B. 礼义C. 忠诚D. 克己奉公答案:B. 礼义5.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现代教育时期?A. 民国时期B. 戊戌变法时期C. 清朝时期D. 春秋战国时期答案:A. 民国时期二、填空题1. 中国古代四大名学是儒家、道家、墨家和________。

答案:法家2. 中国第一所完全按照西方教育模式兴办的大学是________大学。

答案:北京大学3.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事件“五四运动”发生于西历的哪一年?答案:1919年4. 第一部在全国范围内制定的新中国教育法规是________。

答案:《教育法》5. 中国现行高等教育最高学位是什么?答案:博士学位三、问答题1. 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及影响。

答案: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主要以太学为核心,培养统治阶级的子弟,强调儒家思想和礼仪道德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诚于封建王朝的官员和士人。

这一制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稳定运行,并对后来的教育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介绍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答案:中国现代教育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推行近代西方教育制度、普及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等。

在近现代,中国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政策,以适应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为培养新一代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机遇。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教育改革措施有哪些?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包括普及基础教育、教育免费化、传统文化和思想的整合以及职业教育的加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之中外教育史历年真题(96-05)中国教育史 1996年一、简释下列各词(每题4分)1、有教无类2、三纲领八条目3、鸿都门学4、四书五经5、朱子读书法6、“师夷之长技以制夷”7、同文馆8、癸卯学制9、杨贤江10、陕北公学二、回答下列各题(第一、四题必答;第二三题中选答一题;第五六题中选答一题;每人共答四题,每题15分)1、试述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及其意义。

2、简述隋唐科举考试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作用和对教育的影响。

3、简评宋代三次兴学及其意义。

4、简述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5、试述严复在教育的作用及学习西方方面的主张,你有何评价。

6、试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你有何评价。

1997年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孔子的“求放心”2、荀子的“化性起伪”3、教学相长4、九品中正制5、苏湖教学法6、洪仁玕7、京师大学堂8、康有为的“废八股”“变科举”的主张9、中华基督教教育会10、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二、问答题(第一三题各15分,第二四题各20分,共70分)1、谈秦皇汉武文教政策指导思想的演变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2、朱熹是怎样用理学观点阐述教育作用的3、试述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的理论并加以评价4、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地位1998年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1、六艺2、稷下学宫4、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5、《三字经》《千字文》6、 1872年幼童留学美国7、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8、京师大学堂9、晏阳初的乡村平民教育10、抗大的教育方针二、问答题,(从1、2、3题中选答2题,从4、5、6题中选答2题;共答4题,每题15分,共60分)1、从对人性论的不同观点,比较孟子、荀子的教育主张2、简述唐代中央官学制度的构成,并分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3、明末清初启蒙教育思想有何共同特点?试举例加以阐明4、简述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并加以评价5、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并予以评价6、评述杨贤江在教育理论上的贡献1999 年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指出下列各书的作者《春秋繁露》、《论衡》、《师说》、《四书章句集注》、《明夷待访录》、《变法通议》2、在先秦诸多私学中,被称为“显学”的两家分别是和3、中国最早的教学论专著是4、北宋六大著名书院分别是:、、、、、5、中国近代最早颁布的两个学制分别是:、6、京师同文馆始建于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始建于年。

7、科举制度废止于年。

二、解释下列名词(每题5分,共30分)有教无类稷下学宫太学文以载道苏湖教法生活教育三、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任选两题)1、简述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2、简述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3、简述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思想,并加以评析2002年一名解(5分/个)1、“启发愤悱”(孔子)2擎矩之道“(大学)3《师说》(韩愈)4“朱子读书法”5《新教育大纲》(杨贤江)6九品中正制7东林书院二简答(10分/个)1从教育学的角度,阐明下面一段文字的思想涵义“孟子言性,孔子言习,性者天道,习者人道《鲁论》二十篇皆言习,故曰:“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己天词,而欲求之性,虽见习且不能救其习。

况不能见乎!《易》言,”蒙以养正,圣功也”,养其正于童蒙,则作圣之基立于此,人不幸而失其教。

陷于恶习耳所闻者非人言。

目所见非人得,日渐月渍于里苍村落之中。

而有志者欲挽回于成人之后非洗髓伐毛,必不能胜”。

2、简述《学记》“长善救失”的教育原则3、蔡元培所提出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分析论述题(15分/个)1 试分析说明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历史作用2 试分析1922年新学制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外国教育史1996年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七艺”2昆体良3绅士教育4自然适应性原则5教育万能论6“国防教育法”8《巴甫雷什中学》二:问答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试论近代教育心理学化思潮形成的过程,基本主张和历史意义。

2述评欧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特点。

1997年一:简答(每题5分,共40分)1 “五项竞技”2西塞罗3修道院教育4人文主义教育5《葛笃德怎样教育子女》6费里法令7“九五”决定8永恒主义二:问答(每题20分,共60分)1 试论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

2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述评。

3 应如何正确评述教育历史人物?(举例说明)1998年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亚里士多德2耶稣会教育3形势教学阶段4拿破仑教育改革5史密斯—休斯法6《教学与发展》二问答题(共70分)1 西欧近代初等教育发展述评。

(25分)2 试比较进步主义教育与要素主义教育。

(25分)3 外国教育史学科与当代教育改革的关系。

(20分)1999年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七艺2公学3法国的帝国大学4快乐之家5统觉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绅士教育论2儿童中心主义3教育万能论4要素主义教育理论三论述题(共45分)1裴斯泰洛奇教学思想的历史贡献及现实意义。

(25分)2 20世纪前半期欧美国家教育改革述评。

(20分)2001年一简答题(5分/个)1精神的产术2 修辞学校3《教育敕语》4 斯宾塞5 国防教育法6“新学校运动”7 新托马斯主义8 易尔法令二论述题(20分/个)1论述夸美纽斯的主要贡献及历史地位2 试述义务教育的产生、发展及历史经验3 从现代教育史中举例说明教育思想与教育改革的关系2002年一名解(5分/个)1 泛智论2 快乐之家3骑士教育4绅士教育5 导生制6 设计教学法7 费里法案8 统一劳动学校二分析题(20分/个)1分析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思想的理论基础,并以此为例,具体说明赫尔巴特将教育科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努力2 以一个西方国家为例,论述西方普及义务教育的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3谈谈你对西方教育史上的教育遵循自然思想的了解与分析2003年以后中外教育史就合卷了03年中外教育史一.名词术语解释: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科举制度3.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4.《大教学论》6.要素主义教育二.简答1.如何理解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2.“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有哪些?3.《学记》是怎样论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三.论述分析题1.评述美国二战后教育改革的进程及经验教训。

2.试评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3.试述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发展历程。

附2003年(当年考教育史的试题)专业:教育史研究方向:教育史所有方向考试科目:教育史一、简答题(须且只须从中选做六道题。

每小题10分,共60分)1、儒家经典《五经》,《大学》的“三纲领”和“八条目”,唐代隶属于国子监的中央六学分别指什么?2、韩愈的《师说》提出了那些主要教育观点?3、朱熹是如何划分小学和大学教育阶段及其不同教育目标的?4、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根据什么原则,从哪些方面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改革?5、简述《学记》“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

6、民国初年确立的新教育宗旨(教育方针)是什么?它与清朝末年的教育宗旨相比,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和进步?7、简述“苏格拉底法”的基本内容。

8、简述维多里诺“快乐之家”的基本特征。

9、如何理解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10、简述《毛雷尔法案》的基本内容。

11、简述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发展过程。

12、简评永恒主义教育。

二、论述分析题(须且只须从中选做三道题。

每小题30分,共90分)1、试从社会发展个个体发展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2、试述中国1922年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3、试分析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与历史作用。

4、试析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主要特征、历史意义。

5、试述洛克教育思想的基础、内容和方法。

6、评析二战后美国教育改革的进程及经验教训。

北师04中外教育史试题一.名解:1.“长善救失”2.“三舍法”3.万木草堂4.“快乐之家”5.消极教育6.教育即生长二.简答: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哪里?其涵义是?2.蔡元培教育方针的思想是什么?有何意义?3.什么是西欧的“双轨制”?其主要特点和影响分别是?三.论述:1.试从科举制度的演变分析中国考试制度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

你如何看待清末废科举的政策?2.试述并评析19c末20c初欧美“教育科学化运动”的基础,基本内容和对现代教育发展的意义。

3.试评现代西方“新传统教育”的主要人物,基本思想及其影响。

05年中外教育史一.名解1.颜之推2.《白鹿洞书院揭示》3.忘记了4.陕北公学5.“苏格拉底法”6.堂区学校7.星期日学校8.《教育基本法》二..简答1.试述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观点。

2.试述清末科举制度从改革到废止的三个步骤。

3.卢梭的“自然教育”的主要观点及评价。

4.试述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1.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2.“白板说“教育思想的形成.主要观点及对教育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