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1.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2.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1、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2、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

3、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4、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5、“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6、“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有教无类”。

7、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史籀篇》

8、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仁,也是他学说的中心思想。

9、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孔子

10、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11、“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成三大方面:

①礼乐。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

②射御。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

③书数。“书”是指文字,“数”是指计算。

12、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1)立志: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2)克己: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即严以责己,宽以待人这样才能消除矛盾。“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即隐恶扬善。“不怨于,不尤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君子病无能,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这些都是重在要求自己,而不是责怪别人。

(3)力行: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言必信,行必果”“力行近乎仁”“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4)中庸:能明辨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中道而行。

(5)内省: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改过:有过错不应该掩盖,而要正视错误公开改正,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圣人,吾不得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丘有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过则勿飞惮改”“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13、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利民的德政:“道之以道,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4、孔子把人性分为三等,一等是生而知之者,属于上智,二等是学而知之者与困而学之,属于中等。三等是困而不学,属于下愚。性相近,习相远就是指中人这部分。

15、孔子对君子的培养强调三方面的修养要求: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6、孔子总结的学习方法:(1)学思行结合: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即偏重于古代文化政治知识。他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即要多听、多看,还要多问。孔子还强调“学以致用”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过其行。”(2)启发诱导:“叩其两端”即从考察事物的不同方面,辨明是非。(3)因材施教:“听其言而观其行”“退而行其私”都是了解学生个性的方法。朱熹注:“弟子因孔子之言,记此十人,而并目其所长,分为四科”四科是培养四方面的人才。

(4)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他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看问题不要从个人私意猜测出发,不要主观认定必然是这样,不要固执自己的成见不要自以为自己的意见绝对正确。

战国时期的教育

1、孔丘去世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思孟学派(子思之儒、孟氏之儒和孙氏之儒)和荀况学派。

2、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制定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它是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学术自由是稷下学宫最基本的特点。

3、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墨翟;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孟轲;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荀况。

4、(1)孟轲的教育理论基础是“性善论”。(2)提出的“五伦”分别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3)“大丈夫”的人格理想,首先大丈夫要有高尚的气节,其次有着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如何实现大丈夫的人格呢?孟子认为主要靠人的内心修养,大致有以下几条“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4)教学思想包括A“深造自得”——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如此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遇事则能左右逢源。

B“盈科而进”指出了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正确的学习进程应当像源源不断的流水那样,注满一个洼坎之后再注下一个。

C“教亦多术”——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对学生有的应及时点化,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则可以间接地受教。

D“专心致志”

(5)社会分工思想:分工思想是孟子的重要经济思想。他认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必要的。所以“劳力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6)孟子主张内发。孟子和荀子,一个认为人性本善,一个认为人性本恶,实际上他们两个所说的人性并不是一回事,可以说是各讲各的人性。孟子所讲的人性,侧重于“人”字,探讨的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类属性,也就是人类的社会性。荀子所讲的人性,侧重于“性”字,探讨的是人先天带来的自然性,如喜欢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追求舒服、安逸等,实际上是指人的生理本能。

5、许行所代表的农家是战国时代为农民立言的一个学派,主张“并耕而食”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以劳动得食。阴阳五行思想出现了著名阴阳家邹衍,创立了五德始终说,并提出大九洲说。说明了中国的统一是必然。

6、《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7、《中庸》主要论及以下问题:

(1)性与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孝。”即天所赋予人的就叫做性,循性而

行就叫做道,修治此道就叫做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意思是人应不断追求诚的境界,充分发扬自身的善性,又由己及人而至天下。

(2)中庸。在孔子的基础上作了阐发,其意为既无过,也无不及,不偏不倚。两端执其中。(3)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人们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完善,其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进而达到对世界的认识,这就是自诚明,谓之性,或叫尊德性。其二是通过向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这就是自明诚,谓之教,或叫道问学。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8、真正揭开“百家争鸣”序幕的是墨家。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墨家。墨翟讲学于北方各国,故有北方圣贤人之称。这与儒家是相反的。墨家团体有首领,称为钜子。(1)关于教育作用: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说明教育的重要性。他提出“素丝说”以素丝和染丝为喻,说明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生来的人性不过如同待染的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2)教育目的:墨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兼士或“贤士”.关于兼士的三条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道德的要求、思维论辩和知识技能的要求。

(3)教育内容:政治和道德教育、科学和技术教育(墨家私学主要传授生产和科学知识包括农业、手工业、军事器械制造、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力学和光学等其中光学是最出色的部分。)文史教育、思维能力的教育(墨家认为人的理论和观点是否正确,需要有衡量的标准,即所谓的言必立仪,于是提出应当懂得把握三条标准“三表”第一表“有本之者”,第二表“有原之者”第三表“有用之者”。墨翟在中国古代逻辑学史上首先提出类、故的概念,提出察类明故的命题要求懂得运用类推与求故的方法。(4)教育方法:主动(虽不扣必鸣)、创造(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实践、(“合其志功而观焉”志是动机,功就是效果,讲效果就是讲实践。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量力(在中国教育史上最先明确提出量力这一教育方法。“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9 “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孟子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封建统治者尊他为“亚圣”。提出尽信书不如无书。

10、荀子

(1)性恶论与教育作用。“性伪之分”指出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即所谓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而伪是后天的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发生的变化。“性伪之合”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故性伪合而天下治。意思是性和伪是素材和加工的关系,没有素材就没有加工。“化性起伪”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意思就是只要有学习和教育,还有什么能够阻止人改变他自己的呢?

(2)关于教育目的。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即教育应当以大儒为理想目标。选材的标准:国宝也(言行俱佳)、国器也(长于言而拙于行)、国用也(口善言,身行恶)、国妖也。所以治国者要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3)教育内容。“善假于物”就是指人善于借助知识,来丰富人自身。因此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尤其是儒家的经典。荀况认为,各经自有不同的教育作用。如:故《书》者,政事之纪,《诗》中声之所止,《礼》法之大分,类之纲纪。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在诸经中荀况重视《礼》

(4)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闻之,是学习的起点。在他看来,人的学习开始于“天官之当簿其类”即耳目鼻口形等感官对外物的接触。但荀子主张善学者尽其理,在

闻见基础上学习必须向尽其理阶段发展,这就是“知之”“知之”荀况说:“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学习要善于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统类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何做到知之呢?其一“兼陈万物而中悬衡”即不偏执于某一事物和事物的某一方面,对事物作全面广泛的比较分析和综合等。其二“虚壹而静”虚的意思是不能让己获得的知识成为成见;壹的意思是专注于物不为他物而干扰。如果能虚壹而静就达到了“大清明”的状态。但“大清明”不是终结,还存在更高水平的“行”。“行”是学习的最高阶段。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又说:“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5)在诸子百家中,荀子最为倡导尊师的。主张“师云亦云”。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关系到国之兴衰,法之存亡,他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言而不称师,谓之叛;教而不称师,谓之背;背叛之人,明群不纳,朝士大夫遇不与言。”即背叛老师不依师法言行者,人人都要唾弃他。荀子也对教师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认为当教师应具备四个条件:一要有尊严,使人敬服;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阐发。

(6)总之:“六经”传人;培养“大儒”的教育目的;“闻见知行”结合的教育方法;荀;素丝说. 11、早期法家以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为代表。法家关于教育实施的主张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法家是新兴地主阶级最为激进的思想代表。主张凭借实力和暴力求得统一,反对德化,主张法治,强化君权。商鞅的出现意味着法家的成熟。后期法家以韩非与李斯为代表。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代表《孤愤》《五蠹》《内外储》《说难》《显学》法家是绝对的性恶论。

12、在稷下诸子中,道家人数最多,势力最大,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不言之教”。提出怀疑的学习方法。庄周生活在战国中期,与孟轲同时或稍晚。

13、《学记》:(1)学制与学年:学制——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就是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的设想。关于学年,《学记》把大学教育的年限定为两段、五级、九年。第一、三、五、七学年毕,共四级,为一段,七年完成,谓之小成。第九学年毕为第二段,共一级,考试合格,谓之大成。第一年“视离经辨志”考查阅读能力方面能否分析章句,思想品德方面是否确立高尚的志向。第三年“视敬业乐群”考查对学业的态度是否专心致志和与同学相处能否团结友爱。第五年“视博习亲师”考查学识的广博程度和对老师是否亲密无间。第七年“视论学取友”考查学术见解和交游择友。合格者为小成。第九年要求“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考查学术上的融会贯通和志向上的坚定不移。合格者为大成。

秦汉时期的教育

1.在秦统一文字的过程中,程邈对小篆进行改进,简化成为隶书。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

3、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博士。汉武帝立“五经博士”

4、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设科射策的形式。它是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的形式。“策”是指主考所出的试题。“射”是以射箭的过程来形象描写学生对试题的理解和回答过程。“科”是主考用以评定学生成绩的等级标记。学生根据考试所取得的世纪等级作为授官的依据。

5、在汉代识字教育所采用的字书中,流行最广且一直保存至今的只有《急就篇》。

6、西汉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把“三纲五常”及其相应的忠孝等封建道德,说成是上天赋予的,是违背不了的,旨在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臣顺民。

7、次相授受:是汉代私学的教学方法或制度。即先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高足弟子分头去教其他弟子。董仲舒是最早采用这种方法的大师,比英国的导生制要早近两千年。这种“滚雪球”方式的教学,可以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扩大教育的范围,缺点是弟子的转授毕竟不如教师直接传授。董仲舒对教师的要求是“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

其行,齐时蚤晚,……此之谓圣化,吾取之。”圣化表示教师在教学艺术修养上所达到的出神入化的境界。吾取之是表示对贾谊思想的认可。

8、文翁兴学:汉代蜀郡太守先从郡吏中选派人员到长安就学于博士,这些人学成归来后,文翁在成都立学,招收学生,学成者给予重用或推荐到朝廷作官的办学措施,文翁兴学的措施到汉武帝时得到推广。

9、王充:

(1)王充的主要著作是《论衡》。在论衡中王充提出了几个与董仲舒对立的观点:一“天道自然“即无论是天地都是自然的物质实体。二“万物自生,万物一元”元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础。三“人死神灭”总之。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王充思想的一个明显特征。

(2)人性与教育。他认为决定人性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它们分别是正性、随性和遭性。“正者,禀五常之性也。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王充把五常之性作为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标志。“随者,随父母之性也”即受父母影响。“遭者,遭得恶物象之故也”即外界环境可以改变五常的比例。关于教育的作用:“人有知学,则有力矣”“筋骨之力,不如仁义之力荣也”所谓仁义之力便是指道德和知识的力量,它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

(3)他理想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文人和鸿儒。他将当时的知识分子分成五个级别,分别是:文吏(受过识字教育,但无篇章之通,不闻仁义之语“)、儒生(能精通儒家经书的一种人)、通人(掌握了丰富的书本知识,博览古今但不能掇以论说)、文人(能融会贯通将书本和政治结合起来,能成为称职的行政人才的人)、鸿儒(最高一级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4)论学习。一是学知与闻见。二是思考与求是。三是问难与距师。“学问之法,不唯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要打破崇拜古人,崇拜权威的心理。

10、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是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文教政策建议,包括:(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的统一。“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即独尊儒术。(2).兴太学,行教化而美习俗;(3).重选举以选用贤才等三个方面。

11、概述董仲舒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1)德教是立政之本。

(2)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

(3)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①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②“以仁安人,以义正我”。③“必仁且智”。

(4)人性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者,质也“人性就是人天生的素质。人性与善的关系: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他比如“善如米,性如禾。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因此,性有善端,心有善质。这里的善是指封建社会的伦理道理。(5)教育内容。“君子不学,不成其德。”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德性。他主张六艺。在这六艺中董仲舒特别强调春秋的教育意义。并不强调学习自然科学(6)教学方法。一是强勉努力。“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二是专心致志。“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三是精思要旨。“辞不能及,皆在于指,非精心达思者,其孰能知之。”“指”即要旨,原则的意思。要从微言之中把握大义,需要学者精心深入思考。

12、贾谊的教育思想:

(1)教育的社会作用。“教者,政之本也“”有教,然后政治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意思是国家的安危和君主的荣辱,全在于统治者是否能够正确处理与人民之间的矛盾,是否能够与民相安无事。贾谊进一步强调任贤,敬士,这对后来董仲舒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论胎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婚配对象的选择,强调遗传与品德对子女产生直接影

响。“凤凰生而有仁义之意,虎狼生而有贪戾之心,两者不等,各以其母“二是给胎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发育环境。

(3)论早期教育。“习与智长,故切而不愧;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即儿童有什么样的接受能力,就应该施行什么样的教育。”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也。“即应当尽早增强儿童对是非善恶的识别能力。

(4)论品德修养。其一,明确品善之体。品善之体是指具体的道德概念。其二,积小成大,防微杜渐。“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焰焰不灭,炎炎奈何;萌芽不伐,且折斧柯。“其三,重视环境的影响。

(5)论教学方法。“人主太浅则知暗,太博则业厌;二者异失同败,其伤必至。故师傅之道既美其施,又慎其齐;适疾徐,任多少;造而勿趣,稍而勿苦,省其所省,而堪其所堪,故力不劳而身大盛,此圣人之化也。“教育要紧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发展水平,教学内容过少过浅则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过博过深,学生无法接受,则对容易养成一种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情绪。作为一个好的老师,既要主动对学生进行产道德和知识教育,又要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傅玄

(1)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傅玄从人性与治国安邦两方面来论述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他不赞成性善论也不赞成性恶论。认为既有善的因素“好善尚德之性”又有恶的因素“贪荣重利之性”。他以水性比喻人性,认为后天对人性的影响,犹如容器决定水的形状。“他说:“人之性如水焉,置之圆则圆,置之方则,澄则淳而清,动之则流而浊。”教育就是扬善抑恶的日长日消过程。他以猛虎可以威而服,笨鹿可以教而使等为例。同时为防止教育过程发生偏差,确立一定的法度是必要的,只有以教育为主导,以法度为调节因素,教育才能达到所要求的目标。从治国安邦角度,教育的地位也很重要。他认为治国应该备有两手:一是赏,二是罚“赏者,政之大德也,罚者,政之大威也“通过教育养成礼义之德。

(2)论学校教育:振兴国家,人才是关键,而人才的造就主要得力于学校。他列举了九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论哪种人才都必须崇德修行为先。而品德的养成要领先学校教育来达到。“宣德教者,莫明乎学”傅玄的教学内容在于复兴儒学。在老师聘用上只有以“尊其道、贵其业、重其选“为急务才能振兴教育。

(3)道德教育:认为人的华丽衣裳只能饰其外表,高尚的德行则能修其心灵,内外兼备方为君子之德。就整个国家而言,他认为:“中国所以常制四夷者,礼义之教行也。“在了解教育对象上要”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参三者而祥之,近少失矣“。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强调内省法。认为修心是修养的关键。他说:”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下,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朝廷正而后国家正,国家正而后天下正。“即一个人只有从正心开始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1)论士大夫教育。如何改良已经衰微的士大夫教育,是他整个教育思想的全部内涵。A士大夫必须重视教育。首先,他继承了前辈从人性论的角度来论述教育作用的传统,认为人性分为三品,性的品级与教育有直接关系,他说:“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其次,他从接受教育与否同个人前途的利害关系出发,强调了士大夫受特殊知识教育的必要性.“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再次,他从“利”的角度,从知识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等方面论述了知识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如明通六经之旨义,涉猎百家之群书,纵然不能增益德行、孰厉风俗,至少可以作为一门艺业,得以自资。“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

B教育的目标在培养治国人才。

C德与艺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士大夫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统治人才,而统治人才必须“德

艺周厚”,因此,士大夫教育的主要内容,也应包括德、艺两个方面。在德育方面,他认为实践仁义是德育的最终目的。他说:“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于全家,泯躯而

济国,君子不咎也。”关于“艺”的教育,颜之推主张以广博知识为教育内容,以读书为主

要教育途径。颜之推本质上是一位儒家思想家,因此,《五经》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很神圣的,认为《五经》是必读之典籍,广博之起点。“艺”的教育内容除了经史百家等书本知识,还

应包括处身士大夫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杂艺”,即琴、棋、书、画、数、医、射、投壶等。(2)论儿童教育。颜之推非常重视儿童教育,幼年时期是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长辈应利用这个最好的教育时机,及早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而且越早越好。颜之推以自己的经验为

例,他说:“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

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当时儿童教育主要在家庭进行,颜之推认为,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当遵循严与慈相结合的原则。颜之推认为,一般家庭未能很好地教育儿童,并非存心要让儿童堕为罪犯,而主要是教育不得法。他们着重停留在口头的训斥,却舍不得施以肉体的严惩,以上其反省悔过。他认为父母应当严肃地对待儿童教育,树立威严,严加督训,“使为则为,使止则止”。为了达到教育目的,不论是怒责还是鞭笞,只要是有效的手段都是可以采用的,他甚至认为“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总之,只有严格的教育,子女才能成器。

语言是社会交往的工具。颜之推认为语言的学习应成为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儿

童进行的语言教育应注意规范,重视通用语言,而不应强调方言。儿童教育内容除语言外,

还应注意道德的教育,它包括以孝悌为中心的人伦道德教育和立志教育两方面。

(3)论学习态度和方法

他要求学习者必须端正学习动机,一切学习都应为了使自己的德行完善和能实行儒道以

利于世。主张虚心务实、博学广师,不可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在学习方法方面,颜之推提出了勤学、切磋、眼学的主张。《颜氏家训》被认为是我国

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

3、九品中正制: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的实施办法大致是:朝廷考察士人的家世

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

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

隋唐时期的教育

1.唐太宗诏令颜师古、孔颖达等考定五经文字,并对五经经义进行统一解释,由皇帝钦

定,题名为《五经正义》,颁行天下,成为儒生学习的正宗课本,也是科举考试的依据。

2.唐玄宗发布《求儒学诏》,亲自注《孝经》,颁布行天下。唐文宗还镌刻石经,以维护

儒经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史称“开成石经”。

3.唐代来日本来唐学习的人员可分为三类,分别是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

4.唐代中央官学中的“六学一馆”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书学和广文馆。

5.科举考试中的殿试、武举、糊名等制度方法都是武则天统治的时期开创的。

6、经过唐朝200多年的发展,科举考试终于形成了口试、贴经、墨义、策问和诗赋五种考

试方法。

7、六学二馆

隋唐时官学有了较完善的发展,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

算学、律学六学和广文馆一馆。六学中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似属专

科性质。广文馆则是为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提供学习的地方。这些学校构成了唐代中央官学的主题,都直属国子监统领。

8、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人称昌黎先生,著作有《韩昌黎集》。

(1)“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

韩愈提出人性分为三个等级,他说:“性之品有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他还认为:“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上品的人只要是五种善性中有其主要的一种,则其他四种也相应的同时具备。中品人在五种善性中,某一种或偏多或偏少,而其他四种也杂而不纯。至于下品人在五种善性中,某一种偶而得到一点善的因素,则其他四种都背逆善性了。

韩愈认为在性之外还有情,情是接于物而生的,情也分上、中、下三品,区别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上品的性是善的,以仁德为主,七情的表现也能动而处其中;中品的性可善可恶,尚未定型,七情的表现或有所甚或有所亡,处于过分和不足的两极振荡中;下品的性是恶的,违背了仁德,七情的表现是直情而行,不加控制。

决定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性;教育只能在已定的人性品位内发生作用;人性决定了教育的主要内容。

(2)“学所以为道”的教育目的。“明先王之教”的教育宗旨。韩愈认为先王之教就是仁义道德。仁义道德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

(3)《师说》论师

A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古之学者必有师”

他认为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因此孰能无惑?如“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在这里他充分肯定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教师的作用。他对当时社会上轻视教师,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进行了尖锐批判。他指出:“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这种批判是很深刻的。

B明确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

《师说》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是传道,即传授封建主义的政治伦理道德;二是授业,即讲授《诗》、《书》、《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三是解惑,即解答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三者的地位摆得也很清楚,第一位的是传道;其次是授业,最后是答疑。三者中以传道为本,以授业解惑辅之。

C提出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他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因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他把“道”作为择师的根本标准。他认为可为师者,不在于其年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而在于其懂得“道”比自己早或比自己多,师其“道”也。他把“道”作为衡量和选择教师的根本标准,因此他要求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对“道”有坚定的信念。这个认识是很深刻的。然而,韩愈要求教师要信守的是儒家之道,这是不足为训的。

D论述了师生关系——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认为,师与生的关系,是以“道”和“业”来衡量的。谁先有“道”,谁有专“业”学问,谁就是教师。教师不受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师生关系有创见的三个论点:第一,“弟子不必不如师”,第二,“师不必贤于弟子”,第三,“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只要闻道在先,学有专长,就可以为师。总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师生关系要“不耻为师”,即“相互为师”,也包括“能者为师”和“教学相长”的思想。

总之,韩愈的“师论”是相当开明而有创见的,有助于人才的培养和文化教育事业的继承、发展,它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对于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师生关系仍有借鉴意义。

(4)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

A勤勉善思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于因循苟且。

他所说的“勤”,包括口勤、手勤、脑勤,日以继夜地学习。他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勤奋以学,长年不懈,这是他对前人治学经验的总结,也是他自己治学多年的宝贵经验的结晶。

B“钩玄提要”,博约相辅而行

在治学方法上韩愈提出“论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意即读不同性质的书,要采取不同方法。阅读史籍一类的书,一定要做出提要,提纲挈领,掌握要点。阅读辑录古人言论的书籍,一定要探索其要旨,着重领会书中的精神实质。这种读书方法至今仍是可取的。

韩愈认为“贪多务得,细大不捐”,意即学业的精深要以广博地掌握和积累知识为基础,一定要博览群书务求有所得,知识不论大小,要兼收并蓄。但要正确处理博与约的关系,由博而约,由约而博,结合进行。

他所提出的“沉浸浓郁,含英咀华”,意思是说,读书不能浮光掠影,满足于一知半解,要融会贯通,对书中精华要仔细体味,反复领会。这个见解至今仍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9、柳宗元的教育思想

柳宗元与韩愈是同时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以“文以明道”与韩愈的“文以载道”相呼应,共同推动古文运动的开展。二人在政治立场、思想观点上则有许多差异甚至对立,但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友情,并誉为“君子之交”的典范。

柳宗元的著作收集在《柳河东集》中。

(1)“顺天致性”的发展观.

柳宗元认为天下万物的生长,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否则不仅徒劳无益,还会造成损害。“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也就是要顺应树木生长的天性,而“不害其长”。只要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就可以“勿动勿虑,去不复顾”。一般人种不好树,往往是因为“爱之过殷,忧之过勤,旦视而暮抚”,“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这样,“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柳宗元认为,育人和种树的道理是一样的,育人同样要顺应人的发展规律,而不能凭着主观愿望和情感恣意干预和灌输。他说:“善言天爵者,不必在道德忠信,明与志而已矣”明“就是明确方向,“志”就是坚定不移,有了这两点,人就可以“尽力于所及”。

(2)“交以为师”的师道观

柳宗元赞赏韩愈的《师说》之论,也钦佩韩愈不顾流俗,他说:“举世不师,故道益离。”但他在师道观上又有自己的见解和实施方式。他写下了《师友箴》、《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等文章,阐述了自己的师道观。其核心观点就是“交以为师”。

柳宗元充分肯定教师的作用。他认为无师便无以明道,要“明道”必从师。他在《师友箴》中说:“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不友如之何,吾何以增?”但是,对韩愈不顾世俗嘲骂而“抗颜为师”的作法,他表示自己没有勇气这样做,但他又不是完全放弃为师,而是去为师之名,行为师之实。他在《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中说:“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之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嗔目闭口耶?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柳宗元谢绝的是结成正式师生关系的名分,不敢受拜师之礼。但对来向他请教问道者,他无不尽其所知给予解答,诚恳地指导后学者,确有为师之实。他提出“交以为师”的主张,即师生之间应和朋友之间一样,相互交流、切磋、帮助,在学术研讨上是平等的,而不是单纯的教导与被教导的关系。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1、在这一时期,理学的产生是一个重要特点。理学产生于北宋,完成于南宋。北宋初胡瑗、孙夏和石介三人被称为理学三先生。但理学的实际创始人为北宋五子,即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至南宋朱熹始集大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后人称

为程朱理学。在南宋,与朱熹同时的还有陆九渊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学派,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至明朝,王守仁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形成了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后人称为陆王心学。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事功学派,也是重要的派别。

2.文教政策

宋初的统治者在统一国家之后,由原来的重视“武功”,改为强调“文治”。与统治策略的这一转变相适应,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概括地说,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1)重视科举,重用士人

(2)“三次兴学”,广设学校。宋朝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著名的兴学运动:

①庆历兴学是由范仲淹主持的

②熙宁兴学是由王安石主持和推进的,教育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第二,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第三,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第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第五,改革科举制度。

③崇宁兴学是蔡京主持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这三次兴学运动是宋朝“兴文教”政策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体现。

(3)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儒、佛、道三家在长期而激烈的斗争中,逐渐走上了融合的道路。最后终于孕育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佛、道思想而成的新的思想体系——理学思想

3.教育制度:宋朝的教育制度基本上沿袭唐制。

4.书院的萌芽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自唐末以后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的名称始出现于唐朝。当时有两种场所被称为书院。一种是由中央政府设立的主要用作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另一种是由民间设立的主要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官学衰落,士人失学。是书院萌芽的直接原因。

5.宋朝的书院:书院萌芽于唐末,但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形成和兴盛则在宋朝。

(1)宋初书院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书院。在当时影响较大的书院有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和茅山书院。

(2)南宋书院

南宋影响较大的也有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丽泽书院和象山书院。

南宋书院的兴盛与发达,与朱熹修复白鹿洞书院有密切的关系。朱熹亲自掌教,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作为书院的学规和教育宗旨,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教育目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治学顺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接物之要。

6、宋元时期的蒙学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一般将8至15岁儿童的“小学”教育阶段,称为“蒙养”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称为“蒙学”,所用的教材称为“蒙养书”或“小儿书”。蒙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1)强调严格要求,打好基础。宋元蒙学教育十分强调对儿童进行严格的基本训练。(2)重视用《须知》、《学则》的形式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

(3)注意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蒙学教材:

第一类是识字教学的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等。主要目的是教儿童识字,掌握文字工具,同时也综合介绍一些基础知识。第二类是伦理道德的教材,如吕本中的《童蒙训》,吕祖谦的《少仪外传》,程端蒙的《性理字训》等,侧重于向儿童传授伦理道德知识以及为人

处世,待人接物的准则。

第三类是历史教学的教材,如宋代王令作《十七史蒙求》,胡寅作《叙古千文》,黄继善作《史学提要》,元陈栎作《历代蒙求》,吴化龙作《左氏蒙求》等。第四类是诗歌教学的教材,如朱熹的《训蒙诗》、陈淳的《小学诗礼》等。第五类是名物制度和自然、常识教学的教材,以宋代方逢辰的《名物蒙求》为代表。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人事、鸟兽、草木、衣服、建筑、器具等。在上述各类蒙学教材中,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流传最为广泛,一般合称为“三、百、千”。

7、王安石的教育思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人称临川先生,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其现存著作主要有《临川先生文集》和《王文公文集》等,其中《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原教》、《伤仲永》、《慈溪县学记》、《虔州学记》等,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王安石的教育思想。

(1).主持“熙宁兴学”

王安石被列宁称为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

(2).崇实尚用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两点:

A学校应该培养具有实际才能的治国人才。他从一个政治家的角度,明确提出国家兴学设教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为天下国家之用”的人才王安石把人的道德修养置于人才培养的首要地位。

B教学内容应该是“为天下国家之用者”。所谓“为天下国家之用者”主要指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经术、朝廷礼乐刑政之事、武事。

(3)系统的人才理论。它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A“教之之道”。所谓“教之之道”,即是人才的教育培养问题。B“养之之道”

所谓“养之之道”,即是人才的管理问题。C“取之之道”所谓“取之之道”,即是人才的选拔问题。D“任之之道”所谓“任之之道”,即是人才的使用问题。

8、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继承和发展了二程学说,成为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亲自拟订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南宋以后书院和各地方官学共同遵守的学规。朱熹一生还编撰了多种教材。其中影响最深广、最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或《四书》),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

(1).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A教育作用

①他认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是万物产生的本原,气是构成万物的材料。理先气后,理本气末,理生气。②他认为“性即理”,宇宙的本源只是一个理,性和理是一个东西。

③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B教育目的

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

(2).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朱熹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

A“小学”教育.8岁至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①“小学”的教育内容。关于小学教育的内容,朱熹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强调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到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②“小学”的教育方法。朱熹强调以下三点。首先,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其次,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再次,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

B“大学”教育。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是在“小学已成之功”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大学教育任务也与小

学教育不同。小学教育是培养“圣贤坯璞”,大学教育则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加光饰”,再进一步精雕细刻,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在大学教育方法方面重视自学,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

(4).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道德教育是理学教育的核心,也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明天理、灭人欲”。要实现道德教育“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就必须进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教育,这是朱熹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他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特点。

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A立志B居敬。是指专心致志,谨慎认真的意思。C存养。是“存心养性”的简称。、每个人需要用“存养”的功夫,来发扬善性,发明本心。D省察。“省”是反省,“察”是检察。“省察”即是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的意思。E力行。是要求将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

(5).论读书法

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这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

A循序渐进

朱熹主张读书要“循序渐进”,包含三个意思:①读书应该按一定次序,不要颠倒。②

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③读书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B熟读精思

朱熹认为,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他还提出了“无疑——有疑——解疑”的精思过程。

C虚心涵泳

虚心涵泳的读书方法包括两方面的涵义。所谓“虚心”,是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静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不要先入为主,牵强附会。所谓“涵泳”,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D切己体察

朱熹强调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

E着紧用力

着紧用力的读书方法,包含两方面的意义:①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

②必须抖擞精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

F居敬持志

最重要的读书法。所谓“居敬”,就是读书时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的志向,高尚的目标,并要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

9、“升舍”制度是宋代创立的.“学田”制度是在宋代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

10、程朱理学控制科举与学校始于元代.

11、王安石从“教”、“养”、“取”、“任”四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才.

12、“国子监”既是宋朝最高教育管理机构,又是最高学府。

13、“积分法”作为一种学生学业考核方法,始于宋代,到元代趋于完善。

14、殿试制度是在宋代成为制度的。

15、在儿童教育上,朱熹强调对儿童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王守仁强调充分考虑儿童的兴趣。

16、王安石关于造就人才的纲领.

(1)“教”是培养人才,要使全国各地各层次都有学校,传授有用的知识技能;

(2)“养”是指发挥培养人才作用的保障措施;

(3)“取”是选拔人才,通过自下而上的推荐、考核,按德能大小任用为官吏;

(4)“任”是使用人才,要根据人的专长任以适当的职务,并保持稳定。

明朝的教育

1、明朝的文教政策

明太祖朱元璋深刻地认识到学校教育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因此,早在立国之初,就确立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文教政策。实行这一政策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广设学校,培育人才

明初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

(2).重视科举,选拔人才

明朝选拔人才的制度原来主要有两种:荐举和科举。科举日益成为明朝最主要的选士制度。“科举必由学校”。这样,科举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学校以科举考试为目的。

(3).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

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统治。重要的有以下三点:

A推崇程朱,删节《孟子》;B严格管理学校,禁止学生议政;C屡兴文字狱。

2、明朝的官学制度

明朝官学按其设置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类:中央设立的主要有国子监,此外还有宗学、武学等。地方设立的主要有儒学,此外还有武学、医学、阴阳学等专科学校和社学等。其中国子监属大学性质;武学、医学、阴阳学属专科学校性质;社学属小学性质。

3、明朝的书院

东林书院:明代中叶以后,设立书院之风盛行,众多书院中,影响最大者当属设在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东林书院的讲学活动主要是继承和发扬了王阳明学派的讲会方式,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1)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定期召开学术讨论会;

(2)讲会过程中常和以诗歌,以调节气氛,活跃思想;

(3)既论学,又议政,追求“为圣为贤”的“实学”;

(4)主张学问必须“质诸大众之中”,相互帮扶,相推相引,相渐相摩。

4、明朝的科举制度

明朝科举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史上的鼎盛时期。它在继承宋、元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称为“永制”的科举定式,将八股文作为一种固定的考试文体。

(1).建立科举定式

明朝科举制度由礼部向全国各省颁布实行,后来成为“永制”。这个制度的主要内容:一是确定每逢三年开科考试;二是规定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再加上具有预备性质的童试,明朝科举考试实际上分为依次递进的四级考试: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为后来的清朝所继承,直至1905年才被废除。

(2).八股文成为固定的考试文体

明朝科举制度不仅规定了考试程式,而且还将八股文固定为考试文体。八股文还称时艺、时文、八比文、四书文,它是在宋朝经义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是一种命题作文,有固定的结构。一般而言,每篇八股文的结构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又称出题、领题等)、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其中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部分,是文章的主体。

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王守仁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命题,创立了与程朱理学相径庭的“阳明学派”(亦称“姚江学派”、“王学”)。王守仁的主要教育著作有《答顾东桥书》、《稽山书院尊经阁记》、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教约》等。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论教育作用

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所以,从积极的角度来说,王守仁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明其心”。无论是“学以去其昏蔽”,还是“明其心”,其实质是相同的,即在王守仁看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基于此,他认为用功求学受教育,并不是为了增加什么新内容,而是为了日减“人欲”。

尽管王守仁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心学”基础上的,但其中也包含着积极的内容:他认为“良知”人人都有,因此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天赋条件,圣愚的区别仅在于能不能“致良知”;由于人难免受到物欲的引诱,所以人人都应该受教育;教育是为了去除物欲对“良知”的昏蔽,因此它“不假外求”,而重在“内求”,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自觉“胜私复理”,“去恶为善”。

(2).论道德教育

王守仁坚持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认为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这是学校中最重要的工作。他把“明人伦”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王守仁提出下列四个基本主张:

A静处体悟

这是王守仁早年提倡的道德修养方法。所谓“静处体悟”,实际上就是叫人静坐澄心,摈去一切私虑杂念,体认本心。

B事上磨炼

这是王守仁晚年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他认识到一味强调静坐澄心,会产生各种弊病,因此,他改而提倡道德修养必须在“事上磨炼”,即是结合具体事物,“体究践履,实地用功”。王守仁晚年重视“在事上磨炼”,是其“知行合一”思想在道德修养方法上的反映。

C省察克治

王守仁主张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检察,自觉克制各种私欲。这是对儒家传统的“内省”、“克己”修养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其中包含了强调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合理因素。

D贵于改过

王守仁认为人在社会生活中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一些违反伦理道德规范的过错,即是大贤人,也难以避免。因此,在道德修养中,不贵无过,而贵改过。

(3)论儿童教育

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比较集中地阐发了他的儿童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

(1)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

(2)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

(3)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

(4)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虽其目的是为了向儿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但他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实学思潮至明末清初达到全盛,其基本特点是“崇实黜虚”鄙弃理学末流的空谈心性,在一切社会文化领域提倡崇实。主要代表人物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颜元等。《古今历法通考》是我国第一部历学史。《中西数学通》反映了当时世界数学的主要成果。戏剧创作以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桃花扇》最为著名。

“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说互有出入。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郑燮(号板桥)、高翔和汪士慎

1、清朝的文教政策

清朝统治者确定了“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的文教政策。综这一文教政策突出地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A崇尚儒家经术,提倡程朱理学;

B.广兴学校,严订学规;

C软硬兼施,加强控制。

2、清朝的官学制度

清朝官学制度基本上沿袭明朝旧制,亦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类。中央设立的主要有国子监,此外还有宗学、觉罗学、八旗官学、景山官学、咸安宫官学、算学和俄罗斯文馆等。地方设立的主要有府学、州学、县学和卫学,统称为儒学,此外地方还有社学、义学和井学等。社学是设在乡镇地区最基层的一种地方官学。清朝官学制度基本上沿袭明朝,但也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1)重视八旗子弟教育,广泛设立各种名目的旗学。

(2)在府、州、县学中创立“六等黜陟法”,对生员实行动态管理,使他们的升降与学业成绩紧密挂钩。

(3)此外,还设立俄罗斯文馆,重视俄语人才的培养,并在国子监实行分斋教学制度等。

3、清朝的书院

A清朝书院的发展

清朝书院的类型,按其讲学的内容来划分,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①以讲求理学为主的书院。

②以学习制艺为主的书院。所谓制艺,通称八股文,亦称制义、时艺、时文。

③以学习“经世致用”之学为主,反对学习理学和帖括的书院。

④以博习经史词章为主的书院。

在上述四类书院中,第一、二类设置最普遍,尤以第二类为甚,但一般学术地位不高;第三类书院反映了当时书院发展的新趋势,但社会影响并不很大;第四类书院虽数量不多,但学术影响较大其中尤以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最为著名。

B.诂经精舍和学海堂

清代乾嘉时期,出现了考订古书、研究语言文字的考据学派,为了扩大考据学的影响,为考据学培养后继之人,阮元分别在杭州和广州开设了旨在由古文训诂以通经义的书院——诂经精舍和学海堂。

诂经精舍、学海堂的特点:

①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②各用所长,因材施教;③教学和研究紧密结合,刊刻师生研究成果。

4、黄宗羲的教育思想

黄宗羲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培育了清代浙东学派,提出了具有近代色彩的民主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发生了重要影响。其主要教育著作有《明夷待访录》中《学校》、《取士上》、《取士下》三篇,以及《留别海昌同学序》、《广师说》、《续师说》等。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应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的职能,而且还应该议论国家政事,“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思想,也是近代议会思想的萌芽。黄宗羲主张将寺观庵堂

改为书院和小学,实现在全国城乡人人都能受教育,人人都能尽其才的理想,而且还强调学校必须将讲学与议政紧密结合。学校集讲学和议政于一身,既是培养人才,传递学术文化的机构,又是监督政府,议论政事利弊的场所。黄宗羲的上述思想,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反对封建教育起了启蒙作用。

(2)、取士八法

黄宗羲揭露了科学制度的危害:一.科举盛而学术衰;二是举一先生以废百;三是陷溺人心。黄宗羲提出8种选拔人才的方法:即科举之法、荐举之法、太学之法、任子之法、郡县佐之法、辟召之法、绝学之法、上书之法等。

(3).论教育内容

黄宗羲关于教育内容的思想,具有广泛、实用的特点。具体包括经学、史学、文学和自然科学四部分内容。

A“学必原本于经术”。黄宗羲重视经学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他把经学列为最基本的教学内容。B“不为迂儒,必兼读史”黄宗羲在强调学经学的同时,还重视向学生传授史学。

C教授诗文D传授天文、数学、地理等自然科学知识。黄宗羲将天文、数学、地理等自然科学知识列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他不仅开清代“浙人研治西洋天算之风气”,而且还开清代浙人传授西洋历算之先河。

(4)论教学思想

黄宗羲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认真吸取前人的优秀成果,不断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学思想。主要有以下三点:

A力学致知

在人的知识来源问题上,黄宗羲基本的方面是主张躬行实践以求知,力学致知。

B学贵适用

为了改变自明中叶以后,理学教学空疏无用的学风,黄宗羲提出了“学贵适用”的思想。从这一思想出发,他强调只有适于实用的知识才是真正的学问。并且,他还将是否有真才实学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原则。

C学贵独创

求学贵在创新,提出独立见解,反对“墨守一先生之言”,这是黄宗羲教学思想的又一显著特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黄宗羲积累了许多经验,主要有以下四点:

①由博致精。所谓“博”,就是要多读书,有渊博的学识,这是提出独立见解的前提。所谓“精”就是专精。唯有由博致精,才能在求学中有所创新。

②重视“异同之论”。他要求学者重视各种不同学术见解。

③深思与能疑。他强调对所学知识要经过深刻的思考,同时要善于提出怀疑。黄宗羲强调怀疑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善于提出怀疑者,才能引起深思;才会有所创见。

④讨论辩难。黄宗羲认为必须注意发挥师生群体的积极作用。因此,讨论辩难是他在讲学中采用的一种基本方法。

(5).论教师

黄宗羲十分重视教师在人类文化知识传递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古今学有大小盖未有无师而成者也。”作《广师说》和《续师说》重新强调“慎重师道”指出“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本不能为师,却强以为师,则是为师者之罪也。主张尊师,要求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黄宗羲还认为,教师除了向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必须从事清议。他主张教师不仅要有真才实学,还必须品行端正。此外,他还提出地方官学的学官,不应该由政府委任,而应该由“郡县公议”产生;也不应该局限于官吏,而应该“不拘已仕未仕”,皆可担任。这是他民主思想的反映。

6、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于石船山,后人称他为船山先生。其

比较集中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有《太甲二》、《说命中二》、《书院》、《学记》等。

(1).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王夫之继承了我国儒家重视教育的传统,认为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A教育是治国之本

王夫之认为治理国家不外乎政治和教育两大问题,其中教育最为根本。“王者之治天下,不外政教之二端。语其本末,则教本也,政末也。”因而,必须把教育置于重要地位。同时,王夫之还认识到了教育的发展必须受制于政治与经济。“语其先后,则政立而后教可施焉”。同时教育的发展还必须以经济为基础。人民“衣食足,而天下治”。

B教育对人发展起重要作用

王夫之认为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后天不断的生长变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提出了“日生日成”的著名论断。他说:“性者,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基于这一思想,王夫之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他认为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继善成性,使之为善。二是可以使人改恶为善。

(2).教学思想

在王夫之看来,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的学习过程。鉴于此,他提出了若干关于教学的具体主张,主要有以下几点:

A“因人而进”

王夫之指出,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施教,即“因人而进”。

B“施之有序”

王夫之认为,事和理都有序,人的能力也是逐步发展的。因而教学也应按顺序进行,即所谓“施之有序”。

C学思“相资以为功”

王夫之指出,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条,即学与思。在学与思的关系上,他认为两者不可偏废,而必须紧密结合。

(3).道德观和道德修养论

王夫之的道德观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首先,主张“天理”和“人欲”紧密相联,“天理”存在于“人欲”之中。其次,提倡不以“一人之私”而“废天下之公”。在道德修养方面,王夫之提出了以下三点:

A强调立志

王夫之所说的立志是“志于道”,即志于封建伦理道德,这是他思想的局限性。然而他强调立志,主张把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志向作为教育之本,要求志向必须专一、执著。

B主张自得

王夫之认为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学生的自觉。认为只有在学生产生了道德修养的自觉要求后,教师因势利导给予教育,才会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即使教了也不会见效。

C重视力行

王夫之指出,道德修养不能仅停留在意识阶段,还必须将道德知识变成实际行动。因此,他极为重视力行,认为在学、问、思、辨、行五者之中,“第一不容缓则莫如行”。

(4).论教师

王夫之重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对于“教者之事”,即为师之道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A“必恒其教事”

王夫之要求教师应该热爱教育工作,乐意精心培育人才。

B“明人者先自明”

他认为只有教师自己具有渊博的知识,深刻领会了道理,才能胜任教育工作。

C要“正言”、“正行”、“正教”

王夫之强调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即“正言”、“正行”、“正教”去教育和影响学生,以扶正世道人心。

7、颜元的教育思想

颜元,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直隶博野县北杨村(今属河北省)人。他毕生从事教育活动,其主要教育著作有《总论诸儒讲学》、《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性理评》、《漳南书院记》等。颜元的弟子李塨继承和发展了颜元的学说,形成了当时一个较为著名的学派,后人称为“颜李学派”。

(1).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批判传统教育,尤其是批判宋明理学教育,这是实学教育思潮的一个显著特征,颜元是这一思潮中的重要代表。他的批判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A揭露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B批驳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C抨击八股取士制度。

(2).学校为“人才之本”

颜元十分重视人才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把人才视为治国安民的根本,而且还进一步指出人才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培养。

颜元主张学校应该培养“实才实德之士”。所谓“实才实德之士”,即是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人才。具体来说,颜元所谓的“实才实德之士”有两种:一种是“上下精粗皆尽力求全”的通才,另一种是“终身止精一艺”的专门人才。

颜元提出“实才实德之士”的培养目标,虽然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然而他重视人才对于治国的重要作用,强调人才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培养,这些都是正确的。同时,颜元主张学校应该培养“实才实德之士”,。

(3).“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

为了培养“实才实德之士”,在教育内容上,颜元针对理学教育的虚浮空疏,提出了“真学”、“实学”的主张。晚年,他曾规划漳南书院设置六斋,并规定了各斋的具体教育内容,这是对他“真学”、“实学”内涵的最明确,也是最有力的说明。漳南书院的六斋及各斋教育内容为:

A文事斋:课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

B武备斋:课黄帝、太公以及孙、吴五子兵法,并攻守、营阵、陆水诸战法,射御、技击等科;

C经史斋:课《十三经》、历代史、诰制、章奏、诗文等科;

D艺能斋:课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

E理学斋:课静坐、编著、程、朱、陆、王之学;

F帖括斋:课八股举业。

颜元“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不仅同理学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大大超越了“六艺”教育。它除了经、史、礼、乐等知识之外,还把诸多门类的自然科技知识、各种军事知识和技能正式列进教育内容,并且实行分科设教,这在当时确实是别开生面的,已经蕴含着近代课程设置的萌芽,将中国古代关于教育内容的理论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4).“习行”教学法

强调“习行”教学法,这是颜元在学术思想转变后关于教学方法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主张。颜元所说的“习行”教学法,就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认为惟有如此,学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

颜元强调“习行”,并非排斥通过读和讲学习书本知识。他认为通过读书获得知识只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他主张读书、讲说必须与“习行”相结合,而且要在“习行”上下更多的功夫,花更大的精力。

(5)、论劳动教育。

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第一重视农业知识的传授。第二注重劳动对于育才的作用。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1、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的代表。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不久,改变了初期对儒家文化的政策,成立了“删书衙”,对儒家经典进行删改后印行,准民间阅读。

3.西方传教士在华兴办的第一所学校是1839年建立的马礼逊学堂。

4、在马礼逊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中,容闳、黄宽、黄胜三人于1847年在教会资助下随布朗至美国留学,成为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

5、改革派的文化教育主张:(1)“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龚自珍认为,学用一致,学术与政务统一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

(2)复兴“经世致用”学风。——魏源。“善言心者,必有验于事;善言人者,必有资于法;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善言我者必有乘于物”他通过对心与事,人与法,古与今,我与物的关系的理论阐述,将经世致用之用确立在现实与事功的层面上。

(3)“师夷长技以制夷”——林则徐。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1.洋务运动发生发展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2、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是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洋务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一些重大举措,如创办新式学堂、翻译西学书籍、派遣留学生等。

3、倡导和主持这些活动的人物,主要是皇室成员(如奕訢)和一些封疆大臣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稍后的张之洞等,被称为洋务派。

4、洋务运动本质上是一场清政府为提高其攘外安内能力、拯救其垂危统治的自强运动,但客观上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要求,开启了中国早期近代化的进程。其基本路径(按照梁启超的观点)是器物——制度——文化。

5、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国教育仍然以传统的封建教育为主体,但在传统教育主体中萌生了近代新教育的幼芽。正是洋务派举办的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还有大量涌现的教会学校,开辟了传统教育之外的另一番天地。这一时期,教育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政府举办;地方试行;军事中心;专业优先。

京师同文馆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主要表现在:第一,它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京师同文馆的设立,表明近代以来向西方学习开始由观念变为现实。正是由于它的“领头羊”作用,才有紧随其后的一批外国语言学校的创立和众多其他类型的洋务堂的涌现。第二,京师同文馆身处帝都北京,乃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又为洋务中枢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直接统领,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它的一些重要举措以及由此引起的争执往往能映现出各派关于教育改革的观点。以上两点,决定了京师同文馆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标志和象征意义。

6福建船政学堂

福建船政学堂又称“求是堂艺局”或“福州船政学堂”,是福建船政局的组成部分。福建船政局也称“马尾船政局”或“福州船政局”,它由闽浙总督左宗棠1866年奏请创办,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也是洋务运动时期最大的专门制造近代轮船的工厂

7、洋务学堂的特点(1).在培养目标上,洋务学堂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各项洋务事业需要的专门人才,这和传统学校培养科举入仕的人才目标有所不同。(2)在教学内容上,洋务学堂以学习“西文”“西艺”为主,注意学以致用,区别于传统学校的经史义理和八股文章。(3)在教学方法上,洋务学堂比较能按照知识的接受规律安排教学内容,重视理解,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不同于传统学校完全把学生禁锢在书斋之中,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偏重死记硬背的传统学风。(4).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洋务学堂普遍制定有分年课程计划,确定了学制年限,采用班级授课制,突破了传统学校进度不一的个别教学形式。

洋务学堂也表现出新旧杂糅的特点:(1)洋务学堂零星分散,缺乏全国性的整体规划和学制系统。(2.)在“中体西用”的总原则下,洋务学堂在传授西文西艺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四书五经的学习。(3).洋务学堂为洋务大臣所办,但洋务大臣是封建官僚,因此,洋务学堂的管理也免不了封建官僚习气。

8、“中体西用”的演变及张之洞的《劝学篇》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略为“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洋务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对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移植过程,因此必然地会引出这样一些问题:要不要移植“西学”(或称“新学” )?移植“西学”能否解决中国面临的困难?如果必要,是全盘移植还是部分移植?如何解决“西学”与中国固有文明之间的关系?到1898年春张之洞撰成《劝学篇》,围绕“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主旨,进行集中阐述,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张之洞(1837—1909),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字孝达,号香涛,晚年自号抱冰老人,卒后谥文襄。张之洞是晚期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对清末教育思想和实践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劝学篇》共24篇4万余字,分内篇(9篇)和外篇(15篇)。内外篇各有主旨:“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而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内篇专从“中学”发题,外篇专从“西学”发题,但所论常兼及中、西学的关系。

9、洋务派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10、福建船政学堂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制造与驾驶学校被誉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11、1972 年,清政府派遣的首批留美幼童出发赴美学习,其中有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的詹天佑。

12、1890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在上海举行第二次大会,决定将1977年成立的“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改组为“中华教育会”。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1、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

早期改良派是19世纪70年代后逐渐形成的一个思想群体,在他们的社会观念和治国方略中,带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意识。他们都认识到,改革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如郑观应,他明确提出了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的思想。他们在文化教育上的主张大致可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 全面学习西学● 改革科举制度● 建立近代学制● 倡导女子教育

2、维新教育实践

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要求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用和平的方式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维新教育实践活动是维新运动的基本内容:(1)兴办学堂维新性质的学堂包括两类。第一类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设立的学堂,著名的有:万木草堂:1890年康有为开始在广州讲学授徒,弟子有陈千秋、梁启超等,1893年冬,选定仰高祠为正式讲舍,定名为“万木草堂”,教学内容包含了各类西学,包括政治学、群学等,梁启超即是典型代表。湖南时务学堂:1897年,维新运动趋向高潮,湖南一些倾向维新的官员在谭嗣同的推动下,创办时务学堂于长沙,聘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梁启超在教学中着重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倡导民权学说,推动了维新运动在湖南的开展。第二类学堂是在办学类型与模式、招生对象、教学内容等某个或某些方面对洋务办学观念有所突破,领风气之先。著名者如:北洋西学堂与南洋公学:1895年,津海关道盛宣怀

中国教育史练习题(孙培青版)

中国教育史练习题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庠和成均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 (X )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三、简答 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序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 学在官府”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有教无类”。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 诗__》、《__书_》、《_礼_》、《乐》、《_ 易_》、《_春秋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 (C)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 商代B夏代C西周D东周 (B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 A《千字文》B《史籀篇》C《三字经》D《急就篇》 (C )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A、射 B、御 C、诗 D、数 (D )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 (B )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读中国教育史有感

读《中国教育史》有感 孔子有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作为一名教育新人,读一读我国五千年来教育的发展历程肯定是十分必要的。国内最权威的教育史应当是华东师范大学孙培青教授所著的《中国教育史》。该书再版多次,全国发行数百万,是国内以及国外学者专家研究中国各阶段教育的重要资料,也是教育者从教的重要参考。这本书是笔者的一位教育学研究生朋友推荐的,由此可见,此书也是引领国内教育史研究的模范。 下面来谈一谈我对本书的具体把握。本书将我国的教育历史主要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原始社会教育的萌芽阶段;第二,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第三,封建社会末期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曲折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下又详述了各朝代的教育状况,下至村学社学,上至国学州学,描述全面且详略得当。在这三个阶段当中,第一阶段属远古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教育萌芽并对文明的进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进程却十分缓慢,也是各个阶段中时间最长,成效最小的一个阶段。第二阶段也就是从夏朝开始直到清朝被推翻前夕的四千多年,这一阶段,是华夏文化繁荣大发展的阶段,也是教育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朝代更替,随之而来的也是文化的不断替换与更新,有数之不尽的教育范例,例如赫赫有名的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稷下学宫”等教育的直观反映,也产生了不计其数的学术流派和教育大家,儒道释三家最为著名,然儒家最终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统领文化和教育达两千多年,创始人孔子也被后世奉为至圣先师、师之表率。本阶段初期和中期,教育对于文化发展和文明进程是具有较大积极意义的,但到了后期,则完全沦为了禁锢人民思想的枷锁,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以致最后被推翻,重塑。第三阶段是从清王朝覆灭前夕到新民主主义社会,也就是从清末洋务运动到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这九十年间教育的发展过程。这一阶段是个阶段中时间最短,但发展跨度最大的阶段,也是中国的教育向世界教育靠近的艰难过渡阶段。在这九十年当中,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历史巨变和社会革命。在动荡不安的社会大环境下,教育的发展也是风雨飘摇,极不稳定。但正是伴随着社会巨变,教育也脱胎换骨,有了全新的发展。由落后的且严重阻碍历史进程和文明发展的古代封建教育逐步进步到与世界大方向接轨的近现代教育。在这一阶段中有几点不得不提。第一,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两大运动中,早期觉醒的民族资产阶级尝试以改革的方式保住政权和改革教育,虽然最后都被封建反动势力打压下去,但是这毕竟是从无到有的突破,新式学堂和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教育渗入了落后的东方教育。第二,新文化运动,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知名学者教育家在尊孔复古的思潮兴起时引导发起的,大范围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配套习题及答案

习题集锦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和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 ()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二、简答 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臵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和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和。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_》、《___》、《__》、《》、《__》、《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六经) 二、单项选择题 ()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 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 ()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A、射 B、御 C、诗 D、数 ()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 ()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第一章 (1) 第二章 (2) 第三章 (3) 第四章 (4) 第五章 (5) 第六章 (6) 第七章 (7) 第八章 (8) 附录: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10)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 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4、虚壹而静: 是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5、三纲领八条目: 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6、豫时孙摩: 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7、教学相长: 是《学记》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即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它说明了教师本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 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及心得体会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一读起 看到一文,认识到一人,无论其闻名与否,想说起时,总觉得无从下笔。那种置身于茫茫迷雾中的苍茫感,迫使着我在寻找着一条走出的路径。当一种框架的思想在逐渐产生之时,便寻思着构成框架的经、纬与血脉该是什么。于是,史便成为一条清晰经线存在。 二读法之悟 曾计划着,按照以往的看书习惯的话,估计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读完,还会剩下一百多页。没有想太多,或许就是因着一种喜欢的缘故,便只管看了开来。没有想到,提前完成阅读任务。 想起曾经和同事开玩笑地说“要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才能看更多自己想看的好书。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专攻的缘故,这一想法有希望成为可能。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没有如以前一样同时读几本。而是在看此书很累或没有感觉之时,看一些别的书,这样的阅读体现了主次分明。以一本书为主要内容之时,睡觉前思考与醒来时在被窝里的闲暇便成为了了消化与思考的时间。把一本教材当作小说来阅读,虽然这样的阅读过程会丢失好多,不过,在以理解为主要记忆方式的我而言,或许,这便是对于知识的一种最好吸收方式。不为着什么,只为着自己喜欢,只为着想了解自己

想知道的。或许,这样的放松状态下的阅读,因为着专一,而成为一个思考的整体,或许已在大脑中进行了相关的储存。 三在读之思 1换一种眼光看 喜欢中国历史,一直是站在读故事与背诵的角度去看,作来一种静默的知识存放在了脑海里。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时,体会到的是教育与中国各阶段社会命运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前夕,关于中国教育与革命的关系的实践,证明了教育对于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依赖、影响与制约。 从儒家思想统治中国的历史,可以看以曾经使中国一度兴盛,一度又因为宋朱理学的灭人欲的极端而成为中国的桎梏。于是,以太平天国的代表的便举着灭孔反儒的旗帜试图把天下大同的理想实现。在事实的不断证明中,作为封建统治代表思想的儒家思想却又被搬了出来。两次鸦片战争的外来侵略,使得清末的洋务运动一度促进了中国的发展。然而,穿着鞋走新路的尴尬终于被新文化运动所替代。 换一种眼光看历史,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中,可以看到,每一种教育思潮,或潮起潮落,总是随着社会的现实需要而存在,其适合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重点总结 1原始时期的教育 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成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 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原始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虽然有限,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这些是参加氏族社会生活所不可少的。 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养,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当时还没有比言传身教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由于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故有男女分工。男女所从事的社会劳动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区别。男的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牧;女的劳动侧重于采集、种植、家务、纺织。男女分别劳动,为适应这种需要,也分别进行教育。 第六,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长者为师,对年青人进行知识经验的传授,但他们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到了氏族公社的末期,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教育发生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学校萌芽,旧的特点趋于消失,新的特点正在产生。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向阶级社会的教育方向转变。 2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中国奴隶制社会开始于夏朝。社会的阶级分化,是造成教育发生分化的直接原因。原始社会那种民主平等的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由国家来组织和管理,少数贵族才有享受学校教育的特权,其目的是培养、训练居于奴隶之上的统治者。多数从事体力劳动的民众被排除在学校之外,只能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接受生活教育和统治者施行的教化。 奴隶社会的教育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的兴衰过程。夏代是奴隶社会教育形成的时期,商代时得到进一步发展,至西周则达到鼎盛阶段,到春秋时代就渐趋没落。商对夏的教育制度有所继承和发展,周对商的教育制度又有所继承和发展,西周教育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且具有特色的典型代表。 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西周按行政管理系统,分设国学与乡学,不同等级学校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按贵族子弟不同年龄阶段,分设小学、大学,教育内容有习小艺与习大艺之别,而其要求是先后贯通的。西周贵族教育制度在当时是世界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 1.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 教育内容:简单、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教育方式:综合习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行为模仿) 2.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1)学校萌芽的原因(理解) 政治上,氏族社会末期部落显贵对文化知识的垄断促使教育的分化; 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体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文化上,文化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 成均——实施乐教之地 庠——养老与教育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②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 ③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④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3.西周的学校的特点 A.设置完备 (1)两类:按行政级别分为 国学:设在王城及诸侯国都(中央学校) 乡学:设在国都郊外的六郊(地方学校) (2)两级:按入学年龄分为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4.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学在官府 (1)学在官府: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 (2)“学在官府”的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生产力低下,影响文化教育的发展。(唯官有书,而民无书;为官有器,而民无器;为官有学,而民无学) 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阶级想通过垄断文化教育,在贵族子弟中培养治国人才。(3)“学在官府”的具体表现——官师不分,政教合一 5.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 礼乐射御书数 《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已失传。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知识分享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1、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9 2、西周的六艺教育及其特点 3、辟雍/大学、小学、乡校/官师合一 西周大学教育场所的一种名称。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组成四合式的大院。这些学堂居于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用途,而获不同的名称。因其为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它是教射、比射选士的场所,又称射宫,其实一也。 4、私学的兴起26 (一) 官学见于史传记载的只有两件事,即鲁僖公修泮宫,郑国子产不毁乡校。这些缺乏事迹可供记载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发展而且走向衰落。影响官学衰落的诸多原因中 (1) 贵族子弟命定为统治者,学习文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 (2) (3) 不论国学还是乡学都难以维持。宫廷中的一部分司礼司乐的专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分子流散四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在社会中谋生,造成文化下移的现象。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 (二) (1) 1 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来为自己服务。 3、士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找出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养士出现了竞争,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没 (2) 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以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为促进新的文化机构——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5、全面掌握孔丘的教育思想29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 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范文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范文 一读起 看到一文,认识到一人,无论其闻名与否,想说起时,总觉得无从下笔。那种置身于茫茫迷雾中的苍茫感,迫使着我在寻找着一条走出的路径。当一种框架的思想在逐渐产生之时,便寻思着构成框架的经、纬与血脉该是什么。于是,史便成为一条清晰经线存在。 二读法之悟 曾计划着,按照以往的看书习惯的话,估计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读完,还会剩下一百多页。没有想太多,或许就是因着一种喜欢的缘故,便只管看了开来。没有想到,提前完成阅读任务。 想起曾经和同事开玩笑地说“要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才能看更多自己想看的好书。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专攻的缘故,这一想法有希望成为可能。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没有如以前一样同时读几本。而是在看此书很累或没有感觉之时,看一些别的书,这样的阅读体现了主次分明。以一本书为主要内容之时,睡觉前思考与醒来时在被窝里的闲暇便成为了了消化与思考的时间。把一本教材当作小说来阅读,虽然这样的阅读过程会丢失好多,

不过,在以理解为主要记忆方式的我而言,或许,这便是对于知识的一种最好吸收方式。不为着什么,只为着自己喜欢,只为着想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或许,这样的放松状态下的阅读,因为着专一,而成为一个思考的整体,或许已在大脑中进行了相关的储存。 三在读之思 1换一种眼光看 喜欢中国历史,一直是站在读故事与背诵的角度去看,作来一种静默的知识存放在了脑海里。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时,体会到的是教育与中国各阶段社会命运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前夕,关于中国教育与革命的关系的实践,证明了教育对于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依赖、影响与制约。 从儒家思想统治中国的历史,可以看以曾经使中国一度兴盛,一度又因为宋朱理学的灭人欲的极端而成为中国的桎梏。于是,以太平天国的代表的便举着灭孔反儒的旗帜试图把天下大同的理想实现。在事实的不断证明中,作为封建统治代表思想的儒家思想却又被搬了出来。两次鸦片战争的外来侵略,使得清末的洋务运动一度促进了中国的发展。然而,穿着鞋走新路的尴尬终于被新文化运动所替代。 换一种眼光看历史,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中,可以看到,每一种教育思潮,或潮起潮落,总是随着社会的现实需要而存在,其适合与否,总有社会这部不断前行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原始教育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 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 ③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 ④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与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二、古代学校的萌芽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 ②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③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这就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有组织的计划的专门教育机关。“成均”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夏商的教育 ①夏代的教育 已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 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由国家机构中的六卿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教化; 实行教育职能的场所:序、校;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 教育内容另一重要方面是宗教教育; 人伦道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总之在奴隶社会初期,国家已把教育事务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司徒负责管理教化,教育机构与政治行政机构结合,有国都的学校也有地方的学校,开始有了等级层次,教育为政治服务,突出表现在教育目的要培养奴隶主贵族的武士,教育内容重视军事训练; ②商代的教育 商代有成熟的文字可作为教育手段; 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实际划分了教育阶段; 商代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军事教育、礼乐教育、书数教育; 二、西周的教育 ①西周的社会 学在官府: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②西周的学校制度: 大概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1、国学西周的“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西周的“国学”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成小学(强调德行教育,内容是德行艺仪几方面)、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2、乡学西周“乡学”是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只

333教育综合_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提出什么理论? 答:自有人生,便有教育。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答:(1)生产劳动的教育(2)生活习俗的教育(3)原始宗教教育(4)原始艺术教育(5)体格和军事训练。 3.试述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 答:(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2)以生产经验为教育内容,内容包括多个方面(3)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4)教育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5)男女教育有别,根源在于分工(6)教育还没有专职场所和专职人员。 第二章 1.奴隶社会教育制度形成于何时?有哪些历史性变化? 答:形成于夏代。历史性变化: (1)教育目的:原始社会时期是为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的需要;在夏代,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后代培养成能射善战的武士。 (2)教育内容:原始社会包括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在夏代,变化有重视军事训练、宗教教育和人化道德教育。 (3)教育方式与手段:原始时期在于言传身教,教育在生产活动中进行;在夏代,教育主要为学校教育,夏都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地方上也有学校。 (4)等级性:原始时期教育权利平等;在夏代,教育具有明显的等级性。 2.六艺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答:礼乐射御书数 礼:五礼: “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祗,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以宾礼亲邦, 以军礼同邦国, 以嘉礼亲万民”。 六仪: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 乐:诗歌、音乐、舞蹈。乐教包括乐德、乐语和乐舞。 射:射箭的技术训练 御: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 书:文字 数:数的顺序名称、记数的符号、甲子记日法、朔望的周期、计数的方法、十进位和四则运算。 总之,六艺教育既重视思想道德及文化知识 3.春秋时期历史性的教变革有何表现? 答:表现:私学取代官学。“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由于世袭制度、王权衰落、战争动乱导致了官学衰废。而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更新需要私学的兴起。与官学相比,私学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上,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以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工、农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阶级联盟。私学在组织上政教分设,教育对象为平民,私学的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是专业化的脑力劳动者;教育思想上,私学思想自由,各派有自己的的教学思想、教育实践;教育内容上,私学教育突破了“六艺”教育,传授各派政治观点;教育场所上,私学无固定场所,以教师为中心,可自由流动;私学目标是培养多规格人才。 4.孔丘在教育史上有哪些贡献? 答:1.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强调重视教育; 2.他创办大规模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 3.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是文化教育下移至平民; 4.培养从政的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制改革准备条件; 5.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与整理,编《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 6.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对教学方式有所创新,强调学思行相结合; 7.首倡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8.实行因材施教,发挥个人专长,造就 9.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 10.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要重视立志,明确人生方向; 11.要求教师有良好职业道德,以身作则,学而不厌; 12.认真总结教育经验,提出不少创见,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第三章 1.分析战国时期私学兴盛的原因? 答:战国时期是社会大转变时期,生产力大发展为更多的人脱离物质生产从事脑力劳动,为思想、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物质产品和更宽广的活动舞台。战国时期又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阶级矛盾尖锐,构成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文化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战国还是一个思想科学文化大繁荣时期,战国时期各政治集团为了加强自己的势力竞相网罗招致士人、由于士需经过一定的学习与训练才能造就,因此人们拜师求学,促进了私学的大发展。百家争鸣,各家各派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进行施教,促进了私学的发展与兴盛(养士之风盛行与百家争鸣)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在《论学问》中提到:“读史使人明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了解国内外教育史、古今中外各种教育流派,尤其那些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及其思想何其重要!当然,仅粗略读过《中国教育史》的我远未达到“明智”的境界,但知识具有力量,历史的确让人深受启发,我深刻认识到两点: 首先,教师应具备批判性思维。汉武帝时期的“独尊儒术”,清末新政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全盘否定孔教直至后来的全面推崇“西学”都是走极端的体现,倡导者虽出于改良社会现状目的,然而也不能不说矫枉过正了。或许如陶行知先生那样,一方面接受西方“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又结合我国当时社会现状,在理清“教育”与“生活”关系之后,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符合我国实情的教育实践理论才是可取的。生活在被各种信息包围的时代,批判地看问题,批判地接受信息,批判地采纳各种教育教学理论,不盲从,不生搬硬套,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选择、有效地实践,这是多么重要。 其次,教师应有开阔的视野。近现代在教育上有所建

树的人,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蔡元培、梁漱溟、陈鹤琴、陶行知等无不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既有先进教育思想又关注国内社会现状、善学善思的才学满腹之人。身为教师,我们当向前辈学习,敞开心胸,不仅关注教育领域,更要了解人文社科各个方面;放眼古今中外,学习范围不局限于当前的方寸之地,开阔眼界,吸收并蓄。这不仅为提升个人素养,更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一丝精彩! 上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人士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他认为接受教育并不只局限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教育应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这一思想在世界产生深刻影响。我想教师基本是我一生的职业了,我这一生就做好一件事——把“书”教好,可是,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深厚的积累作基础,教好书谈何容易!学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然而“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教育史论文

中国教育史期中作业 ——《试论科举制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姓名:张海涛 专业:历史学 系别:人文学院历史系2011级“专升本”班

《试论科举制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 姓名:张海涛 单位:(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陕西渭南 714000) 摘要: 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创立,对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意义。随着科举制的产生、发展与不断完善,相应的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规模、制度、模式以及学校教育在各时期的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改变。可以说,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极为紧密的。而研究清楚他们的关系,对研究中国教育史的意义也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 科举制度;学校教育;乡贡;三舍法;国子监;价值取向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从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科举制度本属于政治制度,或者说,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是将政治和教育联系起来的桥梁。国家通过科举考试制度确立了一个“贤才”的标准,并以功名利禄加以隐忧,因而对教育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或者说,教育就据此标准进行培养、造就和输送。当然,教育中对“贤才”标准的多样化研究也会影响到衡量“大贤”之“量才尺”的确定。但总的来说,科举考试体现着社会对其成员资格的要求和认定,大规模社会考试还昭示出社会对所需“贤才”的标准和要求,进而成为人才选拔和推进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选拔性教育,科举考试在其发展的全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哪一种制度像科举制那样长久深刻地影响当时的世道、人心和风俗。因而,科举制度与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尤其是学校教育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后一千余年影响深远。 在科举时代,科举不但决定应举者个人的前途和家族的兴衰,而且还左右了当时的教育,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士风和文化。甚至说1300年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各方面的进步和落后,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科举及其所衍生的科举文化的影响,也不为过。科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又是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一。或者说,科举由传统文化所孕育和当时社会政治需要所催生,诞生之后又对中国封建社会后半期的社会文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正因为科举在1300年间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有不少学者将隋唐至清的历史称为科举时代,将当时的社会称为科举社会,将当时的文化称为科举文化,将当时的教育称为科举教育。 “科举”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举指分科举人,即从西汉以后分科目察举或制诏策试人才任予官职的制度;狭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即从隋代

百年中国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回顾和反思

百年中国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回顾和反思 摘要:中国教育史研究经历了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来的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奠定了教育史学科的基本体系,第二次研究高潮是恢复性的,促进了教育史学理论的发展。在第二次研究高潮中,研究者只有提高理论素质,突破历史、教育学科界限,从历史学走向社会学,教育史学科才能真正取得长久发展。 关键词:中国教育史;学科;研究高潮;史学理论 从甲骨文对中华民族教育活动的记载开始,中国教育史学便开始漫长的孕育时期。由于中国教育一直依附于政治,未出现学科专业分化,教育史学一直未能成为一个专门学科。19世纪后半叶,随着近代西方学科分类方法的传入,尤其是20世纪初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新式学堂中有了专门的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教育学科才呼之而出。在建立近代教育制度过程中,为满足1904《癸卯学制》中“大学堂、进士馆、师范学堂课程中必需设教育史科”的需要,一大批传统学人,在新史学思潮启迪及日本学者对中国教育史研究热潮的带动下,开始第一次致力于 中国教育史的研究。1901年,史学大师罗振玉、王国维在上海创办中国近代最早的教育杂志——《教育世界》,并陆续发表有关教育史、学术史的论文,开学人研究中国教育史之先河。1910年湖北学使黄冯箕提出设想、后由两江师范学堂课务柳诒徵着成的《中国教育史》则标志着中国教育史学科在学术界地位的最终确立。 从1904年至今,中国教育史研究已走过了近百年历程。百年以来人们在对中国教育史不断深入研究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历史研究本身历史、即中国教育史学史的关注。中国教育史学史发展的近百年可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回顾近百年以来这一学科研究高潮的特点对于今天教育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民国时期教育史研究第一次高潮的出现及特点 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第一时期从1904《癸卯学制》颁布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结束。在这段时间中,中国教育史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启蒙、发展、兴盛到停滞的过程,并形成了教育史研究的第一次高潮。“五四运动”后,王朝更迭的政治动荡开始折射于中国学术界。中国教育史研究除继续翻译日本着作外,开始学习美国,出现了以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研革史》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史专着。民国《壬子·癸丑》学制颁布后,上海商务印书局、中华书局竞相出版师范学校教育史课本,教育史研究初次形成热点。这为1920年到1937年中国教育史学科的第一次研究高潮打下了基础。 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被梁启超称之为“全民族人格觉醒的新时期”。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界全面觉醒、社会革命风起云涌,形成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个思想最为自由的时代”。得益于时代熏陶,中国教育史学科在这一时期也摆脱了简单模仿日本和欧美教育史研究的模式,开始在学理上走向成熟,其中不少研究成果时隔半个世纪依旧为教育史研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教育。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教育史的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篇一:在中国近几千年的教育史上,涌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者。这本书对中国历代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对教育家也给出了简单的介绍,其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有三个教育家:孔子、王守仁、陶行知。 孔子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名气很大的教育家,他的思想也流传了数年,经久不衰。他的教学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包含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主张,而且还包含了深刻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即使从他的思想提出直到现在,中国社会已经发展了两千多年,但是他的一些思想对于当代的教育研究和教学原则仍有深远的意义。 几千年前,他就提出了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还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要有三个环节,即:学,思,行。还提到了一些教学原则,比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等等。记得初中时就学过《论语》,上面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说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乏不实。因此在学习

过程中要学思结合,不偏不重,才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这对我们的学习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将学到的只是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只有通过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印象。这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极为需要的。 至于王守仁,他比孔子的名气小了很多,但是经历过考研的人至少都会熟悉一些。他在哲学史上是有名的主观唯心主义者,因此他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为基础的。学哲学的时候一直就有一种印象在头脑中存在着,就是觉得王守仁是个“坏人”,当考试时出现在选择题中的时候,一见到这个名字,就会想到主观唯心等等。但是现在这些想法已经得到改观了。 王守仁一生对教育十分关注,他将自己的哲学思想贯穿于他的教育研究之中,以非常独特的视角对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这在整个封建统治时代都是非常大胆和有创见的。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例如,他强调立志、勤学、改过和责善。并且王守仁坚持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其实这样做对于我们的素质教育是有一定启迪和帮助的,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修养素质。 他还多次提到了循序渐进,并且还强调了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资质、个性、长处、短处给以不同的教育。他的

中国教育史完整版

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以及影响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官家主办,私家主持。 特色:1.学术自由。2.教师待遇优厚。3.学无常师。4.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影响:1.稷下学宫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发展、融合、分化。2.显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 3.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孔子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孔子从“性相近,习相远”的前提出发,主张扩大教育的对象,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教育目标是培养贤士、君子。教育内容:在孔子的教育体系中,包含两个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重心在前者。在继承西周六艺的基础上,编著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孔子的教学内容论三方面特点:1.偏重社会人事,宗教成分较少。 2.偏重文事,轻视武事。 3.轻视科技和生产劳动。 “庶富教”思想—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庶富教”思想是说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还要加强教育。反映了孔子初步意识到教育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性相近,习相远”---教育与人的发展 主要讲人的本性很接近,后来之所以有较大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习相远说明教育,在人的一生中任何发展阶段都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早期的教育。教育作用巨大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第一,人的先天素质并无差别,生来平等。这是醉倒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是他有教无类的依据。第二,他认识到人的个性差异,主要是有环境习染不同所致,是后天的结

中国教育史42327

中国教育史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二、春秋时期的教育变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官学衰变 1、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 2、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 3、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 (二)、私学兴起 兴起的原因:1、政治经济的变革,社会的变动,官学的衰落 2、“士”作为一个阶层受到各诸侯国的重视,私学的创办者都已各种“治国治民”相标榜,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三、私学的历史特点 1、私学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的个体经济基础上。 2、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以新心地主阶级为首,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 治的阶级联盟。 3、私学它是有四家根据社会或个人需要而设立的,它是分散的,学在四方。 4、私学是政教分设 5、私学以自由受教为原则,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 6、私学是官师分离 7、私学思想自由 8、私学的教育内容突破传统的“六艺”教育 四、孔丘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作用 (1)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通过教育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风气传播开去,就会影响政治。(2)与经济的关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庶富教” (3)、与军事的关系:“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求; (4)、与行政、法律的关系:“道之以政,齐之以行,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二)、论教育对象问题-----有教无类 (1)内涵: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 可以入学受教育。 (2)意义:打破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 打破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满足了平民入学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三)、论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 (1)内涵:将学习与做官联系起来 (2)依据:《论语?子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学也,禄在其中矣” (3)意义: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 对后世的读书做官制度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论教育内容---六经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是由孙培青主编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出版的一部有关于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的学习教材。本书按各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附段分章,把各时代各阶级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都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以揭示其内在联系。阅读本书有助于对中国教育发展史宏观把握,将各个朝代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形成一定的系统,详细的掌握有关于中国教育发展史的脉络。 一、语文独立设科的简要过程 人类历史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自从语言和文字的产生之初,以“语言文字”为内容的“教”和“学”活动就从未停止过。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语文教育。“语言”和“文字”除了有传授统治者所需的政治文化方面上层建筑的理论的作用之外,人民大众也有借助语言文字传授生产知识和劳动经验的需求。于是语文教育从最初只有官府贵族才能接受逐渐文化下移到民间,使普通民众也有机会接受到关于基本语言文字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从孔夫子到汉代董仲舒,宋代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清代的颜元等等,语文教育经过无数教育家的继承和发展变革,逐渐变成中国教育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部分。但是人们把“语文教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看待和研究的历史却是十分短暂的。 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压迫的水深火热之中,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世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语言文字”分科教学这种教学方法。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系统教学。八门必修课中首次出现关于语文教学的“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学”课程。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呈报并咨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及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到大学都开设国文课。语文教学就不仅形成独立一门学科,而且形成了独立的系统。 1919年“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教育部从法令上规定了白话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合法地位。至此,语文学科的体系基本固定,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和发展,形成了今日所见语文学科之规模。 二、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对语文学科教学的影响 纵观中国教育思想史,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即融合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精华,又克服了实用主义教育的不足,对现代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活教育”的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有三方面,即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活教育”理论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人难以离开社会而独自存活。教育的第一个重要目的使社会化,融入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人”。不仅做“社会人”,还要做特定历史社会环境的人,即做中国人。教育要使人传承中国文明、了解中国历史、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团结同胞、以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