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器 实验报告汇总

合集下载

运算器实验报告

运算器实验报告

运算器实验报告实验背景运算器是计算机中一种重要的基本逻辑电路,用于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本次实验旨在设计一个基于逻辑门的4位二进制加法器,以实现两个4位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

实验设备与材料1. 逻辑门:AND门、OR门、XOR门、NOT门2. 电路连接线3. 电压源4. 实验板5. 4个开关、8个LED灯实验原理在二进制数的加法中,我们需要对每一位进行逐个相加,并考虑进位的情况。

对于两个4位二进制数的加法,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4个单独的位加法运算,再结合进位的情况进行计算。

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根据逻辑门的真值表和逻辑方程,使用电路连接线将逻辑门按照设计要求连接在一起。

2. 设计输入:使用4个开关分别表示两个4位二进制数的每一位输入。

3. 设计输出:使用8个LED灯分别表示两个4位二进制数的每一位输出和进位。

4. 进行实验:按照设计的输入情况,观察LED灯的亮灭情况,验证加法器的正确性。

5. 记录结果: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中,我们设计的4位二进制加法器成功实现了两个4位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

通过观察LED灯的亮灭情况,我们可以判断出加法器的计算是否正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某些情况下,LED灯的亮灭可能存在短暂的闪烁现象,这是因为逻辑门的切换速度限制导致的,不会影响加法器的正常运算结果。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并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逻辑门的4位二进制加法器。

在实验中,我们熟悉了逻辑门的连接方法,并通过观察LED灯的亮灭情况验证了加法器的正确性。

此外,在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了逻辑门的切换速度限制会导致LED 灯的闪烁现象。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逻辑门的性能要求选择适当的门延迟时间,以保证运算器的稳定工作。

总体而言,本次实验对于我们理解运算器的工作原理,掌握逻辑门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相信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设计出更加复杂和高效的运算器,为计算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验报告_运算器实验

实验报告_运算器实验

实验报告_运算器实验一、实验目的本次运算器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其基本运算逻辑和数据处理过程,培养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一台、相关的实验软件以及连接线路等。

三、实验原理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它负责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

其基本组成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寄存器、数据总线等。

算术逻辑单元(ALU)是运算器的核心,能够进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算术运算,以及与、或、非等逻辑运算。

寄存器用于暂时存储参与运算的数据和运算结果。

数据总线则用于在各个部件之间传输数据。

在运算过程中,数据从寄存器通过数据总线传输到ALU 进行运算,运算结果再通过数据总线存储回寄存器或传输到其他部件。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实验内容1、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执行逻辑运算,包括与、或、非操作。

3、观察运算结果在寄存器和数据总线上的传输和存储过程。

(二)实验步骤1、打开实验软件,连接好实验设备。

2、选择要进行的运算类型,如加法运算。

3、在相应的输入框中输入两个操作数。

4、点击“计算”按钮,观察运算结果在寄存器中的显示。

5、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其他类型的运算。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一)实验结果1、加法运算:当输入操作数分别为 5 和 3 时,运算结果为 8,准确无误。

2、减法运算:输入 8 和 3,结果为 5,符合预期。

3、乘法运算:输入 2 和 4,得到结果 8,正确。

4、除法运算:输入 10 和 2,结果为 5,无差错。

5、逻辑运算:与运算:输入 1010 和 1100,结果为 1000。

或运算:输入 0101 和 1010,结果为 1111。

非运算:输入 1010,结果为 0101。

(二)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运算器能够准确地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结果符合预期。

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实验报告(一)

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实验报告(一)

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实验报告(一)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中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学习运算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掌握运算器的性能指标和优化技巧实验背景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可以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内部结构。

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负责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实践的方式,深入了解并实现一个简单的运算器。

实验步骤1.确定运算器的功能需求–确定需要支持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设计运算器的输入和输出接口2.实现运算器的逻辑电路–根据功能需求,设计并实现运算器的逻辑电路–确保逻辑电路的正确性和稳定性3.验证运算器的功能和性能–编写测试用例,对运算器的功能进行验证–测量运算器的性能指标,如运算速度和功耗4.优化运算器的设计–分析运算器的性能瓶颈,并提出优化方案–优化运算器的电路设计,提高性能和效率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实现了一个简单的运算器。

经过测试,运算器能够正确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并且在性能指标方面表现良好。

经过优化后,运算器的速度提高了20%,功耗降低了10%。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组成原理中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通过实践,我们不仅掌握了运算器的实现技巧,还学会了优化运算器设计的方法。

这对于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原理的理解以及提高计算机系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计算机组成原理》•[2] 张宇. 计算机组成原理[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实验目的补充•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要素•学习如何设计和实现运算器的各个模块•理解运算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实验背景补充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基础课程,它研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

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之一,负责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对计算机的性能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运算器实验实验报告

运算器实验实验报告

运算器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运算器是计算机中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部件,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深入理解运算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结构和功能,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测试,提高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数字逻辑实验箱、导线若干等。

三、实验原理运算器主要由算术逻辑单元(ALU)、寄存器、数据通路和控制逻辑等组成。

ALU 是运算器的核心部件,能够执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算术运算以及与、或、非等逻辑运算。

寄存器用于存储参与运算的数据和运算结果,数据通路负责在各部件之间传输数据,控制逻辑则根据指令控制运算器的操作。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数字逻辑电路来构建运算器的基本功能单元,并通过连线和设置控制信号来实现不同的运算操作。

四、实验内容1、算术运算实验(1)加法运算首先,将两个 8 位二进制数分别输入到两个寄存器中,然后通过控制信号使 ALU 执行加法运算,将结果存储在另一个寄存器中,并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

通过改变输入的数值,多次进行加法运算,观察结果是否正确。

(2)减法运算与加法运算类似,将两个 8 位二进制数输入到寄存器中,使 ALU 执行减法运算,观察结果的正确性。

2、逻辑运算实验(1)与运算输入两个 8 位二进制数,控制 ALU 进行与运算,查看结果。

(2)或运算同样输入两个 8 位二进制数,进行或运算并验证结果。

(3)非运算对一个 8 位二进制数进行非运算,观察输出结果。

3、移位运算实验(1)逻辑左移将一个 8 位二进制数进行逻辑左移操作,观察移位后的结果。

(2)逻辑右移执行逻辑右移操作,对比移位前后的数据。

五、实验步骤1、连接实验设备按照实验箱的说明书,将计算机与数字逻辑实验箱正确连接,并接通电源。

2、构建电路根据实验要求,使用导线将数字逻辑芯片连接起来,构建运算器的电路结构。

3、输入数据通过实验箱上的开关或按键,将待运算的数据输入到相应的寄存器中。

运算器实验报告

运算器实验报告

运算器实验报告运算器实验报告引言:运算器是一种能够进行数学运算的装置,它是计算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运算器来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运算过程。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运算逻辑,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原理。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运算器,了解其内部结构和运算过程,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我们还可以加深对计算机运算逻辑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逻辑门芯片(与门、或门、非门等)- 连线- 电源- 开关- LED灯2. 实验方法:-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依次连接逻辑门芯片、连线、开关和LED灯。

- 打开电源,观察LED灯的亮灭情况,记录实验结果。

-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和运算过程。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指导书的要求,搭建了一个简单的运算器。

通过观察LED灯的亮灭情况,我们可以判断运算器是否正常工作。

在实验中,我们进行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运算,记录了实验结果。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和运算过程。

在加法运算中,我们使用了与门和或门来实现进位和求和的功能。

在减法运算中,我们使用了与门和非门来实现借位和求差的功能。

在乘法和除法运算中,我们通过多次加法和减法运算来实现。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和运算过程。

我们通过搭建运算器,实际操作了逻辑门芯片、连线、开关和LED灯等实验材料,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加深了对计算机运算逻辑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运算器的原理和应用,探索更复杂的运算过程和算法。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本次实验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运算器实验报告

运算器实验报告

运算器实验报告运算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运算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了解二进制运算器的组成和运算方法。

实验仪器:数字逻辑实验箱、数字通用计算机(8051微处理器)。

实验原理:运算器是计算机中的核心部件,用于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它由控制器、运算单元和存储器组成,可以实现加、减、乘、除等运算。

实验步骤:1. 将运算器的控制器、运算单元和存储器分别连接起来,并与计算机相连。

2. 输入两个二进制数A和B,将它们存入存储器中。

3. 根据运算需求,设置控制器的工作状态,选择相应的运算模式。

4. 控制器将A和B送入运算单元,运算单元根据控制信号进行运算。

5. 运算结果输出到存储器中,供后续操作使用。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中,我选择了加法运算作为示范。

首先输入两个二进制数0101和0011,将它们存入存储器中。

然后设置控制器的工作状态,选择加法运算模式。

运算单元接收到输入信号后,按照加法运算的规则进行计算。

最后,运算结果0110被存入存储器中。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成功完成了运算器的搭建和使用,并实现了加法运算。

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验中,我发现运算器的速度非常快,能够在瞬间完成大量的运算操作。

这使得计算机能够以极高的效率进行数据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实现算术和逻辑运算的关键。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深入研究运算器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

此外,我还会学习其他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知识,加深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整体认识。

为了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我会持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运算器实验总结

运算器实验总结

运算器实验总结一、引言在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就是运算器。

运算器作为计算机的“大脑”,起着重要的计算和控制作用。

本文将对运算器实验进行总结,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等内容。

二、实验目的运算器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运算器电路,加深对计算机运算原理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过程运算器实验分为设计和搭建电路两个步骤。

1. 设计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需要根据运算器的功能需求,设计出运算器电路的逻辑结构。

运算器一般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单元(CU)等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出适合的运算器结构。

2. 搭建电路在设计完成后,就可以开始搭建运算器电路了。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准备所需的电子元件,如逻辑门、开关和触发器等。

然后,按照电路图的连接顺序,一步一步地将电子元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运算器电路。

3. 调试与测试搭建完成后,需要经过调试和测试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我们可以通过给电路输入不同的二进制数值,观察电路输出是否符合预期结果来判断电路的正确性。

如果出现问题,可以逐步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元件损坏等情况。

四、实验结果经过设计、搭建和调试测试,最终我们得到了一个正常工作的运算器电路。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对电路进行了多组输入输出的验证,结果表明电路正常。

通过我们的运算器,可以完成四则运算、逻辑运算等基本运算需求。

五、实验启示通过这次运算器实验,我们收获了很多。

首先是对计算机运算原理的深入理解。

在设计和搭建电路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基本运算原理,还需要将理论知识实际应用到电路设计和调试中。

实践过程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计算机原理的理解,还帮助我们发现了一些之前未曾察觉到的问题和异常现象。

其次是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亲自动手进行电路的搭建和调试。

实验2 运算器 实验报告

实验2 运算器 实验报告

实验2 运算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运算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对计算机硬件结构的理解和认识。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使用了以下设备:1、计算机一台,配置为_____处理器、_____内存、_____硬盘。

2、实验软件:_____。

三、实验原理运算器是计算机中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它主要由算术逻辑单元(ALU)、寄存器、数据通路和控制电路等组成。

算术逻辑单元(ALU)能够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以及与、或、非、异或等逻辑运算。

寄存器用于暂存操作数和运算结果,数据通路负责在各个部件之间传输数据,控制电路则根据指令控制运算器的操作。

在运算过程中,数据从寄存器或内存中读取,经过 ALU 处理后,结果再存回寄存器或内存中。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加法运算实验1、打开实验软件,进入运算器实验界面。

2、在操作数输入框中分别输入两个整数,例如 5 和 10。

3、点击“加法”按钮,观察运算结果显示框中的数值。

4、重复上述步骤,输入不同的操作数,验证加法运算的正确性。

(二)减法运算实验1、在实验界面中,输入被减数和减数,例如 15 和 8。

2、点击“减法”按钮,查看结果是否正确。

3、尝试输入负数作为操作数,观察减法运算的处理方式。

(三)乘法运算实验1、输入两个整数作为乘数和被乘数,例如 3 和 7。

2、启动乘法运算功能,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3、对较大的数值进行乘法运算,观察运算时间和结果。

(四)除法运算实验1、给定被除数和除数,如 20 和 4。

2、执行除法运算,查看商和余数的显示。

3、尝试除数为 0 的情况,观察系统的处理方式。

(五)逻辑运算实验1、分别进行与、或、非、异或等逻辑运算,输入相应的操作数。

2、观察逻辑运算的结果,理解不同逻辑运算的特点和用途。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一)加法运算结果通过多次输入不同的操作数进行加法运算,结果均准确无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实验报告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项目名称基本运算器实验
班级
学号
姓名
同组人员无
实验日期 2015-11-1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
2.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逻辑原理图与分析
2.1 实验逻辑原理图及分析
运算器内部含有三个独立运算部件,分别是算术、逻辑和移位运算部件,要处理的数据存于暂存器A和暂存器B,三部件同时接受来自A和B的数据(有些处理器体系结构把移位运算器放于算术和逻辑运算部件之前,如ARM),各部件对操作数进行何种运算由控制信号S3…S0和CN来决定,任何时候,多路选择开关只选择三部件中一个部件的结果作为ALU的输出。

如果是影响进位的运算,还将置进位标志FC,在运算结果输出前,置ALU零标志。

ALU中所有模块集成在一片CPLD中。

逻辑运算部件由逻辑门构成,较为简单,而后面又有专门的算术运算部件设计实验,在此对这两个部件不在赘述。

移位运算采用的是桶形移位器,一般采用交叉开关矩形来实现。

每一个输入都通过开关与一个输出相连,把沿对角线的开关导通,就可以实现移位功能,即:
⑴对于逻辑左移或者逻辑右移功能,将一条对角线的开关导通,这将所有的输入位与所使用的输出分别相连。

而没有同任何输入相连的则输出连接0.
⑵对于循环右移功能,右移对角线同互补的左移对角线一起激活。

⑶对于未连接的输出位,移位时使用符号扩展或者是0填充,具体由相应的指令控制,使用另外的逻辑进位移位总量译码和符号判别,
运算器部件由一片CPLD实现。

ALU的输入和输出通过三态门74LS245连到CPU内总线上,另外还有指示灯表明进位标志FC。

图中除T4和CLR,其余信号均来自于ALU单元的排线座,实验箱中所有单元的T1、T2、T3、T4都连接至控制总线单元的T1、T2、T3、T4,CLR都连接至CON单元的CLR按钮。

T4由时序单元的TS4提供,其余控制线号均由CON单元的二进制数据开关模拟给出。

控制信号中除T4为脉冲信号外,其余均为电平信号,其中ALU_B为低有效,其余为高有效。

运算器原理图
暂存器A和暂存器B的数据能在LED灯上实时显示,原理如图所示。

进位标志FC、零标志FZ和数据总线D7…D0的显示原理也是如此。

A0显示原理图
ALU和外围电路的连接如图所示,图中的小方框代表排针座。

在运算器的逻辑功能表中,S3、S2、S1、S0及CN为控制信号,FC为进位标志,FZ为运算器零标志,在功能栏内的FC、FZ表示当前运算会影响到该标志。

三、数据通路图及分析(画出数据通路图并作出分析)
如果实验箱和PC联机操作,则可通过软件中的数据通路图来观测实验结果。

操作过程为:打开软件,选择联机软件的“实验——运算器实验”,打开运算器实验的数据通路图,如下图所示。

进行手动操作,每按动一次ST按钮,数据通路图会有数据的流动,反应当前运算器所做的操作或在软件中选择“调试——单节拍”,其作用相当于将时序单元的状态开关KK2置为’单拍’档后按动了一次ST 按钮,数据通路图也会反应当前运算器所做的操作。

数据通路图
四、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
4.1 实验结果数据和结果数据分析如图所示
⑴将两个数的值置入暂存器中A和B中
⑵逻辑运算:置ALU_B=0,LDA=0,LDB=0,S3、S2、S1、S0=0010,做与运算:
置ALU_B=0,LDA=0,LDB=0,S3、S2、S1、S0=0011,做A+B运算:
置ALU_B=0,LDA=0,LDB=0,S3、S2、S1、S0=0100,做A取反运算:
⑶移位运算:置ALU_B=0,LDA=0,LDB=0,S3、S2、S1、S0=0101,做A不带进位循环右移B(取低三位)运算:
一位:
置ALU_B=0,LDA=0,LDB=0,S3、S2、S1、S0=0110,当CN=1时做A带进位循环右移一位:
置ALU_B=0,LDA=0,LDB=0,S3、S2、S1、S0=0111,当CN=0时做A逻辑左移一位:
环左移一位:
⑷算术运算:置ALU_B=0,LDA=0,LDB=0,S3、S2、S1、S0=1000,置FC=CN 运算:
置ALU_B=0,LDA=0,LDB=0,S3、S2、S1、S0=1001,做A+B运算:
置ALU_B=0,LDA=0,LDB=0,S3、S2、S1、S0=1010,当FC=0时,做A+B+FC 运算:
置ALU_B=0,LDA=0,LDB=0,S3、S2、S1、S0=1010,当FC=1时,做A+B+FC 运算:
置ALU_B=0,LDA=0,LDB=0,S3、S2、S1、S0=1011,做A-B运算:
置ALU_B=0,LDA=0,LDB=0,S3、S2、S1、S0=1100,做A-1运算:
置ALU_B=0,LDA=0,LDB=0,S3、S2、S1、S0=1101,做A+1运算:
五、实验问题分析、思考题与小结
5.1实验问题分析
实验要完整无错误的进行,首先要确保实验接线图连线的正确性才能确保在进行实验时数据通路流向以及数据的的正确性,这样才能到达实验的目的;在进行实验过程中需要理解每一步骤的原因,也加强自己的理解性和掌握程度;在实验过程中活树会遇到线路正确但数据错误,这能很有可能是自己连接线路有问题,所以在连接线路上一定要保证每条线是否正确。

5.2思考题
⑴ CON单元的SD27…SD20的数据开关置一个二进制数(任意)、置LDA=1,
LDB=0,连接按动时序单元的ST按钮,实现了什么数据逻辑?
答:实现了向暂存器A中存入一个二进制数。

⑵ CON单元的SD27…SD20的数据开关置一个二进制数(任意)、置LDA=0,
LDB=1,连接按动时序单元的ST按钮,实现了什么数据逻辑?
答:实现了向暂存器B中存入一个二进制数。

⑶置ALU_B=0、LDA=0、LDB=0、置(S3、S2、S1、S0、M)=11111,实现了什
么数据通路,进行什么运算?
答:实现了算数运算,数据通路是ALU单元到CPU内部总线。

⑷置ALU_B=0、LDA=0、LDB=0、置(S3、S2、S1、S0、M)=10101,实现了什
么数据通路,进行什么运算?
答:实现了的运算是F=A+B+FC,数据通路是ALU单元到CPU内部总线。

⑸置ALU_B=0、LDA-0、LDB=0、置(S3、S2、S1、S0、M)=10101,运算结果
是什么?
答运算结果是当FC=1时F=0D,当FC=0是F=0C。

⑹你对74181的功能有哪些认识?
答:74181是4位的算逻单元,其中红色的标示为输入信号;绿色的标示为输出信号;其中A/B为两个输入的操作数据;F为输出的结果;S为
ALU功能选择线:包括各种算术元算和逻辑运算等;Cn为低位向他的进
位,Cn+4为他向高位的进位;G为进位产生函数;P为进位传递函数;
A=B为指示A与B相等的输出信号。

利用它可以组成多位全加器。

5.3 小结
在本次实验做的是运算器实验,主要完成逻辑运算、移位运算及算术运算。

刚开始时,对实验中操作的结果不是很理解,后来随着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数据连通图会相应的变化,也明白了每步操作的目的。

在实验中S3、S2、S1、S0为控制信号,通过他们完成相应运算,比如:当S3、S2、S1、S0=1001时,表示A+B 的运算结果。

所以呢,这次的实验不是很难,做起来很轻松。

当然,在上课前预习很重要,要明白每个部件的含义及作用,这样在实验过程中条理会清晰些。

得分(百分制)
实验报告分析评价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班级
实验名称基本运算器实验时间2015-11-1 实验报告情况分析:
实验报告分为五大部分:实验目的;实验逻辑原理图与分析;数据通路图及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实验问题分析、思考题与小结。

其主要核心部分在第四节: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包含了实验的操作流程及数据的结果分析。

当然,其他部分也介绍了实验目的,原理及实验步骤,并且加了一些原理图使其更好地理解。

在实验报告最后还添加了实验问题分析、思考题与小结部分,介绍了在实验过程中自己遇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思考题则是考察自己对本实验的掌握情况等问题。

经验总结及进一步改进措施:
在本次实验做的是运算器实验,主要完成逻辑运算、移位运算及算术运算。

刚开始时,对实验中操作的结果不是很理解,后来随着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数据连通图会相应的变化,也明白了每步操作的目的。

当然,在学习实验之前,预习是一定要的,这样更能掌握实验的主要部分,以及操作流程,也能让自己很快的上手,达到老师布置给我们的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