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概述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二、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

三、组织行为学及其性质特点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定义的三层含义: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2、组织行为学的性质特点

综合性(多学科交叉性),多层次性,,两重性,,应用性

四、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1、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

2、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

3、有利于提高领导管理水平,改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

4、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合理” 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5、有利于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何为企业管理现代化?

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公司制度。

五、对OB有贡献的学科

1、心理学:是寻求测量、解释、预测、改变人的行为的学科。它关心的是研究和理解个体的行为.

个体:学习、激励、人格、知觉、培训、领导有效性

2、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系统、个体在其中充当某种角色,也即,社会学研究与同伴相关联的人。

群体:群体动力学、工作团队设计、沟通、权力、冲突、正式组织理论、组织变革、组织文化

3、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关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群体:行为改变、态度改变、沟通、群体过程、群体决策

4、人类学:研究社会是为了认识人及其活动,它对文化和环境的研究使我们得以了解不同国家或组织内人们的基本价值观态度和民族文化的差异。

群体:比较价值观、比较态度、跨文化分析

组织系统:组织文化、组织环境

5、政治学:研究政治环境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其研究课题包括冲突、组织内政治和权力。

组织系统:冲突、组织内政治和权力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组织行为学的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组织行为学的独立却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其标志是霍桑研究。

1、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的实践即表现为集体协作劳动,而有集体协作劳动就有管理活动。

2、工业革命到来,大约1800年威尼斯工厂主欧文最早提出要注意工人的需求—-人事管理之父。

3、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勒——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之父;韦伯—-组织理论之父

泰勒的科学管理:工作定额,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标准化,计件付酬,管理职能专业化

法约尔的一般行政管理:企业组织的六项基本活动,企业组织的五项管理职能,十四项一般管理原则

(企业组织的六项基本活动:管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十四项一般管理原则:1)分工2)职权与职责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合理的报酬8)适当的分权与集权9)等级链与跳板原则10)秩序11)公平12)保持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结精神)

德国-—韦伯-—行政组织理论——“组织理论之父”

研究传统的组织,如国家、官僚组织。

针对家族企业,如何使权力、权威与人之间能分开,使领导魂力型组织正规化。

观点:权威不是来自个人,而是来自于职位。“人走茶凉”是符合这种观点.

⑴组织按分工原则,使之体现科层制;⑵责任与权力是统一的;⑶将职位人与自然人分开;

⑷组织规范化;⑸通过考试。

4、工业心理学的诞生

胡戈.闵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之父.

5、人际关系理论的出现。20世纪20年代

代表人物:梅奥——霍桑实验

1924-1927 照明试验;1927-1932 福利试验;1928—1930 态度和意见调查

1930—1932 群体行为研究

结论:人是社会人;生产效率取决于工人积极性;非正式组织影响成员行为;新型领导,民主管理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6.进入70年代以后,进入系统管理阶段,强调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人的行为=f(个人,社会,任务条件)

所以,研究人与组织的有效性必须坚持系统的观点.

孔茨:“现代管理理论丛林"时代。

第四节有关人性的假设

一、在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

在一个组织中,主管人员需要了解人,激起个性和品格所能起到的作用,否则若不了解人的复杂性和个性,就可能误用关于激励,领导和信息沟通的一般法则。

管理者对人性的不同假设,将决定他们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管理中的“人性”理论:

行为科学认为,由于对人的本性的不同看法就会有不同的管理方式,由此就会造成不同的管理效果。

1、关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

麦格雷戈,相互对立角度,凭直觉、感觉行动,最大程度的追求经济利益。1957年提

X理论:一般人的天性都是好逸恶劳的,只要有可能就会想方设法规避工作;

人们生来就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常占据人的心灵,漠视组织的要求;

一般人宁愿听从指挥,不愿承担责任,缺乏进取心,反对变革,把个人的安全看得高于一切;人易于受骗,受人煽动;由于一般人具有以上天性,所以,必须对他们加以强迫,控制,指挥,并以惩罚相威胁,才能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员工是计较性参与的。

Y理论人性假说:如果工作环境令人满意或者说恰如其分,则人们应用体力和脑力来从事工作,就和娱乐与休息一样是很自然的事情;一般人并非天生的好逸恶劳,一般情况下,若人

们对参与的目标有共识,他们就能实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一般情况下,若人们对参与对目标的参与是同获得成就的报酬直接相关的,而且在这些报酬中,最重要的是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能够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在适当条件下,一般人不仅能接受而且能主动承担责任,而逃避责任、缺乏雄心壮志以及过分强调安全,并不是人的天性,通常是由于以往经验的结果;不是少数人而是大多数人都具有相当高的用以解决组织问题的想象力,独创性和创造力;在现代工业社会的条件下,一般人的智慧潜能只是部分地得到了发挥.

超Y理论由美国的莫尔斯和洛希于1970年提出并加以系统阐述。

超Y理论认为,人们是怀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加入工作组织的,而人们的需要有着不同的类型:有些人更愿意受正规化的组织结沟和条例规章的制约,而不愿参与决策更不愿承担责任;有的人却希望拥有更多的自治,承担更多的责任,有更多的创造性机会,而每个人最主要的需要是胜任感的实现.管理者要做的事情是,使工作的性质与从事工作的人的需要相适合,并采取适当的组织形式和领导方式提高效率。同时,组织结构和管理层次的划分、职工的培训和工作的分配、工资报酬和控制程度的安排,都要从工作性质,工作目标、职工素质等方面来考虑。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理,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切忌干篇一律。最后,当一个目标达成以后,要充分让职工有胜任感,使他们为达到新的、更高的目标而努力.

三、组织行为学的人性观

①人具有个体差异②人是完整的人③行为有因④人的尊严

四、组织行为学的组织观

1、组织是一个社会系统

2、共同的利益“组织需要人,人也需要组织。”

3、组织行为因环境而异

第二章个体行为理论

一、什么是知觉?Perception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感觉到的事物个别属性和部分越丰富、越精确,对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

二、知觉的特性

1、选择性凡在每一瞬间被清楚知觉到的事物即知觉对象。同时,较模糊知觉的是背景。

2、整体性指客观事物的个别部分或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如:水中摸东西,鼻子闻东西等.

3、恒常性即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人对该对象的知觉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4、组织性指人的知觉有凭借经验对感觉材料进行组织加工的特性。

5、理解性指人能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被知觉的对象,并能用词语把它的名称标志出来。

三、影响知觉的因素

(一)客观条件:刺激物的强度、对比、活动性、新颖性等。

(二)错觉现象对知觉的影响1、光渗错觉2、高估错觉3、对比错觉4、线条干扰错觉5、形重错觉6、方位错觉

(三)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1、过去的经验、情绪的影响:一日三秋,度日如年,美国人与西班牙人的知觉实验。2、定势效应:哑铃与眼镜的双关图实验。3、暗示和从众心理:与学生测手拿粉笔实验。

4、情境:周末舞会与周一课堂上的身穿礼服,化浓妆的女生。

四、社会知觉

(一)定义: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团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即人在与他人交往时,据

其外观行为推测,判断他人心理状态、动机、意向的心理过程。

(二)种类:

1、对他人的认知:面部表情、目光、肢体、语调等。

2、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3、自我知觉:“自悟”“人贵有自知之明”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

4、角色知觉:对人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角色的认知与判断以及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认知。形成角色意识,使人的行为合乎规范。

(三)社会知觉中的若干效应(判断他人常走的捷径)

1、首因效应

2、晕轮效应(随堂经典研究试验)

3、近因效应

4、定势效应(刻板印象,群体定见)

5、知觉防御

2。2 个性理论与个体差异

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即人都有某种与众不同之处,那种独特的、稳定持久的、

习惯性的行为模式或倾向,即是人的个性。

二、个性的特点

1、独特性:人人具有各自不同的心理风貌。

2、综合性:个性反映一个人所有的心理素质特点的综合。

3、稳定性:个性指人心理面貌中较稳定且持久的心理素质。

三、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1、遗传因素是个性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物学前提。

如:色盲不能成为画家。

2、在1的前提下,环境是个性形成的决定因素.

3、个性形成发展大体经历三个时期:

(家庭)儿童时期——(学校)学生时期——社会实践。

四、个体差异: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特征上的差别。从三种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气质和能力上进行分析。

(一)性格差异

[性格]Character 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相对稳定的态度体系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或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1、特点:复杂性,独特性,整体性,持续性.

2、类型:

(1)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分: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中间型。

(2) 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分:外向型和内向型。

(3)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来划分:顺从型和独立型

(4)典型性格类型说

A型,行为型,情绪不稳定,遇事急躁,社会适应性差,具有外向型特点.

B型,平均型,情绪和社会适应性较稳定,但交际能力差,主观能动性不强,智力、体力、毅力平平。

C 型,平稳型,情绪稳定,社会适应性强,但不主动,具有内向特点。

D型,安定积极型,情绪稳定,社会适应性一般,但积极主动,善于交际,有组织领导能力,具有外向特点。

E型,反常型或逃避现实型。情绪不稳定,社会适应性差,善于独立思考和专研,不善于交际,内向特点.

3、性格与管理

①准确把握员工的性格特点,因人而异安排工作。②根据员工的性格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③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塑造良好的职业性格和职业道德.强化企业文化。

④管理者应注意自身的性格修养.

(二)气质差异

[气质]是指某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如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如知觉的快慢,思维的灵活程度)和稳定性(如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从外界获得参考信息;有人倾向于内部,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和思想)等动力方面的特点。

气质类型:“体液说"—-希波克拉特(Hippocrates)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

血液优势:多血质外向情绪兴奋性高可塑性强不稳定愉快机敏灵活

粘液:粘液质内向低稳定冷漠

黄胆汁:胆汁质外向高可塑性小易怒

黑胆汁:抑郁质内向体验深刻板悲观

(二)气质差异

2、气质差异与管理(1)无好坏之分,应扬长避短,发挥特长,提高工作效率. (2)不同气质组成团队,互补作用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协调。(3)气质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4)气质与思想工作。

3、气质与职业

(三)能力差异

1、定义:是能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能力类型:按能力的倾向分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智力属一般能力.

3、能力差异分析(1)智力的个别差异(2) 特殊能力的个别差异(3) 能力表现年龄差异(4)能力的性别差异

4、能力与管理(1)掌握好各类职工的能力标准,合理招聘人才。(2)根据能力差异分层次进行培训。(3)合理分工,作到人尽其才。

2。3 价值观与行为

一、价值观的概念(Values)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二、价值观的分类

1、理论型

2、经济型

3、审美型

4、社会型

5、政治型

6、宗教型

三、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价值观的作用)

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人行为,而且还影响整个组织行为,进而影响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就会产生出不同的行为。为了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选择组织目标时,就必须考虑到与企事业单位有关的各种人员的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个有效的经营管理者更必须十分重视价值观的变化,以及其对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作用.为此,一方面要使经营管理工作适应人的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又要树立和培植新的价值观。

终极价值观的内涵舒适富足的生活,振奋刺激积极的生活成就感,持续的贡献,和平的世界,美丽的世界,平等,兄弟情谊,家庭安全,照顾爱的人,自由,独立,自主选择,幸福满足.

工具价值观的内涵雄心勃勃,辛勤工作;心胸开阔,开放;能干,有能力效率;欢乐,轻松愉快;清洁整洁;勇敢,坚持信仰.

第四章激励理论

4、1 激励概述

一、什么是激励(motivation)?

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定义包含三个关键因素为: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

激励就是利用某种有效手段或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二、激励的过程

行为的基本心理过程就是一个激励过程,通过有意识地设置需要,使被激励的人产生动机,进而引起行为,满足需要,实现目标.

三、激励的三种模式

四、管理者在员工行为激励中的作用

1、通过提供诱因或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人的需要和动机,从而使其产生所期望的行为.

2、管理者要能切实有效的激励员工,还必须了解人的动机是如何转化为其实现目标的特定行为,以及此次行为对其个人需要的满足状况又是如何影响他的下一回的行为等激励过程的问题.

有关激励的理论很多,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激发动机的理论,主要有:

1、内容型激励理论;

2、过程型激励理论;

3、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4、综合激励理论模式

着重研究激发人们行为动机的各种因素。由于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因此这一理论实际上是围绕人们的各种需要来进行研究的。

其中主要包括: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3、奥尔德弗的ERG理论;

4、麦克利兰的激励需要理论。

马斯洛美国人,管理心理学家.

需要层次论的构成根据三个基本假设: ◆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人的行为◆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顺序◆当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基本工资, 工作机会, 温暖,饮水, 工作餐

安全需要:工作保证;医疗人寿保险;安全规则

社交(归属)需要:朋友,上级, 团队,非正式群体

尊重需要重要项目:赏识,显赫的办公位置

自我实现需要:挑战性项目, 创新与创造机会,参与决策

二、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是1959年由美国的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

三、激励需求理论

激励需求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麦克莱兰提出的.

成就需要激励理论主要研究在人的生理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条件下,人还有哪些需要。麦克利兰认为,人们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有三种基本的激励需要,就是:

①对权力的需要:重视发挥影响力和控制。健谈,好议论,坚强,冷静,爱训人.

②对归属和社交的需要:从受到别人喜爱中得到乐趣,关心人,维护融洽的人际关系。

③对成就的需要:喜欢挑战,愿承担个人责任,独当一面。

四、奥尔德弗的“ERG"的理论

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奥尔德弗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密切相关但又不完全相同的理论.

这一理论系统地阐述了一个关于需要类型的新模式,发展了赫兹伯格和马斯洛的理论。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压缩为三种需要,即

生存(Exsistence)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需要、成长(Growth )需要。

ERG理论要点:

1、在同一层次上,少量需要满足后,会产生更强烈的需要。——甜头

2、较低层次需要满足得越充分,对较高层次的需要越强烈。

3、不仅是“满足——前进”,还包括“受挫-—倒退”,即较高层次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会转向追求低层次需要。

4、不一定要先满足低层次需要才会激发高层次需要,一个人可同时拥有几个需要,而且不一定表现出强度上的多大差别。

需要层次理论与E.R。G的比较

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

五层三大类

满足-上升满足—上升;挫折—退化

逐级上升可以越级上升或倒退

只有一种优势需要可以同时追求几种需要

天生的、内在的天生+后天学习

僵化的变通的

4。3 过程型与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一、过程型激励理论

(一)期望理论的内容

弗鲁姆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M=V*E) 期望:通过努力能完成吗?效价:报酬是我需要的吗?

期望理论辨证地提出了在进行激励时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这些也是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的三个条件:

第一,努力与绩效的关系(E)第二,绩效与奖励的关系。第三,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V)期望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①管理者不要泛泛地抓一般的激励措施,而应当抓多数被组织

成员认为效价最大的激励措施。②设置某一激励目标时应尽可能加大其效价的综合值,如果每月的奖金多少不仅意味着当月的收入状况,而且与年终分配、工资调级和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挂钩,则将大大增大效价的综合值③适当加大不同人实际所得效价的差值,加大组织希望行为和非希望行为之间的效价差值。如只奖不罚与奖罚分明,其激励效果大不一样.

④适当控制期望概率和实际概率。期望概率既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关键要适当。当一个期望概率远高于实际概率时可能产生挫折,而期望概率太小时又会减少某一目标的激发力量。实际概率最好大于平均的个人期望概率,使大多数人受益。但实际概率应与效价相适应,效价大,实际概率可以小些,效价小,实际概率可以大些。

3。3 过程型与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的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Oa/Ia=Ob/Ib其中Oa表示自己对所获报酬的感觉;Ob表示自己对他人所获报酬的感觉;Ia 表示自己对个人所作投入的感觉;Ib表示自己对他人所作投入的感觉。

1、前者小于后者,他可能要求增加自己的收入或减少自己今后的努力程度,以便使左方增大,趋于相等;第二种办法是他可能要求组织减少比较对象的收入或让其今后增大努力程度以便使右方减少趋于相等。此外他还可能另外找人作为比较对象以便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2、前者大于后者,他可能要求减少自己的报酬或在开始时自动多做些工作,久而久之他会重新估计自己的技术和工作情况,终于觉得他确实应当得到那么高的待遇,于是产量便又会回到过去的水平了。

公平理论提出的基本观点是客观存在的,但公平本身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下面几个方面原因:

一,它与个人的主观判断有关。二, 它与个人所持的公平标准有关.三,它与业绩的评定有关。四, 它与评定人有关.

3。3 过程型与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二、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一)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赫西、布兰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

二、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一)强化理论

(1)强化的类型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分为四种类型:①积极强化,②惩罚,③消极强化(逃避性学习),④自然消退(也称衰减).

根据强化的程序可分为:连续强化;间隙强化

间隙强化按强化的时间间隔的稳定性分为:固定时间间隔强化和变动时间间隔强化。

间隙强化按反应比例分为:固定比例强化和变动比例强化

(2)强化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主管人员在运用强化理论改造下属的行为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1) 因人制宜采取不同的强化模式;

(2)要设立一个目标体系,分步实现目标,不断强化;

(3)要及时反馈、及时强化;(4) 奖惩结合、以奖为主。

(二)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rnard Weiner,1974)以成败行为的认知成分为中心,提出了一个归因模型。

从内外因方面来看,努力和能力属于内因,而任务难度和机遇则属外部原因;从稳定性来看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稳定因素,努力与机遇则属不稳定因素;从可控性来看,努力是可以控制的因素,而任务难度和机遇则超出个人控制范围。

人们更看重由内部原因所致的成功,并为此而奖励自己。

归因于内部原因的失败则会对个人的自尊产生消极影响,并会削弱以后对成功的追求韦纳的归因效果论实际上也是一种关于成就的期望和价值的理论

(三)挫折理论

1、什么是挫折?

挫折是指人们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在环境中遇到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3、挫折反应

无论任何人在遭受挫折后,都会在情绪、行为上有所反应,由于受个性特征、社会环境等影响,反应因人而异。

(1)情绪反应

焦虑不安;沮丧;愤怒; 冷漠;退化(回归)

(2)行为反应

攻击:直接和转向攻击

防卫反应:合理化(自我安慰);逃避;转换性的疾病反应;压抑;替代;升华。

综合激励模式的启示

(1)内在奖酬和外在奖酬

*内在奖酬:与工作业绩直接相关,按业绩来计算。

*外在奖酬:与工作业绩不完全相关,由组织控制,

如工资、提升、职位安全等

(2)满意感与绩效的关系

满意感(S)是两个变量的函数:得到的奖酬量(B)、心目中的公平奖酬标准(A):S = f (B, A)满意感与业绩有明显相关;满意感与业绩的相关性高于努力程度;满意感与内在奖酬的相关性强于外在奖酬.

组织行为学纲要_第一章 组织行为概述

组织行为是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共同的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及其社会管理的主要方式及具体过程。人类自产生之时,其行为就具有了组织化的基本特征,组织化是人类社会形成的重要原因,是人类社会化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分工不断深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管理职能不断科学化的现代社会,组织行为的功能及意义日益重要。认真研究组织行为的规律,切实发展组织行为的科学,自觉指导组织行为的实践,切实提高组织行为的效能,不断促进组织行为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现代化事业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章主要介绍组织行为的涵义、特征、功能、类型、历史、机制等内容。 第一节组织行为的涵义与特征 一、组织行为的涵义 组织行为是人类的一种社会行为,为了明确认识组织行为的涵义,需要先对社会行为的概念进行必要的认识。 (一)社会行为的涵义 1.社会行为涵义的表述社会行为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态环境的制约下,受其内在需求引发的动机所驱使,而产生和发展的各种具有一定对象、内容、形式的具体的、动态的、文化的、互动的运动过程。社会行为按照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社会的个体行为、家庭行为、组织行为、公众行为等。 2.社会行为涵义的分析 1)本质属性——运动性。运动性是社会行为的本质属性。任何行为都是由一定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运动过程,即客观环境的影响和主观内在的需求引发了行为主体内在的动机,针对具体对象的动机引发了相应的行为,行为在动机的驱使下去实现动机所要实现的目标。 2)基本特征 A、具体性——存在特征。具体性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任何行为的存在都是由具体因素形成的,包括具体的主体、动因、对象、内容、形式等;二是指任何行为都是具体存在的,具有具体的动作、形态等可以被感知的外部特征。 B、动态性——表现特征。动态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行为表现的过程性,即任何行为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时序过程;二是指行为表现的变化性,即任何行为都必然随着外部环境和内在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C、社会性——内容特征。社会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社会行为发生发展的价值内容是社会需要,正是人类的社会需要引发了社会行为的发生,并引导了社会行为的发展;二是指社会行为发生发展的功能内容是社会劳动,正是人类的社会劳动形成了社会行为的主旨,并推动了社会行为的发展。

组织行为学理论概述

组织行为学理论概述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al Science )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反应规律性的科学。组织行为学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还有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有关人的行为的知识与理论,来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的行为规律。现将组织行为学中一些理论进行简单的概述。 一、群体理论 (1)定义 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目标。 群体三要素:1、拥有一定规范,行为互相制约;2、互相影响,互相依赖,联系成整体;3.为完成共同的目标分工协作。 (2)群体类型 1、大型群体与小型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开放群体和封闭群体 大型群体:成员之间是以间接的方式(通过目标、机构等)联系在一起。社会因素有更大作用。例如,阶级、阶层群体、大型企业、大学校等。 小型群体:人们之间有直接接触,心理因素的作用大。 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正式群体有固定编制,个人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的职责分工,个人行为是由组织目标规定的,指向组织目标的。 非正式群体: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人们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 3、开放群体和封闭群体 开放群体:开放--经常更换成员,来去自由,输入“新鲜血液”,适应性强;地位和权力不稳定,不适合于长期的任务。 封闭群体:成员稳定,等级关系严明,历史的眼光。 (3)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60年代中期,人们大都认为,群体发展经历5阶段的标准程序: 形成,目的、结构、领导、规范不确定。 震荡,群体内部冲突阶段。 规范,形成亲密关系、结构。 执行任务,群体结构开始充分地发挥作用。 中止 (4)群体特征 1、角色 2、.群体互动分析 3、群体规范 4、地位 5、凝聚力 6、群体规模(5)群体互动分析 1、群体互动的分析工具 “心理地图学”,对组织或群体的社会关系进行直观分析的学科。 社会测量法(Sociometry),通过面谈或问卷,发现组织成员喜欢谁或不喜欢谁,愿意和谁在一起工作,不愿意和谁在一起工作。 社会关系图(Sociogram),利用面谈或问卷得来的信息,用图示的形式表示组织成员的社交偏好的图形。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一)组织 1.组织是具有特定目标、资源与结构,时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组织存在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2)组织是适应目标的需要;(3)组织是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组织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二)行为 指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活动,人的行为是指人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 (三)组织行为 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 组织行为的特点:(1)组织行为是整体行为,不是组织成员的单独个人行为。(2)组织行为的动机是根据这个组织建立的宗旨产生的带有明确的目的性。(3)组织行为的效果具有两重性。(4)组织行为是全体组织成员共同活动的行为。(5)组织行为是通过组织成员的个体行为来实现的,反过来又影响成员的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的种类:(1)微观组织行为与宏观组织行为。(2)正向组织行为与反向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的构成:包括管理行为、群体行为、个体行为三个方面。 组织行为的载体就是组织机构。

影响组织行为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个体的感觉、经验和结果、学习、动机、认知过程、个性和社会影响,包括社会交往和友谊。 (四)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情景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管理的行为,以理解、解释、预测这些行为变化的一般规律,以改进、提高组织的有效性。 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以及研究影响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的因素。 组织行为学定义的三层含义:(1)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2)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3)研究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二、组织行为学的特点 (一)边缘性和综合性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归纳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概述 一、组织行为学的含义 1.组织行为是指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三者之间以及整个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行为。 2.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3.研究对象: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以及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 4.本质:1)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影响方式 2)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5.研究组织行为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员工的行为 二、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 1.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特征有:1)边缘性、综合性、跨学科性 2)两重性:艺术性,科学性 3)实用性 2.相关学科和组织行为学的关系:p8 3.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内容 4.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与异同

5.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p10 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1.管理科学的发展p2 19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主要理论有: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侧重于企业基层人员的操作分析、组织原则和工作监督; 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主要集中于高层的管理原则,如企业的计划、不同层次组织的协调、控制等 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应是一个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金字塔结构,为“直线式”组织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三种理论的共同缺点是,轻视或忽视组织中人的因素,仅仅把人看成是一台机器,而完全没有考虑人的思想、情感、主观能动性。 2.行为管理理论的产生p4 产生原因——古典管理学派缺陷:强调物质因素作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强调物质鼓励,忽视了社会需要;强调正式组织,忽视非正式组织。单纯科学设计、奖金刺激、等级分明指挥系统不能带来持久活力。紧张而单调劳动和日益严重剥削激起工人们有组织反抗。 标志性事件——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1924年~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霍桑电话机工厂中进行的试验。) 试验背景:1)霍桑工厂的状况:工资较高、福利待遇好但工作效率低下 2)劳资矛盾日益突出 3)工人不是经济人——只追求经济利益

组织行为学1-12章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李兰201217910426、刘锦201217910424)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性:个体、群体、组织。 2、组织结构类型: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 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1)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 (2)组织中的激励问题 4.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区别: (1)研究对象:前者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后者管理过程中各层次人员的心理 (2)理论基础:前者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后者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生理学。 (3)学科性质:前者行为科学;后者心理科学。 (4)形成背景:前者1949年行为科学一词出现,1953 年正式命名,20 世纪60 年代末开始形成组织行为学,20世纪80年代组织行为学分为宏观组织行为学和微观组织行为学,后者莉莲.吉尔布里斯《管理心理学》(1914)首次使用管理心理学一词;20世纪20 年代和30 年代工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学说的发展;莱维特(1958)正式使用管理心理学。 5、一般模型(OB 模型) (1)三个自变量:个体层面、群体层面、组织层面 (2)五个因变量:效果、效率、缺勤、离职、工作满意度。 第二章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 第一节知觉与人际知觉(杨阳201217910418) 、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感 觉是事物刺激感觉器官后在大脑里形成的直接反应,是感觉器官传达到大脑的有关激源的信息,能够从某一方面反映刺激的事物,感觉有外感觉和内感觉之分。) (二)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 1 、理解性 理解性是指以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某种意义。 2、相对性 相对性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反映。 3 、整体性整体性是指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将其知觉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形象。就 对象的特点来说,制约知觉整体性的有:连续、接近、封闭、相似等因素。 (1)连续性规律:将对象看成是有连续性的事物的倾向。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1、组织行为学包含了三层含义:(1)指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2)指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涉及三大领域:组织环境中人类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个体与组织的接触面、组织以及组织环境之间的联系。(3)指出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了解影响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的因素,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2、所谓组织,是指具有特定目标、资源与结构,时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组织存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组织是适应目标的需要、组织是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的。 3、行为,是指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活动,人的行为时指人多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 4、行为组织,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 第二章个体认知 第一节知觉与归因 1、知觉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是个体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个体对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 2、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社会知觉,指人对社会对象(包括个体、社会群体乃至大型社会组织)的知觉。包括人际知觉、自我知觉等。 4、社会知觉偏差 社会知觉偏差的主要表现如下所述: (1)第一印象,也叫首因效应,当我们与某人初次见面时,我们最了解到的信息被视为是最重要的,因为此前对其一无所知,所以在对待他人的知觉方面,首次印象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产生心理定式作用。 (2)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这种效应也称为新颖效应、最近印象效应或最后印象效应。 (3)刻板印象,即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按照自己所设定的知觉标准评估他人,对人群进行分类,形成固定形象。 (4)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现象。晕轮是一种当月亮被光环笼罩时产生的迷糊不清的现象。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产生好的印象后,就会认为此人一切都好;反之,若发现某人某些不好的品质后,就可能认为此人一切都不好。 (5)投射效应,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也会假定他人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人际知觉偏差。 第三章个体动力特性与行为激励 1、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1)工作的满意因素与工作内容有关,称为激励因素。激励因素包括 (2)工作的不满意因素与工作的周围事物和环境有关,称为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包括公司的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与同事的关系、个人生活、与下属的关系等。 2、情绪管理:积极情绪可以驱动高绩效,可以让员工身心健康、精力充沛、注意力高度集中,可以使员工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遇到的各种难题,可以促使团队成员真诚合作,有利于

组织行为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绪论 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更系统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和提高组织绩效,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学科来源:心理学:学习、动机、个性、知觉、培训、满意感、决策过程、态度测量、工作设计;社会学:群体动力、团队、沟通、权力、冲突、组织结构、组织理论、组织变革;人类学:组织文化与组织环境。社会心理学:行为变化、态度改变、沟通、群体决策过程;政治学:冲突、权力、领导理论。 发展:管理科学的发展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F. Taylor 科学管理、时间动作分析;H. Fayol 管理的基本要素与14条原则;M. Weber 行政组织的层峰结构 组织行为学形成的理论准备:Munsterberg《心理学与工业生产率》选拔与培训;霍桑实验(Hawthrone Studies):人群关系理论;群体动力理论:K. Lewin B= f(P,E);社会测量学(J. Moreno):人际关系分析;需要层次理论(A. Maslow):动机与激励 科学管理的先驱:F. Taylor:生于清教徒家庭,认为人天生应勤奋劳动,制止奢侈与浪费;伯利恒钢铁公司,6年时间从学徒到总工程师;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工时分析、计件工资制、成本会计制度等。管理的实践家F. Taylor的主要思想:观念的革命:由分蛋糕变成把蛋糕做大 科学管理原理:由管理人员把过去工人们自己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大量的传统知识、技能和决窍集中起来;科学地挑选工人;将科学和工人的科学教育培训结合起来;管理部门和工人之间进行亲密无间的友好合作。胡萝卜加大棒:工人与管理者的差别 F.Taylor主要措施:低效率的根本:有意的磨洋工和无意的磨洋工 主要措施:工时分析(搬铁块实验、铲煤实验);计件工资制;成本会计制度 Taylor主要追随者:F. Gilbreth & L. Gilbreth(吉尔布雷思):therblig;Frank Gilbreth于1885年17岁时放弃了上大学机会去当一名砌砖工;18个动作 5个动作;Lillian Gilbreth于1915年获得工业心理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管理心理学》;“一打孩子”《Cheaper by the dozen 》H. Gantt:Gantt 图表 一般管理理论的倡导者:H. Fayol(1841——1925)法国工业家,高层管理者;6类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5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14条原则:(工作分工、权力、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指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团结精神) 霍桑实验Hawthrone Studies:E. Mayo;照明实验:绕线圈(光线与效率);谈话实验:谈话可以提高生产率;非正式群体: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 群体的相互影响:阿希范式:个体的判断条件;群体的设置(5个实验人员;实验人员的权威;群体的大小);个体判断受到群体的影响(1/3) 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 A. Maslow的发现:经过1000多种需要的分析,可以把基本的需要类型分为5类;需要是要逐层满足的;只有高层次的需要才能产生长远的激励效果; 了解组织行为学:个体水平:个性、激励、行为、态度、满意感;群体水平:群体规范与压力、群体决策、冲突与权力、领导行为、人际关系;组织水平:组织理论、组织变革、组织文化、流程再造。 组织行为学中没有绝对真理:上帝把所有容易的问题都给了物理学家比如:人性的假设;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模式;X导致Y,但只在Z(权变变量)限定的条件下 第二章个体行为 个体层面上的变量:露出水面:外貌、经历、兴趣、体力、性别、身高;中层:智力、态度、价值观、个性;底层:动机、驱动力; 能力差异:人们生来就不平等,个体之间存在能力及其水平的差异。人的能力差异可以从人们完成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中看出来。形成能力的差异具有先天因素,也具有后天的自然的、社会的因素 能力(ability)反映了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任务的可能性。 能力内容:心理能力(智力(IQ)、数字能力、言语能力、逻辑推理、知觉速度、空间知觉、记忆。)体质能力(力量因素:动态力量、躯干力量、静态力量、爆发力;耐力、柔韧性、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灵活性:广度灵活性、动态灵活性;其他因素:身体协调性、平衡性、耐力) 信息来源:职业资格、测评工具、工作业绩实践智力特征:情景性、动态性、内隐性(Sternberg)

组织行为学(自己整理知识点)

第一章:何为组织行为学 1.含义:①不仅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如:员工日常工作,人际交往等,还关注隐含在这些行为中的个体内在状态,包括知觉,态度,决策。 ②三角度:组织和群体成员,资源,人本身 ③研究群体和组织行为,个体解释不了的现象可以用群体和组织加以解释 经历,直觉,权威,科学 2.多学科性:心理学:测量,解释,预测及改线特定情境下个体的行为 社会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关注较多的一个领域是变革 人类学:人类和环境之间的互动,特别是文化环境 政治学:政治环境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 3.研究领域:①个体层面: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也是组织行为最直接的实施者与影响者 研究人格,能力,动机,说明组织中个体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绩效取得的途径 ②群体(两个或两个以上)及团队层面:是组织目标实现的基本单位,也是个 体任务完成及价值体现的工作单元。③组织层面 4.发展轨迹:①科学管理理论(泰勒:工作专业化与生产效率,寻找“最佳操作方法”) ②古典组织理论(韦伯:关注如何将大量的员工与管理者组成最有效的整体) ③行为科学理论(霍桑实验,人际关系运动) 麦格雷戈XY理论 X理论: 人性假设大多数人是懒惰的,尽可能逃避工作。大多数人没有雄心壮志,宁愿接受别人领导,不愿负责任。大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是矛盾的。大多数人缺乏理智,不能克制自己,容易受人影响。大多数人为将选择那些经济上获利最大的事去做。 Y理论: 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只要环境条件有利,工作就会像娱乐、休息一样自然。人们是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个人自我实现的要求和组织目标并不矛盾,条件适当,人们会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统一起来。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会主动承担责任,力求有所成就。大多数人都具有高度的想象力、聪明才智和解决组织中困难问题的创造性。 ④开放系统理论⑤新趋势:积极组织行为学:内心,个体,人际 五核心:自信效能,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情感调适 5.组织行为学与管理: ①管理职能: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对组织的物料资源,人员资源,财务资源,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协调与配置,从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 ②管理角色:十种角色,人际: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创业者,冲突矗立着,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③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概念技能(新想法,抽象思考),诊断技能 6.研究方法: ①研究原则:客观性,可验证性,可控制性,预见性 ②研究方法:观察法(参与与非参与,自然与控制),实验法(实地,实验室),案例研究法(探索性,描述性,因果性),问卷调查法(沿用现有量表,自行设计量表) ③理论模型与变量:示意图

吉林省考研管理学复习组织行为学精讲

吉林省考研管理学复习组织行为学精讲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了个体、团队和组 织的行为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对于管理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能够帮助他们了解和改善组织的绩效。在吉林省考研管理 学复习中,组织行为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本文将对组织行为学的 相关知识进行精讲,以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复习。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述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人们在组织内部如何行为的学科,它关注的是人 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组织行为学主要包括个体行为、团队行 为和组织行为三个层面的研究。个体行为研究个人在组织中的行为、 动机和价值观等因素;团队行为研究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作;组织行为研究组织的结构、文化和领导等方面的问题。 二、个体行为 1. 个体的特征与行为 个体的特征包括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等方面。个人能力是个体 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动机是个体追求特定目标的内在 驱动力;价值观是个体对事物的评价和看法。 2. 个体的决策与判断

个体的决策与判断是一种存在于各个层面的行为,它涉及到个体在面对信息时的选择和评价。个体的决策行为受到认知偏差、决策风险和认知容易性等因素的影响。 三、团队行为 1. 团队形成与发展 团队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员会逐渐熟悉彼此、建立信任,并最终形成合作关系。团队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包括熟悉阶段、冲突阶段和合作阶段。 2. 团队决策与协作 团队决策是指成员在一起讨论、共享信息和找到共识的过程。团队决策常常比个体决策更加复杂,因为它涉及到多个人的意见和利益。团队协作是指团队成员在一起合作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 四、组织行为 1. 组织结构与文化 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关系和职责划分。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共享的价值观和信念。 2. 组织领导与变革 组织领导是指组织内部的管理者对员工的影响和激励。组织变革是指组织在面临新的环境要求时做出的改变和调整。 三、总结

教育组织行为学 欧文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教育组织行为学欧文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1.引言 1.1 概述 教育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教育组织中人员行为和互动的学科领域。通过深入分析和理解教育组织中的各种行为,研究者们可以帮助教育组织更好地管理人员、提升组织绩效,以及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本文将介绍教育组织行为学的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探讨其对教育组织的影响,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述部分的内容 1.2 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部分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简要概述教育组织行为学的内容,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重要性。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教育组织行为学的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中的关键观点,讨论教育组织行为学对教育组织的影响,并展望未来教育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方向。通过这样清晰明了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全文内容。 文章1.3 目的部分内容: 本文旨在探讨教育组织行为学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通过深入分析教育组织的行为特征和内部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组织的运作方式,提升组织绩效和管理效率。同时,我们还将探讨教育组织行为学在教育管理和领导中的具体应用领域,为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提供实用

的指导和建议。最终,我们希望通过对教育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和讨论,为教育组织的发展和提升质量做出贡献。 2.正文 2.1 教育组织行为学概述 教育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组织内部成员行为和互动的学科,旨在深入了解教育组织中的各种行为模式、决策过程和组织结构。这门学科借鉴了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教育组织成员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揭示教育组织内部的规律和机制。 教育组织行为学关注的焦点包括个体行为、团队协作、组织文化、领导风格、决策过程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帮助教育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教育组织中的问题,优化组织内部的运作和管理。 教育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涵盖了各类教育组织,包括学校、大学、培训机构、教育部门等。通过深入研究教育组织内部成员的行为特征和互动模式,可以为提升教育组织的绩效和效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在当今竞争激烈、变革频繁的教育领域,教育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2.2 教育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 教育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教育组织的发展和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专升本《组织行为学》

引言概述: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员工在组织内的行为规律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在现代社会中,由于需求不断变化和竞争加剧,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专升本《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知识,旨在帮助学习者全面了解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正文内容: 一、个体行为与决策 1. 个体行为的类型:包括个人动机、人格特质、态度和价值观等。 2. 个体决策的影响因素:包括认知偏差、风险偏好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3. 个体决策错误的原因:包括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理性和情绪影响等。 4. 个体行为的动机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 5. 个体行为的改善方法:包括员工培训、激励措施和工作设计等。 二、团队与团队动力学

1. 团队形成的过程:包括明确目标、建立规则和分工合作等。 2. 团队效能的影响因素:包括领导风格、沟通和团队氛围等。 3. 团队冲突的类型:包括任务冲突、人际冲突和角色冲突等。 4. 解决团队冲突的方法:包括调解、协商和妥协等。 5. 提高团队效能的策略:包括鼓励合作、激发创新和提供资源支持等。 三、组织结构与设计 1. 组织结构的类型:包括功能性结构、分工结构和矩阵结构等。 2. 组织设计的原则:包括适度集权、明确分工和合理协调等。 3. 组织文化的塑造:包括价值观的传递、符号与仪式的引导和制度建设等。 4. 组织变革的管理:包括识别变革需求、制定变革策略和激励员工参与等。 5. 组织学习的重要性:包括建立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的过程和学习型领导力的培养等。 四、领导与领导力 1. 领导的类型:包括权威型领导、参与型领导和服务型领导等。

组织行为学概述

一、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是研究组织系统内个体,群体,组织及其关系的行为规 律,以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规范,激励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提高组织运行的有效性,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学科。 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的个体、群体或组织本身从组织的角度出发,对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二、知觉(名词解释):是对于对象的各种不同属性的总和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反映。(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三、社会知觉(名词解释):指的是个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体、他人以及团体特性的知觉。包括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和自我知觉。 社会知觉的五个效应: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定型效应、投射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最先的印象或第一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晕轮效应:是指对一个人的某种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 近因效应:指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定型效应:指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又称刻板印象; 投射效应:由于自己具有某种特性或者想法,因而判断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或者想法。 四、归因理论:是指人们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或者动机的过程。 五、价值观: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综合态度,能够直接影响个体对事物的看法和行为。(代表一系列基本信念和想法,从个体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与之相反或不同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更可取) 六、工作满意度(简答)内容:1、工作本身;2、报酬;3、升职机会4、上司;5、同事 如何提高员工满意度? 1、把员工的需要同企业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尽量满足员工的合理需要; 2、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使其有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及对企业的归属感; 3、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管理人员帮助实现,以满足员工的自我成就感; 4、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5、管理人员实行走动管理,经常与职工自由交谈,保持上下沟通,促进了解,消除误解; 6、重视员工培训; 7、建立精神激励机制。 七、内容型激励理论 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及阿尔德弗的ERG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1、权力需要2、归属需要3、成就需要 阿尔德弗的ERG理论:1、生存需要2、关系需要3、成长需要 八、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九、群体:是具有相同利益或情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分类: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组成因素是依正式程序而组成,以正式结构为本,而产生心理认同,特征包括结构单一,具有一定结构形式,领导者常具有主管身份,主要目标为达成工作任务;非正式群体:组成因素包括因人员自然交往而形成,以心灵组合为本而产生无形结构,特征包括结构具有重叠性,不具有一定结构形式,领导者不一定为主管,主要目标为满足成员需求。 群体的行为包括:从众、顺从、暗示、模仿与感染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学研究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学研究 一、组织行为学概述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关于人类在组织中的行为和过程的研究,以及如何影响、管理和监控这些行为和过程的学科。组织行为学是通过研究人类的行为、价值观和态度来分析个体和组织的互动关系。 二、组织行为学重要概念 1. 个体行为 个体行为是指个人在组织内的行为,包括关于工作内容、工作效率和工作人际关系的行为。 2. 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是指通过组织协调各个个体,使他们在工作中更加有效地合作。团队建设的重点是激励和发挥团队成员的潜力。 3. 组织沟通 组织沟通是指机构内或机构之间人员之间互相沟通交流,以便有效执行组织目标。 4.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内部的共同价值观、信仰、行为和态度,影 响组织行为和组织决策。 三、管理学概述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管理资源来实现组织目标的学科。管理学包括战略规划、组织设计、绩效管理、变革管理等内容。 四、管理学重要概念 1. 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指对未来组织的长期规划。 2. 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是指协调、整合和平衡组织内部各部门和活动的过程。 3.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一种系统的过程,通过制定绩效目标、评估绩效并 为绩效做出奖励或处罚来促进和提高绩效。 4. 变革管理 变革管理是指在改变组织本质时,管理者如何设定目标及如何 应对变化。 五、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的关系

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紧密相关,它们都是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组织内个体行为的学科。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内部个体行为,而管理学则是管理组织来实现预定目标。管理学需要了解组织内部人际关系,了解个体行为,以制定更折中的方法来管理组织。 六、总结 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分别研究了组织内部个体行为和管理组织来实现目标的学科。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两者间联系非常密切,互为补充,通过两个学科研究结果,管理者可以制定更能够适用的组织内部管理方法,以达成组织内部的长远目标。

组织行为学理论概述

组织行为学理论概述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al Science 〕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反响规律性的科学。组织行为学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还有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有关人的行为的知识与理论,来研究肯定组织中的人的行为规律。现将组织行为学中一些理论进行简单的概述。 一、群体理论 〔1〕定义 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遵守共同的行为标准、在感情上相互依赖、在思想上相互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目标。 群体三要素:1、拥有肯定标准,行为相互制约;2、相互影响,相互依赖,联系成整体;3.为完成共同的目标分工协作。 〔2〕群体类型 1、大型群体与小型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放开群体和封闭群体 大型群体:成员之间是以间接的方法(通过目标、机构等)联系在一起。社会因素有更大作用。例如,阶级、阶层群体、大型企业、大学校等。 小型群体:人们之间有直接接触,心理因素的作用大。 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正式群体有固定编制,个人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的职责分工,个人行为是由组织目标规定的,指向组织目标的。 非正式群体: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人们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 3、放开群体和封闭群体 放开群体:放开--经常更换成员,来去自由,输入“新奇血液〞,适应性强;地位和权力不稳定,不适宜于长期的任务。 封闭群体:成员稳定,等级关系严明,历史的眼光。 〔3〕群体开展的五阶段模型 60年代中期,人们大都认为,群体开展经历5阶段的标准程序: 形成,目的、结构、领导、标准不确定。 震荡,群体内部冲突阶段。 标准,形成亲热关系、结构。 执行任务,群体结构开始充分地发挥作用。 中止 〔4〕群体特征 1、角色 2、.群体互动分析 3、群体标准 4、地位 5、凝聚力 6、群体规模〔5〕群体互动分析 1、群体互动的分析工具 “心理地图学〞,对组织或群体的社会关系进行直观分析的学科。 社会测量法(Sociometry),通过面谈或问卷,觉察组织成员喜欢谁或不喜欢谁,情愿和谁在一起工作,不情愿和谁在一起工作。 社会关系图(Sociogram),利用面谈或问卷得来的信息,用图示的形式表示组织成员的社交偏好的图形。

组织行为学概述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二、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 三、组织行为学及其性质特点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定义的三层含义: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2、组织行为学的性质特点 综合性(多学科交叉性),多层次性,,两重性,,应用性 四、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1、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 2、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 3、有利于提高领导管理水平,改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 4、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合理” 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5、有利于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何为企业管理现代化? 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公司制度。 五、对OB有贡献的学科 1、心理学:是寻求测量、解释、预测、改变人的行为的学科。它关心的是研究和理解个体的行为。 个体:学习、激励、人格、知觉、培训、领导有效性 2、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系统、个体在其中充当某种角色,也即,社会学研究与同伴相关联的人. 群体:群体动力学、工作团队设计、沟通、权力、冲突、正式组织理论、组织变革、组织文化 3、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关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群体:行为改变、态度改变、沟通、群体过程、群体决策 4、人类学:研究社会是为了认识人及其活动,它对文化和环境的研究使我们得以了解不同国家或组织内人们的基本价值观态度和民族文化的差异。 群体:比较价值观、比较态度、跨文化分析 组织系统:组织文化、组织环境 5、政治学:研究政治环境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其研究课题包括冲突、组织内政治和权力。 组织系统:冲突、组织内政治和权力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组织行为学的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组织行为学的独立却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其标志是霍桑研究. 1、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的实践即表现为集体协作劳动,而有集体协作劳动就有管理活动. 2、工业革命到来,大约1800年威尼斯工厂主欧文最早提出要注意工人的需求-—人事管理之父。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探讨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第二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个体心理 核心是激励及核心创造力的问题,即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问题。涉及到个体的需要、动机、态度等;同时还涉及到人的认识差异、能力差异、个性差异等. 群体心理 核心是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的测评、人际关系的条件、人际关系的障碍与改善等。还涉及工作团队与团队精神、团体凝聚力、团体士气、团体信息交流与意见沟通、团体的决策、团体的竞争与合作、团体意识等。 领导心理 领导的素质、结构、功能与影响力;领导者的选择、考核、培训;领导体制的演变等. 组织心理 组织理论及其变革;现代社会组织结构的内容、特点及管理原则;组织改革的心理分析(比如改革的目的、过程、动力、阻力及其克服);组织发展与组织效能(组织气氛、形象、文化建设)等.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1。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 2.激励问题 3。领导科学问题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除了实验室实验或现场实验等传统方法外,还有经验总结法、观察法、测验法、研究者与实践者相互参与的准实验方法、案例比较法、现场研究法等。 观察法:也叫自然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作任何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观察者以感觉器官(眼、耳等)为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的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推测人们的心理状态. 优点:目标明确、简单易行、真实有效缺点:难以深入、无法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法: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通过有效因素的变化来分析发

组织行为学重点

一.绪论: 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三层含义: (1)研究对象: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2)研究范围: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3)研究目的:在掌握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者通过感官或一定仪器,对个体心理和行为变化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 优点: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效果直观。缺点:往往缺乏深刻性和准确性。 (2 )实验法:研究者有目的地在严格控制或创造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给被试一定的刺激,以引发某种心理反应,从而揭示其心理规律的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优点:方法科学,严谨,有一定的准确性。缺点:复杂,繁琐,难以大面积推广。 (3)访谈调查法:运用口头的信息沟通方式(个别访谈,调查会),传递与交流,分析人的心理与行为。 优点:双向沟通,加强感情交流,增加相互了解。 缺点:无法完全避免主观因素,暗示,诱导所形成的信息失真。 (4)问卷法:问卷法是根据研究内容的要求,由研究者设计调查问卷,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并由其予以回答,然后汇总调查表,进行整理、分类、分析被调查者心理的研究方法。优点:应用范围广,可以对较大规模的人的心理、行为、态度进行分析与调查,并能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将定性问题定量化。 缺点:问卷设计要力求标准与科学,同时需要被调查者的积极配合,避免随意性。 问卷法根据操作方法,问卷法可以分为街头调查法、邮寄调查法、入户调查法、电话调查法、互联网调查法、集体调查法等。 互联网调查的优点:一是调查数据的处理极快;二是调查成本相对较低;三是可以较好地保护被调查者隐私。

组织行为学主要内容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导论 学习目标 掌握组织、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以及组织行为的三个层次 了解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理解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组织与组织行为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组织与组织行为 一、组织 1、组织的涵义 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根据该界定,组织的存在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 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 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2、组织和管理 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 管理目标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管理工作的效果通过组织效率和组织效能来衡量 组织的发展演变是管理思想发展、管理技术提高的源泉 二、组织行为的涵义 组织行为:组织中人的行为。 组织行为可以从三个意义上来理解,或者说组织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个体行为,个体行为是指处于组织环境中的个人的所作所为; 第二个层次是群体行为,个体总是生活与工作在群体之中,当个体处于群体中时,他们的行为与独处时是不同的,所以研究组织中人行为规律,不仅是研究单个人的行为,而且还要研究聚集在一起的人的行为规律; 第三个层次是整个组织的行为,也就是把组织视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组织行为。三、组织行为学的涵义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提高管理人员理解、预测、引导和

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这个定义有三层含义: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工作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理解、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其本质是一门现代管理学科,是管理学理论中的重要分支,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是管理学的两大支柱,而组织行为学则集中了行为科学的主要成果;同时,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生理学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也为组织行为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组织演变的必然结果,也是管理理论深化的产物。 一、早期研究与实践阶段 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古代和工业革命时代两个阶段。 古代的组织管理实践和研究:人类对组织活动有效管理的历史已超过六千年,埃及金字塔、巴比伦古城、中国万里长城等宏伟的古建筑就是人类早期组织管理能力的生动证明。但受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组织规模条件的限制,对组织活动的管理基本上是建立在个人观察、判断和直观基础上的传统经验管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比较直观、简单。比如,中国古代关于“人性”的讨论,古希腊对于气质的划分等。 尽管管理思想源远流长,管理理论却进展甚微。 工业革命时代的组织管理实践和研究:开始于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创了现代文明的新时代,随着组织的创新——工厂制度的建立,组织管理难度加大,人们开始重视管理问题的理论研究,管理思想从经验直觉阶段进入了较系统的研究阶段。 这一时期,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及教育改革家罗伯特·欧文进行了一系列组织管理实践活动,并首次提出关心人的哲学,为管理和组织行为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二、组织行为学的萌芽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时代) 19世纪后半叶,新的组织形式-公司制风靡世界,组织规模进一步扩大,组织创新迫切需要新的管理理论作保证。以泰勒为代表的一代管理者创造发展了一系列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和方法,构成了古典管理理论,使管理理论研究走上了科学轨道。 古典管理理论主要由三个理论构成: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尤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最为著名。 古典管理理论时代,管理者只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对“人”的因素重视的不够,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比较滞后。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励,工人活动得到发展。这种形势要求管理理论既要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效率,也要研究组织行为,协调劳资关系。所以,古典管理中后期出现了以探讨人的因素为主题的许多新成分。 比如被称为管理第一夫人的莉莲•吉尔布雷斯。她非常关心工作中人的因素。认为引起工人不大满意的,不是工作单调乏味,而是主管部门对工人的不关心;许多企业纷纷设立“福利秘书”职位,通过建议改善工作环境、住房、医疗、教育和娱乐设施等福利来给工人提供帮助。 在古典管理理论时代,重视人的地位与作用,强调关心人、爱护人、承认人是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